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测井曲线计算地应力的方法

用测井曲线计算地应力的方法
用测井曲线计算地应力的方法

测井曲线代码大全

测井曲线代码 RD、RS—深、浅侧向电阻率 RDC、RSC—环境校正后的深、浅侧向电阻率VRD、VRS—垂直校正后的深、浅侧向电阻率DEN—密度 DENC—环境校正后的密度 VDEN—垂直校正后的密度 CNL—补偿中子 CNC—环境校正后的补偿中子 VCNL—垂直校正后的补偿中子 GR—自然伽马 GRC—环境校正后的自然伽马 VGR—垂直校正后的自然伽马 AC—声波 V AC—垂直校正后声波 PE—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指数 VPE—垂直校正后的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指数SP—自然电位 VSP—垂直校正后的自然电位 CAL—井径 VCAL—垂直校正后井径 KTh—无铀伽马 GRSL—能谱自然伽马 U—铀 Th—钍 K—钾 WCCL—磁性定位 TGCN—套管中子 TGGR—套管伽马 R25—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 VR25—环境校正后的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DEV—井斜角 AZIM—井斜方位角 TEM—井温 RM—井筒钻井液电阻率 POR2—次生孔隙度 POR—孔隙度 PORW—含水孔隙度 PORF—冲洗带含水孔隙度 PORT—总孔隙度 PERM—渗透率 SW-含水饱和度 SXO—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SH—泥质含量 CAL0—井径差值 HF—累计烃米数 PF—累计孔隙米数 DGA—视颗粒密度 SAND,LIME,DOLM,OTHR—分别为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硬石膏含量 VPO2—垂直校正次生孔隙度 VPOR—垂直校正孔隙度 VPOW—垂直校正含水孔隙度 VPOF—垂直校正冲洗带含水孔隙度 VPOT—垂直校正总孔隙度 VPEM—垂直校正渗透率 VSW-垂直校正含水饱和度 VSXO—垂直校正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VSH—垂直校正泥质含量 VCAO—垂直校正井径差值 VDGA—垂直校正视颗粒密度 VSAN,VLIM,VDOL,VOTH—分别为垂直校正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硬石膏含量岩石力学参数 PFD1—破裂压力梯度 POFG—上覆压力梯度 PORG—地层压力梯度 POIS—泊松比 TOUR—固有剪切强度 UR—单轴抗压强度 YMOD—杨氏模量 SMOD—切变模量 BMOD—体积弹性模量 CB—体积压缩系数 BULK—出砂指数 MAC MAC—偶极子阵列声波 XMAC-Ⅱ—交叉偶极子阵列声波 DTC1—纵波时差 DTS1—横波时差 DTST1—斯通利波时差 DTSDTC-纵横波速度比 TFWV10-单极子全波列波形 TXXWV10-XX偶极子波形 TXYWV10- XY偶极子波形 TYXWV10- YX偶极子波形 TYYWV10- YY偶极子波形 WDST-计算各向异性开窗时间 WEND-计算各向异性关窗时间

测井曲线解释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一、自然电位测井: 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Rmf ≈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 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③估计泥质含量。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⑤判断水淹层。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 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 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 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③求岩层孔隙度。④深度校正。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 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 顶:低点; 底:高值。 三、微电极测井(ML) 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 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确定岩层界面。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④确定大井径井段。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及泥饼厚度hmc。 微电极确定油层有效厚度 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曲线应能反映出岩性变化,在淡水泥浆、井径规则的条件下,对于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及幅度差,应逐渐减小。 四、双感应测井 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介质电导率的一种测井方法,感应测井得到一条介质电导率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就是感应测井曲线。 感应测井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层。②确定岩层真电阻率。③快速、直观地判断油、水层。 油层: RILD>RILM>RFOC

地应力的计算

地应力的计算 《地壳应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1.水平主应力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通常比覆盖层静压大几倍,且远大于视岩休为弹性介 质的侧向约束,即按计算水平应力(式中为泊松比,为岩石密度,为重力加速度, Z 为深度)。 地壳中水平应力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各向异性。也就是说,两个水平主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 及 (最小水平主应力) 的大小很少是相等的。根据我们的观测结果,在中国大 陆地壳中,最小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比值为0.3 一0.7 的约占70%,即一般最大水平主应力是最小水平主应力的1.4 一3.3倍。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变化的梯度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 《地壳应力在低渗裂缝砂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水平主应力的总和与测点深度的关系式为::式中 —水平最大主应力,MPa; —水平最小主应力,MPa; —测点深度,m; —地面岩石中水平主应力的总和,MPa; —应力梯度,MPa 套管抗外挤强度,注水后,注入水窜入泥岩层诱发地应力在井壁产生周向应力。计算公式为: ,最大最小周向应力。 在压裂施工中,当井内压裂液的压力升高到一定数值时,油层即发生破裂,这时油层承受的净压力,称为油层的破裂压力, 表达式: —油层破裂压力,MPa; ,—油层最小、最大水平主应力,MPa; —油层岩石抗张强度,MPa;

—油层孔隙压力,MPa; 当停止泵入压裂液,最小主应力将迫使裂缝闭合,当裂缝刚刚张开或恰恰没有闭合时,裂缝中压裂液所承受的净压力称为闭合压力,它近似等于油层的最小主应力。

。 《地形条件对大安山井田地应力的影响》 《断层活动与原地应力状态》——李方全 如果沿断层面的剪应力等于阻碍滑动的摩擦阻力时,在断层面上就会发生摩擦滑动,这就是库伦准则。也可用主应力来改写库伦准则,井引入有效应力概念。对于方位合适的断层面,最大、最小有效主应力之比可表示为摩擦系数μ的函数 若最大、最小有效主应力(式中为孔隙压力)之比小于此值,则断层稳定,不发生滑动.如果 比值等于此值,就会在方位合适的断层上发生滑动。所谓方位合适的断层,就是其断层面的法线方向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为,中间应力位于断层面内,同时与与的关系由下式给 出: 对水平主应力的估计 根据上述关系,可以由岩石密度和摩擦系数及断层活动方式来估计水平应力。在正断层型的应力状态下,由于,得到,其, 其中。在逆断层情况下,由于, 得到。式中下为岩石容重,H为深度。在铅直应力为中间主应力的

地应力与地应力测量方法简介

地应力与地应力测量方法简介地应力,又称原岩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或绝对应力,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等原因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地壳中的应力状态是各种起源应力的总和。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孔隙压力、热应力和残余应力等耦合而成,重力应力和构造应力是地应力的主要来源。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侵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他物理化学变化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而重力作用和构造运动是引起地应力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对地应力的形成影响最大。 地应力测量,就是确定拟开挖岩体及其周围区域的未受扰动的三维应力状态,这种测量通常是通过多个点的量测来完成的。地应力测量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岩土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地应力对矿山开采、地下工程和能源开发等生产实践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地应力研究是当前国际采矿界上的一个前沿性课题,近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开展了地应力的测量及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众多的成果。 随着矿区开采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对矿区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应力环境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查明矿区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地质条件和应力环境,为深部矿井的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更加精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数据,以便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措施,避免和减少灾害的发生,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 地应力是引起采矿工程围岩、支架变形和破坏、产生矿井动力现象的根本作用力,在诸多的影响采矿工程稳定性因素中,地应力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准确的地应力资料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和计算,矿井动力现象区域预测,实现采矿决策和设计科学化的必要前提条件。 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开采深度的纵深发展,地应力的影响越加严重,不考虑地应力的影响进行设计和施工往往造成露天边坡的失稳、地下巷道和采场的坍塌破坏、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现象的发生,致使矿井生产无法进行,并经常引起

公路竖曲线计算

竖曲线及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平顺用一段曲线来缓和,这条连接两纵坡线的曲线叫竖曲线。) 竖曲线的形状,通常采用平曲线或二次抛物线两种。在设计和计算上为方便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形式。 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形成转坡点,其相交角用转坡角表示。当竖曲线转坡点在曲线上方时为凸形竖曲线,反之为凹形竖曲线。 一、竖曲线 如图所示,设相邻两纵坡坡度分别为i 1 和i 2,则相邻两坡度的代数差即转坡角为ω= i 1-i 2 ,其中i 1、i 2为本身之值,当上坡时取正值,下坡时取负值。 当 i 1- i 2为正值时,则为凸形竖曲线。当 i 1 - i 2 为负值时,则为凹形竖曲线。 (一)竖曲线基本方程式 我国采用的是二次抛物线形作为竖曲线的常用形式。其基本方程为: Py x 22= 若取抛物线参数P 为竖曲线的半径 R ,则有: Ry x 22 = R x y 22= (二)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竖曲线计算图示 1、切线上任意点与竖曲线间的竖距h 通过推导可得: ==PQ h )()(2112li y l x R y y A A q p ---=-R l 22= 2、竖曲线曲线长: L = R ω 3、竖曲线切线长: T= T A =T B ≈ L/2 =2 ωR 4、竖曲线的外距: E =R T 22 ⑤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相应切线的距离:R x y 22= 式中:x —为竖曲任意点至竖曲线起点(终点)的距离, m ; R —为竖曲线的半径,m 。 二、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一)竖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 1.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确定考虑因素 (1)缓和冲击 汽车行驶在竖曲线上时,产生径向离心力,使汽车在凸形竖曲线上重量减小,所以确定竖曲线半径时,对离心力要加以控制。 (2)经行时间不宜过短

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

第一讲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 钻井取芯、岩屑录井、地球物理测井是目前比较普及的三种认识了解地层的方法。钻井获取的岩芯资料直观、准确,但成本高、效率低。岩屑录井简便、及时,但干扰因素多,深度有误差,岩屑易失真。测井是一种间接的录井手段,它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连续地测定岩石的物理参数,以不同的岩石存在着一定物性差别,在测井曲线上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为基础,利用各种测井曲线显示的特征、变化规律来划分钻井地质剖面、认识研究储层的一种录井方法;具有经济实用、收获率高、易保存的优势,是目前我们认识地层的主要途径。 鄂尔多斯盆地常规测井系列分为综合测井和标准测井两种。 综合测井系列:重点反映目的层段钻井剖面的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直罗组底部,比例尺1:200。由感应、八侧向、四米电阻、微电极、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八种测井方法组成。探井、评价井为了提高储层物性解释精度,加测密度和补偿中子两条曲线。 标准测井系列:全面反映钻井剖面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井口(黄土层底部),比例尺1:500,多用于盆地宏观地质研究。过去标准测井系列较单一,仅有视电阻率、自然咖玛测井等两三条曲线。近几年完钻井的标准测井系列曲线较完善,只比综合测井系列少了微电极测井一项。 一、测井曲线的识别 微电极系测井、四米电阻测井、感应—八侧向测井、都是以测定岩石的电阻率为物理前提,但曲线的指向意义各异。微电极常用于判断砂岩渗透性和薄层划分。感应—八侧向测井用于判定砂岩的含油水层性能。四米电阻、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用于砂泥岩性划分。它们各有特定含义,又互相印证,互为补充,所以,我们使用时必须综合考虑。 1、微电极测井 大家知道,油井完钻后由井眼向外围依次是:泥饼、冲洗带、侵入带、地层。泥饼是泥浆中的水分进入地层后,吸附、残留在砂岩壁上的泥浆颗粒物。冲洗带是紧靠井壁附近,地层中的流体几乎被钻井液全部赶走了的部分;其深入地层的范围一般约7—8厘米。侵入带是钻井液与地层中流体的混合部分。

竖曲线计算方法

竖曲线计算书 一、 变坡点桩号为220k28+,变坡点标高为m 135.873,两相邻路段的纵坡为 %303.0%0.39921-=+=i i 和,m R 15000=凸。 1. 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 竖曲线长度 )(105.3)00303.000399.0(15000m R L =+?==ω 切线长度 )(7.522 3.1052m L T === 外距 )(09.015000 27 .52*7..5222m R T E =?== 2. 求竖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桩号 (1) 竖曲线起点桩号:3.167287.522202822028+=-+=-+K K T K 竖曲线起点高程:135.873-52.7 ?0.00399=135.663 (2) 竖曲线终点桩号:7.272287.522202822028+=++=++K K T K 竖曲线终点高程:135.873-52.7?0.00303=135.713 3. 求各桩号标高和竖曲线高程

二、 变坡点桩号为23029+K ,变坡点标高为m 809.132,两相邻路段的纵坡为 %401.0%303.021+=-=i i 和,m R 9000=凹。 1. 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 竖曲线长度 )(36.63)]00303.0(00401.0[9000m R L =--?==ω 切线长度 )(68.312 36.632m L T === 外距 )(06.09000 268 .31*68.3122m R T E =?== 2. 求竖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桩号 (1) 竖曲线起点桩号:32.1982968.312302923029+=-+=-+K K T K 竖曲线起点高程:132.809+31.68?0.00303=132.905 (2) 竖曲线终点桩号:68.2612968.312302923029+=++=++K K T K 竖曲线终点高程:132.809+31.68?0.00401=132.936 3. 求各桩号标高和竖曲线高程

九种常规曲线测井方法(苍松参考)

常规测井曲线方法及应用 项目符号单位 测量的物 理量 理论基础分辨率主要应用影响因素影响结果表现 井 径测井CAL In/ cm 测量井眼 直径的变 化 机械式直 接测量 井径的 大小 ①辅助区分岩性 ②井眼形状 ③计算固井水泥 用量 ④其他曲线的环 境校正参考 ⑤检查套管变形 和破裂情况 ①岩性 ②裂缝 ①泥岩段或裂缝发育段易 发生扩径。 自然 伽马测井GR API 或μ R/h ①地层中 天然GR 射线放射 性强度 ②计数率 (地面仪 器接收到 的每分钟 形成的电 脉冲数) ①岩石具 有自然放 射性 ②不同地 层具有不 同的自然 放射性 垂向: 12~16 In 径向: 4~6 in (1 in = 0.0254 m ) ①区分岩性 ②进行地层对比 ③估算泥质含量 ④判断放射性矿 物 ⑤划分储集层 ①υτ影响 (υ为测井 速度,τ为时 间常数) ②放射性涨 落的影响 ③层厚对曲 线幅度的影 响 ④井的参数 (井径、泥浆 比重,套管, 水泥环等) ①表现在GRmax下降,且 GRmax的位置不在地层中 心,而向上移动 ②GR曲线上具有许多“小 锯齿”独特形态 ③厚度小于3倍井径时,地 层变薄,泥岩的GR曲线值 会下降,砂岩层的GR的曲 线值则会上升 ④泥浆、套管、水泥环吸收 GR射线,使得GR值降低 自然 电位测井SP mv ①钻开岩 层时井壁 附近产生 的电化学 活动而形 成的自然 电场。 ②电极和 地面参考 电极间的 电位 ①井壁附 近两种不 同矿化度 的溶液 (泥浆和 地层水) 接触产生 电动势 垂向: 6~10 in ①划分渗透层 ②估计泥质含量 ③确定地层水电 阻率Rw ④判断水淹层 ⑤判断岩性 ⑥地层对比与沉 积相研究 ①地层水和 泥浆滤液中 含盐度比值 Cw/Cmf ②岩性 ③温度 ④地层水和 泥浆滤液含 盐性质 ⑤地层电阻 率 ⑥地层厚度 ⑦井径 ⑧泥浆侵入 ①Cw>Cmf 砂岩层SP负异 常;Cw

地应力计算公式

地应力计算公式 (一)、井中应力场的计算及其应用研究(秦绪英,陈有明,陆黄生 2003年6月) 主应力计算 根据泊松比μ、地层孔隙压力贡献系数V 、孔隙压力0P 及密度测井值b ρ可以计算三个主应力值: ()001H v A VP VP μσσμ??=+-+??-?? ()001h v B VP VP μσσμ??=+-+??-?? H v b dh σρ=?? 相关系数计算: 应用密度声波全波测井资料的纵波、横波时差(p t ?、s t ?)及测井的泥质含量sh V 可以计算泊松比μ、地层孔隙压力贡献系数V 、岩石弹性模量E 及岩石抗拉强度T S 。 ① 泊松比 222 20.52() s p s p t t t t μ?-?= ?-? ② 地层孔隙压力贡献系数 222 22 (34) 12() b s s p m ms mp t t t V t t ρρ??-?=-?-? ③ 岩石弹性模量 22 22234s p b s s p t t E t t t ρ?-?= ? ??-? ④ 岩石抗拉强度 2 2 (34)[(1)]T b s p sh sh S a t t b E V c E V ρ=???-????-+?? 注:,,,m ms mp t t ρρ??分别为密度测井值,地层骨架密度,横波时差和纵波时差值。,,a b c 为地区试验常数。 其它参数 不同地区岩石抗压强度参数是参照岩石抗拉强度数值确定,一般是8~12倍,也可以通过岩心测试获得。岩石内摩擦系数及岩石内聚力是岩石本身固有特性参数,可以通过测试分析获得。地层孔隙压力由地层水密度针对深度积分求取,或者用重复地层测试器RFT 测量。也可以通过地层压裂测试获得,测试时,当井孔压力下降至不再变化时,为储层的孔隙压力。

竖曲线自动计算表格

竖曲线自动计算表格 篇一:Excel竖曲线计算 利用Excel表格进行全线线路竖曲线的统一计算 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型比较复杂,竖曲线数量比较多。由于相当多的竖曲线分段造成了设计高程计算的相对困难,为了方便直接根据里程桩号计算设计高程,遂编制此计算程序。程序原理: 1、根据设计图建立竖曲线参数库; 2、根据输入里程智能判断该里程位于何段竖曲线上; 3、根据得到的竖曲线分段标志调取该分段的曲线参数到计算表格中; 4、把各曲线参数带入公式进行竖曲线高程的计算; 5、对程序进<0 = J=0; M-P=0 = J=1 B: K<=D =B=-M ; KD = B=P 程序特色: 1、可以无限添加竖曲线,竖曲线数据库不限制竖曲线条数; 2、直接输入里程就可以计算设计高程,不需考虑该里程所处的竖曲线分段;

3、对计算公式进行保护,表格中不显示公式,不会导致公式被错误修改或恶意编辑。 程序的具体编制步骤: 1、新建Excel工作薄,对第一第二工作表重新命名为“参数库”和“计算程序”,根据设计图建立本标段线路竖曲线的参数库,需要以下条目: (1)、竖曲线编号; (2)、竖曲线的前后坡度(I1、I2)不需要把坡度转换为小数; (3)、竖曲线半径、切线长(不需要考虑是凸型或凹型);(4)、竖曲线交点里程、交点高程; (5)、竖曲线起点里程、终点里程(终点里程不是必要参数,只作为复核检测用);如图1所示: 图1 2、进行计算准备: (1)、根据输入里程判断该里程所处的曲线编号: 需要使用lookup函数,函数公式为“LOOKUP(A2,参数库!H3:H25,参数库!A3:A25)”。如图2所示: 里程为K15+631的桩号位于第11个编号的竖曲线处,可以参照图1 进行对照 (2)、在工作表“程序计算”中对应“参数库”相应的格式建立表格

《岩石力学》 地应力及其测量

1. 地壳是静止不动的还是变动的?怎样理解岩体的自然平衡状态? 答:地壳是变动的。 自然平衡状态是指:岩体中初始应力保持不变的状态。 2. 初始应力、二次应力和应力场的概念。 答:未受影响的应力称为初始应力 工程开挖时,受工程开挖影响而形成的应力称为二次应力 地应力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可以用“场”的概念来描述,称之为地应力场。 3. 何谓海姆假说和金尼克假说? 答:海姆首次提出了地应力的概念,并假定地应力是一种静水应力状态,即地壳中任意一点的应力在各个方向上均相等,且等于单位面积上覆岩层的重量,即σ?=σv=γH 金尼克认为地壳中各点的垂直应力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而侧向应力(水平应力)是泊松效应的结果,其值应为乘以一个修正系数K。他根据弹性力学理论,认 为这个系数等于μ 1?μ,即σv=γH,σ?=μ 1?μ γH 4. 地应力是如何形成的? 答: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侵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他物理化学变化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 5. 什么是岩体的构造应力?构造应力是怎样产生的?土中有无构造应力?为什么?答:岩体中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 关于构造应力的形成有两种观点:地质力学观点认为是地球自转速度变比的结果;大地构造学说则认为是出于地球冷却收缩、扩张、脉动、对流等引起的,如板块边界作用力。 土中没有构造应力,由于土本身是各向同性介质,不存在地质构造。 6. 试述自重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的区别和特点。 答:由地心引力引起的应力场称为重力应力场,重力应力场是各种应力场中惟一能够计算的应力场。地壳中任一点的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的上覆岩层的重量,即σG=γH。 重力应力为垂直方向应力,它是地壳中所有各点垂直应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垂直应力一般并不完全等于自重应力,因为板块移动,岩浆对流和侵入,岩体非均匀扩容、温度不均和水压梯度均会引起垂直方向应力变化。 构造应力是由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当前的构造应力状态主要由最近一次的构造运动所控制,但也与历史上的构造运动有关。构造应力主要表现为以水平应力为主,“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仅影响地壳上层一定厚度的情况下,水平应力分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垂直应力分量。” 7. 岩体原始应力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地形地貌;岩体结构;岩石力学性质;地下水。 8. 简述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 答:1)地应力场的特性 (1)地应力场是一个以水平应力为主的三向不等压应力场 (2)地应力场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非稳定应力场 2)垂直应力的分布规律 在深度为25~~2700m的范围内,σv呈线性增长,大致相当于按平均容量γγ等于273kN?m?3?计算出来的重力γH。 3)水平应力的分布规律

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裂缝识别

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裂缝识别 崔健1,张星2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2. 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4) E-mail :cuijian68@https://www.360docs.net/doc/9f9413853.html, 摘 要:本文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识别和预测,就如何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发育段,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判别裂缝存在的方法。给出了计算裂缝参数的数学模型,利用获得的裂缝的相关参数对裂缝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预测。 并进一步探讨了改进裂缝预测的三种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裂缝识别,次生孔隙,常规测井,裂缝发育程度,裂缝指数 1. 裂缝研究的目的意义 裂缝性储层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1] [2]。大量的碳酸盐岩储层、各种类型的古潜山裂缝性储层、致密的砂砾岩储层都有裂缝的存在,是油气储积的有利场所。然而裂缝性油藏勘探开发中如今还存在许多的难题,如裂缝预测技术、裂缝描述及表征、裂缝渗透性预测等问题。原因主要表现在地质上的复杂性:储集空间多样化,且差异大、裂缝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裂缝储层油、气、水分布复杂。其次表现在裂缝成因的复杂性:化学、物理、成岩、构造多方面因素。还有就是裂缝形成期次的复杂性。 裂缝性储层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点:1)裂缝在哪儿?-裂缝分布预测;2)哪些裂缝能产油、能高产?-裂缝渗透性预测。 2. 裂缝研究方法 本文以***构造嘉陵江组气藏裂缝预测为例,探讨利用测井数据建立裂缝性油气藏测井解释模型与评价方法[3]。本次研究的构造三维工区面积250 Km2,总井数11口。主要目的层为嘉二、嘉四段。研究目的是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裂缝进行识别和预测。 2.1 岩性识别 如表1所示,嘉二岩石的测井响应特征值可以归结为:白云岩具有较小的自然伽玛,较高的补偿中子,中-低电阻率,当孔隙度较高时有较高的声波时差;灰岩表现为高电阻率,中等自然伽玛,低且平直的补偿中子;石膏的测井响应值为极高电阻率,极低自然伽玛,极低且平直的补偿中子;泥岩表现为低-极低电阻率,高-极高自然伽玛,高-极高的声波时差和补偿中子。 表1 不同岩石典型的测井响应值 Tab.1 Typical log response for difference rock type in Jia2 Fields 自然伽马 (API) 声波时差 (us/m) 密度 (g/cm3) 中子 (P.U) 泥质 100-150 360-426 2.4-2.8 40-60 方解石 30-40 154-158 2.7-2.72 0.5-3 白云石 20-30 141-148 2.85-2.87 3-6 石膏 10-20 164-171 2.95-2.98 -2 地层水 0 620 1 100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自然电位测井: 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Rmf≈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 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③估计泥质含量。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⑤判断水淹层。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 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 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 ③求岩层孔隙度。④深度校正。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 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 顶:低点; 底:高值。 微电极测井(ML) 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 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确定岩层界面。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④确定大井径井段。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及泥饼厚度hmc。 微电极确定油层有效厚度 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曲线应能反映出岩性变化,在淡水泥浆、井径规则的条件下,对于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及幅度差,应逐渐减小。 双感应测井 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介质电导率的一种测井方法,

地应力知识

地应力知识 简介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 随着水利水电、矿山、交通与城建等边坡、洞室及深基坑等事故的明显增加从而使人们对地应力引起较为广泛的注意与重视,所以,地应力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地应力的成因 产生地应力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也是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的问题。30多年来的实测和理论分析表明,地应力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 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侵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它物理化学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其中,构造应力场和重力应力场是现今地应力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1大陆板块边界受压引起的应力场 以中国大陆板块为例,由于受到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推挤,推挤速度为每年数厘米,同时受到西伯利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约束。在这样的边界条件下,包括发生变形,产生水平受压应力场。2地幔热对流引起的应力场 由硅镁质组成的地幔因温度很高,具有可塑性,并可以上下对流和蠕动。地幔热对流引起地壳下面的水平切向应力,在亚洲形成由孟加拉湾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的最低重力槽。 3由地心引力引起的应力场(也称为重力场) 重力场,是各种应力场中唯一能够计算的应力场。重力应力为垂直方向应力,是地壳中所有各点垂直应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垂直应力一般并不完全

等于自重应力,因为板块移动、岩浆对流和侵入、岩体非均匀扩容、温度不均和水压梯度均会引起垂直方向应力变化。 4岩浆侵入引起的应力场 岩浆侵入挤压、冷凝收缩和成岩,均在周围底层中产生相应的应力场,其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熔融状态的岩浆处于静水压力状态,对其周围施加的是各个方向相等均匀压力,但是热的岩浆侵入后逐渐冷凝收缩,并从接触面界面逐渐向内部发展,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及热力学过程会使侵入岩浆自身及其周围岩体应力产生复杂的变化过程。 岩浆侵入引起的应力场是一种局部应力场。 5地温梯度引起的应力场 地层的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升高,一般为a=3℃/100m。由于地温梯度引起地层中不同深度不相同的膨胀,从而引起地层中的压应力,其值可达相同深度自重应力的数分之一。6地表剥蚀产生的应力场 地壳上升部分岩体因为风化、侵蚀和雨水冲刷搬运而产生剥蚀作用。剥蚀后,由于岩体内的颗粒结构的变化和应力松弛赶不上这种变化,导致岩体内仍然存在着比由地层厚度引起的自重应力还要大得多的水平应力值。因此,在某些地区,水平应力除与构造应力有关外,还和地表剥蚀有关。 二地应力的研究观点 对地应力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总的说来,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 1“静水应力式”分布的观点 它最早是海姆(Heim)于1878年提出的“静水压力”假说。 以后(1905~1912年),又提出相应的应力计算公式。1925年,金尼克也提出了弹性理论计算法及相应的公式。但事实表明,它们只能适用于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埋深较大的未受到扰动的地层。

《声波测井应用学习及常规测井曲线的不同特征》

声波测井应用学习及常规测井 曲线的不同特征 声波测井是研究地层声学性质的各种测井方法的总称,主要用来测量地层各种波的传播速度(纵波、横波和斯通利波)和幅度。常用的声波测井方法有补偿声波测井、长源距声波、阵列声波测井、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超声波成象测井等。 补偿声波测井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应用最多的测井方法之一,是通过测量井壁介质的声学性质来判断井壁地层的地质特征及井眼工程状况的一类测井方法。通常是采用单发—双收或双发—双收的探头设计,用于补偿井眼扩径造成的对纵波幅度影响。这类声波测井仪的测量数据主要用来估算地层的孔隙度。这里介绍的声波测井就是指声波速度测井,声波速度测井曲线上记录的是地层的声波时差(单位:μs/ft或μs/m)。 一、声波曲线的应用 1、划分地层 由于不同的地层具有不同的声波速度,所以根据声波时差曲线可以划分不同的岩性地层。砂泥岩剖岩中砂岩声波速度大,时差小;泥岩声波速度小,时差大;在碳酸盐岩剖面中致密灰岩和白云岩时差低,含泥质时时差增大,若有裂缝和孔隙时声波时差明显增大。常用岩石骨架值如下:砂岩为55.5μs/ft(182μs/m),灰岩为47μs/ft(155μs/m),白云岩为43μs/ft(141μs/m),淡水为189μs/ft(620μs/m)。 2、确定岩石孔隙度 声速测井是最常用的岩性—孔隙度测井方法之一。要用声速测井

确定孔隙度,就必须建立声速测井响应方程,即时间平均公式Δt=φΔtf+(1-φ)Δtma,其物理意义是声波在单位厚度岩层上传播所用的时间,等于其在孔隙中以流体声速经过全部孔隙所用时间,以及在孔隙外岩石骨架部分以岩石骨架声速经过全部骨架所需时间的总和。 若考虑地层压力,则孔隙度 Δt—测量的纯岩石声波时差,μs/ft或μs/m; Δtma—岩石骨架的声波时差,μs/ft或μs/m; Δtf—岩石孔隙流体的声波时差,μs/ft或μs/m; CP—压实系数; φ—纯岩石孔隙度,%。 3、识别气层和裂缝 声速测井曲线表现为时差值急剧增大,增大的数值是按声波信号的周期(50微秒左右)成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周波跳跃”。“周波跳跃”可以作为裂缝层段或储集层中含气的特征标志。 (1)时差一般性增大,一般可以认为同类地层中孔隙更发育一些。但如果有产气或裂缝的地质依据,也可以判断为有气或有裂缝带。 (2)如果时差明显增大或有周波跳跃,当地质上可能含气,并且电阻率测井以明显高电阻率显示证明地层含油气时,可判断为气层;当地质上不可能含气时,可判断为裂缝异常发育;如果本地层存在裂缝发育的气层,也应从电阻率测井等资料得到证实。 (3)井眼严重扩大的盐岩层或泥浆严重混气的井段,也可能产生时差明显增大或周波跳跃。 4、研究断层和检测压力异常

测井曲线计算公6式

摘要 油层物理是研究储层岩石、岩石中的流体(油、气、水)以及流体在岩石中渗流机理的一门学科。它表述的是油层的物理性质,储层的岩石骨架和储存于岩石骨架孔隙中的流体。 钻探一口油井,取心测得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反映的是这口井及井筒周围的油层物性参数,即所谓的“一孔之见”,从平面上看,如果这口井位于湖相水道砂微相中间,它的孔隙度、渗透率偏高,用此计算的储量偏大,因为向水道砂微相两侧的孔、渗参数肯定要小;如位于水道间的薄砂层中,那计算的储量可能偏小,要想真正控制就得还油层以本来面目。早期资料较少是难以达到的,而随井网的不断完善,获取的动、静态信息的不断增加,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就能还油层以真面目。 精细油藏描述是指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程度的加深和动、静态资料增加,所进行的精细地质特征研究和剩余油分布描述,并不断完善储层预测的地质模型,称为精细油藏描述。可以细分为开发初期、开发中期和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不同时期的精细油藏描述因资料占有程度不同而描述的精度不同。而目前在开发后期(指综合含水>85%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在75%以上)的精细油藏描述由于资料占有量相对较多,所以描述的精度要高,加上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才能达到精细描述的程度。油层物理学科在提高采收率的研究的过程中,对油层的非均质性、流体粘度及流度比和油藏润湿性等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

目录 一、引言 ---------------(1) 二、精细油藏描述实例 ----------------(2) 1.概况 ---------------(2)2.精细油藏描述对策及思路 ---------------(3)3.精细构造研究 ---------------(4)4.测井多井评价 ---------------(6)5.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 --------------(10)6.储层非均质性 --------------(14)7.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20)8.三维建模及油藏工程评价 --------------(23) 三、结论及认识 --------------(24) 四、结束语 --------------(25)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声波时差 孔隙度 地层压力 地层倾角 含油孔隙度 泥质含量 二、填空题 1.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地层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伽马射线去照射地层可能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效应。4.岩石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5.声波时差Δt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电导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 6.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有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地层因素随地层孔隙度的减小而;岩石电阻率增大系数随地层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 8.当Rw大于Rmf时,渗透性砂岩的SP先对泥岩基线出现__________异常。 9.由测井探测特性知,普通电阻率测井提供的是探测范围内共同贡献。对于非均匀电介质,其大小不仅与测井环境有关,还与测井仪器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电极系A0.5M2.25N的电极距是___________。 10.地层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主要取决于的含量。利用中子寿命测井区分油、水层时,要求地层水矿化度,此时,水层的热中子寿命油层的热中子寿命。 11.某淡水泥浆钻井地层剖面,油层和气层通常具有的视电阻率。油气层的深浅电阻率显示泥浆 特征。 12.地层岩性一定,C/O测井值,地层剩余油饱和度。 13.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曲线为负异常时,井眼泥浆为_________,油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_______。 14.地层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积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地层放射性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自然电位测井: 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 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Rmf≈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 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③估计泥质含量。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⑤判断水淹层。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 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 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

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 ③求岩层孔隙度。④深度校正。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 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 顶:低点; 底:高值。 微电极测井(ML) 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 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确定岩层界面。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④确定大井径井段。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及泥饼厚度hmc。 微电极确定油层有效厚度 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曲线应能反映出岩性变化,在淡水泥浆、井径规则的条件下,对于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及幅度差,应逐渐减小。 双感应测井

三种声波测井曲线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三种声波测井曲线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地震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中。为了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当前主要的检测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神经网络法、地震属性分析法。这三种方法的作用以及优势都各不相同,检测结果也不同,文章就从预测方法方面来阐述这三种检测手段的应用特点,以及检测结果的精确程度,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一定的借鉴。 标签:声波测井曲线;预测方法;分析 以某煤田研究区为例,对比研究上述三种预测方法。某煤田采区勘探面积为23.325km2。主要研究煤层为13-1,11-2,8,6-2,1煤,其埋藏深度大致分布于500~900m之间,并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窗口。研究区内共有64口测井,且均匀分布于研究区的各个位置。经统计,每口井都有密度曲线,但只有29口井包含速度曲线,可以作为此次研究的训练样本和目标。 1 预测方法的应用 1.1 经验公式法的应用 因为所有的矿井都能够形成一定的密度曲线,而这种曲线能够反映出地层的状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曲线了解地层的变化,预测出地震的情况。我们可以对这二十个矿井通过Gardner公式法来计算出具体的密度曲线,并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得到相应的预测值。任意选择一口矿井,通过经验公式法来预测出声波曲线,把曲线的结果和原始的测算曲线放在一个窗口下进行分析,主要是看两个测算结果中速度的交汇点。通过计算机来测量两个曲线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的系数为0.336。从这个数值中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是非常小的,可见这种测量方法的曲线精确度不高。不过这种方法的优势就是操作比较简单,可以在一些地形比较复杂,误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下使用。 1.2 地震属性分析法的应用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声波曲线,首先需要导人三维地震数据体。在本例中,地震数据体共包含1109条inline线和1819条crossline线,间隔为5m。然后,建立好几何网格,使得地震数据和测井曲线能位置统一。以已知的29口井作为训练样本,抽取复合地震道,并对其进行转换运算,得到多种体属性值。同时利用基于模型反演获得的波阻抗体,提取出外部属性值(外部属性用ex-attr来表示)。最后建立地震属性与井数据的线形关系,其中部分关系如表1所示。分析窗口为13煤和1煤之间的区域。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最佳的属性表达式为Log(ex-attr),属性运算的误差率最低,且相关系数大约为0.50,相对比较高。因此选取其作为单属性分析的结果。10-8井、10n-17井、11-10井,三口井单属性分析预测结果:相关系数=0.500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