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课件

合集下载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
•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句法学回 答的问题是:句子是按什么规则组成的?语义学回 答的问题是:意义是按什么方法确定的?语用学回 答的问题是: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
14
四、语用学的定义(1) • A recall of semantics:
– Semantics deals with: What does X mean? (X stands for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 1986 年 总 部 设 在 比 利 时 的 国 际 语 用 学 学 会 (the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简称IPrA)创立。
• In China, CPrA
13
(二)语用学的任务
• 莫里斯和卡尔纳普认为:句法、语义、语用构成语 言的三个基本方面。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 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 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它研究的 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 言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 (2)
源头之二:心理学(实践启示)
行为心理学:理性、意图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In pragmatic discussions, the question is not what form the recovered information might take, but how it is recovered.
• 规则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一是语言运用都在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语言运用是 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说话人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应 特定语境,听话人怎样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 思,都是有规则可循的。

语用学教程课件

语用学教程课件

什么是语用
一、话语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语意具体化。
“你真坏!”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情味不同。 语境(1):用于群众和放火烧楼的坏人之间。 “你真坏!”的情味是-痛斥 语境(2):用于做菜的妈妈和淘气的小孩间。 “你真坏!”的情味是-喜爱 语境(3):用于情人之间。 “你真坏!”的情味是-撒娇
什么是语用
二、语用学的产生和发展
语用学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学科。 语用学这个术语,是美国哲学家查尔斯· 莫里斯 首先使用的。他在1938年所写的《符号理论基础》 一书中把符号学分为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三部 分,这方面的研究只局限于语言哲学领域,基本上 是在哲学和逻辑学范围内进行的。直到70年代, 语言学家们才开始重视并开展语用研究,这也是对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反拨。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 (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左思民《汉语语用学》 (2000)河南人民出版社
束定芳主编《中国语用学研 究论文精选》(2002)上海定义及其三分法
一、「語境」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言語環境‛,或者 我們我們也可以說,是指‚言說者生存與活動的現實環境, 它決定著言說者的思維方式與話語意義。‛‚語境‛一詞 最早是由波蘭籍人類語言學家馬林諾夫斯基(B. Malinowski)於1923年提出來的。他把語境分成兩類:文 化語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語境(Context of situation)。「文化語境」指說話人生活於其中的社會 文化背景﹔「情景語境」指言語行為發生時的具體情境。 其後經過弗思(John Rupert Firth)、韓禮德(M. A. K. Halliday)、海姆斯(Hymes)、萊昂斯(Lyons)等 語言學家的努力,‚語境‛研究的內容被不斷的擴充。 二、国外语境研究概述

翻译中的语用学PPT课件

翻译中的语用学PPT课件
翻译中的语用学ppt课件
目录
• 翻译中的语用学概述 • 翻译中的语用学理论 •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与语用对等 • 翻译中的语用失误与策略 • 翻译中的语用学实践案例分析
01 翻译中的语用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翻译中的语用学是一门研究翻译过程中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它关注语言在 实际语境中的意义和功能,以及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这些意义和功能。
新闻报道的翻译案例分析
总结词
新闻报道的翻译需要准确、及时、客观,注 重语言的简练和清晰度。
详细描述
在新闻报道的翻译中,语用学可以帮助译者 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中的语境和言外之意, 从而更准确地传达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同时 ,语用学还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新闻报 道中的语气和态度,从而更准确地传达新闻
中的意图和要求。
VS
发展方向
未来,翻译中的语用学研究将继续深入探 索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规律,进一步拓展跨 文化交际的领域,并致力于提高翻译实践 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 器翻译技术的发展,翻译中的语用学研究 也将与这些技术相结合,为翻译实践提供 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02 翻译中的语用学理论
语境理论
总结词
文中以最相关的方式传达出来,以确保译文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礼貌原则
总结词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 强调了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和得体性。
详细描述
礼貌原则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应该遵循 一定的礼貌原则,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礼貌原则,对 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以确保译文更 加得体和礼貌。同时,译者还需要考虑译文 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以确保译文更 加符合译文读者的期望和需求。

第六章 语用学课件6-4

第六章 语用学课件6-4


“哼,你对男的对老太太会有这么大耐心这么大兴趣约着上咖啡厅?……启森啊, 你交女朋友我不反对,但要有个认真严肃的态度……”

直接转换与间接转换的区别:直接转换是在回答话题的答语中跳过原话题,
以新话题直接取代原话题;间接转换是在回答原话题的基础转换出新话题。
3.强制转换

当参加者在三人以上的场合时,间接受话人(即不是正在与发
番说话中都有机会成为发话人,以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咱们老同学多年不见,见一回不容易……我现在给大伙儿提个话题,咱们

都谈谈自己的人生现在最大的理想是什么,要讲真格的!怎么样?啊?你们
大伙儿说!嗳,立桥,你说怎么样?”鲁鸿使劲捅着左边的马立桥。……

“嗳,我再提个话题给咱们饮酒助兴,咱们每人谈一件自己生平最得意的事
黛二说:“您什么时候需要用电话就过来用,没关系。” 403说:“谢谢,谢谢。” 本来这样客客气气就此说再见就结束了。可黛二母亲忽然冒出一句:“到屋里坐坐 吧。” 403说:“不用,不用。” 黛二母亲说:“没关系,没关系。” 黛二母亲怕冷淡了人家,就多说了这么一句;而403怕辜负了黛二母亲的好意,就留 下来坐坐。到了大家真的坐下来,又实在无话可说,吭吭吃吃半天,方方面面都找不 到共同的话题。黛二手里正攥着一份报纸,就说:“报纸的纸张越来越差了。”
与年轻人的关系,东方式与西方式的家庭结构,范丹林的经济学,林虹父
母受迫害而死的情况,林虹的现状,范丹妮与电影,邓秋白夫妇这次回国 的观感,吴凤珠的身体,中国的特异功能,中国人在国外的情况 ……话题
是随意的、泛泛的、天南海北的。
5.主动转换

发话人积极引发话题,以保证自己始终立于主动地位。 特别是在有较多参加者的交际场合,中心人物起着用转换话题 来积极地调整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的作用,使得参加者在轮 例如:

语用学的PPT

语用学的PPT

Definitions and background
III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all those aspects of meaning not captured in a smenatic theory. Or, as Gazdar(1979:2) has put it, assuming that semantics limited to the statement of truth conditions. Pragmatics has as its topic those aspects of the meaning of utterances which cannot be accounted for by straightforward reference to the truth conditions of the sentences uttered. Put crudely: PRAGMATICS=MEANING— TRUTH CONDITIONS.
Definitions and background
IVAspect of speech situations 1.Addressers or addressees 2.The context of an utterance One way of embarking upon the analysis of context is to ask what kinds of knowledge a fluent speaker of a language must possess in order to produce and understand contextually appropriate and comprehensible utterances in that language. Let us list some of these: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PPT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PPT
话语分析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1
Zellig Harris 于1952 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迄今将近六十年。话 语分析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兴 盛阶段。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2
萌芽阶段: 从 1952 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结束,前后大约20 年时间。 50 年代值得一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从成分分布的角度研究话语结
三是国内培养的硕士和博士。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8
推荐书目:
《廖秋忠文集》(1992) 廖秋忠去世后,由刘坚、卫志强、詹志芳、徐赳赳编辑而 成的,在廖秋忠去世一周年纪念会前出版。
《语篇分析概要》(黄国文1988) 国内最早系统地介绍话语分析理论的一本书。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9话语分析者的研究方法有:源自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3
起步阶段: 话语分析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从 20 世纪70 年代起步的,前后大约10
年时间。 人们在传统的语法分析中, 引入了语境、语域 、照应、指示、回指、
替代、衔接、连贯、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等问题的研究,从而使语言 研究大大超越了句子的范围。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4
兴盛阶段: 从 20 世纪80 年代起,话语分析进入了它的兴盛阶段,取得了突破性
a.(妻子与乘客同座)丈夫对与妻子同座的乘客说“ 你别挤 她。”
→丈夫对与妻子同座的乘客说“ 你别挤人家妻。”
b.(丈夫与妻子同座)乘客对丈夫说“ 你别挤她。” →*乘客对丈夫说“ 你别挤人家妻。”
语用学 话语分析实例
11
四嫂:……今天咱们门口的暗沟完工, 也不是要开 什么大会,…… 您、我、娘子都得去;要不怎么我 换上新鞋新袜子呢…… 大妈:我可不去开会!人家说什么, 我老听不懂。 (老舍《龙须沟》)

《语义学和语用学》课件

《语义学和语用学》课件

3 迟到回答、不恰当回答等
研究说话人回应时的交际失误和不得体回答
怎么应用语义学和语用学?
1 合理使用和表达语言
通过学习语义学和语用学,掌握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 理解他人的话语
通过掌握语义学和语用学,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表达
3 帮助交际需求落地
利用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知识开展各类交际场景中的沟通和协商
《语义学和语用学》PPT 课件
探索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精髓。从语言的意义到语言的使用,用丰富的内容为 您带来一场独特而精彩的认知之旅。
什么是语义学?
• 研究语言的意义及其表达方式 • 探究词语和句子的建立和解释 • 传授语义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Hale Waihona Puke 语义学的重要概念词义
探索词语的具体含义和引申义
字面意义
了解词语以字面形式表达的含义
语用学的重要概念
言外之意
深入理解言外的含义和隐藏 的意图
语境
分析句子的上下文与环境对 词义的影响
话语能力
研究发话人的交际能力
语用规则
了解在不同情境下的交际规则
语用失误
处理语言使用中的错误和失误
常见语用问题
1 讽刺、反话、含蓄表达等
探究语言交际中的非直接表达方式
2 语境歧义
解决句子在不同语境下产生的歧义
指称
理解描述对象的语言表达
句义
探究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隐含意义
研究句子中隐藏的意义和讽刺
概念
探索语言中的抽象概念和概念关系
常见语义问题
1 词汇歧义
解决一个词具有多个含义 的问题
2 语义逻辑矛盾
研究语言中的逻辑错误和 矛盾
3 措辞不当

话语分析教案3PPT课件

话语分析教案3PPT课件
b> c 或a= b= c 则c, b 都可归并为a
.
11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
12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s ‘defined in terms of assumptions the speaker makes about what the hearer is likely to accept without challenge’(Givon,1979a:50).
.
3
Pragmatic view of reference:
“Referring” is not something an expression does; it is something that someone can use an expression to do.
Reference is treated as an action on the part of the speaker/ writer.
.
10
组合预设
(a)Do the readers make a list of the printing mistakes which appear in the local new spaper?
(b)Printingm istakes appear in the local new spaper. (c)There are printing mistakes. 句(b)句(c)合起来成为句(a)的预设。即 There areprinting mistakes.
.
19
语用预设与语义预设的区别
2. 二个句子之间的预设关系属于语义范 畴。二个话语之间的预设属于语用范畴。 语用预设视为话语已知信息, 由它引出新 信息, 是关于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而 语义预设视为句子一形成, 预设就已寓于 句义之中, 是关于句子结构与世界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0 年代值得一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从成分分布的角度研究话语结 构的Z. Harris,另一个是结合语境研究买卖对话特点的F. Mitchell。
• 60 年代,对超句研究感兴趣的人数超过了50 年代。比较活跃的有对言 语交际形式尤其是讲话方式进行探索的D. Hymes,有重视句子主位结 构的M.A.K. Halliday,还有一批从功能角度研究话语的捷克斯洛伐克 学者。
• 1. 定量分析法。话语分析者很少说某个句子“能说不能说”, 而是观察这个句子“有多少人说”, 从而看出人们使用语言时 的趋向。
• 2. 语境替换法。同样一句话“我很冷”, 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 不同的理解。
• 3. 层次表现法。整个篇章, 是由一个个小句组成的, 在组成 篇章的小句之间, 既有线性的特性, 也有层次的表现。
• 三是国内培养的硕士和博士。
学习交流PPT
8
• 推荐书目:
• 《廖秋忠文集》(1992) 廖秋忠去世后,由刘坚、卫志强、詹志芳、徐赳赳编辑而 成的,在廖秋忠去世一周年纪念会前出版。
• 《语篇分析概要》(黄国文1988) 国内最早系统地介绍话语分析理论的一本书。
学习交流PPT
9
• 话语分析者的研究方法有:
a.(妻子与乘客同座)丈夫对与妻子同座的乘客说“ 你别挤 她。”
→丈夫对与妻子同座的乘客说“ 你别挤人家妻。”
b.(丈夫与妻子同座)乘客对丈夫说“ 你别挤她。” →*乘客对丈夫说“ 你别挤人家妻。”
学习交流PPT
11
• 四嫂:……今天咱们门口的暗沟完工, 也不是要开 什么大会,…… 您、我、娘子都得去;要不怎么我 换上新鞋新袜子呢…… 大妈:我可不去开会!人家说什么, 我老听不懂。 (老舍《龙须沟》)
• 在现代汉语中回指前面提到过的人通常是用“ 他” , 在少数 情况下才用“ 人家” 。
学习交流PPT
12
• 讨论二:
• 现代汉语中,“老实说”有三种存在形式:
(1)今天没有外人,请你老实说,我有哪些毛病要改? (高阳 《红顶商人胡雪岩》)
(2)要是卖番薯或者菱角的,还有一只竹篮里放着秤;叫 卖的人便是在船头上划桨的人……我老实说,那时所要看 的不是这些,是比这些更要好看的英姑娘。(川岛 《桥上》
学习交流PPT
14
• 讨论三:请比较
话语分析
学习交流PPT
1
• Zellig Harris 于1952 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迄今将近六十年。话语 分析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兴盛 阶段。
学习交流PPT
2
• 萌芽阶段:
• 从 1952 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结束,前后大约20 年时间。
学习交流PPT
7
• 我国语言学界进入话语分析领域的主要有三类人:
• 一是归国学者, 如廖秋忠, 在《中国语文》上的“现代汉语篇 章中空间和时间的参考点”(1983)一文, 是我国第一篇用话语 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的论文。
• 二是留学生, 如陈平, 1986年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 在 《中国语文》上发表“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 念”(1987) 和“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1987)等系列论文, 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
学习交流PPT
3
• 起步阶段: • 话语分析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从 20 世纪70 年代起步的,前后大约10
年时间。 • 人们在传统的语法分析中, 引入了语境、语域 、照应、指示、回指、
替代、衔接、连贯、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等问题的研究,从而使语言 研究大大超越了句子的范围。
学习交流PPT
4
• 兴盛阶段: • 从 20 世纪80 年代起,话语分析进入了它的兴盛阶段,取得了突破性的
(3)老实说,我也常常觉得那样不顾前后冒险冲锋,有点 不对。(茅盾《子夜》)
学习交流PPT
13
• 例(1)“老实说”是一个动词性短语,在句中充当谓语,意 思是说实话。说话人想要听话人,说出实情,不要隐满事 实。例(2)从表层结构来看,“老实说”仍然是一个动词性 短语,充当句子谓语,但是从语用角度来看,“我老实说” 相当于副词“其实”,有轻微的转折义。例(3)“老实说”相 当于一个副词,在句中作插入语,“说”不表示言说义,“老 实说”也不再是老老实实地讲真话,而只表示说话人对所说 内容真实性的主观态度、感受和评价。
主编的TEXT。
• 第三,话语分析的专著和论文集层出不穷。国内影响较大的专著有: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
秦秀白《文体学概论》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论》
程雨民《英语语体学》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朱永生主编《语言•语篇•语境》
学习交流PPT
6
• 在我国传统的语法研究中, 重点在字词句。“一般讲语法, 只 讲到句子为止, 篇章段落的分析是作文法的范围”(吕叔湘 1979)。“过去我们是从词到句, 把句子看成是语法研究的最 高单位”(徐枢1993) 。70年代末, 有人介绍了“话语分析”; 80 年代末, 有关话语分析的译文、介绍性文章、研究文章开始 在国内各种语言学杂志上出现; 到了90年代, 论文集、专著 开始不断出现。现在已有一批学者专门从事话语篇章的研 究。
进展。 • 首先,话语分析的队伍得到了空前的壮大,人员的分布也从原来的欧
美扩展到亚洲和澳洲。相比而言,美国的力量最强,接下来是西欧, 然后是澳洲、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亚洲和非洲力量较弱。 • 中国学者:廖秋忠、陈平、胡壮麟、沈家煊、顾曰国、任绍曾、申丹、 黄国文、张德禄、朱永生等。
学习交流PPT
5
• 其次,话语分析自 1981 年创办了自己的学术刊物即由van Dijk 担任
• 4. 动态描写法。人们在交际和写作阅读时, 都是从一个小 句开始, 然后, 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往上加。这种篇章的扩展 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因此, 话语分析者重视主位、述位的描 写, 重视信息结构的描写, 力求在动态描写中, 找出人们组 织篇章的规律。
学习交流PPT
、妻子与一个陌生人一起坐火车, 其中两个人坐 在同一张椅子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