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复习课程
聚乙烯醇缩甲醛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一、实验目的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水。
二、 实验原理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催化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聚乙烯醇缩醛化机理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液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其缩醛度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红旗牌胶水。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以保持产物的水溶性,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物质存在,影响胶水质量。
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严格控制崐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它能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 甲苯混合物(30∶70)、乙醇 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中。
缩醛度为75%~85%的聚乙烯醇缩甲醛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绝缘漆和粘合剂。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三口瓶,搅拌器,温度计 ,恒温水浴聚乙烯醇,甲醛(40%),盐酸,氢氧化钠四、操作步骤在250 mL 三颈瓶中,加入90 mL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7 g 聚乙烯醇,在搅拌下升温溶解。
等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于90℃左右加入4.6 mL 甲醛(40%工业纯),搅拌15 min ,再加入1∶4盐酸,使溶液pH 值为1~3。
保持反应温度90 ℃左右,继续搅拌,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中出现气泡或有絮状物产生时,立即迅速加入1.5 mL 8%的NaOH 溶液,同时加入34 mL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调节体系的pH 值为8~9。
然后冷却降温出料,获得无色透明粘稠的液体,即市场出售的红旗牌胶水。
五、 思考题1. 试讨论缩醛化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的作用。
2. 为什么缩醛度增加,水溶性下降,当达到一定的缩醛度以后,产物完全不溶于水? ~~~CH 2-CH-CH 2-CH~~~ + HCHO ~~~CH 2-CH-CH 2-CH~~~ + H 2O OH OH HCl O CH 2-O (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缩甲醛) CH 2O + H + CH 2OH 缓慢 ~~~CH 2-CH-CH 2-CH~~~ + CH 2OH极慢 ~~~CH 22O3. 产物最终为什么要把pH调到8~9?试讨论缩醛对酸和碱的稳定性参考文献1.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设计院.聚乙烯醇生产工艺.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742. 北京有机化工厂研究所编译. 聚乙烯醇的性质和应用.北京: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79。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及性能一、实验目的1.熟悉聚合物中官能团反应的原理。
2.利用聚合物化学反应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
二、实验原理聚乙烯醇可以与醛类(甲醛、乙醛、丁醛)进行特征反应—缩醛反应,生成六元环缩醛结构。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由聚乙烯醇相邻的羟基之间与甲醛作用,生成1,3—二氧六环的环状物,其反应可表示为:CH-CH2-CH-CH2 OH OH +HCHOH+CH-CH2-CH-CH2O OCH2+ H2O当然醛的羰基也可能与两个聚乙烯醇大分子中的两个羟基进行缩醛反应,这样就会形成大分子之间交联的网型结构的聚合物。
甲醛化反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进行;另一种是利用固体的聚乙烯醇进行反应。
聚乙烯醇纤维在水溶液反应中,醛基沿着聚乙烯醇的链呈不规则性地与羟基反应。
但是在固体反应中情况就不同了,试剂进入聚乙烯醇的非结晶部分进行反应,结晶部分则不反应。
低温下,聚乙烯醇若经200℃进行热处理.结晶度可达50%以上。
结晶度低的易溶于水.结晶度高的则不易溶于水,经200℃热处理的聚乙烯醇固体,即使在80℃的热水中也不溶。
维尼纶纤维的生产,就是利用将聚乙烯醇纤维延伸,热处理,使结晶度提高之后再甲醛化反应。
经适度的甲醛化后,有少量的交联发生,变成热水不溶,也不收缩的纤维。
三.仪器及药品三口烧瓶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恒温水浴搅拌器烧杯薄木板(12cm×2.5cm×0.5cm)聚乙烯醇9g 、38%甲醛溶液 5g、2.5mol/L的盐酸溶液、 10%氧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9g聚乙烯醇及80mL水,搅拌下在95℃加热使其完全溶解。
2.降温至90℃,加入5g 36%的甲醛溶液,搅拌10分钟后加入2.5mol/L的盐酸溶液调pH值为1~3,搅拌下进行保温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逐渐变粘调,变浑浊,当有气泡或絮状物产生时,迅速加入10%的NaOH溶液调pH值为7~8,再加60~70mL蒸馏水稀释后冷却降温,得粘稠透明状液体。
黏合剂(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三口烧瓶)

黏合剂(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一、实验目的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水。
二、 实验原理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催化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聚乙烯醇缩醛化机理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液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其缩醛度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红旗牌胶水。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以保持产物的水溶性,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物质存在,影响胶水质量。
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严格控制崐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它能~CH 2CH CH 2OHCH~OH+HCHOH +~CH 2CH CH 2OCH~OCH 2H 2O+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甲苯混合物(30∶70)、乙醇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中。
缩醛度为75%~85%的聚乙烯醇缩甲醛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绝缘漆和粘合剂。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实验仪器:三口瓶,搅拌器,温度计,恒温水浴实验试剂:聚乙烯醇,甲醛(40%),盐酸,氢氧化钠四、实验装臵五、实验步骤及现象分析90 mL 蒸馏水水、7 g 聚乙烯醇聚乙烯醇溶解降温至35-40℃4.6mL 甲醛,搅拌15min 充分混合1∶4 盐酸,使溶液pH 值为1-390 ℃左右,继续搅拌20min 体系逐渐变稠1.5 mL 8%NaOH, 34 mL 蒸馏水调节体系的pH 值为8-9冷却出料,得产品六、注意事项1、加甲醛之前一定要使体系温度降至40℃,以防止甲醛的挥发;2、调节PH到3以下,以提供足够的氢离子作催化剂,但不能太低,以防出现严重的内交联现象;3、一旦出现絮状物就要立刻加NaOH中和氢离子,阻止内交联的继续进行。
实验二十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游离甲醛的消除与测定

实验二十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游离甲醛的消除与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胶粘剂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方法;2 了解甲醛的危害,掌握分析甲醛的方法;3 通过查资料确定消除甲醛的药品,并通过实验测定除甲醛的效果;4 由学生确定实验方案,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 PVF ,俗称107 胶),从80年代初期在我国开发应用以来,在建筑行业以及其它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用传统的生产方法所制得的PVF 性能比较差,一般为不合格产品。
作为建筑胶使用的PVF ,其粘度、粘接强度、游离甲醛含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本实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改善PVF 的性能,使制得的PVF 粘度符合JC438291 的标准,其粘接强度和游离甲醛的含量都符合建材行业的有关标准。
本实验中采用如下配方来配制聚乙烯醇缩甲醛胶。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缩与甲醛在盐酸催化的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机理应如下:CH 2O +H+C +H 2OHCH 2CH CH 2CHCH 2OH OH C +H 2OH +CH 2CH CH 2CHCH 2O OH C H 2+~~~~~~~~~~~~+H 2OCH 2CH CH 2CHCH 2O OH C H 2+~~~~~~CH 2CH CH 2CHCH 2O O ~~~~~~CH 2+H +聚乙烯醇和甲醛的物质的量配比急反应的pH 值不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分子量也不同。
分子量小时,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分子量大时,得到的高分子物质难溶于水。
溶解性过好或难溶于水对制备水溶性涂料均不利。
因此,如何控制反应的条件,使其最大限度的生成适合分子量的化合物是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关键。
表1-1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配方药品名称 规格 质量/ g PV A 1 799 10 HCHO 36 %~38% 6 HCl 30% 0.8 NaOH 40% 0.6 尿素或甲醛消除剂 分析纯 0.6 H2O 自来水 120 2 游离甲醛的消除、测定由于22H O 可以和甲醛作用生成甲酸和二氧化碳,因此本实验选用22H O 作为甲醛消除剂,与尿素对比,反应方程式如下:4NH 4+ + 6HCHO === (CH2)6NH 4+ + 6H 20 + 3H + (1)2222223H O CH O CO H O +=+ (2) 3 甲醛的分析方法——乙酰丙酮分允光度法(1) 原理甲醛吸收于水中,在铵盐存在下,与乙酰丙酮作用,生成黄色的 3,5-二乙酰基-1,4 二氢卢剔啶,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1)107胶水的制备

107胶(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摘要107胶学名为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是以水为介质的溶液或乳液形成的胶黏剂。
由于107胶具有不起燃、价格较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用于建筑工程,可用作建筑胶黏剂及各种内外墙涂料、地面涂料的基料。
关键词聚乙烯醇甲醛水盐酸氢氧化钠实验步骤(1)聚乙烯醇的溶解①组装仪器,②称量药品后加入药品③将三口瓶置于电热套中并固定.在装有玻璃套管的软木塞中插入玻璃搅拌棒,装入三口瓶中间的瓶口中.细心调节马达、玻璃搅拌棒连接位置适当,并固定之。
轻轻转动搅拌棒仔细判断安装位置正确后,塞紧软木塞,在三口瓶其它两个瓶口分别装入带软木的温度计和软木塞。
④开启搅拌器,控制调节器(由小到大)调节转速使固体全部搅起为宜。
⑤调节电热套电压,使三口瓶内温度稳定在90~92℃,直到三口瓶内PVA全部溶解,溶液呈透明状,不再有白色胶团为止。
(2)聚乙烯醇缩甲醛化反应①打开三口瓶上的软木塞,当三口瓶内温度降至85~88℃时,往三口瓶中滴加浓盐酸3滴,调节PVA水溶液的pH至1.7~2.0。
②量取 4.3mL质量分数为36%的甲醛溶液用滴管少量多次加入三口瓶中,塞好软木塞,继续搅拌反应1h。
注意:反应温度不能超过90℃,否则在酸度稍低时,容易发生暴聚现象,形成凝胶团而游离出水溶液,导致缩合反应失败。
③切断水浴锅电源,停止加热。
打开软木塞,滴加6mol·L-1NaOH溶液6滴至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pH为7左右。
(3)降温出料①切断搅拌器的电源,停止搅拌。
取出带有软木塞的温度计以及带有套管的软木塞和搅拌棒,卸下三口瓶(小心操作,以防玻璃瓶破损)。
②用自来水淋洗三口瓶外壁,使瓶内的胶水冷却至室温。
倾出胶水装入干净的三角瓶中待用。
然后洗净实验仪器。
思考题1.聚乙烯醇粉末可以直接放在冷水中进行溶解,然后加热可以加快溶解速度。
2.第一次调节在2-2.5中pH大,反应缓慢,pH太小,反应不好控制。
最后一次调节ph是为了让反应正向进行。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目的】1、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反应的原理。
2、学习并掌握聚乙烯醇缩甲醛的操作方法【原理】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缩与甲醛在盐酸催化的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CH 2CHCH 2CH ~CH 2CHCH 2CH + H 2OOH OH O CH 2 O HCl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甲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性愈差。
作为维尼纶纤维的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缩醛度一般控制在35%左右。
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
反应过程中须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使产物保持水溶性。
如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高缩醛度,导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水中,影响胶水质量。
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严格控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
它能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苯混合物(30:70)、乙醇-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等。
【实验步骤】在250ml 三颈瓶中,加入90ml 去离子水,17g 聚乙烯醇,在搅拌下升温溶解。
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于90℃作用加入3ml 甲醛(40%工业甲醛)搅拌15分钟。
再加入36%盐酸溶液,控制反应体系pH值1~3,保持反应温度90℃左右,继续搅拌,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中出现气泡或者有絮状物产生,立即加入二次水并降温至70℃,反应20min至终点,再加入8%NaOH溶液调节pH 值为7.0—7.5,搅拌10min,自然冷却,放入香精,出料立即迅速加入NaOH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为8-9。
然后冷却至40℃以下出料。
获得无色透明粘稠的液体,即市售的红旗牌胶水。
【注意事项】1、掌握好加入二次水的时间,仔细观察体系状态的改变情况,只有当体系中出现絮状不溶物时,才能加入二次水。
实验76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缩醛化反应

聚乙烯醇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可进行醚化、酯化及缩醛化等化学反应,特别是缩醛化反应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对聚乙烯醇纤维进行缩甲醛、苄叉化等缩醛化处理后,可得到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的维尼纶,聚乙烯醇缩甲醛还可应用于涂料、粘合剂、海绵等方面,PVA的缩丁醛产物在涂料、粘合剂、安全玻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由聚乙烯醇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醛缩合而成的。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实验76 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缩醛化反应
76.1 实验目的
掌握高分子反应的基本原理。 掌握聚乙烯醇及其缩醛化的实施方法。 了解聚乙烯醇及其缩醛化产物的用途。
76.2 实验原理
添加标题
因为不存在乙烯醇单体,因而聚乙烯醇(PVA)不能直接由单体聚合而成,通常是通过由聚醋酸乙烯酯(PVAc)醇解(或水解)后得到聚乙烯醇。
76.3 操作步骤
(1)聚乙烯醇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醛化制备107胶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80mL的10%PVA溶液,加热至85~90℃,搅拌使之在烧瓶中完全溶解。降温至80℃,用滴管滴加10%盐酸,调节pH至1~2,然后约在0.5h内由滴液漏斗慢慢滴加36%甲醛溶液4mL,继续反应0.5h后冷却至60℃,用1:2氨水调节pH至8~9,最后冷却至室温,得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即为107胶。称取约2.0~3.0g产品于表面皿中,烘干,计算固含量。
76.4 注意事项
工业上生产胶水时,为了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常在pH调整至7~8后加入少量尿素,发生脲醛化反应。
整个反应过程中搅拌要充分均匀,当体系变粘稠出现气泡或有絮状物产生时应马上加入NaOH溶液,终止反应。
5 问题讨论 聚乙烯醇的缩醛化反应最多只能有约80%的-OH能醛化反应最多只能有约80%的-OH能缩醛化,为什么? 答:由于几率效应,聚乙烯醇中邻近羟基成环后,中间往往会夹着一些无法成环的孤立的羟基,因此缩醛化反应不能完全,最多只有80%的羟基能缩醛化。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报告学生姓名李静莎指导教师曾冬铭专业班级应化1001学生学号1505100911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游离甲醛的消除与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胶粘剂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方法2 了解甲醛的危害,掌握分析甲醛的方法;3 通过查资料确定消除甲醛的药品,并通过实验测定除甲醛的效果;4 由学生确定实验方案,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甲醛(HCHO )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甲醛可经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福尔 马林"可经消化道吸收。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甲醛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
当室内含量为 0.1毫克/立方米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0.5毫克/立方米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0.6毫克/立方米时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当空气中达到 230 毫克/立方米时可当即导致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
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
它还可刺激眼结膜、呼吸道黏膜而产 生流泪、流涕,引起结膜炎、咽喉炎、哮喘、支气管炎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甲醛还可以致畸、 致癌和致突变。
据流行病学调查,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 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2)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和甲醛在浓盐酸催化作用下经缩醛化反应而制成的。
反应式如下:聚乙烯醇是水溶性高聚物、用甲醛进行部分缩醛化处理,随缩醛度的增加、其水溶性下降。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即胶水。
反应过程必须控较低的缩醛度、使产物保持水溶性。
若反应过于激烈,会造成局部高缩醛度,导致不溶物的生成,影响立品质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严格控制催化剂的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
由于H 2O 2可以和甲醛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本实验用H 2O 2做消除剂与尿素作对比,反应方程为:2H 2O 2+CH 2O=CO 2+3H 2O(3)甲醛的分析方法——乙酰丙酮分允光度法甲醛吸收于水中,在铵盐存在下,与乙酰丙酮作用,生成黄色的 3,5-二乙酰基-1,4 二氢卢剔啶,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水。 以聚乙烯醇和甲醛为原料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了解聚 合物的化学反应特点
二、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商品名107胶)是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合成胶水, 无色透明溶液,易溶于水。与传统的浆糊相比具有许多优点[1]:①、初粘性好,特别适合于牛皮纸和其它纸张的粘合;②、粘合力强;③、贮存稳定,长久放置不变质;④、生产成本低廉。国内有许多厂家生产此胶水。因此广泛应用于多种壁纸、纤维墙布、瓷砖粘贴、内墙涂料及多种腻子胶的粘合剂等。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人们对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无论在合成工艺上还是在胶液的性能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本实验以聚乙烯醇缩甲醛为例, 我们对其合成过程所用的催化剂、缩合温度等对胶水质量有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探讨,摸索出更佳更合理的工艺条件。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催化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
聚乙烯醇缩醛化机理: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液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其缩醛度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胶水。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以保持产物的水溶性,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物质存在,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严格控制崐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它能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 甲苯混合物(30∶70)、乙醇 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中。缩醛度为75%~85%的聚乙烯醇缩甲醛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绝缘漆和粘合剂。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聚乙烯醇、甲醛(40%)、氢氧化钠,浓盐酸,硫酸 仪器:搅拌器、恒温水浴,球形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 三口烧瓶实验装置如下图:
四、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 现象 分析 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90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7g聚乙烯醇,在搅拌下升温至85-90℃溶解。 搅拌加热升温至90℃左右时,聚乙烯醇全部溶解,溶液无色透明,瓶内无白色固体。 聚乙烯醇熔点>85℃,所以需升温至85-90℃。
等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降温至35-40℃加入4.6mL甲醛(40%工业纯),搅拌15min,再加入1∶4盐酸,使溶液pH 值为1-3。保持反应温度85-90℃,继续搅拌20min,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中出现气泡或有絮状物产生时,立即迅速加入1.5 mL8%的NaOH溶液,同时加入34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调节体系的pH 值为8-9。然后冷却降温出料,获得无色透明粘稠的液体,即市场出售的红旗牌胶水。 加入盐酸,溶液无明显变化,PH降低至2左右。 加入甲醛后加热升温,溶液变稠。 升温至85-90℃一段时间后,出现气泡,加入NaOH和蒸馏水,PH值为9左右。冷却,得无色透明粘稠的液体。 必须控制PH为1-3,所以加入盐酸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当pH过低时,催化剂过量,反应过于猛烈,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产物产生。当pH过高时,反应过于迟缓,甚至停止,结果往往会使聚乙烯醇缩醛化成都过低,产物粘性过低。 加入甲醛后加热升温,聚乙烯醇与甲醛反应,缩醛化,体系粘度变大,溶液变粘稠。 产生气泡,说明分子间已经开始交联,故此时要停止加热。 调节PH为8-9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聚合物与空气接触不稳定会继续缩醛化,所以要调PH>7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五、 注意事项 1、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一定要降温才能加入甲醛; 2、加盐酸必须将PH调节在1-3。
六、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反应结束后冷却得到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 在29.4℃下测得粘度为0.026 结果分析:我制备的胶水比其他同学的胶水粘度大了很多,可能是缩醛化程度过大,聚合物大量交联,导致体系粘性显著增加 七、思考题 1、试讨论缩醛化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的作用。 答:缩醛化反应的方程式为:
缩醛化反应机理如下: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 R和R’分别为聚乙烯醇的不同部位。 氢离子在此为反应的催化剂,由反应机理的推导式可以明显看出,反应初期,氢离子参与了缩醛化反应,分别改变氧和碳的活泼性,使反应容易进行,而反应到最后,氢离子重新从反应中释放出来,前后没有消耗。故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控制pH值,实际上是在控制参加反应的催化剂的浓度。当pH过低时,催化剂过量,反应过于猛烈,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产物产生。当pH过高时,反应过于迟缓,甚至停止,结果往往会使聚乙烯醇缩醛化成都过低,产物粘性过低。可见pH即催化剂用量过多过少都会显著影响胶水质量。 2、为什么缩醛度增加,水溶性下降,当达到一定的缩醛度以后,产物完全不溶于水? 答:因为聚乙烯醇有很多亲水性基团羟基,所以本身有很好的水溶性,但缩醛化反应形成的却是环氧醚,因此水溶性下降。缩醛化程度越深,水溶性越差劲,因为聚合物中的亲水基越来越少,当缩醛化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产物会完全不溶于水。另外,随着缩醛化程度的加深,聚合物开始大量交联,体系粘性显著增加,也不利于其溶于水。 3、产物最终为什么要把pH 调到8-9?试讨论缩醛对酸和碱的稳定性如何? 答:因为在此反应中,氢离子为催化剂,反应结束后,应该立即添加碱液中和掉多余的氢离子,防止反应继续进行。反应之所以会继续进行是因为,体系中还残留一些甲醛,如果羟基、醛基与氢离子相遇,有可能继续反应,最终胶水中会出现絮状物,影响质量。所以,要将体系调节到PH>7。 酸性会加剧缩醛化,而碱性则可保持产物的稳定性。换句话说,缩醛在酸中活泼,在碱中稳定。聚乙烯醇与甲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缩醛物,必须在酸性介质中进行。酸含量低,缩醛反应缓慢,到达反应终点的时间长;若酸含量过高,则使反应太过激烈而形成凝胶。 3.2.1 聚乙烯醇的溶解 在装有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4.5g聚乙烯醇50ml去离子水,开动搅拌,逐渐加热升温至90℃,直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3.2.2 聚乙烯醇的缩醛化反应 在不断搅拌下用滴管滴加浓盐酸,调节pH=2~2.5;量取5mL甲醛,用滴管将其慢慢滴加到三口烧瓶内,约在3min内滴完,继续搅拌30min;停止加热,滴加配制好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9,即得聚乙烯醇缩甲醛胶(107胶)。 3.2.3 产品纯度测定 将洁净、干燥的涂-4粘度计至于固定架上,用水平螺丝固定架使其处于水平状态;用手指按住粘度计底部小孔,将冷却到室温的胶黏剂倒入粘度计至满后,用玻璃棒沿水平方向抹去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多余试样;将承受杯置于粘度计正下方,松开手指,记录胶黏剂由细流状流出转变为滴流状流出所需时间。
4 实验结果 在本实验的条件和操作下,得到一种微黄色至无定形粘稠状液体,在低温下呈现流动性,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和耐水性,其粘度用胶黏剂流出粘度计的时间表示。 即胶黏剂流出粘度计的时间150s。
5 实验讨论 5.1 催化剂对缩合反应的影响 实验中的浓盐酸在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合成中是起催化作用的,按形成缩醛的机理酸先使甲醛的羰基质子化,然后,聚乙烯醇中的羟基氧进攻带电正性的羰基碳形成半缩醛,进而形成缩醛。所以,先将甲醛与酸混合再加到已溶解的聚乙烯醇中,有利于缩合反应的发生。另外,形成缩醛的反应应在强酸介质中进行。酸度太低,缩合反应很难达到终点,同时在较高温度下逆反应即缩醛的解离反应加快,致使制得的胶水粘性不强;但酸度太强,缩合终点难以控制,容易形成链段间的缩醛而得凝胶,粘性也不强。 5.2 温度对缩合反应的影响 聚乙烯醇是一种具有大量强亲水性羟基的聚合物。在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羟基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氢键,显著阻碍着聚乙烯醇在水中的溶解,因此,当温度不高时,聚乙烯醇很难完全溶解,制得的胶水缩合度不均匀,外观不透明。为了保证聚乙烯醇溶解完全,链条完全打开与甲醛缩合,就应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在缩合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质量影响也很大。温度过低,缩合反应进行得缓慢,缩醛度过小,粘性及抗冻性不好;温度过高,一方面,缩合反应过快,终点难以控制,另一方面链段间形成缩醛的反应也加剧,易得失水的凝胶,还可能使聚乙烯醇焦化[2]。根据我们的试验,缩合温度维持在90℃左右较佳。
5.3 甲醛用量对缩合反应的影响 甲醛作为反应物之一,自然对缩合反应有很大影响,甲醛用量大,反应速率也就快,反之亦 然。因为,有甲醛存在,会阻止缩合反应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在缩合过程中继续与聚乙 烯醇缩合,导致缩合度过高,使胶体失水。因此,缩合反应一旦结束,必须用尿素之类的物质及 时去除残留的甲醛。
6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合成条件为:温度控制在90℃左右,pH控制在2~2.5之间,同时需将先将甲醛与酸混合再加到完全溶解的聚乙烯醇中,有利于缩合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