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纳米线的研究应用及进展_马歌

合集下载

《ZnO纳米线阵列的可控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ZnO纳米线阵列的可控制备及气敏性研究》

《ZnO纳米线阵列的可控制备及气敏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ZnO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传感器、光电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ZnO纳米线阵列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电子传输性能,因此对气体分子的检测和响应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旨在研究ZnO纳米线阵列的可控制备方法,并对其气敏性进行深入探讨。

二、ZnO纳米线阵列的可控制备1. 材料选择与准备本实验选用高纯度的锌源和氧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ZnO纳米线阵列。

在实验前,需对基底进行清洗和处理,以保证纳米线的生长质量。

2. 制备方法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气体流量等参数,实现ZnO纳米线阵列的可控制备。

具体步骤包括:将锌源和氧源分别引入反应室,在基底上形成ZnO纳米线。

通过调整锌源和氧源的比例、反应温度和生长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对ZnO纳米线阵列形貌、尺寸和密度的控制。

3. 结构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制备的ZnO纳米线阵列进行结构表征。

SEM可以观察纳米线的形貌、尺寸和排列情况;XRD可以分析纳米线的晶体结构和相纯度。

三、气敏性研究1. 气体响应实验将制备好的ZnO纳米线阵列置于不同浓度的气体环境中,通过测量其电阻变化来评估其气敏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ZnO纳米线阵列对多种气体分子具有显著的响应,且响应速度较快。

2. 响应机理分析ZnO纳米线阵列的气敏性主要源于其表面吸附的气体分子与纳米线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气体分子吸附在纳米线表面时,会改变纳米线的电子状态,从而引起电阻变化。

此外,纳米线的尺寸、形貌和密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其气敏性能。

3. 影响因素探讨通过实验发现,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气体流量等参数对ZnO纳米线阵列的气敏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纳米线的表面修饰、掺杂等处理方法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其气敏性能。

毕业论文(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学号:2007******某某师X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学生***(2007******)指导教师*** 助教年级2007级专业物理学系别物理系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士学位论文题目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学生***指导教师*** 助教年级2007级专业物理学系别物理系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某某师X大学2011年5月word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纳米材料已成为当今许多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而氧化锌纳米材料的许多优异性能使其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概述了纳米ZnO的应用前景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纳米ZnO各种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同时提出了每种工艺的优缺点,简单介绍了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提出了研究方向,并对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氧化锌应用研究纳米ZnO材料显示出以往未曾有过的优异性能,即使在传统应用领域中,也显示出较普通ZnO材料更加优良的性能,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其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已受到高度重视,如何大规模,低成本制备纳米ZnO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研究的方向是进一步深入探讨纳米ZnO的形成机理和微观结构,探求高纯纳米ZnO的制备方法,并使之工业化,随着制备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纳米氧化锌必将成为21世纪一个大放异彩的明星而展现在新材料、能源、信息等各个领域,发挥其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1]。

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年来氧化锌纳米材料制备的一些新方法,介绍了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领域,并对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ZnO的研究现状纳米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十分巨大,纳米材料研究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相应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科研领域[2]。

目前,国内外关于纳米ZnO的研究报道很多,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都做了很多工作。

纳米ZnO的合成及光催化的研究进展

纳米ZnO的合成及光催化的研究进展

纳米ZnO的合成及光催化的研究进展摘要:综合叙述了以纳米ZnO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主要包括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质以及应用,同时结合纳米ZnO的应用和光催化的优势阐述了后续研究工作的主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纳米;光催化;应用1.1 ZnO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国内外有不少研究报道,国内的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比较晚。

目前,世界各国对纳米氧化锌的研究主要包括制备、微观结构、宏观物性和应用等四个方面,其中制备技术是关键,因为制备工艺过程的研究与控制对其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1]。

综合起来,纳米氧化锌的化学制备技术大体分为三大类: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

1.1.1固相法固相法又分为机械粉碎法和固相反应法两大类,前者较少采用,而后者固相反应法,是将金属盐或金属氧化锌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研磨后进行燃烧,通过发生固相反应直接制得超细粉或再次粉碎的超细粉。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法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在室温或低温下制备可在较低温度分解的固相金属配合物,然后将固相产物在一定温度下热分解,得到氧化物超细粉。

运用固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具有操作和设备简单安全,工艺流程短等优点,所以工业化生产前景比较乐观,其不足之处是制备过程中容易引入杂质,纯度低,颗粒不均匀以及形状难以控制。

王疆瑛等人[2]以酒石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为原料,采用固相化学反应法在450℃热分解4h 得到具有纤锌矿结构的ZnO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结果分析,合成的产物粒径均小于100nm,属于纳米颗粒范围,而且颗粒大小均匀,粒径分布较窄,并采用静态配气法对气敏特性的研究发现,对乙醇气体表现了良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1.1.2气相法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变为气体并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超微粉的方法。

气相法包括溅射法、化学气相反应法、化学气相凝聚法、等离子体法、激光气相合成法、喷雾热分解法等。

ZnO纳米线酒敏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ZnO纳米线酒敏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ZnO纳米线酒敏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ZnO纳米线的酒敏性能,采用化学法制备了ZnO纳米线材料,并通过SEM、TEM、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利用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电化学测量,研究了其在不同酒精浓度下的电化学性能,并对其酒敏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ZnO纳米线的电化学性能和酒敏性能均有良好的表现,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酒敏材料应用于安全检测和酒驾防范等领域。

关键词:ZnO纳米线,酒敏性能,电化学性能,安全检测,酒驾防范1.研究背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上的交通安全日益受到关注。

其中,酒驾事故频发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酒驾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传统的酒驾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呼气式酒精检测和血液酒精检测。

这些方法对检测者和被检测者都有一定的不便和压力,并且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实惠的酒驾检测方法迫在眉睫。

近年来,利用纳米材料制备酒敏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

其中,ZnO纳米线由于其结构独特、表面积大、晶格缺陷等特点,在酒敏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本文将研究ZnO纳米线的酒敏性能。

2.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ZnO纳米线的酒敏性能,并进行相应的电化学测量。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化学法制备ZnO纳米线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2)利用电化学方法对ZnO纳米线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量,并研究其在不同酒精浓度下的电化学行为;(3)评价ZnO纳米线的酒敏性能,并探究其在安全检测和酒驾防范等方面的应用。

3.研究方法(1)制备ZnO纳米线材料:采用水热法制备ZnO纳米线材料,并通过SEM、TEM、XRD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表征。

(2)电化学测量: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EIS)对ZnO纳米线进行电化学测量,研究其在不同酒精浓度下的电化学性能。

(3)酒敏性能评价:利用电化学测量结果评价ZnO纳米线的酒敏性能,并探究其在安全检测和酒驾防范等方面的应用。

ZnO纳米线薄膜晶体管和紫外光探测器研究的开题报告

ZnO纳米线薄膜晶体管和紫外光探测器研究的开题报告

ZnO纳米线薄膜晶体管和紫外光探测器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针对ZnO纳米线制备薄膜晶体管和紫外光探测器的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高性能的ZnO纳米线薄膜晶体管和紫外光探测器,以提高其在电子设备和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本文介绍了ZnO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和性质与应用。

其次,讨论了薄膜晶体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如何将ZnO纳米线集成到晶体管中。

最后,介绍了紫外光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以及利用ZnO纳米线制备紫外光探测器的方法和优点。

本研究的重点是探讨ZnO纳米线和晶体管、紫外光探测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优化其性能。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制备高性能的电子设备和光电子器件提供参考。

1. 导言ZnO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和生物材料领域的半导体材料。

ZnO纳米线具有高孔隙率、高表面积以及结构可调的优点,因此在制备晶体管和光电子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制备高性能的ZnO纳米线薄膜晶体管和紫外光探测器,并探讨其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2. ZnO纳米线制备方法和性质研究2.1 ZnO纳米线制备方法ZnO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水热合成和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纯度高、晶体质量好的ZnO纳米线。

2.2 ZnO纳米线性质和应用ZnO纳米线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机械和表面等性质,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传感器、透明电极等领域。

同时,由于其极小的尺寸和高比表面积,ZnO纳米线还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具有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价值。

3. ZnO纳米线薄膜晶体管研究3.1 薄膜晶体管基本原理和结构薄膜晶体管是一种典型的场效应晶体管,具有高频、低功耗和低噪声等优点。

其结构主要包括栅极、源极、漏极和薄膜等部分。

栅极的电势可以控制薄膜中载流子的浓度和迁移率,从而实现电流的控制。

3.2 ZnO纳米线薄膜晶体管制备方法和性能优化在制备ZnO纳米线薄膜晶体管时,需要考虑如何将纳米线与源极、漏极和栅极相连,并优化其电学性能,如尽可能降低漏电流和提高迁移率等。

纳米ZnO抑菌性应用的研究进展

纳米ZnO抑菌性应用的研究进展

纳米ZnO抑菌性应用的研究进展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解决了诸多感染问题,但也导致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产生。

传统抗生素对耐药菌的杀伤作用不断减弱,使其威胁持续增加。

因此,为了对抗细菌日益增长的耐药性,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菌物质,寻找新的抗菌机制。

纳米金属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慢慢展现出作为广谱抗菌剂的潜力,其中又以纳米氧化锌颗粒效果较好,可以通过产生活性氧、溶出锌离子以及直接接触等机制杀伤细菌。

基于此抗菌特性,纳米氧化锌在医疗、食品包装、纺织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本文将围绕纳米氧化锌的抑菌应用展开论述。

1医用创面敷料基于ZnO的抗菌活性,并且锌元素是伤口愈合的必需元素,可以促进角质细胞迁移[1],因此许多研究者将ZnO掺入创面敷料。

例如,在常见敷料细菌纤维素、聚酯尼龙中加入ZnO,其抑菌作用与纳米颗粒含量呈正相关,对细菌的生物膜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降低细菌嵌入生物膜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2];Khorasani等[3]则在敷料材料水凝胶中同时加入壳聚糖与 ZnO,促进伤口愈合的同时,发挥后两者的协同抗菌作用。

2.口腔医学领域ZnO在预防牙龈感染、龋齿等口腔医学方面亦有应用。

符国富等[4]将ZnO改性后加入牙膏,以预防牙龈下细菌感染;相比于普通ZnO,该材料对金葡菌、绿脓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杀菌作用明显提升,且对正常细胞毒性低。

Barma等[5]利用印度三果提取物合成ZnO,产物对链球菌抑菌效果明显,可应用于牙科产品预防龋齿。

Garcia等[6]制备含ZnO的牙科黏合剂,既确保了材料强度,又对唾液中的链球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有望成为下一代牙科黏合材料。

3.养殖业及农业养殖业领域,在饲料中加入ZnO已被用于预防仔猪断奶应激,但剂量过高易加重胰腺氧化应激。

使用ZnO可将剂量减少至十分之一,并有效调节肠道菌群[1]。

Radi等[2]在肉鸡饲料中用90mg/kg-1的ZnO可用于改善生长、肠道菌群等,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ZnO纳米线纳米片及其应用

ZnO纳米线纳米片及其应用

n型ZnO与p型GaN型LED主要性能参数
正向导通电压: 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ZnO纳米线由于与各种缺陷以及与GaN的界面缺陷等,使得正向导通 电压各不同。n型ZnO与p型GaN型LED正向导通电压一般在2.5V[1]~3V[2]之间。
EL发光光谱: ZnO-GaN LED发光光谱主要由ZnO带边发光光谱及p-GaN掺杂发光光谱组成。 不同的研究者利用不同的方法得到ZnO-GaN LED发光光谱不同,例如: Park et al.[3]利用MOCVD法制备的ZnO-GaN LED有两个发光峰,分别位于450 and 560 nm处。 Jeong et al.[4]同样利用MOCVD法制备的ZnO-GaN LED的发光峰在386nm处。 而利用CVD法: Fu et al.[5]制备的ZnO-GaN LED的发光峰在405nm处; Zhang et al.[6]的到发光峰在440nm处,并且随着偏压的增大,发光峰从440nm处移到 400nm处。
1.n型ZnO与p型GaN型LED 常见的p-n结的组成结构是n-型ZnO纳米线垂直生长在以p型GaN为缓冲层的蓝宝石衬底上 如下图[3]。
[1]Ozgur et al., J. Appl. Phys. 98, 041301(2005) [2]A. Tsukazaki et al.,Nat. Mater. 2005 , 4 , 42 [3]W. I. Park and G. C. Yi, Ad. Mater. 2004,16, No.1
2.n型ZnO与p型Si型LED 主要结构组成 p-型Si,n-型ZnO阵列,ITO透明导电电极及金属电极。结构图如下图[1]:
不同研究者得到的n型ZnO与p型Si型LED发光光谱分布范围也不同。例如,Lee et al.[1]利用气相沉 积法制备的ZnO阵列与p-Si组成的LED发光光谱在450nm~700nm范围热法制备LED发光光谱在387nm与535nm处(如下右图)。

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及其光电性能分析

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及其光电性能分析

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及其光电性能分析氧化锌(ZnO)纳米线作为半导体材料,在光电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过程以及其光电性能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来介绍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过程。

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通常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或者热蒸发法来实现。

在化学气相沉积法中,金属锌粉或氧化锌粉末被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升华成为气相物质。

然后,氧化锌的前驱物质被引入反应室,与锌原子相遇并沉积在衬底表面形成氧化锌纳米线。

而在热蒸发法中,则是将金属锌置于高温环境中,通过蒸发的方式使锌原子沉积在衬底表面并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锌纳米线。

其次,我们来讨论氧化锌纳米线的光电性能。

氧化锌纳米线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主要体现在光电转换和光学传感器方面。

首先是光电转换方面,氧化锌纳米线的带隙能够调控其能带结构,使其在紫外光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氧化锌纳米线的高表面积和导电性能也使其成为光电器件中的理想材料。

在光学传感器方面,氧化锌纳米线的导电性能和表面活性使其能够实现对环境中光、气体等信息的高灵敏检测。

最后,我们来探讨氧化锌纳米线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氧化锌纳米线作为半导体材料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例如,氧化锌纳米线可用于柔性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光学传感器等领域。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和光电性能,将有助于推动其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并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及其光电性能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材料在光电领域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氧化锌纳米线将会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科技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6 - 08 - 01 作者简介: 马歌( 1991 - ) ,女,硕士,主要从事 ZnO 纳米线方向的研究。 E - mail: 493886873@ qq. com
2. 2 化学法 化学法是在可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原子或分子
的成核,生成或凝聚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形成具有一定
http∶ / / www. lase rjournal. cn
2009 年 Ahsanulhaq 等制得各种不同图案的 ZnO 纳米线 / 棒阵列,室温谱 CL 表明,此 ZnO 纳米棒阵列 在 381nm 处有非常强的紫外发射峰[24]。
2014 年李等通过介电泳法制得的基于 ZnO 纳米 线的紫外传感器。在 365 nm 紫外灯照射下,光电流 增加了 13% ; 而在 254 nm 紫外灯照射时,光电流则没 发生变化,说明该传感器对不同波长的紫外光有一定 的选择性[22]。
(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ZnO nanowire array is a new type of one - dimensional nano materials. First of all,some frequently - used synthesis methods of ZnO nanowires are simply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innovative two - step method (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pulling method ) of our experiment is given. Secondly,th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ZnO nanowires in solar cells,field emission devices,ultraviolet detectors,gas sensors,nano generators,light - emitting diodes( LEDs) ,nanoscale lasers,p - type doping,etc,are discussed. Especially p - type doping due to its high degree of self compensation effect has been a doped problem. The idea of core - shell structure is provided in this paper. Finally,the prospect of the ZnO nanowires in many area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re expected.
3. 2 场发射器件 场发射效应是众多一维纳米材料的一个独特的
性质。ZnO 纳米线由于其耐热稳定性、优良的导电性 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2007 年 Wang 等探究了 ZnO 纳米线阵列的密度 对场发射性能的影响[12],当纳米线的密度处于 60 ~ 80 μm - 2 ,长度为 1 μm 时,有较低的开启电场。
1
马歌: ZnO 纳米线的研究应用及进展
《激光杂志》2016 年第 37 卷第 10 期
LASER JOURNAL( Vol. 37,No. 10,2016)
尺寸和形状的粒子。化学法又可以分为固相法、液相 法、气相法[1 - 7]。
我们实验室采用的是一种水热法和提拉法相结 合的方法制作 ZnO 纳米线阵列。首先采用提拉法在 衬底的清洁表面上铺上一层乙酸锌颗粒层,通过高温 加热分解得到种子层,再用生长液( 硝酸锌和六次甲 基四胺溶液) 水浴生长,得到纳米线阵列。
ZnO 纳米线阵列是一种新型的纳米一维阵列材 料,是在一维平面上铺上种子层,进而生长为一根根 垂直平面,有序向上的单晶纳米线,具有单晶纳米线 的优良品 质,是 大 面 积 应 用 的 理 想 结 构 形 式。 由 于
ZnO 纳米线集结了良好的单晶性、电子注入效率高、 长径比高及比表面积大等众多优点,在场发射效应、 发光二极管、纳米发电机、太阳能电池、紫外探测器和 气体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2013 年韩龙飞等利用分枝状的 ZnO 纳米线,尤 其是杂乱结构的 ZnO 纳米线[8],其染料吸附率可提高 约 24% ,光电转换效率可提高约 34% 。但是分枝结 构的形态 虽 然 增 大 了 比 表 面 积,增 加 了 染 料 的 吸 附 率,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电子的传导路程,增大了电子 损耗几率。由此可见,ZnO 纳米线的形貌对转换效率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备合适的 ZnO 纳米线结构仍 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1. 2 柔性杂化太阳能电池
国内外已有多个课题组构建基于 ZnO 纳米线的 气体传感器 并 对 其 进 行 测 试。郝 瑞 等 利 用 长 度 为 11μm 的 ZnO 纳米线在 475℃ 对丙酮气体有较好的气 敏性,灵敏度达到 8. 26[5]。李等对 ZnO 纳米线在 5V 工作电压下对体积分数为 5 × 10 - 6 的乙醇气体仍有 较好的响应,且响应恢复时间很短[22]。LD Toan 等通 过在 ZnO 纳米线表面制作 LaOCl 涂层的方法,得到 4000ppm 的 CO2 在 400℃ 的 Ra / Rg 值为 4. 1[23]。
2009 年 Chuan Yao 等采用等离子腐蚀法与两步 蚀刻法合成顶端角分别为为 110°和 85°的纳米线 / 棒 ( 本文不区分纳米线和棒) 。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相比于硅太阳能电池更加 廉价、稳定、易制备。一维 ZnO 纳米线阵列对电子收 集提供直 的 传 导 路 径,可 减 小 电 子 传 导 时 的 复 合 概 率,但是其有限的比表面积吸附的染料分子有限,从 而限制了转换效率的提高,因此,带分枝状的 ZnO 纳 米线提供了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2 ZnO 纳米线的合成方法 近年来,随着 ZnO 纳米线在材料应用范围内的大
放异彩,纳米线的合成方法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物 理法和பைடு நூலகம்学法。
2. 1 物理法 物理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物理机械的方法合成
纳米 ZnO。物理法又分为机械研磨法和深度塑性变 形法。物理法的缺点在于单纯地通过机械法很难使 其粒度进入纳米半径范畴内。
Key words: ZnO nanowires,synthesis methods,application,development
1 ZnO 及其纳米线阵列的基本性质
氧化锌( ZnO) 属Ⅱ - Ⅵ族,是一种重要的直接带 隙 n 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室温下的带隙宽度为 3. 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 60meV( GaN: 25meV) ,这使 氧化锌可以在室温( 26meV) 或更高的温度有效的工 作,具有极好 的 化 学、机 械 和 热 稳 定 性。 由 于 氧 化 锌 原料易获得,成本低,无毒性,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光探 测、发光与激光器件等方面开发潜力大,同时在光催 化、光伏、传感、压电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ZnO 纳米线紫外探测的工作机理简单叙述如下: 在暗光条件下,空气中的 O2 分子在材料表面捕获自 由电子形成一个耗尽层,O2( g) + e - →O2 - ; 在紫 外照射下,产生了电子和空穴对,hv → e - + h + ; 光 生空穴与氧负离子复合,同时释放氧气,O2 - ( ad) + h + → O2( g) ; 光生电子参与导电一起增强了导电 性[22]。
3 ZnO 纳米线的研究应用
3. 1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由于其干净,清洁,可再生性,在能源问题
日益加剧的今天,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理想选择,太 阳能电池也应运而生。而如何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 换效率,是当今问题的重中之重。 3. 1. 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界面接触性能,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研究表明,ZnO 纳米线 / 棒阵列的形貌、密度、尺 寸与探测器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3. 4 气体传感器 ZnO 纳米线具有高的电导率、大的比表面积、高
活性,对环境( 如温度、光、湿度等) 的变化十分敏感, 是构建超高灵敏度的理想气敏材料。主要利用材料 表面吸附气体后电阻值发生变化的原理来检测气体。
与水热法合成的顶端为平的纳米线作比较,发现 尖端的纳米线具有更低的开启电场。顶端为平的纳 米线、顶角为 110°的纳米线和 85°的纳米线的开启电 场分别为 6. 01,3. 03 和 1. 70 V / μm,场增强因子 β 分别为 946,1972 和 3513。
2013 年 Hsiao 等利用镓掺杂的 ZnO 纳米线测量 其开 启 电 场 仅 为 3. 63 V / μm,场 增 强 因 子 达 到 了 9058[14]。
2
http∶ / / www. lase rjournal. cn
马歌: ZnO 纳米线的研究应用及进展
《激光杂志》2016 年第 37 卷第 10 期
LASER JOURNAL( Vol. 37,No. 10,2016)
米线的尺寸与光波相当或更小时,由于尺寸效应导致 导带和价带的间隔增加,光吸收显著增强[19 - 21]。
马歌: ZnO 纳米线的研究应用及进展
《激光杂志》2016 年第 37 卷第 10 期
LASER JOURNAL( Vol. 37,No. 10,2016)
·综合评述·
ZnO 纳米线的研究应用及进展
马歌
( 郑州大学,郑州 450000)
摘 要: ZnO 纳米线阵列是一种新型的一维纳米材料,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 ZnO 纳米线合成方 法,并给出了我们实验室采用的创新的两步法( 水热法和提拉法) 制备 ZnO 纳米线阵列。其次探讨了 ZnO 纳米 线在太阳能电池、场发射器件、紫外探测器、气体传感器、纳米发电机、LED、纳米激光器、p 型掺杂等方面的应用 及进展。尤其是 p 型掺杂由于其高度的自补偿效应一直是掺杂的难题,本文给出了核壳生长结构的思路。最 后展望了 ZnO 纳米线在众多领域的研究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