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评

合集下载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美丽的小路》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对人们的影响,并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放一段自然景观的视频,并让学生讨论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文章:在阅读前,教师让学生预测、猜想,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重要细节。

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一遍文章。

3. 感悟与细读: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中的重点和主旨。

4. 归纳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所学内容,让学生把知识点总结归纳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 拓展运用:教师设计一些活动或任务,让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6.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的主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7. 课堂笔记和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布置一些阅读或写作练习作为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在此次教学中,学生对《美丽的小路》这篇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导入部分的视频引发了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思考,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能够有针对性地去理解和记忆文章中的关键内容,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通过以问题为引导,在归纳和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拓展运用方面,学生通过活动和任务的设计,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美丽的小路》这篇文章的教学,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美丽的小路》的教学反思_1

《美丽的小路》的教学反思_1

《美丽的小路》的教学反思《美丽的小路》的教学反思1《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是想让学生知道要爱护我们的家园。

本篇课文就是循着这一宗旨,讲述了一个环境卫生的故事:小鸭门前的小路失而复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

这是本课的重点,所以我设计了大量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小路的美丽与肮脏带给动物们不同的影响,通过前后对比来突破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有自觉环保的意识和行动,我通过镜头回放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突破难点。

一、前后对比,感悟不良的行为习惯造成的后果。

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不文明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后果的严重性,我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标。

课文前三段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小路的美。

小路直观的美是通过“花花绿绿”的鹅卵石和“五颜六色”的鲜花来体现的,所以我就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鹅卵石和鲜花的美从而感受小路的美。

如何感受美呢?就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

于是,我让他们充分地想象,想象鹅卵石有哪些颜色,想象小路上有哪些色彩各异的鲜花,通过想象丰富“美丽的小路”这幅画面。

其次,课文还通过小兔和小鹿的行动和语言间接表现了小路的美,所以我就让学生当一当小兔和小鹿,通过读读出对小路的赞美之情,学生读之前酝酿感情的过程就是体验小路美的过程。

同时我还引导他们注意小兔和小鹿走路时的神态:“轻轻”“慢慢”,让学生感受到两个小动物是因为怕踩坏了小路才会这样,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小路之美。

同时我还补充了()、()和()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想象练习体会小路的受欢迎程度,从另一个角度来充实小路的美。

在美的充分享受之后就是对丑的深切厌恶了。

这部分也和前面一样,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首先我用了和前面一样的方法:想象,让学生想象小路上有哪些垃圾,学生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平时看到的街边小摊前或狭长小弄堂里肮脏景象。

《美丽的小路》的课堂教学评析

《美丽的小路》的课堂教学评析

《美丽的小路》的课堂教学评析1激情导入师: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美丽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小朋友想不想也上去走走?生:想!不过,得先过词语关。

过关了,才能走上美丽的小路。

有没有信心?课件点击鹅卵石,电脑弹出生字、词语。

师:恭喜你们,过关了。

让我们一起踏上美丽的小路吧!生齐读第1段。

2自主学文师:小朋友,你们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会说什么?生:小路真美啊!生:哇,小路真舒服!生:呀,小路可真漂亮!师:兔姑娘和鹿先生走在小路上,又会怎么说?课件出示第2、3段。

指名读。

师:你就是斯文的鹿先生或可爱的兔姑娘,你该怎么读?指名读。

师:真好,读出了感叹号。

生:“啊,多美的小路啊!”师:你突出了“多美”,你被美丽的小路陶醉了。

老师也想试试,行吗?生:行!师:啊!多美的小路啊!生:老师把“啊”字拉长,我觉得很好听。

生:老师凑出了小路的美。

师:你还想怎么读?学生有个性地朗读,用不同的语调读出喜欢、赞美的语气。

师生合作读第2、3段。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动物们都很喜欢这美丽的小路,可是过了不久……。

课件出示(脏兮兮的小路)鹿先生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厌恶、惋惜的语气。

师:美丽的小路不见了,鹿先生、兔姑娘又会怎么说?自由读第5~8段。

师:小朋友想不想当这些小动物演一演?生:想。

师:怎样才能演好呢?生:我觉得要读得有感情。

生:要有表情。

生:还要加上动作。

师:说得真好,请小朋友自由练读句子。

师:这条路上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生:我觉得是鸭先生自己乱扔的。

生:是小动物们不讲卫生,在路上边走边吃,随手乱扔的。

师:既然有那么多人扔垃圾,为什么鸭先生说:“这都怪我!”生:因为鸭先生看到别人扔的时候,没有及时劝阻。

生:因为鸭先生没有及时清扫。

生:我看见路上没有垃圾桶,如果有垃圾桶的话,大家就不会乱扔了。

师:现在鸭先生非常后悔,他多么希望美丽的小路能回来呀!所以说……生:“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指导朗读,读出难过、着急、坚定的语气。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评课记录精编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评课记录精编版

2020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评课记录精编版《美丽的小路》听评课记录上午第二节听王老师执教《美丽的小路》。

今天的教学预设,围绕课题“美丽的小路”,预设了三个板块的教学:感受美——失去美——找回美。

预设简洁,过程明快,每一个板块中精心预设几个环节,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近文本,感悟文本。

教学以读为本,重朗读,重感悟,重体验,在朗读和感悟中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在体验和对话中激发情感、提升情感。

一、导入亲切自然。

“动物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居住在美丽的村庄里。

小朋友们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老师的导语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课堂的情境之中。

接着课件出示一幅画——美丽的小路。

请学生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很漂亮的小路。

”“上面还有花花绿绿的鹅卵石呢。

”“路旁有高大的树木。

”在看图说话中,学生对这条美丽的小路有了感性的认识。

然后引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花花绿绿、五颜六色”,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最后以“夸一夸”的形式进行朗读指导,抒发对小路的喜爱之情。

二、感受美——在体验中感悟在初读感知、认读生字后,老师便带着小朋友和课文中的小动物一起到美丽的小路上去走一走。

先和“兔姑娘”一起“轻轻地走”——走得那么轻,怕把小路弄脏了;走得那么轻,是因为太喜欢了;走得那么轻,怕把小路踩坏了;走得那么轻,鹅卵石会轻轻地按摩脚底,多舒服……在和“鹿先生”一起“慢慢地走”——慢慢地走,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鲜花,可以闻到花香;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多惬意。

走着走着,不禁要感叹“啊!多美的小路啊!”学生仿佛真的行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他们似乎看到了路旁的鲜花,闻到了沁人的花香。

于是,不光是“兔姑娘”和“鹿先生”在走,不光是孩子们在“走”,更多的小动物走来了。

熊弟弟慢慢地走来,说:“啊!多美的小路啊!”猴哥哥蹦蹦跳跳地走来,说:“啊!多漂亮的小路啊!”……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文本进行了拓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教案及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教学目标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渗透《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整洁。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瞧,这就是小鸭子门前的那条小路,多美呀!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还有着有趣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就是《美丽的小路》。

(全班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范读,说说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初步了解)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质疑:①哪些字发音有困难?②对课文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再读课文:1、个别读;2、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3、学生自己再练读一遍;4、展示台:再次让那些自己觉得有信心读好课文的学生上台读。

四、认记生字1、认读带生字的词。

2、请小老师带读。

3、认读单个的生字。

4、变序开火车读。

5、识记生字交流:学生自主识字,谈自己的识记方法。

五、学习课文第一至八自然段1、想像说话:(出示投影)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

看见那花花绿绿的鸭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会说些什么呢?(鼓励学生说出跟别人不同的赞美小路的句子)2、小组议一议:美丽的小路为什么会不见呢?如果你走在这条脏兮兮的小路上,你会说些什么呢?3、指导朗读。

A、朗读句子:“啊,多美的小路啊!”(读出赞美的语气)B、学生自由选择段落读,指导学生读好三个问句。

(出示投影2):“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C、分角色表演读。

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读,再从读不同角色的同学中分别推荐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表演读。

再评一评谁是最佳演员。

4、讨论美丽的小路是怎样的一条小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美丽的小路?为了美丽的小路,为了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点评美丽的小路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点评美丽的小路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点评美丽的小路──《美丽的小路》讲堂实录及赏析《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大家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毁坏美丽的环境。

为突破重难点,可分三步完成本课传授:一画小路,感悟美丽;二画小路,执导行为;三画小路深化感知。

实录片断一师:老师在黑板上画了间小屋,屋的主人是小鸭,老师称他为鸭先生,(板书“鸭先生”,学生跟读)第一位生字宝宝出现了,谁认得它?生:(当小老师领读)师:会读还不敷,谁能想个办法记它他?生:可以拆成一块一块地记。

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记“一口咬断牛尾巴”。

师:那么有谁能告诉老师,屋的主人是男是女?(理解“先生”一词的意思并相机引导用法。

)师:(老师画小路)鸭先生门前有条长长的小路,本日学的课文就与小路有关,(板书课题),小路到底有多美呢?读课文第一段。

[评:生字是低年级讲堂传授的重点。

在简笔画引入环节就发起本课生字“先”,从音、形、意三方面逐步举行传授。

特殊是字形的传授,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识字要领,从“先生”一词的字义上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对“先生”一词的用法是含糊不清的,很有必要在课内现身教诲。

]片断二生: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路上很干净。

师:(拿着一盒彩色粉笔帮助理解“五颜六色”)还可以说五颜六色的什么呢?生:五颜六色的彩虹五颜六色的伞五颜六色的旌旗五颜六色的围巾师:(拿鹅卵石并在石头上画出花纹,理解“花花绿绿“)。

有谁愿意用五颜六色的粉笔到黑板上来画一画美丽的小路呢?生:(上黑板画小路)师: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怎样的一条小路呢?生:(自由发言,勉励用讲义上的词)师:走在美丽的小路上鹿先生、兔密斯说了些什么呢?咱们来分角色读读(指导带感叹号句子的读法)[评:在一画小路的环节着力引导学生感悟小路的美,议决实物指导直观理解“花花绿绿的鹅卵石”、“颜六色的鲜花”。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最新)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最新)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1课,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乱扔垃圾,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它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把“要爱护环境”的道理蕴含其中。

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

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这样更能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导入新课时,我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各种不同的美丽的小路。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鸭先生到他家门前的美丽的小路去看一看吧。

我用非常生动的图片课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面对这么美丽的小路你想说点什么?如果你从这条变脏了的小路上走过,你会说些什么?当学生看到这些优美的小路的图片,都畅所欲言,说了自己的感受,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生字做到生动有趣,让学生明白字源,如,教学“鹿”时,我用一个小故事引入:最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写的,上面就是美丽的鹿角,中间是大大的鹿眼,下面就是短短的尾巴和四只脚。

慢慢地变得简单一点的。

接着,鹿角变成了“山”。

最后就成了现在这样的字“鹿”。

上面的点就是鹿角,下面的比字就是四条腿了,很形象地记住了生字。

在朗读感悟:鹿先生又从小路上走过,捂上了鼻子,说:“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我引导学生感悟:鹿先生为什么捂上了鼻子,(因为这里臭气熏天,非常难闻)是呀,原来香气扑鼻的小路呢?鹿先生感到非常疑惑。

紧接着,我让学生边捂上鼻子边朗读,更能体会小路的变化,更加引起学生对失去小路美丽的惋惜。

不足之处:1.老师的朗读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需要加强。

2.书写生字的时间略显仓促,学生的书写不够到位,还需加强。

《美丽的小路》课文富有很强的童趣,而且,图文并茂让学生一看就喜欢。

我在教这课时,首先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万户小学余荣
1、《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课中分小组进行识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识字;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识记生字,同时也到各小组去了解情况,并加以点拨。

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关注学情的变化,能根据学情的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我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

3、镜头回放,让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课本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

课文通过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环保的重要性,最后还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强环保意识,多实践环保行为。

所以展示真实生活非常有必要。

通过前后对比的图片,让他们意识到环保要从自己做起。

4、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学《讲卫生歌》,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很多学生下课后都能主动弯弯腰,相信以后这会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这节课中因为学生刚学会小组内群学,语文组长对于小组内成员的学习组织不够,个别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课堂中注重了生字的识记方法,给课文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不能体现“书声琅琅”的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小路》评课稿
《美丽的小路》这篇文章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

为了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李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以下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一堂课就是一幅生命整体的图景:生机勃发、诗意交融、生命流动。

每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情境的创设,给学生以遐想的空间。

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

在教学中,李老师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

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

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

二、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从整体感知到重点感悟,有条有理。

学习完生字后,李老师用一句“想知道这条小路美在哪吗?”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自然地走入文本。

在引导理解的过程中,可以引导用“这是怎样的一条小路”来说话,这时就要关注文本,紧扣文中“长长的、花花绿绿、五颜六色
”三个词来理解、来表达,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想像理解“花花绿绿、五颜六色”。

这样设计既扣住关键词理解了文本,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可谓一举两得。

因为有了这样具体、切实的理解和体会,所以最后学生就可以很自然地读出赞美之情。

像这样的学习方法在后面的重点段中都有沿用。

三、运用角色转换,使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
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

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到“学生”的固定角色,常常使学生陷入“被接受”、“被教育”的传统模式和消极状态中,必然影响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地,有创意的活动。

教学中,李老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的角色转换成他们自己喜爱的动物角色,比如兔姑娘,鹿先生,这样的角色转换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

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激发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

师: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小路的美丽吧!
齐读
师:请女同学把兔姑娘的话读一读,兔姑娘……
生:请男同学把鹿先生的话读一读,鹿先生……
师:那兔姑娘、鹿先生是怎样走过小路的呢,你能用动作来告诉老师吗?
生:兔姑娘是轻轻地走过来的,鹿先生是慢慢地走过来的。

师: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这些兔姑娘和鹿先生,你们为什么要走得那么轻,那么慢呢?好像爸爸妈妈在睡觉,怕惊醒了他们似的。

生:我走得这么慢,是怕惊动了花丛飞舞的蝴蝶。

生:我怕把小路弄脏、弄坏了,所以要小心地走。

……
运用角色转换,使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他们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变化、体验的深入而不断地变化。

他们与文本对话,在体验中感悟,使情感交融,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

在角色转化中,激发了学生的体验,学生被卷入到文本的感情中,产生共鸣,逐步升华为自己的情感。

四、扩展文本,训练说话。

“美丽的小路如何不见了?”课文用一句话交待:“可是过了不久,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在小路上嗡嗡地飞来飞去,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李老师课件出示变脏的小路,只见垃圾遍地,苍蝇飞舞,播放苍蝇飞舞的声音片断,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走在垃圾路上,再次让学生谈失去美的感受,饭菜的酸臭味,纸屑水果皮等让蝴蝶看不见花朵的美丽,蜜蜂闻不到花儿的香味,纷纷飞走了,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

此时的课文朗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以惊奇、气愤、着急、失望的语气读出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五、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

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了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学生的表演是那么贴切、自然。

这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
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