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1
第一章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章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卫生保健学前儿童是指3到6岁之间的幼儿,此时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包括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运动能力的提升,以及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学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会快速增长。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高增长远远快于体重增长,他们每年的生长速度约为6-8厘米。
这是因为他们的骨骼和肌肉在这一时期开始快速发展,为后续活动和运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其次,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他们的肌肉和骨骼逐渐变得更加强壮和灵活,他们可以进行更为复杂和有挑战性的运动活动,如跳跃、攀爬、奔跑等。
这种运动方式能够促进他们的肌肉发展、协调能力和平衡感。
此外,感觉器官的发展也是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儿童的早期生活中,他们通过感官接触环境和其他人与自己进行相互作用。
学前儿童的视力、听力、触觉和嗅觉能力逐渐成熟和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通过言语和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针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卫生保健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因为年龄小,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较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
为了保护学前儿童的健康,以下几点是需要关注和注意的:首先,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学前儿童常常接触到各种物品和地方,因此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打扫和消毒玩具、家具、地板等,清洗儿童衣物和饭具,确保儿童平时接触的环境干净。
其次,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
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较为薄弱,容易感染疾病。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疫苗,提高抵抗力。
另外,注意营养均衡和饮食卫生。
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父母应确保给孩子提供均衡的膳食,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同时,饮食要注意卫生,避免食用脏、变质以及过多的食品添加剂。
最后,加强儿童体育锻炼和心理疏导。
学前儿童需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

神经系统
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1)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细胞的突起就好像自树干长出的枝杈,它们相互搭接,建立起 复杂的联系,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2)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神经纤维外层髓鞘的形成,表明神经传导通路和神经纤维形态 发育的成熟程度。 (3)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 婴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 程,兴奋占优势,且易扩散,往往形成较大的大脑皮层兴奋区。
肾上腺髓质激素
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以维持其稳态 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 蛋白质代谢:促进分解 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保健
保证婴幼儿有足够的睡眠,以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为婴幼儿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常食含碘的食物;
婴幼儿的膳食中使用加碘盐;
不盲目服用营养品,防止婴幼儿性早熟。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最初阶段. 感觉器官包
括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
感觉器官--眼
眉
泪腺 上眼睑 睫毛 瞳孔 虹膜 下眼睑
眼-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外膜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 脉络膜:营养眼球 眼球 内膜: 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能感受光的刺激 房 水:透明 内容物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眼
皮肤
代谢
促进同化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 糖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即
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包括一个细胞体和与其相连的突起构成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ppt课件

泌尿
生殖器
女婴小阴唇和阴蒂相对较到,使大阴唇遮不住小 阴唇。
p. 10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7.免疫系统
新生儿的皮肤和黏膜薄嫩,屏障作用差,一块皮肤、黏膜破损,都 可能引起严重的败血症。 新生儿自身产生的抗体还很少,不足以抵抗病原体的倾袭。但在胎 儿时期,母体给予的抗体,可以帮其抵御一些传染病。 母乳初乳也可以为新生儿提供抗体。
p. 11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8.神经系统
新生儿的脑重约为350g,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4。脑细胞处于增殖 阶段,脑细胞数量在出生一年内仍在增加。 新生儿神经细胞的突起短而且数量少。有的神经细胞,轴突的外面 上午髓鞘,所以神经传导容易“泛化”。 新生儿时期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外界刺激易引起疲劳,使其兴奋性 更低,从而处于睡眠状态。所以新生儿几乎每日处于睡眠保护抑制状 态。(20小时) 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新生儿由本能反应逐渐建立 越来越多的条件反射,用以适应外界。
p. 13
1.2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体重下降100~300g,称为“掉水膘”。一般 在7-10天后,可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以后明显增加。 约有半数的新生儿,出生后2-3天,皮肤、巩膜出现轻度的 黄疸。一般7-10天消退。 新生儿口腔两侧有较厚的脂肪层,使颊部隆起,称为“螳螂嘴” 新生儿牙龈上有灰白色的小颗粒,称上皮珠(板牙、马牙)。
4000 g 巨大儿
身长≧50CM
p. 4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一)体格发育的特点
2.出生头围、胸围: 头围≧34cm; 胸围比头围小1-2cm;
3.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头大(1/4),身长,四肢短.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第一章1.1.1人体的基本形态

• 课堂检测与作业
学海领航 当堂练习 练 习 册 当堂练习
学海领航 课后巩固 练 习 册 课后巩固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学习人 体的基本形态、 基本结构,掌握 幼儿八大系统和 生长发育的特点 及卫生保健措施。 这部分内容《幼 儿卫生保健》的 重要理论基础。
人体概述
学前儿童各大系统 特点及卫生保健
基本形态 基本结构 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
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基本结构 2、掌握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调节 3、掌握学前儿童八大系统级感觉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 和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4、掌握幼儿园常见活动对幼儿各大系统和感觉器官进 行保育的要求
本章导言
人体从出生至成熟, 在解剖生理方面,有很 多明显的变化。人一出 生虽然就已经具有人体 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正如俗语所说:“麻雀 虽小,五脏俱全”。但 幼儿并不“成人”的缩 影,他们有其独特的生 理特征。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节 奇妙的人体 一 人体的基本形态
学习目标
• 1.知道人体的基本形态 • 2.掌握人体的内脏组成 • 3.感受人体的精密性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人体的基本形态 • 教学难点:人体的内脏结构
活动与思考:
1、简笔画,画一个人。 2、“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
人体从外形上可 分为头、颈、躯干和 四肢四部分
由表及里可分为 皮肤、肌肉、骨骼等
图1-1 人体的基本形态
视频:人体的内部器官
图1-2 人体的内部器官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标准 -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性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构成幼儿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并称“三学”,涉及面广,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因此具有多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边缘学科性质的主干课程。
它不仅注重儿童的现实保健问题,更注重儿童的健康行为的养成;不仅注重托幼机构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也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保教的过程中对儿童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本课程4学分,64学时。
(二)任务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心理卫生、营养卫生、疾病预防、保育保教、环境创设等基本保健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升在工作中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意识,获得维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技能技巧,以便有效开展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等工作。
二、课程目标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维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即通过课程学习,学生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同时形成做事认真细心、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等职业品质,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各项卫生要求,促进自我身心健康。
(一)知识目标1.掌握学前儿童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措施;2.掌握营养学知识、合理膳食的调配原则;3.学会观察并发现学前儿童生病的特殊现象、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4.掌握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的基本知识;5.了解合理安排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和教育的卫生依据。
(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保护和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2.能正确分析幼儿园食谱,会编制符合幼儿营养需要的食谱;3.能辨别和预防婴幼儿的常见病、传染病,会适当护理生病的幼儿;4.能积极防范并恰当处理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5.会照料和指导婴幼儿的日常生活,合理安排和组织各项教育活动和体育锻炼。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课件

适量运动
定期体格检查
通过定期体格检查,监测学前儿童的 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指标,及 时发现生长发育异常。
鼓励学前儿童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和体 育游戏,促进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 的发育。
预防疾病
免疫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为 学前儿童接种各类疫苗,提高其
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个人卫生
教育学前儿童养成勤洗手、不随地 吐痰、不乱摸鼻子和眼睛等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降低感染疾病的风 险。
需注意饮食卫生
详细描述
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发育成熟,容易感染消化道疾 病。家长应保持孩子的手部卫 生,定期清洗餐具和玩具,避 免交叉感染。
02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促进生长发育
合理营养
提供均衡、多样化的食物,确保学前 儿童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维 生素等营养素,以支持正常的生长发 育。
溺水、窒息
溺水、窒息的预防
家长应确保儿童在水中或使用口鼻呼吸时得到有效监护,并教育孩子不要在无 人看护的情况下单独游泳或玩水。
溺水、窒息的处理
如果孩子发生溺水、窒息,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就医。在等待急救人 员到来之前,应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0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 卫生保健课件
•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措施 •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 •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01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骨骼系统
总结词:脆弱、易变形
01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学前儿童的骨骼系统尚未完全骨化,骨骼 相对较软,易发生弯曲和变形。因此,需要避免长时 间维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写字、看电视等。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儿童的健康关注度越来越高。
学前儿童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儿童最易受到疾病侵害的时期。
因此,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卫生保健上的需求与成人有所不同。
学龄前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的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此外,他们的生长发育迅速,对养分的需求量也相对较高,因此要保证他们的饮食营养均衡,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
此外,学前儿童的活动能力较强,好动性也相对较高,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促进他们的体能发展。
还有,学前儿童的生理机能尚不健全,排泄和消化功能也相对较弱,所以在卫生保健中,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排泄和消化系统的保健。
其次,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应注重全方位的预防措施。
学前儿童由于体质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因此,在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应注重防病于未犯,重在预防。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
室内要保持通风干燥,且环境要干净整洁,以减少病菌和病毒的滋生。
其次,加强学前儿童个人卫生意识的培养。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少触摸脸部、保持口腔清洁等。
再次,进行规范的疫苗接种,提高学前儿童的免疫力。
此外,合理的饮食营养和适宜的体育锻炼也是防病的重要手段。
最后,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实施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健康教育场所,要通过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培养他们的良好卫生习惯。
学校在卫生保健方面,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而社会应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源,提升家庭和学校的卫生保健水平,同时,加强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学前儿童的健康权益。
第1章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与卫生保健

肋骨
胸 骨 剑 突
胸廓
⑹易塌陷的足弓 P-32
人的足底不是平的,而成 弓状,称足弓。足弓有纵弓与 横弓之分。横弓的前部以5个 跖骨头作为弓背,是足的重要 支撑结构。 正常时,当跖趾关节跖屈 时,在足背可见每个跖骨头明 显凸出来,如果某个跖骨头显 露不出来,就说明它是造成横 弓塌陷的跖骨头。足弓塌陷所 以会产生前掌疼痛。
27
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运动是靠运动系统 来完成的吗?不仅仅是。 运动的完成需要运 动系统、神经系统、消 化系统、呼吸系统、循 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 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8
㈡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不断变化的骨; 灵活的关节; 易疲劳的骨骼肌。
29
1.不断变化的骨 P-29
感光换能作用。
屈光作用。 营养和屈光作用, 保持一定的眼内压。 将视觉信息以动作电位的 形式传入脑。
晶状体、玻璃体
视神经
眼 球 侧 面 观
5
眼球正面观
6
⑵ 眼的附属结构 P-22 ①眼睑:俗称眼皮。眼睑内有腺体, 能产生油脂样的分泌物,主要起润 滑和防止眼泪外流的作用。 ②结膜:结膜能分泌黏液, 润滑眼球表面,减少结膜与角膜的摩擦。 ③泪器: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 泪腺分泌的泪液有润滑、杀菌、清除灰尘 及异物等功效。 ④眼外肌:眼外肌有6 条。正因6 条眼外肌 的协调运动,才使眼球能灵活转动。
22
骨、 关节 和 肌肉 的 正确 连接
⑵ 骨组织的成分 骨组织的成分包含有 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 要是胶源纤维(骨胶原),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 骨中的有机物使骨具 有弹性、韧性;骨中无机 物使骨具有坚固性。
23: 一种是直接连接,另一种是间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