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上半年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7五一假期居民旅游消费趋势报告

2017五一假期居民旅游消费趋势报告

2017五一假期居民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五一期间景区及周边游出游人数预计是清明小长假的2.63倍,国内游、出境游等的出游人数相比清明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每年五一假期前后均为上半年的出游高峰,今年也不例外。

同程旅游日前发布的《2017五一假期居民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五一期间景区及周边游出游人数预计是清明小长假的2.63倍,国内游、出境游等的出游人数相比清明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报告》提供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周边游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出游类型,占比近半数,符合“长假长线游,短假周边游”的旅游消费规律。

但是,也有不少消费者选择“拼假”的方式长线出游,有力地支撑了五一期间的国内长线游和出境游市场。

在玩法方面,今年五一假期居民的旅游消费在住宿和游玩方式上都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民宿等非标住宿的需求持续上升,自驾游持续升温。

五一出游需求近半数为周边游,民宿等非标住宿需求旺盛《报告》基于同程旅游大数据平台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居民的旅游消费趋势进行了分析。

数据显示,明确表示将选择周边游(居住地300公里范围内)的受访者占比47.07%,选择国内长线游(居住地300公里以上)的比例为33.39%,选择出境游的比例为19.54%,总体上国内游(含周边游及国内长线游)占比超过了八成,符合“长假长线游、短假周边游”的假期旅游消费规律。

但由于五一正值上半年出游旺季,假期期间的长线出游需求占比整体上较清明假期还是有近一倍的增长。

《报告》还对五一假期居民出游在住宿、交通等方面的偏好进行了分析。

数据显示,经济型酒店是最受欢迎的住宿选择,其次为星级酒店,二者合并占比70.95%。

除了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型酒店和星级酒店外,以民宿、客栈等为代表的的非标准住宿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知名精品民宿品牌花间堂位于苏州、丽江、阆中等热门目的地的分店五一期间预订火爆,位于同里、南浔等古镇景区内的分店更是一房难求。

具体细分人群的偏好方面,90后和80后相对更加偏好入住经济型酒店,70后和60后相对更加偏好民宿,50后则对客栈情有独钟。

2017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2017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2017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发布湖南为旅游发达地区2017-10-10 16:00:05 [来源:旅游产业观察] [编辑:曾晓晨]字体:【大中小】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

报告分析了国内旅游市场新需求,梳理了地方旅游发展新经验,重点探讨了假日旅游市场的新特征,并对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景透析与权威解读,根据预测,2017年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4.4万亿元。

报告指出,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0%。

国内旅游收入3.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9%。

据预测,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48.8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总体稳定国内旅游市场规模长期保持在15%左右的增长速度,而旅游收入总体保持12%左右的增长速度。

目前,中国国内旅游极发达地区是: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国内旅游发达地区是:安徽、河北、四川、湖北、河南、北京、江西、湖南、辽宁、福建。

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总体稳定,东部地区在旅游客流量和旅游交通便捷度方面均保持较强优势。

国内游的客流量依然以东部三大经济区之间、三大经济区与成渝地区之间、长三角与中部地区之间旅游流为主。

31个省(区、市)国内旅游发展指数国内旅游市场以休闲度假为主国内旅游市场方面,2016年我国国内旅游动机主要以休闲度假和探亲访友为主。

其中,城镇居民有48.3%以休闲度假及娱乐为主,其次是探亲访友占27.2%,而对于农村居民有36.4%以休闲度假及娱乐为主,其次是探亲访友,占到31.7%。

2016年国内旅游消费则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饮及购物三个方面。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约1130.7元,交通费占比30.9%,餐饮费用占比26%,购物费用占比18.9%。

农村居民相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较弱,2016年人均花费约691元,其中交通费占比29.5%,餐饮费用占比26.8%,购物费用占比24.4%。

2017-2018中国旅游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2017-2018中国旅游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机场
38% 65% 86% 87% 69% 92%
飞机上
49% 82%
91%
62% 35% 14%
全球
中国 中国95后
3.4x
31% 13% 8% 9% 18%
51%
18-34
中国 China 18-34
35-50
中国 China 35-50
51+
中国 China 51+
中国95后在飞机上购物的花费 是全球旅行者的3倍
30%
35%
32%
34%
50% 21%
21%
16% 17%
11% 17%
我有时会在飞行途中购买零售商品
30%
16% 11% 10% 6% 22%
我总是会在飞行途中购买零售商品
全球
日本
英国
中国
法国
美国
6
与全球同年龄段消费者相比,中国千禧一代旅行者的消费水平要超出全球同年龄段 消费者20%, 而年长一代中国消费者表现更甚,超出全球同年龄段消费者35%
11
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决定因素亦不同
对全球消费者来说,价格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商品和品类对特定的消费 群体来说也很重要
哪些因素会促使您更多的在飞机上购买零售商品? 排名第一
中国调研数据
01 02 03 04
价格更便宜
18%
更多的商品选择
32%
千禧一代群体中占25% 机场购物选项中占24
15%
19%
中国 China 51+
7
全球范围内,中高收入家庭非常喜欢在飞行途中购买零售商品,中国中高 收入阶层也非常喜欢在飞行途中购物
飞行途中,您购买零售商品的频率是多少?(免税商品或其他)

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

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万亿元。

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

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

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

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

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亿人次,同比增长%。

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

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

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

2017年旅游消费调查分析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旅游消费调查分析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旅游消费调查分析报告近日,《中国人的旅游消费账单:全球旅游消费报告2017》发布了,报告基于双方大数据,对2017年中国游客在境内外的消费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旅游人次达到45.6 亿人次,同比增长9.6%,人均出游3.3 次。

其中,境内旅游人次达44.4 亿,占比97.4%,同比增长11%。

出境旅游人次仅为 1.22 亿,同比增长 4.3%,相当于每个持有因私普通护照的中国内地居民每年出境旅游1 次(2017 年中国内地居民有效因私普通护照持有量已达1.29 亿)。

中国的出境游人数位居世界第一的同时,也连续第五年占据世界最大境外消费国的位置。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达到2610 亿美元,与2015 年相比增加12%。

排在第二位的美国,境外消费额不及中国的一半。

大众旅游时代下,随着中国人旅游观念的转变、跨境电商的渗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旅游消费市场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报告显示,随着中国人旅游消费升级与消费观念转型,“旅购”尽管火爆,但其热度与往年相比有明显降温,中国消费者更加趋于理性。

中国人的旅游消费逐渐从“购买商品”转向“购买体验”,“只买不问”转向“先查后买”和“边查边买”,“重视价格”转向“重视品质”等特点上。

报告指出,2017年1月份至4月份,中国游客境内购物消费金额为1380亿元,境外购物消费金额为277.9亿元,分别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5%和37.2%。

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在文娱项目上的消费大幅增加,其中,境内人均文娱消费同比增长达334%。

在男女游客购物消费差异方面,报告数据显示,女性游客的购物消费总体金额占比虽高,但男性游客的人均购物消费金额是女性游客的2倍,“买买买”不再是女人的专利。

细分境内购物消费数据来看,女性游客虽然是购物的主力军,总购物消费额占61.7%,高于男性游客,但却仅胜在消费人数上,女性游客的境内年人均购物消费额不到男性的一半。

2017年全域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全域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全域旅游消费趋势报告全域旅游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随着2017年全域旅游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内旅游行业迎来黄金期。

报告基于美团旅行近亿用户海量数据,结合美团与大众点评双平台本异地及境内住宿、出行、景区游览等消费行为,对全域旅游消费做全面分析和预测。

从《报告》可以看到,随着游客从景点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大交通被激活,住宿趋向品质化和个性化;主题公园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日益显著,主题乐园与区域之间的互相促进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如上海迪士尼;“旅游+”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商圈也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去处,其中北京的王府井、三里屯,上海的南京路、迪士尼,成都的宽窄巷子、春熙路成为全域旅游带火的热门商圈……《报告》显示出旅游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更注重体验和休闲,追求个性化、品质化旅游产品。

同时,旅游对周边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呈现出全域旅游特征,中国迈入全域旅游时代。

国人旅游观巨变,全域旅游全面爆发有句戏言如此形容国人游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既是对游客旅游状态入木三分的刻画,也体现着以往国人的旅游观,以景点游为主。

不过,这一趋势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中国人从观光旅游过渡到以度假休闲为主。

从2016年起,旅行者出行方式的散客化和自助化趋势越发明显。

《报告》显示,我国自助游的游客占比超过85%,其中自驾游占比超过60%。

在自由安排行程中,大多数旅行者已经从提前规划到“随走随订”,临时在OTA上购买景点门票,其中,提前1天购买者占比达到88.3%,提前2天及以上订票者仅为21.7%。

自助游火爆,激活大交通旅游交通是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人们顺利出行的保证。

随着国民旅游观的不断升级,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产品受到追捧,旅行者倾向于自己安排时间、酒店、车辆来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

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游中自驾游比例超过60%,成为短途旅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长途旅行中,火车、飞机仍然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人均单价方面也有较快增长。

2017年旅游消费升级分析报告

2017年旅游消费升级分析报告

2017年旅游消费升级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中产家庭崛起,8090 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加速旅游升级与新演绎 (3)二、景区升级:观光型向休闲型大步转型,城市周边景区将显著受益 (5)1、全域旅游丰富景区产品,传统景区迎来新变化。

................................................. 6.2、休闲娱乐型景区迎来量价齐升,强IP 塑造核心竞争力 (7)(1)休闲古镇:休闲属性带来量价齐升,古镇文化塑造强IP (8)(2)主题公园:受益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爆发,亲子属性带来较高粘性 (9)3、城市周边游日益刚需化,二三线景区迎来发展机遇............................................. 1. 0(1)周边游的低客单价特征更加符合三四线城市大众消费需求 (12)(2)消费能力增强,休闲类消费需求规模可观 (13)(3)城市周边地区的二三线景区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13)三、住宿升级:追求品质与性价比,个性化、家庭化、非标化 (14)1、品质升级,追求品质与性价比.................................................................................. 1..42、特色+内涵升级,个性化与“酒店+”。

............................................................. 1.63、共享理念下,非标住宿产品民宿的快速兴起......................................................... 1. 8四、旅游休闲娱乐升级:消费升级推动休闲游购娱产业百花齐放. 191、旅游购物升级:出境买买买回流助力免税成长..................................................... 1. 92、旅游演艺:演艺形式推陈出新,大投入大制作云起............................................. 2. 1(1)宋城演艺 (22)(2)三湘印象 (22)3、博彩:受益消费升级与休闲度假游复苏 ................................................................. 2.3了有利支撑,且更加注重出游的品质、体验与性价比。

17年旅游发展报告总结

17年旅游发展报告总结

17年旅游发展报告总结引言旅游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最新的报告显示,2017年旅游业再次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本报告将对17年旅游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发展情况国内旅游市场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0%,达到10亿人次。

同时,旅游收入也增长了12%,达到了1.2万亿人民币。

这显示出国内旅游市场的强劲发展态势。

国际旅游市场国际旅游市场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3亿人次,同比增长15%。

出境旅游支出也增长了5%,达到了1.4万亿元人民币。

这显示出中国公民对境外旅游的热情不减。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国内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促进了旅游需求的增长。

2.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

3.旅游目的地的丰富多样性,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访。

国际因素1.境外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力度增加,吸引了更多中国游客。

2.中国公民对国际旅游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出境游意愿增强。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均衡,一些地方资源闲置,而一些热门景点过度开发,出现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

2.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地方存在服务态度不好、旅游设施陈旧等问题,影响了旅游体验。

3.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旅游相关产业之间协同效应不明显,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虽然旅游业面临一些问题,但展望未来,旅游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将得到更好的利用。

2.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旅游服务质量将得到提高,一些地方将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4.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形成更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一旅游消费热度TOP10城市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城市 上海 北京 广州 珠海 深圳 杭州 武汉 长沙 天津 西安 热度 97.6 93.4 91.2 90.2 88.4 87.1 85.0 84.5 82.8 77.3
数据说明: 旅游消费热度是根据旅游人次、旅游消费额、重游率等综合计算得出的0-100间的数值,分值越高说明热度越高。
2016上半年旅游综合贡献度TOP10城市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城市 上海 广州 北京 深圳 南京 杭州 苏州 厦门 成都10源自武汉↑10
重庆
13
03
节假日旅游
14
14
出游高峰仍集中在节假日
15
出游高峰仍集中在节假日
• 春节及五一旅游消费贡献度均高于上半年平均水平,节假日对旅游消费的拉动明显。
数据说明: 城市出游力指数:该城市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占该城市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呼和浩特 兰州
海口 北京 深圳 吉林 广州
8
02
旅游贡献度
9
旅游拉动经济
10
综合贡献度
•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目标之一,截至2020年,旅游业对餐饮、住宿、民
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度达到85%以上。
• 旅游对泛消费行业综合贡献度已达70%,呈逐年上升趋势,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 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
出游意愿及消费意愿较为强烈。
假日旅游持续火爆,目的地选择多元化。假日旅游仍然是旅游消费的最大热点,旅游
消费贡献度高于上半年整体水平,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呈现多元化。
18
谢谢观看
THANK YOU
2017-2018上半年中国旅游消费 大数据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
3
目 录
CONTENTS
01 02 03
居民出游力
旅游贡献度
节假日旅游
4
01
居民出游力
5
居民出游力不断提高
6
居民出游力不断提高
• •
国内经济形势良好,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出游力指数持续上升,上半年增长明显,达到新高。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假日制度不断完善,旅游消费得 到快速释放,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7
总结
居民出游力及旅游消费综合贡献度不断提升。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旅游作为一种发展和享受性消费,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居民旅游消费支 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增长的同时,旅游对泛消费行业的贡献度也在逐年提升。
经济发达地区出游力排名靠前。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高,交通发达,出行便利,
16
节假日旅游热门城市
• 春节旅游热门城市集中在4条主线,沿海城市的宜人气候、蜀中地区的麻辣诱惑、江南古 城的文化气息、北上广深的都市繁华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 五一期间沿海及热带地区旅游热度下降,杭州、西安等古都城市受到追捧。
春节旅游消费热度TOP10城市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城市 上海 深圳 北京 广州 重庆 三亚 苏州 厦门 武汉 杭州 热度 93.0 92.5 91.4 89.2 87.4 86.2 80.1 79.2 76.5 75.8
数据说明: 旅游对泛消费行业综合贡献度指旅游消费对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行业消费总额的综合贡献度。
11
分行业贡献度
• 2017年上半年旅游对餐饮、娱乐、住宿、购物四个行业的贡献度均在5成以上。作为
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为拉动相关行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餐饮
娱乐
住宿
购物
61.1%
62.4%
72.2%
54.0%
12
分城市贡献度
• 上半年旅游综合贡献度TOP10城市多为老牌旅游城市,与2016年相比TOP10城市差异不大。
2017上半年旅游综合贡献度TOP10城市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城市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南京 苏州 厦门 成都 杭州 变化 -↑ ↑ ↓ -↑ ↑ ↑ ↓
数据说明: 出游力指数: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7
经济发达地区出游力排名靠前
• 出游力TOP10城市多为省会城市,同时,出游力从西北内陆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递增, 良好的经济基础促进旅游需求的增长。
上半年出游力指数TOP10城市
2017排名 1 2 3 城市 上海 苏州 南京
4 5
6 7 8 9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