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文学下的黑人身份建构

流散文学下的黑人身份建构
流散文学下的黑人身份建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6825224.html,

流散文学下的黑人身份建构

作者:贾建荣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3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流散文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流散是一种被迫迁徙于异质的空间的特殊生存方式,这种带有双重性生存经验引发个体精神世界的混杂性与冲突,形成了一系列文化身份认同探寻现象。本文旨在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探索托尼莫里森《宠儿》中身份的丢失与重建,并指出其对全球化的背景下,流散文学身份问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流散文学;身份建构;后殖民主义;宠儿

“流散写作”或“流散现象”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后殖民研究。流散(diaspora)又可译为离散、散居,是一种“被迫迁徙于异质的空间特殊生存方式,这种带有双重性生存经验而引发个体精神世界的混杂性与冲突,形成了一系列文化身份认同探寻现象”。(张,2015:124)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兴起和扩张无疑促进着世界人口的重新组合,人们自愿或被迫地从其家乡迁移到别的地区。散居理论不注重地理概念或者说地理的稳定性,而是从文化上关注一种所谓的“无家”(unhomely)状态。它既是“移民知识分子对自身境况的一种无奈的描绘与定位,也是用来质疑他们无法认同的本质主义、族群身份与文化民族主义的一种手段。它的关键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织变异与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生,2004:62)由于个人经历的复杂性,流散作家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两种或以上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人物民族,种族和文化身份的分裂。

一、创伤经历下的黑人身份的丢失与重建

《宠儿》的文本叙述时间是1873年,而整个故事在读者面前展开跨越了18年之久,这既是莫里森创伤叙事技巧的运用也是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的现实写照。文章以18年后保罗D来到124号房间与赛斯重逢开始,这样的安排为追溯过去提供了契机。赛斯是一位美国肯塔基种植园“甜蜜之家”(sweet home)的黑人女奴,在遭遇了“学校老师”为首的白人虐待后从肯塔基逃到辛辛那提追求自由,在仅享受了28天的自由和幸福后,奴隶主找到了赛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摆脱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挥起斧头将刚刚会爬的宠儿的喉咙割断。杀婴的举动不仅是赛斯也成为了她的婆婆贝比萨格斯的创伤记忆。保罗和赛斯也各自拥有着心酸的故事,“现在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之巅,而冰山的九分之八都隐藏在过去的大洋中。”(王,2004:132)当保罗D来到124号时,他已将过去事件“一件件一桩桩深藏在胸口的烟草罐里”,而赛斯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如她女儿丹芙的描述“安静如女王般的”(托,1996:14),但这种看似冷漠、疏远、麻木的表面下是悲伤、内疚和母爱复杂交织的煎熬。小说中的人物保罗D,赛斯,贝比萨格斯和斯坦普佩德等都是创伤症患者,而他们创伤经历的根源都是白人对黑人人格的践踏和心灵的戕害,个人的身份认同被撕裂,造成了他们的自我压抑或精神崩溃。

试论电影《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6825224.html, 试论电影《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李聪李焕征 来源:《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第06期 【内容摘要】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播的价值观影响颇大,然而,许多好莱坞影片都或多或少带有主流白人社会对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本文以影片《紫色》作为个案,分析当代美国电影中的少数族裔形象,力图揭示黑人女性受到的更深重的压迫,并着重指出她们在社会、种族问题之外还面临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关键词】少数族裔;女性主义;《紫色》;好莱坞电影 2017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骚乱再一次引起全世界对美国种族问题的关注。现实中如此,一 向以美化美国民主、宣扬美国价值观为己任的好莱坞电影又是怎样的呢?本文以影片《紫色》(The Color Purple)作为个案,分析其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发掘好莱坞电影中被虚饰的自由、平等、尊严,探讨深藏其中的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 一、《紫色》提出的社会问题 20世纪的好莱坞电影对于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形象的展示程度和数量呈现阶梯式上 升的状态,40年代、60年代直到斯皮尔伯格拍摄《紫色》的80年代都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一)非裔黑人与好莱坞的80年代 20世纪40年代是好莱坞的全盛时期,主角是清一色的白种人,黑人只能充当“忠仆”和“家奴”,并且种族之间的矛盾被有意地掩盖了;到了60年代,全美民权运动高涨,好莱坞关注黑人生存状况的电影逐渐增多;8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黑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好莱坞 电影的制作,扮演的角色范围也越来越广。就《紫色》来说,影片不仅是一部讲述黑人故事的电影,而且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由黑人女性担当主角的电影。除了少数白人配角,其他角色均由黑人出演。由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黑人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的身份地位、白人对他们的态度、黑人对女性的歧视等。黑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在80年代的好莱坞已经有了一席之地,掌握了部分话语权。与此同时,一批描写黑人文化、讲述少数族裔与主流白人关系的影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猜猜谁来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弱点》(The Blind Side)等,不乏优秀之作。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文化的中心,也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电影梦工厂,为全世界观众提供了了解美国的范本。然而,在好莱坞,有很多表现黑人的电影却落入了“俗套”,非裔人物形象木讷、刻板,人物设置、性格刻画都与现实美国社会中的非裔人物不相符。当然,并非所有影片都是如此,电影《紫色》就获得了11项奥斯卡奖项提名,并且被誉为真正的非裔美国人电影。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优秀的非裔美国人电影并不是枯燥单一的,它夹杂着民族、种族、

美国的黑人文化

浅谈美国的黑人文化 摘要:黑人文学理论黑人美学文化民族主义 在美国黑人文化中,非洲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非洲文化的传播与延续,一方面源于其自身的活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奴隶贸易客观上并不能完全拆散非洲的同一文化群体,而这为非洲文化的传播与延续提供了条件。当然,非洲文化因素在美国并非原来意义上的非洲文化,它借助美国黑人的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经过了种种变化,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个广义的定义,就狭义方面来讲,美国的黑人文化体现在文学、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美国黑人文化在文学方面的发展状况。 20年代中期,在抵抗种族主义的大环境中,爆发了张扬黑人文化及种族肤色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Harlem Renaissance)。这一运动以艾伦·洛克(Alain Locke)的文集《黑人新生代》于1925年的出版为标志。与杜波依斯不同,洛克认为应该用文学来重构美国黑人的社会身份,黑人文学艺术的使命在于重新阐释和塑造黑人的自我形象。洛克认为黑人文学不仅和其他非洲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和世界其他种族或文化民族主义与在艺术、文化和政治上取得的新成就也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系。“这种强调新黑人的新艺术、新风格、新追求,重技巧、重自由创作而轻作品的政治使命的宣言式的理论,反映了当时黑人政治和文学艺术上的主要思潮,对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作家有着极大的影响”(王家湘,1998)。在写于1927年的《黑人创作的蓝图》一文中,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指出黑人文学创作应该从表现中产阶级黑人的理想和挫折转移到下层市民的愤怒和不满。一时间,赖特式的抗议文学大量出现,“抗议”成为黑人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出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写作行为对于黑人作家来说一直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他们的文学基本上是“抗争”式的。

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述评_袁周敏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2013年第2期(总第153期) 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述评 袁周敏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收稿日期:2012- 03-31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商业会话中语用身份建构的实证研究”(10YJC740126)、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基金项目“商业会话中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2010SJB740004)、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0〕27号);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NJU985JD05)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袁周敏(1977-),男,汉族,副教授、博士、硕导。研究方向:语用学。 [摘要] 身份建构的研究业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和语用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在综述日常 话语、机构话语和商业话语领域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身份建构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定量分析,语料选择上需要尽可能地选取动态的自然语料;还需要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汲取营养,不仅从语言结构层面而且需要从会话结构层面动态地分析身份建构的语言表现和工作机制。[关键词] 语用身份;身份建构;日常会话;机构话语;商业话语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2643(2013)02-0038-06 The Applied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 Survey YUAN Zhou-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China ) Abstract :The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has been a focus issue in social sciences and pioneering topic in the field of pragmatics.This survey of the related studies in daily conversatio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and business discourse ,suggests that the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should employ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collect naturally-occurring conversations ,and be approached from differ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It further proposes that in order to make a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er should both explore the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Key words :pragmatic ident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daily conversatio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business dis-course 1.0引言 Yule (1996:4)指出,语用学的特色就在于将语言使用者引进语言分析, 而研究语言使用不能不研究语言使用者的身份, 因为解释话语的产生与理解离不开对交际主体的认识。(陈新仁, 2004)身份建构的研究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最值得注意的研究焦点”(Du Gay et al.,2000:1)和 “社会科学的中心舞台” (Bamberg et al.,2007:1),是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和文学批评等领域的重大课题(袁周敏,2008),而且业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 个前沿性课题。话语生产者无论在其口头或者书面语篇中都会表达其态度和立场,通过语言的、非语言的资源对其在语篇中的身份进行定位,因此,身份将会进一步引入不同体裁的语用学研究。(袁周敏,2011c ,2012,2013a ,2013b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身份建构的研究需要借助自然语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动态地考察其语言表现和工作机制。 2.0日常会话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日常会话文献中与身份建构相关的研究集中体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摘要:身份研究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身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身份比如主体的族裔性、性别等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的、单一的;有些身份是后天建构的、多重的,可以选择的。当今的主体置身于多重而差异的世界中,因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归属等都可能赋予他/她一种潜在的身份。身份问题的研究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自我认知的角度,更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少数族裔文学;身份问题;多重性 众所周知,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黑人文学的繁荣和兴旺,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使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些著名的文学协会开始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如“美国研究协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美国文化多元化与少数族裔文学。1972年还成立了“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从1978年起举办年会、出版期刊,积极地向研究者推介少数族裔作家及作品。20世纪90年代初《批评探索》这一跨学科的学术理论刊物相继发表了“认同的政治”系列论文,后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约请kwame anthony appiah(凯姆·安瑟尼·阿皮亚)和henry louis gates(亨利·路易斯·盖茨)将论文编辑出版,题名就叫《身份认同》(identities)。其中有一个突出的核心观点——身份已经裂变成了多重指向,不再是单一的。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美国华裔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最为引人

瞩目。此外,犹太文学、非裔文学、墨西哥裔文学、印第安文学等在美国文学史上都有值得关注的表现。到世纪之交,少数族裔文学批评已经在美国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甚至已进入主流大学课程之列。而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少数族裔文学的创作实绩也令人惊喜,最为有力的一个证明是新世纪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 多有少数族裔或者“离散”的背景,譬如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菲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诺贝尔奖得主)、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等等。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特质”,少数族裔文学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跨越性,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的今天,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就有着学理上的合法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 虽然在中国,2003年11月在成都举行了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专题研讨会,此后,国内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少数族裔文学创作和国外研究前沿相比,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在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从身份或身份认同这一视角切入,来认识作者、解读文本,以便使文本中遮蔽已久的历史、扭曲的种族经历、各种离散身份和边缘身份、喑哑的少数声音等等揭开

黑人文学小说对黑人身份的探寻及其意义

黑人文学小说对黑人身份的探寻及其意义 一、黑人文学中对黑人身份探寻的渊源:自非洲人被贩卖到美国为奴, 在美国的黑人奴隶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团体进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美国黑人。美国黑人原非来自同一地域、同一种民族文化, 除了肤色相同之外, 别无多少相同之处。然而,美国历史上一贯存在的种族压迫、种族歧视和种族偏见迫使他们在潜意识上逐渐萌发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民族认同感, 在客观上加强了美国黑人的民族意识。不过,这种认同感是以被压迫被奴役的体会为基础的。事实上, 美国黑人不仅在政治和经济地位处于美国社会的最底层,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被迫失去了他们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的非洲部落文化的断裂, 以及与美国主流文化的隔阂使得美国黑人民族在文化生活上形成了一个暂时的真空状态。美国黑人这种在文化上的“失语”, 被学术界称之为“文化休克”。并且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 在这样“一个新兴的、发展的、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定义自我, 寻找自我是一个长期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其次, 美国历史较短, 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再者,两次世界大战的卷入带来了美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 美国文学中写得比较多的主题就是寻找自我——探索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人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黑人文学中较为著名的对于黑人身份探寻的小说:托尼·莫里森是位享誉世界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以自己所经历的特殊生活为背景,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一般的语言描写美国非裔族群的生活,塑造了一个个黑人男人和女人的生动形象。她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成功地记载了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黑人男青年奶娃寻根、寻求自我与自由的历程。她所创作的创作《宠儿》着力表现了黑人被践踏的人格与被戕害折磨的心灵。作者深刻描述了黑人主体意识的建构,探索了作为自我意识怎样从觉醒到重塑,鼓励黑人从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弘扬黑人的传统美德以实现黑人心灵世界重构的伟大目标。同时还有著名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沃尔夫.艾里森的《无形人》(又译《看不见的人》),该小说一经问世便广获好评,小说《无形人》正是描写了一个年轻黑人不断探寻文化身份的历程。然而, 鉴于黑人独有的历史经历以及美国的社会现实, 主人公的探寻之路上充满了各种阻碍。白人种族主义的猖獗, 黑人思想家们既冲突又有同一性的观点, 以及黑人文化传统的传承等因素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思想和行为。提到黑人文学,不得不提的就是阿历克斯.哈利的《根》,作者认为寻到根就寻到一切,他希望黑人寻到“根”就可以寻到尊严;白人寻到“根”就能理解黑人;天下所有的人都来寻“根”, 就能和平共处相容相通。《根》通过一个黑人家族几代人口口相传的家族史, 哈利找到了自己非洲之根,也找到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之根。 三、就《根》中的身份探寻寻找结论:小说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了主人公昆塔在被白人掠夺到美洲土地之前所生活的非洲土地的美好, 正是这样的生活造就了他的勤劳、坚毅、不服输的个性,也塑造了他的非洲人的身份。当他被掳至美洲后,在白人的压迫和歧视下,他坚定地保持自己非洲人最基本的特色, 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为傲,坚守自己的非洲人身份。同时,他也有很强的种族认同感, 对和他一样肤色, 一样行为举止的人有很强的亲近感, 这也是每个黑人所共有的感觉——族群意识。此外, 就算他如此固守着自己的文化, 白人土地上几十年的生活,黑白两种文明的碰撞以及白人文化的冲击和侵蚀让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白人文化的同化。他的后代子孙与在这个土地上生活的其他黑人后代一样, 更是完全接受了白人的一切——语言甚至文化。尽管他们在企图完全融人白人的社会中遭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双重意识的困扰, 有些黑人甚至产生了自我仇恨的心理, 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精神力量, 获得美国社会人的身份。 四、简述黑人文学中身份探寻的意义:简单的说黑人文学中身份探寻的意义在于美国黑人文化逐渐得到美国社会主体的认同并融入其中,从而丰富和扩大了美国文化的内涵。美国黑人身份的认同,提高了美国黑人的自尊心,从而使美国黑人地位提高。当然,在更加广阔的层面,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各国文化, 各民族文化, 各地区文化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交流,

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

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 从1949年至今,女性文学在短短六十年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议题之一,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把目光聚焦于80年代后的女性文学,对80年代之前的女性叙事关注不太多,有学者甚至提出从建国后到80年代初没有真正的女性文学;同时,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作家或作品的个案研究上,在宏观层面上关注度不够。本文力图以女性主义理论为背景,立足于具体文本分析,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对建国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演变轨迹进行探索,并对各个时期的女性文学的特征加以研讨和总结。第一阶段,性别的同化和隐没。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在“十七年”文学中成为隐没的潜流暗藏在文本背后,通过对宏大叙事和革命话语的附和以获取存在的可能,女性意识始终以一种隐晦的姿态暗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包涵着独有的特质和复调的意味。但是,这样的叙事方式也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危险:过度的依附最终会导致女性话语的自我消解。第二阶段,性别的凸显。“文革”结束以后,社会政治的巨大变动,带来了文化运动和文学实践的变革,女性文学迎来一个新的成长空间。截止90年代,女性意识完成了从苏生到成长的艰难历程。以85年为界,80年代初期,女性意识以启蒙主义为外壳开始在文本中崭露头角,并带有一定的女权主义色彩,但此时女性的个人体验仍未摆脱父权话语的干扰和制约,女性文学中仍自觉不自觉的流露出对父权话语的皈依情态。1985年以后,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和女性意识内核的位移,女性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和欲望经历开始进入文本系统,女性意识在文本中趋向自觉,女性话语得到重构的机会,女性文学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第三阶段,个人化的女性写作。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强、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兴起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剧烈的变化。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和政治乌托邦被现实力量击碎。这样的文化背景无疑给女性文学带来了绝妙的发展契机和空前自由的创作氛围。特别是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后,女性意识强势觉醒,女作家们大声表白自己对重建女性人文世界和女性话语体系的强烈诉求,她们从女性经验和女性视角出发,自觉地探寻女性的生存现实和性别意义。女性文学成为文坛上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女性作家人才辈出,女性小说大量涌现,创作风格多元变化,女性叙事走向成熟。个人化和私人化的女性写作成为女性文学的主流。女性文学从边缘化走上历史的前台,在美学和诗学的层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并通过反抗男权和自我发现的双重方式,试图建构与男权文化平等对话的女性话语体系。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2003年12月学术交流Dec.,2003 总第117期第12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17No.12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修树新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 表人物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阐发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她们的理论、观点体现 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两大任务———寻找、建构一个内涵丰富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考察并 消除文学作品中有关黑人女性气质和黑人女性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模式。 [关键词]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312-0165-03 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异军突起,成为评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和英美派、法国派并驾齐驱。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崛起有着必然的历史原因。首先,黑人妇女遭受着双重压迫,即来自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和黑人世界的男性压迫。出于这种特殊体验而写出的黑人文学作品必然和白人女性及男性的作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次,在男权中心社会中,黑人女性文学一直被忽视、曲解或视为异端。直到20世纪70年代,黑人女性形象在评论中仍被歪曲、排斥;甚至到了70年

代末期,各类版本的文选选集要么对黑人女作家的作品闭口不谈,要么就对像佐拉?尼尔?赫斯顿(Z ora Neale Hur2 ston这样的黑人女性文学史上重要的先驱轻描淡写,几笔带过。即使大多数当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黑人女性作品的关注也不够。“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这就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 生。”[1](P3561974年在美国文学界发生了两大标志性的事件。一是《黑人世界》(Black W orld特刊上发表了朱恩?乔丹(June Jor2 dan和玛丽?海伦?华盛顿(Mary Helen Washington的文章,封面登有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照片;另一件是爱丽斯? 沃克(Alice Walker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 other s’G ardens在MS杂志上的发表。这两件事为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蓬勃发展拉开了序幕。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表人物从不同的侧面,系统地研究并阐述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Smith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萌芽》(T oward 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开篇便指出,没有一个黑人女权主义批评角度,黑人女性作品不但会被误读,长此以往,这些作品终将被毁掉。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前提:在黑人女性作品中,性政治以及种族、阶级的政治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其次,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应致力于探求黑人女性作品没有体现的与黑人女性身份未曾感受到的性与种族的政治。再次,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必须承认黑人妇女悠长的历史,还应旨在发掘黑人女作家的“不同”。史密斯强调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立足点应是“自治”但不是“隔离”;应该是和各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对话和结合。她通过对大量的黑人女作家作品的分析,揭示了她们在文本、主题、意象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于白人、男性作家的共性, [收稿日期]2003-09-17 [基金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2003088 [作者简介]修树新(1969-,女,吉林德惠人,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妇女研究中心成员,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柏油娃娃》论文:《柏油娃娃》中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

《柏油娃娃》论文:《柏油娃娃》中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 【中文摘要】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作为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的领军人物,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展示了当代美国黑人的生活图景和文化困境,深刻地探讨了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本文详细分析了莫里森的第四部小说《柏油娃娃》中的黑人女性雅月(Jadine)和赛若丝(Therese)对待传统的黑人文化和主流社会中白人文化的截然相反的态度,指出在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黑人女性这一边缘化的群体必须找到自己的真正的文化身份,才能既保持黑人女性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特征,又可以吸收白人文化中的精华,走出文化身份的迷途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目前对该小说的研究主要是从女权主义、叙事技巧、人名及作品意象、神话与黑人族裔文化批评等角度进行的。本文试图从文化身份的角度,剖析黑人女性在文化冲突中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抉择与出路。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从文化身份的角度分析了黑人群体中通常被忽略的女性群体,关注她们所代表的边缘群体,探讨了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黑人女性如何才能不断地调整自我,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旨在于为处于文化冲突中和黑人文化内部中困惑不堪的黑人女性找到一条实现自我价值,肯定自我文化身份的途径:在继承和发展黑人女性群体在本族文化中的身份的同时不断地兼收白人文化的优势,彻底摆脱文化身份的困惑从

而适应当今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莫里森及其小说《柏油娃娃》并回顾了对《柏油娃娃》的国内外研究。第二章分析了文化身份的概念及其在《柏油娃娃》中的折射。第三章详细地阐释了雅丹和赛若丝所代表的两种对立的黑人女性的 文化身份问题。第四章探讨了莫里森对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探究。结论部分指出只有传承黑人文化中的精髓同时吸收白人文化中的精华 才能重构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走出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认同危机。这体现作家对边缘群体的关怀。 【英文摘要】As the only American black female writer re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ony Morrison is the frontier of the contemporary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Her works displays life and cultural dilemma of African Americans, focusing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white culture and black culture.This thesis analyses her fourth novel Tar Baby. This thesis compares Jadine’s and Therese’s absolutely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raditional black culture and dominant white cul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earch for the African American women’s cultural identity is a necessity and must in the present multicultural world. Only after settling the puzzlement of cultural identity, the “ancient properties”of black culture is probably passed 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simultaneously the excellence of white culture can be assimilated so that black

一、种族(race)、民族(nation)与族群(ethnicity)

一、種族(race)、民族(nation)與族群(ethnicity) A. 種族:生物分類還是社會分類? 1. 1. 種族的生物性意涵 ?將世界人類當一種物種(species)種族:將人類世界當成一種「物種」,各個種族為此物種的分支。例如:膚色將人種分為白種、黑種、黃種人。 ?從「物種原始論」與「物競天擇」形成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將種族團體與文化產生對應關係。此符合當時的殖民的合理性:歐洲、美國黑奴、台灣引進大陸新娘?批判 a.以科學將人種分類,缺乏學術意義(基因都一樣) o亞利安人作為一假設的人種科學 b.體質與文化的關係,主流學術已遭駁斥:種族主義的反省 o種族主義:將人分成不同種族,依其出生背景,進行上下等級安排的世 界觀與意識型態。這種世界觀合理化或自然化征服者的永久優勢地位, 將之歸因於天生、體質、生活文化的優越。 o聯合國1945年委託生物學者針對種族進行科學的研究,生物學家的結 論:人類只有一個起源,所謂人類的各個種族只是統計學上可區分的群 體。根據某些顯著的指標,例如頭顱或鼻形、膚色、髮色類型等等標準, 將人類分為不同類型是可能的。然而這樣的體質差異與行為差異、心理 差異並無關連,因此,種族用來論證不平等待遇的正當性的觀點遭到否 定。 2.種族是一個社會性的分類 ?社會建構1:種族的認定,因社會而異 例:美國南方某些州一滴血原則(只要有點黑,就是黑)、父系原則(父親黑,母親白,還是黑)、Tiger Woods的Cablinasian(Caucasian, Black, Indian, Asian, 母 一半Thai,一半Chinese,父一半Black,一半black與native America 的混血), 但是巴西是要很黑,才叫黑(而且必須是非洲裔)。 ?社會建構2:同一種族內,有很大差異:亞洲人的多樣性(泰國、印度、日本,全是黃種人) ?社會建構3:為什麼我們要用膚色來分類?不可以用身高、髮色?(藍眼珠與綠眼珠的故事) ?社會建構4:誰定義種族?國家,可能為了某些利益,而改變(例如,美國原住民,本來75%才叫原住民,後來50%。台灣的原住民,本來漢原通婚因父親才算,後來 改成母親亦可) B. 族群 1.族群:「因為擁有共同的血緣、語言、文化、宗教或祖先,而被其他人或自己認為是構成 獨特的社群的一群人」,不是有這些要素,族群就會客觀地存在,而是要經過歷史經驗或社會經驗,才會發展出來。 2.族群客觀特徵論的限制 ?例如語言:說?語的不一定都是?族,?族不一定都會說?語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 摘要:作为身受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特殊群体,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认知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黑人女性作家显示出惊人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塑造了一系列光辉动人的形象,反抗种族及男权社会强加给她们的不公共形象,在完成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认证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创作为黑人文学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身份 Abstract: As the community which has long-been-oppressed by racialism and sexism, Afro-American female has been through a long road full of hardship on their way of ego-identification. Female Afro-American writers created countless glorious Afro-American women with tremendous courage and strong wills, fighting against the unfairness given by the racial and sexist society. They fulfilled their destiny of ego-identification, meanwhile giving magnificent, beautiful colors to the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Key words: Afro-American, Females, Identity 身份问题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这种身份并非由血统决定,而是社会与文化作用的结果。被迫从非洲迁徙到美国、被割裂了与自身文化环境的联系后又被嫁接到西方文化的土壤中来,在社会生活中又一再被拒绝、被排斥――这一独特的历史和现实处境决定了身份问题对于非洲裔美国黑人来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他们迫切地需要界定自己,知道自己与什么认同,明了自己与作为环境存在的“他者”之间的关系,以找到能够在这个充满敌意的环境里生存下来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黑人女性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证既是整个黑人文化身份认证的一部分,又表现出独特的、更为艰辛曲折的历程。黑人女性作家显示出惊人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塑造了一系列光辉动人的形象,在完成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认证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创作为黑人文学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非洲裔美国黑人这一特殊人群体中更为特殊的群体,不管是以男性为主要力量的黑人民权运动,还是以白人女性为主体的女权运动,都不能完全代表美国黑人女性的心声,无法准确表达出她们的感受与认知。她们是带着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镣铐,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作为一个受歧视的种族――黑人,同时又是受男性歧视的群体――妇女,她们遭受到的是双重的压迫,她们的话语权在被白人剥夺以后又被黑人男性剥夺了一次,因而她们也是美国社会中最沉默、最无助的群体。 一、艰辛历程 在文学这个长期以来都是由男性掌握着绝对权威(在黑人中更是如此)的领域,女性一直处于被忽略、被压抑、甚至被贬低的地位。文学作品里传统的黑人妇女形象要么是南方主流文学中缺乏性别特征的黑人保姆――见诸于福克纳(Willliam Faulkner,1897-1962)、M?米切尔(Magrret Mitchell,1900-1948)等南方作家的小说,要么是黑人文学中红颜薄命的黑白混血女子――见诸于查尔斯?切斯纳特(Charles Waddle Chestnut,1859-1932)、杰茜?福赛特(Jessie Fauset,1882-1961)等黑人作家的作品。这两种形象尽管各有特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没有自我,任人摆布,因而都是消极的。即使是在黑人广泛争取精神解放的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男性作家笔下的黑人女性也大多是被悲苦的生活折磨得麻木了的普通黑人妇女,保守落后,思想狭隘,唯心宿命,不但无法担当民族解放的重任,还会成为黑人男性的拖累。这在“抗议小说”创始人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Native Son,1940)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别格的母亲托马斯夫人软弱而迷信,女友贝茜只会用酒精麻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第33卷第3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3 2012年3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r.2012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王玫马燕 (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切关注着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身份危机。在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该文对莫里森的首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处于白人世界边缘状态的黑人女性一直以来受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压迫,尽管她们努力地去迎合着白人的种种价值观,却始终被白人蔑视和忽略,从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黑人女性主义;多重压迫;身份危机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3-0037-02 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欧美的兴起,女性主义批评作为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传统的女性主义运动被认为是白人中产女性为了获得与白人男性在就业、教育、家庭等方面得到相同报酬和认可而进行抗争的产物。事实上,这种白人女性主义运动并没有把有色人种妇女的权利包含进去,长期以来,黑人女性一直处于“他者”地位[1]。“所谓他者妇女就是那些我们看得到形象却听不到她们声音的女性,黑人妇女长期以来就处在他者妇女的地位上——一直处于无言状态”[1]P157。正如玛吉·休姆(Maggie Humm)所说:“简单地说,黑人妇女不是白人妇女涂上颜色。白人女性主义批评不能框定和领导黑人女性主义。”对此,托妮·莫里森曾在一次访谈中也表示出她的担忧:“女性主义起源于(白人)民权运动,因此在妇女运动中忽略了黑人和少数族裔的解放,并把黑人女性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即不得不做出欺骗性的选择:为黑人运动或女性主义服务”,奥伊·莫瑞声称“白人女性主义最终还是没有考虑到种族问题,没有考虑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给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带来的伤害”[2]P5。戴伯·金则用了“多重危险”来表明黑人女性要承受“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阶级歧视”三重压迫[3]。 一多重压迫下身份的迷失 身份的迷失是黑人女性长期遭受种族、阶级、性别等多 收稿日期:2012-02-10 作者简介:王玫(1974-),女,安徽宿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马燕(1979-),女,安徽滁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和外军教育。重压迫的结果。拒绝接受自己的黑人形象,千方百计地模仿、迎合白人,最终导致心理扭曲,自我身份迷失的除了主人公佩科拉外,还有她的母亲鲍琳和布拉德利。 年轻时的鲍琳非常爱去电影院,好莱坞电影极力宣扬的美的标准让她自惭形秽,于是她模仿电影女影星,把头发从旁边分开,盘起来。而电影里宣扬的浪漫也让她羡慕不已。在电影里,白人男性总是那么温文尔雅,对女性体贴呵护,他们往往住在带有浴缸和马桶的干净宽敞的房子里。电影中的这种生活总能给她带来许多快乐,可却使她越来越无法回到现实中的家庭,接受自己的丈夫。她越来越讨厌这个贫穷、破烂和肮脏的家庭,越来越无法接受丈夫、孩子和自己的黑人形象。因此,当她成为一位白人家庭的保姆时,她处处维护白人雇主的利益,俨然把自己当做白人家庭的一份子。她越来越忽略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孩子,对她来说,他们只不过是[4]“睡前的一点遐想,一天当中的清晨和黄昏”而已。更过分地是,她要求丈夫和孩子称她为“布瑞德夫人”,而白人雇主则亲切地称她为“鲍琳”。对她来说,这种称呼拉近了她和白人世界的联系,摆脱了和黑人任何有关的羁袢。 布拉德利则是来自另一个黑人社区的女性,她和她的朋友只关注与白人有关的事情,竭尽所能地抛弃一切与黑人身份有关的任何东西。为了远离黑人,她不上黑人学校,按照白人的方式做饭、装修房子、教育孩子。像鲍琳一样,她把头发拉直,从旁边分开,甚至睡觉也要像白人一样把胳膊交叉放在胸前。最可笑的是,她自认为是“有色人种”,否认自己的黑人身份,并对儿子解释有色人种和黑人的差别。在她看来,两者的差别一目了然,[4]“有色人种整洁而安静,黑人既肮脏又吵闹”。在盲目追随白人价值观的同时,布拉德利也恰恰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对黑人的歧视事实上就是 37

黑人的自我与文化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无形人解读万惠蓉

Vol.9No.6 2012年6月 第9卷第6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n.2012一、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控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包括民族生活的经济、政治、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不同文化聚合时,较强势的文化将会压倒较弱的文化,从而逐渐建立起强势文化压倒一切的文化霸权。殖民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殖民行为却以一种隐蔽的不易察觉的方式在继续着,那就是推行文化霸权。为了继续控制前殖民地国家和民族,欧洲国家从强占领土、限制身体自由转向思想文化控制,向大众灌输“白人至上”理论,又通过学校、教堂、党派、报纸、大众媒体和民间组织等文化宣传网络得以不断加强,由此建立了一个西方白人的神话—整个社会应该按照白人的文化价值观来运行,白人当权者顺理成章的成为领导者。推行文化霸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意识形态控制,让被统治者不断吸收统治者的文化价值观,最终否定自己和自己的文化价值。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让劣等民族认为他们的文化是劣等的,他们想要变得文明的唯一方式就是根据白人的准则正确行事。统治阶级靠教育宗教等机制来完成这种意识控制,把白人阶级的意识深深的加之于黑人头上,直至他们认为一切都是正常的,不会想要拒绝或反抗,白人的利益得以长期维持。 西方白人的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控制不仅在前殖民地国家得以广泛推行,同时也适用于宗主国内部的少数族裔人民。美国黑人生活在美国内部,遭受不公平待遇,他们处于“内部殖民”的范围之中。被殖民国家和民族的文人学者逐渐觉醒,开始对文化霸权提出挑战,并在其作品中试图寻求解放被殖民人民的可能途径。哈莱姆文艺复兴带来了美国黑人文学的繁荣,美国涌现出一大批黑人作家,如赫斯顿、赖特、埃里森、莫里森等,他们关注白人文化冲击下的黑人命运。拉尔夫·埃里森的《无形人》描述丧失自我的黑人在一个不协调,充满矛盾的荒唐社会里的生存状态。《无形人》的主人公“无形的我”是典型的意识形态控制的受害者。不管是在南方还在在纽约,他都在努力学习和工作,以获得白人的肯定和赞扬。经过遭受一系列侮辱,压迫和打击之后,所有努力化为泡影,他最终意识到社会的不公平,并试图突破白人文化价值观,重新找回黑人自我与文化。 二、形体上的“不可见性” 小说开篇“我是个无形人”,然后进一步告诉我们“我是一个具有实体的人,别人看不见我,那只是因为人们对我不屑一顾。他们看到了一切的一切,唯独看不到我”。[3]P 3这种“不可见性”一直持续到他成长历程的结束。在整个故事中,无名的叙述者被彻底边缘化,物理学上,他没有名字,也没有住所,蛰居在坟墓一样潮湿阴冷的地下室里。姓名是一个人的基本属性,姓名和头衔是建立身份的第一步,直接决定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角色扮演,别人通过呼叫你的名字确认你的社会地位。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名字,让自己属于这个社会,而他没有,他的“无名状态”是社会赋予他的,也是他自己所默认的。他以为自己只有通过不断奋斗,获得白人社会的认同,才会有名字有身份。 当校长布莱索博士叫他“黑鬼“的时候,主人公大受刺激,天真的他以为黑人民族早已摆脱了那个有颜色的词,更讽刺的是讲出这话的人也是一个黑人。“黑鬼”是一个对黑人群体的集体性称呼,等同于无知、愚蠢、野蛮、兽性等。即使被这个侮辱性的词汇震惊,主人公还没有意识到要找回自己的名字,后来他在自由油漆厂严重受伤,医生反复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他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一阵恐怖的感觉使得我心绪不宁,我明白我连我自己的名字也忘记了。”[3]P 218他独自一个人躺在冰冷的的机器里,开始为自己的身份发愁。 工厂医院的经历可以看做是整部小说的过渡段落。对主人公来讲,这是一个获得新生的机会。“我不想毁灭自己,我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破坏……当我发现自己是谁的时候,我就会获得自由了。”[3]P 222这里,他开始想要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从机器中获得自由,进而从社会上获得自由。他混乱的头脑中开始思考“我叫什么名字”的问题,而且逐渐找回深藏体内的个性。他甚至觉得他不再害怕了,不怕大人物,不怕校董,也不怕那类人,因为既然他知道不能指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东西,这样就没有理由要害怕了。我们欣喜地看到他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这场思想斗争以“混乱”结束,“我的头脑在徐缓的滚滚的波涛中一会儿清醒,一忽儿糊涂。”[3]P 228“我是谁”的问题没有得到 黑人的自我与文化———后殖民 理论视野下的 《无形人》解读万惠蓉 (贺州学院外语系,广西贺州542899) 摘 要: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长篇小说《无形人》讲述一个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在美国社会求学求生 的艰难历程。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从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控制等方面分析主人公“无形人”追寻自我和文化身份认同这一主题,探究美国黑人“无形”的成因以及摆脱“无形”状态,找回自我并认同黑人文化身份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控制;黑人文化;追寻自我 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