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能力与英语的学习-模板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把书上的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转化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兴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创设可供学生“浸泡”的英语环境,使之在各种交际场合将自己“浸泡”于语育运用之中,即锄的有幼耘达到这个水平;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评价形式,使学生很清楚地了解自我,改善自我,并勇于超越自我,通过这些方式,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英语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从少年儿童自身的探至愿望出发,为他们营造一种积极参与英语活动的氛围,实现“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语言,并从中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愿望和自信心。
二、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在日常的课堂教授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是内容型教学和任务型教学。
前者强调的是学生通过学习阅读的内容掌握语言;而后者强调的是通过运用语言交际所完成的学习任务。
在内容型教学中,学生的各项语言运用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而且,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来说,这种教授的方式都能适用;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把握。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话往往占了很大的比重,且与基础的社交语用技能相联系;而对于学习程度相对高一些的学生来说,学习的材料往往具有叙事性或描述性强的特点。
内容型教学正是满足了学生的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渴望,不是纯粹地从学习某个语言点出发。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某件事物或事件有了或多或少地了解,这让学生感到开心快乐,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记单词、背短语总是记得快但忘得更快。
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稍加指导,培养学生用整体的眼光来看部分,即把单词或短语放进句子甚至是文章中去理解和消化,而不是孤立地记忆没有生命力的个体。
英语学习中的语用能力培养

英语学习中的语用能力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语法和词汇固然重要,但具备良好的语用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语用能力指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语用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导致许多学习者虽然能够在语法和词汇测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却在实际交流中出现各种问题。
那么,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有效地培养语用能力呢?一、语用能力的重要性首先,良好的语用能力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图。
在交流中,语言的表面意思往往不是其真正的含义,需要通过对语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理解来把握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例如,当有人说“It's a bit cold in here”,如果只从字面理解,可能会认为对方只是在陈述室内温度稍低的事实,但实际上可能是在暗示希望能把窗户关上或者把空调温度调高。
其次,语用能力能够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得体。
不同的场合、对象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在正式场合,我们应该使用较为规范、严谨的语言;而在朋友之间的随意交流中,则可以更加轻松、随意。
如果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了不合适的语言,可能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导致交流的失败。
此外,具备语用能力可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不同的文化对于语言的使用有着不同的习惯和规则。
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能够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的冲突,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二、影响语用能力培养的因素1、教学方法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了语用知识的传授。
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是让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和词汇背诵,而很少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导致学生缺乏语用意识和实践机会。
2、学习环境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也是影响语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国内,学生大多只能在课堂上接触英语,课后很少有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
而且,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语言交际场景。
英语语言的运用与英语语用能力

假 使 去 掉 甸 中 的 表 示 可 能 性 的情 态 动 词 , 换 掉 某一 情 或
形 式 的功 能 , 了解 不 同 的语 言 形 式 的语 用 含 义 和 语 用 差 异 . 意动 词 ( 如换 成 so l hu d或 w l . 子 的语 气 都 会 发 生 变 化 . i) 句 1 或 同 时 要结 台 语 境 . 当地 选 择 语 言 , 确 地 表 达 用 意 本 文 变成 命 令 的 口气 是 变 成 一种 责 任 , 减 弱 建 议 的 礼貌 性 . 恰 准 或 而
b Co l o o sb yra _ h' wihn ti ,ek ud y u p s il e d l t t  ̄ t i hs v e ?
族语言人的交际表 达更使 人感到 语气婉 转 、 态度平 和 、 言 语
准 确
( ) . or , a e ’ n h d“y t C n y u gv l 3 a S ry Ih v n t i e i f s e a o iere i
语 青 力学 在 交 际 中 的作 用
一
模 糊 语 表面 上 模 糊 , 但实 厮 上 却 显 示 了 浯 言 的 严谨 性 和
客 观 性 。 试 比 较 H oe w b fr a n 孰 比 Hew e w k eo ̄dw ”
、
英 语 情 志 动 词 和 模 糊 语 的 语 用功 能
维普资讯
幂2 誊 0
第 1期
运 城 高 等 专科 学植 学报
】 I n o n he U g 。 I i Yu c ng Co e r e
V0 2 N0 1 0 Fb ( e 2 m
20 0 2年 2月
英 语 语 言 的 运 用 与 英 语 语 用 能 力
外语能力证明文件模板

外语能力证明文件模板证明人:(证明人的姓名)所在机构:(证明人所在的机构或公司名称)联系方式:(证明人的联系方式)日期:(证明文件的发出日期)尊敬的XXXX(证明人的称呼),我写此信是为了证明(你的姓名)同学在外语能力方面的出色表现。
1. 个人信息(你的姓名)是我所教授的学生之一,就读于(学校名称),专业为(专业名称)。
他/她在学校期间表现出色,并在外语学习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和潜力。
2. 语言能力评估(你的姓名)通过了以下的外语能力测试/考试,并获得了相应的成绩/等级:- 英语:(测试/考试名称),成绩/等级为(成绩/等级)- 汉语:(测试/考试名称),成绩/等级为(成绩/等级)- 其他外语:(测试/考试名称),成绩/等级为(成绩/等级)3. 学术成就(你的姓名)在外语学习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果,他/她:-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展现出对外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阅读能力强,理解力突出,能够熟练地阅读与语言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 写作能力突出,能够撰写流畅、准确的学术论文;- 口语表达流利,能够自如地进行与外语相关的表达和交流;- 听力能力高,具备较强的听辨能力,能够理解并交流于各种语言环境中。
4. 语言技能展示(你的姓名)参加过多项外语比赛、交流活动和演讲比赛,表现出色,获得各种奖项/荣誉。
(提供具体的获奖项目和荣誉)以上为我对(你的姓名)的客观评价,我相信他/她具备出色的外语能力和潜力,可以胜任与外语相关的工作、学习和研究。
如有任何进一步的询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谢谢!祝好!(证明人的签名)(证明人的姓名)附: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如果有)。
对话课教案模板英语初中

对话课教案模板英语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话场景和交际用语,如问候、介绍、询问信息等。
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参与日常对话,提高听说能力。
学生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和交流。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2. 语言点:- 问候和介绍:Hello! Hi! My name is… How old are you?- 询问信息: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How are you?- 表达喜好:I like… I don’t like…- 表达愿望:I want…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问候和介绍的交际用语。
- 询问信息和表达喜好的交际用语。
2. 难点:-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流。
2. 交际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并运用语言。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复习已学的交际用语。
2. 课堂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本课的主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话场景和交际用语。
3. 知识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本课的语言点,包括问候、介绍、询问信息和表达喜好等。
- 教师示范并让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
4. 实践环节(15分钟)-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反馈。
英语知识与能力训练范文

英语知识与能力训练范文English: Building English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s consistent practice and exposure to the language in various forms. Reading books, articles, and news in English helps improve vocabulary and comprehension skills, while watching movies or series in English aids in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accents and colloquialisms. Engaging in conversations with native speakers or language exchange partners helps improve fluency and confidence in speaking. Participating in English language classes or online courses can also provide structured learning to focus on grammar, writ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Additionally, practicing writing essays, emails, or reports in English helps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Overall, a combination of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is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a well-rounded English proficiency level.中文翻译:建立英语知识和能力需要持续的练习和接触以各种形式呈现的语言。
外语学习的语境与语用

外语学习的语境与语用外语学习是一门需要掌握语境与语用的学科。
语境是指词语、句子或者篇章在实际使用中所处的环境,而语用则指语言的使用和意义。
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的语境与语用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语境是理解外语意义的基础。
语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环境和对话中的上下文来确定。
举个例子,当我们学习英语中的动物词汇时,只掌握了单词的字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将单词放入到合适的语境中,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
比如,在一本关于动物园的书中,我们学到了单词"lion"(狮子),但如果将其放入到一个关于浏览网页的对话中,便会发生误解。
因此,理解语境是准确掌握外语意思的基础。
其次,熟练运用语境可以提高外语表达的准确性。
通过了解和熟悉不同语境中适当的表达方式,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使用外语来交流和表达意思。
比如,在学习商务英语时,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商务场景中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才能在商务会议、商务洽谈等场合中流利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因此,熟练运用语境可以提高外语交流的成功率。
此外,在外语学习中,了解语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语用是指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效果。
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语境中的语用规则,以便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意思。
举个例子,在英语中,我们可以用直接的口吻来表达请求,如“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笔吗?”然而,在一些文化背景较为正式的场合中,更倾向于使用礼貌的方式,如“请问能不能麻烦您借用一下您的笔?”因此,学习者需要学习和理解不同语境中的语用规则,从而更好地运用外语。
除了了解语境和语用,还需要注重实际运用。
学习者应该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来锻炼自己在不同语境下运用外语的能力。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来模拟真实场景。
通过模拟对话,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境和语用。
此外,阅读和听力也是提高外语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学习者可以接触不同语境和语用情境,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作业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英语课程(具体年级或课程名称)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3. 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内容,如: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课时安排: [具体课时,如: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识:通过简单的提问或游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 激发兴趣:引入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话题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设计(20分钟)1. 词汇作业:- 单词拼写:选择本节课所学的新词汇,要求学生拼写并造句。
- 单词卡片:让学生制作单词卡片,包括单词、音标、释义和例句。
2. 语法作业:- 语法练习题:设计与本节课语法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 语法应用:让学生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实际对话或写作。
3. 阅读作业:- 阅读理解:选择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文章,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 信息检索: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检索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
4. 写作作业:- 日记写作:让学生用英语写一篇日记,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 作文练习:根据本节课主题,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如描述人物、叙述事件等。
三、作业反馈(10分钟)1. 个别辅导: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作业中的难点,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拓展:提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或话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作业布置:1. 完成词汇作业:包括单词拼写、单词卡片制作。
2. 完成语法作业:包括语法练习题、语法应用。
3. 完成阅读作业:包括阅读理解、信息检索。
4. 完成写作作业:包括日记写作、作文练习。
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用能力与英语的学习摘要: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缺失是造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失误的主要障碍之一。
通过探究语用能力的理论渊源,阐述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应该习得哪些语用能力,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语用能力的习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语用失误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交际能力;语用能力;英语学习长久以来,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的培养一直未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传统的教学法主要把教学重心置于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上。
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花费大量的精力背诵单词,识记语法规则,或为了应付考试做各种各样的书面练习。
结果是,尽管他们拥有了相当规模的英语词汇量,也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语法规则,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却相当有限。
一旦应用于交际实践,常常会出现语用失误。
以下场景在他们与以英语为本土语的国家的人们的交际中时常会出现: 场景一:在公共汽车上,一个中国学生在给一个英国妇女让座。
学生:Please take my seat,granny.英国妇女:Thank you.学生:Not at ’re old.英国妇女(显然很生气):Really?场景二:在一个寒冷的下午,一个外教走进教室。
外教(看着开着的窗户):It’s cold here,isn’t it?学生们:Yes,it is.(却没有人起来关窗子)场景三:在美国,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打的。
学生对司机说:Excuse me,would you mind taking me to the airport?在这些场景中,尽管这些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说得非常清楚流利,而且语法上也没有错误可挑剔,但他们却会被人认为言语行为不当或不得体,有时还会引起误解。
究其原因,就是语用能力的缺失(the lack of pragmatic petence)。
由于语用能力的缺失,一个英语学习者说出的英语可能发音准确,符合语法规则,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却可能会无法与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流或被认为言语行为不礼貌,不得体。
从这一点来看,语用能力的习得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比之语音、语法、词汇的学习更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语用能力的理论渊源语用能力这一术语源语言学家们对交际能力的研究。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声音符号系统”(胡壮麟,1988:3).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与人交际是语言的最终目的,而我们学习英语也就是为了能与说英语的人进行成功的交流。
也就是说,任何英语学习者,如果说已经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也就意味着/她已经具备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或者说已经习得了英语的交际能力(municative petence)——“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中相互传递和解释信息以及进行交往的能力”(Brown,20XX:227) 。
Chomsky (1977)把人的交际能力分为语法能力(grammatical 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 petence)。
并把语用能力定义为“在特定的语境中适恰地应用语言形式的能力”。
(Chomsky ,1977:40 )Dell Hymes(1972)认为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胡壮麟,1988:318):1)形式上的可能性(Possibility):生成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2)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Feasibility):生成人脑能解码的句子的能力;3)语境中的适恰性(Appropriation):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的能力;4)现实中的实施行为(Performance):完成话语的能力。
Bachman(1990:87) 把人的交际能力称作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并将其分作两大方面:1、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petence),2、语用能力(pragmatic petence)。
组织能力包括我们用来处理语言形式的语法层面和话语(语篇)层面的规则系统。
而语用能力则处理语言的功能成分(言外能力,或有关发送和接收预期信息的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礼貌,礼节,隐喻,语域以及与文化相关的语言成分)(见图1)。
二英语学习者应该习得的哪些语用能力对于哪些语言能力为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应该习得的语用能力,语言学家们的表述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归结起来语用能力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 区别语言形式与语法功能的关系的能力;2)理解语法正确性与语用适恰性之间关系的能力;3)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以避免文化语用失误的能力。
1 区别语言形式与语法功能的能力对语言形式与语法功能的关系Brown (20XX:231)作了如下表述“(语言)形式是语言的外在表现,语言功能是这些形式的实现”。
一定的语言形式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How much does that cost?”通常是一种用来问问题的形式,而“He lost his purse.”则用作陈述功能。
“交际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带有一定的目的与意图的各种行为和成分的结合体。
”(布朗, 20XX:232)。
根据Austin和Searle的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语言不仅是用来传递信息和描述事物的,还用来“做事”,用来执行动作。
Austin认为,一个人在话说一句话的时候事实上是在实施三种基本的行为功能,而且这三种行为同时实施(胡壮麟等,1988:272)。
1)言内行为:说话本身所构成的行为;2)言外行为:通过说这句话所构成的行为;3)言后行为:话语行为对听话这带来的结果。
比如说话人说“It’s hot in here”.他的言内行为是指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这里的气温高”。
他的言外行为可以是请求听话人去打开窗子。
他的言后行为可以是听话人打开窗子的行为或听话人拒绝说话人的请求。
Michael Halliday (1973)用“功能”( function)这一术语来表述语言的交际目的,并列出了语言的七种功能(Brown,:232):1)器械功能:用作操纵环境,引起某些事件的发生;2)调控功能:用作控制事件;3)代表功能:用语言来代表所看到的事实;4)人际功能:用语言维持社会关系;5)情感功能:用作表达个人感受、情感、心理反映等;6)启发功能:用作学习环境,获取知识;7)意象功能:用作产生意象系统或意念。
在我们研究分析语言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问题时还应该注意一种独特的现象,那就是语言的形式与功能并不总是一一相对应的。
例如:语言的“道歉”功能可以以下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何自然,1997:204/5):1)直接使用表达歉意的形式I’m terribly sorry.2)通过解释或描写事件发生的情景和过程来表达歉意I had to take my child to the hospital,she was ill.3)承认自己负有责任或犯错I am to blame.4)许诺或保证不再让类似事情发生I won’t be late again.5)主动提出补偿I’m extremely sorry,but I’ll make up for your loss.同样相同的表达形式可以实施不同的言语行为,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
例如It’s hot in here这句话,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言语行为:1)陈述一个事实(客观说明这里的气温的情况);2)表达一个请求(天气冷,而门窗却敞开着);3)提出一个请求(这里冷,不妨换一个地方);4)发出一个警告(这里冷,当心小孩着凉);5)表示埋怨(这里气温不宜人),等等。
Brown (20XX) 认为由于语言形式和功能的这种不对应性特点,语言的语用能力有时很难习得。
因此,学习语言,人们不仅要懂得语言的字面意义,还须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要知晓交际的目的以及如何通过语言形式来达到目的。
人们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语法能力),还要习得如何适恰地运用这些语言形式来实现语言的各种交际功能(语用能力)。
2 理解语法正确性与语用适恰性之间关系的能力(语言)语法的正确性指的是说话人如何正确地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来遣词造句。
语用的适恰性指的是说话人如何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
语言主要是用来进行交际的,“是用来在特定的语境中传递和解释信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Brown,20XX:227)。
英语国家的本族人在同其他国家的英语学习这交流的时候,对他们的语法错误一般都持容忍态度,而对语言的语用错误却很难接受。
因此,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语用适恰性比语法的正确性更先显重要。
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学生的语法能力而忽视他们的语用能力的培养。
结果往往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能够流利地说出语法确切无误的英语句子,却无法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Hymes(1972)认为,如果说话人不懂得如何在实际的语境中适恰地语用语言,有时他所习的语法规则将毫无用处。
在现实的交际过程中,语法正确的句子不一定就是语用上适恰的。
夏季梅(1995:1)讲了这么一个例子:(在欢迎一位美籍教师的会议上,学校负责人如此介绍道)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Miss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中方负责人的话语法上无可挑剔,可Miss Brown 听到这番话后却感到很是尴尬和不悦。
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一个成熟女性被人称作girl 是意味着她还很幼稚。
另外,用pretty和 good来介绍初次相识者也显得过于主观。
与此例相反,有时一些句子尽管不合语法,但在特定的场合却能起到交际的作用,例如:He don’t speak English very good.这句话尽管不符合语法,但英美人听了,仍能明白无误地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
有时,在某一个语境中适恰的表达形式在另一个语境会显得很不适恰。
例如:“W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open the door for me?”常被用来求陌生人帮忙,但如果在两个亲密的朋友或家人之间则会显得很不适恰。
因此,英语学习者在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应考虑语法的正确性,更应该注意语用的适恰性。
语用适恰与否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诸如说话场合、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共享的知识经验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等。
其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是影响语用适恰性的主要障碍。
下面我们将讨论以下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该如何避免语用失误的能力的问题。
3 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以避免文化语用失误的能力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行为表现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个英语学习者如果缺乏对中英文化背景差异的理解,即使习得了正确的英语语音、语法知识,在与英语本族人交际时语用失误仍会频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