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9气质与性格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理学 气质与性格PPT课件

强度特性的反映。 ③敏捷性 指对同一强度的内外刺激作出不随意反应的程度,指心理反应
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它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可从感 知、记忆、思维等的速度和注意转移的灵活程度来判断。
2
④可塑性 是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难易程
度,表现了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⑤兴奋性 指情绪兴奋的强度和自我控制程度,是神经过程的强度和平衡性
行为孤
腼腆羞
僻、反应迟 涩、情感细
缓、处事谨 腻脆弱、多
慎态度平稳 愁善感、怯
坚定,情绪 懦、柔弱、
深刻持久、 多疑多虑、
体验方式少,耐受性差、
说话慢吞吞 易疲劳。
的,易惊慌
失措。
9
遇到看戏迟到的情景:
胆汁质的人会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 员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埋怨说戏院的时钟走 得太快了,他不会影响任何人。
速,感 注意力易转移、 缺 寂寞、不
情、富有 朝气等特 点;较任 性、易轻 浮、对困 难的坚持
受性弱。 乏耐心。
愿从事平 性和承受
凡与细致 力较差。
的工作。
6
气 典型特征 质 类 型
主要表现
男性特征 女性特征
感受性 热情直率、
热情、
热情
较弱,耐 精力充沛、反应 敏捷、坚 活泼、思
受性、敏 迅速、行为敏捷;强,情绪 维敏捷、
性明显、 的变化。
呆板,易 守旧。
外部表现
生惰性。
少、反应
比较慢。 8
气
质 典型特
类
征
型
主要表现
男性特征 女性特征
感受性 强,而 耐受性、 敏感性、 兴奋性和 可塑性均 较弱;严 重内倾, 情绪兴奋 性高且体 验深,反 应慢且不 灵活。
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它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可从感 知、记忆、思维等的速度和注意转移的灵活程度来判断。
2
④可塑性 是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难易程
度,表现了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⑤兴奋性 指情绪兴奋的强度和自我控制程度,是神经过程的强度和平衡性
行为孤
腼腆羞
僻、反应迟 涩、情感细
缓、处事谨 腻脆弱、多
慎态度平稳 愁善感、怯
坚定,情绪 懦、柔弱、
深刻持久、 多疑多虑、
体验方式少,耐受性差、
说话慢吞吞 易疲劳。
的,易惊慌
失措。
9
遇到看戏迟到的情景:
胆汁质的人会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 员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埋怨说戏院的时钟走 得太快了,他不会影响任何人。
速,感 注意力易转移、 缺 寂寞、不
情、富有 朝气等特 点;较任 性、易轻 浮、对困 难的坚持
受性弱。 乏耐心。
愿从事平 性和承受
凡与细致 力较差。
的工作。
6
气 典型特征 质 类 型
主要表现
男性特征 女性特征
感受性 热情直率、
热情、
热情
较弱,耐 精力充沛、反应 敏捷、坚 活泼、思
受性、敏 迅速、行为敏捷;强,情绪 维敏捷、
性明显、 的变化。
呆板,易 守旧。
外部表现
生惰性。
少、反应
比较慢。 8
气
质 典型特
类
征
型
主要表现
男性特征 女性特征
感受性 强,而 耐受性、 敏感性、 兴奋性和 可塑性均 较弱;严 重内倾, 情绪兴奋 性高且体 验深,反 应慢且不 灵活。
《气质与性格》PPT课件

21
四、问答题
• 1、简述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 2、如何理解性格? • 3、气质与性格的关系如何? • 4、性格测量有哪些方法? • 5、气质测量有哪些方法?
22
1、简述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 (1)克服气质偏见。教师应当认识到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 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气质不应存在任何偏见,不能偏爱某 种气质类型的学生,或讨厌某种气质类型的学生。
9
二、选择题
• 1、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 方面的特征是( )。
• (1)气质 • (2)性格 • (3)能力 • (4)个性。 • 答案(1)
10
2、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 度等,是指气质动力方面的( )特 征。
• (1)速度 • (2)强度 • (3)稳定性 • (4)指向性。 • 答案(2)
天环境、教育的影响,相对气质而言,性格的变化比较容易、比
较快。
• 联系:气质和性格又是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的。
• (1)性格可以部分掩饰或改造气质,使气质更加符合自身的社
会角色的要求;
• (2)气质也影响着性格的行为特征,使性格带上明显的气质烙
印。
25
4、性格测量有哪些方法?
• (1)综合法。综合法是将观察法、谈话法、 作品分析法、个案法等方法结合起来加以 应用。
• (态度) • (意志) • (情绪) • (理智)
5
• 5、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个体力 比多(Libido,来自本能的力量) 的流向来划分性格类型。力比多指 向外部的属于( ),力比多指向 内部的属于( )。
• (外向型) • (内向型)
6
• 6、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人根 据场的理论将人分为( )和 ( )。
四、问答题
• 1、简述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 2、如何理解性格? • 3、气质与性格的关系如何? • 4、性格测量有哪些方法? • 5、气质测量有哪些方法?
22
1、简述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 (1)克服气质偏见。教师应当认识到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 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气质不应存在任何偏见,不能偏爱某 种气质类型的学生,或讨厌某种气质类型的学生。
9
二、选择题
• 1、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 方面的特征是( )。
• (1)气质 • (2)性格 • (3)能力 • (4)个性。 • 答案(1)
10
2、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 度等,是指气质动力方面的( )特 征。
• (1)速度 • (2)强度 • (3)稳定性 • (4)指向性。 • 答案(2)
天环境、教育的影响,相对气质而言,性格的变化比较容易、比
较快。
• 联系:气质和性格又是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的。
• (1)性格可以部分掩饰或改造气质,使气质更加符合自身的社
会角色的要求;
• (2)气质也影响着性格的行为特征,使性格带上明显的气质烙
印。
25
4、性格测量有哪些方法?
• (1)综合法。综合法是将观察法、谈话法、 作品分析法、个案法等方法结合起来加以 应用。
• (态度) • (意志) • (情绪) • (理智)
5
• 5、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个体力 比多(Libido,来自本能的力量) 的流向来划分性格类型。力比多指 向外部的属于( ),力比多指向 内部的属于( )。
• (外向型) • (内向型)
6
• 6、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人根 据场的理论将人分为( )和 ( )。
最终版【普通心理学】9、气质与性格.ppt

.精品课件.
18
二、性格的特点
1.整体性; 2.复杂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精品课件.
19
三、性格的理论
一类人身上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特性,或一类人身上性格特性的独特结 合。
1.荣格的理论(向性说) 外倾型:力比多趋向别人,心理活动倾向外部,活泼开朗,易露感情 ,待人接物快、决断,但轻率。有很强独立性,却缺乏自我分析能力,不 拘小节,善交际,适应环境能力强。 内倾型:力比多倾向自己,心理活动指向内部,感情深沉,待人接物 小心谨慎,喜欢单独工作,遇事反复思考,因此常因过分思虑不敢下决心 ,对事仔细小心,有坚持性,能进行自我分析,对新环境适应不太灵活。
.精品课件.
39
•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 (1)区别: • 气质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变化较慢和难;性格主要受后天因素的
影响,变化较容易。 •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 • (2)联系: • 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与动态; • 性格可以掩盖或改造气质。胆汁质的人开车 • 如:同样性格的人,气质不同,行为表现不一样;不同气质类型的人
.精品课件.
24
• 5、独立性说(书) • 顺从型; • 独立型。
.精品课件.
25
• 6、弗洛姆的类型论。(书) • 生产的倾向型; • 非生产的倾向性。
.精品课件.
26
• 7、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 首要物质、主要特质、次要特质 • 8、卡特尔的特质论16PF • 9、吉尔福特的特质说。12个特质 • 10、五因素模型。
.精品课件.
9
把这些N类型与气质相联系: ※ 不可遏制型=胆汁质 ※ 活泼型=多血质 ※ 安静型=粘液质 ※ 弱型=抑郁质
.精品课件.
气质和性格(基础心理学课件)

先天性 vs. 后天性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一)区别 其次,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优劣之别。 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因此可 塑性极小,变化很慢;而性格表现的范围广泛,几乎囊括了人的 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心理特点,可塑性大。
好坏之分:有 VS.无/可塑性:小 VS. 大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气质和性格
学习要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气质、性格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气质、性格的定义 技能目标:能说明清楚性格、气质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是“掺和”或“混合”的意思, 后来被用来描述人的激动或兴奋的个体特征,与通常所说的 “脾气(temper)”或“性情”意思相近。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 动力特征
一、什么是气质
(一)动力特征
动力特征: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 度等)、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 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心理 活动指向于外部,还是指向于内部)等方面的特征。
强度
速度和稳定性
指向性
一、什么是气质
(二)气质类型的划分
(三)气质的特点
二.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 的行为方式。 主要表现在“做什么”和“怎样做”这两个方面。 “做什么”反映了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 “怎样做”反映了个体的行为方式的特点。
稳定态度:对事、对物、对人、对己
客观事物的各种通过认知、情感和意向活动在人脑中保持下 来,形成某种态度体系。态度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的评 价与行为的心理倾向。态度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既可以是某 件事情、某种物体、某个人,也可以是个体自己。因此,态 度是对事、对物、对人、对己的评价与行为的心理倾向。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一)区别 其次,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优劣之别。 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因此可 塑性极小,变化很慢;而性格表现的范围广泛,几乎囊括了人的 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心理特点,可塑性大。
好坏之分:有 VS.无/可塑性:小 VS. 大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气质和性格
学习要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气质、性格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气质、性格的定义 技能目标:能说明清楚性格、气质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是“掺和”或“混合”的意思, 后来被用来描述人的激动或兴奋的个体特征,与通常所说的 “脾气(temper)”或“性情”意思相近。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 动力特征
一、什么是气质
(一)动力特征
动力特征: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 度等)、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 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心理 活动指向于外部,还是指向于内部)等方面的特征。
强度
速度和稳定性
指向性
一、什么是气质
(二)气质类型的划分
(三)气质的特点
二.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 的行为方式。 主要表现在“做什么”和“怎样做”这两个方面。 “做什么”反映了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 “怎样做”反映了个体的行为方式的特点。
稳定态度:对事、对物、对人、对己
客观事物的各种通过认知、情感和意向活动在人脑中保持下 来,形成某种态度体系。态度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的评 价与行为的心理倾向。态度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既可以是某 件事情、某种物体、某个人,也可以是个体自己。因此,态 度是对事、对物、对人、对己的评价与行为的心理倾向。
气质与性格PPT优秀课件

34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对现实态度的特征指的是人们对自己、对 他人、对集体、对事物有各自不同的态度,这些态 度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世,如爱祖 国、爱集体、助人为乐、诚实、正直、见义勇为、 自强自律。具体包括: (1)对社会、集体和对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 (2)对活动态度的性格特征 (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29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 有时对人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格特征往 往很难区分,性格与气质在某些特征上 存在着相互重叠、渗透融和的现象。有 些心理特征既可以说是气质特征,也可 以说是性格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 是共同的,气质和性格是个性结构中既 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概念 。
27
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 方式,而人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着他 对现实的态度。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 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正如 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 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
28
例如,有的人正直无私,有的人虚伪自私。 像这些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我们都 将其归为性格差异。性格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 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 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 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 好与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 如王熙凤的狠毒,葛朗台的吝啬,都是令人生厌 的。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它主要体现在对 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 行上。
31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1)概念不同 (2)气质具有明显的先天性,而性格主要是
社会化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3)气质很难有变化,性格的变化相对气质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对现实态度的特征指的是人们对自己、对 他人、对集体、对事物有各自不同的态度,这些态 度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世,如爱祖 国、爱集体、助人为乐、诚实、正直、见义勇为、 自强自律。具体包括: (1)对社会、集体和对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 (2)对活动态度的性格特征 (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29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 有时对人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格特征往 往很难区分,性格与气质在某些特征上 存在着相互重叠、渗透融和的现象。有 些心理特征既可以说是气质特征,也可 以说是性格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 是共同的,气质和性格是个性结构中既 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概念 。
27
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 方式,而人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着他 对现实的态度。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 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正如 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 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
28
例如,有的人正直无私,有的人虚伪自私。 像这些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我们都 将其归为性格差异。性格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 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 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 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 好与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 如王熙凤的狠毒,葛朗台的吝啬,都是令人生厌 的。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它主要体现在对 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 行上。
31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1)概念不同 (2)气质具有明显的先天性,而性格主要是
社会化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3)气质很难有变化,性格的变化相对气质
心理学第九章气质精品PPT课件

3.阴阳平和---中间型
4.少阴之人(多阴少阳)--中间型
5.太阴之人(多阴无阳)--抑制型
• 《内经》
春.战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21
(三)气质的体型说:按照体型划分
[德国] 克瑞奇米尔( E. Kretschmer, 1925)
气 质
体 型
[美国]肥胖型(谢内尔胚顿叶型)
气质类型 甲状腺型 脑垂体型 肾上腺型 副甲状腺型 性腺型
行为倾向 感觉灵敏,坚持性强 智慧聪颖; 精力旺盛、情绪易激动 安定 性别角色突出
(六)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 类型的生理基础。他通过对动物的研究发现, 不同动物在形成条件反射时的神经活动的兴 奋和抑制特性(即兴奋和抑制的强度特性、 平衡性特性、灵活性特性)存在差异。并依 此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
把一切甚至一些琐事都弄得好好的,一切都 是现成的,全部功课都由亲人给他做好,他 只要抄下答案就行了。母亲送他上学,接他 回家。在同学面前给他穿衣服和整理衣帽, 常常引起同学的嘲笑。由于这种过分溺爱的 不良教育结果,必然使得某甲变成了一个胆 小怕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的人,气量极 其狭窄,过分的脆弱。
第二节 气质学说
• 阴阳五行说 • 体液说 • 体型说 • 血型说 • 激素说 •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 艾森克的类型学说
(一)气质的体液说: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公元460~377),根据人体中体液的混合比 例分:
气 质
体 液
血液 黄胆汁 黑胆汁 粘液
多血质 胆汁质 抑郁质 粘液质
(3)筋骨型,这种人骨肉均匀,体态与身高成 比例,易患癫痫病;其特点是正义感强,注意 礼仪,节俭,遵守纪律和秩序,气质类型为粘 着性气质。
《气质与性格》课件

《气质与性格》ppt课件
目录
• 气质概述 • 性格概述 •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 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气质 • 气质与性格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01
气质概述
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 理特征,影响个体的 行为和情绪反应。
气质表现为个体在情 绪、活动水平、注意 集中和社交等方面的 差异。
它是由个体内在的生 物因素和外部环境相 互作用形成的。
了解自己的决策风格和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制定适合自己的决 策方案,提高决策质量和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3
解决冲突
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应对冲突的方式,有助于 在面对冲突时更加冷静、理性地处理问题。
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职业匹配
01
了解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能够更好
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提高工作表现
02
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特点和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调整自
己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表现。
稳定性
气质一旦形成,相对稳定 ,不易改变,但会随着环 境和经验的改变而有所调 整。
可塑性
虽然气质具有稳定性,但 通过教育和训练,个体可 以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习 惯和反应模式。
02
性格概述
性格的定义
总结词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在 人的生理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 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气质的分类
01
02
03
04
多血质
活泼、好动、敏感,情绪反应 快而强烈,喜欢与人交往。
胆汁质
精力旺盛、直率、热情,情绪 反应强烈且难以控制,易冲动
。
粘液质
目录
• 气质概述 • 性格概述 •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 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气质 • 气质与性格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01
气质概述
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 理特征,影响个体的 行为和情绪反应。
气质表现为个体在情 绪、活动水平、注意 集中和社交等方面的 差异。
它是由个体内在的生 物因素和外部环境相 互作用形成的。
了解自己的决策风格和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制定适合自己的决 策方案,提高决策质量和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3
解决冲突
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应对冲突的方式,有助于 在面对冲突时更加冷静、理性地处理问题。
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职业匹配
01
了解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能够更好
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提高工作表现
02
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特点和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调整自
己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表现。
稳定性
气质一旦形成,相对稳定 ,不易改变,但会随着环 境和经验的改变而有所调 整。
可塑性
虽然气质具有稳定性,但 通过教育和训练,个体可 以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习 惯和反应模式。
02
性格概述
性格的定义
总结词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在 人的生理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 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气质的分类
01
02
03
04
多血质
活泼、好动、敏感,情绪反应 快而强烈,喜欢与人交往。
胆汁质
精力旺盛、直率、热情,情绪 反应强烈且难以控制,易冲动
。
粘液质
《气质与性格》课件

个体在行为、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稳定特征。 在气质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特质和特点。 乐观、自信、善良、坚韧。 焦虑、自卑、冷漠、暴躁。 遗传与基因、环境与教育、个人经历。 自我认知、积极思维、行为培养。
2 自卑
缺乏自信,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容易感到 无能和不值。
3 冷漠
不关心他人,缺乏同情心和对他人需求的意 识。
4 暴躁
情绪容易失控,容易发怒和表现出攻击性。
气质和性格的影响因素
1
遗传与基因
一部分气质和性格特征由遗传基因决定。
2
环境与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会影响气质和性格的形成。
3
个人经历
经历和成长过程中的事件和情境会塑造个体的气质和性格。
如何发展积极的气质和性格
自我认知
积极思维
• 了解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特点 • 接受自己的缺点和限制
• 培养乐观的态度 • 寻找事物的积极方面
行为培养
• 发展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 • 寻找个人兴趣和爱好
总结和要点
气质 性格 正面特征 负面特征 影响因素 发展建议
《气质与性格》PPT课件
本课件将探讨气质与性格的定义,其区别,以及正面和负面特征。我们还将 讨论影响气质和性格的因素,并提供发展积极气质和性格的方法。
气质与性格的定义
气质指的是个体在行为、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稳定特征。性格是个体在气质 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特质和特点。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
1 气质
固定、与生俱来的特征
2 性格
可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征
正面气质和性格特征
乐观
积极面对困难,总能看到事物的好处和积极方 面。
善良
关心他人,乐于助人,表现出同情心和体谅他 人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胆汁质:有很强的兴奋性和不均匀性,精力充沛,情感、语言强 烈而难以控制,脾气暴躁、直率,能以极大热情工作,但缺乏耐心, 刚愎自用,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
3.粘液质:情感不易发生和外露,态度持重,交际适度,对 自己行为自制力强,不太灵活,反应速度慢而稳定,能有 条理、持久、冷静地工作,但缺乏创新精神。
把这些N类型与气质相联系: ※ 不可遏制型=胆汁质 ※ 活泼型=多血质 ※ 安静型=粘液质 ※ 弱型=抑郁质
§12.2 气质类型及测量
一、气质类型
1.多血质:行动有很高的反应性,对他们所注意的东西会作出生动的 、兴致勃勃的反应。情感易发生,姿态表情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 。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行动敏捷,有可塑性,较灵活,较易适 应新环境,善结交新朋友。但缺乏忍耐力和毅力。平常的、需长时进 行的工作会热情消退,生活中会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
体形论: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Sheldon,1942)也支持这种理论。他 把人分成三种:内胚叶型、中胚叶型、外胚叶型。
• 内胚叶型:内脏型。体形肥胖、体态松驰,乐观、反应缓慢。 • 中胚叶型:肌肉骨骼型。体形健壮、体态线条鲜明,好动、富
有竞争性。 • 外胚叶型:皮肤—神经型。体形瘦小、体态呆板,敏感、反应
迅速、易疲劳,睡不好觉。
3、激素论:根据内分泌腺活动的优劣划分:
• 甲状腺分泌过多:任性、主观、自信心过 强。
• 甲状腺分泌过少:迟钝、缓慢、不好动。 • 脑垂体型:细心、温顺、有耐性、能忍受
痛苦。 • 副甲状腺型:侵犯性。
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巴甫洛夫提出动物行为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联系。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主要是依据神经活动的基本特点划
分的。 兴奋、抑制的强度: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耐力 兴奋、抑制的平衡:兴奋和抑制的相对力量 兴奋、抑制的灵活性:兴奋和抑制相互转化速度
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① 不可遏制型: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强,兴奋大于抑制,这 种动物很容易建立阳性条件反射,好斗,不受约束。
② 活泼型:神经过程非常平衡,易兴奋,有较大灵活性。 ③ 安静型:神经过程强、平衡,但不灵活,难于兴奋,行 动迟缓,不灵活。 ④ 弱型:很难形成条件反射,被动防御,过强和持续的刺 激能过分消耗它的精力,使其不能忍受。
• 气质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
二、关于气质的学说
1、体液说。血液生于心 脏,黄胆生于肝脏,粘液 生于脑部,黑胆汁生于胃 部。
把气质和体液相联系 ,分为多血质、胆汁质、 粘液质、抑郁质。
2、体形论。认为气质与人的体形有关,把体形分为三种:
• 肥满型:躁狂气质,行为倾向是善交际,表情活泼、热情、平易近人 。易患躁狂症。 • 细长型:分裂气质,行为倾向是不善交际,孤癖、神经质、多思虑。 易患精神分裂症。 • 筋骨型:粘着气质,行为倾向是迷恋、认真。理解缓慢,行为冲动。 易患癫痫症。
4.抑郁质:多愁善感,情绪易产生,但微弱持久,不善交 往,在困难面前优柔寡断,在危险面前畏缩不前。富于想 象,聪明,对力所能及的工作有很大坚忍性,反应速度慢 ,严重内倾。
• 气质特征的类型。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逆 性、情绪兴奋性、向(详见书) • 1、气质与智力; • 2、气质与教育; • 3、气质与职业选择。
(4)社会型:重视爱心,以爱他人为最高价值,有志于增 进自己和他人的福利。
(5)权力型:重视权力并努力获得权力,总想指挥、命令 别人。
(6)宗教型:相信宗教,感谢圣人救命之恩,坚持绝对生 命是永存的。
• 4、机能类型说 • 理智型:理论思考行事。 • 情绪型:受情绪左右。 • 意志型:目的和行动。
2、艾森克的理论
他把性格分成两个维度:稳定——不稳定,内倾—— 外倾。 ❖ 稳定的内倾型 ❖ 稳定的外倾型 ❖ 不稳定的内倾型 ❖ 不稳定的外倾型
3、斯普朗格的理论
他认为人类生活有六种形式,相应地把人格也分作这几类: (1)理论型:能冷静、客观地观察事物,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判断事 物的价值,但碰到实际问题时却不会处理。以追求真理为生活目的。 (2)经济型:是以经济的观点看一切事物,以实际效果看待实际价值, 以获得财产和追求利润为生活是目的。 (3)审美型:不大关心实际生活,往往从美的角度判断事物的价值。
二、气质的测量(书)
1.观察法 2.实验法 3.问卷法
性格
一、概念
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其相适应的惯常行为方式所 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性格的特点
1.整体性; 2.复杂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三、性格的理论
一类人身上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特性,或一类人身上性格特性的独特结 合。
1.荣格的理论(向性说) 外倾型:力比多趋向别人,心理活动倾向外部,活泼开朗,易露感情 ,待人接物快、决断,但轻率。有很强独立性,却缺乏自我分析能力,不 拘小节,善交际,适应环境能力强。 内倾型:力比多倾向自己,心理活动指向内部,感情深沉,待人接物 小心谨慎,喜欢单独工作,遇事反复思考,因此常因过分思虑不敢下决心 ,对事仔细小心,有坚持性,能进行自我分析,对新环境适应不太灵活。
气质与性格
气质概述
一、概念
气质指的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性特征。
• 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 的程度)、速度和稳定性(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 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指向性(外部事 物还是内心世界)。
• 气质不以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稳定的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 5、独立性说(书) • 顺从型; • 独立型。
• 6、弗洛姆的类型论。(书) • 生产的倾向型; • 非生产的倾向性。
• 7、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 首要物质、主要特质、次要特质 • 8、卡特尔的特质论16PF • 9、吉尔福特的特质说。12个特质 • 10、五因素模型。
性格的测量与形成 一、性格的测量
(1)自陈法:文字测验,即 人格量表。
(2)投射法:罗夏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二、性格形成
1. 遗传 2. 家庭环境的影响 3. 学校教育的作用 4. 社会实践的作用
3.粘液质:情感不易发生和外露,态度持重,交际适度,对 自己行为自制力强,不太灵活,反应速度慢而稳定,能有 条理、持久、冷静地工作,但缺乏创新精神。
把这些N类型与气质相联系: ※ 不可遏制型=胆汁质 ※ 活泼型=多血质 ※ 安静型=粘液质 ※ 弱型=抑郁质
§12.2 气质类型及测量
一、气质类型
1.多血质:行动有很高的反应性,对他们所注意的东西会作出生动的 、兴致勃勃的反应。情感易发生,姿态表情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 。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行动敏捷,有可塑性,较灵活,较易适 应新环境,善结交新朋友。但缺乏忍耐力和毅力。平常的、需长时进 行的工作会热情消退,生活中会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
体形论: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Sheldon,1942)也支持这种理论。他 把人分成三种:内胚叶型、中胚叶型、外胚叶型。
• 内胚叶型:内脏型。体形肥胖、体态松驰,乐观、反应缓慢。 • 中胚叶型:肌肉骨骼型。体形健壮、体态线条鲜明,好动、富
有竞争性。 • 外胚叶型:皮肤—神经型。体形瘦小、体态呆板,敏感、反应
迅速、易疲劳,睡不好觉。
3、激素论:根据内分泌腺活动的优劣划分:
• 甲状腺分泌过多:任性、主观、自信心过 强。
• 甲状腺分泌过少:迟钝、缓慢、不好动。 • 脑垂体型:细心、温顺、有耐性、能忍受
痛苦。 • 副甲状腺型:侵犯性。
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巴甫洛夫提出动物行为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联系。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主要是依据神经活动的基本特点划
分的。 兴奋、抑制的强度: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耐力 兴奋、抑制的平衡:兴奋和抑制的相对力量 兴奋、抑制的灵活性:兴奋和抑制相互转化速度
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① 不可遏制型: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强,兴奋大于抑制,这 种动物很容易建立阳性条件反射,好斗,不受约束。
② 活泼型:神经过程非常平衡,易兴奋,有较大灵活性。 ③ 安静型:神经过程强、平衡,但不灵活,难于兴奋,行 动迟缓,不灵活。 ④ 弱型:很难形成条件反射,被动防御,过强和持续的刺 激能过分消耗它的精力,使其不能忍受。
• 气质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
二、关于气质的学说
1、体液说。血液生于心 脏,黄胆生于肝脏,粘液 生于脑部,黑胆汁生于胃 部。
把气质和体液相联系 ,分为多血质、胆汁质、 粘液质、抑郁质。
2、体形论。认为气质与人的体形有关,把体形分为三种:
• 肥满型:躁狂气质,行为倾向是善交际,表情活泼、热情、平易近人 。易患躁狂症。 • 细长型:分裂气质,行为倾向是不善交际,孤癖、神经质、多思虑。 易患精神分裂症。 • 筋骨型:粘着气质,行为倾向是迷恋、认真。理解缓慢,行为冲动。 易患癫痫症。
4.抑郁质:多愁善感,情绪易产生,但微弱持久,不善交 往,在困难面前优柔寡断,在危险面前畏缩不前。富于想 象,聪明,对力所能及的工作有很大坚忍性,反应速度慢 ,严重内倾。
• 气质特征的类型。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逆 性、情绪兴奋性、向(详见书) • 1、气质与智力; • 2、气质与教育; • 3、气质与职业选择。
(4)社会型:重视爱心,以爱他人为最高价值,有志于增 进自己和他人的福利。
(5)权力型:重视权力并努力获得权力,总想指挥、命令 别人。
(6)宗教型:相信宗教,感谢圣人救命之恩,坚持绝对生 命是永存的。
• 4、机能类型说 • 理智型:理论思考行事。 • 情绪型:受情绪左右。 • 意志型:目的和行动。
2、艾森克的理论
他把性格分成两个维度:稳定——不稳定,内倾—— 外倾。 ❖ 稳定的内倾型 ❖ 稳定的外倾型 ❖ 不稳定的内倾型 ❖ 不稳定的外倾型
3、斯普朗格的理论
他认为人类生活有六种形式,相应地把人格也分作这几类: (1)理论型:能冷静、客观地观察事物,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判断事 物的价值,但碰到实际问题时却不会处理。以追求真理为生活目的。 (2)经济型:是以经济的观点看一切事物,以实际效果看待实际价值, 以获得财产和追求利润为生活是目的。 (3)审美型:不大关心实际生活,往往从美的角度判断事物的价值。
二、气质的测量(书)
1.观察法 2.实验法 3.问卷法
性格
一、概念
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其相适应的惯常行为方式所 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性格的特点
1.整体性; 2.复杂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三、性格的理论
一类人身上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特性,或一类人身上性格特性的独特结 合。
1.荣格的理论(向性说) 外倾型:力比多趋向别人,心理活动倾向外部,活泼开朗,易露感情 ,待人接物快、决断,但轻率。有很强独立性,却缺乏自我分析能力,不 拘小节,善交际,适应环境能力强。 内倾型:力比多倾向自己,心理活动指向内部,感情深沉,待人接物 小心谨慎,喜欢单独工作,遇事反复思考,因此常因过分思虑不敢下决心 ,对事仔细小心,有坚持性,能进行自我分析,对新环境适应不太灵活。
气质与性格
气质概述
一、概念
气质指的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性特征。
• 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 的程度)、速度和稳定性(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 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指向性(外部事 物还是内心世界)。
• 气质不以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稳定的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 5、独立性说(书) • 顺从型; • 独立型。
• 6、弗洛姆的类型论。(书) • 生产的倾向型; • 非生产的倾向性。
• 7、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 首要物质、主要特质、次要特质 • 8、卡特尔的特质论16PF • 9、吉尔福特的特质说。12个特质 • 10、五因素模型。
性格的测量与形成 一、性格的测量
(1)自陈法:文字测验,即 人格量表。
(2)投射法:罗夏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二、性格形成
1. 遗传 2. 家庭环境的影响 3. 学校教育的作用 4. 社会实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