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说课稿

大学说课稿
大学说课稿

《大学语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

大家好!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所讲授的这门《大学语文》课。

一、说教材

我教的这门课程是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

出发,精选国内外的文学名篇,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并进行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读、说、

写能力,增强高职高专的综合人文素养,提高我校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

与其他同类大学语文教材相比,本教材除文学作品选编外,另外增加了“口才训练”、“应

用文写作”两个部分,这种模块的整合,既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又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综合性最强的课程,许多篇目集文、史、哲及艺术于

一身。因此,大学语文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基础课程和重点课程。针对职业

类院校的特点,我们改变以往大学语文作为辅助性工具的地位,而将我们的知识体系与专业

课融合在一起,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从而使我们学校的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岗位,

都能成为第一流的人才。

(一)知识目标:从语言知识的传播来看,须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利用《大学语文》

教材对中小学已学文学知识加以一番梳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

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个系统、粗略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

(二)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能力目标)

首先就鉴赏教学而言,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从提高学生的阅

读能力来讲,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让学生

将课堂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自动自觉的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应用到生活中。

其次从写作能力的提高来看,高职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未必是欣赏类文章的创作,而

是指针对专业、工作、生活需要的各种写作实践,如应用写作。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

具有文体感的文章的写作上。所谓文体感,就是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像什么”。

(三)注重高职大学语文的道德教育(情感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人才,不是机械的只懂得课本知识,而不会实践操作的大学毕业生。我

们这门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

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各个经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培养其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在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中,让学生对于他人的作品,

哪怕主张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无误地理解,养成这种包容的态度,就是国语教育中

的思想教育。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所灌输的人文精神,所培养的各种能力都体现了职业教育对学生素养

与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说课程实施

我主要从三大方面来讲解:

一是说学情,由于高校的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仅靠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好语文是件困难

的事,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在同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

给予各类学生不同形式的辅导,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

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

二是说教法,在教学中,我力求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把“接受型教法”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做到课

堂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我校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思维比较活跃的类型,枯燥无味的课堂只会让他们感到厌烦,老师一味的向他们灌输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为此,我重点设置项目教学法,并充分结合了以下几种教法:

情景设置法—激发兴趣,逐渐深入。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是说学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沉淀的四种境界。在学法上重点采用了:

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说课程教学设计

总思路:

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需要,从适合他们将来的就业、创业需要,我们重新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定位: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既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注重学生各项能力、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提高能力、塑造良好人格、健全人文精神等方面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将大学语文的三大板块:口才训练、应用文写作、阅读与欣赏设置成5个教学项目:

(一)口才训练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与他人沟通交流时,能尊重、理解对方,做到举止自然大方以至优雅;并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恰当地与之交流、进行辩论、演讲,推介自己。基于上述要求,我将采用实用情境模拟法、讲授法来帮助我完成我的项目教学。如策划演讲比赛。

(二)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部分采用“例文现行”的体例,按“例文点评——综合分析——思考与练习”的顺序安排,力求使学生在例文点评中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进而通过综合分析取得抽象的理性认识,最后的写作训练是为了强化写作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文体的格式、写作要求,写出符合文种要求的文章来。以求职信、经济合同为例,我先采用讲授法,再采用实用情境模拟演示就业招聘会。这里包括三个单项训练任务:求职演说―求职自荐信―就业合同。

(三)阅读与欣赏

诗歌单元

通过诗歌单元的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诗词欣赏、朗诵、演唱、引用等能力。每首诗歌的教学,除必要的讲授外,都注意反复倾听朗诵材料,把握诗歌中的情感基调,反复进行朗诵练习,并鼓励学生主动登讲台朗诵。采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感受法、朗

诵法。在班上选拔优秀选手、节目,之后举办一次诗词朗诵大会,作为诗歌单元的成果展示。

鼓励节目创新,如用越剧、京剧、黄梅戏等来演唱诗词等。

散文单元

通过一系列散文的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

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关的社会、历史、人生问题,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和文化素养。

散文单元的教学分为两大步:一是课堂上的散文教学,让学生通过对中外优秀散文作品

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二是课下的“散文大赛”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创作实践最终

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联想想象法、创设情境法。

小说单元

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提高学生辨别美与丑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热

爱生活。

因此,我们要根据小说有娓娓动听的故事的特点,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环境,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以故事会为项目,带动小说单元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方法:讲授法、

模仿对话法。

五、说课程教学评估:

打破传统的笔试模式,以突出能力考核为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和沟通协作能力。将高职语文学科的考评内容分为多项,对每一项内容的考核,在一个学年

内全时段中分散安排。

平时成绩:30%(平时作业:10%,课堂表现:10%,实践活动:10%)由老师综合评价和

学生互评的方式,以示客观公平。

出勤考核:30%

3.期末考核:40%

六、说课程教学效果

1.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要进一步提高语文基本功。通过高职语文课的教学进一步夯

实学生语文方面的知识基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2.从语文的人文性出发,要全方位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学

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坚定他们的信心,磨练他们的意志,调动学习的积极

性,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观念,把他们塑造成高素质的有用人才。在这一点上我们与专业课一样担负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3.从职业岗位的任职需要出发,以实用为原则,要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与训练。《高职语

文》课能力的培养不同于专业课,它不可能直接培养某项专业技能,而只能第一,从学生未

来上岗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其语文方面所需要的能力;第二,配合专业进行间接的专

业技能训练,在专业技能训练方面起辅助作用。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设计、教学评估和教学效果六个方面对本

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篇二:2012高校教师资格考试说课

模板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模板

------根据《教学技能》辅导录音整理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_________(姓名), 来自_______大学,________学历,非常感谢大家给

我这次说课的机会。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转身板书题目,转身回来】

一、说教材

我们用的教材是_________主编的《_____ 》,________出版社______年_____第____版。我讲的是第____章第____节,《_______》(节标题)。主要内容是_________, 反映特征,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能力的提高、获得技能等,可简单地说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倡导的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如下:

1.

2.

3.

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30页大部分学生都要掌握的知识就是重点,只定一个,在教学过程中要说清楚),一个原理或一句话或一个概念(少而精),教学难点是(只定一个,要好讲清楚)

三、说学生情况

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情况分析。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渐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强,有独特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规律和学生情况就凸显重要。

四、说教法、学法

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在采用教授法精讲新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演示法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用练习法来巩固学生所学。教是为了不教,在我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通过教师的引导,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在我的教学实践当中由于是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我有意的去加以指导,积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获得自主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______的自信心。我在学法上用自主、合作、探究〖总6分钟以上2分到2分半钟〗。

五、说教学过程〖总6分钟至少3分钟〗

本节课我设计____个课时,今天我重点进行第____ 课时的说课。在教学教程中我设计四大环节

1.导入:【第一课时用】由于我今天讲的内容是_____,我采用直接导入,揭示课题;直接导入的总大的特点是引发注意、激发兴趣、直接进入课题,【第二以后课时用】旧知导入;复习导入

2.精讲新课、深入分析〖总6分钟至少2分钟〗

要求:1用精炼简短的方式板书重点难点或知识点,没把握的字不写

2设计在主要内容上体现讲授法、可借助多媒体手段用演示法

3要和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这个讲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4在最亮丽的地方把目标、难点、重点、方法揉到一块说清楚

3.答疑解惑、复习巩固、拓展延伸,如果优势在练习,则把此部分放成重点,放2分钟

而把精讲新课一笔带过。新手慎用讨论。娓娓道来,语速适中。面带微笑,看着评委,附加体态手势。

4.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快速精炼概括本节所讲内容,可借助板书;布置发展性作业:有深度、有思考性、深脑并用。

六、说板书设计

侧出一步,亮出黑板。

1.有内容的,手伸向黑板,很大方地扭一下头,眼随手走,看一下板书,再看评委,手放下来。“这是我的板书,好的板书,简洁明了,逻辑性强,构思严密。”

2.只有标题的,“很遗憾,由于时间关系,板书没有呈现出来,我的设计的板书,简洁明了,逻辑性强,构思严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评委指正,谢谢!

一定要有时间观念。篇三:高校教师面试说课稿

健美操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于首都体育学院的一名应届硕士研究生,我的专业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是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专项是健美操。

今天我所说的课程是大学教学课程中健美操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内容:复习大众健美操二级整套动作。学习大众健美操三级第一个组合的动作。

二、教学对象: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大二健美操选修班的学生。

三、教材分析:

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它不仅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而且还有利于发展协调、灵敏、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它是一项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为目的的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根据教学大纲,本次课内容选自《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的教材,它是本学期健美操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次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掌握大众健美操二级成套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巩固二级成套动作的同时继续学习大众健美操三级第一个组合的动作,这在整个健美操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次课通过对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套路的学习,既可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对健美操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又可以巩固和提高健美操基本动作的质量及身体控制能力,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的一个提高过程,同时通过学习,还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提高兴趣。

四、学情分析:

1.目前,健美操在中学阶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与发展,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较少,学生基础较差,但健美操凭借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在高校得到迅速的发展并成为高校大学生所喜爱的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所以学生学习动作非常认真,学习积极性较高。

2.通过上几次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大众健美操二级成套动作,为了巩固二级成套动作,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动作技能,所以本次课先复习二级成套动作,再学习大众三级第一个组合的动作,从而为新动作的学习打好基础,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健美操锻炼的态度与兴趣。

2、运动技能目标:使80%-90%的学生牢固掌握健美操二级成套动作并学会三级第一个组合动作。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

4、心理健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成功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社会适应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以及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品质。

六、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动作的力度、规范程度、协调和准确以及动作与音乐的默契配合;

2、难点:是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如何让学生有很强的表现力且达到身心愉悦的状态。

依据:学生往往很难把握上下肢协调配合,做的动作看上去非常僵硬并脱节;很难掌握音乐节奏,跳起来感觉很不协调,很乱。所以,对于上、下肢的协调配合是比较难掌握的,故将其作为难点加强练习。

七、总体设计和教学流程:共100分钟

1、开始部分:大约5分钟;

1)集合、清点人数等。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以及相关要求等。

4)安排见习生随堂见习

2、准备部分:15-20分钟

1)队列队形练习(左右转法练习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常规性的准备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围成一圈,根据教师不同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后踢腿跑、弹踢跳、吸腿跳及开合跳等动作。通过把健美操的基本步伐融入到慢跑热身活动作当中,以以跳代跑的形式,减少由单纯的慢跑热身而带来的枯燥感,以此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热身的目的。

3)专项准备活动

(1)配合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做热身操,以健美操基本步伐为主。

(2)对头部(前后左右及绕环);肩部(上下前后);腰背部;膝关节;手腕、脚踝以及与健美操运动相关的各个韧带和关节进行活动。预防运动中不必要的损伤。

3、基本部分:大约65-70分钟

本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复习大众健美操二级成套动作

2.学习大众健美操三级第一个组合动作

4)对于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采用讲解法、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分组练习法,使学生充分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本部分教学过程中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1)教师示范表演2)学生模仿尝试3)集体练习4)分组演练5)学习成果展示

1)教师示范表演

通过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教师节奏鲜明、欢快愉悦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了解动作组合,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学生模仿尝试

(1)教师进行背面、镜面及侧面示范,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及动作要领,对动作进行分解教学。

例如:本次课的难点是上下肢的协调配合,所以在教学中先对下肢步伐进行练习,待动作熟练后再对上肢动作进行练习。最后上下肢结合练习,这样动作分解以后,学生不但可以快速掌握动作要领,又能很好的完成动作组合。学生在边看边听边模仿教师的动作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动作的模仿更加准确。

(2)学生自由组合,体验动作。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通过慢动作的演练,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在练习过程中充分发

挥小组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注意观察并记录错误动作并及时加以纠正。

3)集体练习

先集体纠错,再个别纠正错误动作。先跟教师的口令进行集体练习,再跟节奏较慢的音

乐反复练习,最后待动作熟悉之后再伴随三级音乐进行练习,以此达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逐步提高的效果。

4)分组演练

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进行自由练习。通过分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

想像力及创造力,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掘学生的

运动潜能,使学生能在不断的演练过程中体验成功。

5)学习成果展示

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及自信心,同时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

评,促进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

4、结束部分:大约5分钟。

1)进行放松练习;柔韧素质练习

跟随缓慢而舒适的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基本柔韧素质练习为主,从而放松身体各部

分的肌肉。

2)集合总结评价;

3)布置课后作业;

4)回收器材;

5)宣布下课。

八、学生运动负荷预计

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40--50% 练习强度较大;整堂课心率呈现双峰型。

九、场地器材(教学资源和手段)

场地:健美操馆

器材:vcd一台,音响,教学光盘。

十、自我评价篇四:大学语文课程说课稿

大学语文课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所讲授的这门课——《大学语文》。

一、课程定位:

(一)背景

1. 生活背景:——生活处处有语文

首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配随机解说词。

得出结论:生活处处有语文。

2. 专业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举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近

些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实用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在

高职高专教育中人文类和非实用型科目被大量缩减,而最具优势的素质教育载体——《大学

语文》课程很难得到重视,逐渐边缘化,陷入比较尴尬境地。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

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大学语文》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二)性质与作用:

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语文的性质长期以来存在着四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工具论,认为

语言是交际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培养训

练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二是人文论,认为人文性是本质属性。

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

神。三是素质论,认为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也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语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例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等。

四是语感论,是把培养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上述四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分别

论述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而教育部则对此进行了综合性的描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

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首先遵循课程本身的规律,充分发

挥自身的特点,同时,应该使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职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

培养相统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从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

培养,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

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

追求、有生命律动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课程目标设计:

(一)注重知识的传播(知识目标)

我们高职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曾系统的学习过语文课,在语文课中识字、语法、词汇、

修辞、与相应的文学知识都接触过,因此在《大学语文》课中,协助学生学习相应的古文、现

当代文,以及教育意义极强的新篇章,让学生从人文角度掌握新的语文知识,在旧知识的基

础上吸取新的养分,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能力目标)

首先就鉴赏教学而言,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从提高学生的阅

读能力来讲,必须注重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让学生将课

堂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自动自觉的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应用到生活中。

其次从写作能力的提高来看,高职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未必是欣赏类文章的创作,而

是指针对专业、工作、生活需要的各种写作实践,如应用写作。写作能力是当今人才必须亟待

加强的,大学写作应以立足于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

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

从文体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

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的写作上。

(三)注重高职大学语文的道德教育(情感目标)

高职院校是培养的人才,不是机械的只懂得课本知识,而不会实践操作的大学毕业生。我

们这门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

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各个经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培养其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课程中,这种功能从实现的途径来看有三种情况: 第一是通过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及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对它们做出的阐释、评价,或者

说,是阅读什么、写什么、听什么、说什么中的“什么”来进行的。

第二是通过语言本身,语言就是对“人的精神教育”,文即是道,语言本身内蕴着思想、人

文、德育、态度。

第三,技能中也包含着“德育”、“思想”、“人文”、“态度”。对于他人的作品,哪怕主张和

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无误地理解,养成这种包容的态度,就是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

育。”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所灌输的人文精神,所培养的各种能力都体现了职业教育对学生素养与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课程内容设计:

1.教材:

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家图书馆收藏有正式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1407种。在数目如此之多的《大学语文》教材当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所选篇目与中学甚至与小学课本相重复,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任课教师来说,也存在索然无味的问题。对此,我们语文教研组在杨天松老师的带领下,针对高职学生(特别是我校学生)的实际基础,重新编订《大学语文》教材(ppt显示教材图片)解决了这一问题。

特色之一:适用性

我们的教材,侧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高职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优选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文章:如《为学与做人》便是针对青年学子提出殷切的希望,并提出了知育、情育、意育的教育观点,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教育学观点极其吻合;又如在选文《谈谈大学》,无论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还是在私立高校迅速发展的当下,都可以带给师生更多的启迪。

特色之二:创新性

教材在选文方面力求避免与中学教材及同类教材相重复,对于大家熟悉的作者,我们尽量选取陌生的作品;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作者,我们尽量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体例上,我们采用了“正文”、“注释”、“作品分析”、“课后练习”、“延伸阅读”的编排方式。同时,在每一个单元都配有一篇阅读和欣赏文章,目的在于提供相关作品类型的基本常识以及阅读和欣赏的方法。值得欣慰的是,在“作品分析”中,我们尽可能提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尽管我们的看法和观点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都是在认真研究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的分析。因此,我们相信这本教材是能够给学生和老师带来新材料、新建解的。

2.教法:

在教学中,力求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把“接受型教法”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做到课堂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新理念。我校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思维比较活跃的类型,枯燥无味的课堂只会让他们感到厌烦,老师一味的向他们灌输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为此,我重点设置了以下几种方法:

情景设置法—激发兴趣,逐渐深入。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较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例如:在讲到《<论语>选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激情导入,诱发兴趣。在深入主题之前,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面,我先从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介绍开始,边讲边问:“能谈谈大家对儒家经典著作的理解吗?”,“你们怎样看待《论语》?”从而自由进入学生讨论,再顺势而导,让学生放开了讲,我适当的加以引导、点拨、提示。结合讨论式、谈话式、启发式、等开放式教学方式,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下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以激励为主,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潜质,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参与,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新知。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能力为本

位的职教特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效果较好。

3.进度:(ppt图示)

绪论:中国文学史概述(2-4课时)

诗歌单元(15课,22课时)

散文单元(10课,20课时)

小说单元及戏剧单元(5课,10课时)

机动(含法定节假日)(4-6课时)

期中及期末复习、评讲、考试(8课时)

作文(3—5篇,课外写作,课内指导与讲评)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1.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现代社会就是人与人在不断交往

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而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

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而语文学科的最直接性质是工具性,语文课程解决的就

是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中所出现的交际性(包括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问题。因此,

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培养具有以下几种语言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有讲发音标准的普通话能力;

(2)面对不同的谈话对象有得体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有一定的发言能力(包括在有准备和没有准备两种情境下);

(4)有一定的演讲和论辩的能力;

(5)有写作一般性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能力;

(6)有常用应用文书以及综合述评的写作能力。

2.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所谓突出人文性,是指在语

文教学中力求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浓缩在经典作品之中,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对形象的分

析,深化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因此,语文教学就是学习积淀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

具有积极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文化内涵,如体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民本思想、改革精神、

奋斗精神的内容,体现人生价值、篇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应对个人成

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自我体验、讨论自省、游戏测试、实践模仿和团体训练等

方式,形成大学生心理和谐、心理平衡、心理调节和心理保健的能力技巧,建立积极、自信

的自我形象,提高心理素质。

二、课程开设的意义与依据意义1:现代人在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严重的心理负荷面前,

人们最需要的是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和自我心理减压技巧。因此——现代人不能不懂心理。一

般来说,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越大,人们的心理健康的问题越突出。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

提出的必然要求。

意义2:现代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甚至自残、自杀、违法犯罪的事例

越来越多。为社会发展想,为人类进步想,为大学校园和谐想,为大学生成长与未来想——

大学生不能不学心理。

(二)纠正社会(包括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错误认知。

1、正确认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既是科学,就不再如“算命”那样邪乎、神秘,它有科

学规律,心理学不是心里学,不必害怕与学心理学的人相处觉得对方会洞察自己的一切,毫

无隐私可言。

2、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区别,正视心理问题的存在,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长时平稳之中有短时的动荡,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实现预防达到保健作用。不要认为走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就觉得自己心理有毛病,或产生自卑甚至恐惧的心理。

依据文件:

1、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2、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3、《中共中央16号文件》

依据内容精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关注心理健康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对于学校和家庭的要求。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理解和掌握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

2、技能目标:体验、领悟和训练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技能

3、综合素质目标:实践、学会和养成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能力与素质

二、课程资源

有一定课程师资力量,专职教师2位,均为硕士研究生,场地设备保障有力;教学探讨积极认真;教材编写科学实用,活动设计妙趣横生;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实践体验学有所得。

三、课程内容(结合大纲)

围绕大学生角色转换、学习过程、情绪调节、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恋爱、网络、职业生涯规划、挫折承受力和生命教育等主题来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具体设计了11章教学与活动辅导的内容,见下图——

课时分配: 大一两个学期修完30课题课时内容,2个课题机动处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形成相关的心理素质和能力。难点:设计相应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对相关心理知识、技能技巧的体验、感悟、理解和实践模仿,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心理素养和能力。解决办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认真探讨,努力设计;加强活动,加强沟通,尊重学生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教学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四、课程实施

1、按部就班的开课策略

遵守教学五大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备课笔记、课件、教材;

2、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积极互动,双向沟通;

“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模式。

3、独特个性的教学步骤

4、精彩有趣的团体训练

5、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

班级授课、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感悟、示范模仿、课堂心理剧、多媒体视频、网站网页、团体训练等

课题教学步骤与实践环节设计:

? 案例导入

? ??课堂讨论

? ???心理技能掌握

? ????实践训练

? ?????心灵辅导

? ??????体会感受

? ???????结束语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测试法,比较法,示范模仿感悟法,实践训练体验法,图表统计展示

法等。用得最多、最受学生欢迎和科学实用的方法是示范模仿感悟法和实践训练体验法。这

是跟学科性质有关联的。

六、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积极学习法

3、合作学习法

4、交往学习法

七、课程评价

1、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依据: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水平进行评价

总评=平时成绩30%+课堂作业20%+期末考50%

2、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学生评教,实习反馈,教师评学,督导评教。

八、改革思路

1、教材改革:改革最终目标与成效:知识结构灵活,理论基础实用;内容丰富多彩,格

式设计新颖;讲练结合有度,重点精编有序;参考精选有益,图文并茂有趣.。

2、课堂改革:教学模式的探讨:“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模式教2:1是教师

教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2是教师教学习方法与训练程序学3:1是学生学基本知识与基本

技能;2是学生教学习方法与训练程序; 3是学生巩固练习知识技能方法程序

训练5:知识+技能+方法+程序+实践=能力

时间与力度分配:2+3+5

3,课程改革创新总思路:改心理学单一美声唱法为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让所有的大学

生都爱学、能学、会学和要学我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意第一章为例:

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本章教学目标与意义、心理健康研究对象、科学的健康

观、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常见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意义。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研究对象,准确认识科学健康观,客观评估心理健康现状

(二)心理健康研究对象(理论内容稍作揭示,具体内容让学生课后阅读)

(三)科学的健康观。

1.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常见的心理问题(重点讲授部分)

1.特点。结合教材中案例进行总结。

2.常见心理问题。

3.原因分析。

4.解决办法。(以提升自信心和排除消极情绪为例进行演示)

二、讨论。

1.请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讲授以后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认识。

2.请学生谈谈最近发生在自己或身边的不开心的事,自己或他人当时是怎么处理的?现在的看法?

三、团体辅导。

自信心训练(见课本p27)

四、课后作业。

《 大学语文》说课稿

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我们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它是在继承初高中语文基础性、工具性的基础上,继续追求审美性、人文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一门利用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学、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激励情感、体验文学魅力以及学习语言文学知识的课程。是目前高校里仅有的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高校学科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2、教材建设 我们学校选用的教材是由江灏主编,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此教材由文学作品、语法知识、应用文写作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学作品部分,它是按文学史的顺序——先秦、魏晋、唐宋、元明清,其中唐诗宋词是重中之重。 二、课程重点、难点分析 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来说,培养学生的读、说、写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建设,把古代文学作为重点欣赏内容,读诗经论语,读唐诗宋词,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思,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适当的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有准备的上台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常见的应用文文体进行写作训练,重视应用文写作的社会实用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大学语文的一个基础目标,我将会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能够顺利而准确地阅读并理解一般的文言文。 2、情感目标 在阅读理解古今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审美悟性,形成健康、高雅、理性的审美态度。 3、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我们大学语文课堂的最终目标,他是凸显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区别的重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讨论,潜移默化

《诗经·采薇》 大学语文 教案

诗经·采薇 (一)解题(写作年代与动机)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如秦汉年间的毛亨(或毛苌-常音)的《毛诗序》说:“《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音地杜)以勤归也。”据此,则此诗应写于殷商末年。 而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匈奴传》则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据此,则此诗应写于西周中叶。 两家之说,虽在写作时间的判断上有所差异,但都肯定它是远征守边、保家卫国之作。根据当时的边患情况看,诗作出自西周时期较为可信。西周时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关,以及命将士出兵抗击猃狁的记载。因此可以认为,《采薇》是后世边塞诗的先导。 至于作者及其用意,《毛诗序》说是“歌《采薇》以遣”远征将士(即唱《采薇》以鼓舞官兵斗志),显然是不妥的。从全诗的述说口吻看,该诗的“诗人”应当是一个戍边归来的士卒,他以痛定思痛的心情回忆戍边中的艰苦生活。 吟诵全诗,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朔风呼啸、大雪纷飞。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武警战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泥泞,战士又饥又渴;边关渐行渐远,乡关越来越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风格却颇似《国风》。 古人评价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色而不淫,我们从《蒹葭》中可以体会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能表现得这样含蓄,这样有分寸,是这首诗的优点。小雅怨诽而不乱,后人概括为“怨而不怒”,也是一种分寸感。孔子说,诗可以怨,就是可以通过诗来宣泄自己的怨愤,但是要有分寸,不能剑拔弩张,不能“怒”,否则就不是艺术了。我们从这篇《采薇》中可以充分体味到这一特点。 (二)译文 1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刚长出来。说回家啊说回家,转眼一年又完啦。没有老婆没有家,都是玁狁害的呀。没有空闲安定下,还是玁狁害的呀。 2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柔嫩好可爱。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烦忧多牵挂。 满腔愁绪像火烧, 饥渴交加苦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谁来替我捎家书? 3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老像干柴。 说回家啊说回家, 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差遥遥无尽头, 想要休息没闲暇。 我心疼痛如针扎, 就怕日后难还家。 4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烂漫吐芳华。 什么车儿高又大? 原来将帅乘坐它。 驾起兵车要出征, 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 每月要打数仗呢。

大学体育篮球运动选项课说课稿

大学体育篮球运动选项课说课 一、指导思想 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确立以“健康第一”、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好篮球技术,围绕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遵循以技能学习为主,素质练习为辅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练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团结协作意识,使其在大学之后的生活中还能继续从事篮球运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深受众多大学生的喜爱,是高校开展最为普遍的运动项目之一。篮球运动的教学对发展普及篮球运动、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作用。大学体育篮球运动选项课总共34学时,每周一课两学时,其中包括理论学习、技术学习和基本战术学习三个部分。本次课是第四周的复习新授课,主要内容为: 一、篮球 1. 复习行进间传接球与行进间运球 2. 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 ; 二、素质练习:折返跑、俯卧撑 选自高校教材《篮球运动》第六章第二节第二部分,是在学习了行进间运球和行进间传接球的基础上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行进间运球和行进间传接球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持球突破打下基础。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是篮球比赛中最常用的进攻手段之一,其具有稳定性高、速度快、伸展距离远等优点,对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实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对学生协调性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动作技能进而升华动作技巧。而素质练习通过折返跑、俯卧撑两个具体项目,对增强学生速度和上肢力量素质及促进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蹬地与起跳的协调 难点:接球跨步的时机掌控

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大学二年级选项篮球运动的学生,由来自不同专业的40名男生组成,年龄在21~23岁之间,身体发育成熟,心肺功能较好。而篮球运动选项课是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教务网络选课的形式确立运动项目,所以其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对篮球运动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本班全部由男生组成,男生个性张扬,善于表现,课堂气氛活跃,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教学主体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根据篮球运动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分析,学生有一定的篮球运动基础,模仿能力较强,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和相关练习,但课堂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练习意识不强,篮球基本技术不规范,团队配合意识和竞争意识不高,协调性较差,灵敏、力量素质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学习和练习,运动量以中等偏大为宜。 。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掌握所学的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的动作要领,领会各个动作之间协调配合的原理,形成较为系统的技术理论。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行进间运球和行进间传接球;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基本动作技能,提高学生对篮球技术的分析能力,力争使80%以上的同学能规范做出所学动作。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六、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结合大学体育课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相关教法与学法: 1.教法(教师主要采用) ①提问法②讲解与示范法 | ③比赛法④对比纠错法 2. 学法(学生练习采用)

大学篮球教案

(表D.0.2)---绿化(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报告表2980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体育课教案 年级二课次1项目蓝球学年学期一任课教师

(表D.0.2)---绿化(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报告表29804 上海应 用技术学院体育课教案 年级二课次2项目学年学期一任课教师王若文 课的内 容 一、 简介篮球运动基本技术特点及健身作用 二、 脚步移动学习起动、侧身跑、变速跑、变方向跑、后退跑,急停 三、 学习原地、行进间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四、 体能:上肢力量、有氧耐力素质锻炼 课的任 务 一、 使学生初步了解篮球运动基本技战术特点 二、 体会起动、侧身跑、变速跑、变方向跑、后退跑,急停及原地、行进间运球、双手胸前 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篮基本技术 三、发展上肢力量、有氧耐力素质 结构 时 间 课的内容 时 间 次 数 组织与教法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2 15 整队及考勤 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三、阐述本学期教学目标、要求及考评办法 四、准备活动 一)慢跑 二)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体转运动 3、腹背运动 4、踢腿运动 5、正弓步压腿 6、仆步压腿 5 一、讲解队形 ******** ******** ▲ 二、1.内容 2.要求: ●明确目标、考评办法;课中积极活动,想和练结合 三、1.教育目标: ●通过篮球专项课学习,基本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并能运用与比赛和健身活动, ●重点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心血管系统技能, ●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运动损伤与康复。体育锻炼与形象、环境及养身保健的知识;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信心。 2.教育要求: 主动学习、互帮互学、想练结合 3.考评办法: 结构 时间 课的内容 时 间 次数 组织与教法 二、体能 二、体能

篮球技术说课稿

篮球技术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 初中《体育》课本教材内容,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这一教材在小学和初中的《体育与保健》中就已经介绍学习,所以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本课是高中体育课中学习篮球运动的第一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球、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省重点中学,普陀中学高一男生,共四十人。学生来自全区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篮球的说课稿内容

篮球的说课稿内容 篮球的说课稿内容 篮球的说课稿1 一、课的内容: 八年级篮球基本练习——传接球。 二、指导思想 在教案的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创新、教改的思路展开。以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的优良品质为出发点,从而更好地掌握技能及个性发展。 三、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因此,在比赛中传接球技术运用较多,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是很实用的一种传接球方法。为今后学习篮球其他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它既是前面所学篮球基本动作的应用,也是今后篮球教学的基础,它融素质、技术与智慧为一体,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学情分析: 1、八年级学生在篮球技战术和基本功掌握上较为欠缺,在独立思考、判断、需要在课堂中不断的强化。 2、枯燥乏味的篮球基本功练习,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快速、高效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初期厌学。本节课的教学

就是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利用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行进间传接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行进间传接球中反弹点的位置。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六、教法设想: 1、行进间传接球采用比较、尝试教学法,使学生在与双手胸前传接球比较、尝试过程中得出行进间传接球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 七、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观察---比较---讨论----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和保健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流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八、教学流程:

中学篮球教案

授课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接球教 学 任 务 1、掌握双手胸前传球、接球动作技术,并能熟练运 用。 2、使学生了解到双手胸前传球、接球的重要性 结构教学详细内容时 间 强 度 组织教法及要求 准备部分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课堂任务; 3、处理见习生,检查服装; 4、复习篮球移动、滑步、急停、转身等 基本动作技术。 5、传球种类介绍及要学习的内容。 6、全面复习篮球移动技术。 1 小组织队形(如图) ○○○○○○○◇◇◇◇◇◇◇ ○○○○○○○◇◇◇◇◇◇◇要求:静快齐 ○○○○○○○◇◇◇◇◇◇◇ ○○○○○○○◇◇◇◇◇◇◇ △ 教法:教师讲解并领做 要求:静、快、齐 精力集中、活动充分、动作大方 基本部分 1、持球 动作要领:双手自然分开,拇指相 对成八字型,用指跟以上部位握住球的 两侧后下方,手心空出,两臂弯曲,肘 关节下垂,持球于胸前。 2、双手胸前传球 动作要领:双手持球与胸腹之间,身 体按基本姿势站立。传球时双手持球先 做一个由下而后向前的弧线动作,当球 转动到胸前位置时,迅速向前伸臂,手 腕翻转,拇指下压,最后通过食指、中 指用力将球拨出。出球后拇指和手心向 下,其余四指指向传球方向。传球同时 叫蹬地身体重心前移,上下肢协调配合。 3、双手胸前接球 动作要领:身体基本姿势站立,双手前 伸,手指自然分开,目视来球方向,当 球飞行将与手指接触时,顺势收臂后引、 曲肘缓冲来球的力量双手接球后将球置 于胸腹间,保持身体平衡。 3 中 大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型 教法: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练习过 程中注意纠正错误动作。讲解要清楚正确,动 作示范要多方位多角度示范便于学生观察学 习。 练习方法:依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徒手模仿持球。 组织:分若干路纵队面对面站立,每两路纵队用一个 球。依据教师的讲解示范学习。 教法: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讲解要 清楚正确,动作示范要多方位多角度示范便于 学生观察学习。 练习方法:如图三角传球——1持球传给2后跑到2 的队尾,2传给3后跑到3的队尾,3传给1后跑到 1的队尾,依次类推。传球过程中教师注意发现并纠 正错误动作。 要求:传球要及时、快速、准确;扩大视野注视全场; 善于运用假动作;接球后及时衔接下一个动作。

大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论语·学而篇》 教学内容: (1)识记《论语》的基本知识——熟记课文前言部分。 (2)能够准确翻译字词句。 (3)能就文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语录根据现实写作文。 第二课《老子》(节选)(1)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 (2)谈谈“曲则全”章的内涵。(3)能就文中具有启示意义的语句写文章。 (4)背诵或熟读本文。 详细内容:

(1)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 哲学方面:尊道有无,师法自然。 修身方面:返璞归真,虚静守柔。 治国方面:无为不争,小国寡民。(2)谈谈“曲则全”章的内涵。 老子通过讲述曲与全等六个方面的对立转化关系,宣扬了他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和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其中包含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课《大学之道》 (1)识记《大学》的基本知识。 (2)能够准确翻译字词句。 (3)识记《大学》中的“三纲目”“八条目”。(4)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涵义。

详细内容: (3)识记《大学》中的“三纲目”“八条目”。 “三纲目”为“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条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涵义。 所谓“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大学》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

第四课《采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3)分析本诗以“采薇”起兴的艺术技巧; (4)理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表达效果。 (5)熟读本诗。 教学内容: (2)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参考“学习导读”第1—3段:)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篇抒写士卒远征守边情景的著名诗篇。前三章都以采薇起兴,反复表达了两方面的感情:一是远离家园,久戍不归,深切思念故乡、亲人;二是战争频仍,转徙不定,生活艰苦得难以忍受。同时也揭示了造成这些痛苦的

篮球 说课稿

篮球说课稿 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NBA比赛全球推广,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看到高水平的比赛,学生对学习篮球技术充满兴趣。初中学生好动、好学,模仿力强,兴趣广泛,并且每班都有体育骨干能力较强的同学,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目标:建立学生控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及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单元的教学内容。运球是水平四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其内容简单、趣味、实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行进间变向-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的技能,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突破上下肢协调和控制支配球这一技术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比赛与练习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导入与热身 篮球变向的徒手脚步练习、复习原地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替运球、体侧前后运球。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及控制球的能力,重点体验原地不同运球方式,手近球的不同部分。通过专项准备活动,即活跃课堂的气氛又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2.实践与体验 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首先教师完整动作示范,讲解体前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结构、技术要求和对发展人体各项素质的作用,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整体动作表象和了解各个技术环节过程。并安排如下练习: a、两人一球体前运球过人: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学生进行多次模仿和练习。体验完整动作技术。

大学语文教案范文

大学语文教案范文 【篇一:大学语文课程教案】 第一章先秦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先秦诗歌;熟悉并背诵《蒹葭》;掌握《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湘夫人》的浪漫主义特色、《秋水》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先秦诗歌概述、《秋水》的写作特色 难点:《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教学学时: 4学时 第一节先秦文学概述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文学也源远流长。按照通常的 文学史分期,秦代及其以前的文学统称为先秦文学。 在文字产生之前,文学以口头创作的形式出现,并且在流传的过程 中不断地得到修改和加工,成为集体的创作。神话和歌谣就是两种 最古老的文学形式。 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 形态”(马克思语),是远古时期的人类在幻想中做出的对自然界和 社会现象具有艺术意味的描述和解释。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 先民在自然力量面前无能为力,便在想像中把一切自然力加以形象 化和人格化,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所以,尽管神话充满着幻想和虚构,但却深深植根在现实生活 的土壤之中,而且充满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我国古代的神话是十分 丰富的,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上儒家的排斥和曲解,被记载和流 传下来的较少,只在《山海经》、《穆天子传》、《天问》、《淮 南子》等古籍中保存了一些零星的片断,如盘古开天地、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即使是这些片断的神话,也充分反映了我 们的祖先要求改变现实的强烈的愿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自身的 坚定信念,集中了他们在和自然界斗争时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这些,不但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最早源头,更影响到整个中华 民族精神的形成。

高中篮球说课稿模板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高中体育组的X号考生,我的说课题目是行进间低手上篮, 本节课的内容是: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学习行进间低手上篮技术。用时约45分钟 我将课程内容分为7个环节进行介绍,分别是: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重点难点分析五、教学方法六、课前准备七、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是在快速跑动中超越对手或强行突破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投篮方法.具有伸展距离远,动作速度快,出手平衡的优点,多在快攻和强行突破时使用。在教学和比赛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运球技术和部分的投篮技术,而且进入生长发育的末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好,在上课时,配合度较高。在授课时对于部分学生的挫折和自卑心理应该正确引导和鼓励,对于个别调皮、不守纪律的学生,在提出批评时应注意语言和方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教学目标,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认识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行进间低手上篮的动作概念,了解其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个层面:技能目标:能够熟练的运球,灵活的控制运球节奏,通过学习,使80%的学生学会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的动作并能轻松完成动作。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促进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第三个层面: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及游戏,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重点难点分析,行进间低手上篮技术是运球技术与投篮技术的结合体 重点:跑动中的运球与投篮的协调配合

篮球说课稿

我今天要说的是《体育与健康》篮球课的第二课时,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下面我把本次课的设计思路、教材特点、学生分析、教法选择等方面做一下简要介绍: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二、教材特点 本课除了要加强学生运球的巩固复习之外,还要重点解决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学习的问题,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年级,班级人数较多且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在学习时对篮球教学接触不多,因此对篮球的知识与技术认识也很少,但他们又对球类学习有很强的新鲜感。在前1节课的篮球学习中他们表现对篮球学习的好奇,但对基本技术的学习感到很枯燥,开始学习时注意力都集中在篮球上,有的学生在争抢篮球,有的学生抱着球各处跑,有的学生急急忙忙去投篮……另外由于学校的设施器械少,不能做到人手一个篮球,教学也只能在一个篮球场上展开。这些问题给我的提示是:在篮球教学的前几单元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重视课堂的组织性。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胸前双手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及进一步建立运球的动作概念。 技能目标:让学生学好传接球技术动作,巩固和提高运球技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接球的缓冲和传球的翻腕动作。 难点:双手胸前传接球—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六、教法和学法 常规部分和热身部分:教师主要采用示范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篇一: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全册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1.《师恩难忘》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课《师恩难忘》,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分析教材,《师恩难忘》是“园丁之歌”这个主题单元的首篇,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教学时正逢教师节临近,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的好文章。 根据教材特点,落实《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过程中能互动交流,乐于表达,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结合教材理解需要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更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

阅读的能力,教法采用读书指导法和讨论法,学法采用自主读书、讨论交流法。 鉴于以上理解,对本课的教学决定通过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过程依次为:复习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品悟拓展延伸 特别说明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充分熟练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要让学生有整块的读书时间,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自主对话。 说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首先出示词语: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戛然而止指生认读,认读中注意“戛”的读音。然后让学生用上其中的任一词,联系课文内容进行说话。 《课标》在第三学段明确提出,阅读叙事性文章,要了解故事梗概,能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叙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向我们强调了课文整体感知的重要性,用词语联系课文说话,正是对这一要求的落实,同时也是对学生语言运用的一个训练。 精读品悟 这里由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导入教学,分为“教诲之恩”“终生难忘”“我来表达”三个层次。出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最后一自然段)

中小学篮球说课稿

中小学篮球说课稿 篮球是很多男孩子都爱玩的体育项目,打篮球可以增强体质。下面小编带 来的是中小学篮球说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教材内容 我采用的教材是王家宏主编的《球类运动——篮球运动》为主的教材,辅 助教材为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篮球》本节内容: 篮球是由两队各五人在规定的场地两头各放一个篮筐在有限的时间里展开 的立体攻守对抗,以得分多的一队获胜的集体运动。在体育学院,篮球是体育 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其基本技术由移动、传接球、投篮、运 球等组成。篮球技术集技巧与体能、智慧与果敢、优雅与勇猛、身体与心理为 一体,表现独特的身体活动能力、强烈的团队意识和视觉震撼力。由于其具有竞争性、共享性、娱乐性等特点伸受广大学生喜爱。经常参加篮球运动能改善 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功能。参加篮 球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实现德育、智育、美育和身体锻炼的教育方式。 本学期的篮球课程为18节课,本次为第8节课。前面学生已经学过移动、传接球、投篮和运球技术。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持球突破技术。持球突破是 持球队员运用脚步技术和运球技术等相结合,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 的技术。突破技术若巧妙地与投篮、传球、假动作等技术动作有机结合起来, 将使突破技术更加灵活多变,从而显示出突破技术的攻击性。持球突破是比赛 时得分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高度重视学习这一技术。本次课是 学习该技术的第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持球突破技术,掌握持球突破时 二、教学对象 体育课面对的是大学一年级体育专业学生,学生基本上都具有篮球基本技术,但没有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之间技术差距可能比较大,但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上课内容过于简单,对于原来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提 不起很浓的学习热情;上课内容过于复杂,对于基础差、领悟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又接受不了,学不会。所以教师在教授内容的同时,要难易兼顾,根据全 班的整体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持球突破,建立完整动作印象,了解动作技术构成。 2.技能目标:85%左右的学生能够做出持球突破的技术动作,并发展学生 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 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面试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模板

面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模板 第1篇:小学语文面试教案 小学语文面试教案模版 【篇1: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篇超全】 面试篇 因为不知道面试考些什么,也没头绪,所以我也在淘宝上买了本书看看。这本书可以说是基本没用,纯粹是浪费钱了,看了也是白看。所以建议大家面试的书还是不用买了。再说一些所谓的面试视频,也是浪费钱的,我看过那些视频,估计还是从某些培训机构里拷贝过来的,纯粹是一个培训班的老师在上面讲各种理论知识,我觉得一点都不实用,所以大家也不用花冤枉钱去买面试的视频了。 面试分为写教案、结构化面试和试讲。我先说说面试的流程,面试之前所有考小学教师资格证的人都被分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然后一个个上去抽号子,再根据号子分成几个小组分批面试。我被分在第二小组。第一小组被带去其他教室面试后,我们小组的考生就逐个走到阶梯教室的最前面抽教案的题目。我那次考试,监考老师要求你报手机号,根据你的手机号随机抽取你要写的教案。监考老师输入你的手机号之后就直接将你要写的教案打印出来了。然后这些教案再交给另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负责将你们带到另一个教室,这个教师专门用来给考试写教案的,老师会宣读考场纪律,然后把印有教案的纸一张张分给考生。考官然后计时20分钟。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你根本就不可能把教案写得很详细的,一般二十分钟的教案,你写四五百字就可以了,写多了时间也不够的。我抽的题目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晏子使楚》中的节选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答题纸上没有要求我们写完整的教案,只要我们写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二十分钟后,监考老师指引我们去自己的考场,那个教室里三个考官已经在等候考生了。到了真正面试的教室,考官会先问你两个问题,一个是社会现象题一个是人际关系题。答完两个问题后,就开始10分钟的试讲。如果你试讲完后还有时间多,那么考官会再问你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般无关紧要,基本就是闲聊挨到10分钟时间到了为止。最后你把你写的教案交给面试考官,向考官致谢,走出考场,面试过程就这样结束。

高中体育 《篮球》说课稿

《篮球》课说课稿 各位评委: 您们好!我是齐齐哈尔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师娄凯。我说课的内容是: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第二节。 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本课是高中体育课中学习篮球运动的第二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球、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男生班,共四十人。学生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难点确定: 重点:运球手型及按球的部位、力量。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掌握能力。

大学语文说课稿

陆敏《大学语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所讲授的《大学语文》课。 一、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是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国内外的文学名篇,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并进行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读、说、写能力,增强高职高专的综合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一门课程。所以《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仍然定位于“语文”学科,这里的语文,指的是语言文学,它是大学生公共修养的需要,而非文学单科的专业训练。它以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品德素养的培养,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孙昕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以文体为线索分为五个单元,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戏剧和写作。而在每个单元里面,选取作品时暗含有“古今中外”这样一个线索,就是以中国文学为主体,辅以少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而中国文学按文学史发展顺序,从先秦到清代,再到现当代。所选篇目篇篇都是经典,承载多学科的知识、多元化的思想和多样化的情感,足以显示中国文学的深厚和语文学科的魅力。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这些经典篇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备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各个经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很明显,在教材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很大比重。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古代文学作为重点赏析内容,读《诗经》《论语》,读唐诗宋词,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思,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传承、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功能,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使学生在各个经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自然而然得到升华和提高。所以对经典文章的阅读与鉴赏是一个重中之重。就鉴赏而言,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讲,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小学教育系的学生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有准备的上台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古代文学中文言文阅读以及提升理解与表达能力、拓宽阅读都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小学教育系学生来源主要是五年制中专生,他们的语文学习现状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文史知识了解不够。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作家和作品不能联系起来,搞不清楚作家所处的年代。(2)文学鉴赏能力较低。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不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3)文言文知识浅薄。对一些简单的文言句子也不能翻译成现代汉语。(4)写作能力较差。除这些问题之外,学生还有一个认识问题,许多学生认为学了十几年汉语,不过如此,到大学没有必要再学语文了。当然,小学教育系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思维活跃、价值多元、个性张扬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来克服他们学习被动的状态,充实他们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理解表达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思维比较活跃的类型,枯燥无味的课堂只会让他们感到厌烦,老师一味的向他们灌输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为此,我重点设置项目教学法,并充分结合了以下几种教法:情景设置法—激发兴趣,逐渐深入。

大学语文说课稿

《大学语文》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于社会与科学系的&&&,今天我所说的课程是《大学语文》,《大学语文》作为高校一门最普遍的公共课,如何来教,如何教好,一直以来都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今天在这里,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些看法,不足之处请指正。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对本门课进行阐述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我们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它是在继承初高中语文基础性、工具性的基础上,继续追求审美性、人文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一门利用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学、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激励情感、体验文学魅力以及学习语言文学知识的课程。是目前高校里仅有的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高校学科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2、教材建设 我们学校选用的教材是由江灏主编,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此教材由文学作品、语法知识、应用文写作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学作品部分,它是按文学史的顺序——先秦、魏晋、唐宋、元明清,其中唐诗宋词是重中之重。 二、课程重点、难点分析 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来说,培养学生的读、说、写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建设,把古代文学作为重点欣赏内容,读诗经论语,读唐诗宋词,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思,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适当的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有准备的上台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常见的应用文文体进行写作训练,重视应用文写作的社会实用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大学语文的一个基础目标,我将会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能够顺利而准确地阅读并理解一般的文言文。 2、情感目标

大学语文说课稿

《大学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教的这门课程是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国内外的文学名篇,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并进行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高职高专的综合人文素养,提高我校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 第一是适用性 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过于简单,重复学习高三的语文课程;有的则拔得太高,是一种脱离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优选了这本教材,在选录方面,侧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高职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优选具有高职特色的文章。做到选文经典、古今结合、中外兼顾。 第二是创新性 前六个单元一改以往的“以史为线”或“以文体为线”,而是“以主题”为线索,按照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章节的划分,主要围绕语言的应用,对生命的思考、对理想的探索、对社会的反思、真情的流露及智慧的整合。既富有广度和深度,又注重文章内容和社会生活相贴近,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高职大学语文不能像普通高校大学语文那样,较为全面的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所以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删减,选择与职业院校学生联系密切的课文,如《我的母亲》与《我们因你而骄傲》这两篇课文,针对现在的九零后一代不懂得感恩,我们就从儿子对母亲的感情与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两个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情感维度。同时我们选拔了一些好的篇章,提供给学生,让其阅读。我们都知道一定的阅读是必须的,它虽不能改变命运,但是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丰富思想、提高认识。这门课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综合性最强的课程,许多篇目集文、史、

大学篮球说课稿(修改后)

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我是号,我叫XXX,来自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我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习和运用交叉步突破技术。本次说课采用五说法:(即: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评价)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体育教育专业三年级《篮球》专修课内容。该内容属于篮球持球突破单元教学中的第2课时。持球突破技术是运动员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不仅能创造个人攻击机会,而且能造成对方犯规,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持球突破和传球、投篮很好地集合起来运用,能使进攻技术更加灵活、激动、富有攻击性,因此,在比赛中是运用较多的篮球基本技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蹬跨、转探肩、推放球和中枢脚蹬地技术。 教学难点:蹬跨、转探肩、保护球和放球动作的衔接。 二、学情分析: 大学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概念的增强,喜欢合作探究和展示自我,在篮球运动方面也基本掌握一定基本的技术动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水平,提高攻击性,我选择了此项教材。 本课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学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建立正确的交叉步突破技术概念,把握突破的时机,明确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2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交叉步突破技术动作方法,基本掌握利用合假动作和步法动作后衔接交叉步突破的技术动作方法;会交叉步突破技术的教学、训练的步骤和方法,提高教学训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合作意识,愉悦身心,展示自我 四、说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20min) 1、课堂常规(4min) (1)集合整队、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宣布教学内容。 运用提问法,“你们知道在篮球比赛中有哪些突破方法吗?突破后可以衔接哪些技术动作”让学生思考回答,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2)强调安全措施 根据体育课特征,从学生上课的服装,场地的布置,学习和练习的要求等方面,加强安全教育,以确保本课的而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