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_三角形教案[1]

第十一章_三角形教案[1]
第十一章_三角形教案[1]

第十一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页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页,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页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页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11.4课题学习镶嵌…………………………………………… 1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点难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符号表示,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是重点;用

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 [投影1-6]如古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

交通标志,等等,处处都有三角形的形象。

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呢? 二、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

形叫做三角

形。

注意:三条线段必须①不在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接。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

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 的顶点C 所对的边AB 可用c

表示,顶点B 所对的边AC 可用b 表示,顶点A 所对的边BC 可用a 表示.

三、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

探究:任意画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 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

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为什么?

有两条路线:(1)从B →C ,(2)从B →A →C ;不一样, AB+AC >BC ①;

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同样地有 AC+BC >AB ②

AB+BC >AC ③

由式子①②③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由不等式②③移项得BC >AB-AC,BC >AC-AB.这就是说,三角形两边的差小

于第三边。

四、三角形的分类

我们知道,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我们把锐角

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统称为斜三角形。

按角分类: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那么三角形按边如何进行分类呢?请你按“有几条边相等”将三角形分类。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显然,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a b c

腰底边

顶角 底角 底角

按边分类:

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五、例题

例用一条长为18㎝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4㎝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分析:(1)等腰三角形三边的长是多少?若设底边长为x㎝,则腰长是多少?(2)“边长为4㎝”是什么意思?

解:(1)设底边长为x㎝,则腰长2 x㎝。

x+2x+2x=18

解得x=3.6

所以,三边长分别为3.6㎝,7.2㎝,7.2㎝.

(2)如果长为4㎝的边为底边,设腰长为x㎝,则

4+2x=18

解得x=7

如果长为4㎝的边为腰,设底边长为x㎝,则

2×4+x=18

解得x=10

因为4+4<10,出现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不能围成腰长是4㎝的等腰三角形。

由以上讨论可知,可以围成底边长是4㎝的等腰三角形。

五、课堂练习

课本4页练习1、2题。

六、课堂小结

1、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及应用。

作业:

课本8页1、2、6、7题。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教学目标〕1、经历画图的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2、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3、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重点难点〕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是重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区别,画钝角三角形的高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也学过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主要线段除高外,还有中线和角平分线值得我们研究。

二、三角形的高

请你在图中画出△ABC 的一条高并说说你画法。

从△ABC 的顶点A 向它所对的边BC 所在的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 ,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高,表示为AD ⊥BC 于点D 。

注意: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请你再画出这个三角形AB 、AC 边上的高,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如果△ABC 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页的结

论还成立吗?

现在我们来画钝角三角形三边上的高,如图。

显然,上页的结论成立。

请你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再画出它三边上的高。

上页的结论还成立。

三、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我们把连结△ABC 的顶点A 和它的对边BC 的中点D ,所得线段AD 叫

做△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表示为BD=DC 或BD=DC =1/2BC 或2BD=2DC=BC.

请你在图中画出△ABC 的另两条边上的中线,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角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如果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页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画图回答。

上页的结论还成立。

四、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画∠A 的平分线AD ,交∠A 所对的边BC 于点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角平分线,表示为∠BAD=∠CAD 或∠BAD=∠CAD =1/2∠BAC 或2∠BAD=2∠CAD =∠BAC 。

思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是一样的吗?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射线,是不一样的。

请你在图中再画出另两个角的平分线,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如果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页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画图回答。

上页的结论还成立。

想一想: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有什么不同?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锐三角形的三

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五、课堂练习

课本4页练习1、2题。 A B C O

D E F

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画法。

2、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及交点的位置规律。

作业:

课本8--9页3、4、8、9题。

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目标] 1、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

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二、三角形的稳定性

〔实验〕1、把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2)

不会改变。

2、把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会改变。

3、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不会改变。

从上页的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三、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的应用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固然好,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也未必不好,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

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直角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2、要使下列木架稳定各至少需要多少根木棍?

3、课本7页练习。

作业8--9页5、10题。

11.2.1三角形的内角

[教学目标]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重点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小学就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这个结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这个命题是不是真命题还需要证明,怎样证明呢?

二、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

回顾我们小学做过的实验,你是怎样操作的?

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用量角器量出

∠BCD的度数,可得到∠A+∠B+∠ACB=1800。

图1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拼?

①剪下∠A,按图(2)拼在一起,可得到∠A+∠B+∠ACB=1800。

图2

②把和剪下按图(3)拼在一起,可得到∠A+∠B+∠ACB=1800。

如果把上页移动的角在图上进行转移,由图1你能想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方法吗?

已知△ABC,求证:∠A+∠B+∠C=1800。

证明一

过点C作CM∥AB,则∠A=∠ACM,∠B=∠DCM,

又∠ACB+∠ACM+∠DCM=1800

∴∠A+∠B+∠ACB=1800。

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由图2、图3你又能想到什么证明方法?请说说证明过程。

三、例题

例 如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500方向,B 岛在A 岛的北偏东800方向,C

岛在B 岛的北偏西400方向,从C 岛看A 、B 两岛的视角∠ACB 是多少度?

分析:怎样能求出∠ACB 的度数?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只需求出∠CAB 和∠CBA 的度数即可。

∠CAB 等于多少度?怎样求∠CBA 的度数?

解:∠CBA=∠BAD-∠CAD=800-500=300

∵AD ∥BE ∴∠BAD+∠ABE=1800

∴∠ABE=1800-∠BAD=1800-800=1000

∴∠ABC=∠ABE-∠EBC=1000-400=600

∴∠ACB=1800-∠ABC-∠CAB=1800-600-300=900

答:从C 岛看AB 两岛的视角∠ACB=1800是900。

四、课堂练习

课本13页1、2题。

作业:

16-17页1、3、4; 7、9题。

第七章复习一(11.1-11.2.1)

一、双基回顾

1、三角形:由 的三条直线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图中有 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为 。

2、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三角形

(2)按边分类:

三角形

〔2〕 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70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三角形三角的关系: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 第三边,两边之差 第三边。 A D C

B E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8,则第三边的范围是 .

5、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从三角形的 向它的 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高

注意:三角形的高与垂线不同;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内部,可能在三角形的边

上,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

在三角形中,连接 与它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

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 与 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不同.

〔4〕如图,以AE 为高的三角形是 .

6、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这点可能在三角形的 ,可能在

三角形的 ,可能在三角形的 。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点在三角形的 .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点在三角形的 。

〔5〕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7、三角形的稳定性: 具有稳定性, 具有不稳定性.

〔6〕有些窗户是可以向外推开的,当我们把窗户推开后,就顺手把风钩勾上,为

什么这样做呢?我们的校门是铁栅栏,为什么既能拉开,又能推拢去呢?

二、例题导引

例1 两根木棒长分别为3厘米和6厘米,要截取其中一根木棒将它钉成一个三角

形,如果要求三边长为整数,那么截取的情况有几种?

例2 如图,已知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中线,AB=6厘米,AC=8厘

米,BC

=10厘米,∠CAB=900,试求(1)AD 的长;(2) △ABE 积;(3) △ACE 与 △ABE 的周长的差。 的

例3 如图,BE 平分∠ABC,CD 平分∠ACB , ∠A =500,求∠BOC 的度数。

三、练习升华

夯实基础

A B C D E

A B C

D E O A B D

1 2

A

B C

D E 1、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1、2、4

C.2、3、4

D.2、3、6

2、如图,工人师傅把新做好的门框上方钉两根木条后存放起来,这是防

止 ,根据是 .

2题 3题 4题

3、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

4、如图,AB ⊥BD 于B, DC ⊥AC 于C,AC 与BD 交于点E,那么△ADE 的边DE 上的高为 ,AE 上的高为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B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C 、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D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6、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7、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0cm 和30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 要

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 〔 〕的木棒

A.10cm

B.20cm

C.50cm

D.60cm

8、在△ABC 中,AB=AC,AD 是中线,△ABC 的周长为34cm,△ABD 的周长为

30cm, 求AD 的长.

9、在△ABC 中,高CE,角平分线BD 交于点O, ∠ECB=50°,求∠BOC 的度

数.

能力提高

10、在△ABC 中,若∠A+∠B=∠C,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三角形.

11、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至少有〔 〕

A 、一个锐角

B 、两个锐角

C 、一个直角

D 、一个钝角

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 〕

A.13

B.15

C. 14

D. 13或15

13、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则它的底边长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若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则它的腰长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4、在△ABC 中,AD 是BC 上的中线,且S △ACD =12,S △ABC = .

15、在△ABC 中,AB=AC, AC 边上的中线BD 把△ABC 的周长分成15和6

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

16、如图,△ABC 中,AD 、AE 分别是△ABC E A

B C D E A

B C D

的高和角平分线,∠C=600,∠B=280,

求∠DAE的度数。

探究创新

17、如图,线段、相交于点,能否确定与的大小,并加以说明.

11.2.2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外角;2、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外角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图,△ABC的三个内角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是∠A、∠B、∠C,它们的和是1800。

若延长BC至D,则∠ACD是什么角?这个角与△ABC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

二、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ACD叫做△ABC的外角。也就是,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想一想,三角形的外角共有几个?

共有六个。

注意: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研究与三角形外角有关的问题时,通常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

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容易知道,三角形的外角∠ACD与相邻的内角∠ACB是邻补角,那与另外两个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如图,这是我们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画的辅助线,你能就此图说明∠ACD与∠A、∠B的关系吗?

∵CE∥AB,∴∠A=∠1,∠B=∠2

又∠ACD=∠1+∠2

∴∠ACD=∠A+∠B

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这个结论吗?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由加数与和的关系你还能知道什么?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即,。

四、例题

例如图,∠1、∠2、∠3是三角形ABC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分析:∠1与∠BAC、∠2与∠ABC、∠3与∠ACB有什么关系?∠BAC、ABC、∠ACB有什么关系?

解:∵∠1+∠BAC=1800,∠2+∠ABC=1800,∠3+∠ACB=1800,

∴∠1+∠BAC+∠2+∠ABC+∠3+∠ACB=5400

又∠BAC+∠ABC+∠ACB=1800

∴∠1+∠2+∠3==3600。

你能用语言叙述本例的结论吗?

三角形外角的和等于3600。

五、课堂练习

课本15-16页练习;

六、课堂小结

1、什么是三角形外角?

2、三角形的外角有哪些性质?

作业:

课本16-17页1、2、5、6、 8题。

11.3.1 多边形

[教学目标]1、了解多边形及有关概念,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2、区别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

[重点难点]多边形及有关概念、正多边形的概念是重点;区别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看下页的图片,你能从中找出由一些线段围成的图形吗?

二、多边形及有关概念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由几条线段组成;它们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首尾顺次相接.

这种在平页内,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多边形按组成它的线段的条数分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n边形。这就是说,一个多边形由几条线段组成,就叫做几边形,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

与三角形类似地,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如图中的∠A、∠B、∠C、∠D、∠E。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如图中的∠1是五边形ABCDE的一个外角。

连接多边形的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四边形有几条对角线?五边形有几条对角线?画图看看。

你能猜想n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吗?说说你的想法。

n边形有n(n-3)条对角线。因为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n个顶点共引n(n-3)条对角线,又由于连接任意两个顶点的两条对角线是相同的,所以,n边形有n(n-3)条对角线。

三、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

[投影3]如图,下页的两个多边形有什么不同?

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ABCD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凸四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而图(2)就不满足上述凸多边形的特征,因为我们画BD所在直线,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我们称它为凹多边形。

注意:今后我们讨论的多边形指的都是凸多边形.

四、正多边形的概念

我们知道,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像这样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投影4]下页是正多边形的一些例子。

五、课堂练习

课本21页练习1。

2、有五个人在告别的时候相互各握了一次手,他们共握了多少次手?你能找到一个几何模型来说明吗?

六、课堂小结

1、多边形及有关概念。

2、区别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

3、正多边形的概念。

4、n边形对角线有n(n-3)条。

作业:

课本24页1。

11.3.2 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1、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外角等概念;2、能通过不同方法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并会应用它们进行有关计算.

[重点难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是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导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在小学我们用量角器量过四边形的内角的度数,知道四边形内角的和为360°,现在你能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吗?

二、多边形的内角和

如图,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几条对角线?它们将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可以引一条对角线;它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因此,四边形的内角和=△ABD 的内角和+△BDC的内角和=2×180°=360°。

类似地,你能知道五边形、六边形…… 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观察下页的图形,填空:

五边形六边形

从五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成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从六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对角线,它们将六边形分成三角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从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成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一2)·180°.

从上页的讨论我们知道,求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将n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来求。现在以五边形为例,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分法一如图1,在五边形ABCDE内任取一点O,连结OA、OB、OC、OD、OE,则得五个三角形。

∴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180°一2×180°=(5—2)×180°=540°。

E

图1 图2

分法二如图2,在边AB上取一点O,连OE、OD、OC,则可以(5-1)个三角形。

∴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1)×180°一180°=(5—2)×180°

如果把五边形换成n边形,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n边形内角和=(n一2)×180°.

三、例题

A

B C

D

例1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C=180°,求∠B与∠D的关系.分析:∠A、∠B、∠C、∠D有什么关系?

解:∵∠A+∠B+∠C+∠D=(4-2)×180°=360°

又∠A+∠C=180°

∴∠B+∠D= 360°-(∠A+∠C)=180°

这就是说,如果四边形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也互补.

例2 如图,在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六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如图,已知∠1,∠2,∠3,∠4,∠5,∠6分别为六边形ABCDEF的外角,求∠1+∠2+∠3+∠4+∠5+∠6的值.分析: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同与它相邻的内角有什么关系?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解:∵∠1+∠BAF=180°∠2+∠ABC=180°∠3+∠BAD=180°∠4+∠CDE=180°∠5+∠DEF=180°∠6+∠EFA=180°∴∠1+∠BAF+∠2+∠ABC+∠3+∠BAD+∠4+∠CDE+∠5+∠DEF+∠6+∠EFA=6×180°

又∠1+∠2+∠3+∠4+∠5+∠6=4×180°

∴∠BAF+∠ABC+∠BAD+∠CDE+∠DEF+∠EFA=6×180°-4×180°=360°

这就是说,六边形形的外角和为360°。

如果把六边形换成n边形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对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如图,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A出发,沿多边形各边走过各顶点,再回到A点,然后转向出发时的方向,在行程中所转的各个角的和就是多边形的外角和,由于走了一周,所得的各个角的和等于一个周角,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四、课堂练习

课本24页1、2、3题。

五、课堂小结

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n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

作业:

课本24页2、3;85页4、5、6、7。

11.4课题学习:镶嵌

[教学目标]1、知道能单独进行平页镶嵌的只有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2、了解平页镶嵌的条件,能用多边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重点难点]平页镶嵌的条件和简单的镶嵌设计是重点;用两种或三种多边形进行平页镶嵌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回想一下,你家屋内铺设的地板是什么图形?街道两边的便道是用什么形状的砖铺设的?为什么这样的砖能铺成无缝隙的地页呢?

二、平页镶嵌及条件

下页的图形是由一些地板砖铺成的,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投影1]

都是一些多边形;相互不重叠;把一部分平页完全覆盖。

用一些不重叠

...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页的一部分完全覆盖

....,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平页镶嵌(或用多边形覆盖平页)的问题

怎样的多边形才能进行平页镶嵌呢?

任意剪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纸板,拼一拼,看它们能否镶嵌成平页图案。[投影2]

能镶嵌成平页图案。

任意剪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四边形纸板,拼一拼,看它们能否镶嵌成平页图案。[投影3]

能镶嵌成平页图案。

任意剪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五边形纸板,拼一拼,看它们能否镶嵌成平页图案。[投影4]

不能镶嵌成平页图案。

任意剪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纸板,拼一拼,看它们能否镶嵌成平页图案。[投影5]

能镶嵌成平页图案。

为什么有的多边形可以镶嵌成平页图案,有的又不能呢?

仔细观察我们镶嵌成的平页图案,在拼接的同一个顶点处各个角有什么关系?

同一个顶点处的各个角的和等于360°,且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

也就是说,只要满足这条件就能进行平页镶嵌。

正五边形在同一个顶点处各角的和不能等于360°,所以正五边形不能进行平页镶嵌。同样的道理,其它多边形也不能单独进行平页镶嵌。

因此,能单独进行平页镶嵌的只有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

三、平页镶嵌的设计

既然只要满足“同一个顶点处的各个角的和等于360°”就能进行平页镶嵌,那么多种多边形只要满足这个条件也应该能进行平页镶嵌。

试一试,哪些多边形可以在一起进行平页镶嵌?

1、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投影6]

2、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投影7]

3、正八边形与正方形[投影8]

4、正方形、正五边形和正十二边形[投影9]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在课外搜集一些其他用多边形镶嵌的平页图案,或者设计一些地板的平页镶嵌图,相互交流一下。

四、课堂练习

1.能够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页的是____。

A、正五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七边形

D、正八边形

2.如果用正三角形进行镶嵌,那么在每个顶点的周围有__个正三角形。

3.如果用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进行镶嵌,那么在每个顶点的周围有____个正三角形和____个正六边形或 ____个正三角形和____个正六边形。

五、课堂小结

1、能单独进行平页镶嵌的多边形有哪几种?

2、平页镶嵌的条件是什么?

3、可以用一种多边形进行平页镶嵌,也可以用多种多边形进行平页镶嵌。

平页镶嵌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十一章复习二(11.2.2-11.4)

一、双基回顾

1、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 与另 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1

,∠ 是△ABC 的一个外角.

图1 图2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两个内角和.

注意: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0.

〔1〕如图2,∠=450,则x= .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2〕如图,△ABC 中,∠1与 ∠A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多边形和正多边形

在平页内,由 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注意:多边形分为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我们现在只研究凸多边形.

各 相等,各 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4、对角线

连接多边形 线段叫做对角线。

〔3〕从九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能作 条,可把九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

5、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

n 边形的内角和是 ;n 边形的外角和是 .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6、平页镶嵌

能单独镶嵌的图形有 。

〔5〕正五边形不能单独镶嵌的原因是什么?

用多种正多边形镶嵌必须满足条件:几种多边形在 的内角的和为 .

〔6〕某公园便道用三种不同的正多边形地砖镶嵌,已选好了正十二边形和正方形两种,还需选用 .

二、例题导引

例1(1)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 150°,求这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2)n 边形的边数每增加1条,其内角和增加多少度?

x

1450

A

B C 1 2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1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www. 12999. com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第十一章三角形教案

11.1 全等三角形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 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三、合作探究 1.观察p 2图案,指出这些图案中中形状与大小相同的图形 2.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 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纸样与三角板 、 完全一样. 3.获取概念 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就是 .(要是把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就可以说明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 即:全等形的准确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推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对应顶点: 、对应角: 、 对应边: 。 “全等”符号: 读作“全等于” 导入新课 D C A B O

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将△ABC 沿BC 翻折180°得到△DBC ;将△ABC 旋转180°得△AED . 甲 D C A B F E 乙 D C A B 丙 D C A B E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得出: ≌△DEF ,△ABC ≌ ,△ABC ≌ . (注意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 、 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 四、精讲精练 精讲: 例1、如图,△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 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例2、如图,已知△ABE ≌△ACD ,∠ADC=∠AEB , ∠B=∠C ,?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 B C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 篇一:人教版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一一最新版 12. 1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学过程I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1、问题: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关系吗?AAlCIl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2.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取一张纸, 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纸样与三角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3.获取概念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要是把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就可以说明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概括全等形的准确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请同学们类推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理解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的含义?仔细阅读课本中”全等”符号表示的要求.1【.导入新课利用投影片演示将AABC沿直线BC平移得ADEF;将AABC沿BC翻折180° 得到ZiDBC;将Z?ABC 旋转180° 得AAED. ADADEBCBC 甲EF 乙D B丙C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不难得出:AABC9Z?DEF, ΔABC^ΔDBC, ΔABC^ΔAED.(注虑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观察与思考:寻找中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例1]如图,AOCA^Z?OBD, C和B, A和D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CAB问题:AOCABZiOBD,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可以重合,?思考通过怎样变换可以使两三角形重合?将AOCA翻折可以使Δ0CA与AOBD重合.因为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所以C和B重合,A和D 重合.DZC=ZB:ZA=ZD; ZAOC=ZDOB. AC二DB; OA=OD; OC二OB. 总结: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转、旋转的方法.[例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教案(共8课时)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1三角形的边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点:1.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难点: 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2.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图形见章前图. 教师叙述: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看条件许可,可以把古埃及的金字塔、飞机、飞船、分子结构……的投影,给同学放映)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飞机、上天的飞船,从宏大的建筑如P1的图,到微小的分子结构,处处都有三角形的身影.结合以上的实际使学生了解到:我们所研究的“三角形”这个课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 学生活动:(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 (2)选派代表说明三角形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2.板书:在黑板上老师画出以下几个图形. (1) C B A (2) C B A (3) E D C B A (4) E D B A (5) D C B A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图:区别三条线段是否存在首尾顺序相接所组成的.图(1)三条线段AC 、CB 、AB 是否首尾顺序相接.(是) (2)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哪些是三角形? (3)描述三角形的特点: 板书:“不在一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提问:上述对三角形的描述中你认为有几个部分要引起重视. 学生回答: a.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一、课标要求 (1)理解三角形及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证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了解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边、内角、外角、对角线、正多边形),探索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 二、教材分析 第1节研究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首先结合引言中的实际例子给出三角形的概念,进而研究三角形的分类。对于三角形的边,证明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然后给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结合三角形的中线介绍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最后结合实际例子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 第2节研究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对于三角形的内角,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然后由这个定理推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最后给出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第3节介绍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与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外角和。三角形是多边形的一种,因而可以借助三角形给出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多边形的边、内角、外角、内角和都可由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推广而来。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因而常常将多边形分为若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性质研究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就是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将多边形的有关内容与三角形的有关内容紧接安排,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学习。 三、教学建议 1.把握好教学要求 与三角形有关的一些概念在本章中只要求达到理解的程度就可以了,进一步的要求可通过后续学习达到。如对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本章中只要知道它的定义,能够从定义得出角相等就可以了,学生在画角平分线时发现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可直接肯定这个结论,在下一章“全等三角形”中再证明这个结论,同样,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的结论也可直接点明。 在本章中,三角形的稳定性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待以后学过“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进一步明白其中的道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有一定的难度,只要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不要在辅助线上花太多的精力,以免影响对内容本身的理解与掌握,

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2.1全等三角形 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重点 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 掌握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寻找规律,能迅速正确地指出两个全等三角形 的对应元素. 一、情境导入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了”,但是在我们的周围却有着好多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案.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探究新知 1.动手做 (1)和同桌一起将两本数学课本叠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重合吗? (2)把手中三角板按在纸上,画出三角形,并裁下来,把三角板和纸三角形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够重合吗? 得出全等形的概念,进而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观察 观察△ABC与△A′B′C′ 重合的情况. 总结知识点: 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 全等的符号:“≌”,读作:“全等于”. 如:△ABC≌△A′B′C′. 3.探究 (1)在全等三角形中,有没有相等的角、相等的边呢? 通过以上探索得出结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把△ABC沿直线BC平移、翻折,绕定点旋转,观察图形的大小形状是否变化.

得出结论:平移、翻折、旋转只能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能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如△ABC和△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 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 三、应用举例 例1如图,△ADE≌△BCF,AD=6 cm,CD=5 cm,求BD的长.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找出对应边即可. 解:∵△ADE≌△BCF,∴AD=BC.∵AD=6 cm, ∴BC=6 cm.又∵CD=5 cm, ∴BD=BC-CD=6-5=1(cm). 四、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第1题. 教材习题12.1第1题. 补充题: 1.全等三角形是() A.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B.周长相等的三角形 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D.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④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A.1B.2C.3D.4 3.如图,已知△ABC≌△DEF,∠A=85°,∠B=60°,AB=8,EF=5,求∠DFE 的度数与DE的长.

第十一章三角形全章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边

检测练习一、如图,在三角形ABC中, (1)AB+BC AC AC+BC AB AB+AC BC (2)假设一只小虫从点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 有路线。路线最近,根据是:, 于是有:(得出的结 论)。 (3)下列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为什么? ①3、4、8 ②5、6、11 ③5、6、10 研读三、认真阅读课本认真看课本( P64例题,时间:5分钟) 要求:(1)、注意例题的格式和步骤,思考(2)中为什么要分情况讨论。 (2)、对这例题的解法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一边阅读例题一边完成检测练习三。 检测练习二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①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 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要有完整的过程啊!) 解: (三)在研读的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归纳小结 (一)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二)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强化训练 【A】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按边分类课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一个不等边三角形有两边分别是 3、5另一边可能是() A、1 B、2 C、3 D、4 3、下列长度的各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cm、12cm、8cm B、6cm、8cm、15cm 、3cm、5cm D、6.3cm、6.3cm、12cm 【B】组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另一边长等于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5、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3cm.则第三边的长取值范围是多少? 【C】组(共小1-2题) 6、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3cm.则第三边的长取值范围是。 小方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8cm的游戏棒,他想再找一根,使这三根游戏棒首尾相连能搭成一个三角形. (1)你能帮小方想出第三根游戏棒的长度吗?(长度为正整数) (2)想一想:如果已知两边,则构成三角形的第三边的条件是什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教案(新 版)新人教版 一、课标要求 (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边角边”和“角边角”)和定理(“角角边”),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一些结论。 (4)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能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 二、教材分析 中学阶段重点研究的两个平面图形间的关系是全等和相似,本章以三角形为例研究全等。对全等三角形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将为后面相似的学习提供思路,而且全等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全等三角形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相似三角形的重要基础。本章还借助全等三角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主要包括用分析法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用综合法书写证明格式以及掌握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过程。由于利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角等基本几何元素相等,所以本章的内容也是后面将学习的等腰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内容的基础。 全等形在几何中处处可见,为了避免学生将全等的概念局限于全等三角形,本章从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全等图形谈起。接着,教科书从“重合”的角度定义了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这种定义方式有利于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直观地认识所定义的对象,也便于引出全等形的对应部分。 性质与判定是研究全等三角形的两个重要方面。教科书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直接导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在研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时,由图形的性质与判定在命题陈述上的互逆关系出发,引出由三条边分别相等、三个角分别相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接下来,教科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活动——首先提出探究的问题: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可知,满足三条边分别相等、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能否减少条件,简捷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然后从“一个条件”开始,逐渐增加条件的数量,分别探究“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能否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对于“三个条件”的情形,分为三条边、两条边和一个角、两个角和一条边以及三个角分别相等的情况依次进行了探究。同时,根据对各判定方法学习要求的差别设置了不同的学习方式,有的让学生通过作图实验,猜想结论,再以基本事实的形式给出判定方法,有的让学生通过举反例说明判定方法不成立,有的则由已获得的判定方法证明新的判定方法。最后,探究了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 由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以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本章的最后一节安排了角的平分线的

三角形教案优质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4.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客观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2.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 3.通过度量三角形的边长的实践活动,从中理解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 难点: 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2.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投影:图形见章前P1图. 教师叙述: 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看条件许可, 可以把古埃及的金字塔、飞机、飞船、分子结构……的投影,给同学放映)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飞机、上天的飞船,从宏大的建筑如P68-69的图,到微小的分子结构, 处处都有三角形的身影.结合以上的实际使学生了解到:我们所研究的“三角形”这个课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 学生活动:(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 (2)选派代表说明三角形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2.板书:在黑板上老师画出以下几个图形.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图:区别三条线段是否存在首尾顺序相接所组成的.图(1)三条线段AC、CB、AB是否首尾顺序相接.(是) (2)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哪些是三角形? (3)描述三角形的特点: 板书:“不在一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提问:上述对三角形的描述中你认为有几个部分要引起重视. 学生回答: a.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b.首尾顺次相接. 二、读一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第一部分至思考,一段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 (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 (4)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三边,AB可用边AB的所对的角C的小写字母c 表示,AC可用b表示,BC可用a表示. 三、做一做 画出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 同学们在画图计算的过程中,展开议论,并指定回答以上问题: (1)小虫从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有如下几条路线. a.从B→C b.从B→A→C (2)从B沿边BC到C的路线长为BC的长. 从B沿边BA到A,从A沿边C到C的路线长为BA+AC. 经过测量可以说BA+AC>BC,可以说这两条路线的长是不一样的. 四、议一议 1.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不等关系? 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五、想一想 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几类? 六、练一练 有三根木棒长分别为3cm、6cm和2cm,用这些木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分析:(1)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关键在捡判定它们是否符合 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符合即可的构成一个三角形,看不符合就不可能构 成一个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备课资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第十二章 12.1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1: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全等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全等形. 关键提醒:1. 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关注的是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完全一样,叠合在一起是否重合,与它们的位置没有关系. 2. “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所以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都能通过适当的平移、翻折、旋转等变换后重合. 知识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还容易知道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关键提醒:1.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但周长相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2. 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概念.一般地,对应边、对应角是就两个三角形而言的,指两条边、两个角的关系,而对边、对角是就同一个三角形的边和角而言的,对边是指角的对边,对角是指边的对角.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判定 【例1】如图所示,△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DBE,且∠ABC=90°. (1)△ABC和△DB E是否全等?若全等,指出对应边和对应角; (2)直线AC、DE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解:(1)因为△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与△DBE重合,所以△ABC≌△DBE. 对应边:AB与DB,BC与BE,AC与DE;对应角:∠A与∠D,∠ABC与∠DBE,∠ACB与∠E. (2)延长AC交DE于点F.如图所示, 由(1)知∠A=∠D,又∠ACB=∠DCF,所以在△ABC和△DFC中,有∠DFC=∠ABC=90°,即直线AC与DE 互相垂直. 点拨:(1)中的△ABC和△DBE形状和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改变,所以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根据旋转过程中点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出对应边和对应角;(2)延长AC交DE于点F,可以证明∠CFD=∠ABC=90°,从而可以判断出两条线段是垂直关系. 考点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断三角形的全等 【例2】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的中点,连接A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则图中共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请直接用符号“≌”把它们分别表示出来.(不要求证明)

第十一章《三角形》教案人教版

11.1.1三角形的边教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黄海娟复备人: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1.三角形的概念,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并把三角形分类. 2.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让学生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教学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本1-3页探究前的内容 二、填一填:(见导学案),然后个别展示答案 三、练一练:(见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四、探一探,说一说:(课本第3页探究) 小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五、用一用:(导学案及课本第3页例题,)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六、谈一谈: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 七、测一测:(见导学案)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黄海娟复备人: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并会画出三角形的高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 让学生认识并会画出三角形的中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3. 让学生认识并会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高线、中线与角平分线,并会画出图形 教学难点: 画出三角形的高线、中线与角平分线.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1、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什么?按角分可分为什么? 2、下列长度的三个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1)3,6,8 (2)1,2,3 (3)6,8,2 二、看一看:课本第4-5页内容 三、探一探:(先独立再合作) (一)高线: 1、高线的定义 2、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高并归纳结论(见导学案) (二)中线: 1、中线的定义 2、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中线并归纳结论(见导学案) (三)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定义 2、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角的角平分线并归纳结论(见导学案) 总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一条。 巩固练习:课本第5页 四、谈一谈: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 五、测一测:(见导学案)

部编版人教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全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表格版)》精品教案

最新精品 部编版人教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 优 秀 教 学 设 计 (全章完整版含教学反思)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实用性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观察三角形的构成,探索三角形的概念 问题1:你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 让学生画出三角形,直观感受三角形的构成. 问题2:结合你画的三角形,说明三角形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回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 问题3:什么叫三角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自主学习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分类 阅读教材第2页到第3页探究前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根据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三角形中,什么叫边?什么叫内角?什么叫顶点? (2)如何用符号表示三角形ABC? (3)如何用小写字母表示三角形ABC的三条边? 学生回答:三角形边、内角、顶点的概念.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ABC的边AB为∠C所对的边,可以用顶点C的小写字母c表示,同样,边AC可用b 表示,边BC可用a表示. 问题2:如果将三角形分类,按照边的关系可以分成几类?按照角的关系又如何分类呢? 学生回答:三角形按照“有几条边相等”可以分为: 3. 通过观察实践,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 问题1:任意画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从点B 本环节设计了阶梯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了动手画图、回顾旧知、归纳总结三个过程.在归纳总结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归纳,教师也要适时进行引导和强调. 自学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并能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不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在表示方法上要注意:在表示△ABC 时,三个顶点字母A,B,C的顺序可以 改变,所以△ABC,△ACB,△BAC,△BCA,△CAB,△CBA表示的是同一个三角形.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图形都可以用符号表示,目前只有角和三角形可以分别用“∠”和“△”表示.对于三角形的分类,教师要加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通过观察与实践,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教学计划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教学计划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探索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学会怎样应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本章划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性质;第二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判定方法;第三节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教材分析 教材力求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活动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内容呈现上,把研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重点放在第一个条件上,通过“边边边”条件探索什么是三角形的判定,如何判定,怎样进行推理论证,怎样正确地表达证明过程.学生开始学习三角形判定定理时的困难在于定理的证明,而这些推理证明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为了突出判定方法这条主渠道,教材都作为基本事实提出来,在画图、实验中让学生知道它们的正确性就可以了.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节中的两个互逆定理,只要求学生了解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不必介绍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等内容,这将在“勾股定理”中介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中,提高认知水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并应用于实际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能力,感悟几何学的内涵.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使学生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2.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3.关键:突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条主线,淡化对定理的证明.教学建议

新人教版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全章教案

C 1 1C A B A 1 第十二章 §12.1 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理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能够准确辩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过程与方法 : 1、在图形变换以用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觉。 2、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和实际操作中获得全等 三角形的体验。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和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预习导航: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如何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片 :1.问题:你能 发现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美妙 的关系吗? 这两个图形是完全重合的. 2.那同学们能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吗003F 生:同一张底片洗出的同大小照片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 3.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 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纸样与三角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4.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 对应边,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 记作:△ABC ≌ △ A ’B ’C ’ 符号“ ≌ ”读作“全等于” 甲 D C A B F E

(注意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二).新知探究 利用投影片演示 1.活动: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将△ABC 沿BC 翻折180 得到△DBC ; 将△ABC 旋转180°得△AED . 2.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 一种策略. 3. 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 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例题讲解 [例1]如图,△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1. 分析:△OCA ≌△OBD ,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可以重合,?思考通过怎样变换可以使两三角 形重合? 将△OCA 翻折可以使△OCA 与△OBD 重合.因为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所以C 和B 重合,A 和D 重合. ∠C=∠B ;∠A=∠D ;∠AOC=∠DOB .AC=DB ;OA=OD ;OC=OB . 2. 总结: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转、旋转的方法. [例2]如图,已知△ABE ≌△ACD ,∠ADE=∠AED ,∠B=∠C ,?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1. 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ABE 和△ACD 从复杂的图形 中分离出来. 2小结:找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常用方法有: D C A B O D C A B E 乙 D C A B 丙 D C A B E

第11章三角形全章教案资料

第十一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湖南省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1章 三角形小结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三角形 课题:第十一章三角形小结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及三边关系 教材及学情分析 11.1节研究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首先结合引言中的实际例子给出三角形的概念,进而研究三角形的分类.对于三角形的边,证明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接下来,给出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结合三角形的中线介绍了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最后结合实际例子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 11.2节研究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对于三角形的内角,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然后由这个定理推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最后给出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以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基础,本章11.3节接着介绍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与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三角形是多边形的一种,因而可以借助三角形介绍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多边形的边、内角、外角、内角和都可由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推广而来.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因而常常将多边形分为几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性质研究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就是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将多边形的有关内容与三角形的有关内容紧接安排,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八年级两个班对数学中符号语言的运用较为单薄,且在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有点吃力,复习要重点加强。 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证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了解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边、内角、外角、对角线、正多边形),探索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重点三角形和多边形的概念及有关性质难点三角形和多边形性质的应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与意义、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分类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整理复习,初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 基本复习技能。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提高复习课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总复习三角形相关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复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活动,提高学生上复习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资源教育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检查反馈 师:《论语》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 说学习时经常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 同学们一起再次走进“三角形”,去体验复习的快乐。 1、学生交流,汇报。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复习学过的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下面谁将自己的复习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汇报) 二、梳理知识,整理复习 1、知识呈现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师:你的三个角多少度?这是三角形的起点知识,也是最重 要的知识。贴出知识卡片 ②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你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能再说出一组可以 备注

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吗?3cm、5cm和9cm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吗?) ③三角形中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师:一个三角形有多少条高?高一般用什么线来画?你的高和底分别是多少?[三条]贴出知识卡片 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你会联想到哪个图形正好和他有相反的特性吗? ⑤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师: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呢?……你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为什么?判断的简单方法:以最大角判断) 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已经知道两个角的度数,如何求第三个角的度数呢? ⑦三角形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师:老师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你的呢?为什么很多人的三角形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呢?揭示第10号知识卡片(非等腰三角形:三边不等),明确像这样的三角形居多。 2、介绍课前准备的三角形。 联系刚刚回顾的所有知识,介绍手中的三角形。(学生于课前完成作高、量边长度、量角的度数)同桌互相介绍后,全班汇报。 两生汇报,看谁汇报的有条理而且准确。 3、对比联系,系统整理。 复习还需要我们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所有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使我们头脑中能清晰的建立起知识的联系。为了便于大家整理,老师将所有的知识点印制成了这样的知识卡片,并分发到了各个学习小组,下面我们以游戏的形式来对知识进行整理。 游戏:请14位同学上黑板简单介绍自己手中的知识卡片的含义,并将知识卡片贴到合适的位置,最后介绍一下所贴位置的理由。 学生代表上黑板操作,教师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预设效果如下: 《三角形总复习》 三角形的组成:三个顶点三个角三条边(围成)三条高(虚线) 三角形的性质:具有稳定性内角和180度两条边的长

初中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教案

初中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教案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概念、按边分类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内容解析 三角形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在本章中,学好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相关内容打好基础,本节主要介绍与三角形的的概念、按边分类和三角形三边关系,使学生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和三角形三边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理解并且灵活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 2.教学目标解析 (1)结合具体图形,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元素.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中的相关元素,并会按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并会运用这一性质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推理、交流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和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回忆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结合你以前对三角形的了解,请你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针对学生下的定义,给出各种图形反例,如下图,指出其不完整性,加深 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三角形概念的获得,要让学生经历其描述的过程,借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动态演示“首尾顺次相接”这个的动画,归纳出三角形的定义. 师生活动: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补充说明:要求学生学会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边、角的概念以及几何表达方法. 师生活动:结合具体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学会由文字语言向几何语言的过渡.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认知,并进一步熟悉几何语言在学习中的应用. 3.概念辨析,应用巩固 如图,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