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习题、提示及参考答案(考研)

普通化学习题、提示及参考答案(考研)
普通化学习题、提示及参考答案(考研)

考研普通化学复习题

1.对原子中的电子来说,下列成套的量子数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3,1,1,-1/2) B.(2,1,-1,+1/2) C.(3,3,0, +1/2) D.(4,3,0, -1/2)

2. 决定多电子原子电子的能量E 的量子数是( ) A .主量子数n B. 角量子数ι

C. 主量子数n 和角量子数ι

D. 角量子数ι和磁量子数m

3. 在某个多电子原子中,分别可用下列各组量子数表示相关电子的运动状态,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

A.2,0,0,2

1-

B.2,1,0,2

1-

C. 3,2,0,2

1-

D. 3,1,0, 2

1+

4.表示3d 的诸量子数为( )

A.n=3 ι=1 m=+1 m S =-1/2

B.n=3 ι=2 m=+1 m S =+1/2

C.n=3 ι=0 m=+1 m S =-1/2

D.n=3 ι=3 m=+1 m S =+1/2

5.若一个原子的主量子数为3,则它处于基态时( ) A.只有s 电子和p 电子 B.只有P 电子和d 电子

C.有s 、p 和d 电子

D.有s 、p 、d 、f 电子

6.某元素的+2价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为:3S 23P 63d 6该元素是( ) (A)Mn (B)Cr (C)Fe (D)Co

7.原子序数为25的元素,其+2价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为( )

A. 3d 34s 2

B. 3d 5

C. 3s 23p 63d 5

D. 3s 23p 63d 34s 2

8.原子序数为29的元素,其原子外层电子排布应是( ) A.3d 94s 2 B.3d 104s 2 C.3d 104s 1 D.3d 105s 1

9.铁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 64s 2,在轭道图中,未配对的电子数为( ) A.0 B. 4 C. 2 D.6

10.属于第四周期的某一元素的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后,在角量子数为2的外层轨道上电子恰好处于半充满状态.该元素为:

A.Mn

B.Co

C.Ni

D.Fe 11.将0.125 dm 3压力为6.08×104Pa 的气体A 与0.15 dm 3压力为8.11×104Pa 的气体B,在等温下混合在0.5 dm 3的真空容器中,混合后的总压力为: A.1.42×105Pa B.3.95×104Pa C.1.4atm D.3.9atm

12.p 2

波函数角度分布形状为( )

A.双球形

B.球形

C.四瓣梅花形

D.橄榄形 13. 下列分子结构成平面三角形的是( ) A.BBr 3 B.NCl 3 C.CHCl 3 D.H 2S

14.下列分子中,偶极距不为零的是( ) A .H 2O B .H 2 C .CO 2 D .O 2

15.下列各物质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的是 ( ) A. H 2O B. NH 3 C. SiH 4 D.HCl

16. 在H

2O分子和CO

2

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 )

A.取向力,诱导力 B. 诱导力,色散力

C.取向力,色散力 D.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17.下列分子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

A.F2

B.Cl2

C.Br2

D.I2

18.下类物质存在氢键的是()

A.HBr

B.H2SO4

C.C2H6

D.CHCl3

19.下列含氢化合物中,不存在氢键的化合物有()

A.C

2H

5

OH B. CH

3

COOH C. H

2

S D.H

3

BO

3

20.下列物质熔点最高的是()

A.CF

4 B.CCl

4

C.CBr

4

D.CI

4

21. 固态时为典型离子晶体的是()

A.AlCl

3 B. SiO

2

C. Na

2

SO

4

D. CCl

4

22.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AlCl

3 B. SiCl

4

C. SiO

2

D. H

2

O

23. 下列化合物中哪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A.H

2S B. HI C. CH

4

D. HF

24. 下列各种含氢化合物分子间不含有氢键的是()

A. H

3BO

3

B.CH

3

CHO C. CH

3

OH D. CH

3

COOH

25. 在下列分子中,电偶极矩为零的非极性分子是答( 2 )

A.H

2O https://www.360docs.net/doc/9e9475861.html,I

4

C.CH

3

OCH

3

D.NH

3

26.下列氧化物中,熔点最高的是()

A.MgO

B.CaO

C.SrO

D.SO

2

27.下列物质中,熔点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应该是()

A.NH

3

3

2

3

3

< CaO

2

C.NH

3< CaO

3

2

D. NH

3

3

2

28. 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A.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 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C.降低其中水中的结冰温度

D. 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29.下类水溶液渗透压最高的是()

A. 0.1mol.dm-3C2H5OH ;

B. 0.1mol.dm-3NaCl

C. 0.1mol.dm-3HAc

D.0.1mol.dm-3Na2SO4

30.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0.01 molkg-1Na

2SO

4

B.0.01 molkg-1HAC

C. 0.1 molkg-1C

3H

5

(OH)

3

D. 0.1 molkg-1HCl

31.定性比较下列四种溶液(浓度都是0.1 molkg-1)的沸点,沸点高的是()

A.Al3(SO4)3

B.MgSO4

C.CaCl2

D.CH3CH3OH

3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化学物质中既可作为酸又可以作为碱的是答()

A.NH

4+ B.HCO

3

- C.H

3

O+ D.NaAc

33.25o C度时, Ka(HCN)=4.9×10-10,则0.010mol.dm-3

HCN水溶液中的C(H+)为()

A .2.2×10-6mol .dm -3 B. 4.9×10-12mol .dm -3

C .1.0×10-4mol .dm -3 D.2.2×10-5mol .dm -3

34.在0.05moldm-3的HCN中,若有0.010/

的HCN电离了,则HCN的解离常数Ka为()A.5×10-8 B.5×10-10 C.5×10-6 D.2.5×10-7

35.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0.01mol.dm-3,pH=4.55,则其解离常数Ka为()

A.5.8×10-2

B.9.8×10-3

C.8.6×10-7

D.7.97×10-8

36.在氨水中加入一些NH 4Cl 晶体,会使( )

A 、NH 3水的解离常数增大

B 、NH 3水的解离度a 增大

C 、溶液的pH 值增大

D 、溶液的pH 值降低 37. NaHCO 3-Na 2CO 3组成的缓冲溶液pH 值为 ( )

38.欲配制500mLpH=5.0的缓冲溶液,应选择下列哪种混合溶液较为合适( )A.HAc-NaAc (K a =1.75×10-5

) B.NH 3·H 2O-NH 4Cl(K b =1.74×10-5

) C.NaH 2PO 4-Na 2HPO 4(K a2=6.31×10-8) D.NaHCO 3-Na 2CO 3(K a2=4.68×10-11)

39.在某温度时,下列体系属于缓冲溶液的是( )

A. 0.100 mol.dm -3的NH 4Cl 溶液;

B. 0.100 mol.dm -3

的NaAc 溶液;

C. 0.400 mol.dm -3的HCl 与0.2 00mol.dm -3

NH 3.H 2O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 0.400 mol.dm -3

的NH 3.H 2O 与0.2 00mol.dm -3

H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40.在100ml 的0.14mo1. dm -3HAc 溶液中, 加入100ml 的0.10mol. dm -3NaAc 溶液, 则该溶液的PH 值是(计算误差±0.01PH 单位) ( ) A.9.40 B.4.75 C.4.60 D.9.25

注:HAc 的Pka=4.75

41.将1dm 3 4mol.dm -3氨水和1dm 3 2mol.dm -3盐酸溶液混合,混合后OH -离子浓度为( )

( )A.1 mol.dm -3

B.2 mol.dm -3

C.8×10-6 mol.dm -3

D.1.8×10-5 mol.dm -3

注:氨水解离常数K b =1.8×10-5

42.将0.2mol.dm -3的醋酸(Ka=1.76×10-5)与0.2mol.dm -3醋酸钠溶液混合,为使溶液的pH 值维持在4.05,则酸和盐的比例应为: A.6:1 B.4:1 C.5:1 D.10:1

43.下列水溶液中pH 值最大的是( )

A. 0.1 mol·dm -3 HCN

B. 0.1 mol·dm -3NaCN

C. 0.1 mol·dm -3

HCN+0.1 mol·dm -3

NaCN D. 0.1 mol·dm -3

NaAc

44. 各物质浓度均为0.10mol .dm -3的下列水溶液中,其pH 值最小的是(已知K b

(NH 3)

=1.77×10-5,K a (HAc )=1.76×10-5

答( 3 ) A.NH 4CI B.NH 3 C.CH 3COOH D.CH 3COOH+CH 3COONa

)

HCO

()CO

(lg

p .)

HCO

()CO

(lg

p .)CO ()

HCO (lg

p .)CO ()

HCO (lg

p .3

23

1

,3

23

2

,23

3

1

,233

2

,------------c c K

D c c K

C c c K

B c c K

A a a a a

45. 常温下,往1.0dm3 0.10mol.dm-3HAc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晶体并使之溶解,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HAc的K a 值增大

B.HAc的K a 值减小

C.溶液的pH值增大

D.溶液的pH值减小

46.难溶电解质CaF

2

饱和溶液的浓度是2.0×10-4moldm-3,它的溶度积是()A.8.0×10-8B 4.0×10-8C.3.2×10-11D.8.0×10-12

47.已知K

SP [Pb(OH)

2

]=4×10-15,则难溶电解质Pb(OH)

2

的溶解度为()

A.6×10-7moldm-3 B.2×10-15moldm-3C.1×10-5moldm-3 D.2×10-5moldm-3

48.CaC

2O

4

的溶度积2.6×10-9,如果要使Ca2+浓度为0.02moldm-3的溶液生成沉淀,所需要草酸

根离子的浓度为()

A.1.0×10-9 moldm-3

B.1.3×10-7 moldm-3

C.2.2×10-5 moldm-3

D.5.2×10-11 moldm-3

49. 在已经产生了AgCl沉淀的溶液中,能使沉淀溶解的方法是()

A、加入HCl溶液

B、加入AgNO3溶液

C、加入浓氨水

D、加入NaCl溶液

50.Ag2CrO4与AgSCN的溶度积几乎相同(1×10-12),下列比较溶解度S的式子正确的是()

A.S

(AgSCN)=S

(Ag2CrO4)

; B. S

(AgSCN)

>S

(Ag2CrO4)

;C. S

(AgSCN)

(Ag2CrO4)

;D. 2S

(AgSCN)

=S

(Ag2CrO4)

51. 已知AgCl、AgBr、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5.2×10-13、3.4×10-11,某溶液中含有Cl-、Br-、CrO42-的浓度均为0.01mol·L-1,向该溶液逐滴加入0.01mol·L-1AgNO3溶液时,最先和最后产生沉淀的分别是()

A、AgBr和Ag2CrO4

B、AgBr和AgCl

C、Ag2CrO4和AgCl

D、Ag2CrO4和AgBr

52.ds区元素包括()A.锕系元素 B.非金属元素C. ⅢB―ⅦB 元素 D.ⅠB、ⅡB元素53.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为5s25p2,则此元素应是()A.位于第VA族 B.位于第六周期 C.位于S区 D.位于p区54.某元素位于第五周期IVB族,则此元素()A. 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5s25p2B. 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4d25s2C. 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4s24p2D. 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5d26s255. 某元素的最高氧化值为+6, 其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而原子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该元素是()A.Mn B.Cr C.Mo D.S

56.34号元素最外层的电子构型为()

A.3s23p4

B.4s24p5

C.4s24p2

D.4s24p4

57.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HClO2 B.HClO C.HBrO D.HIO

58.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

A.H

3AsO

3

B . H

3

AsO

4

C. H

3

PO

4

D. HBrO

4

59.下列物质中酸性比H

2GeO

3

弱的有()

A.H

3AsO

4

B.H

2

SiO

3

C.H

3

GaO

3

D.H

3

PO

4

60.下列氧化物中既可和稀H

2SO

4

溶液作用,又可和稀NaOH溶液作用。

A.Al

2O

3

B.Cu

2

O C.SiO

2

D.CO

61.已知反应 N

2(g) + 3H

2(g)

= 2NH

3(g)

的△Hθ(298.15k) = -92.22kJmol-1则NH

3(g)

的标准摩尔

生成焓为()kJmol-1。

A.-46.11.

B.-92.22

C.46.11

D.92.22

62.在温度为298.15K,压力为101.325kPa下,乙炔、乙烷、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2(g)+5O2(g)=======4CO2(g)+2H2O(l)△rH mθ=-2598kJ·mol-1

2C2H6(g)+7O2(g)=========4CO2(g)+6H2O(2)△rH mθ=-3118kJ·mol-1H2(g)+1/2O2(g)====H2O(3)△rH mθ=-285.8kJ·mol-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

m

θ=()kJ·mol-1。

C2H2(g)+2H2(g)======C2H6(g)(4)

A. 311.6

B. -311.6

C.623.2

D. -623.2

63.对于反应N

2(g)+O

(g)=2NO(g),

?H=+90KJmoL-1?S=+12JK-1moL-1,下列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A.任何温度下均自发;B.任何温度下均非自发

C.低温下非自发,高温下自发;D.低温下自发,高温下非自发

64.对于反应A+B→C而言,当B的浓度保持不变,A的起始浓度增加到两倍时,起始反应速率增加到两倍;当A的浓度保持不变,B的起始浓度增加到两倍时,起始反应速率增加到四倍,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

A.V=kC

AC

B. V=k{C

}2{C

B

C.V=k{C

A}{C

B

}2 D. V=k{C

A

}2{C

B

}2

65. 反应 C(s)+ O

2(g)==CO

2

(g) , 的△rH<0 ,欲加快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无用的

是()A. 增大O2的分压; B.升温;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C碳的浓度.

66.催化剂加快反应进行的原因在于它()A.提高反应活化能; B.降低反应活化能;C.使平衡发生移动; D.提高反应分子总数.

67.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_________。

A.增加了分子总数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68.某基元反应2A(g)+B(g)=C(g),将2mol2A(g)和1mol B(g)放在1L容器中混合,问反应开始的反应速率是A、B都消耗一半时反应速率的()倍。

A.0.25 B.4 C.8 D.1

69.在一定条件下,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B.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C.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D.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70.一密闭容器中,有A、B、C三种气体建立了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

A (g)+B

(g)

—→C

(g),

相同温度下,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Kθ为原来的()

A.3倍

B.2倍

C.9倍

D.不变

71.某温度时反应(1)H

2(g)+Cl

2

(g)=2HCl

2

(g)的K

1

θ=4×10-2,则反应

(2)HCl

2(g)=1/

2

H

2

(g)+ 1/

2

Cl

2

(g)的K

2

θ为()

A. 25

B. 5 C .4×10-2 D.2×10-1

72.某反应的ΔHθ<0,某kθ与温度T的关系符合()

A.kθ与T无关系

B. T升高,kθ变小

C. T升高,kθ变大

D.不确定

73.反应H

2g+I

2

(g)=2HI(g),在350o C时浓度平衡常数K

c

=66.9;448o C时浓度平衡常数

K

C

=50.0。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温度对该反应没有影响

74.在确定的温度下, N

2(g) + 3H

2(g)

= 2NH

3(g)

的反应中,经 2.0min后NH

3(g)

的浓度增加了

0.6mol.dm-3,若用H

2(g)

浓度变化表示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 ) A.0.30mol.dm-3.min-1 B. 0.15mol.dm-3.min-1

C. 0.60mol.dm-3.min-1

D. 0.90mol.dm-3.min-1

75.在下列平衡系统中PCl 5(g )=PCl 3(g )+ Cl 2(g )θ

m r H ?>0欲增大生成物Cl 2平衡时的

浓度,需采取下列哪个措施: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加大PCl 3浓度 D

D.

加大压力

76.已知反应NO (g )+CO (g )===

2

1N 2(g)+CO 2(g)的mol kI H m r /2.373-=?Θ

,有利于有毒

气体NO 和CO 最大转化率的措施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77. 反应 2SO 2(g )+ O 2(g )==2SO 3(g ),

在 298K 时标准平衡常数 K θ=6.3×1024 , 若在此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商Q=1.2,则该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 )

(A)处于平衡状态; (B)逆向进行;

(C) 正向进行; (D)无法判断.

78.在一定温度下,反应C (s )+ CO 2(g )=2CO (g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加入氮气,平衡将有何变化? A. 平衡右移 B. 平衡不移动 C. 平衡左移 D. 无法确定

79.升高同样温度,一般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的是: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Ea 较大的反应 D. Ea 较小的反应

80.在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情况下, 1dm 3NO 2在高温时按2NO 2(g )= O 2(g )+2 NO (g )分解,达到平衡时,体积变为1.2dm 3,此时, NO 2的转化率为: A. 10% B. 20% C. 40% D. 50%

81.在一定温度下,将1.0mol N 2O 4(g )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当反应

N 2O 4(g ) = 2NO 2(g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8mol NO 2(g ),气体总压力为100.0kPa,

则该反应的K θ

为:

A. 0.76

B. 1.3

C. 0.67

D. 4.0

82.某反应A (g )+ B (g )===C (g )的速率方程为v=k ﹛C (A )﹜2.C (B ),若使密闭的反应容积增大一倍,则其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 A.1/6 B.8倍 C.1/4 D.1/8 83.298K 时,金属锌放在1.0mol dm -3的Zn 2+溶液中,其电极电势为φθ=-0.76V 。若往锌盐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则电极电势应(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84.对于化学反应::Cl

2+6NaOH=NaClO

3

+5NaCl+3H

2

O,下列评述中,Cl

2

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的正确评述是()

A. Cl

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Cl

2

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

C. Cl

2

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

D. Cl

2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85.电极反应MnO-

4(aq)+8H+ + 5e-= Mn2+(aq)+ 4H

2

O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51V,则当pH=1.0

时,其余物质浓度均为1.0mol.dm-3时的电动势为()

A. +1.51V

B. +1.50V

C. +1.42V

D. +1.60V

86.下列电池反应Ni(s)+ Cu2+(aq)= Ni2+(1.0mol.dm-3)+ Cu(s), 已知电对Ni2+/Ni 的φθ为-0.257V,则电对Cu2+/ Cu的φθ为+0.342V,当电池电动势为零时, Cu2+离子浓度应为:

A. 5.05×10-27mol.dm-3

B. 4.95×10-21mol.dm-3

C. 7.10×10-14mol.dm-3

D. 7.56×10-11mol.dm-3

87.若在标准Zn-Ag原电池的Ag+/Ag半电池中,加入NaCl,则其电动势会: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88.由反应Fe(s)+2Ag+(aq)=Fe2+(aq)+2Ag(s)组成原电池,若仅将Ag+浓度减小到原来浓度的1/10,则电池电动势会:

A.增大0.059V

B.减小0.059V

C.减小0.118V

D.增大0.118V

89.某反应由下列两个半反应组成:

A2+ +2e- =A ;B2+ +2e-=B

反应A + B2+ =A2= + B的平衡常数是104,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o是

A. 1.20(V)

B. 0.07(V)

C. 0.236(V)

D. 0.118(V)

90. 若将氢电极(P H2=100kPa)插入纯水中构成的氢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时,则电动势E应为:

A. 0.4144V

B. -0.4144V

C. 0V

D 0.8288V

91.下列反应能自发进行:

2Fe3+ + Cu = 2Fe2++ Cu2+

Cu2++ Fe = Fe2++ Cu

由此比较a. ?θ

Fe3+/Fe2+、b.?θ

Cu2+/Cu

、c. ?θ

Fe+/Fe

的代数值大小顺序为()

(A)c>b>a (B)b>a>c (C)a>c>b (D)a>b>c

92.已知φθCu2+/Cu = +0.3419V ,φθFe3+/Fe2+ = +0.771V

φθSn4+/Sn2+ = +0.151V ,φθI2/I- = +0.5355V

其还原态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u>I->Fe2+>Sn2+, B.I-> Fe2+> Sn2+> Cu

C.Sn2+> Cu > I-> Fe2+, D.Fe2+> Sn2+> I-> Cu

93.已知?θ

Sn4+/Sn2+=0.15V,?θ

Cu2+/Cu

=0.34V

Fe3+/Fe2+=0.77V,?θ

Cl2/Cl-

=1.36V

在标准状态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A.Cl

2

+Sn2+→ 2Cl-+Sn4+

B.2Fe2++Cu2+→ 2Fe3++Cu

C.2Fe2++Sn4+→ 2Fe3++Sn2+

D.2Fe2++Sn2+→ 2Fe3++Sn4+

94.电解提纯铜时,使用纯铜作的电极应是( )A.阳极B.阴极C.两极D.不确定

95.电解CuCl

2

水溶液,以石墨作电极,则在阳极上:

A.析出Cu

B.析出O2

C.析出Cl2

D.石墨溶解

96.以石墨为电极,电解Na

2SO

4

水溶液,则其电解产物为:

(A)Na和SO

2(B)Na和O

2

(C)H

2和O

2

(D)H

2和SO

2

97.含有杂质的铁在水中发生吸氧腐蚀,则阴极反应是下列中哪个反应式?

A. O

2 + 2H

2

O +4e = 4OH- B. Fe2+ + 2OH- =Fe(OH)

2

C. 2H+ + 2e- =H

2

D. Fe=Fe2+ + 2e-

98.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 A )

A. 阴极

B. 阳极

C. 任意一个电极

D.负极

9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B.金属在干燥的空气中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C.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D.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100.为保护海水中的钢铁设备,下列哪些金属可做牺牲阳极( ) A.Pb B.cu C. Sn D. Zn

101.下列基团不是烃基的是()

? A.-C6H5 B.-CH2-CH3 C.-CH=CH2 D.-O-CH3

CH3CH3

| |

102.CH—CH2—C—CH3的正确命名是()

| |

OH CH3

A、4,4-二甲基-2-戊醇

B、2,2-二甲基-4-戊醇

C、2-羟基-4,4-二甲基-戊烷

D、2,2-二甲基-4-羟基戊烷

103. 2-甲基-3-戊醇脱水的主要产物是()

A、2-甲基-1-戊烯

B、2-甲基戊烷

C、2-甲基-2-戊烯

D、2-甲基-3-戊烯

104.在下列化合物中不能进行加成反应的是()

A、CHCH

B、RCHO

C、CH3COCH3

D、C2H5OC2H5

105.苯与Cl2在光催化作用下,生成氯苯的反应是()

A、加成

B、消去

C、氧化

D、取代

106.下列化合物中不能起加聚反应的是()

A、CH3CH2—OH

B、CH2— CH2

O

C、HN—(CH2)5—CO

D、CH2=CH-CH=CH2

105.提示:烷烃和芳烃在光、热或催化剂的作用下易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D

107.下列化合物中不能进行缩聚反应的是()

A、COOH—CH2CH2CH2—COOH

B、HO—CH2CH2—OH

C、H2N—(CH2)5—COOH

D、HN—(CH2)5—CO

108.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苯酚

B、苯胺

C、乙胺

D、甲苯

109.下列物质分别与溴水反应时,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产生沉淀的是()

A.丁烯

B.乙醇

C.苯酚

D.乙烷

110.已知柠檬醛的结构式为:

CH

3 CH

3

| |

CH

3 C=CH CH

2

CH

2

-C=CHCHO

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可使KMnO

4

溶液褪色; B.它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它可使溴水褪色;

D.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最后产物的分子式是C

10H

20 O

111.已知己酸与乙酸乙酯的溶液的混合物中氢(H)的质量分数为7%,其中碳(C)的质量分数是:

A.42.0%

B.44.0%

C.48.6%

D.91.9%

112.下列高聚物可作为橡胶材料使用的是( )

A.T g高、T f高的高聚物

B.T g低、T f高的高聚物

C.T g低、T f低的高聚物

D.T g高、T f低的高聚物

113.下列高聚物可作通用塑料的是( )

A.聚异戊二烯

B.聚丙烯

C.聚丙烯腈

D.聚酰亚胺

114.耐油性性最好的橡胶是( )

A、丁腈橡胶

B、顺丁橡胶

C、丁苯橡胶

D、天然橡胶

115.苯乙烯与丁二烯反应后的产物是()

A、合成纤维

B、丁苯橡胶

C、合成树脂

D、聚苯乙烯116.已内酰胺是()

A、合成聚脂的单体

B、合成橡胶的单体

C、合成尼龙-6的单体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

117.ABS树脂是下列哪一组单体的共聚物()

A.丁二烯、苯乙烯、丙稀腈

B. 丁二烯、氯乙烯、苯烯腈

C. 苯乙烯、氯丁烯、苯烯腈

D. 苯烯腈、丁二烯、苯乙烯118. 下列高聚物中电绝缘性能最好的是()

A. B.

C. D.

119.己二胺和己二酸缩合得到的产物是( )

A.尼龙66

B.环氧树脂

C.丁氰橡胶

D.尼龙6

120.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不可能有()A.两个羟基 B.一个醛基 C.两个醛基 D.一个羧基

121.在苯和苯酚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2.5% B.5% C.6.5% D.7.5%

122.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时,C=C双键发生断裂,RCH=CHR/可以氧化成RCHO 和R/CHO。在该条件下,下列烯烃分别氧化后,产物中可能有乙醛的是()A.CH

3

CH=CH(CH

2

)

2

CH

3

B、CH

2

=CH(CH

2

)

3

CH

3

C.(CH

3

)

2

C=CHCH=CHCH

2

CH

3

D、CH

3

CH

2

CH=CHCH

2

CH

3

123.以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为单体,发生加聚反应,不可能得到的是()

A.CH

2

B.CH

2

CH

2

CH

2

C.CH

2

CH

2

CH

2

CH

2

CH

2

D.CH

2

CH

2

CH

2

124.作为制作隐形眼镜的材料,对其性能的要求除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外,还应具

有良好透气性和亲水性,下列哪种聚合物可以用作隐形眼镜材料()

A. B.

C. D.

125.下列物质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二氧化硫 B.乙苯 C.苯 D.丁烯

n

CF2 CF2

n

C H2 C H

n

C H2 C H

C l C H2 C

C H3

C O O C H3

n

提示及参考答案

1.提示:根据量子数的取值规律,n=3; ι= 0,1,2; m=0,±1, ±2;ms=±1/2

答案:C

2. 提示:n电子层,ι电子亚层,电子能量与n、ι有关。

答案:C

3. 提示:见题2.

答案:C

4.提示:ι=2对应的轨道为d轨道

答案:B

5. 提示:处于基态的原子,据近似能级图,必须先排4S2,然后才能排布3d10,对于n=3的原子, 最大容量的排布为1s22s22p63s23p6。

答案::A。

6.提示:26Fe2+的外层电子分布式为:3S23P63d6

答案: C

7.提示:25号元素的+2价离子的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故其外层电子分布式为

3s23p63d5

答案: C

8.提示: 29号元素的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其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答案: C

9.提示: 3d64s2据洪特规则d轨道上的六个电子尽可能占据五个平行的d轨道后,其中有四个轨道上被四个成单的电子占据。

答案:B

10. 提示:据题意,该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26号元素为Fe。

答案:D。

11. 提示: 混合后气体A的分压为P

A

=6.08×104Pa×0.125/0.5=1.52×104Pa,气体B的分压

为P

B =8.11×0.15/0.5=2.43×104Pa,混合后的总压力为:P=P

A

+P

B

=1.52×104Pa+2.43×

104Pa=3.95×104Pa

答案:B。

12. 提示: P轨道呈纺锤形即双球形.

答案:A。

13. 提示: BBr

3

中心原子以sp2杂化,呈平面三角形;NCl3、CHCl3、H2S中心原子以sp3杂化。

答案:A。

14.提示:非极性分子的偶极距为零, 极性分子的偶极距不为零,其中H

2O为极性分子, H

2

CO

2、O

2

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答案:A

15.提示: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以上只有SiH4为非极性分子.

答案:C

16.提示: H2O分子为极性分子, CO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色散

力和诱导力。

答案:B。

17.提示:色散力随摩尔质量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分子间力也随摩尔质量的增大而增大.答案:D

18.提示:含有O-H、N-H、F-H键的分子,分子间存在氢键.含氧酸分子中含有O-H键.

答案:B

19.提示:见18题.

答案:C

20.提示:分子间力随摩尔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熔点也随摩尔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D 21. 提示: SiO 2原子晶体、CCl 4分子晶体、Na 2SO 4离子晶体、AlCl 3介于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之间。 答案:C 。

22. 提示: SiO 2原子晶体、SiCl 4、H 2O 分子晶体、AlCl 3介于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之间。 答案:C 。

23. 提示:据氢键定义。 答案:D 。

24. 提示:H 3BO 3、、CH 3OH 、CH 3COOH 含有O-H 键,、CH 3CHO 中O 原子与C 原子相连。 答案:B 。

25. 提示:CCI 4为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对称,分子为非极性. 答案:B 。

26.提示:以上只有SO 2为分子晶体,因此SO 2熔点最低. 其他物质为离子晶体,且离子半径按SrO 、CaO 、MgO 依次减少,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稳定,熔点越高,故熔点高低顺序为: MgO> CaO>SrO 答案:A

27.提示: SiO 2为原子晶体, CaO 为离子晶体, NH 3、PH 3为分子晶体,通常原子晶体熔点最高,离子晶体次之,分子晶体最低,而NH 3分子之间由于氢键的存在,熔点比PH 3高。 答案:B

28. 提示:在此利用了电解质溶液凝固点下降的性质,以避免混凝土在冬季结冰. 答案:C 。

29.提示: 对同浓度的溶液, 渗透压和沸点的高低顺序为:

A 2

B 或AB 2型强电解质溶液>AB 型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答案:D

30.提示: 对同浓度的溶液, 凝固点的高低顺序为:

A 2

B 或AB 2型强电解质溶液<AB 型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答案:D

31.提示:见29题。 答案:A

32. 提示: HCO 3-既可作为酸给出质子,又可作为碱得到质子. 答案:B 。 33.提示:3

6

10

.10

2.2010.010

9.4)(---+?=??==dm

mol KaC H C

答案:A 34.提示:10

2210

505.0%)01.0(,-?=?===C Ka C

Ka αα

答案:B

35. 提示: pH=4.55=-lgC (H +

),C

H C Ka KaC H

C )

(2,)(+

=

=+

答案:D

36.提示: NH 3水中,加入NH 4Cl , 使NH 3解离度降低,则OH -浓度减少, 溶液pH 值降低。 答案:D

37. 提示: HCO 3-共轭酸、CO 32-共轭碱,带入缓冲溶液pH 值计算公式。 答案:A 。

38. 提示:选择缓冲溶液的原则是pH=pKa; HAc-NaAc pKa=4.75;NH 3·H 2O-NH 4Cl, Ka=1.0×10-14/ Kb=1.0×10-14/1.74×10-5=5.75×10-10, pKa=9.24; NaH 2PO 4-Na 2HPO 4,pKa 2=7.20;

NaHCO 3-Na 2CO 3, pKa 2=10.33,可见HAc-NaAc 电对pKa=4.75,与pH=5.0最接近。 答案:A 。

39. 提示:过量的NH 3.H 2O 与生成的NH 4Cl 组成缓冲溶液。 答案:D 40. 提

:

混合后,[HAc]=0.07mo1. dm -3,[ NaAc]=0.05 mo1. dm -3,

60.405

.007.0lg

75.4lg =-=-=NaAc

HAc C C pKa pH

答案:C 。

41. 提示:混合后过量的氨水和生成的NH 4Cl 组成缓冲溶液,

+-

=4

3

.

NH

NH

b OH C C K C 答案:D 。

42. 提示: 05.4lg

75.4lg

=-=-=NaAc

HAc NaAc

HAc C C C C pKa pH

答案:C 。

43. 提示: HCN 为一元弱酸, NaCN 为其共轭碱,因此pH 值B>C>A,NaAc 为HAc 的共额碱,且碱性小于NaCN,故pH 值B>D>C>A 。 答案:B 。

44. 提示:由于同离子效应,因此pH 值CH 3COOH < CH 3COOH+CH 3COONa ;NH 4CI 是NH 3的共轭酸,

因此pH 值NH 4CI < NH 3,NH 4CI 作为酸K a (NH 4CI )=Kw/ K b (NH 3)=1.0×10-14/1.77×10-5=5.6×10-10

< K a (HAc )=1.76×10-5,表示HAc 酸性比NH 4CI 强, 因此pH 值CH 3COOH

答案:C 。

45. 提示: 见同离子效应. 答案:C 。

46.提示:C(Ca 2+)=2.0×10-4moldm -3, C(F -)=4.0×10-4moldm -3, K SP =: C Ca 2+){C(F -)}2=2.0×10-4×(4.0×10-4)2=3.2×10-11 答案:C

47.提示: Pb(OH)2为A 2B 型沉淀,S=34

SP K =315

4

104-?=1×10-5moldm -3

答案:C 48.提示:3

7

9

224

2.10

3.102

.0106.2)

()(---+

-

?=?=

=

dm

mol Ca

C Ksp O C C

答案:B

49.提示:由于NH 3与Ag +形成稳定的Ag(NH 3)2+,降低Ag +的浓度,使AgCl 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答案:C

50.提示:S (Ag2CrO4)=3

4312.101101---?=?dm

mol ,

S (AgSCN )=3

6

12

.10

110

1---?=?dm

mol

答案:C

51.提示:产生AgCl 沉淀,需3

8

10

.10

8.101

.0108.1)(---+

?=?=dm mol Ag C

产生AgBr 沉淀,需3

11

13

.102.501

.0102.5)(--=+

?=?=

dm

mol Ag C

产生Ag

2CrO

4

沉淀,需3

5

11

.

10

8.5

01

.0

10

4.3

)

(-

-

-

+?

=

?

=dm

mol

Ag

C

可见产生AgBr沉淀,需Ag+量最少, 可见产生Ag

2CrO

4

沉淀,需Ag+量最多,因此逐滴加入AgNO

3

溶液时, AgBr最先沉淀, Ag

2CrO

4

最后沉淀。

答案:A

52.提示:ds区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1)d10ns1-2,包括ⅠB、ⅡB元素。

答案:D

53.提示:价电子层构型为5s25p2的元素位于第无周期、第IVA族、P区。

答案:D

54.提示:n=5即第五周期,(n-1)d电子数+nS电子数=4即IVB族。

答案:B

55.提示: Mn价电子构型:3d54s2; Cr价电子构型: 3d54s1; Mo价电子构型: 4d55s1; S价电子构型:3S23p4。最高氧化值为+6,说明价电子构型上共有6个电子, 而原子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 又说明该元素位于同族中的最上方.只有Cr符合条件。

答案:B

56. 提示:34号元素为Se.

答案:D。

57.提示:同一族,相同价态的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故酸性HClO>HBrO>HIO;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高价态大于低价态,故HClO2 >HClO,因此酸性HClO2>HClO>HBrO>HIO。答案:A

58.提示:据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规律,同一族,相同价态的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自

上而下依次减弱,故酸性H3PO4> H3AsO4;同一周期,相同价态的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自左到右依次增强, 故酸性HBrO4>H3AsO4;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高价态大于低价态,故H3AsO4> H3AsO3,因此H3AsO3最弱.

答案:A。

59.提示:据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规律,同一周期,相同价态的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自左到右依次增强;同一族,相同价态的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 自上而下依次减弱。五种元

故酸性H3AsO4> H2GeO3> H3GaO3 ,故酸性H3PO4> H3AsO4、H2SiO3 > H2GeO3

可见,只有H3GaO3酸性比H2GeO3弱。

答案:C。

60. 提示: Al

2O

3

为两性化合物。

提示:A

61.提示:据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定义, 反应1/2N2(g) + 3/2H2(g) = NH3(g)的焓变为NH3(g)的标准摩

尔生成焓△

f

Hθ(NH3,g,298.15k),因此

f

Hθ(NH3,g,298.15k)= △Hθ(298.15k)/2=-92.22/2=-46.11kJmol-1。

答案:A

62.提示:反应:(4)=1/2{(1)-(2)}+2(3)

△rH4 =1/2(△rH1-△rH2 )+2△rH3=1/2[(-2598)-(-3118)]+2(-285.8)= -311.6

答案:B

63.提示:?H>0, ?S>0, ?G=?H-T?S, 低温下非自发,高温下自发。

答案:C

64.提示:当A的起始浓度增加到两倍时,起始反应速率增加到两倍,说明反应速率V∝CA;

B的起始浓度增加到两倍时,起始反应速率增加到四倍, 说明反应速率V∝{C

B

}2,因此,

V∝{C

A}.{C

B

}2

答案:C

65.提示:由于C 碳在反应中为固态,其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而增大O2的分压、 升温、使用催化剂都能增加反应速率。 答案:D

66.提示:催化剂的作用即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加快反应的进行。 答案:B

67. 提示:B升高温度分子获得能量,一部分子获得能量,称为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答案:B

68.提示: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v=k ﹛C (A )﹜2.{C (B )},v 初=k ×22

×1=4k; 反应一半时v 初=k ×12×0.5=0.5k. 答案:C

69. 提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答案: B

70.提示:平衡常数K θ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力无关。 答案:D

71.提示:反应(2) = -1/2 (1),因此K 2θ=

51041

121=?=-θK 答案:B

72.提示:对于放热反应ΔH θ<0,k θ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故T 升高,k θ

变小。 答案:B

73.提示:对于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常数降低。 答案:C 。 74.提示:据反应速率的

定义

式:t

C B B ??=γυ1,1

3min ..15.00.22/36.0312

--=?-?-=dm mol H υ 答案:B

75. 提示: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

答案:A 。

76. 提示: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升压,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答案:B 。

77.提示:由于Q< K θ,故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78.提示: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增加惰性气体时,由于n 增加,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 总增加,但各反应气体的分压P i 不变。 答案:B 。

79. 提示: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

?

??-=

211

21

2ln T T T T R E a κκ。 答案:C 。

80. 提示:设反应前的总摩尔数为n 1,平衡时的总摩尔数为n 2,则

121

22

22.1;2.1n n n n V V ===;

2NO 2(g )= O 2(g )+2 NO (g )

平衡摩尔数: n 1-2x x 2x

n 2=(n 1-2x )+x+2x= n 1+x=1.2n 1;x=0.2n 1;%40%1002.02%1002111=??=?=n n n x

α 正确答案是C 。

81.

提示:N 2O 4(g ) = 2NO 2(g )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0.6 0.8 平衡时的摩尔分数 x 0.6/1.4 0.8/1.4

平衡分压为: 0.6/1.4 P 总=42.86 kPa 0.8/1.4 P 总=57.14 kPa K θ

76.0100

/86.42)100/14.57(/)/(2

2

422==

θ

θ

P

P P P O N NO

答案:A 。

82.提示:体积增大一倍,浓度减半即C ’(A )=1/2 C (A ), C ’(B )=1/2 C (B ) v ’=k ﹛1/2C (A )﹜2.{1/2C (B )}=1/8 k ﹛C (A )﹜2.C (B )=1/8v 答案:D

83.提示:往锌盐溶液中滴加氨水,则Zn 2+ + 4NH 3 =[Zn(NH 3)4]2+

,由于此反应的发生,降低了Zn 2+的浓度,根据φ=φθ(Zn 2+/Zn )+0.059/2lg C (Zn 2+

),则相应的电极电势也减少。 答案:B

84. 提示:Cl 在反应中,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答案: A 85. 提示:φ=φθ

MnO -

4/ Mn2+

+

+

+-24

8

]

.[lg

5

059.0Mn

H MnO

C

C C 。

答案:C 。

86. 提示:E={φθCu2+/ Cu - φθNi2+/Ni }-+

+22lg 2

059.0Cu Ni C C =0

答案:B 。

87. 提示:由于反应Ag + + Cl - = AgCl ↓的发生, Ag +

浓度降低,据能斯特公式,氧化态浓度减少, φθAg+/Ag = φθ+ 减小,电动势减小。 答案:B 。

88. 提示:+

+=Ag C lg 059.0θ??

答案:B 。 89. 提示:059

.02lg θ

θ

E

K =

答案:D 。

90. 提示:纯水中c (H +

)=1.0×10-7

mol.dm -3

?P

P C H H /]

[lg

2

059.022

+=

-

φ+ = φθH+/H2 = 0 ,E=φ+ - φ- 答案:A 。

91. 提示: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θ氧化剂 > ?θ还原剂。 答案:D 。

92.提示:?θ越小,其还原态还原性越强。 答案:C

93.提示:由于?θCl2/Cl->?θSn4+/Sn2+,因此Cl 2作氧化剂, Sn 2+作还原剂,反应正向进行。 答案: A

94.提示: 电解提纯铜的反应为:Cu 2+ + 2e - = Cu . 答案:B

95. 提示:由电解产物一般规律分析。

96. 提示:由电解产物一般规律分析。

答案:C。

97. 提示:阴极以O

2

得电子生成OH-所引起得腐蚀称吸氧腐蚀。

答案:A。

98. 提示:电镀即将被镀零件作阴极材料,将金属镀在零件上。

答案:A。

99.提示:因为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主要是吸氧腐蚀。

答案:C

100.提示:将较活泼金属连接在被保护的金属上,作为腐蚀电池的阳极而被腐蚀,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答案:D

101.提示: 分子中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即碳氢化合物.

答案:D

102.提示:参照链烃衍生物的命名原则。

答案:A

103.提示: 2-甲基-3-戊醇结构式为C1H3—C2H—C3H—C4H2—C5H3

︱︱

CH3 OH

因为仲醇分子内发生消去反应时,主要在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脱去氢,故脱去2号碳上氢。答案:C

104.提示:含双键或叁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其中乙醚C2H5OC2H5不含双键,故不能进行加成反应。

答案:D

105.提示:烷烃和芳烃在光、热或催化剂的作用下易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D

106.提示:含不饱和键的单体可发生加聚反应,另外环状化合物易断裂也可发生加聚反应。答案:A

107.提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具有环状结构的己内酰胺能发生加聚反应,但不能发生缩聚反应

答案:D

108.提示: 胺类物质因具有—NH2基,与H2O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因而易溶于水,其中链烃衍生物较芳烃衍生物更易溶于水。

答案:C

109. 提示:苯酚与溴水反应产生2,4,6三溴苯酚沉淀。

答案:C。

110. 提示:该分子含双键,能使溴水和KMnO

4

溶液褪色,含醛基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与氢发生加成反应分子结构为

CH

3 CH

3

| |

CH

3 CHCH

2

CH

2

CH

2

CHCH

2

C-OH

答案:D

111. 提示:己酸CH

3CH

2

CH

2

COOH,乙酸乙酯CH

3

C00CH

2

CH

3

答案: A

112. 提示:对橡胶而言, T

g 是橡胶的耐寒标志,宜低为佳;而T

f

是橡胶的耐热标志,宜高为佳。

这样橡胶的高弹范围宽,使用性能佳。答案:B。

113. 提示:通用塑料,要求T

g 较高, T

f

不要太高,且单体来源广、价廉、

性能优越。

114. 提示:见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

答案:

115.提示: 丁苯橡胶是由1,3-丁二烯和苯乙烯加聚而成的。答案:B

116.提示:尼龙-6是已内酰胺单体的加聚物。

答案:C

117.提示: ABS工程塑料是由丙烯腈(CH

2=CH-CN)、丁二烯(CH

2

=CH-CH=CH

2

)、苯乙烯

(C

6H

6

-CH=CH

2

)三种不同单体共聚而成。

答案:A

118. 提示:高聚物的电绝缘性能与其分子极性有关, 高聚物的极性越小,其电绝缘性能越好.分子链节结构对称的高聚物称为非极性高聚物, 分子链节结构不对称的高聚物称为极性高聚物.

答案:A。

119.提示:见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组成。

答案:A。

120. 提示:根据题给分子可判断分子中只有一个苯环,由此入手可以写出如下所示的结

构简式:、C

6H

5

COCHO、C

6

H

4

(CHO)

2

答案:D

121. 提示:根据苯C

6H

6

,苯酚C

6

H

5

OH分子式计算。

答案:A

122. 提示:据断键规律。答案:A

123. 提示:乙烯CH

2=CH

2

,丙稀CH

3

CH

2

=CH

2

答案:C

124. 提示:据高分子材料的性质。

答案:B

125. 提示:二氧化硫、丁烯、丁烯均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答案:C

普通化学模拟试卷(一)

1.下列各种含氢化合物分子间不含有氢键的是 :

(A)CH

4

(B)H

2

O

(C)H

3BO

3

(D)HF

您的选项()

2.下列物质中,熔点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应该是:

(A)NH

3

3

2

(B)PH

3

3

< CaO

2

(C)NH3< CaO

(D)NH3

您的选项()

3.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其原子外层电子排布式应是:

(A)3d44s2

(B)3d54s2

(C)3d54s1

(D)3d55s1

您的选项()

4.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哪一周期、哪一族?

(A)五、VB

(B)六、ⅢB

(C)四、Ⅷ

(D)三、VA

您的选项()

5.难溶电解质CaF

2

饱和溶液的浓度是2.0×10-4mol.dm-3,它的溶度积是:

(A)8.0×10-8

(B)4.0×10-8

(C)3.2×10-11

(D)8.0×10-12

您的选项()

6.在含有0.1 mol.dm-3NH

3.H

2

O(K

NH3.H2O

=1.8×10-5)和0.1 mol.dm-3NH

4

Cl的溶液中,H+ 的浓度

为:

(A)1.34×10-3 mol.dm-3(B)9.46×10-12mol.dm-3(C)5.56×10-10mol.dm-3(D) 1.8×10-5mol.dm-3您的选项()

7.反应 C(s)+ O

2(g)==CO

2

(g) , 的△rH<0 ,欲加快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无用的是:

(A)增大O

2

的分压

(B)升温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C碳的浓度. 您的选项()

8.在21.8 o C时,反应NH

4HS(s)=NH

3

(g)+H

2

S(g)的标准平衡常数K =0.070平衡混

合气体的总压为:

(A )7.0 kPa (B )26 kPa (C )53 kPa (D )0.26 kPa 您的选项( )

9. 原电池的组成为:

(-)Pt ︱H 2(100kPa)︱H +(0.100 mol.dm -3)┆┆H +(1.00 mol.dm -3

)∣H 2(100kPa) ︱Pt (+),则该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A.-0.059V

B.0.059V

C.0.0295V

D.-0.0295V

10.电解1 mol.dm -3 FeSO 4和1 mol.dm -3

ZnSO 4的混合溶液,用石墨作电极,在阳极的产物是: (A ) H 2 (B ) O 2 (C ) SO 2 (D ) OH -

您的选项( )

11.下列物质的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1-戊烯 (B )3-丁烯

(C )3,4-二甲基-4-戊烯 (D )2-甲基-3-丙基-2-戊烯

您的选项( )

12.不粘锅内壁有一薄层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分子材料的涂层,用不粘锅烹烧菜肴时不易粘锅、烧焦。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不粘锅涂层为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 ) 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不饱和烃

(C ) 聚四氟乙烯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6% (D )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活泼性较大

您的选项( )

模拟试卷(一)答案与提示

1.正确答案是A 。提示:含有O-H 、N-H 、F-H 键的分子间存在氢键。

2.正确答案是B 。提示: SiO 2为原子晶体, CaO 为离子晶体, NH 3、PH 3为分子晶体,通常原子晶体熔点最高,离子晶体次之,分子晶体最低,而NH 3分子之间由于氢键的存在,熔点比PH 3高。

3.正确答案是C 。提示:24号铬元素外层电子排布式符合洪特规则特例。

4.正确答案是C 。提示:据离子电子排布式得原子电子排布式,原子价电子构型为 3d 64s 2

,6+2=8 。

5.正确答案是C 。提示:C(Ca 2+)=2.0×10-4moldm -3, C(F -)=4.0×10-4moldm -3,

K SP =: C Ca 2+){C(F -)}2=2.0×10-4×(4.0×10-4)2=3.2×10

-11

6.正确答案是C 。提示:碱性缓冲溶液-+--?=

=OH H Cl NH NH O H NH OH C C C C K C 14

.10

0.1,.43

23 7.正确答案是D 。提示:由于C 碳在反应中为固态,其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而增

大O2的分压、 升温、使用催化剂都能增加反应速率。

8.正确答案是C 。提示:P NH3 =P H2S =P i , K θ=(P i /P θ)2, (P i /100)2 =0.070,

《生物化学》考研复习重点大题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化学》重点大题 1.简述Chargaff 定律的主要内容。 答案:(1)不同物种生物的DNA 碱基组成不同,而同一生物不同组织、器官的DNA 碱基组成相同。(2)在一个生物个体中,DNA 的碱基组成并不随年龄、营养状况和环境变化而改变。 (3)几乎所有生物的DNA 中,嘌呤碱基的总分子数等于嘧啶碱基的总分子数,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 的分子数量相等,鸟嘌呤(G)和胞嘧啶(C)的分子数量相等,即A+G=T+C。这些重要的结论统称 为Chargaff 定律或碱基当量定律。 2.简述DNA 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案:DNA 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 双螺旋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一条链的走向为5′→3′,另一条链的走向为3′→5′;两条链绕同一中心轴一圈一圈上升,呈右手双螺旋。 (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的骨架位于螺旋外侧,而碱基位于螺旋内侧。 (3)两条链间A 与T 或C 与G 配对形成碱基对平面,碱基对平面与螺旋的虚拟中心轴垂直。 (4)双螺旋每旋转一圈上升的垂直高度为3.4nm(即34?),需要10 个碱基对,螺旋直径是2.0nm。(5)双螺旋表面有两条深浅不同的凹沟,分别称为大沟和小沟。 3.简述DNA 的三级结构。 答案:在原核生物中,共价闭合的环状双螺旋DNA 分子,可再次旋转形成超螺旋,而且天然DNA 中多为负超螺旋。真核生物线粒体、叶绿体DNA 也是环形分子,能形成超螺旋结构。真核细胞核内染色体是DNA 高级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由组蛋白H2A、H2B、H3、H4 各两分子形成组蛋白八聚体,DNA 双螺旋缠绕其上构成核小体,核小体再经多步旋转折叠形成棒状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4.简述tRNA 的二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答案:已知的tRNA 都呈现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基本特征如下:(1)氨基酸臂,由7bp 组成,3′末端有-CCA-OH 结构,与氨基酸在此缩合成氨基酰-tRNA,起到转运氨基酸的作用;(2)二氢尿嘧啶环(DHU、I 环或D 环),由8~12 个核苷酸组成,以含有5,6-二氢尿嘧啶为特征;(3)反密码环,其环中部的三个碱基可与mRNA 的三联体密码子互补配对,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可把正确的氨基酸引入合成位点;(4)额外环,也叫可变环,通常由3~21 个核苷酸组成;(5)TψC 环,由7 个核苷酸组成环,和tRNA 与核糖体的结合有关。 5.简述真核生物mRNA 3′端polyA 尾巴的作用。 答案:真核生物mRNA 的3′端有一段多聚腺苷酸(即polyA)尾巴,长约20~300 个腺苷酸。该尾巴与mRNA 由细胞核向细胞质的移动有关,也与mRNA 的半衰期有关;研究发现,polyA 的长短与mRNA 寿命呈正相关,刚合成的mRNA 寿命较长,“老”的mRNA 寿命较短。 6.简述分子杂交的概念及应用。 答案:把不同来源的DNA(RNA)链放在同一溶液中进行热变性处理,退火时,它们之间某些序列互补的区域可以通过氢键重新形成局部的DNA-DNA 或DNA-RNA 双链,这一过程称为分子杂交,生成的双链称杂合双链。DNA 与DNA 的杂交叫做Southern 杂交,DNA 与RNA 杂交叫做Northern 杂交。 核酸杂交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的产前诊断、致癌病原体的检测、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亲子鉴定和动

食品化学习题测验集及答案

习题集 卢金珍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第一章水分 一、名词解释 1.结合水 2.自由水 3.毛细管水 4.水分活度 5.滞后现象 6.吸湿等温线 7.单分子层水 8.疏水相互作用 二、填空题 1. 食品中的水是以、、、等状态存在的。 2. 水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3. 水分子之间是通过相互缔合的。 4. 食品中的不能为微生物利用。 5. 食品中水的蒸汽压p与纯水蒸汽压p0的比值称之为,即食品中水分的有 效浓度。 6. 每个水分子最多能够与个水分子通过结合,每个水分子在维空间有 相等数目的氢键给体和受体。 7. 由联系着的水一般称为结合水,以联系着的水一般称为自 由水。 8.在一定温度下,使食品吸湿或干燥,得到的与的关系曲线称为水分等温吸湿线。 9. 温度在冰点以上,食品的影响其Aw; 温度在冰点以下,影响食品的Aw。 10. 回吸和解吸等温线不重合,把这种现象称为。 11、在一定A W时,食品的解吸过程一般比回吸过程时更高。 12、食品中水结冰时,将出现两个非常不利的后果,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单个水分子的键角为_________,接近正四面体的角度______,O-H核间距______,氢和氧的范德华半径分别为1.2A0和1.4A0。 14、单分子层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水主要性质为:①② ③④。 三、选择题 1、属于结合水特点的是()。 A具有流动性B在-40℃下不结冰 C不能作为外来溶质的溶剂D具有滞后现象 2、结合水的作用力有()。 A配位键B氢键C部分离子键D毛细管力 3、属于自由水的有()。 A单分子层水B毛细管水C自由流动水D滞化水 4、可与水形成氢键的中性基团有()。 A羟基B氨基C羰基D羧基

生物化学-考研-题库-答案学习资料

目录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6) 第三章酶 (25) 第四章糖代谢 (36) 第五章脂类代谢 (49) 第六章生物氧化 (62)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71)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80)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86) 第十章 DNA生物合成 ---- 复制 (93)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103)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翻译 (110) 第十三章基因表达调控 (119)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128) 第十五章细胞信息转导 (136) 第十六章肝的生物化学 (151) 第十七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162) 第十八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166) 第十九章水和电解质代谢 (171) 第二十章酸碱平衡 (175)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氨基酸是 A. Gly B. Arg C. Met D. Phe E. Val 2. 那一类氨基酸在脱去氨基后与三羧酸循环关系最密切 A. 碱性氨基酸 B. 含硫氨基酸 C. 分支氨基酸 D. 酸性氨基酸 E. 芳香族氨基酸 3. 一个酸性氨基酸,其pH a1=2.19,pH R= 4.25,pH a2=9.67,请问其等电点是 A. 7.2 B. 5.37 C. 3.22 D. 6.5 E. 4.25 4. 下列蛋白质组分中,那一种在280nm具有最大的光吸收 A. 酪氨酸的酚环 B. 苯丙氨酸的苯环 C. 半胱氨酸的巯基 D. 二硫键 E. 色氨酸的吲哚环 5. 测定小肽氨基酸序列的最好办法是 A. 2,4-二硝基氟苯法 B. 二甲氨基萘磺酰氯法 C. 氨肽酶法 D. 苯异硫氰酸酯法 E. 羧肽酶法 6. 典型的α-螺旋含有几个氨基酸残基 A. 3 B. 2.6 C. 3.6 D. 4.0 E. 4.4 7. 每分子血红蛋白所含铁离子数为 A. 5 B. 4 C. 3 D. 2 E. 1 8. 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呈 A. U形线 B. 双曲线 C. S形曲线 D. 直线 E. Z形线 9.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特点是 A. 氨基酸组成不同的蛋白质,功能一定不同 B. 一级结构相近的蛋白质,其功能类似可能性越大 C. 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的改变,其生物活性即消失 D. 不同生物来源的同种蛋白质,其一级结构相同 E. 以上都不对 10. 在中性条件下,HbS与HbA相比,HbS的静电荷是 A. 减少+2 B. 增加+2 C. 增加+1 D. 减少+1 E. 不变 11. 一个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为11000,完全是α-螺旋构成的,其分子的长度是多少nm A. 11 B. 110 C. 30 D. 15 E. 1100 12. 下面不是空间构象病的是 A. 人文状体脊髓变性病 B. 老年痴呆症 C. 亨丁顿舞蹈病 D. 疯牛病 E. 禽流感 13. 谷胱甘肽发挥功能时,是在什么样的结构层次上进行的

食品化学试题加答案

第一章水分 一、填空题 1. 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_6—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_4_个_sp[杂化轨道,有—近似四面体_的结构。 2. 冰在转变成水时,静密度—增大_,当继续升温至_ 3. 98C_时密度可达到_最大值_,继续升温密度逐渐—下降_。 3. 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结合水_和_自由水_两大类。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_化合水_、_邻近水_、_多层水_,后者可根据其在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_滞化水_、!毛细管水_、自由流动水二 4. 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天然食品组织、加工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物理状态;水与不同类型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与离子和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与双亲(中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5. 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等温线呈_S_形,而水果等食品的等温线为—J_形。 6. 吸着等温线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一解吸等温线_和_回吸等温线—两种。对于同一样品而言, 等温线的形状和位置主要与 _试样的组成、物理结构、预处理、温度、制作方法_等因素有关。 7. 食品中水分对脂质氧化存在—促进_和_抑制一作用。当食品中a w值在0.35左右时,水分对脂质起_抑制氧化作用;当食品中a w值_ >0.35时,水分对脂质起促进氧化作用。 8. 冷冻是食品储藏的最理想方式,其作用主要在于低温。冷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_降低温度使反应变得非常缓慢_和_冷冻产生的浓缩效应加速反应速率两个相反的方面。 二、选择题 1. 水分子通过_________ 的作用可与另4个水分子配位结合形成四面体结构。 (A) 范德华力(B)氢键(C)盐键(D)二硫键 2. 关于冰的结构及性质,描述有误的是______ 。 (A) 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 (B) 冰结晶并非完整的警惕,通常是有方向性或离子型缺陷的 (C) 食品中的冰是由纯水形成的,其冰结晶形式为六方形 (D) 食品中的冰晶因溶质的数量和种类等不同,可呈现不同形式的结晶 3. 食品中的水分分类很多,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同一类? ______ (A)多层水(B)化合水(C)结合水(D)毛细管水 4. 下列食品中,哪类食品的吸着等温线呈S形?______ (A)糖制品(B)肉类(C)咖啡提取物(D)水果 5. 关于BET (单分子层水),描述有误的是一。 (A) BET在区间H的商水分末端位置 (B) BET值可以准确地预测干燥产品最大稳定性时的含水量 (C) 该水分下除氧化反应外,其他反应仍可保持最小的速率 (D) 单分子层水概念是由Brunauer. Emett及Teller提出的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三、名词解释 1.水分活度:水分活度能反应水与各种非水成分缔合的强度,其定义可用下式表示: p ERH 2矿丽 式中,p为某种食品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水蒸气分压;Po表示在同一温度下

中国农业大学历年考研生物化学真题--很重要

1997年生物化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操纵子 2 反馈抑制 3 密码子的简并性 4 蛋白质四级结构 5 盐析 6 碱性氨基酸 7 Z-DNA 8 ATP 9 核苷磷酸化酶 10 磷酸果糖激酶 二、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 DNA损伤后的修复主要有共修复、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2 DNA,RNA和肽链的合成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含有完整的线粒体系统中,加入解偶联剂后,能进行_____________,但不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5 果糖1,6-二磷酸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裂解生成2分子三碳糖。 6 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脱羧,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是连接糖酵 解和三羧酸循环的纽带。 7氨基酸降解的反应主要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反应。 8 高等绿色植物体内,在_______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共同作用下 ,可以将氨和α-酮戊二酸合成为谷氨酸。 9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基 础;蛋白质溶液在____________nm有特征吸收峰,该波长是固_______________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所采用的波长。 10 米氏方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关 系,其中的________是酶的特征常数。 11 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是基于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不同进行的,而离子交换柱层析则是基于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不同进行的。 三、问答题(共42分)

生物化学考研生物化学习题(一)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生物化学考研生物化学习题(一)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是通过一个氨基酸的 _______________基和另一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基连接而形成的。( ) 2、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 ________%,如测得1克样品含氮量为 10mg,则蛋白质含量为______________%。( ) 3、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蛋白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280nm 处有最大吸收值。( ) 5、精氨酸的 pI 值为10.76,将其溶于pH7的缓冲液中,并置于电场中,则精氨酸应向电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 6、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硫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类型,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α-螺旋结构是由同一肽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03261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一、填空题 1 碳水化合物根据其组成中单糖的数量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单糖根据官能团的特点分为_______和_______,寡糖一般是由_______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多糖聚合度大于 _______,根据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多糖分为_______或_______. 3 根据多糖的来源,多糖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根据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多糖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一般多糖衍生物称为_______. 4 糖原是一种_______,主要存在于_______和_______中,淀粉对食品的甜味没有贡献,只有水解成_______或_______才对食品的甜味起作用。 5 糖醇指由糖经氢化还原后的_______,按其结构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6 肌醇是环己六醇,结构上可以排出_______个立体异构体,肌醇异构体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只有_______,肌醇通常以_______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同时多与磷酸结合形成_______,在高等植物中,肌醇的六个羟基都成磷酸酯,即_______. 7 糖苷是单糖的半缩醛上_______与_______缩合形成的化合物。糖苷的非糖部分称为_______或_______,连接糖基与配基的键称_______.根据苷键的不同,糖苷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8 多糖的形状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多糖可由一种或几种单糖单位组成,前者称为_______,后者称为_______. 9 大分子多糖溶液都有一定的黏稠性,其溶液的黏度取决于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溶液中的_______. 10 蔗糖水解称为_______,生成等物质的量_______和_______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 11 含有游离醛基的醛糖或能产生醛基的酮糖都是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有弱的氧化剂存在时被氧化成_______,有强的氧化剂存在时被氧化成_______. 12 凝胶具有二重性,既有_______的某些特性,又有_______的某些属性。凝胶不像连续液体那样完全具有_______,也不像有序固体具有明显的_______,而是一种能保持一定_______,可显著抵抗外界应力作用,具有黏性液体某些特性的黏弹性_______. 13 糖的热分解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和酯类等。 14 非酶褐变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 15 通常将酯化度大于_______的果胶称为高甲氧基果胶,酯化度低于_______的是低甲氧基果胶。果胶酯酸是甲酯化程度_______的果胶,水溶性果胶酯酸称为_______果胶,果胶酯酸在果胶甲酯酶的持续作用下,甲酯基可全部除去,形成_______. 16 高甲氧基果胶必须在_______pH值和_______糖浓度中可形成凝胶,一般要求果胶含量小于_______%,蔗糖浓度_______%~75%,pH2.8~_______. 17 膳食纤维按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膳食纤维。按来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膳食纤维。 18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有_______自由基、_______自由基、_______自由基,膳食纤维中的_______、_______类物质具有清除这些自由基的能力。 19 甲壳低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为人体肠道的_______、功能性_______、食品_______、果蔬食品的_______、可以促进_______的吸收。 20 琼脂除作为一种_______类膳食纤维,还可作果冻布丁等食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细胞的_______,也可凉拌直接食用,是优质的_______食品。 二、选择题 1 根据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碳水化合物是属于一类_______的化合物。 (A)多羟基酸(B)多羟基醛或酮(C)多羟基醚(D)多羧基醛或酮 2 糖苷的溶解性能与_______有很大关系。(A)苷键(B)配体(C)单糖(D)多糖 3 淀粉溶液冻结时形成两相体系,一相为结晶水,另一相是_______. (A)结晶体(B)无定形体(C)玻璃态(D)冰晶态 4 一次摄入大量苦杏仁易引起中毒,是由于苦杏仁苷在体内彻底水解产生_______,导致中毒。 (A)D-葡萄糖(B)氢氰酸(C)苯甲醛(D)硫氰酸

最新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机密*启用前 厦门大学2007年招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32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 招生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 考生须知: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纸张上的不得分!请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蛋白质的酸水解一般用6mol/L HCI,110℃水解20小时左右,可使蛋白质完全水解。酸水解的优点是(),缺点是使()被完全破坏。 2.生物体内的多糖按其生物功能可以分为两类()、()。前者往往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后者往往以()糖苷键连接而成。 3.酶的变性作用和抑制作用都可以使酶活力丧失,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4.蛋白质N-末端测定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法由于该试剂与N-末端氨基酸形成的物质具有强烈的荧光,灵敏度很高。 5.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四个半胱氨酸残基。若所有半胱氨酸残基都可能配对形成二硫键,则此种蛋白质形成二硫键的方式有()种。 6.对Michaelis型的酶来说,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 =80%Vmax ,则[S]应为Km的倍数是()。 7.双倒数作图法测定酶的米氏常数Km时,Km值可以从直线的()截距获得。 8.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是()和()。 9.当两条()之间存在互补配对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这个过程称为()。 10.核糖体中催化肽键合成的是(),其实质是一种(),()只是用于维持前者构象的。 11.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缺乏()会患脚气病。 12.糖酵解中有三个反应是不可逆的,催化这三个反应的酶是(),(),()。其中()是糖酵解反应的关键限速酶。 13.果糖-1-磷酸在()的催化下,产生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前一种产物可在()催化下生成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酵解途径。 14.1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反应中有()次脱氢,共生成()分子ATP,生成()分子CO2。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写在答卷纸上,每题1分,共30分)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ATP; B.GTP; C.CTP; D.UTP。 2.下列氨基酸中,哪种氨基酸经转氨作用可直接生成草酰乙酸? A.苏氨酸; B.天冬氨酸; C.丙氨酸; D.谷氨酸。

食品化学试题加答案

第一章水分 一、填空题 1。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6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有近似四面体的结构. 2. 冰在转变成水时,静密度增大 ,当继续升温至3. 98℃时密度可达到最大值,继续升温密度逐渐下降 . 3。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大类.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后者可根据其在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 4。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天然食品组织、加工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物理状态;水与不同类型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与离子和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与双亲(中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5。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等温线呈S形,而水果等食品的等温线为J形。 6。吸着等温线的制作方法主要有解吸等温线和回吸等温线两种。对于同一样品而言,等温线的形状和位置主要与试样的组成、物理结构、预处理、温度、制作方法等因素有关。 7.食品中水分对脂质氧化存在促进和抑制作用。当食品中aw值在0.35左右时,水分对脂质起抑制氧化作用;当食品中aw值 >0.35时,水分对脂质起促进氧化作用. 8。冷冻是食品储藏的最理想方式,其作用主要在于低温。冷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温度使反应变得非常缓慢和冷冻产生的浓缩效应加速反应速率两个相反的方面。 二、选择题 1.水分子通过的作用可与另4个水分子配位结合形成四面体结构。 (A)范德华力(B)氢键(C)盐键(D)二硫键 2. 关于冰的结构及性质,描述有误的是。 (A)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 (B)冰结晶并非完整的警惕,通常是有方向性或离子型缺陷的 (C)食品中的冰是由纯水形成的,其冰结晶形式为六方形 (D)食品中的冰晶因溶质的数量和种类等不同,可呈现不同形式的结晶 3。食品中的水分分类很多,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同一类? (A)多层水(B)化合水(C)结合水 (D)毛细管水 4. 下列食品中,哪类食品的吸着等温线呈S形? (A)糖制品(B)肉类 (C)咖啡提取物(D)水果 5.关于BET(单分子层水),描述有误的是一。 (A) BET在区间Ⅱ的商水分末端位置 (B) BET值可以准确地预测干燥产品最大稳定性时的含水量 (C)该水分下除氧化反应外,其他反应仍可保持最小的速率 (D)单分子层水概念是由Brunauer. Emett及Teller提出的单分子层吸附理论三、名词解释 1。水分活度:水分活度能反应水与各种非水成分缔合的强度,其定义可用下式表示:

2008年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详解

2008年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考研试题 22.阐明三羧酸循环的科学家是 A. J.D.Watson B.H.A.Krebs C. L. C. Pauling D.J.B.S umner 23. DNA单链中连接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A. 氢键 B.离子键 C.3′,5′- 磷酸二酯键 D 2′,5′- 磷酸二酯键 24. 由36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典型α螺旋,其螺旋长度是 A. 54 nm B.36 nm C.34 nm D.15 nm 25. 5′- 末端通常具有帽子结构的RNA分子是 A. 原核生物mRNA B.原核生物rRNA C. 真核生物mRNA D.真核生物rRNA 28. 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是 A. 四氢叶酸 B.泛酸 C.核黄素 D.抗坏血酸 29. 大肠杆菌中催化DNA新链延长的主要酶是 A.DNA连接酶 B.DNA聚合酶I C. DNA聚合酶II D.DNA聚合酶Ⅲ 30. 大肠杆菌DNA分子经过连续两代的半保留复制,第2代中来自DNA 含量与总DNA含量的比值是 A. 1/2 B.1/4 C.1/8 D.1/16 31. 原核生物DNA转录时,识别启动子的因子是 A. IF - 1 B.RF - 1 C.σ因子 D.ρ因子 32. 糖酵解途径中,催化己糖裂解产生3 - 磷酸甘油醛的酶是

A.磷酸果糖激酶 B.3 -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 醛缩酶 D.烯醇化酶 33. 下列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酶中,属于调节酶的是 A.延胡索酸酶 B.琥珀酰CoA合成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柠檬酸合酶 34.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 A.50S B.60S C.70S D.80S 35.下列酶中,参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是 A.L - 谷氨酸脱氢酶 B.L - 氨基酸氧化酶 C.谷氨酰胺酶 D.D - 氨基酸氧化酶 36.呼吸链中可阻断电子由Cytb传递到Cytc1的抑制剂是 A.抗霉素A B.安密妥 C. 一氧化碳 D.氰化物 二、简答题:37—39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7.简述ATP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 37.答案要点: (1)是生物系统的能量交换中心。 (2)参与代谢调节。 (3)是合成RNA等物质的原料。 (4)是细胞内磷酸基团转移的中间载体。 38.简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考研生物化学经典题集及答案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经典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属于下列哪种氨基酸?( A )。 A. L-α氨基酸 B. L-β氨基酸C. D-α氨基酸D. D-β氨基酸 A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编码氨基酸共有20种,均属L-α氨基酸(甘氨酸除外) 2. 280nm波长处有吸收峰的氨基酸为( B )。 A.精氨酸 B.色氨酸 C.丝氨酸 D.谷氨酸 B 根据氨基酸的吸收光谱,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80nm处。 3. 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 )。 A.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B.三级结构是单体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级键维持D.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具有三级结构的单体蛋白质有生物学活性,而组成四级结构的亚基同样具有三级结构,当其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学活性。 4. 关于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D )。 A.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稳定性由二硫键维系 B.四级结构是蛋白质保持生物学活性的必要条件 C.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D.蛋白质亚基间由非共价键聚合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的聚合和相互作用;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一些次级键,如氢键、疏水键、盐键等。 二、多项选择题 1. 蛋白质结构域( A B C )。 A.都有特定的功能 B.折叠得较为紧密的区域 C.属于三级结构 D.存在每一种蛋白质中 结构域指有些肽链的某一部分折叠得很紧密,明显区别其他部位,并有一定的功能。 2. 空间构象包括( A B C D )。

A. β-折叠B.结构域 C.亚基D.模序 蛋白质分子结构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4个层次,后三者统称为高级结构或空间结构。β-折叠、模序属于二级结构;.结构域属于三级结构;亚基属于四级结构。 三、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等电点 2. 蛋白质三级结构 3. 蛋白质变性 4. 模序 蛋白质等电点:蛋白质净电荷等于零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指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 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模序:由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结构称为模序。一个模序总有其特征性的氨基酸序列,并发挥特殊功能。 四、填空题 1. 根据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可分为, ,和四类。 1. 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2.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称为一级结构,主要化学键为。 2. 排列顺序;肽键 3. 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其结构受到破坏,而其结构仍可完好无损。 3. 空间;一级 五、简答题 1. 为何蛋白质的含氮量能表示蛋白质的相对量?如何根据蛋白质的含氮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1.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颇为接近,平均为16% ,因此测定蛋白质的含氮量就可推算出 蛋白质的含量。常用的公式为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克%)═每克样品中含氮克数× 6.25×100。 六、论述题 1. 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016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必做题集王镜岩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2016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必做题集王镜岩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第六章生物氧化 一、选择题(A 型题) 1.关于生物氧化的错误描述是() A.生物氧化是在体温,pH 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B.生物氧化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并逐步氧化,逐步释放能量 C.其具体表现为消耗氧和生成CO 2 D.最终产物是H 2O,CO 2和能量 E.生物氧化中,ATP 生成方式只有氧化磷酸化 2.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给者是() A.葡萄糖 B.ATP C.ADP D.脂肪酸 E.磷酸肌酸 3.下列关于呼吸链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它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的线粒体或微粒体 B.它是产生ATP,生成水的主要方式 C.NADH 氧化呼吸链是体内最普遍的 D.呼吸链中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可以解离 E.氢和电子由电负性较高的、电子密度较大的流向电负性较低、电子密度较小的成分,最后传递到正电性最高的氧 4.当氢和电子经NADH 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时可生成的ATP 分子数是() A.1B.2C.3D.4E.5 5.当氢和电子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时可生成ATP 的分子数是() A.1B.2C.3D.4 E.5 6.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A.a→a 3→b→c 1→c B.b→a→a 3→c 1→c C.b→c 1→c→aa 3 D.c 1→c→b→a→a 3E .c→c 1→aa 3→b 7.线粒体内膜表面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 A.FAD B.NAD+ C.NADP+ D.FMN E.TPP 8.作为递氢体,能将电子直接传递给细胞色素的是() A.NADH+H+ B.NADPH+H+ C.CoQ D.FADH2 E.FMNH2 9.能接受还原型辅基上两个氢的呼吸链成分是() A.NAD+ B.FAD C.CoQ D.Cytc E.Cytb 10.鱼藤酮抑制呼吸链的部位是() A.NAD→FMN B.c 1→c C.CoQ→b D.aa 3→O 2 E.b→c 1 二、填空题1.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2.在NADH 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

食品化学题库

1、美拉德反应不利的一面是导致氨基酸的损失,其中影响最大的人体必需氨基酸:( ) A Lys B Phe C Val D Leu 2、下列不属于还原性二糖的是.......................................... ( ) A 麦芽糖 B 蔗糖 C 乳糖 D 纤维二糖 3、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中单糖与低聚糖的功能特性........................ () A 产生甜味 B 结合有风味的物质 C 亲水性 D 有助于食品成型 4、对面团影响的两种主要蛋白质是..................................... () A麦清蛋白和麦谷蛋白 B 麦清蛋白和麦球蛋白 C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 D 麦球蛋白和麦醇溶蛋白 5、在人体必需氨基酸中,存在& -氨基酸的是 ............................... ( ) A亮氨酸 B 异亮氨酸C 苏氨酸D 赖氨酸 6、某油有A、B、C三种脂肪酸,则可能存在几种三酰基甘油酯............. () A、3 B 、8 C 、9 D 、27 7、下列哪一项不是油脂的作用。.......................................... () A、带有脂溶性维生素 B 、易于消化吸收风味好 C可溶解风味物质 D 、吃后可增加食后饱足感 8、下列哪些脂类能形成B晶体结构...................................... () A、豆油 B、奶油 C、花生油 D、猪油E菜籽油F、棉籽油 9、水的生性作用包括................................................. ( ) A、水是体内化学作用的介质 B 、水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C水是维持体温的载温体, D 、水是体内摩擦的滑润剂 10、利用美拉德反应会................................................. ( ) A、产生不同氨基酸 B 、产生不同的风味 C产生金黄色光泽 D 、破坏必需氨基酸 11、影响油脂自氧化的因素............................................. ( ) A、油脂自身的脂肪酸组成 B 、HO对自氧化的影响 C金属离子不促俱自氧化 D 、光散化剂对自氧化的影响 12、油脂的热解不会使................................................. ( ) A、平均分子量升高 B 、粘度增大 C I 2值降低 D POV直降低 13、防止酶褐变的方法................................................. ( )

考研生物化学历年真题总结

考研生物化学历年真题总结 2-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①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及性 质 1994A1.2-1 维系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和β片层的化学键是 A.肽键 B.离子键 C.二硫键 D.氢键 E.疏水键 1994A1 .2-1 D 参阅【2003A19.2-2 】 1994A3.2-1 下列关于免疫球蛋白变性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原有的抗体活性降低或丧 失B.溶解度增加C.易被蛋 白酶水解D.蛋白质的空间构 象破坏E.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无改变 1994A3.2-1 B 参阅【1997X145.2-1】。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称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变性主要是二硫键和共价键的破坏,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免疫球蛋白质变性后,其溶解度降低(不是增加、B 错)、原有的抗体活性降低或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1995A1.2-1 不出现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 B.胱氨酸 C.瓜氨酸 D.精氨酸 E.赖氨酸 1995A1 .2-1 C 解析:【考点:组成蛋白质的20 种氨基酸】

1 总结:不出现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瓜氨酸 2 记忆:不合群(不出现在蛋白质)则就是寡(瓜氨酸) 3 精析:其余 4 种都参与氨基酸的构成,而瓜氨酸只是以氨基酸的氨基酸的形式参加尿素的合成。 1995X139.2-1 酶变性时的表现 为A.溶解度降低B.易受蛋白 酶水解 C.酶活性丧失 D.紫外线(280)吸收增强 1995X139.2-1 ABCD 参阅【1997X145.2-1】。 1995X142.2-2 蛋白质二级结构中存在的构象为 A.α螺旋 B.β螺旋 C.α转角 D.β转角 1995X142.2-2 AD 解析:【考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中存 在的有规律构象包括α螺旋,β转角,β折叠,无规则卷曲。 1997A19.2-1 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 是A.谷氨酸 B.丝氨酸 C.酪氨酸 D.赖氨酸 E.苏氨酸 1997A19.2-1 A 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含有两个氨基 的氨基酸是赖氨酸。 1997A28.2-1 HbO2解离曲线是S形的原因 是A.Hb含有Fe2+ B.Hb含四条肽链 C.Hb存在于红细胞内 D.Hb属于变构蛋白 E.由于存在有2, 3DPG 1997A28.2-1 D 血红蛋白(Hb)是由4 个亚基组成的四级结构,1 分子Hb 可结合4 分子氧。Hb 能与氧可逆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HbO2 占总Hb 的百分数称氧饱和度。以氧饱和度为纵坐标,以氧分压为横坐标作图即为氧解离曲线,它反映血液PO2 与Hb 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氧解离曲线呈 S 型的原因是因为Hb 属于变构蛋白。S 型曲线说明Hb 的4 个亚基与O2 结合时的平衡常数并不相同,而是有4 个不同的平衡常数。Hb 第1 个亚基与O2 结合以后,其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亚基间盐键断裂,彼此间的束缚力减小,使Hb 分子构象逐渐由紧凑型转变为松散状态,从而促进第二、第三个亚基与O2 的结合,当第3 个亚基与O2 结合后,又大大促进第4 个亚基与O2 的结合,这种效应为正协同效应。

生化考研复习题

生化考研复习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1(山大)简要说明为什么大多数球状蛋白质在溶液中具有如下性质。 (1)在低pH值时沉淀。 (2)当离子强度从零增至高值时,先是溶解度增加,然后溶解降低,最后沉淀。(3)在给定离子强度的溶液中,等电pH值时溶解度呈现最小。 (4)加热时沉淀。 2(川大)下列试剂常用于蛋白质化学研究,CNBr,丹磺酰氯、脲,二硝基氟苯(DNFB)、6mol/LHCI,β-巯基乙醇,水合茚三酮,胰蛋白酶,异硫氰酸苯酯,胰凝乳蛋白酶,SDS,指出分别完成下列任务,需用上述何种试剂。 (1)测定小肽的氨基酸顺序。 (2)鉴定肽的氨基末端残基(所得肽量不足10-7g). (3)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的可逆变性,若有二硫键存在时还需加入何种试剂。(4)在芳香族氨基酸的残基的羧基一侧裂解肽键。 (5)在甲硫氨酸的羧基一侧裂解肽键。 3(北师大)用1mol酸水解五肽,得2个Glu,1个Lys,用胰蛋白酶裂解成二个碎片,在pH=7时电泳,碎片之一移向阳极,另一向阴极;用DNP水解得一DNP-谷氨酸;用胰凝乳蛋白酶水解五肽产生两个二肽和一个游离的Glu,,写出五肽顺序。 4(北师大)简述血红蛋白的结构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5(中科院)用什么试剂可将胰岛素链间的二硫键打开与还原?如果要打开牛胰核糖核酸酶链内的二硫键,则在反应体系中还必须加入什么试剂?蛋白质变性时为防止生成的-SH基重新被氧化,可加入什么试剂来保护? 6(中科院)列出蛋白质二级结构和超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 7(中科院)根据AA通式的R基团的极性性质,20种常见的AA可分成哪四类。8(川大)请列举三种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并简过其原理。 9(上师大)指出分子排列阻层析往上洗脱下列蛋白质的顺序。分离的蛋白质范围是5 000到400 000,已知这些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肌红蛋白(马心肌)16900 过氧化氢酶(马肝)247500 细胞色素C(牛心肌)13370 肌球蛋白(鳕鱼肌)524800 糜蛋白酶元(牛胰)23240 血清清蛋白(人)68500

考研试题-615-生物化学讲课教案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生物化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必需氨基酸;2.超二级结构;3.米氏常数;4.抑制剂;5.退火; 6.氧化磷酸化;7.乳酸循环乳;8.变构调节;9.反密码子;10.β-氧化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1)于(2)年提出的。 2.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是通过一个氨基酸的(3)基和另一氨基酸的(4)基连接而形成的。 3.在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中,在环状氨基酸(5)存在处局部螺旋结构中断。 4.氨基酸处于等电状态时,主要是以(6)形式存在,此时它的溶解度最小。 5.一个α-螺旋片段含有180个氨基酸残基,该片段中有(7)圈螺旋?该α-螺旋片段的轴长为(8)。 6.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的截距为(9),纵轴上的截距为(10)。 7.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一类(11)有机物质。主要作用是作为_ (12)的组分参与体内代谢。 8.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13),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14)。 9.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15)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10.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16)作为模板,(17)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18)作为合成的场所。 11.乳糖操纵子的诱导物是(19),色氨酸操纵子的辅阻遏物是(20)。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 A.亮氨酸B.酪氨酸C.赖氨酸D.蛋氨酸 2.hnRNA是下列哪种RNA的前体?() A.tRNA B.rRNA C.mRNA D.sn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