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临床分型及手术方法
【2024版】图文详解髋臼骨折七大手术入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图文详解髋臼骨折七大手术入路目录1髂腹股沟入路2Kocher-Langenbeck入路3改良Stoppa入路4前后联合入路5腹直肌旁入路6髂骨股骨入路7放射状入路一、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步骤:患者仰卧位,切口起自髂嵴前2/3交界处,沿髂前上棘,横过下腹部,止于耻骨联合上方3cm(图1)。
图1 髂腹股沟入路,皮肤切口在髂前上棘下方3cm稍内侧处游离并保护股外侧皮神经。
沿切口切开腹肌和髂肌在髂嵴上的起点,将髂肌从髂骨内板处做骨膜下剥离,显露髂窝、骶髂关节前方和真骨盆上缘。
在下方切口段切开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和腹直肌鞘前方筋膜,达腹股沟管浅环上方1cm,显露腹股沟管(图2),分离出精索或圆韧带及髂腹股沟神经,用第1根橡皮条牵开(图3)。
图2 髂腹股沟入路,显露腹股沟管前壁,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图3 髂腹股沟入路,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显露腹内斜肌、联合肌腱,皮条牵开精索沿腹股沟韧带方向小心切开腹股沟韧带,保持它有1mm韧带附着于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腹横筋膜。
注意不要损伤腹股沟韧带下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髂外血管。
在腹股沟韧带上松解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共同起点后(图4),即可进入腰大肌鞘。
图4 髂腹股沟入路,切开腹直肌、腹横筋膜及联合肌腱在精索的后内侧切开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联合肌腱(图5),进入Retzius耻骨后间隙。
图5 髂腹股沟入路,切开腹直肌、联合肌腱、腹横筋膜及腹横肌将髂外血管及淋巴管从髂耻弓上钝性分离并向内侧牵开,将髂耻弓从髂腰肌上分开,牵出剪开髂耻隆起。
继续在髂腰肌下向外侧方游离,直至髂腰肌与骨盆边缘完全游离(图6)。
图6 髂腹股沟入路,游离并牵开髂腰肌,显露髂窝用第2根橡皮条将下方的髂腰肌、股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牵开。
将髂腰肌及股神经向内侧牵开,在骨膜下剥离闭孔内肌至髋骨的四边板,剥离时避免损伤髂内血管和臀上、下及阴部内血管。
用手指从外向内钝性分开髂外血管及淋巴管。
将第3根橡皮条包绕髂外血管及淋巴管。
髋臼骨折基础知识

X线检查
常规拍摄骨盆正位、髂骨斜位和闭 孔斜位片。
CT检查
对疑似髋臼骨折患者应加做CT检查 ,以明确骨折部位和移位程度。
conservative治疗
1 2
绝对卧床休息
髋臼骨折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以避免移位和 出血。
药物治疗
使用止痛药和消炎药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
牵引治疗
3
对无明显位移的髋臼骨折可采用牵引治疗。
发病原因和机制
原因
髋臼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高能量暴力,如车祸、跌落等。此外,骨质疏松、骨 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增加髋臼骨折的风险。
机制
髋臼骨折的机制与暴力作用的方向、大小和身体姿势有关。通常情况下,股 骨头与髋臼顶部的撞击是导致髋臼骨折的主要因素。
髋臼骨折的危害与预后
危害
髋臼骨折可能导致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并可能伴有血管、神经 损伤等并发症。
预后
髋臼骨折的预后通常较好,但可能遗留一定的功能障碍。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有 助于改善预后。手术治疗可以恢复骨折端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治疗则可以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2
髋臼骨折的诊疗流程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受伤原因、疼痛部位、是 否有出血等症状。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步态、肢体长度和周围神 经功能是否正常。
感染和深静脉血栓
感染是由于髋臼骨折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术后护 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一种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是由于髋臼骨折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 缺乏活动等原因导致的一种并发症。
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者 可引起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症状, 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髋臼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预防血栓:使用抗凝药物,定期检 查血凝情况
处理并发症:如出现感染、血栓、 骨折不愈合等情况,应及时进行相 应处理,如抗感染、抗凝、手术治 疗等。
Part Five
髋臼骨折患者护理 与注意事项
护理要点
保持卧床休息,避免活动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营养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CT检查可以评估 骨折对周围软组 织和血管的影响
CT检查可以指导 手术方案的制定 和实施
MRI检查
检查原理: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髋臼骨折进行诊断 检查优势:无辐射,对软组织损伤敏感,可清晰显示骨折情况 检查步骤:患者平躺,扫描髋臼部位,获取图像 检查结果:根据图像判断骨折类型、位置、程度等信息
其他检查方法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X光片、CT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随访: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饮食营养:注意营养均衡,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折愈合
Part Six
髋臼骨折预防措施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入
预防营养不良 性骨折:定期 进行骨密度检 测,及时发现 并纠正营养不
良问题
加强锻炼:适 当进行户外运 动,增强骨骼 强度,提高抗
骨折能力
THANKS
汇报人: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 症等基础疾病
定期进行骨密度 检查:可以及时 发现骨质疏松症 等基础疾病,为 预防髋臼骨折提 供依据
治疗骨质疏松症 等基础疾病:通 过药物、饮食、 运动等方式,改 善骨质疏松症等 基础疾病,降低 髋臼骨折的风险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肌肉力量和 骨骼强度,提高 身体的平衡性和 稳定性,降低髋 臼骨折的风险
《髋臼骨折的治疗》课件

探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不同方法,包括内固定和置换术。
3
康复和康复目标
解释髋臼骨折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并设定适当的康复目标。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深入了解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不同方法和技术。我们将讨论手术适应症和手术风险。
手术方法
介绍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常用 方法和手术切口。
内固定术
探讨内固定术在髋臼骨折治疗 中的应用,包括不同类型的植 入物。
髋臼置换术
了解髋臼置换术在复杂髋臼骨 折中的应用和适应症。
髋臼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探讨非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各种方法和适应症。我们将讨论床旁治疗和物理治疗的重要性。
1 卧床休息
2 物理治疗
解释卧床休息在髋臼骨折患者中的作用和 适应症。
介绍物理治疗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包 括康复运动和功能训练。
3 辅助器具
相关骨折
探讨与髋臼骨折相关的骨盆骨 折,以及其对骨骼系统的整体 影响。
髋臼骨折的病因和发病率
了解导致髋臼骨折的常见原因,以及这种骨折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我们将讨论影响骨折风险的因素。
骨质疏松
解释骨质疏松如何增加髋臼骨折的风险,并 探讨预防措施。
跌倒和摔伤
探讨跌倒和摔伤如何成为髋臼骨折的主要原 因,并提供预防建议。
年龄和性别
了解年龄和性别对髋臼骨折风险的影响,并 讨论性别特定的风险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
介绍其他与髋臼骨折相关的危险因素,如糖 尿病和酗酒。
髋臼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了解髋臼骨折患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诊断。我们将讨论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疼痛
解释髋臼骨折患者经常出现 的剧痛和疼痛区域的位置。
4 疼痛管理
髋 臼 骨 折

概 述
髋臼骨折极为复杂 。 髋臼的位置特殊,任何一种手术入路都不 能使术者直接观察髋臼,而治疗又需要完 美的解剖复位。 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对髋臼骨折做 出正确诊断分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最终获得满意疗效。
髋臼的解剖
髋臼
髋骨外侧面的骨性深凹 由耻骨——关节面的前上1/5(髋臼前壁) 坐骨——关节面的后下2/5(髋臼后壁) 和髋臼窝底 髋骨——其余的2/5部分(髋臼顶部) 联合组成 覆盖股骨头170° 半月形关节面
髋臼的骨折的早期并发症
死亡 感染:合并尿道与肠道损伤 局部软组织损伤 坐骨神经损伤主要波及腓总神经支,常由于手术 中牵拉造成。 深静脉栓塞 血管并发症:动静脉破裂 螺钉穿入关节:在术毕前用C-ARM 检查螺钉位置 相当重要。 继发骨折移位:由二次暴力造成。
髋臼的骨折的晚期并发症
髋臼标准X线检查的内容
双髋正位( anterio-posterior view,APV) 髂骨斜位(ilium oblique view,IOV) 闭孔斜位 (obturater oblique view,OOV)
双髋正位的投照
仰卧位 双足内旋15° 中心线垂直射向耻骨联合 中心线指向患侧股骨头(选择一侧髋关节 检查)
髋臼骨折的Letournel分类
单一骨折
复合骨折
后壁骨折
T形骨折
后柱骨折 前壁骨折 前柱骨折 横形骨折
横形伴后壁骨折 后柱伴后壁骨折 前方伴后方半横形骨折 双柱骨折
后壁骨折
后壁骨折
干货满满:髋臼骨折的解剖、影像和Judet-Letournel分型!

干货满满:髋臼骨折的解剖、影像和Judet-Letournel分型!髋臼骨折的手术禁忌症多,但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范围又比其他骨折要广。
掌握Judet-Letournel 分型可以更好地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手术入路。
图文并茂,干货满满解剖髋臼为一个不完全的半球形窝,倒马蹄形的关节面围绕着无关节面的髋臼窝。
髋髋臼由两个骨性支柱组成和支撑,形成一个倒置的「 Y 」形结构。
前柱(即骼耻柱)由髂嵴前半部分、髂棘、髋臼前半插入部分和耻骨组成。
后柱(即骼坐柱)由坐骨、坐骨棘、髋臼后半部分和形成坐骨切迹的密质骨组成。
较短的后柱止于坐骨切迹顶部前后柱的交汇处。
髋臼前后两柱呈60° 相交,形成一拱形结构,由骼骨下部构成,横跨于前后两柱之间,是髋臼主要负重区,称臼顶,又称负重顶。
髋臼骨折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复位、固定髋臼顶,并同心复位股骨头,恢复髋关节的正常解剖对合。
如果髋臼顶骨折没有复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髋关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前后两柱之间的髋臼窝较薄弱,外伤时,股骨头可由此向内穿透进入盆腔。
正常成人髋臼外展角为40° ~ 70°,前倾角为4° ~ 20°,该前倾角的存在使外展角在屈髋活动时减小得较缓慢,从而保证了髋臼对股骨头较好的覆盖,防止股骨头向内侧移位。
髋臼的柱形结构概念是讨论骨折分类、手术入路选择和内固定的核心。
方形区(四边体)骨面是组成真骨盆外侧缘的骨性平面,紧邻髋臼的内侧壁。
髂耻隆起是直接位于股骨头上方的前柱隆起。
四边区骨面和骼耻隆起均较薄并邻近股骨头,限制着可用于该部位的内固定类型。
死亡之冠(corona mortis):为骼外动脉或腹壁下动脉与闭孔动脉之间的交通支,85% 的患者存在此血管。
该血管与耻骨联合之间的平均距离 6 cm。
采用髂腹股沟或Stoppa 入路时,如果未能结扎该交通支,随着骼外血管的游离,可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坐骨神经: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方穿出坐骨大切迹,髋臼后方骨折 - 脱位时可伤及坐骨神经。
髋臼骨折

分型
• 按Letournel and Judet分型:简单骨折型和 较复杂的联合骨折型。 • 1.简单骨折型为伴有横骨折的一个壁或一 个柱的孤立骨折,包括后壁后柱,前壁前 柱和横行骨折。 • 2.联合骨折型骨折的几何形状较为复杂, 包括T形骨折,后壁后柱联合骨折,横行 和后壁联合骨折,前柱骨折伴半横行后柱 骨折,双柱骨折。(图48-85)
AO分型
• AO学派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提出了髋臼 骨折的字母与数字分型系统 • A型骨折包括单壁或单柱骨折。 • B型骨折包括前后两个柱(横行或T形骨 折)。 • C形骨折包括前后两个柱且包括臼顶在内 的所有关节碎块均从完整的髂骨上分离。 (图48-87)
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1.无移位或轻微的移位骨折:对于横过髋 臼顶负重部位,移位少于3mm的骨折, 可骨牵引8-12周,定期复片,确定无移位。 • 2.受累关节部位有明显移位,但对预后不 重要的骨折:如低位的横行骨折和低位 的前柱骨折,较小的后壁骨折且不引起 髋关节后壁的不稳定。
(五)后柱骨折伴后壁骨折
• 选择入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行转子截 骨。首先对后柱骨折进行复位,沿后柱 后缘的后方放置一块短重建钢板。于后 壁骨折部另用一单独的钢板,在钢板上 拧入螺丝钉以确保后柱骨折块的旋转复 位。后壁骨折块较小时,可用弹力钢板 代替单独的后壁钢板。
(六)横骨折伴后壁骨折
• 这种常见骨折复位较为困难。后壁部位 需行后方显露,而横骨折前部的复位通 过Kocher-Langenbeck入路有很困难。这 类损伤通常需行可延长或联合的入路, 通常的固定方法是先对前方和后方的骨 折块予以螺丝钉固定,而后采用一后方 钢板,必要时辅以弹力钢板固定后壁骨 折。
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3.移位双柱骨折的继发性匹配。通常粉碎 的双柱骨折块围绕股骨头形成一个“继发 匹配”的关节位置。即使股骨头内移也易 被骨折块间的缺口包围。 • 4.手术的内科禁忌症。 • 5.局部软组织问题。 • 6.不适应进行开放复位的高龄骨质疏松病 人。
髋臼骨折的分型及其诊治

1.3 治疗方法 髋臼骨折治疗方法分为2类,即手术和非手术。如何选择治疗方法仍有争论,我们的体会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应从骨折的分型、骨折的移位实际状况出发,无论那种治疗方法,骨牵引治疗为首选。其原因有:①牵引可加大关节间隙,缓解股骨头的压力,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②髋臼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往往易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或休克,通过牵引有利于观察病情,同时也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本组保守治疗12例,均行股骨髁上牵引,重量以患者体重随时调整。3天后拍片复查,若达到所定复位标准则开始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加强关节磨造。手术治疗22例,通过手术恢复髋臼解剖结构,达到关节面完整、光滑,内固定稳定可靠,从而减少卧床时间。其中4例选择前方髂腹股沟和后方双切口入路,其余均采用后方Kocher-Langenbeck切口入路。术后平均牵引时间为4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软骨愈合。
张世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济南 250011)
徐展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济南 250011)
裴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济南 250011)
蔡余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济南 250011)
张建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济南 250011)
参考文献
1,Letournel E.Acetabulum Fractures.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1980;151:8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常见的髋臼骨折类型
后壁骨折23%、 横行伴后壁骨折19%、 双柱骨折23%
后壁骨折 后壁
后柱骨折
前壁骨折
前壁骨折
横行骨折
Complex types
后柱伴后壁骨折 横行伴后壁骨折
T型骨折
前方伴后方伴横行骨折 双柱骨折
PW 后壁骨折
PC 后柱骨折
AW 前壁骨折
Transverse 横行骨折
髋臼后缘线 髋臼前缘线 髋臼顶 泪滴 髂坐线 髂耻线
髋臼顶弧角 roof arc angle
以髋臼的几何中心为中 点,分别向上画一垂线, 向髋臼顶的骨折线画一 连线,两线之间的夹角 为顶弧角,骨盆正位大 于45°、髂骨斜位大于 70°,闭孔斜位大于 25°则说明髋臼顶大部 分未涉及骨折,髋关节 比较稳定,可以保守治 疗。
髋臼手术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神经血管损伤、复位不够充 分、关节面被内固定物穿透和肺栓塞。
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皮 肤坏死、再移位、关节炎
Morel-Lavale lesion
A closed degloving injury over the greater trochanter Results from the blunt trauma that caused the fx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is torn away from the underlying fascia, and a significant cavity results Cavity contains hematoma and liquified fat These areas must be drained and debrided before or during surgery to decrease the chance of infection Advisable to leave this area open through the surgical incision or a separate incision Dressing changes and wound packing are sometimes needed for a prolonged period of time Primary excision of the necrotic fat and closure over a drain has not been routinely successful
髋臼骨折点和掌握难点是对旋转移 位的判断和纠正; 复位顺序是先复位柱再复位壁; 掌握螺丝钉复位技术; 掌握复位钳的应用。
Farabeuf 钳
Matta 钳
髋臼手术入路
1.letournel髂腹股沟入路:由letournel 1960倡导,该入路用于前壁骨折、 前柱骨折、髂翼、骶髂关节前方、前柱骨折、横断骨折、前方耻骨联 合、双柱骨折。 2.Kocher-Langenbeck后外侧入路:可以达到髋臼后方并显露坐骨和坐 骨大切迹。该入路中臀上血管神经束会限制髂翼上部的显露。适用于 后壁骨折、后柱骨折、横断骨折、横断伴后壁骨折、T形骨折。切口 起自髂后上棘前方4cm处,呈外凸的弧形延伸,沿臀大肌、臀中肌间 隙,经过大粗隆后缘,于股部转为纵向下行。该入路要注意以下几点: 俯卧位、术中屈膝至少90°;切断外旋肌群时要保留股方肌的完整性; 臀大肌附丽点做部分切断可以扩大显露;从腱性部分切断梨状肌及外 旋短肌群,三把骨撬置于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髂骨翼;注意保 护坐骨神经、旋股内侧动脉、臀上血管神经;引流管放置在坐骨大切 迹; 前后联合入路
髋臼骨折保守治疗方法
平卧,股骨髁上或者胫骨结节骨牵引,持 续牵引7天后,可以被动活动髋关节,牵引 6-8周,去牵引后不负重练习关节活动,812周开始逐渐负重行走。
手术目的与手术时机
手术目的:解剖复位髋臼顶并同心复位股骨 头。 急诊手术:髋臼开放骨折、 髋关节中心性骨 折脱位,牵引不能复位者 骨折手术最佳时机:伤后5-7天
T-PW 横行伴后壁骨折
AC-PHT前方伴后方半横行骨折
BC 双柱骨折
PC-PW 后柱伴后壁骨折
髋臼手术禁忌症
不能耐受手术者; 严重骨质疏松者 ; 局部感染者;
髋臼骨折保守治疗指征
① ② ③ ④ ⑤
无移位或者以为小于2mm的髋臼骨折; 小的后壁骨折; 低位的前柱骨折或者低位的横行骨折,未延伸至 负重区的骨折; 粉碎的双柱骨折经闭合处理而恢复髋臼完整性者; 顶弧角前后位大于45°的低位横行骨折,髂骨斜 位大于70°,闭孔斜位大于25°。说明相当大的 髋臼顶部未涉及骨折。
复合骨折:
T型骨折 T-shaped 前方伴后方半横行骨折 anterior column and posterior hemitransverse (AC-PHT) 双柱骨折 both-column (BC) 后柱伴后壁骨折 posterior column and wall (PC-PW) 横行半后壁骨折transverse posterior wall (T-PW)
Roof arc measurement
髋臼骨折分类
Judet 1964, Letournel改进 Judet - Letournel 分类:简单骨折 复杂骨折 简单骨折:
后壁骨折posterior wall (PW), 后柱骨折posterior column (PC) 前壁骨折anterior wall (AW) 前柱骨折anterior column (AC) 横行骨折transverse
Kocher-Langenbeck 入路
后壁骨折 后柱骨折 后柱伴后壁骨折 横行骨折、横行伴后壁骨折 部分T型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前柱骨折 前壁骨折 部分前方伴后方半横行骨折 伴发耻骨上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
髋臼骨折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和康复:头孢唑啉、低分子肝素、 消炎痛75mg,qd(髂骨翼外侧剥离多时预 防移位骨化),术后24-48小时坐起,第三 天拔出引流管,扶拐足趾负重,8周内不能 负重。
髋臼骨折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骨科
髋臼四边体
四边形骨面和髂耻隆起较薄,限制着髋臼 骨折内固定类型,四边形骨面是组成真性 骨盆外侧缘的骨性平面,紧邻髋臼的内侧 壁,髂耻隆起是股骨头上方的前柱隆起。
AP Pelvis XR
Iliac oblique
Obturator obl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