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研究 肖兴

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研究 肖兴
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研究 肖兴

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研究肖兴

发表时间:2018-05-30T09:51:31.6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作者:肖兴[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应采取措施来消除烟气排放问题。(广东珠海金湾发电有限公司 519000)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应采取措施来消除烟气排放问题。对于燃煤锅炉烟气排放来讲,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取得的效果有限,仍然有较多的NOx物质进入到大气中,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将脱硝技术应用到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管理中,并对原有技术工艺进行调整优化,获得更佳脱硝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环境保护燃煤锅炉所排放的烟气内含有大量的NOx物质,如果不对烟气中的NOx物质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内,必定会造成酸雨和光化学污染等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在环境保护理念日益增强的今天,必须要明确燃煤锅炉烟气处理的必要性,并基于原有的脱硝技术工艺进行分析,确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然后进行技术调整与优化,争取提高脱硝质量。

一、燃煤锅炉烟气脱硝分析我国煤炭需求量较大,是社会生产的主要能源之一,近年来燃煤锅炉容量不断增加,燃煤总量也持高不下。在此背景下每年排放的燃煤锅炉烟气总量非常大,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对其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必定会造成大气污染。结合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对烟气排放的管理,减少进入到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国家已经颁发相应制度,要求燃煤锅炉烟气内氮氧化物排放质量浓度应在150mg/m3以内,新建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质量浓度则应控制在100mg/m3以内,重点区域新建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质量浓度应控制在50mg/m3以内,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控制[1]。对于以往所应用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想要完全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还需要做更深层次的研究与优化,消除存在的缺陷。

二、常见烟气脱硝技术

1.燃烧前脱硝在燃烧前进行脱硝处理,即需要在煤炭燃烧前先进行脱氮,有效去除氮元素后,从而减少所排放烟气内的NOx含量,达到脱硝的目的。就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受技术工艺水平限制,前期脱硝应用难度较大,并且需要较多成本作为支持,目前并未得到全面推广,仅仅可以作为一个脱硝研究的方向,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2]。

2.燃烧中脱硝煤炭燃烧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合物,在进行烟气脱硝处理时,便可以从燃烧过程着手,降低NOx物质的生成量,达到脱硝的目的。最为常用的即低氮脱硝技术,主要目的就是减少燃烧阶段的NOx物质,一般可去除30%左右,具有一定的脱硝效果。对比其他脱硝技术来讲,此阶段脱硝效果更为明显,并且所需成本较少,以及设备要求较低,占地面积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大优势。

3.燃烧后脱硝也可以选择燃烧后脱硝的方法来处理燃煤锅炉烟气排放问题,常见的如SCR脱硝技术与SNCR脱硝技术,且SCR脱硝技术应用范围更为广泛。SCR脱硝技术原理通过催化还原反应,在300℃~400℃高温条件下通入氨气,经过催化物质作用,促使烟气内的氮氧化合物还原,将NOx物质转换为水与氮气,避免氮氧化物直接进入到大气内形成酸雨[3]。SCR脱硝技术生产应用中已经比较成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且脱硝效率更高,成本需求较低,优势更为明显。SNCR脱硝技术在应用时,无需催化物质的应用,直接将还原性物质喷射在1000℃高温的炉膛内,短时间内完成热解反应形成NH3,然后与烟气内氮氧化物进行反应,最终生成水与氮气,避免烟气排放后对大气的污染。

三、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优化

1.低氮燃烧系统优化一方面,燃烧装置优化。对传统的燃烧装置风口位置进行调整,将其改造成低氮燃烧装置,并将锅炉一次风输送口结构改造成钝体燃烧装置,确保在燃煤过程中形成卷吸效果,使得煤炭可以与空气进行充分接触,提高燃烧效果,实现低氧燃烧目的。同时,还需要对二次风输送口进行结构调整,将其划分成不同窗口,增设上导向叶片,促使燃烧过程中形成“风包粉”效果,不仅可避免水冷壁位置出现结焦问题,同时还可以保持锅炉表面的洁净,对辐射换热效果进行优化[4]。另一方面,燃尽风系统优化。以主燃烧装置作为对象,增设一定数量的孔洞,并安装燃尽风喷嘴,以此来减少主燃烧装置风量,实现低氮燃烧。经过此种改造后,可以加速氮氧化合物向水与氮气的转化,脱硝效果更为明显。

2.SCR系统优化第一,SCR反应装置。对反应装置前部位置来设置耐磨层,以免催化剂受到飞灰影响,确保达到预期脱硝效果。可对每个锅炉来设置两个反应装置,且要保证单个反应装置被设置成三层结构。另外,还应在反应装置中间设置支撑部件,保证其能够承受锅炉内部压力影响,并排除烟尘负荷带来的干扰,提高脱硝综合效率。第二,烟气流程。应用SCR脱硝技术需要在300℃~4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在进行改造优化时,可以将反应器装置安装在预热装置与省煤器装置之间,确保烟气温度达到350℃,提高脱硝效率。并且,对于经过脱硝处理后的烟气,可通过预热装置进行回收,最后通过烟气脱硫系统排放到大气环境中,达到最佳脱硝效果。第三,氨喷射。混合装置与管道设置是否合理,在根本上决定了氨与空气之间的混合效果,对SCR脱硝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优化,确保氨与空气能够充分混合。对于氨喷射的安装,应保证供应箱部件、喷孔部件以及喷雾格栅结构等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另外,还需要对其进行自动调控改造,对氮氧化合物浓度值及时进行准确分析,提高氨喷射数量控制的可靠性,实现氨与烟气之间的有效接触,进一步提高间脱硝效果。

3.SNCR系统优化一方面,蒸汽系统。氨分布不均匀是SNCR脱硝技术应用最为常见的问题,需要将其作为系统改造要点进行分析。可以通过设置蒸汽扰动结构,以及对过热装置竖向方向设施孔洞的方法,促使蒸汽喷嘴能够有效扰动烟气,促使氨在烟气内均匀分布,提高氨与烟气的接触的充分性,提高脱硝质量。另一方面,喷枪结构。增设喷枪混合装置,增强喷枪雾化效果,避免泄露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对水冷壁结构以及喷枪结构之间夹角进行灵活调节,确保喷枪维持下倾状态,降低高温带来的影响。结束语:

烟气脱硝装置( SCR)技术

烟气脱硝装置( SCR)技术 一、SCR装置运行原理如下: 氨气作为脱硝剂被喷入高温烟气脱硝装置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NOx 分解成为N2和H2O,其反应公式如下: 4NO + 4NH3 +O2 →4N2 + 6H2O NO +NO2 + 2NH3 →2N2 + 3H2O 一般通过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上述反应可以在200 ℃~450 ℃的温度范围内有效进行, 在NH3 /NO = 1的情况下,可以达到80~90%的脱硝效率。 烟气中的NOx 浓度通常是低的,但是烟气的体积相对很大,因此用在SCR装置的催化剂一定是高性能。因此用在这种条件下的催化剂一定满足燃煤锅炉高可靠性运行的要求。 二、烟气脱硝技术特点 SCR脱硝技术以其脱除效率高,适应当前环保要求而得到电力行业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应用。在环保要求严格的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荷兰,奥地利,瑞典,丹麦等国SCR脱硝技术已经是应用最多、最成熟的技术之一。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SCR脱硝技术必然会成为我国火力电站燃煤锅炉主要的脱硝技术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图1为SCR烟气脱硝系统典型工艺流程简图。

三、SCR脱硝系统一般组成 图1为SCR烟气脱硝系统典型工艺流程简图, SCR系统一般由氨的储存系统、氨与空气混合系统、氨气喷入系统、反应器系统、省煤器旁路、SCR旁路、检测控制系统等组成。 液氨从液氨槽车由卸料压缩机送人液氨储槽,再经过蒸发槽蒸发为氨气后通过氨缓冲槽和 输送管道进人锅炉区,通过与空气均匀混合后由分布导阀进入SCR反应器内部反应, SCR反应器设置于空气预热器前,氨气在SCR 反应器的上方,通过一种特殊的喷雾装置和烟气均匀分布混合,混合后烟气通过反应器内催化剂层进行还原反应。

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分析 王帅

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分析王帅 发表时间:2018-06-04T10:51:01.1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作者:王帅 [导读] 摘要:受技术条件、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现阶段,火电厂仍旧是我国发电的主力,但是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大量煤炭资源,若是将所产生的烟气向空气中进行直接排放,空气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污染,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多伦 027300) 摘要:受技术条件、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现阶段,火电厂仍旧是我国发电的主力,但是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大量煤炭资源,若是将所产生的烟气向空气中进行直接排放,空气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污染,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尚未排放的烟气进行脱硝是很有必要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脱硝处理后的烟气所包含污染物的数量明显减少,将其向空气中进行排放,能够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对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应用 1烟气脱硝装置的概述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火电厂在对烟气脱硝装置进行利用时,往往将还原法和半干湿处理法作为首选,而还原法的应用,主要针对的是火电厂烟气内含量较大的氮氧化物,在对还原法进行应用时,根据实际需求又可将其分为选择性非催化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两种。还原法的原理是将氨或相应衍生物作为反应所需的还原剂,以此来完成针对二氧化氮所生成的还原反应。实践结果表明,在对其进行实际应用时产生的物质主要分为水和氮气,脱硝的目的自然得到了有效的实现。在对选择性的催化还原反应进行应用时,所应用脱硝装置的效率往往可以达到90%以上,正是因为该法具有极高的脱硝效率,因此,现阶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火电厂之中,当然该法存在的不足也是极为明显的,具体体现在成本高以及占地面积较大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对中、小型火电厂而言,该法所具有的作用难以被完整的呈现出来。与选择性的催化还原反应不同,选择性的非催化还原反应普遍适用于各中、小型火电厂,并在中、小型火电厂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该法与选择性的催化还原法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和成本较低的优势,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工作效率的下降,该法所具有的脱硝效率仅为50%,明显低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90%。 2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经济的效益所遵守的原则 2.1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原则 火电厂脱硝处理中,要坚持最大化地实现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充分运用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减少成本投资,提升生产力,保证最大化的经济收益。要有效地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对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进行综合性评估,判别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对火电厂生产的作用和效果。邓小平曾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科学技术发挥最大的效应,就要注重科学技术的设计问题。因而,在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技术研究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应该注重环保排放的要求,从经济的角度上对烟气脱硝技术进行相应的设计和优化,对技术设计方案进行详细数据分析和研究,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如此,才能有效地实现火电厂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费用最小化原则 火电厂烟气脱硝的目的是在火电厂电力生产中,有效地保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长久发展和进步,避免因为火电厂电力生产中,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在火电厂生产中,为了有效地达到这个目的,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既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还要维持功能有效地运行,避免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火电厂相关负责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的各项费用进行相应的分析,例如对设备购置、安装、维修、使用等方面的费用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避免运用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费用损失。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技术,要保证其高效、快速地运行,必须要遵循费用最小化原则,如此才能有效地保证火电厂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便于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2.3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经济效益最大化与费用最小化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主要指火电厂在使用烟气脱硝技术的时候,相关设备能够在服务期内有效、正常地运行,从而保证火电厂生产效益最大化,生产效益的最大会导致生产产量的择增加,当生产产品的价格不变的时候,能够有效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了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火电厂不仅要保持烟气脱硝技术运用的费用最少化,还要注重排污处理费用的最少化,人力资源投入费用的合理化,如此才能有效地保证火电厂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2.4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工艺和装置的选择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相关文献表明,氮氧化物排放量在未来发展中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可见一斑,对于环境污染的情况可想而知。因而,实施脱硝改造工程既是火电厂生产的实际需求,更是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于建设现代化、生态化、科技化的火电厂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要做好脱硝改造工程,必须注重火电厂的烟气脱硝工艺和装置的选择,而后注重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人员操作,保证整个生产过程高效、有效地运行。烟气脱硝工艺的选取,应该注重锅炉燃烧方式、燃料的选取和特性、催化剂的布置、烟气温度等各项指标。在选择烟气脱硝方式时,应优先选择运行可靠、水电能源消耗少、还原剂来源稳定、脱硝率高、运行费用低等成熟脱硝技术。 3烟气脱硝技术 3.1选择性非催化烟气脱硝技术(SNCR)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是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向炉内喷入还原剂氨或是尿素等,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N2和H2O。在NH3和氮氧化物的摩尔比处于2~3范围内时,脱硝效率可以维持在30%~50%之间。当温度处于950℃上下时,其反应式如下: 4NH3+4NOx+O2→4N2+6H2O 当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其反应式为: 4NH3+5O2→4NO+6H2O 而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其反应速度就会减小,因此在技术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反应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该工艺由于未使用催化器,因此脱硝的效率较低,同时在脱硝率相同的情况下,该工艺所需的NH3量要相对较高,会导致NH3逸散量的增加。

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详解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姓名: 学号: 年级: 系部: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2) 1.1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 (2) 1.2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2) 2设计方案 (3) 2.1物料衡算 (3) 2.2工艺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4) 2.3除硫效率 (7) 2.4除硫设备的论证 (7) 2.5工艺方案 (7) 3工艺计算 (9) 3.1冷却塔 (9) 3.2吸收塔 (10) 3.3换热器 (12) 3.4泵和风机的选型计算 (13) 4附图...................................................................................................................... - 1 -5结论...................................................................................................................... - 2 -

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1.1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 1.2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1.2.1课程设计目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配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而单独设立的设计性实践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基础和主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内主要设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能力。1.2.2设计要求 设计思想与方法正确;态度端正科学;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专业基本工程素质;具备正确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按时按量独立完成;图文工整、规范,设计计算准确合理。整体设计方案要重点突出其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1.2.3课程设计参数和依据 1. 设计规模 锅炉蒸发量15t/h 2. 设计原始资料 (1)煤的工业分析如下表(质量比,含N量不计): (3)锅炉热效率:75% (4)空气过剩系数:1.3 (5)水的蒸发热:2570.8KJ/Kg (6)烟尘的排放因子:30% (7)烟气温度:473K (8)烟气密度:1.18kg/m3 (9)烟气粘度:2.4×10-5 pa·s (10)尘粒密度:2250kg/m3 (11)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12)烟气中烟尘颗粒粒径分布

烟气脱硫脱硝行业介绍.docx

1.烟气脱硫技术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煤炭、铁矿资源中含硫量较高,因此在火力发电、钢铁、建材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富氧的环境而产生了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的烟气,从而给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了极大的环保压力。 据国家环保部统计,2012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117.6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万吨,而分解到三个重点行业分别如下:电力和热力生产业为797.0万吨、钢铁为240.6万吨、建材为199.8万吨,三个行业共计1237.4万吨达到整个工业二氧化硫排的64.7%。“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推行烟气脱硫技术以后,我国烟气脱硫通过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其中最常用的为湿法、干法以及半干法烟气三种脱硫技术。

1.1湿法脱硫技术 1.1.1石灰石-石膏法 这是一种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在大型火电厂中,90%以上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该工艺采用石灰石(即氧化钙)浆液作为脱硫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产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进一步反应生产硫酸钙。硫酸钙经过过滤、干燥后形成脱硫副产品石膏。 这项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烟气流量和浆液的pH值,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即使在低钙硫比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脱硫效率,通常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该工艺流程复杂且需要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因而工程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同时,由于石灰石浆液的溶解性较低,即使通过调节了浆液pH值提高了石灰石的溶解度,但是在使用喷嘴时由于压力的变化,仍然容易发生堵塞喷嘴的情况并且易磨损设备,因而大幅度增加了脱硫设施后期的运营维修费用。 同时由于脱硫烟气中的粉尘成分复杂,在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时生成的脱硫石膏的杂质含量较多,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我国,这种品质有限的脱硫石膏很难具有利用价值,通常只能采用填埋进行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企业采用白云石(即氧化镁)作为脱硫剂来替代石灰石,从而使脱硫副产品由石膏变为了七水硫酸镁,而七水硫酸镁由于其水溶性高易于提纯,因而可以制成为合格品质的化学添加剂或化肥使用,其经济价值要远高于脱硫石膏。但是与其相关对的是脱硫剂白云石的成本也远高于石灰石,给企业后期运营成本也带来较大的压力。

国内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发展现状及建议

18 中国环保产业 2007.1 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王方群1,杜云贵1,刘 艺1,王小敏2 (1.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0060;2.河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燃煤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现状和氮氧化物的控制法规,以及国内燃煤电厂脱硝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并对我国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氮氧化物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07)01-0018-05 国内燃煤电厂烟气脱硝 1 我国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污染现状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2005年煤炭消耗量为21.4亿吨,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68.9%,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的电站建设必然以煤电机组为主,也决定了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为煤烟型污染。据估算,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于煤炭燃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气和酸雨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大城市NO x 污染严重,区域性NO x 污染逐渐加剧;同时,酸雨污染呈现出新的特征:NO 3-的相对贡献在增加,由以硫型为主向硫酸和硝酸复合型转变。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控制SO 2排放的同时并没有有效地控制NO x 的排放。2000年国家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修改,取消了NO x 指标,NO 2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由0.04mg/m 3改为0.08mg/m 3;日平均浓度限值由0.08mg/m 3改为0.12mg/m 3;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m 3改为0.24mg/m 3,即NO x 的二级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几乎放宽了100%。这次修改淡化了NO x 的污染状 况,导致放松和忽视了对NO x 排放的控制。 氮氧化物不仅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根本原因,其产生的温室效应约是CO 2的200~300倍,其污染产生的经济损失和防治所需价值量比SO 2约高出33.3%;NO x 还可转化成为硝酸盐颗粒,形成PM 2.5,增加颗粒物的污染浓度、毒性和酸性。 在1999-2004年的六年中,我国火电NO x 排放总量增加235.7万吨,近乎是1987-1998年共12年间NO x 增长量的总和。 2004年底,我国发电装机规模已达4.4亿千瓦,其中火电机组3.2亿千瓦,约占73.7%,而火电装机中约95%为煤电机组。2005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达5.0亿千瓦。根据我国“十一五”电力规划,“十一五”期间规划开工火电项目1.41亿千瓦,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6.5亿千瓦左右,到2020年发电装机达9.5亿千瓦左右,其中煤电约6.05亿千瓦。 专家预测,如果按目前的排放情况,只控制SO 2排放,而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NO x 的排放,预计到2010年NO x 排放量将达850万吨左右,2015-2020年,火电NO x 排放总量将会超过SO 2,成为电力行业的第一大酸 发展现状及建议

锅炉脱硝改造工程技术要求

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3×220 t/h锅炉烟气脱硝工程 技术要求 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一、概述 项目概况 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已建成3台22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一台100MW抽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根据福建省及厦门市十二五期间对氮氧化物减排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拟对上述3台锅炉进行脱硝改造。 本脱硝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方式建造,本工程包括烟气脱硝装置从设计开始到质保期结束为止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包括但不仅仅限于工程的工艺系统设计、设备选择、采购、运输及储存、制造及安装、土建建(构)筑物的设计、施工、调试、试验及检查、试运行、考核验收、消缺、培训和最终交付投产,并能满足锅炉正常连续运行需要,通过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提供一年内设备易损易耗备件。 在签订总承包合同之后,发包方保留对本技术要求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权利,承包方应允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双方商定。 主要设备及参数 表1锅炉设计参数

脱硝技术指标要求: 1.3.1 锅炉50%~100%BMCR负荷范围内,脱硝后NOx排放浓度:﹤200mg/Nm3; 1.3.2 氨逃逸量:﹤8mg/Nm3; 1.3.3 锅炉脱硝验收期间将按NOx初始浓度为480毫克/立方米进行排放达标核算验收; 1.3.4脱硝设施投运后锅炉热效率影响:﹤%; 1.3.5 脱硝装置投运后烟气阻力增加﹤300Pa; 说明:

1)脱硝效率定义为 脱硝率=C1-C2 ×100% C1 式中: C1——脱硝系统运行时脱硝入口处烟气中NO X 含量(mg/Nm3)。 C2——脱硝系统运行时脱硝出口处烟气中NO X 含量(mg/Nm3)。 2)氨的逃逸率是指在脱硝装置出口的氨的浓度。 标准与规范 1.4.1 设计规范及要求 投标方提供规范、规程和标准为下列规范、规程和标准的最新版本,但不仅限于此: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187-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DL5028-93 《电力工程制图标准》 SDGJ34-83 《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综合部分(试行)》 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5121-2000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YB9070-92 《压力容器技术管理规定》 GBl50-98 《钢制压力容器》 DL5022-93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GB4272-9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DL/T776-2001 《火力发电厂保温材料技术条件》 DL/T5072-2007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 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DL/T5054-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DGJ6-90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 GBJ16-1987(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各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工艺与其优缺点

各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工艺与优缺点 2019.12.11 按脱硫过程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分为:湿法、半干法、干法三大类脱硫工艺。湿法脱硫技术较为成熟,效率高,操作简单。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为气液反应,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一般均高于90 %,技术成熟,适用面广。湿法脱硫技术比较成熟,生产运行安全可靠,在众多的脱硫技术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占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0 %以上。 缺点:生成物是液体或淤渣,较难处理,设备腐蚀性严重,洗涤后烟气需再热,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系统复杂、设备庞大、耗水量大、一次性投资高,一般适用于大型电厂。 分类:常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 石膏法、间接的石灰石- 石膏法、柠檬吸收法等。 A 、石灰石/石灰- 石膏法: 原理:是利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 ,生成亚硫酸钙,经分离的亚硫酸钙(CaSO3 )可以抛弃,也可以氧化为硫酸钙(CaSO4 ),以石膏形式回收。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运行状况最稳定的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达到90 %以上。 石灰石/ 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在现在的中国市场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其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

结垢、堵塞现象。对比石灰石法脱硫技术,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 则克服了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 B 、间接石灰石- 石膏法: 常见的间接石灰石- 石膏法有:钠碱双碱法、碱性硫酸铝法和稀硫酸吸收法等。原理:钠碱、碱性氧化铝(Al2O3 ·nH2O) 或稀硫酸( H2SO4 )吸收SO2 ,生成的吸收液与石灰石反应而得以再 生,并生成石膏。该法操作简单,二次污染少,无结垢和堵塞问题,脱硫效率高,但是生成的石膏产品质量较差。 C 柠檬吸收法:

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

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 发表时间:2018-08-10T15:33:11.200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4期作者:崔月 [导读] 摘要:文章针对烟气中主要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家的减排政策,阐述锅炉烟气增加脱硝装置势在必行;对国内几种常用并且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进行介绍,例如SCR法、SNCR法以及联合脱硝法等,同时对影响烟气脱硝效果的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方案选择提出建议。 摘要:文章针对烟气中主要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家的减排政策,阐述锅炉烟气增加脱硝装置势在必行;对国内几种常用并且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进行介绍,例如SCR法、SNCR法以及联合脱硝法等,同时对影响烟气脱硝效果的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方案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 1导言 在我国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环保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燃煤锅炉所排放的烟气之中,含有较多的NOx物质,这些污染物质排入大气之后,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并且还会导致以氮氧化合物为主的酸雨出现,所以,对于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而在我国环保标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脱硝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因此,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改是极为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 2燃煤锅炉烟气增加脱硝装置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随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将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环境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其中危害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无疑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我国在二氧化硫的减排中已初见成效,而相较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污染日趋严重。因此2011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减少8%,同时将氨氮和氮氧化物首次列入约束性指标体系,要求分别减少10%,氮氧化物已经成为我国减排的重点。 3工艺流程 合成来的稀氨水与冷脱盐水在稀氨水储槽内混合至一定的浓度,由氨水供应泵加压后,送到锅炉氨水喷枪。氨水经压缩空气雾化后进入锅炉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生成N2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系统一般选用气力式压缩空气作为雾化介质。气力式雾化是通过具有一定动能的高速气体冲击液体,从而达到一定雾化效果的方式。由稀氨水水泵、流量调节、测量模块,喷枪和氨水储槽构成。喷枪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造,每支喷枪配有气动推进器,实现自动推进和推出喷枪的动作。 4脱硝方案的选择 选取烟气脱硝工艺遵循以下原则:①NOx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满足有关环保标准;②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有较多业绩,可用率达85%以上;③对煤种类适应性强,并能够适应燃煤含氮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④尽可能节省建设投资;⑤分布合理,占地面积较小;⑥脱硝剂、水和能源消耗少,运行费用较低;⑦脱硝剂来源可靠,质优价廉;⑧副产物、废水均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或处置。 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在大型燃煤电厂获得了较好的商业应用。SCR法和SNCR法的相同点是均采用NH3或尿素作为还原剂,不同点是SCR法反应温度较低,为320~430℃,需使用催化剂(主要成分TiO2,V2O5,WO3),脱硝效率较高,为70%~90%,氨的逃逸浓度低;SNCR法反应温度较高,为850~1250℃,无需使用催化剂,脱硝效率较低25%~60%,氨的逃逸浓度高。 5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 5.1燃烧前脱硝技术 其是在燃煤发生燃烧反应之前通过一定的脱氮工艺之后,将燃煤中氮元素有效的去除,从而确保烟气中含氮量减少,实现烟气脱硝的目标。根据目前的技术工艺而言,此种脱硝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难度相对大,同时所需成本也非常高,因此,该种脱硝技术目前仅仅是脱硝研究的一个方向,其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还非常少,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5.2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法 用电子束对烟气进行照射而同时脱硫脱硝的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干法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我国成都热电厂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建成了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示范装置。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从电除尘器出来的烟气,在冷却塔中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冷却到65~70℃,然后送入反应器。烟气在进入反应器之前要先加入氨气,在反应器中用电子束对烟气进行照射。电子束发生装置是由电压为800kV的直流高压电发生装置和电子加速器组成。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通过照射孔对反应器内的烟气进行照射时,电子束的高能电子将烟气中的氧和水蒸气的分子激发,使之转化成为氧化能力很强的OH、O和HO2等游离基。这些游离基使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很快氧化,产生了中间产物硫酸和硝酸,他们再和预先加入反应器中的氨反应产生微粒状的硫酸铵和硝酸铵。最后,烟气通过另一电除尘器副产品硫酸铵和硝酸铵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由于烟气的温度高于露点,因此在烟气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之前不需要再加热。该法的特点是,系统简单,可以高效地从烟气中同时脱硫和脱硝,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脱硝效率可达85%以上,脱硫脱硝反应副产品为硫酸铵和硝酸铵化肥,可用于农业生产上。 5.3燃烧中脱硝技术 燃煤燃烧将形成大量的氮氧化合物,因此,要是能够在此阶段之中采用相应的脱硝技术,便能够取得很好的脱硝效果。此时期应用脱硝技术主要为低氮脱硝技术,其关键在于有效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物质,通常都能够减少大约30%的NOx物质,从而达到脱硝目的。此阶段所采用的脱硝技术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所需成本也非常少,并且相关设备占地面积非常小,因此,在燃煤锅炉脱硝技改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 5.4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处理工艺,为一种成熟的NOx控制处理技术。SNCR不使用催化剂,又称热力脱硝,此方法是在炉膛高温区850~1050℃下,将氮还原剂(一般是氨或尿素)喷入锅炉炉膛的烟气中,将NOx还原生成氮气和

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

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 来源:电力环境保护更新时间:09-8-20 18:01 作者: 赵毅,朱洪涛,安晓玲,苏蓬 0引言 燃煤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SOx 、NOx和有害金属元素等[ 1 ] 。目前,我国对于燃烧产生的NOx控制方法主要有燃烧前控制、燃烧中控制和燃烧后控制三类[ 2 - 3 ] 。燃烧前控制是指选用低氮燃料,但成本很高,工程应用较少。燃烧中控制是指改进燃烧方式和生产工艺,采用低NOx 燃烧技术, 降低炉内NOx 生成量,该方法费用较低, 但由于炉内低氮燃烧技术的局限性,使得NOx的控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燃烧后控制是指在烟道尾部加装脱硝装置,将烟气中的NOx 转变为无害的N2 或有用的肥料。由于烟气脱硝的NOx 脱除率高,运行简单, 因此,探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烟气脱硝技术 将成为我国控制NOx排放工作的重点。 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N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SNCR)、臭氧氧化吸收法、活性炭联合脱硫、脱硝法等。由于SCR 法脱硝效率高达90%以上,运行可靠,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且最为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之一。 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发明权属于美国,而日本率先于20世纪70年代将其实现了商业化[ 5 ] 。目前,这一技术在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资料统计,到2004年为止,全世界应用SCR烟气处理技术的电站燃煤锅炉容量超过 178 . 1G W。我国SCR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据统计,目前我国在建的脱硝项目超过14个,脱硝机组容量在11 400MW以上, 其中采用SCR技术的项目约占在建脱硝项目总容量的70%。可见,我国正处于SCR烟气脱硝的示范阶段,因此,对SCR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对我国脱硝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SCR反应原理 SCR是指将氨、烃类等还原剂喷入烟气中,利用催化剂将烟气中的NOx转化为N2和H2O。在氨选择催化反应过程中,NH3可以选择性地与NOx发生反应,而不是被O2 氧化,因此,反应被称为“选择性” 。主要反应式如下:

SCR脱硝技术简介

SCR 兑硝技术 SCR (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即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近几年来发展较快, 在西欧和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氨催化还原法是应用得最多的技术。它没有副产物, 不形成二次污染,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脱除效率高(可达 90鳩上),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等 优点。 选择性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和在氧气存在条件下, NH 犹先和NOx 发生还原脱除反应, 生成氮气和水,而不和烟气中的氧进行氧化反应,其主要反应式为: 4NO 4NH 3 O 2 > 4N 2 6H 2O 2NO 2 4NH 3 O 2 > 3N 2 6H 2O 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上述化学反应只是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 980C 左右)进行, 采用催化剂时其反应温度可控制在 300- 400C 下进行,相当于锅炉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之间 的烟气温度,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由于 NOx 在烟气中的浓度较低, 故反应引起催化剂温 度的升高可以忽略。 下图是SCR 法烟气脱硝工艺流程示意图 SCR 脱硝原理 SCR 技术脱硝原理为:在催化剂作用下,向温度约280?420 C 的烟气中喷入氨,将NO X 还原成N 2和H 20。 吿毓恤翔

且主要反应如卩: ANO +4NH2 + 6 T 4 恥 + 6M? +4AW3 ->5^2 + 6 円2。 6N6 +8A7/3 T INCh +12血0 2NO2 + 42^3 + 6 T 咖 + 6H10 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惟化剂 - - - - - —— - J - 1 e *NO.烟 气"L NO. 幺X*** N H) € . ?NO. Q X-* N % N0( $ K ? NH31 ? —> () ? > Nj ?” Hi 0 》N; ? 脱硝催化剂: 催化剂作为SCR脱硝反应的核心,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脱硝效率的高低,所以,在火电厂脱硝工程中,除了反应器及烟道的设计不容忽视外,催化剂的参数设计同样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脱硝催化剂都是为项目量身定制的,即依据项目烟气成分、特性,效率以及客户要求来定的。催化剂的性能(包括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和再生性)无法直接量化,而是综合体现在一些参数上,主要有:活性温度、几何特性参数、机械强度参数、化学成分含量、工艺性能指标等。 催化剂的形式有:波纹板式,蜂窝式,板式 脱硝原理

(强烈推荐)燃油燃气锅炉烟气脱硝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

燃油、燃气锅炉烟气脱硝方案 研 究 报 告 长沙奥邦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月

燃油、燃气锅炉烟气脱硝技术研究 1 国内外脱氮技术介绍 目前脱氮技术有两种,一是低氮燃烧技术,在燃烧过程中控制NOx的产生.分为低氮燃烧器技术、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燃料分段燃烧技术;工艺相对简单、经济,但不能满足较高的NOx排放标准。另一种是烟气脱硝技术,使NOx在形成后被净化,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电子束法等;排放标准严格时,必须采用烟气脱硝。1.1低氮燃烧技术 由氮氧化物(NOx)形成原因可知对NOx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燃烧区域的温度和过量空气量。低NOx燃烧技术就是通过控制燃烧区域的温度和空气量,以达到阻止NOx生成及降低其排放量的目的。对低NOx燃烧技术的要求是,在降低NOx的同时,使锅炉燃烧稳定,且飞灰含碳量不能超标。 1.1.1 燃烧优化 燃烧优化是通过调整锅炉燃烧配风,控制NOx排放的一种实用方法。它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控制燃烧空气量、保持每只燃烧器的风粉(煤粉)比相对平衡及进行燃烧调整,使燃料型NOx的生成降到最低,从而达到控制NOx排放的目的。 煤种不同,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亦不同。因此,在运行调整中,必须根据煤种的变化,随时进行燃烧配风调整,控制一次风粉比不超过1.8:1。调整各燃烧器的配风,保证各燃烧器下粉的均匀性,其偏差不大于5% 10%。二次风的配给须与各燃烧器的燃料量相匹配,对停运的燃烧器,在不烧火嘴的情况下,尽量关小该燃烧器的各次配风,使燃料处于低氧燃烧,以降低NOx的生成量。

1.1.2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低NOx燃烧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段进行。该技术是将燃烧用风分为一、二次风,减少煤粉燃烧区域的空气量(一次风),提高燃烧区域的煤粉浓度,推迟一、二次风混合时间,这样煤粉进入炉膛时就形成了一个富燃料区,使燃料在富燃料区进行缺氧燃烧,以降低燃料型NOx的生成。缺氧燃烧产生的烟气再与二次风混合,使燃料完全燃烧。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减少燃烧高温区域的空气量,以降低NOx的生成技术。它的关键是风的分配,一般情况下,一次风占总风量的25~35%。对于部分锅炉,风量分配不当,会增加锅炉的燃烧损失,同时造成受热面的结渣腐蚀。因此,该技术较多应用于新锅炉的设计及燃烧器的改造中。1.1.3 燃料分级燃烧技术 该技术是将锅炉的燃烧分为两个区域进行,将85%左右的燃料送入第一级燃烧区进行富氧燃烧,生成大量的NOx,在第二级燃烧区送入15%的燃料,进行缺氧燃烧,将第一区生成的NOx进行还原,同时抑制NOx的生成,可降低NOx的排放量。 1.1.4 烟气再循环技术 该技术是将锅炉尾部的低温烟气直接送入炉膛或与一次风、二次风混合后送入炉内,降低了燃烧区域的温度,同时降低了燃烧区域的氧的浓度,所以降低了NOx的生成量。该技术的关键是烟气再循环率的选择和煤种的变化 1.1.5技术局限 这些低NOx燃烧技术设法建立空气过量系数小于1的富燃区或控制燃烧温度,抑制NOx的生成,在燃用烟煤、褐煤时可以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SCR烟气脱硝工艺设计方案

SCR烟气脱硝工艺方案 1. 脱硝工艺的简介 有关NO X的控制方法从燃料的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入手,限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当前,燃烧前脱硝的研究很少,几乎所有的脱硝都集中在燃烧中和燃烧后的NO X的控制。所以在国际上把燃烧中NO X的所有控制措施统称为一次措施,把燃烧后的NO X控制措施统称为二次措施,又称为烟气脱硝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的燃烧中NO X控制技术即为低NO X燃烧技术,主要有低NO X燃烧器、空气分级燃烧和燃料分级燃烧。 应用在燃煤电站锅炉上的成熟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NCR)以及SNCR/SCR混合烟气脱硝技术。 2 .SCR烟气脱硝技术 近几年来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SCR)发展较快,在欧洲和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是应用***多的技术。 1)SCR脱硝反应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SCR工艺主要分为氨法SCR和尿素法SCR两种。此两种法都是利用氨对NO X的还原功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 X(主要是NO)还原为对大气没有多少影响的N2和水。还原剂为NH3,其不同点则是在尿素法SCR中,先利用一种设备将尿素转化为氨之后输送至SCR触媒反应器,它转换的方法为将尿素注入一分解室中,此分解室提供尿素分解所需之混合时间,驻留时间及温度,由此室分解出来之氨基产物即成为SCR的还原剂通过触媒实施化学反应后生成氨及水。尿素分解室中分解成氨的方法有热解法和水解法,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完整版)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概述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概述 王清栋 (能源与动力工程1302班1306030217) 摘要:对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进行概述,分析了其机理,并简要介绍催化剂的种类及钝化与中毒机理.最后,对SCR技术进行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氮氧化物 Overview of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flue gas denitration Wang Qingdong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lass 1302 1306030217) Abstract: selective catalyst reduction flue gas denitration is reviewed. Its mechanism is analysed and catalyst is given a brief introduction. Catalyst passivation and poisoning mechanism is analysed. Finally, the summary and prospect of the technology are given. Keywords: SCR; NO x; flue gas denitration. 1.前言 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酸性物质之一,是形成区域微细颗粒物污染和灰霾的主要原因,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会引起多种呼吸道疾病,是“十二五”期间重点控制的空气污染物之一.2011年初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NO x减少 10%,从而使NO x成为我国下一阶段污染减排的重点.烟气脱硝技术与NO的氧化、还原及吸附特性有关.根据反应介质状态的不同,分为干法脱硝和湿法脱硝.目前,已经在火力发电厂采用的烟气脱氮技术主要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SNCR),其中采用最多的主流工艺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2.SCR反应原理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氮是在一定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把烟气中的NO x还原为无毒无污染的N2和H2O.这一原理与1957年在美国发现,该工艺最早却在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发展起来的. SCR 原理图如图一所示 氨气被稀释到空气或者蒸汽中,然后注入到烟气中脱硝,在催化剂表面,氨与NO x 生成氨气和水.SCR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如下: 4NO+4NH3+O24N2+6H2O 基于V2O5的催化剂在有氧的条件下还对NO2的减少有催化作用,其反应式为 2NO2+4NH3+O23N2+6H2O

锅炉sncr烟气脱硝方案

×××公司 3×10t/h+1×20 t/h水煤浆锅炉及3×5 t/h 链条导热油炉+1×10t/h蒸汽链条炉烟气脱 硝工程 (SNCR法) xxx有限公司 年月

目录 1 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项目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主要设计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 推荐设计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锅炉基本特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本项目脱硝方案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工程设想..........................................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 系统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 工艺装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 电气部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 系统控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 4.5 供货范围清单.................................... 错误!未指定书签。 4.6 脱硝系统水、气、电等消耗........................ 错误!未指定书签。 4.7 脱硝系统占地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工程实施条件和轮廓进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脱硝工艺介绍

图6-1 典型火电厂SCR法烟气脱硝工艺流程图 脱硝工艺介绍 1脱硝工艺 图1 LNB、SNCR和SCR在锅炉系统中的位置 目前成熟的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燃烧中脱硝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其中燃烧中脱硝技术是指低氮燃烧技术(LNB),烟气脱硝技术包括SCR、SNCR和SNCR/SCR 1.1 联 80~90% 气在SCR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 2和H 2 O。SNCR/SCR联用工艺系统复杂,而 且脱硝效率一般只有50~70%。 三种烟气脱硝技术的综合比较见表1。 表1 烟气脱硝技术比较

烟气中,与烟气中的NOx混合后,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作用下,氨气(NH 3 )将烟气 中的NO和NO 2还原成无公害的氮气(N 2 )和水(H 2 O)(图3-6)。这里“选择性”是指氨有选 择的与烟气中的NOx进行还原反应,而不与烟气中大量的O 2 作用。整个反应的控制环节是烟气在催化剂表面层流区和催化剂微孔内的扩散。 图2 SCR反应示意图 SCR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4NO + 4NH 3 + O 2 → 4N 2 + 6H 2 O (3-1)

2NO 2 + 4NH 3 + O 2 → 3N 2 + 6H 2 O (3-2) 在燃煤烟气的NOx中,NO约占95%,NO 2 约占5%,所以化学反应式(3-1)为主要反应,实际氨氮比接近1:1。 SCR技术通常采用V 2O 5 /TiO 2 基催化剂来促进脱硝还原反应。脱硝催化剂使用高比表面积 专用锐钛型TiO 2作为载体,(钒)V 2 O 5 作为主要活性成分,为了提高脱硝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机械强度和抗中毒性能,往往还在其中添加适量的WO 3、(钼)MoO 3 、玻璃纤维等作为助添 加剂。 催化剂活性成分V 2O 5 在催化还原NOx 的同时,还会催化氧化烟气中SO 2 转化成SO 3 (反 应 NH 4 。 后处理 2 )以 ?会增加锅炉烟道系统阻力900~1200Pa; ?系统运行会增加空预器入口烟气中SO3浓度,并残留部分未反应的逃逸氨气,两者 在空预器低温换热面上易发生反应形成NH 4HSO 4 ,进而恶化空预器冷端的堵塞和腐蚀,因此 需要对空预器采取抗NH 4HSO 4 堵塞的措施。 2.2S CR技术分类 烟气脱硝SCR工艺根据反应器在烟气系统中的位置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图3):高灰型、低灰型和尾部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