污水处理脱氮、除磷的经验值汇总
AA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分析

Environmental Science232AA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分析王 黎(大荔县环境监测站,陕西 大荔 715100)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城市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但是由氮磷污染引起的水体富营养问题仍相当严重。
目前,A/A/O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工艺作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类型,对工艺运行状态实现最优调控,使污水中N、P得到良好去除,出水达标排放实现科学运行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A/A/O工艺;沿程分析;脱氮除磷1 我国现水资源和水污染现状(1)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稀缺与水污染问题是我国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两大问题。
21世纪,我国多个城市存在地下水短缺现象,全国缺水总量高达70亿立方米。
据监测,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逐年加重,这是导致了水资源短缺的主要矛盾,同时也使水污染治理工作需要快速展开。
(2)水污染现状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污染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A/A/O工艺作为结构上最为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工艺,具有较好的除COD、氮、磷效果。
由于A/A/O工艺系统内微生物群复杂,对基质、泥龄、DO 的需求不同,因此科学地运行控制是充分发挥工艺效能的重要保障。
2 A/A/O沿程分析根据处理工艺的功能区划分,通过生物系统的沿程布点,分析主要污物指标的沿程变化特征,对工艺系统的不同功能区(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主要对应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测试,得出每个功能区的处理效果。
面通过一些相关数据体现沿程变化。
A/A/O工艺NH3-N沿程变化分析大荔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A/A/O工艺,在厌氧区测得的NH3-N为6.515mg/L,缺氧区测得的NH3-N 为3.26mg/L,曝气1、曝气2和曝气3分别测得的NH3-N为0.160mg/L、0.155mg/L和0.133mg/L,当污水进入厌氧、缺氧,曝气阶段时,NH3-N 浓度显著降低。
污水处理调试技术经验之总结

污水处理调试技术总结焦化废水-缺氧-好氧调试 (2)制衣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及调试 (10)柠檬酸生产废水治理工程的调试UASB+生物接触氧化 (20)印染废水采用A/O活性污泥法的调试技术 (25)浅层气浮/接触氧化处理废纸造纸废水调试 (27)永济电机厂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大纲 (32)制革废水(氧化沟)的调试运行 (36)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39)SBR工艺调试 (45)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调试 (50)染化污水处理厂的调试及试运行MSBR (58)枣庄市污水处理厂设备的调试及运行 (62)焦化废水厌氧-缺氧-好氧调试本废水处理工程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为主的工艺流程,本工程的调试主要为生物部分。
一、调试目的及内容调试的目的是确定系统最佳运行条件,培养和驯化出成熟的专属活性污泥,并达到较好的出水效果,使出水达标。
相关内容:检测各项工艺设备开机、关机、连续运行等各种工况下的使用情况,检查各反应池、管线、电气、自控、公用设施等运行状况。
二、调试及运行的基础2.1电源的保证污水处理的电源是由甲方提供,应保证电压的供应在±5%的范围内,频率±1%的范围内,总谐波电压启变率为4%。
2.2原水水质水量的保证本设计是根据业主提供的水质、水量指标进行的,业主应保证进入本污水处理站的水量水质符合技术方案的设计条件,以保证出水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水标准。
表一.废水水质指标表二. 出水水质指标2.3其它设施服务业主提供以下各项设施:1.项目所处地附近公路供进厂公路接入2.水、电、气和物料的充足供应3.现场人员的配合和学习2.4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承包人在调试及运行期内严格按国家、行业和当地政府的规程、规范、标准及设备随机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书等进行项目的调试及试运行。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如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HZB1-199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89《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标准》TJ19-75《给水排水工种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污水泵站设计规程》DBJ08-23-91和11-99《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以及承包人和业主达成的其它安全和技术协议。
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最新版本

生物法除磷的理论基础:
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 能够过量地, 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 从外部环境摄取磷, 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藏在体内, 形成高磷污泥, 排出系统外, 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
有机磷 ADP ATP 无机磷 无机磷 ATP ADP 有机磷 释放 聚磷 聚 磷 菌 → 聚 磷 菌 合成 降解 溶解质 ATP ADP PHB PHB ADP ATP 无机物 厌氧段 好氧段 聚 磷 菌 的 作 用 机 理
.
该反应的微生物属自养型厌氧细菌,生长速率非常低,但将氨氮厌氧转化能力非常高,可以达到4.8kgTN/(m3·d),最佳运行条件: 温度为10~43℃,pH值为6.7~8.3。
.
自养型氨厌氧氧化菌生长慢,启动时间非常长,为使ANAMMOX污泥保留在反应器中并得到足够的生物量,需要有效的污泥截留(由此建议用生物膜反应器)。另外ANAMMOX过程的营养需求,是否出现羟胺、肼类化合物,二氧化氮等代谢中间产[HJ]物和二次污染问题等都是新工艺实际运行中要解决的问题。
.
图1 ANAMMOX流化床反应器装置 1.污水 2.亚硝酸盐溶液 3.4.5.泵 6.取样口 7.ANAMMOX流化床反应器 8.恒温水浴 9.水封 10.湿式气体流量计 11.出水
.
该工艺的本质是通过控制环境温度造成两类细菌不同的增长速率,利用该动力学参数的不同造成“分选压力” 。使用无需污泥停留(以恒化器方式运行,其SRT=HRT)的单个CSTR反应器来实现,在较短的HRT(即SRT)和30 ~40℃的条件下,可有效地通过种群筛选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氧化菌,并使硝化过程稳定地控制在亚硝化阶段,以 NO2-为硝化终产物。SHARON工艺适用于含高浓度氨(>500mg/L)废水的处理工艺,
4.3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NO3-一类的化合态氧也不允许存在,但在聚磷菌吸氧的好氧反
应器内却应保持充足的氧 (2)污泥龄 生物除磷主要是通过排除剩余污泥而去除磷的,因此剩 余活泥多少将对脱磷效果产生影响,一般污泥龄短的系统产 生的剩余污泥量较多,可以取得较高的除磷效果。有报导称 :当污泥龄为30d时,除磷率为40%,污泥龄为17d时,除磷 率为50%,而当污泥龄降至5d时,除磷率高达87%。
(3) 后置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可以补充外来碳源,也可以利用活性污泥的 内源呼吸提供电子供体还原硝酸盐,反硝化速率 仅是前置缺氧反硝化速率的1/3-1/8,需较长停留 时间。
进水 二沉池 出水
好氧/ 硝化
缺氧
回流污泥 污泥
二、生物除磷工艺
1.概述 来源:人体排泄物以及合成洗涤剂、牲畜饲养场 及含磷工业废水 危害: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破坏水体耗 氧和复氧平衡;水质恶化,危害水资源。 包括:有机磷(磷酸甘油酸、磷肌酸)和无机磷( 磷酸盐,聚合磷酸盐) 去除方法: 常规活性污泥法的微生物同化和吸附; 生物强化除磷; 投加化学药剂除磷。
二、生物除磷工艺
72年开创,生物除磷和化学 曝气池:含磷污水进入,还有由除 沉淀池(I):泥水分离, 4.生物除磷工艺 磷池回流的已经释放磷但含有聚磷 除磷相结合,除磷效果好. 含磷污泥沉淀,已除磷的 (2)弗斯特利普除磷工艺(Phostrip): 菌的污泥。使聚磷菌过量摄取磷, 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 去除有机物(BOD和COD), 可能还 有一定的硝化作用。
聚磷分解形成的无机磷释放回污水中—厌氧释磷。
好氧环境:进入好氧状态后,聚磷菌将贮存于体
内的PHB进行好氧分解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聚磷菌增
殖等生理活动,部分供其主动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
第八章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

第八章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第一节概述氮、磷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水体中氮、磷浓度增高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事实上,现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据报道,1991年我国共发生赤潮38次,1992年增加至50次,造成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
氨态氮排入水体还会因硝化作用而耗去水体中大量的氧造成水体溶解氧下降。
此外,饮用水中硝态氮超过10mg/L会引起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
为此,对于水体中氮、磷的去除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对废水处理厂出水氮、磷都制订了严格的排放标准。
常规的活性污泥法主要去除废水中含碳化合物,而对氮、磷的去除率很低。
鉴于此情况,废水的脱氮除磷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微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由于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过程稳定可靠、处理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运用,为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提供了有效手段。
今后,微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方向就目前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研制和采用成本低廉,效果稳定的新工艺。
2.微生物除磷工艺如果同时具有脱氮能力将比单纯的除磷工艺具有更大的市场。
脱氮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使系统达到硝化,但系统中NO3-的存在将影响积磷菌的厌氧放磷,泥龄长也会降低除磷效果,所以在一个系统中如何兼顾脱氮除磷,使系统同时达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利用微生物技术强化脱氮除磷过程,提高处理效果。
生物脱氮系统中由于硝化细菌世代时间长,容易从系统中流失,受低温等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所以常常达不到良好的硝化效果而影响系统的脱氮效率,除了使用生物膜系统外,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使用投菌法,即在需要时或定期向系统投加硝化细菌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目前已有研究者在研究硝化菌的大量培养技术。
在生物除磷系统中也可以通过投加积磷菌制剂来提高或保持系统的除磷效果。
第二节微生物脱氮一、发展历程1930年Wuhrmann首先发现,在生物滤池的深处,氮的浓度减小,他还通过试验证明,在生物滤池和曝气池中均可存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并提出以微生物细胞内物质作为脱氮菌还原硝酸盐的供氢体的微生物脱氮法。
好氧生物处理污水及降低总氮基本知识汇总

好氧生物处理污水基本知识汇总(仅供参考)第一章好氧生物处理法的分类好氧生物处理法是指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是生命活动过程,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较稳定的无机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法。
一、活性污泥的概念黄褐色的絮体,主要有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使其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实现净化水质分目的。
二、活性污泥的构成活性污泥是由活性微生物、微生物残留体、附着的不能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褐色絮凝体,以好氧细菌为,也存活着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以异养型的原核细菌为主。
细菌是以溶解性物质(COD)为食物的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虽是微生物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活性污泥中哪些种属的细菌占优势,要看污水中所含有机物的成分以及活性污泥法运行操作条件等因素。
真菌是多细胞的异养型微生物,属于专性好氧微生物。
真菌对氮的需求仅为细菌的一半。
活性污泥法中常见的真菌是微小的腐生或寄生的丝状菌,它们具有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
在A/O工艺中,常说的硝化细菌为自氧菌,该菌世代时间较长且较反硝化菌(异氧菌)对环境条件更为敏感,当条件发生变化时,与其他异氧微生物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且受到抑制。
一单硝化细菌受到抑制,氨氮去除率低,系统内缺少盐酸盐氮,进而影响反硝化过程,使得总氮效率差。
三、活性污泥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维持曝气池内稳定的活性污泥浓度·池内不含有对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质第三章活性污泥法分类及原理活性污泥最早采用的是普通污泥法(又称传统活性污泥法),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在普通活性污泥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运行方式)。
常用的MBR、普通活性污泥法及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SBR(间歇式序批式改进型是cass)工艺等。
第3章 污水脱氮除磷处理

(3)污泥龄:污泥龄影响着污泥排放量及污泥含磷量, 污泥龄越长,污泥含磷量越低,去除单位质量的磷须同 时耗用更多的BOD。
Rensink和Ermel研究了污泥龄对除磷的影响,结果 表明:SRT=30d时,除磷效果40%;SRT=17d时,除磷 效果50%;SRT=5d天时,除磷效果87%。
总反应式为:
6NO3 5CH3OH 反硝 化菌3N2 5CO2 7H2O 6OH-
反硝化菌属异养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存在时,它会
以O2为电子进行呼吸;在无氧而有NO3-或NO2-存在时, 则以NO3-或NO2-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碳为电子供体和营 养源进行反硝化反应。
在反硝化菌代谢活动的同时,伴随着反硝化菌的生 长繁殖,即菌体合成过程,反应如下:
(4)适宜温度为5~30℃。 (5)足够的生物固体停留时间。
(6)硝化菌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即生物 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SRTn,必须大 于其最小的世代时间,否则将使硝化菌从系统
中流失殆尽,一般认为硝化菌最小世代时间在
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为3d。SRTn值与温度密切 相关,温度低,SRTn取值应相应明显提高。 (7)除有毒有害物质及重金属外,对硝化反应 产生抑制作用的物质还有高浓度的NH4-N、高 浓度的NOx-N、高浓度的有机基质、部分有机 物以及络合阳离子等。
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将有机物氧化、硝化以及反硝化段独立开来,每一
部分都有其自己的沉淀池和各自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
污水中磷的去除
磷也是有机物中的一种主要元素,是仅次于氮的微生 物生长的重要元素。
好氧生物处理污水及降低总氮基本知识汇总

好氧⽣物处理污⽔及降低总氮基本知识汇总好氧⽣物处理污⽔基本知识汇总(仅供参考)第⼀章好氧⽣物处理法的分类好氧⽣物处理法是指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利⽤好氧微⽣物是⽣命活动过程,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较稳定的⽆机物的处理⽅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物法。
⼀、活性污泥的概念黄褐⾊的絮体,主要有由⼤量繁殖的微⽣物群体所构成,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使其易于沉淀与⽔分离,实现净化⽔质分⽬的。
⼆、活性污泥的构成活性污泥是由活性微⽣物、微⽣物残留体、附着的不能降解的有机物和⽆机物组成的褐⾊絮凝体,以好氧细菌为,也存活着真菌、原⽣动物和后⽣动物等。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以异养型的原核细菌为主。
细菌是以溶解性物质(COD)为⾷物的单细胞微⽣物。
细菌虽是微⽣物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活性污泥中哪些种属的细菌占优势,要看污⽔中所含有机物的成分以及活性污泥法运⾏操作条件等因素。
真菌是多细胞的异养型微⽣物,属于专性好氧微⽣物。
真菌对氮的需求仅为细菌的⼀半。
活性污泥法中常见的真菌是微⼩的腐⽣或寄⽣的丝状菌,它们具有分解碳⽔化合物、脂肪、蛋⽩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
在A/O⼯艺中,常说的硝化细菌为⾃氧菌,该菌世代时间较长且较反硝化菌(异氧菌)对环境条件更为敏感,当条件发⽣变化时,与其他异氧微⽣物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且受到抑制。
⼀单硝化细菌受到抑制,氨氮去除率低,系统内缺少盐酸盐氮,进⽽影响反硝化过程,使得总氮效率差。
三、活性污泥系统运⾏的基本条件·废⽔中含有⾜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混合液含有⾜够的溶解氧·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维持曝⽓池内稳定的活性污泥浓度·池内不含有对微⽣物有毒有害的物质第三章活性污泥法分类及原理活性污泥最早采⽤的是普通污泥法(⼜称传统活性污泥法),随着⼯业⽣产的发展,在普通活性污泥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运⾏⽅式)。
常⽤的MBR、普通活性污泥法及改良⼯艺、氧化沟⼯艺、SBR(间歇式序批式改进型是cass)⼯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脱氮、除磷的经验值汇总
1、脱氮除磷水质的要求
1、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是影响脱氮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异养性反硝化菌在呼吸时,以有机基质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即反硝化时需消耗有机物。
青岛等地污水厂运行实践表明,当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大于4时,可达理想脱氮效果;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小于4时,脱氮效果不好。
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过小时,需外加碳源才能达到理想的脱氮效果。
外加碳源可采用甲醇,它被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任何难以分解的中间产物。
由于城市污水水量大,外加甲醇的费用较大,有些污水厂将淀粉厂、制糖厂、酿造厂等排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为外加碳源,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为4或略小于4时,可不设初次沉淀池或缩短污水在初次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以增大进生物反应池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氮的比值。
2、生物除磷由吸磷和放磷两个过程组成,积磷菌在厌氧放磷时,伴随着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菌体内储存。
若放磷时无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菌体内储存,则积磷菌在进入好氧环境中并不吸磷,此类放磷为无效放磷。
生物脱氮和除磷都需有机碳,在有机碳不足,尤其是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碳不足时,反硝化菌与积磷菌争夺碳源,会竞争性地抑制放磷。
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是影响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
之一。
若比值过低,积磷菌在厌氧池放磷时释放的能量不能很好地被用来吸收和贮藏溶解性有机物,影响该类细菌在好氧池的吸磷,从而使出水磷浓度升高。
广州地区的一些污水厂,在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为17及以上时,取得了良好的除磷效果。
3、若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小于4,难以完全脱氮而导致系统中存在一定的硝态氮的残余量,这样即使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大于17,其生物除磷的效果也将受到影响。
4、一般地说,积磷菌、反硝化菌和硝化细菌生长的最佳pH在中性或弱碱性,当pH偏离最佳值时,反应速度逐渐下降,碱度起着缓冲作用。
污水厂生产实践表明,为使好氧池的pH维持在中性附近,池中剩余总碱度宜大于70mg/L。
每克氨氮氧化成硝态氮需消耗7.14g 碱度,大大消耗了混合液的碱度。
反硝化时,还原1g硝态氮成氮气,理论上可回收3.57g碱度,此外,去除1g五日生化需氧量可以产生0.3g碱度。
出水剩余总碱度可按下式计算,剩余总碱度=进水总碱度+0.3×五日生化需氧量去除量+3×反硝化脱氮量-7.14×硝化氮量,式中3为美国EPA推荐的还原1g硝态氮可回收3g碱度。
当进水碱度较小,硝化消耗碱度后,好氧池剩余碱度小于70mg/L,可增加缺氧池容积,以增加回收碱度量。
在要求硝化的氨氮量较多时,可布置成多段缺氧/好氧形式。
在该形式下,第一个好氧池仅氧化部分氨氮,消耗部分碱度,经第二个缺氧池回收碱度后再进入第二个好氧池消耗部分碱度,这样可减少对进水碱度的需要量。
2、生物脱氮的经验值
生物脱氮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生物化学过程组成。
氨氮在好氧池中通过硝化细菌作用被氧化成硝态氮,硝态氮在缺氧池中通过反硝化菌作用被还原成氮气逸出。
硝化菌是化能自养菌,需在好氧环境中氧化氨氮获得生长所需能量;反硝化菌是兼性异养菌,它们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最终受体,将硝态氮还原成气态氮。
由此可见,为了发生反硝化作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有硝态氮;
(2)有有机碳;(3)基本无溶解氧(溶解氧会消耗有机物)。
为了有硝态氮,处理系统应采用较长泥龄和较低负荷。
缺氧/好氧法可满足上述要求,适于脱氮。
生物脱氮的主要设计参数
3、生物除磷的经验值
生物除磷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厌氧(无硝态氮);(2)有有机碳。
厌氧/好氧法可满足上述要求,适于除磷。
1、在厌氧区(池)中先发生脱氮反应消耗硝态氮,然后积磷菌释放磷,释磷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其吸收和贮藏溶解性有机物。
若厌氧区(池)停留时间小于1h,磷释放不完全,会影响磷的去除率,
综合考虑除磷效率和经济性,规定厌氧区(池)停留时间为1~2h。
在只除磷的厌氧/好氧系统中,由于无硝态氮和积磷菌争夺有机物,厌氧池停留时间可取下限。
2、活性污泥中积磷菌在厌氧环境中会释放出磷,在好氧环境中会吸收超过其正常生长所需的磷。
通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可比普通活性污泥法从污水中去除更多的磷。
由此可见,缩短泥龄,即增加排泥量可提高磷的去除率。
以除磷为主要目的时,泥龄可取3.5~7.0d。
3、除磷工艺的剩余污泥在污泥浓缩池中浓缩时会因厌氧放出大量磷酸盐,用机械法浓缩污泥可缩短浓缩时间,减少磷酸盐析出量。
生物除磷的主要设计参数
4、同时脱氮除磷的经验值
生物同时脱氮除磷,要求系统具有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
厌氧
/缺氧/好氧法可满足这一条件。
脱氮和除磷是相互影响的。
脱氮要求较低负荷和较长泥龄,除磷却要求较高负荷和较短泥龄。
脱氮要求有较多硝酸盐供反硝化,而硝酸盐不利于除磷。
设计生物反应池各区(池)容积时,应根据氮、磷的排放标准等要求,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脱氮和除磷对泥龄、污泥负荷和好氧停留时间的要求是相反的。
在需同时脱氮除磷时,综合考虑泥龄的影响后,可取10~20d。
AAO(又称A2O)工艺中,当脱氮效果好时,除磷效果较差。
反之亦然,不能同时取得较好的效果。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可对工艺流程进行变形改进,调整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设计参数,改变进水和回流污泥等布置形式,从而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生物脱氮除磷的主要设计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