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纯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文章编号:1005-619X (2019)03-0331-02DOI 编码:10.13517/j .cnki .ccm .2019.03.044作者单位:116013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养区纯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一例张倩【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治疗1病例资料患者,女,56岁。
就诊时间:2012-04-03。
患者1个月前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多次复查PLT 最低12×109/L ,无明显出血症状,骨穿示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11个,血小板抗体(-)。
经某医院治疗未有明显效果,故来我院求助中医治疗。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
查体: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肝脾不大,轻微乏力。
舌体暗红,苔薄白,脉细。
实验室检查:PLT 18×109/L ,骨穿示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11个,血小板抗体(-)。
免疫系统相关检查(-)。
诊断:辨证诊断为气血亏虚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当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为主。
2治疗方法2.1初诊治疗处方:生黄芪20g ,当归10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卷柏30g ,土大黄15g ,锁阳15g ,仙灵脾15g ,太子参15g ,炒白术15g ,桂枝10g ,白芍15g ,茜草15g 。
1剂/d ,水煎2次,取汤液约300mL ,分2次温服。
2.2复诊治疗服上药7剂后,患者颌下淋巴结肿大,舌红,苔薄黄,脉细不数。
上方加金莲花15g ,夏枯草15g ,黄芩15g 。
1剂/d ,煎服法同上。
2.3三诊治疗服上药28d 后,PLT 17×109/L ,患者颌下淋巴结肿大消失,舌红,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生黄芪20g ,当归10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卷柏30g ,土大黄15g ,锁阳15g ,仙灵脾15g ,太子参30g ,炒白术15g ,桂枝10g ,白芍15g ,茜草15g ,萆15g ,鸡血藤15g ,阿胶珠15g 。
1剂/d ,煎服法同上。
升血小板的中药有哪些

升血小板的中药有哪些关于《升血小板的中药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知道假如血小板过低,那麼既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血液病症,因而临床医学上医治血液病症都注重要提升升血小板。
提升血小板的方式有很多,一般觉得可根据中药材,例如驴胶、生地、丹皮等中药材均具备一定作用。
那麼从中医学的视角上说什么药品有利于升血小板呢?1、云南白药胶襄10盒。
2、驴胶10盒。
留意:多吃牛肝、乌骨鸡、桂园、红花生、大枣、老红糖“五红汤”。
,期待中医药学融合医治。
挂掉专家出诊。
下列是医师开的处方单,太子参30g,麦冬15g,熟《边》(这个字医师写的太草,我不明白)30g,红枣30g,川芎12g,炒枣仁30g,杜仲15g,合欢皮30g,铁皮石斛15g,白茅根30g,枸杞子30g,夜交笩30g,薏苡仁30g,黄芩30g,甘草10g。
提高血小板的中医药方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1)方作用清热去火,散血活血。
主冶血热型原发性血小板低性紫癜。
(2)方作用生津止渴活血。
主冶肾阴虚型原发性血小板低性紫癜。
(3)方作用健脾益气摄血。
主冶气虚型原发性血小板低性紫癜。
特异药方构成生产(1)犀角0。
6克(或羚羊角代)、生地30克、白芍12克、丹皮9克、玉竹15克、莲翘9克,紫草9克、茜草9克、竹茹9克、白茅根30克,生菏叶l枚,水煎服。
(2)生地15克、沙参9克、丹皮9克、黄柏6克,龟版15克、阿胶糕9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茜草9克、侧柏树9克,水煎服。
(3)黄芩15克、党参12克,白术茯苓9克、薏苡仁9克、川芎9克、枣仁9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生甘草4。
5克、仙鹤草15克、旱莲草12克,水煎服。
特异辩证交互生产发热、便秘或兼具衄血者能加川连、黄柏、制军;若有大量出汗,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之象,紧急予独参汤以益气固脱;如肾阴不足,虚热上调,能用六味地黄汤加牛膝、五味子、主龙骨、杜蛎以补气补血,摄纳肾精;若肾气虚,虚火上炎,躁热盗汗,足膝疼痛者,用大补阴丸加茜草、侧柏树、旱莲草、阿胶糕;如肝气郁结肾阴虚,用一贯煎交互;若四肢厥冷、腰痛足软者能加菟丝子、苁蓉、禄特科技,阿胶糕,血淤者加桃仁、紅花、参三七。
中药治疗贫血的方子

中药治疗贫血的方子
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疲乏、气短、心悸等。
中医认为,贫血主要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不足等有关。
以下是一些中药治疗贫血的方子,供参考。
1. 四物汤:主要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组成,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活血的功效,适用于因气血不足引起的贫血。
2. 八珍汤:由人参、黄芪、熟地、白术、茯苓、枸杞、当归、党参组成,有补气养血、健脾开胃的作用,适用于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贫血。
3. 归脾丸:主要由当归、白术、茯苓、陈皮、白芍、甘草组成,有补脾益气、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贫血。
4. 紫河车丸:主要由紫河车、当归、桃仁、红花、木香等组成,能活血化瘀、补血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因气血不足、血瘀引起的贫血。
以上方子都是中药治疗贫血的常用方,但要根据实际病情选用,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调理,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等,有助于补充体内的营养。
- 1 -。
愈癜汤与过敏性紫癜兼血小板减少

丰富。只要辩证准确,治疗得当,用药及时,凡结石直径 2m以 c 下可望排出体外: 若结石较大或积液较重者, 必须外科手术治疗 。 本病必须辩证,辩病与专科用药相结合,不管何证型,内金 、金 钱草 、海 金砂 等。处方 剂
白细胞 ( 十 ,红细胞 ( + ) 十) 十 + ,脓细胞 ( ) + ,草酸钙结 晶 ( 。 什) 右 肾区明显 叩击痛。证属 :石淋症 。此乃膀胱气化不利,湿热
3 病 案 举例 金 某 , 男, 1 ,2 0 年 5月 2 9岁 07 6日初 诊 。主 诉 :尿 频 、
尿路结石 以腰酸疼痛、血尿、排出砂石为主症。但临床不必 拘泥,虽无典型症状,只要 x摄片及 B 超检查诊断有结石,即可 按尿路结石进行治疗。 本病临床可分为湿热型、 血瘀型和肾虚型。 临床上湿热型较为多见,但 由于其病情较为复杂。多兼杂相见。 现代医学认为,肾结石的治疗方法有 3 种:外科手术取石;体外
至病情痊愈。
病案举例 :陈英,女 ,4 岁 ,汉族 ,家住西湖填 ,农民, 7 2 0 年 2月 2 06 7日初诊, 症见面部及躯干斑状红斑, 目浮肿 , 面 大小便时有带血 ( 属医院激素使用结果) ,身体极度虚弱 ,该 患者 曾在市人民医 院治疗 ,病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脉象见 : 细数符合 中医血分症候 。随给 予 ( 愈癜汤)加丹参、石膏、茯 苓 ,1 0剂服完后复诊,症状大减,随安排患者减少激素用量 继用 该方巩 固月余,后去石膏加沙参,继服月余,诸症悉减 。
维普资讯
2 0 年 3月第 5 第 3期 08 卷
Wol H a h i s r el D g t d t e
・
中医 中药 ・
2 32 加 减 : ..
4 体 会
治疗贫血的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在治疗贫血方面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1.四物汤: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组成。
四物汤有滋补血液、调经止痛的功效,适
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2.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和牡丹皮组成。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
阴养血、益气固精的作用,适用于虚寒型贫血、阳痿、早泄等症状。
3.归脾汤:由当归、白术、茯苓、甘草和生姜组成。
归脾汤能够补脾胃、益气生血,适用
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4.补血饮:由当归、黄耆、熟地黄、白芍、桑椹和红枣组成。
补血饮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
适用于体虚贫血、失眠健忘等症状。
请注意,中药方剂在治疗贫血时一般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具体病因来调整剂量和配伍。
因此,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贫血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并按照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
同时,如果出现严重的贫血症状,还应及时就诊并接受西医的治疗。
归脾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39例

归脾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39例张玉莲【摘要】目的观察归脾汤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小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归脾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9%比对照组的87.2%高,2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归脾汤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小症优于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10【总页数】2页(P136-137)【关键词】归脾汤;血小板减少症;糖皮质激素;血证【作者】张玉莲【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安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哈尔滨150000【正文语种】中文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
本病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
本病治疗经常用西医激素、丙球等免疫用药,虽见效快,但部分病人经减量后病情反复,甚者缠绵难愈,也有部分病人使用上述药物无效,因此中医在治疗此病发挥重要的作用,该病属于中医“血症”范畴,病机主要为脾不统血,笔者运用归脾汤加减在临证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7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
观察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18~60岁,平均(39.28±13.01)岁;病程1~10年,平均(64.18±32.47)月。
对照组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18~60岁,平均(38.72±12.94)岁;病程1~10年,平均(58.15±32.58)月。
周仲瑛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赏析

煎 ) 花 生衣 、 、 大生 地 、 肿节 风各 2 g 西赤 芍 、 0, 旱莲 草 、 地 骨皮 各 1 g 地 锦草 、 鹤草 、 2, 仙 地肤 子各 1 g 羊蹄 9 , 5, g 丹 皮 、 草各 1 g 0 0年 1月 8日复诊 : 紫 0 。2 1 服用 上 方 2月 余 , 小板 逐渐 上 升至 1 6 0/ 地 塞 米松 已从 每 日 血 1 ×1 。 i, 5粒 减 少至 每 日 1 , . 粒 鼻衄 齿 衄基 本控 制 , 月经 量 正 常 ,
鹤草 、 鸡血 藤各 l g 炒 白芍 、 萸 肉、 皮 、 女 贞 子 、 5, 山 丹 炙
制 首 乌 、 黄 精 、 余 炭 、 阿 胶 珠 、 草 根 各 l g 旱 莲 制 血 炒 茜 O,
草 1 g 肿节 风 、 生 衣 各 2 g 炙 甘 草 3 。每 日 1剂 , 2, 花 0, g
2 g,旱 莲 草 1 g 五 味 子 3 。 2 0 0 2, g 0 9年 1 0月 3 日 复 0
1 。 I 今 来 吾 师 处 求 诊 。症 见 肌 肤 时 见 紫 斑 , 有 齿 0/ 。 偶 衄 , 潮 基 本 正 常 , 劳 乏 力 , 寐 多 梦 , 肢 酸 软 。舌 经 疲 夜 下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1 0 0年 1 2月第 4 卷 第 l 5 2期
【 证启悟】 临
周 仲瑛 治疗 特 发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验 案 赏 析
高 红 勤
江 苏 省 太 仓 市 中 医 医 院 江 苏 太 仓 2 5 0 14 0
关 键 词 周 仲 瑛 特 发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医 案
桑寄生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有效

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证范畴 , 属于骨
痹, 有复感于邪 , 内于肾的特点 。我们在辨证用药基础 上重用桑寄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满意效果 。
桑 寄生气味苦平 、 无毒 , 床多用于 肾气虚弱、 I 临 受 寒湿所致腰背疼痛 、 腰膝酸软痛者 。 如配独活、 杜仲 、 牛 膝、 细辛等为治肾虚腰膝痛名方独活寄生汤 , 笔者将此
药及激素治疗年余 , 停药后复发 。目前腰背及项髋 、 膝 部僵硬疼痛 , 疼处 固定 , 有凉痛感 , 久坐及夜 间痛 僵明 显, 全身畏寒倦屈 。 检查平腰背驼 , 下肢肌肉轻度萎缩 , 形瘦 , 腰脊双髋活动受限 , 舌质暗淡 、 苔薄 , 脉弦滑 。实 验 室检 查 血 沉 ( S 1mm h 抗 链球 菌溶 血 素 o E R) 8 / , ( S) 性 , 风 湿 因 子 ( A) 性 , 细 胞 抗 原 A0 阴 类 R 阴 白
原》 “ 云: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 , 专祛风逐 湿, 性 通调血 脉” I , 临床多用于治疗腰膝酸痛 , 筋骨痿弱 , 偏枯 , 风寒
湿痹等 。笔者用该药治疗肝 阳上亢 , 气血亏虚, 肾精不 足型眩晕均获 良效 。 临床 中可配方使 用, 亦可单独泡水 代茶长期饮用 。 病案举例 : 王某某 , ,9 。19 年 3 女 4岁 99 月因反复 头昏、 头胀痛 , 伴头晕 , 心烦易怒 , 心悸 , 眠差多梦 , 四肢 麻木就诊 。血压 10 10 m 。中医诊断为眩晕 ( 7 / 0m Hg 肝 阳上亢)西 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I , 级。给天麻钩 藤
药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君药 , 药量为 4  ̄6g 最 0 0, 大量为 9g 尚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 0, 例 如吴 某 , ,2岁 , 民,9 4 3月 1 男 3 农 19 年 2日初 诊。 腰项部僵痛 1 余年 , 0 加重 3 。19 年 3 年 91 月无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处方治疗血小板减少
症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处方有: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治法】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
【方名】加味脾阴煎。
【组成】生地 10克,生白芍 30 克,旱莲草 15 克,山药
20
克,莲 米 15 克,连翘 10 克,赤小豆 30 克,黄连 6 克,淡竹
叶 10 克,五 味子 10克,枣皮 10 克,大枣 10个,炙甘草
1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血瘀于肌腠。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补脾滋肾。
【方名】加减紫癜方。
【组成】鸡血藤 15 克,丹皮 15 克,茜草 15 克,当归 15 克,
大枣 10 克,茅根 15 克,旱莲草 20 克,三七粉 5克(冲服),
仙鹤草 20 克,山栀 1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次,日服 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风火热毒,伤其血络,营血瘀滞,淫于腠。
【治法】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方名】犀角地黄汤加味。
【组成】犀角 3 克,生地 30 克,丹皮 10 克,赤芍 10 克,白薇
10 克,紫草 10克,知母 10 克,沙参 10克,生槐花 30
克,大青
叶 10 克,板蓝根 1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次。 注意事项:禁烟、酒、辛、
辣。 禁食鱼、虾、蟹、蛋、鸡和牛奶等 富含蛋白质食品。白质食品。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 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