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的方法和程序
种子产业化技术—种子生产技术

1.番茄的生物学特性
2.番茄的种子生产方法
(1)原种生பைடு நூலகம்的方法;
(2)良种生产的方法
3.番茄的采种技术:果实成熟后一般不经后熟直接进行采种。
(三)西瓜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1.西瓜的生物学特性
2.西瓜的种子生产方法
(1)原种生产的方法:采取单株选择,混合繁殖的方法直接扩繁使用。
第四节营养系品种的繁殖技术
第五节人工种子的培育
教学目标
掌握营养系品种繁殖的技术要领
了解人工种子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
营养系品种繁殖的技术要领
教学难点
了解人工种子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更新、补充及删节
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外作业
章节后自测题
课后体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子生产技术
第四节 营养系品种的繁殖技术
1.种子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混杂退化的主要途径
2.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常用方法
更新、补充及删节
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外作业
章节后自测题
课后体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 种子的混杂退化及防杂保纯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混杂;退化;混杂与退化的关系
(2) 隔离方式和要求:除了人工套袋、人工设置网罩生产亲本原种外,大量种子生产可采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自然屏障隔离和高秆作物隔离等方式。
(3)制种田面积
2.制种田的规格和种子播种
(1) 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期;(2)确定父母本行比;(3)提高播种质量。
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和引种PPT课件

知识准备
一、农作物种子生产与品种的防杂保纯 3. 我国种子生产的回顾 (2)种子生产技术有了新发展。 (3)种子的生产、检验、贮藏、经营、管理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
知识准备
一、农作物种子生产与品种的防杂保纯 4. 品种的混杂退化 (1)品种混杂和退化的概念:品种混杂是指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的植
知识准备
二、农作物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2. 原种生产 原种是由良种繁殖场或品种育成单位通过原种生产程序繁殖出的纯度较高,
质量较好,而且能进一步供繁殖良种使用的基本种子。发达国家还把原种分为原 原种和原种。
3. 原种繁殖 原种的生产数量有限,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须再经繁殖,扩大数量,这 就是原种繁殖。由原种圃生产出来的种子叫原种一代。用原种一代再扩大繁殖的 种子,称为原种二代。
直击考纲
1. 采用先进生产技术进行主要作物的繁育。 2. 种子质量检测。
考纲解读
1.了解农作物种子生产的任务、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会进行农作物品种的 防杂保纯。
2.了解原种的概念和标准、原种和良种生产的方法,会进行原种生产和良种 繁殖。
3.了解作物杂交种的类别、制种条件、生产途径,会进行主要农作物杂交种 子的生产。
知识准备
三、农作物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1. 作物杂交种子的类别 (1)品种间杂交种:是用两个品种作杂交亲本组配的杂交种。 (2)品种与自交系间杂交种:是用自由授粉品种和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又
称顶交种。
知识准备
三、农作物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1. 作物杂交种子的类别 (3)自交系间杂交种:是用自交系作亲本组配的杂交种。根据自交系的组配
知识准备
一、农作物种子生产与品种的防杂保纯 3. 我国种子生产的回顾 (1)种子生产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949—1957年,为“
试述利用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程序和方法

试述利用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程序和方法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程序和方法,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三种不同的种植方式。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说这三种种植方式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我们来说说第一种种植方式:直接播种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小面积种植。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准备好小麦种子和肥料;然后,将小麦种子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地撒在土地上;浇上适量的水,等待小麦发芽生长即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缺点是产量较低,不适合大规模种植。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第二种种植方式:育苗移栽法。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适合大规模种植。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准备好小麦种子、肥料和育苗盘;然后,将小麦种子在育苗盘中进行发芽培育;接着,将育苗好的小麦苗移植到土地上;浇上适量的水,并进行适当的管理和保护。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产量高,品质好;缺点是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我们来说说第三种种植方式:混合种植法。
这种方法结合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适合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准备好小麦种子、肥料和其他作物的种子;然后,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混合种植;接着,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地撒上各种作物的种子;浇上适量的水,并进行适当的管理和保护。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应性强,产量高;缺点是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和管理成本。
无论采用哪种种植方式,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用优质的小麦种子和肥料;二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进行合理的种植布局;三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浇水、除草等;四是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丰收的好收成!。
园艺植物种子的生产原理—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真种子
类似种 子的果
实
用作繁 殖的营 养器官
植物人 工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真种子
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如豆类(除少数例 外)、十字花科的 各种蔬菜、瓜类、 茄子、番茄、辣椒、 茶、柑橘、梨、苹 果、银杏等。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三、常规品种良种种子生产程序
防杂保纯
• 搞好单株混合选择 • 严格去杂、去劣 • 定期进行种子更新
根据原品种的特征、特性,兼顾生长健壮、成熟一 致、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等方面,在选纯的基础上 选优。
自交作物以形态特征充分表现的成熟期为主,异交 与常异交作物则必须在开花散粉前及时除去杂、劣 株,避免造成生物学混杂。
育种家种子
• 育种家育成 的遗传性状 稳定的品种 或亲本种子 的最初一批 种子,用于 进一步繁殖 原种种子。
原种
• 用育种家种 子按技术操 作规程繁殖 的第一代至 第三代种子, 或按我国规 定的原种生 产技术规程 生产的达到 原种质量标 准的种子。
良种
• 用常规原种 按技术操作 规程繁殖的, 达到良种质 量标准的第 一至第二代 种子,以及 达到杂交种 盎种质量标 准的杂交种 一代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植物人工种子
指将植物离体培养 中产生的胚状体, 包裹在含有养分和 具有保护功能的物 质中而形成,在适 宜条件下能够发芽 出苗,长成正常植 株的颗粒体,也称 为合成种子、人造 种子或无性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二、常规品种原种种子生产程序
大豆的育种程序

大豆的育种程序一、目标确定大豆育种的第一步是确定育种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情况,确定改良大豆的品质和性状。
例如,可以确定提高大豆产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提高抗病虫害能力等为育种目标。
二、遗传资源收集与筛选收集大豆遗传资源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环节。
通过收集不同地区和种类的大豆种子,获取丰富的遗传资源。
然后,通过筛选和鉴定,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作为育种材料,为后续的育种工作提供基础。
三、杂交与选择在大豆育种过程中,常常使用杂交育种法。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种子。
然后,通过对杂交种子进行选择,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个体。
常用的选择方法包括观察性状、测定产量和品质等。
四、自交与纯化在杂交后代中,根据杂种优势和性状表现的稳定性,选择适当的杂交后代进行自交。
通过连续自交,逐渐纯化所选择的个体,使其性状更加稳定。
五、试验与评价在大豆育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评价。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对育种材料进行评价,分析其产量、品质、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的优劣。
试验结果可以为后续的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六、推广与应用在育种工作得到一定成果后,需要进行推广与应用。
将优良的育种材料推广到农田中,供农民种植。
同时,也可以将育种材料提供给种子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推动大豆产业的发展。
总结:大豆的育种程序包括目标确定、遗传资源收集与筛选、杂交与选择、自交与纯化、试验与评价、推广与应用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大豆育种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持续的投入,但它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的大豆育种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年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程序和方法

三年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程序和方法三年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程序和方法引言三年三圃制是一种常见的农业种植方式,适用于小麦原种的生产。
本文将详细说明三年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程序和方法。
选择适宜的区域和土壤•确保种植区域光照充足,气温适宜,并且有足够的降水量。
•土壤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 pH值在至之间。
种子选购与处理•选择优质的小麦种子,确保种子的纯度和活力。
•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清洗、消毒和浸种,以提高发芽率和健康程度。
土壤准备•松土翻面,除去杂草和残渣。
•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
第一年:亲本选育1.将种子分为若干批次。
2.在合适的时间和气候条件下,以适当的密度种植亲本。
3.定期测量土壤湿度和营养含量,进行必要的灌溉和施肥。
4.对亲本进行细致观察,选择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的个体。
第二年:杂交和栽培1.从第一年选育的亲本中,选择适宜的父本和母本。
2.在适宜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进行控制杂交。
3.管理杂交后的小麦种子,包括适时除草、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等。
4.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产量衡量,筛选质量优良的杂交种。
第三年:子代选育1.将第二年筛选出的杂交种分为若干批次。
2.依次种植不同的杂交种。
3.对每一批杂交种进行相同的管理措施,包括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4.观察每一批杂交种的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挑选出最优秀的个体。
5.将最优秀的个体作为下一轮选育的父本和母本。
结论通过三年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程序和方法,可以有效地选育出优质的小麦品种。
这种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有助于保持种子的纯度和活力,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以上就是针对“三年三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程序和方法”的相关介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种子生产程序》课件

首先,我将为大家介绍种子生产程序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及它在农业领域中 的实际应用。
程序简介
种子生产程序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主要功能
1
种子选种
通过精心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种子,
种子育苗
2
确保高质量和高产量的农作物。
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将选定的种子
培育成健康、强壮的幼苗。
3
种子栽培
投入种子,合理管理,提供充足的水分
种子收获
4
和养分,确保农作物的良好生长。
在农作物达到成熟阶段后,采收种子, 并传统方法的优势
相比传统种子生产方法,种子生产程序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品质控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需求的增加,种子生产程序将继续发展,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重要 的作用。
应用前景
种子生产程序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世界各地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农作物种子选 择。
独特特点
种子生产程序还包括种子质量检测、疾病防治等环节,确保农作物的健康和产量。
实际应用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种子生产程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高 质量的种子,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农作物品种改良的促进作用
通过种子生产程序,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变得更加容 易,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总结
未来发展前景
小麦常规种种子生产—小麦种子生产程序

选种田
单株选择300~500株
100 100
中
株
选 株
系
株行圃 株系圃
株行比较 保留200~300株行 分条比较 保留100~110株系
每 系
中选株系去除个别变异株, 其余种子混合收获
留
基础种子田
原种圃
株
基础种子田 基础种子田
每系保留
100株
······
株系循环法生产小麦原种
原种圃 原种圃
5、选择群体过小,遗传基础贫乏,品种易“走样” 。 “三圃制”生产原种,每一轮都是从选单株开始,这一环节 往往不是由育种者操作,容易把性状选偏 .
二、小麦二圃制种子生产程序
针对三圃制种子生产程序周期较长、程序繁琐的缺 限,同时小麦又是自花授粉作物,提出了二圃制小麦种 子生产程序。
“二圃”制循环选择程序 包括株行圃(分系比较) 和原种圃,适用于混杂退化较轻时小麦种子田提纯。
2.株(穗)行圃
(1)播种 采用单粒点播或稀条播,每株播2~4行区,如果是
单穗,则播1行区,行长2m,行距20~30cm,株距3~ 5cm,按行长划排,排间及四周留50~60cm的田间走道。 每隔9个或19个株(穗)行设1对照,四周设保护行和25m 以上的隔离区。
2.株(穗)行圃
划行器划行
划行器
4.原种圃
1)播种:当选株(穗)系的种子混合稀播于原种圃, 进行扩大繁殖。
2)去杂去劣:在抽穗阶段和成熟阶段分别进行纯 度鉴定,严格拔除病、杂、弱株。最后混合收获、脱粒, 由原种圃生产出来的种子即为原种。
相对于三圃制,二圃制生产小麦原种的方法周期短。
小麦三圃制或二圃制种子生产程序
一、小麦三圃制种子生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