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与进展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不同来源样 品、不同提取方法 、不同药用 部位等对金银花挥发
油成分进 行 了分析 和测定 。张 氏等 …研究认 为, 金银花 F o ls L n cr ejp n c e o i ea a o ia 干、鲜花化学成分差异很大 。从干花挥 发油中鉴定出 6 个化合物, 5 占挥发油 的 9 .2 , 中棕榈酸 占 44%其
间腻, 脉沉细 。考虑患者舌苔黄 白间腻, 在湿 热内蕴之 征, 存 于 上方减 当归、决 明子, 加厚朴 1 、黄连 3 g 0g 、桃仁 1 、杏 0g 仁 1 0 g以清热宣肺化湿 。该方略 出入连服 3周, 腹胀减轻, 大
2 2 3 逐渐减 量, .. 缓缓 收功 治疗便秘不能突然停药 , 否则易 出现 反跳 。在便 次、便质及排便情况获得 改善后, 应维持一段
时间, 然后减量停药。用药剂量、服药次数逐渐减 少, 可两 日一 服或三 日一服, 逐渐停药, 给肠道以适应 的过程 。 2 2 4 生活调 理 ..
动。
便质 软, 日均有排便 , 每 唯觉 乏力 、腰酸 , 苔渐 化, 腻 转为薄 白
1 化学成分
1 1 挥发油 . 金银花 中的挥发油是其疏散风热主要物质基础 之一。 研究
基金项 目:广西科技厅科技攻 关项 目( 桂科攻 0 2 08—2 ) 440 D 通 讯作 者:辛 宁,e : (7 12 6 5 3 T l 0 7) 1 2 6
机能。在大便秘 结不 通之标实逐渐解 决之后, 应着眼于调整脾
以益气养血润肠 、 行气通腑 为法 。 药用 : 生黄芪 1 , 5g 当归 1 , 0 g
全瓜 蒌 3 , 白术 3 , 明子 3 , 实 1 , 0g生 0g决 0 g枳 0 g 虎杖 1 , 5g
中医草药治疗慢性疾病的研究与进展

中医草药治疗慢性疾病的研究与进展慢性疾病是当前社会中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疾病类型。
传统医学中,中医草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医草药治疗慢性疾病的研究与进展。
一、中医草药的基本原理中医草药治疗慢性疾病是基于中医理论,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草药通过一定的配方和制剂的方式,综合运用多种中药植物的特性,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
二、中医草药治疗常见慢性疾病1.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草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草药通过降低血压、调整血脂、舒张血管等作用,对高血压病人有显著的疗效,同时中草药也能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草药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
中草药可以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此外,中医草药还能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3.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慢性关节疾病,中医草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草药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减轻关节炎症状,缓解疼痛和肿胀,并且对关节功能的恢复和保护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中医草药治疗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中医草药治疗的重视,中医草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研究人员通过临床实验、动物实验等方式,验证了中医草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逐步揭示了中医草药与慢性疾病之间的作用机制。
同时,现代技术也为中医草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如基因、蛋白质组学等,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草药的研究进展。
四、中医草药治疗慢性疾病的挑战与展望尽管中医草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草药的质量控制、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等问题。
此外,草药治疗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对患者的配合度要求较高。
杠板归药材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杠板归药材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孙欣;陈华国;周欣【摘要】杠板归为常用中药,也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苗药材.目前从杠板归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约130余种,黄酮类物质是杠板归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此外还有醌类、苯丙素类、萜类、生物碱类、挥发性成分等.近年来对杠板归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较多,包括定性及定量检测、指纹图谱和谱效关系分析、有害物质分析等.研究表明,杠板归药材具有抗炎、抗病毒、止咳祛痰、保肝、抗肿瘤、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等药理作用.【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7(057)039【总页数】4页(P110-113)【关键词】杠板归;黄酮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抗炎作用;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作者】孙欣;陈华国;周欣【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1.71杠板归药材为多年生蔓生草本蓼科植物杠板归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等功效[1]。
杠板归具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明代龚廷贤所著《万病回春》最早记载杠板归用于治疗蛇咬伤。
《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生草药性备要》、《采药志》等清代医学著作也记载了杠板归的多种功效。
杠板归在贵州苗族地区习称“加欧万囊”,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泻痢、疔疮痈肿、跌仆肿痛、蛇虫咬伤等。
在现代,以杠板归为主药的复方及其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等各科疾病,疗效显著。
目前市场上以杠板归为主药的中成药制剂也比较多,如抗妇炎胶囊、姜黄消痤搽剂、复方岩连片等。
近年来,对杠板归药材的研究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者们从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等角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多成果。
中药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研究新进展-600-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600-中药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研究新进展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中药质控现状及问题
1、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A、社会因素[正确答案]
B、栽培种植及产地生态条件因素
C、采收加工因素
D、炮制加工因素
E、运输贮藏条件因素
2、中药采收通常以()为原则
A、药材质量的最优化
B、产量最大化
C、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最大化[正确答案]
D、最大持续产量
E、最小持续产量
答案详见:
3、下列关于提取纯化过程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提取是中药化学物质群的重新获取和纯化,包含对目标成分的取、舍和成分变化
B、提取纯化工艺设计要有对有效成分、无效成分、毒性成分、未知成分的基本判断
C、提取和纯化工艺的设计是基于药材所含成分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差异
D、提取纯化工艺是中药(中成药)质量最大化的关键因素[正确答案]
E、中药及其方剂的传统用法是提取纯化工艺选择的重要依据
4、炮制目的不包括()
A、提纯[正确答案]
B、减毒
C、增效
D、缓和药性。
莲不同药用部位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莲不同药用部位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吴梅青;唐海飞;陈思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22(50)15
【摘要】莲子、莲子心、莲房、莲须、荷叶和藕节来源于莲的不同药用部位,均为传统的中药。
在现行版《中国药典》中,除莲子心和荷叶具有明确的指标成分外,其它四种药材均没有明确指标成分的质量评价,不能满足现代化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对莲六个药用部位外源性污染物和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莲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4页(P32-34)
【作者】吴梅青;唐海飞;陈思
【作者单位】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32
【相关文献】
1.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的山芝麻提取物对莲芝消炎方解热作用的影响
2.不同药用部位及产地穿心莲药材中4个二萜内酯类成分的研究
3.莲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初探
4.栝楼不同药用部位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5.栝楼不同药用部位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分析

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分析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治疗效果。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药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分析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现状和应用前景,并探讨中药的价值及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现状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现代化技术包括化学分析、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及生物活性测试等等。
科研人员通过深入地研究,发现了很多中药的功效成分,例如黄酮类、生物碱、植物酸、多糖和蛋白质等等。
同时,现代化技术也使得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中药的功效,例如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等。
中药现代化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1. 中药化学研究中药化学研究主要探索中药的物质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等方面。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化学分析、色谱、质谱等等。
中药化学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药的成分和药理作用,为中药研究的其他领域提供了基础。
2.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探索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等方面。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动物模型试验、临床试验等等。
中药药理学研究为中药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明确的证据和支持。
3. 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主要探索中药的成分含量、质量评价、药材鉴定等方面。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色谱、电泳、光谱等等。
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为中药的质量保证提供了基础。
4. 中药制剂研究中药制剂研究主要探索中药的制剂方法、质量评价和效果分析等方面。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制剂工艺研究、药效评价、临床试验等等。
中药制剂研究为中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应用前景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手段,其治疗效果很长时间以来就广为人知。
现代化研究不仅深入了解了中药的成分和作用机制,而且为中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
因此,中药现代化研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1. 中药抗病毒研究中药抗病毒研究是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分析

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12月100例使用中药饮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中药饮片常规管理,选择2020年1月~12月100例使用中药饮片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中药饮片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退换药品率仅为1.00%,低于对照组,药品在库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品虫蛀率与潮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材中药饮片实施规范化管理效果显著,能够减少不合格药品的使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管理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using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piec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control group to implement routine management of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pieces, and 100 cases of patients using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piece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to implement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pieces, and the manage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rug exchang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only1.00%,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rug storage time was also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moth-eaten rate and tide chang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can reduce the use of unqualified drugs, improve the safety of drug use for patients, and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effect中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应用经验,且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中药材”的配伍,其在治疗疾病中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但与西医治疗相比,中药材配伍治疗较为繁琐,制药流程相对复杂,尤其是中药饮片,其指的是将中药材根据中医药理论等采用不同的炮制手法后制作而成,让药效得以充盈或者中和[1]。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药效和药物作用机制的学科,对于揭示中药的药理特性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中药药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1.1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医书如《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对于中药的功效和用途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然而,古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相对简单,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实践也相对有限。
直到20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药学研究的深入,中药药理学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在这个阶段,中药药理学主要集中在中药的药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1.2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和挑战目前,中药药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众多,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化学成分和复杂的药理作用机制。
这使得中药药理学研究变得复杂而困难,且需要大量的研究时间和精力。
其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对滞后。
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药理学研究,如高通量筛选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但仍缺乏一些针对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和技术。
这导致了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结果和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最后,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数据积累不足。
尽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但对于中药药理学的全面理解和认识仍有待提高。
因此,中药药理学研究需要更多的长期、大规模和系统的研究项目以及数据的积累。
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2.1 多层次研究结合中药药理学研究需要在不同层次进行,包括从分子水平到整体水平的研究。
近年来,结合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已经开始应用于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中,这有助于全面解析中药的药效和药物作用机制。
2.2 药效物质研究的深入中药的复杂性使得药效物质的提取和鉴定成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未来,中药的药效物质研究将更加深入,利用现代分离和鉴定技术,全面分析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与进展
发表时间:
2016-05-18T11:40:05.8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作者: 刘丽娜
[导读] 贵州医科大学 本篇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和现状,指出它的技术方法和发展的方向。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对中医药的重视。中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篇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标
准和现状,指出它的技术方法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36-02
中药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瑰宝。中国古代人民通过上千年与疾病的斗争,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近些年
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中药也重新得到了认同和重视。通过对中药的开发和推广,其疗效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在
中药的开发过程中,中药的质量控制将直接决定其疗效的好坏,所以它的质量控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那么,目前我国对于中药的质量
控制是怎么样的?本篇将对目前中药在质量控制环节的质量控制现状以及质量控制技术进展进行研究讨论。
1.
中药质量控制的现状
1.1
中药质量标准的现状
我国对于中药质量控制的标准主要是借鉴了化学药品的质量控制标准。中药质量标准的衡量尺度有两个方面:一是化学定性鉴别;二
是指标的成分含量测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中药质量标准模式对于中药的开发、生产以及质量监管,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
是这种化学药品检测法,将复杂的中药整体,分解为简单的单分子,检测任何一种成分都不能代表它的整体疗效。
1.2
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
由于中药与西药的差别很大,所以对中药质量控制绝不能照搬西药质量控制的方法。而是要根据中药的特色,从其整体性出发,分析
其有疗效的全部成分,并且还要检测中药的毒副作用。使得中药在有疗效的同时,还能保证其安全性。以下就是目前在中药检测中,比较
常用的质量测定方法:
1.2.1
形态组织方法 中药基本成分鉴定是中药质量控制中药的环节。形态组织学方法是鉴定中药成本比较传统的方法。它的优点在于
经济、简单方便、有效。目前,对于中药质量控制来说,形态组织方法仍是常用的一种控制方法。但是由于形态组织方法比较传统,没有
包含科学检测手段,所以并不适用于正式的质量控制环节。
1.2.2 DNA
分子鉴定法 出于对经济的考量,一些不法中药生产商会使用某些药材的相近品代替。这些相近品由于和原本的药材形态组
织十分相似,传统的形态组织方法很难将他们区分开来。所以,目前,
DNA分子鉴定法也逐渐普及起来,我国也正在积极建构中药DNA分
子的数据库,进一步为中药的质量检测做准备。
1.2.3
色谱分析法 DNA分子检测法可以将形态组织相近的药材鉴别开来。但是一些中药如果通过后期的加工或者萃取,那么DNA分子
鉴定技术往往会失效。这将会造成中药市场鱼目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并且,中药之所以能发挥药效,主要是因为它所包含的某些
化学成分,因此使用化学分析法,对于中药质量控制将更为严谨有效。而对于不同的质量控制重点,又有不同的色谱技术进行研究。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即TLC。这种检测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操作成本低、分离效能高、信息量大、速度快等等。薄层色谱法是目
前中药化学鉴别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应该率最高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之一。但是薄层色谱法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它一般不能对挥发
性的样品进行检测,也不适用于沸点低的化合物。而如果样品受到损失不能进行显色处理,他的测定功能同样也不能发挥出来。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主要以气体为流动相,其分析的样品大多都必须气化。所以即使它有着高分离效能的优点,但是由于它只能多
用于挥发性的药材测定,仍限制了它在中药材化学鉴别的使用。一些难以挥发的药材使用气象色谱法就较难鉴定。在线裂解
-气相色谱技术
能较好地解决气相色谱直接分析难挥发样品的问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以及气相色谱相比, 其优势在于不但分离效能高,应用范围广、分析速度快,而且还能够
通过连接多种检测器械。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中要求检测的药材可以制作成溶液,而几乎绝大部分的药材都可以制作成溶液。因而它适
合用于中药材中多种类型化合物的检测,所以也成为了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手段。
多种技术联合法。对于一些药材来说,仅仅使用一种实验手段还无法对其进行准确鉴定和质量评价。只有将多种检测技术联合使用才能
够更好的达到准确鉴定和质量评价的目的。
2.
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
2.1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大部分的中药药材都来源于草本植物,本身就比较稀缺,开采难度大。所以,目前大多数的中药药材都是由人工种植的。人工种植
中,必然会面临药效的降低和金属农药的残余等问题。为确保人工种植药材的质量,需要用基因组学等技术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把控和研
究。而另外一个方面,利用中药材基因组学也将能对野生的和人工培育的药材进行谢祖学研究,有助于遗传育种和品质改良等问题。中国
有句俗语
“是药三分毒”,中药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实践中,代谢组学为药材的毒性评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最后,当中药在进入人体之后,协调和干预人体内源性代谢物,有利于更好的发挥药效。
系统生物将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来调解中药材药效的发挥,创新中药质量控制。
3.
结语
中药的疗效和作用有目共睹,随着我国对中药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中药将体现出它更大的价值以及作用。加强对中药质量标准的检
测和控制,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将
是我国中药实现产业化、现代化、以及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将现
代的科学技术与中药相结合,同时,重视系统生物学在中药中的利用,将成为我国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安登魁.王一兵,陈植成等.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曲线拟合的FTIR不同产地鸡骨草、毛鸡骨草鉴别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04).
[2]
罗集鹏.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的现状与展望.中药材,2002,5.
[3]
于霄,宋静,熊志立等.一测多评法测定淫羊藿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10(24).
[4]
王一兵,陈植成,吴卫红等.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曲线拟合的FTIR不同产地鸡骨草、毛鸡骨草鉴别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