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居建筑风格

合集下载

凝固的音符山西古建筑25 解说词

凝固的音符山西古建筑25 解说词

凝固的音符山西古建筑25 解说词凝固的音符——山西古建筑山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古建筑遗产。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凝固的音符"。

本文将为您介绍山西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一、独特的风格山西古建筑的风格独特而独立,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些建筑多采用木结构,以黄土、灰泥和青石为主要建材。

建筑形制多为方形或矩形,以庭院为中心,呈现出一种简洁而庄重的美感。

二、精湛的工艺山西古建筑的工艺精湛,以其独特的施工技术和精细的雕刻工艺而著称。

无论是屋檐、门窗还是彩画,都展现了匠人的智慧和技艺。

尤其是山西的木雕工艺,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被誉为"中国木雕的艺术瑰宝"。

三、庄重而典雅的氛围山西古建筑散发着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氛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

这些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宫殿、庙宇还是民居,都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

特别是在黄昏时分,阳光映照下的古建筑更显得庄重而壮丽。

四、丰富的象征意义山西古建筑富有象征意义,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比如,屋檐上的翘角代表着祥瑞和吉祥,门窗上的雕花则寓意着美好的寓意。

这些象征意义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五、保护与传承山西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一直备受重视。

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修复和保护这些古建筑。

同时,相关机构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教育活动,以传承和弘扬山西古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六、文化旅游的热点山西古建筑因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文化旅游的热点。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纷纷前来欣赏这些凝固的音符。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古建筑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到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成就。

山西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庄重而典雅的氛围、丰富的象征意义等特点,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凝固的音符,让它们继续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芒,并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山西民居_四合院制式的瓦房

山西民居_四合院制式的瓦房

春节特辑/CHINA HOMES山西民居有着独特的古朴风格,高大简朴的围墙,大门多设在东南角,除大门外不另开门。

院落呈狭长的四合院制式,封闭性强,宛如一座城堡。

正房房基高,前面有走廊,东西厢房及倒座均为三间,略低于正房。

大宅门侧有跨院,形成三进或五进院落;最后一进的被房常做成楼房,为看家楼,便于望守卫。

山西民居住房以四合院为多,但居室一般放在北房,而且按趋势看,大有用北房代替四合院的可能。

太原、晋中包括汾阳、交城、文水等县,一般人家的四合院都有围墙,有院门,院门装饰也比较讲究。

院门有门楼,有些人家进门有照壁,上面用大“福”字醒目地放在那里。

山西民居:四合院制式的瓦房山西民居以土坯大砖为建筑材料,常为瓦房。

瓦房的布局、结构一般以三间为主,院墙和房屋形成四合院,院墙大门和房顶都建有独特的装饰。

邮票解读编号:普26 面值:80分发行时间:不详太原、晋中一带的四合院,过去以土坯房居多。

如今,大多用一砖到顶的房屋代替。

而且把纸窗户换成了玻璃窗户,便于采光。

室内,仍然是土炕。

现在有许多家庭,室内地面都改用砂灰压抹,干净、整洁,还有的人家是用水泥地面的。

室内装饰,少不了窗花、炕围画,墙上贴年画。

总体来说,山西民居的单体建筑面积较小,开间、进深都不大,室内高度不太高,建筑物是三面封闭,屋面大多采用坡向院子的单坡硬山瓦屋顶,布局紧凑,东西窄、南北长,是轴线对称的四合院布局。

以院落的数量可分为单进、二进、三进四合院,正房可有三开间、五开间两种,规模更大时可以在正院一侧或两侧增设偏院。

当然,不管大院的规模有多大规格有多高,其用作生活起居的部分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在单体建筑的大小、材质的高低、装饰物的多少与粗精等方面有所高下罢了。

民居代表: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晋中地区祁县东环镇乔家堡村,有院落19进,房屋313间,中式结构的院落构思精巧,平面布局呈“双喜”字形。

单坡屋面,屋面内倾,单坡屋顶背后的高墙对准院外,墙体高大,具有防御功能。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特征研究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特征研究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特征研究山西省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

山西的传统民居建筑以其独特的装饰艺术特征而闻名于世,深受学者和游客的喜爱。

本文将通过对山西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展示山西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建筑特征山西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四合院和平房,采用木结构搭建,独具特色。

其建筑形式简洁大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传统的山西民居建筑通常遵循天人合一、风水相宜的设计理念,建筑结构稳固,功能布局合理,内外相连,形成庭院式的建筑格局。

山西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取、雕刻和涂饰等方面也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1. 木雕艺术山西的传统民居建筑中,木雕艺术是一大特色。

山西木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风格古朴、凝重,常常体现着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

在山西的民居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门窗、格栅等地方都雕刻有精美的木雕,包括花鸟、虫鱼、人物、吉祥物等等,无一不体现着文化的魅力。

山西民居建筑中的木雕多为浅浮雕和深雕,色彩多样,线条流畅,富有生动的艺术效果。

木雕不仅是对建筑艺术的完美补充,还是山西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2. 建筑装饰中的砖雕在山西传统民居建筑中,砖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艺术。

由于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盛产黄土,因而当地的建筑多使用砖瓦。

古代山西的砖雕工艺技术发达,山西的砖雕精美绝伦,形式多样,雕工精湛,是我国砖雕艺术中的翘楚。

在山西的传统民居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砖雕,其内容包括了花鸟、人物、神兽、神话传说等各种形式,这些砖雕都能够在枯燥的建筑表面上脱颖而出,为建筑增添了无限的生气。

3. 彩绘艺术山西传统民居建筑中还常常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彩绘艺术,这是山西传统建筑中的一大特色。

彩绘内容多为吉祥图案、传统花卉纹样、装饰性图案等,色彩斑斓、形式生动。

这些彩绘不仅美化了建筑表面,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祝福寓意,富有文化内涵。

中国山西明清时代民居赏析

中国山西明清时代民居赏析

中国山西明清时代民居赏析中国山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省份,其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更是独具特色,展现了当时的建筑艺术和生活风貌。

这些民居不仅在建筑风格、布局、装饰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状况。

下面我们将对山西明清时代的民居进行赏析,一窥这些古老建筑的魅力所在。

山西的明清时代民居在建筑风格上体现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这些民居多为砖木结构,庭院式布局,以四合院为主。

四合院是古代中国民居的典型代表,它的布局通常是由正房和配房组成,院子呈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四面被房屋环绕。

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礼仪观念,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在山西的明清时代民居中,四合院的布局是十分常见的,但在细节上却有着独特的风格,比如在房屋的设计、门窗的装饰、庭院的布局等方面体现了山西地方的建筑特色。

山西的明清时代民居在装饰风格上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民居的外墙通常采用灰色的风化砖作为装饰材料,这种灰色的墙面给人一种古朴、厚重的感觉。

民居的门窗也具有独特的装饰风格,门窗的框架多为木质材料,上面雕刻着各种精美的花纹和图案。

这些装饰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外观,更重要的是为整栋建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感染力。

山西的明清时代民居在室内装饰上也非常讲究。

在室内装饰方面,无论是地板、壁炉、顶棚还是家具摆设,都显露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山西民居的地板多采用黑色的青砖铺设而成,这种黑色的地板不仅在色彩上与外墙相呼应,更重要的是在材质上与山西地方资源相契合。

民居的壁炉也是别具风格的,通常采用青石或者黄石砌成,用以取暖和烹饪。

而在家具摆设方面,一些精美的雕刻图案和纹饰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家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美学上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

山西的明清时代民居在反映社会文化和生活风貌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些民居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结晶,更是当时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缩影。

在这些古老的民居中,可以看到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和家庭价值观念,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阶层分化和家族礼法,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商业文化和手工业发展状况。

中国山西明清时代民居赏析

中国山西明清时代民居赏析

中国山西明清时代民居赏析中国山西省因其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民居而闻名于世。

这些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华建筑艺术的珍品。

本文将就中国山西明清时代民居的建筑特点、装饰艺术以及历史文化价值作一综合评析。

一、建筑特点1.1 结构布局山西明清时代民居的结构布局多呈“四合五天”、“四合六院”等形式。

“四合五天”是指四面围合、中部为天井,房屋分布在围合之中;“四合六院”则是指四边为围墙,中部为中院,分布有六个小院。

这种布局既能满足家庭生活对私密性的要求,又具备一定的通风采光效果,充分体现了古代建筑的人文关怀。

1.2 建筑风格山西明清时代民居的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瓦砾为覆盖,多为典型的仿木结构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在古代中国极为常见,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木结构的“挑檐飞檐”和“斗拱”结构。

这些建筑在雨雪天气中可以有效地排水防潮,适应了山西省的气候特点。

1.3 装饰手法在山西明清时代民居的建筑中,装饰手法的运用十分讲究,主要表现为雕刻、彩绘、砖雕、窗棂等。

这些装饰手法在保持建筑整体风貌的也赋予了建筑更多的艺术韵味。

山西的窗棂也十分有特色,多为木质或砖石制作,造型精美,富有地方文化特色。

二、装饰艺术2.1 木雕木雕是山西明清时代民居装饰艺术中最为精湛的一种形式。

木质建筑的结构和装饰大多采用木雕工艺,这些木雕包括了房梁、门楣、窗棂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木雕的题材以花草鸟虫、人物题材为主,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展现了当地木工匠人的高超技艺。

2.2 彩绘山西明清时代民居的彩绘艺术也是其独特魅力之一。

墙面、梁柱、门窗都被精美的彩绘所点缀,这些彩绘主题多为吉祥图案、古代传说、人物故事等,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彩绘艺术通过艳丽的色彩和生动的图案,为建筑增添了不少活力和韵味。

山西明清时代民居的砖雕装饰也颇具特色。

砖雕从屋檐到地面,从门窗到庭院,无处不在,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艺术功底。

山西民居特色及演化历史分析

山西民居特色及演化历史分析

山西民居特色及演化历史分析山西位于中国的北部,素有“三晋之乡”的美誉。

山西的民居特色丰富多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既受到历代政权的影响,又受到地域文化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山西民居的特色和演化历史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山西民居的特色1.城堡式建筑:山西地处黄河以北,历来是军事要地,因此许多山西民居都具有城堡式建筑的特点。

这类建筑多为高墙围合,有城门和城楼,内部有坚固的护城河和堡垒,保护居民免受外来侵害。

同时,城堡式建筑还有利于居民互相交流和防御。

2.四合院建筑:四合院是山西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

四合院由四个独立带院墙的住宅围成一个中心庭院,形成四方相对的布局,寓意着天地四象的完美结合。

四合院以敞亮、通风和采光好为特色,屋内多为木制结构,装饰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室内装饰:山西民居的室内装饰非常注重细节和艺术性,常常使用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品来进行装饰。

尤其是木雕,在山西民居中起着重要的装饰和实用作用。

木雕种类繁多,有门窗雕花、梁柱雕刻、壁画等,造型精美,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二、山西民居的演化历史1.宋代:宋代是山西民居建筑演化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山西的经济蓬勃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农田开垦扩大,需要大量的居住空间。

于是,四合院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民居类型,受到人们的欢迎。

同时,由于战乱频繁,城堡式建筑也开始出现,以提高居民的安全性。

2.明代:明代是山西民居建筑发展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山西民居的规模更加恢宏,建筑风格更加繁复。

四合院的布局更加规整,室内装饰更加精美。

同时,建筑采用了更多的砖木结构,增加了建筑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3.清代:清代是山西民居演化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变化,山西民居的建筑风格开始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四合院,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形式,如戏楼、庙宇和街道建筑等。

这些建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山西四合院分类

山西四合院分类

山西四合院分类
山西四合院可以根据建筑风格和功能进行分类。

根据建筑风格,山西四合院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汉式四合院、蒙古式四合院和回式四合院。

1. 汉式四合院:这种类型的四合院主要沿袭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清时期的特色。

它通常由四个独立的建筑围合而成,中心有一个庭院。

汉式四合院注重平衡和对称,建筑结构稳定,以方正、整齐、庄重为特点。

2. 蒙古式四合院:这种类型的四合院在山西地区也比较常见,它是由蒙古族民居风格影响而成。

蒙古式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比较独特,通常由四个建筑围合而成,中心有一个庭院。

蒙古式四合院注重室内外的连接,强调舒适和便利。

3. 回式四合院:这种类型的四合院主要是回族民居风格的代表。

回式四合院的建筑结构独特,通常由四个建筑围合而成,中心有一个庭院。

回式四合院注重室内外的连接,强调私密性和安全性。

山西四合院还可以根据功能进行分类,如官衙四合院、寺庙四合院、商业四合院等。

每种类型的四合院都有其特色和功能。

中国山西明清时代民居赏析

中国山西明清时代民居赏析

中国山西明清时代民居赏析山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代民居,不仅为研究中国传统民居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山西明清时代民居的建筑魅力。

一、山西明清时期民居的建筑风格山西明清时代民居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硬山顶、硬榻梁、厚墙体等建筑特点,同时也在样式、结构、装饰等方面体现了时代特色和地方风貌。

1. 样式方面山西明清时代民居主要分为四种样式:园林式、庄园式、四合院式和客家式。

园林式又称“中州流水式”,双进左右对称,中心围有花园、水池等景观。

其风格轻盈、优美,体现了汉文化的园林精髓。

代表建筑有山西出名的平遥古城。

庄园式又称“江南水乡式”,建筑多分散布于开阔地带,显得开朗自由,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其代表建筑有临汾市的羊圈岭古建筑群。

四合院式即“四合大院”,又称“四合院房”,形状呈正方形或矩形,大门迎面而开,中间有天井,屋顶呈硬山顶或硬梁檐结构。

其代表建筑有闻名遐迩的古县城大同市。

客家式,是流传于南方地区的建筑样式,主要特点是院子内部有别于皇家建筑朝向南面,则客家民居都是以家族祭祀为主,主入口则朝向东面。

其代表性建筑有运城市河津市。

2. 结构方面山西明清时代民居大多数都是平房、硬山顶或硬梁檐的建筑形式,建筑厚重牢固,经久不倒。

其楼层多数很矮,一至二层,但平面结构条理分明,各房间布局合理,又保持了各自私密性。

3. 装饰方面山西明清时代民居的装饰偏重于简约气派,大多数只在门窗、墙面、山墙等几处做精致装饰,突出精神焕发。

凸显着时代感,特别是一些山墙上浮雕的龙、凤、花鸟、人物等图案都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1. 坚固牢靠山西明清时代民居建筑的特点就是建筑坚固牢靠,这是因为山西在明清时期属于边疆地区,经常遭受战火摧残,因此民居的建筑必须承受外在环境的考验,使民居建筑保持毁不灭的状态。

2. 显贵富山西明清时代民居建筑如同一座艺术宝库,它注重建筑的技术和装饰,外观富丽堂皇,充满了各种艺术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木雕
.
石雕
砖雕
山西特色建筑——砖瓦四合院
.
山西四合院的产生
山西的砖瓦四合院大都存在于汾河盆地的小平原 上,这里的地形不便于挖窑洞,而黄土和煤炭却是烧 制砖瓦的原料,这就造成它产生的有利条件。当然在 这些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主要还是使用土坯造墙炉渣抹 顶的平房,或部分用些砖瓦。但明清以来,山西商业 活动发达,特别是清中叶以后票号商业发展很盛,积 累了相当财富,在山西平川地区,修建砖瓦房极为盛 行,一般是四合院三合院,也有一进两院三院者,甚 至有联串几个大院形成建筑群的。如在襄汾县丁村和 祁县乔家堡现作为民俗博物馆的建筑物就是其中的代 表。正如清代传教士刻画的那样,“在乎原地区,许 多村庄的房屋是平顶的,而盖的好的房子带有高高的 塔楼,呈现出城寨的式样。甚至在不能修建这种精美 建筑的地区,大多数山西房屋也有坚固的砖墙和瓦顶 ”。这种砖瓦房四合院除了适合自然条件而外,无疑 也是当时小农经济商业资本的需要,同时也是几世同 堂大家庭家长制的产物。因为当时家庭实际上既是一 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消费单位,四合院三合院以至多 进的建筑群正是适应这种条件和要求的居住形式。
明清时期的山西民居
明清两代,山西民居建筑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山 西晋商崛起,雄霸一方,盛极一时。代表性的有晋中的乔家、 王家、曹家、渠家、常家等院落建筑群,晋东南的皇城相府、 郭峪村老巷老宅、柳氏民居堡寨,晋南的丁村老宅,晋西北 的碛口古镇。
.
一、山西民居建筑历史
→ 窑洞
.
→ 窑洞四合院
渠家大院
.
三、山西民居建筑的总体布局与空间组合
山西民居的总体布局
山西传统的四合院基本构成元素主要有: 宅门、倒座、院落、厢房、正房等几部 分。对于规模较大的多进四合院,各院 落间由垂花门或过厅串联。通过这几个 基本元素的多重组合,产生了多种合院 类型。一般将三至五开间的正房放在正 北南向主轴线上,东西布置三开间的厢 房,南边放置三开间的倒座,倒座东端 设置住宅大门,符合“坎宅巽门”的风水 要求。
.
四合院结构布局
乔家大院总体布局为一个完整工整的双“喜”字,欢悦祥 和尽在其中; 王家大院巧妙地将其姓氏和前辈对子孙加官晋爵的热望 寄托其中,以其内部相通之甬道呈显“王”字格局; 太谷三多堂则将多子、多福、多寿的民俗注入其中,院 落呈“寿”字形结构。
.
三、山西民居建筑的总体布局与空间组合
山西民居建筑的空间组合
二、山西民居分类
根据地理分布不同进行民居分类,将由于地形 、 山势气候、人文所带来的多种民居形式分类如下。
( 1 ) 晋北民居 ( 2 ) 晋西北民居 ( 3 ) 晋中民居 ( 4 ) 晋东南民居 ( 5 ) 晋南民居
1 2
3
54
.
1.晋北民多平顶, 正面多木柱式满面开窗, 采光较好 。一座 一座的房屋毗邻排列 。呈非常整齐的 一 字形布置 , 别有特色, 故有排排房之称 。
.
4.晋东南民居
晋东南住房变化较多 , 各种民居形式几乎都有, 如瓦房、砖房、平顶房、 窑洞房 , 最有特点的 是当地人的二层 楼房。晋东南的二层楼 , 一层 一般是居室,二层一般不住人,只是放些粮食、
家具,杂物之类的东西。院落采用独院或进四合院。
.
5.晋南民居
晋南民居亦多四合院, 为土木、 砖木结构的大瓦房 , 少数地方盖有二层楼。丘陵地带则以窑洞为典型 ,亦 称天井窑。即从平地直挖成长方形的大坑,然后在坑 壁四周掏挖窑洞, 院角某处打隧道通向崖顶作为出口, 安院门。院内挖出地沟, 以为渗井排水 ;窑顶则为平 坦场地, 为秋收打粮之处。这种民居是前人因地制宜 的创造, 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精巧的设计。
.
三、山西民居建筑的美学价值
民居建筑如同历史文物,随着历史沉积年代的久远,当年建造时的建筑 理念、各种雕饰纹样、雕梁画栋的工艺既是当时工艺水平和建筑技术的 体现,也是民宅建筑本身的价值体现,在现代建筑中起着不可低估的借 鉴作用。山西民居造型风格极具美学价值,民居布局紧凑,疏密有致, 空间划分合理。
.
3.晋中民居
晋中民居以四合院为主。院落一进到三进。多由大门 倒座、 过厅、垂花门、正房及各院厢房组成。厢房后 墙与正房、 过厅、 倒座山墙平齐 ,形成窄长的院落。 较大的院落由几组 院落并列而成。晋中地区由于明清 时期商业繁盛、经济发达 。与外界交流、 联系紧密。 故而建造技术的水平也最高极具代表性。
山西居民
.
1 山西民居建筑历史 (时间划分) 2 山西居民居住方式(地域划分) 3 山西民居建筑总体布局及空间组合 4 山西民居建筑的美学价值
.
一、山西民居建筑历史
远古与早期的山西民居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早在新石器时期窑洞就是生活在黄河 中游的氏族部落居住的主要形式。在以后漫长的年代里, 窑洞一直是山西广大山区民居的一种重要形式。唐宋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山西民宅逐步有了木结构 的房屋,砖瓦房屋。
.
2.晋西北民居
晋西北民居主要存在两种类型。 其一是靠崖窑(也称山窑洞) 。即在垂直崖面上开掘横向
穴洞 的一种民居形式。 其二是两层重檐木楼。这一带盛产杉、 松树,为这一带
人民建造木构架 住宅提供了物质前提。该住宅首层 层高较低,但二层相对较高,因为当地 雨水较少,屋 顶做得平缓。主房坐北朝南,前部多设上下前廊
从空间组合上看,山西民居楼高院深, 墙厚基宽。防御性在这里尤为突出地显 现出来。建筑多为单坡顶,向院内倾, 外部极其封闭。以倒座、各级厢房、正 房等组成的四合院从空间上看,结构严 谨,疏密有致。但由于造型各异的宅门 、脊饰、烟囱帽、风水楼与风水影壁的 共同作用,使建筑沿街轮廓线丰满舒展 。民居虽古拙而不陈旧,统一而不单调 ,丰富而不凌乱,细腻而不琐碎。梁思 成先生所言,“外雄内秀”是山西民居的 特色。
山西民居建筑“三雕”装饰应用广泛
三雕”是指木雕、石雕、砖雕。木雕在山西民居中所占面积一般不会太 大,但位置醒目。其木质平常,但镂铭精细,雕件上石绿搽底,金粉勾 勒。石雕则主要集中于柱础、栏杆、门墩几处,多数图案为阴纹线刻型 。只有砖雕遍布于建筑上下、构架内外,是山西民居装饰之主体。砖雕 之中还包括砖塑、砖砌等,砖雕又有深雕、浅雕、圆雕之别。匾也砖雕 ,字也砖雕,雕凿最多者还是人物、花鸟、博古等等。其整体粗犷豪放 ,但不乏精良细节,风格简约质朴,但也有繁锁华丽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