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吞鸡蛋的秘密说课

合集下载

青岛版科学四上《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四上《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四上《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兖州市新兖镇中心小学卢洪江一、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情愿合作交流;关怀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发明,关注与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二、教学重点:依照实验现象推理瓶吞鸡蛋的缘故。

三、教学预备:教师预备:广口瓶、鸡蛋、纸条、课件。

小组预备:杯子、硬纸片、吸盘、注射器、水槽。

四、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提出问题1.(出示广口瓶)看,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出示煮熟的鸡蛋)这是什么?2.谁有方法再不弄碎鸡蛋的情形下,把鸡蛋装进瓶子里?(学生猜想)3.想看看老师有什么方法吗?下面老师就给大伙儿表演“瓶吞鸡蛋”(板书:瓶吞鸡蛋。

)4.(展现广口瓶)里面有什么?(介绍做法)你猜会发生什么?(学生推测。

)5.咱们验证一下。

(演示)6.看完后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问题。

)看来“瓶吞鸡蛋”的背后有着专门大的隐秘!(板书:的隐秘)想不想研究一下?二、大胆推测,推理缘故1、通过刚才观看,你认为是什么缘故使鸡蛋进到瓶子里的?学生依照观看到的现象推测缘故2、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更认同哪种说法?3、好,刚才同学们对瓶“吞”鸡蛋作出了自己的推测,那到底是不是就像同学们说的如此:和空气有关,是空气给了鸡蛋一个力,把鸡蛋给推下去的呢?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空气是不是确实具有这种本领:能够产生一种力量。

来,看大屏幕。

三、探究实验,感受大气压力1、投影分别出示吸盘、注射器、杯子和硬纸片。

2、玩过吗?如何玩?(讨论、汇报)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指生回答)3、投影出示(温馨提示)。

4、(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5、汇报交流请同学们停下来,把实验器材放在桌子上,坐好,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真精神)。

刚才老师发觉同学们玩的专门快乐,相信收成确信也许多,哪个小组最想把你们的收成跟大伙儿一起分享?(生举手,指一生上台)①吸盘实验②注射器吸水实验③杯子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实验(师接过来连续演示,空气给了纸片和水那个力量的方向是如何样的?(四面八方)6、刚才我们汇报和演示了这么多玩法以及发觉,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这几个实验有哪些共同的特点?7、小组内展开讨论。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瓶“吞”鸡蛋的秘密 (2)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瓶“吞”鸡蛋的秘密  (2)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学课件

课后亲子作业
在保证瓶子和鸡蛋完好无损的前提
下,想办法让瓶子把鸡蛋“吐”出来。
大气层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 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 叫做大气层。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 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 叫做大气压力。
马德堡半球实验

视频连接
大气压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 . . . . .
有空气存在的地方,就有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青岛版科学 四年级
16
瓶“吞”鸡蛋的秘密
看不见,摸不着;没气味,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植物动物离不了。
谜底:空气
温馨提示:
1、玻璃杯要轻拿轻放,不要被玻璃划伤手。
2、在做杯子吸纸片的实验时,杯子不要 离开水槽,防止水洒在桌面或衣服上, 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3、 做完实验,把玻璃杯放回原处。
2000-3000千米

瓶“吞”鸡蛋的秘密优质课教案

瓶“吞”鸡蛋的秘密优质课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2.技能目标:能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交流,关心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发明,关注与生活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教具、学具的准备:玻璃杯、硬纸板、吸盘、火柴、熟鸡蛋、广口瓶、注射器等。

教学过程一、趣味演示,提出问题。

教师演示瓶“吞”鸡蛋的实验。

1.教师谈话激趣:老师这儿有一个广口瓶,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现在老师把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同学们猜会发生什么?(学生说现象)2.指名体验:学生用力按鸡蛋,让学生说感受?(生按)刚才同学们用了很大的力也没把鸡蛋按下去,现在老师就给你们变魔术:让广口瓶把鸡蛋给吞下去。

板书:瓶“吞”鸡蛋3.演示操作:(点燃酒精棉,投进瓶内,稍后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瓶口,只见鸡蛋一点一点地被吞了进去,最后落到瓶底。

)猜想假设。

1.启发思考:有什么发现呢?你有什么问题?2.教师可以适时追问: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鸡蛋掉不到瓶子里?后来与原来相比哪一条件发生了变化?小结:噢,原来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当老师把燃烧的酒精棉放进广口瓶内,广口瓶就把鸡蛋给吞下去了,这里面到底蕴涵着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瓶“吞”鸡蛋的秘密。

——板书: 16 、瓶“吞”鸡蛋的秘密。

我们知道了广口瓶能把鸡蛋吞下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谁来猜一猜。

3.学生猜想。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那到底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这样:这个现象和空气有关,是空气把鸡蛋给推下去的呢、还是下面的空气把鸡蛋拉下去的呢?接下来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测。

二、探究活动:认识大气压力1 .以吸盘为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

师:(出示:橡胶吸盘)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怎么用?生:这是吸盘,能吸在玻璃或是墙上,在上面挂东西。

小学科学《瓶吞鸡蛋的秘密》完整版.ppt

小学科学《瓶吞鸡蛋的秘密》完整版.ppt

• 15、 Every man is the master of his own fortune. ----Richard Steele每个人都主宰自己的命运。20.8.511:01:1911:01Aug-205-Aug-20
• 16、As selfishness and complaint cloud the mind, so love with its joy clears and sharpens the vision. ----Helen Keller自私和抱怨是心灵的阴暗,愉快的爱则使视野明朗开阔。 11:01:1911:01:1911:01Wednesday, August 5, 20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 日星期三
20.8.520.8.5Wednesday, August 5, 2020
• 14、 Where there is a will , there is a way . ( Thomas Edison , American inventor )有志者,事竟成。11:01:1911:01:1911:018/5/2020 11:01:19 AM
你能解释这个小实验蕴含的道理吗?
瓶“吞”鸡蛋
1、各小组要分工合作,有条理的进行 试验。
2、做实验时动作要慢慢的,边细心的 观察边思考,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
3、 杯子不要离开水槽,防止水洒出来 。
大气压力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瓶吞鸡蛋的秘密》10.20

《瓶吞鸡蛋的秘密》10.20

《瓶“吞”鸡蛋的秘密》二次教案(一)实验导入,设疑激趣师:同学们,喜欢科学吗?生:喜欢。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好不好?师:(出示瓶和鸡蛋)大家看,这是什么?这个呢?你看到了什么?生:鸡蛋掉不进去/鸡蛋被卡住了。

师:你来按一按,试试能不能按下去?生:不能。

师:我有办法让鸡蛋自己掉进去,信不信?生:不信。

师:那请你仔细看。

(师操作魔术)师: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睁大双眼,千万不要走神。

“啪”(生鼓掌)师:谢谢大家。

神奇吗?生:神奇。

师:真是太神奇了,准备好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了吗?生:准备好了。

上课。

(二)设计实验,猜想假设师:同学们,从刚才的小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生1:鸡蛋掉进了瓶子里。

生2:鸡蛋被吸进了瓶子。

生3:瓶子把鸡蛋吞进去了。

师:“吸”不错,还有别的说法吗?/“吞”字用的非常好。

师:那瓶子为什么能把鸡蛋给吞进去呢?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瓶吞鸡蛋的秘密。

板书“瓶吞鸡蛋的秘密”。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大胆的猜想一下:瓶子能吞下鸡蛋,有可能和什么有关呢?生1:可能和火有关。

师:为什么觉得和火有关?生1:燃烧消耗氧气/燃烧使空气变热,里面空气变少。

师:嗯,说的不错。

还可能和什么有关呢?生2:和空气有关。

师:为什么觉得和空气有关呢?生2:里面的空气变热,热空气上升,瓶内空气变少。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生3:和摩擦力有关。

生4:大气压力。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

师:好,刚才这位同学说,酒精棉燃烧使瓶内空气变热,热空气上升,所以瓶内空气变少。

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生:同意。

师:那为什么瓶内空气变少,瓶子就能吞鸡蛋呢?生1:这时候里面的空气变少,外面的空气变多,外面的空气把鸡蛋给推了进去。

生2:…生3:…师:大家说的都不错。

想一想,外面的空气是变多了吗?生:没有。

师:对,只是相对于瓶内的空气变多了。

师:同学们请看,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酒精棉燃烧使得瓶内空气变热,热空气上升,瓶内空气少,瓶外空气(相对)多,瓶外的空气想进入瓶内补充空间,所以瓶外的空气就把鸡蛋给压进了瓶子。

小学科学_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6.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交流;关心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发明,关注与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根据实验现象推理瓶吞鸡蛋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广口瓶、鸡蛋、纸条、。

小组准备、注射器、水槽、杯子、纸片、玻璃片、饮料瓶、吸盘、食盐水瓶、胶囊、吸管。

一、魔术,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出示已吞鸡蛋的广口瓶,学生提提问题这里有个集气瓶,瓶里普通煮鸡蛋,现在老师把瓶口朝下,瞧,鸡蛋掉不下来是吗?鸡蛋为什么掉不下来呢?2.魔术表演:瓶“吞”鸡蛋预设: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表演。

【设计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教师便巧妙设置了瓶“吞”鸡蛋的问题情境,以魔术的形式出现,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引发了学生的有效提问,如一支兴奋剂,唤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水到渠成地进入到对本课的学习。

】二、猜想假设,实验探究(一)猜想假设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及时评价)大科学家2.同学们都很好奇,为什么把燃烧的纸条放进瓶子里鸡蛋就自己掉下去了呢?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瓶吞鸡蛋的秘密。

(板书)难道瓶子真有这么大的魔力能把鸡蛋吞下去吗?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鸡蛋掉下来的呢?“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到底是谁给了鸡蛋力量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小结:(刚才同学们的意见大致两类,一类考虑到与空气有关,那也就是说是空气给了鸡蛋一个力把鸡蛋给压了下去。

一类考虑到与燃烧的纸条有关。

)总而言之,大家都认为鸡蛋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鸡蛋受到的力是朝哪个方向的?这说明力量来自鸡蛋的什么方向?哎?鸡蛋的上方有什么?也就是说你认为空气有力量是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研究这样的问题?【设计思路:学生目睹实验现象后对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亲自观察的基础之上,提出问题的同时也会成为其研究的动力。

小班科学《瓶子吞鸡蛋》教案

小班科学《瓶子吞鸡蛋》教案

小班科学《瓶子吞鸡蛋》教案
一、实验目标:
1.对生活中的大气压力兴趣,喜欢进行简单的实验。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大气压力。

二、实验准备:
1.物质准备:打火机、纸、熟鸡蛋、瓶口比鸡蛋略小的玻璃瓶
2.经验准备:初步了解空气是有重量的
三、实验步骤
1、选用瓶口比鸡蛋略小的广口瓶,实验证明,鸡蛋是进不去的
2、用打火机将纸点燃,放入瓶中,迅速把鸡蛋放置瓶口。

3、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鸡蛋被玻璃瓶吞进去了。

00:07
四、实验原理:
1.核心概念:大气压力现象。

2.现象解释:点燃纸条后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瓶内的气压变低,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鸡蛋被大气压压入瓶中
二、教师活动区指导
1.实验(情景)脚本:
1)情景导入: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看到了什么
2)引发猜想:鸡蛋会掉下去吗?
3)激发探究: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鸡蛋掉进去的?
4)总结提升:
点燃纸条会瓶子里会没有氧气,气压会变低,外的的大气压会把鸡但压入瓶中。

2.温馨小贴士:
1)活动前幼儿自己探索鸡蛋如何能掉进瓶中(按、压)。

2)初步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无色无味,有重量的。

3)点燃纸巾环节教师帮助进行,避免发生危险。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瓶吞鸡蛋的秘密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瓶吞鸡蛋的秘密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科学16、《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交流;关心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发明,关注与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二、教学重点:根据实验现象推理瓶吞鸡蛋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广口瓶、鸡蛋、纸条、课件。

小组准备:杯子、硬纸片、吸盘、注射器、水槽。

四、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提出问题1.(出示广口瓶)看,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出示煮熟的鸡蛋)这是什么?2.谁有办法再不弄碎鸡蛋的情况下,把鸡蛋装进瓶子里?(学生猜想)3.想看看老师有什么办法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表演“瓶吞鸡蛋”(板书:瓶吞鸡蛋。

)4.(展示广口瓶)里面有什么?(介绍做法)你猜会发生什么?(学生猜测。

)5.咱们验证一下。

(演示)6.看完后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问题。

)看来“瓶吞鸡蛋”的背后有着很大的秘密!(板书:的秘密)想不想研究一下?二、大胆猜测,推理原因1、通过刚才观察,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鸡蛋进到瓶子里的?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猜测原因2、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更认同哪种说法?3、好,刚才同学们对瓶“吞”鸡蛋作出了自己的猜测,那到底是不是就像同学们说的这样:和空气有关,是空气给了鸡蛋一个力,把鸡蛋给推下去的呢?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空气是不是真的具有这种本领:能够产生一种力量。

三、探究实验,感受大气压力1、课桌上有给你准备的吸盘、注射器、杯子和玻璃片。

2、玩过吗?怎么玩?(讨论、汇报)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指生回答)3、投影出示(温馨提示)。

4、(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5、汇报交流请同学们停下来,把实验器材放在桌子上,坐好,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真精神)。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玩的很开心,相信收获肯定也不少,哪个小组最想把你们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生举手,指一生上台)①吸盘实验②注射器吸水实验③杯子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实验(师接过来继续演示,空气给了纸片和水这个力量的方向是怎样的?(四面八方)6、刚才我们汇报和演示了这么多玩法以及发现,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这几个实验有哪些共同的特点?7、小组内展开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出瓶“吞”鸡蛋的原因 难点:理解大气压力
1、直观教学法:通过直观教学,引发学生科学 探究的兴趣。 2、演示分析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分析,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3、动手实验法: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 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合作探究法:利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 方法,充分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自我发展,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空气能够产生一种力量 → 大气压力 ↘ ↙ 四面八方
《瓶“吞” 鸡蛋的秘密》是青岛版小学 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空气和水的力》 中的一课。瓶子“吞” 鸡蛋这是学生经常看 到或亲自做过的小实验,有许多学生头脑中 产生过“瓶子为什么能吞鸡蛋”的疑问,本 课以此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 展开趣味性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 观察并研究身边问题的科学意识。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 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实验的思考 从中归纳出瓶“吞”鸡蛋的原理,调动学生思维 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 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 学习的作用。
如果把垫板面向其他方向, 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马德堡半球实验
既然大气压力就存在于我们 的周围,那你有没有发现生活当 中利用大气压力的例子呢?
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吸盘挂钩 注射器 吸药液
吸饮料 钢笔吸墨水
拔火罐
水泵抽水
打气筒打气
大气压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奇思妙想小能手。 我们来设计一个利用大气压力 的玩具。 二、在保证瓶子和鸡蛋完好无损的 条件下,想办法让瓶子把鸡蛋“吐” 出来。
1、知识目标: 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 了解到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对比,归纳,总 结的研究方法,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3、情感目标:通过瓶“吞”鸡蛋、倒扣玻璃杯等实 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培 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并且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水杯倒置
瓶“吞”鸡蛋
瓶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什么能吞下鸡蛋?
1.试着将吸盘轻轻放在玻璃表面, 能吸在上面吗? 2.如果将吸盘紧紧按压在玻璃表面, 吸盘形状有变化吗? 3.吸盘里的空气会怎样?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 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 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 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 压力叫做大气压力。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 力越小。 吸盘吸在什么物体的表面吸得最牢固, 能挂起的物体最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