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1)解析

合集下载

我有一个梦想赏析点

我有一个梦想赏析点

我有一个梦想赏析点1、通过诵读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讲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我们可以通过大声的诵读感悟。

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

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己”“故土家园”。

第3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追求幸福”以及“权利”等。

经过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

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

至于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10~14自然段,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足;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足;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足。

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

但同时又不失理智。

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

第18段到第25段,作者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

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

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

2020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3我有一个梦想(1)(含解析)

2020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3我有一个梦想(1)(含解析)

练案23我有一个梦想(1)本练案共2页,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25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30994274(B)①他那支魔杖般的笔,又犀利,又机智,又俏皮,汨汨地流泻出无穷无尽的笑料,皮里..阳秋..,包藏着可悲可恨可鄙的内核。

②退欧阵营的支持者对财政研究所的报道不以为意....,质疑一向标榜无党派色彩的财政研究所此时公开为留欧呐喊,不过是因为接受了欧盟方面的援助。

③一个指挥员应该随时关注战场形势,从大局出发,全盘调度,岂能目无全牛....,斤斤计较于这些琐碎小事,以致误了大事?④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今天国家要振兴传统文化,作为艺校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使京剧艺术薪火相传....,这是我们的责任。

⑤由于他经常无视单位的规章制度,甚至久假不归....,有急事也找不到他,单位领导很不满意,经研究决定,勒令他辞职。

⑥网上的一篇《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案件警示录》,让一些口头冠冕堂...皇.、内心龌龊的“两面人”贪官成为社会热点。

A.①②④B.①④⑥C.③⑤⑥D.②③⑤【解析】①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此处符合语境。

②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应为“不以为然”。

③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

不能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用于此处不符合语境。

④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此处符合语境。

⑤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不归还。

“假”不能解释为请假。

用于此句不符合语境。

⑥冠冕堂皇:形容故意显得外表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

为贬义色彩成语,多指做人做事表里不一,此处符合语境。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30994168(A)A.我们要有长远眼光,避免短期恶性竞争,不应一味追逐热点,而是要沉下心来做好每件产品,立足国内市场,兼具国际视野。

我有一个梦想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分析
2追求自由是人类崇高的愿望,与所有的命运相通,休戚相关。宽容和用灵魂力量进行斗争是人类博大而雄健心灵的精神象征。
3大量的排比、反复句,由于内容的不同而应该在朗读中有变化。反对暴力斗争的第7段可以充满希望的语气;信任白人兄弟的第8段可用热忱的语气;第10、11……段可用肯定坚毅等语气。
排比段整齐的形式,是使语言更有效果的常用形式,但必须和内容结合,作具体分析,诵读的语气也并非一味急迫与快速。
3引导同学关注文章语言的特点:逻辑关系及其力量,比喻及其作用,排比、反复及其要求的紧迫性……
如“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
如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如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
由此而自然引出课文和马丁·路德·金,引发学习兴趣。
从熟悉的话题引入到陌生的范畴,从宽泛内容到针对性的深入思考,为后面的安排的学习做铺垫。
快读课文
了解预习
初读课文:
1思考“梦想”的内容,抓住关键段落概述马丁·路德·金的具体的梦想。
2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泛读从大的块面粗知课文
1人人生而平等;
4朗读感受文章深层含义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分层次分析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分阶段实行。
“梦想”不是乞求,而是真理,是充满社会正义感的,马丁·路德·金义正辞严,可以从思想内容上感受语言的力量,从语言表达上感受内容的崇高,两者相互得彰。
以读促思
以点带面
读第7段到16段
第7段“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
1这些话是怎样的话?
说明
这次游行活动的演讲很有特征: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期待、失望、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梦想灿烂前景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所以整体阅读很有效果。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解析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解析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解析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但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梦想只不过是梦想,它虚幻得可想而不可及,于是将它深深地埋在心底,连破土的机会都不给它,这样,梦想怎么会开出绚丽芬芳的花儿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出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用,更多好文尽在店铺。

一、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3.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4.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三、课前准备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简介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

2.教师课堂播放课件《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个梦想》的音频片断。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怎样划分本文的演讲思路?讨论后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

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

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2.《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特征是什么?讨论后明确: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

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下梦想》的灵魂。

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

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着”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

《我有一个梦想》赏析

《我有一个梦想》赏析

《我有一个梦想》赏析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要分享的是一篇关于种族的文章,而主角就是马丁路德金。

下面一起来分享《我有一个梦想》赏析。

一、整体把握黑人是美洲大陆的特殊居民。

他们祖籍非洲,十六七世纪起,被殖民者从非洲大陆大批贩卖到美洲,被迫成为种植园中的奴隶,受到各种非人的待遇。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南北战争胜利之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黑人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但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黑奴宣言》签署100多年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仍然十分严重,黑人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二等公民。

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

尤其在南方诸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然允许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

在这种情形下,美国黑人以争取平等自由为目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

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他曾在南方21个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

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他发表了这篇举世闻名的演说。

演讲一开始,马丁·路德·金就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阐述了此次集会的起因和目的。

他从一百年前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讲起,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黑人生活的现状。

这里连用排比和大量形象的比喻,把黑人不公正的现实处境揭示在世人面前,现状与当初共和国的缔造者“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的诺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作者明确地指出,现在是政府兑现诺言的时候了!另一方面,作者也反过来提醒自己的黑人同胞,一定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和策略。

《我有一个梦想》课文简析

《我有一个梦想》课文简析

(二)解读文本精要 2.第2自然段,四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有怎样的表 达效果?
[对应考点:分析排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提示:用排比的手法,揭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精 神上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悲惨现实。
3.第4自然段,“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何 效果?
[对应考点: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提示:“空头支票”指“虚假的承诺,不能兑现的 空话”。表达效果:形象地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 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 清醒地警觉地投入战斗。
四、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宏观结构把握
(二)整体综合解读 8.文章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但文章在第17自 然段才提出“我”“有一个梦想”,那么,前16自然段在 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删去?
[对应考点:分析文章的构思]
提示:从体裁上讲,本文是一篇演讲辞,演讲辞首先
要有针对性;从作者来讲,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
权运动的领袖,文章首先从黑人所遭受的歧视谈起,体现
了演讲的针对性和必要性。也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现实,作
者才产生了梦想,同时也暗示人们,只有推翻这样的现
实,才会使梦想变成现实,所以前16段必不可少,不能删
去。倘若删去,会使后面的梦想缺乏基础,使文章显得突
兀段“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 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 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 交响曲”中“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优美交响曲” 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对应考点: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提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 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 念,他们才具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交响曲”是一种大 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 “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 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 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K12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12我有一个梦想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K12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12我有一个梦想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4.shùliàojiāduìchuōchǐjǐpánxuànànpàinìgāngliào
5.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缔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安之若素: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常,泰然处之。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D.运输量对能源消费影响最大,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客运输,它的运输量是决定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7.下列各句中,均使用了借喻手法的一项是
①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黑奴带来了希望。
②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我有一个梦想》赏析短文例文

《我有一个梦想》赏析短文例文

《我有一个梦想》赏析短文例文(1)0605班琴琴本文大量运用含有层递性的排比句、段,合理运用比喻,这两点无疑是本文最大的艺术特点,使全文气势磅礴,因此而增色不少。

首先,大量运用层递性的排比句、段,使得演讲的感情波涛一浪高过一浪。

开篇以“一百年后的今天”为首句的排比,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黑人的生活现实,是对黑人奴隶制的抨击。

第5段连用四个“现在是……的时候”的排比句,突出了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

在阐述作者的梦想时,一连用了8个由“我有一个梦想”开头的段落,充分展示了作者对斗争胜利后的美好前景的憧憬。

其次,比喻手法的妙用也是全文的一大亮点。

“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这个比喻把黑人悲惨的生活现状生动鲜明地揭示了出来。

“空头支票”“正义的银行”等比喻更是对美国政府的讽刺。

以上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梦想跃然纸上,使演讲的激情飞扬到人群中。

文采斐然,气势恢弘。

(2)0605班赵鑫《我有一个梦想》一文通过运用大量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黑人渴望平等、自由权利的迫切需求,其手法值得称道。

文章开头便写到:“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

”以形象的比喻,肯定了宣言的重大意义。

“灯塔的光芒”“黎明”正代表了希望之所在,同时也为下文埋下伏笔。

“物质充裕的海洋”“穷困的孤岛”不但形象生动,更通过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现状。

“正义的银行”与“空投支票”正好表达了政府不守诺言,也告诉听众正义永存。

“爽朗的秋天”比喻自由,与“酷暑”形成对比,使听众明白努力奋斗的结果一定会硕果累累,能极大地鼓舞士气总之,本文比喻手法精妙恰当地运用,不仅使文章文采斐然,而且使说理生动而深刻,增加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3)0606班乔杨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形象具体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开头作者在揭示黑人受歧视的现状时说“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美国政府的富裕与黑人凄惨的生活现状呈于人眼前,言间意丰,耐人寻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人孩子被拒绝进入白人学 校(见右图)
遭到白人同学讥骂的黑人学生默默忍受(见左 图)
几个白人警察在公众场肆无忌惮地殴打一美国黑人。
黑人的状况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 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国为奴,19世 纪60年代南北战争时期,林肯签署了《解放 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但 一百多年后,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仍然十 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挣扎在社会的底层,受 不到良好的教育,南方洲法律规定,禁止黑人 与白人从事同一工作,不得同在一所学校,不 得同乘一种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 阅读测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 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 路德· 金就是 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 路德· 金
自由女神
美 国 精 神 的 象 征
16世纪起,欧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
• 黑人作为商品来买卖一直延续到19世纪, 1861年解放黑奴宣言,让黑人在法律上获 得了自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呢?
白人绕有兴味地观看黑人被用私刑吊
一组黑人孩子生活的黑镜头
新奥尔良警察殴打黑人致 死
提这样缓的之要后求,的”第人等6”)段、面作“对者生黑的存人情、的感自现
• 诵读第是63演、段讲8是、的作开9者自始揭,然示状膺如涌声读段这演内来黑,出,、。时的几讲容人怒膛面狂这要再情连是这现展段的上不之对风一充是次感用…今望可弹这扫段快尾讲满的…作抬的了遏样云誓、和要部是激由情语语生的者升张四,的言喷,情描”接对,活感调音时情扬个。一质正井铿,、绘注近未从,的的的候感排为,串问义之锵又““,意又发”条比逼了作油有,分缓轻要追权件人力作,泄,句满者配 急 重求利式者似,、的一足一“幸”排义江掷豪需福方这口现比愤海地气”要种气在面句填汹有冲、,, • 诵读沉读11痛时~有要1力一5。气自本呵然段 成天明段中,与缓了,前又些前黑极边需。另语段人大三要势一斗地相个每也方争鼓比“一加面的舞今次应强这决了天的舒了种心人”语内排们,, 调的但容山斗同的倒志时表海不,达的失表,
1968年4月3日马丁·路德·金(右二)在 遇刺前一天还和其他领导人在一起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旅馆 的阳台上遇害。他的同事们急忙呼救, 并一起向打枪的方向指去。
马丁·路德·金墓
··
马 丁 路 德 金 塑 像
印有马丁-路德-金头像的旗帜
刻有马丁-路德-金演讲时间主题简要背景的石刻
我们的目标,决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 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
• 演讲对象: 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 美国政府。
•时
间:
1963年8月28日 华盛顿广场,林肯雕像前
• 地 点: 在华盛顿特区组织25万人的集会上
• 场 合: 要求民主、自由、种族的平等
• 涉及内容: 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 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要争取正义与和解,而不是争取胜利。——马丁·路德·金
1963年8月23日,马 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 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他 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 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 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 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 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视、 争取平等发出呼号。 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纳西 州被暗杀。
1955年12月,蒙哥马利市妇女罗莎因在车上没给 白人让座,被判入狱,警察当局以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 离条令为由,逮捕了黑人妇女罗莎· 帕克斯。金遂同几 位黑人积极分子组织起“蒙哥马利市政改进协会”,号 召全市近5万名黑人对公共法与公司进行长达1年的抵制, 迫使法院判决取消地方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这是美 国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斗争胜利,从而揭 开了持续10余年的民权运动的序幕,也使金博士锻炼成 民权运动的领袖。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现场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现场
马丁-路德-金演讲现场
• C:\Documents and Settings\zhangqin\桌 面\爱酷.lnk
1956
··
年 的 马 丁 路 德 金 ( 左 )
36500365
胯恒柠
一家人在亚特兰大街头漫步
• 演讲目的:
这一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辞。针对
诵读第二、三部分的重点段 8、9“自热然心段人因”为的讲第质的4问段,在读甚时至整可体以词说语是 是斗一争的种策挑略衅,,所“可以你略们和什缓么一时点候,才但能重满点
• 诵读3、4自然语智段调的足贪是、平是得?和语无”经的重厌(过、心这”3是长里、、词一理的边“4语个有你一美两潜们定国个台根要 人自词本注”然:就意、段不“:“的应你“所平该们每有
马丁·路德·金 简介
马丁· 路德· 金 (1929—1968)
神学博士,牧师,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 (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 过的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 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 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 都享有选举权。
马丁·路德·金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左四)
1963年8月23日,金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 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 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当时,美国 许多黑人没有投票权,种族隔离在美国各地十分盛行。金 在1968年4月4日在田纳西州被暗杀。
《 我 有 一 个 梦 想 》 演 讲 现 场
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待了三百四十年!”斗 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 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对黑人开放,所 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 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 路德· 金 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 举世闻名。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 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 想》。
马丁· 路德· 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树 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 1968年4月4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 子,39岁的马丁· 路德· 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 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美国政府规定,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 3个星期一为马丁· 路德· 金全国纪念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