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翻译技巧论文

合集下载

阿译汉的长句短译法

阿译汉的长句短译法

阿译汉的长句短译法
袁义芬
【期刊名称】《阿拉伯世界研究》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阿拉伯语的特点之一是长句多,有时,一个自然段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与之相比,汉语句式则显得短小精悍.翻译阿拉伯文学作品,要再现原作风格,做到达义传神,殊属不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吃透原意,然后根据汉语特点,灵活变通,使译文既不失原作意蕴,又保持原来的艺术风格.纪伯伦的文学作品素以优美著称,他的散文与小说如诗一般,文辞华丽,内涵丰富,本文试从《折断的翅膀》和《草原的花朵》撷取几例,就阿译汉的长句短译法作些初步探索.
【总页数】3页(P77-79)
【作者】袁义芬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7
【相关文献】
1.英语长句译法新探——意群—动态对等法 [J], 季红琴; 杨梅芳
2.法译汉反译法浅谈 [J], 邹义光
3.俄译汉长句翻译教学初探 [J], 陈明秀
4.对《俄译汉教程》中一些科技例句译法的质疑 [J], 杨继时
5.铺垫法——英语长句译法举例 [J], 梁锦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拉伯语写作技巧练习

阿拉伯语写作技巧练习

阿拉伯语写作技巧练习阿拉伯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掌握好阿拉伯语的写作技巧对于学习和交流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阿拉伯语写作的基本要点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提高阿拉伯语写作能力。

一、写作前的准备1. 准确理解主题在开始写作之前,确保你对所要写的主题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理解。

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题目要求,并确保对相关背景知识有一定了解。

2. 积累词汇和短语写作时需要用到丰富的词汇和短语。

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积累并记忆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可以帮助提高写作的流畅性和表达能力。

3. 制定写作计划在写作前,制定一个清晰的写作计划可以帮助你组织好思维,合理安排篇章结构。

可以将写作内容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论,并明确每一部分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二、写作过程中的技巧1. 控制句子长度阿拉伯语的句子往往比较长,为了避免句子过于累赘和复杂,可以适当控制句子的长度。

可以通过拆分长句,运用连接词等方式,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2. 使用举例和支持观点的论据为了使写作更具说服力,可以使用举例和支持观点的论据。

通过提供相关的例子和事实,可以更好地说明观点,并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

3. 运用过渡词过渡词在写作中起到连接各个句子和段落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密和流畅。

例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过渡词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明了。

4. 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阿拉伯语的语法和拼写准确性。

阿拉伯语中经常有复杂的语法规则和特殊的拼写要求,需要认真检查和修正,避免出现错误。

三、写作后的检查和修改1. 重新阅读文章在完成写作后,将文章放置一段时间,然后重新阅读。

通过重新阅读,可以更好地发现和修正文章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2. 仔细检查语法和拼写在进行最后的检查时,要仔细检查文章的语法和拼写。

特别要注意常见的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以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请他人审阅最后,可以请他人帮助审阅你的文章。

他人的审阅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和建议,帮助你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文章。

论文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论文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论文翻译的策略与技巧翻译是一门艺术,需要译者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语言功底。

尤其在学术翻译领域中,译者不仅要准确传递原文的意思,还需要对学科专有词汇和表达方式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论文翻译的策略与技巧,旨在帮助翻译工作者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一、理解原文意思在翻译论文前,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

这需要译者尽可能多的阅读和分析原文,特别是对于术语、专有名词等重要词汇要有深入的了解。

在理解原文过程中,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和脉络,在保留原文表述风格的前提下,使翻译成文更具可读性。

二、翻译成文的风格论文翻译要求翻译成文风格简练明了,用语精准恰当。

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和过多使用从句,简洁明了的表述方式有助于读者快速理解论文内容。

同时,要注意保留原文的学术语言风格,尤其在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中要准确无误,避免传达错误信息的出现。

三、保留作者原意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留作者的原意。

因此,译者要了解作者所处的学术领域以及文化背景,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方式,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思想。

此外,还应该尊重原文的结构和用词,力求译文与原文保持连贯性和语言风格的一致性。

四、翻译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在翻译论文过程中,译者面临着诸如学科专业性强、术语专业性强、语言表达难度大等种种问题。

如何面对这些问题?以下列举几点建议:1.学科背景知识。

要尽量了解研究领域内的学术术语和表达方式,阅读相关文献,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解能力。

2.查找工具。

翻译论文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生僻、专业术语难以理解的词汇,这时可以进行专用工具的查询,如学术术语词典、百度学术等等,能够让翻译更加准确。

3.与其他翻译员讨论。

有时遇到难翻词汇或翻译策略的问题,可以向其他翻译员请教,听取他们的建议和经验。

4.去处理单词和短语。

这些单词和短语翻译时可以采用一些英汉词典或者是谷歌翻译等神级工具,用来查找不同词汇的解释或者是相似词汇的翻译,例如英文的“title”可以直接查看翻译为“标题”。

【精品】浅析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

【精品】浅析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

【关键字】精品浅析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日)摘要:百年翻译运动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时期对古代叙利亚、波斯、印度、希腊、罗马著作的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翻译并传承发扬古代东西方文明成果活动中最精彩的一个阶段。

它使大量濒于绝迹的波斯、印度、希腊、罗马古代著作保存了下来,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助推阿拉伯国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明,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百年翻译运动的内容、作用、原因及结果,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文明的传承,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对于我们看待各文明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文化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正文:“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蒙昧状态的时候,伊斯兰文明正经历着它的黄金时代,几乎所有领域里的关键性进展都是穆斯林在这个时期取得的,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们把知识的边界往前开拓的时候,他们之所以眼光看的更远,是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们的肩膀上”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如是评价伊斯兰文明。

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光辉夺目的成就,阿拔斯王朝时期的百年翻译运动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这是一场对古代叙利亚、波斯、印度、希腊、罗马著作的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翻译并传承发扬古代东西方文明成果活动中最精彩的一个阶段。

一直以来,由于西方抵制伊斯兰教,轻视它的影响,夸大他们所依赖的希腊和罗马的传统,与研究西方历史相比,专门研究阿拉伯翻译运动的著述不多,涉及百年翻译运动的有希提的《阿拉伯通史》,艾哈迈德·爱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汉密尔顿·阿·基布的《阿拉伯文学史》等。

我国对阿拉伯史的研究起步较晚、著述较少,但是近年来对阿拉伯史关注的学者越来越多,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著作,如李荣建的《阿拉伯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郭应德《阿拉伯史纲》、蔡德贵的《阿拉伯哲学史》、蔡伟良编著的《灿烂的阿拔斯文化》等,专业论文有杨文炯和张嵘在1993年第四期《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发表的《伊斯兰教与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兴起》,丁瑞中在2002年第1期《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成因》,王汉熙、宋以超、周祖德、胡树华在2009年第4期发表的《面向科学信息传播的三次科学著作翻译运动》,周放在2011年第1期发表的《阿拉伯翻译运动中的“科技翻译”》等等。

中国历届阿拉伯语专业硕士论文11

中国历届阿拉伯语专业硕士论文11

中国历届阿拉伯语专业硕士论文11 中国历届阿拉伯语专业硕士论文 1.《麦瓦里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的作用》,赵军利,纳忠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84年答辩。 2.《艾布?阿拉?马阿里及其在阿拉伯文学中的地位》,齐明敏,余章荣教授、高凤祥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84年答辩。 3.《汉语阿拉伯语条件句对比以及阿拉伯语条件句新设计》,林晓林,余章荣教授、归运昌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84年答辩。 4.《时代的变迁,人生的探索-论纳吉布的》,谢秩荣,陈嘉厚、仲跻昆教授指导,北京大学东方系阿拉伯语专业,1988年答辩。 5.《伊斯兰初期阿拉伯文学新探》,邹兰芳,归运昌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90年答辩。 6.《悬诗美学艺术探寻》,王岚,余章荣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90年答辩。 7.《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中国的著名翻译家曼法鲁蒂和林纾之比较--兼谈这一时期两国的小说翻译》,杨建棼,仲跻昆教授指导,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1991年答辩。 8.《论词根性虚词??与》,杨捷生,孙丕池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91年答辩。 9.《纪伯伦与闻一多》,林丰民,仲跻昆教授指导,北京大学东方系阿拉伯语专业,1992年答辩。 10.《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田筱文,李文彦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93年答辩。 11.《七个常用阿拉伯语介词用法新探》,李宁,余章荣教授、归运昌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93年答辩。 12.《浅析改革开放后的埃及经济》,张晓彤,李乾正副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93年答辩。 13.《论纳吉布?迈哈福兹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秦霞,朱凯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93年答辩。 14.《时代洪流中的》,王蕾,朱威烈教授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1993年答辩。 15.《塔哈?侯赛因小说的语言风格》,王有勇,陈中耀教授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1995年答辩。 16.《阿拉伯语否定句式的研究》,叶良英,归运昌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1996年答辩。 17.《阿拉伯语早期--蒙昧时期至倭玛亚王朝后期--的外来词及其阿化方式》,古丽,国少华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1998年答辩。 18.《黎巴嫩与叙利亚的特殊关系》,侯华民,吴宝国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1998年答辩。 19.《1970年阿萨德上台后叙利亚对外关系的发展与变化》,王成,归运昌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1998年答辩。 20.《浅析对阿拉伯文学的影响》,丁淑红,朱凯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1998年答辩。 21.《哈奈?米纳小说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50至60年代》,张晔,高凤祥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1998年答辩。 22.《伊格巴勒?巴拉凯与张洁小说对比研究》,陈萱,齐明敏副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1999年答辩。 23.《阿汉句子翻译若干问题初探》,刘风华,张宏副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1999年答辩。 24.《本世纪科威特启蒙运动研究》,马学忠,史希同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1999年答辩。 25.《陶菲格?哈基姆眼中的理想妇女形象》,王广大,周顺贤教授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2000年答辩。 26.《阿拉伯故事文学对欧洲文化的影响》,韩忡,蔡伟良教授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2001年答辩。 27.《一滴水中的世界-记伊哈桑?阿卜杜?库杜斯和他的短篇作品》,宗笑飞,仲跻昆教授指导,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2001年答辩。 28.《冷战后美沙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潘丰,赵国忠研究员、张宏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1年答辩。 29.《伊斯兰道德之“善恶观”》,慎浩,史希同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1年答辩。 30.《阿拉伯语新闻语体特点》,谢扬,国少华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1年答辩。 31.《阿拉伯现代戏剧探源》,肖凌,钱学文教授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2002年答辩。 32.《9.11事件后大国的中东政策》,吕迎旭,周烈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2年答辩。 33.《阿译汉实践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归化”和“异化”》,徐雯,薛庆国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2年答辩。 34.《全球化与海湾国家政治现代化》,关心,张宏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2年答辩。 35.《埃及希腊化文明的历史考察》,刘彬,史希同博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2年答辩。 36.《阿拉伯语词汇动态发展初探》,王昕,余章荣博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2年答辩。 37.《阿汉方位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罗林,周烈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2年答辩。 38.《批判、追求与探索——论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孩子们>》,李腾,林丰民副教授指导,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2003年答辩。 39.《梦魇与现实的交织——哈黛?萨曼解析》,史月,林丰民副教授指导,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2004年答辩。 40.《论美国民主政治中东战略》,曹旼伟,张宏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4年答辩。 41.《阿拉伯语汉语姓名称谓对比研究》,李莉,国少华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4年答辩。 42.《伊斯兰经济伦理研究》,吴旻雁,史希同博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4年答辩。, 43.《爱与乡愁-阿尔及利亚女作家艾哈莱姆及其三部曲研究》,欧小兰,薛庆国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5年答辩。 44.《阿联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卜晓明,张宏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5年答辩。 45.《文化冲突中的悲剧人生-塔伊布?萨利赫解析》,李冰,薛庆国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5年答辩。 46.《从翻译看阿译汉中的互换》,周玥,周烈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5年答辩。 47.《当代埃及妇女地位变化之初探-从在开罗大学进行的文卷调查结果解析其变化》,王晶,王保华副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5年答辩。 48.《试论几种阿拉伯文学形式对欧洲文学的影响》,孔令涛,周文巨教师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2005年答辩。 49.《绝处的呐喊——奈娃勒?赛阿达薇小说释读》,陈春霞,林丰民副教授指导,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2005年答辩。 50.《天方诗学探源-试论贾希里亚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批评思想》,周放,王有勇教授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2006年答辩。 51.《阿拉伯语硬新闻篇章连贯性研究》,邹冬心,国少华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6年答辩。 52.《WTO与沙特政府管理》,刘欣路,张宏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6年答辩。 53.《阿拉伯派生词构词及其与阿拉伯人思维构建的关联》,徐薇,国少华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6年答辩。 54.《阿拔斯前期波斯文学对阿拉伯文学的影响》,黄慧,杨言洪教授指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6年答辩。 55.《埃及公立高校规模扩大中的质量问题﹠对策研究》,劳凌玲,齐明敏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6年答辩。 56.《阿拉伯汉语比喻辞格比较研究》,张薇,杨言洪教授指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7年答辩。 58.《译〈夜晚的心〉过程中遇到的若干疑难问题及处理》,庞哓丹,周烈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7年答辩。 59.《阿布?欧麦尔?贾尔密的语法观点-整理与研究》,哈立德,周烈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7年答辩。 60.《从翻译看:阿拉伯语主语的汉译》,杨兰芬,周烈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7年答辩。 61.《从翻译角度对比阿汉语篇的衔接手段》,王玲莉,薛庆国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7年答辩。 62.《阿联酋高等技术学院的发展对中国高职教育的启示》,李琳,史希同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7年答辩。 63.《悬诗诗序中的废墟意象研究》,汪颉珉,齐明敏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7年答辩。 64.《阿拉伯语词义变化中的隐喻》,金欣,国少华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8年答辩。 65.《论埃及的投资环境与中国在埃及投资》,洪丽,张宏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8年答辩。 66.《深化中沙石油合作的探索》,张睿亮,张宏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8年答辩。 67.《伊站后中东地区恐怖主义新特点探析》,王珺,张宏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8年答辩。 68.《萨阿德拉?沃努斯史诗戏剧研究》,车礼蔚,薛庆国教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2008年答辩。

利雅得口语翻译

利雅得口语翻译

第 1 页 共 2 页
利雅得口语翻译
【最新版】
目录
1.利雅得口语翻译的背景和重要性
2.利雅得口语的特点
3.利雅得口语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4.利雅得口语翻译的发展前景
正文
利雅得口语翻译是一种将利雅得地区的阿拉伯语口语翻译成其他语
言的工作。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的首都,也是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发展,利雅得口语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利雅得口语的特点是发音清晰、语速较快、用词简洁明了。由于利雅
得地区的阿拉伯语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因此利雅得口语与其他地区的阿
拉伯语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利雅得口语翻译工作者需要熟悉利雅得地区的
阿拉伯语特点,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

利雅得口语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翻译工作者需要
熟悉利雅得地区的阿拉伯语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其次,
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便准确地传
达原文的意思。最后,翻译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
翻译水平。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利雅得口语翻译的发展前景非
常广阔。未来,利雅得口语翻译将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多个领域,对于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利雅得口语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语言交流手段,对于促
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 2 页 共 2 页

浅析阿拉伯语成语、谚语的翻译与应用

浅析阿拉伯语成语、谚语的翻译与应用
内在逻辑关 系 ,而阿语相对来讲更注重外在逻辑形式 。 捕 捉荡 漾在生 活大 地 中的美 的微波并 反 映 出影 响 的仪 器 。 二 阿 拉 伯 语成 语 、 谚语 的翻 译 ( 引自 《 富有创造力 的美 》) 从 语 言 、文化 两个视 角来 观察 阿拉伯语 成语 、谚语 , ( 三 ) 从句前置 在 其汉 译过 程中应照应到以下 一般原则 : 被 阿拉伯 编年 史家称 为 “ 达赫勒 ”的 阿 卜 杜勒 赖哈 曼 第一 、整体性原则 。如阿语 中有一谚语 “ 椰枣在井里 , 世所建立 的王朝, 持续 了2 7 5 年 ( 7 5 6 — 1 0 3 1 )。 ( 引自《 伍 在驼背 上”。只有对其作综合分析 ,才能 明白其 寓意为 “ 勤 麦 叶王朝在西班牙 的王国 》 ) 于浇水者 ,椰枣满驮载”, 亦既 “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 四) 定语从句较长时, 在译 文中以插入语形式 出现 第 二 、功能性 原则 。不少 阿拉伯 语成语 、谚语 因其 浓 他 在北非 , 好容 易逃脱 了优 素福菲海 里 的亲 戚 ( 当地 长 厚 的名 族文化色彩而难 以在汉语找 到对 等表 达形式 ,这就是 官 )的暗杀 。 ( 引自 《 阿汉 翻译 比较教材 》 ) 应采取 “ 功 能对 等”的翻译原 则。 五 直 译 法 第 三 、尽量 直接原 则 。尽 量保 留阿拉 伯成语 、谚语 的 阿汉语 言 中可直接进 行套 用 的一 些成语 、谚语 ,但 此 比喻 形 象 和修 辞 方式 , 保 持鲁 迅 先 生所 主 张 的 “ 洋气 ” 、 部分为数不多。例如在课 堂中我们 经常见到的。如 : “ 异国情调 ” 、原作的 “ 丰姿”。 不劳而获 二 _ — — 乏 J 1 三 关于阿拉伯 语比喻修辞的运用 不约而同 1 一 j 阿汉两 民族 的不 同生活 习俗和文化 熏陶, 导致两 民族 对 不 同的事 物认知不 同, 所赋 予他们 的蕴意也尽不 相同, 尤 其对 六 意 译 法 有的阿拉伯语成语 、谚语具有浓重的阿拉伯地方特色 , 于 比喻 的运用 , 喻 体 、本体 的选 择和理解 有着天 壤之别 。这 它 们 是 对 其 生 存 空 间环 境 及 生 存 方 式 的一 种 联想 。 因 此 ,对 在 翻译 过 程 中是 值 得 注 意 的 : 于这一部分 ,如果我们采用直译 ,往往 会使 句子不通顺 ,难 ( 一 )阿 语 和 汉 语 比喻 的 构 成 无 论 是 阿 语 的 还 是 汉 语 的 比喻 , 都 是 用 一 些 特 定 的 喻 词 以理解 。相反 ,如果我们采用 意译 ,既能表达原句所指 ,又 来联 接本体 和喻体 。但是 , 由于阿语具备 一些汉 语没有 的形 符合中国人 的思维特点 ,学习起来会更容易理解掌握。如 : 态学 特点 , 因此 阿语 的 比喻也常 运用虚词 、名词 、形容 词等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 _ 。 , ; - I , _ ÷ 工 充 当喻词来构成 比喻, 而汉语则通 常以动词作为 比喻词 ( 每匹骏马都会失足 ,每个 智者都有 过错 ) ( 二 )阿语汉语 比喻喻义上 的异 同 综 上 所述 ,我 们 在进 行 阿 拉 伯语 成 语 、谚语 的翻 译

阿拉伯文学的现代转译:一千零一夜的语言魅力

阿拉伯文学的现代转译:一千零一夜的语言魅力

阿拉伯文学的现代转译:一千零一夜的语言魅力在文学的世界里,阿拉伯文学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独特魅力的瑰宝。

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就是被誉为东方“圣经”的《一千零一夜》。

这部作品不仅仅成为了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之一,更是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文学创作。

然而,由于阿拉伯文学与其他语言的差异,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问题亟需解决,即如何进行准确、自然地转译《一千零一夜》中的语言,以便将其魅力传达给世界各地的读者。

阿拉伯文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并贯穿于中东地区的文学体系,其语言的特点与其他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阿拉伯文学使用的字母与拉丁字母不同,这使得直接将阿拉伯文学作品转译为其他语言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次,阿拉伯文学中的语言特点包括丰富的修辞手法、复杂的句式结构以及独特的词汇选择等。

这些特点使得阿拉伯文学作品的直译往往无法完全传达原作的魅力和意境。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在阿拉伯文学的转译过程中进行了各种尝试。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直译,即将原作的文本逐字逐句地翻译成其他语言。

然而,直译往往会因为语言结构和习惯的不同而使得读者难以理解,丧失了原作的魅力和语言特色。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既保留原作的精髓,又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在阿拉伯文学的转译中,适当增加字数限制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通过增加字数,可以更好地表达原作的细节和情感。

比如,在转译《一千零一夜》时,研究者们可以增加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的描述,使得读者更加投入其中,感受到原作的魅力。

此外,适当增加字数还可以扩大原作的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

这样一来,读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文学作品本身带来的乐趣,还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异同,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除了增加字数限制,整洁美观的排版也是阿拉伯文学转译中应注意的重要因素。

好的排版可以使得读者更加愿意阅读,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在阿拉伯文学转译中,可以使用合适的字体和排版方式,使得文本看起来更加美观和易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伯语翻译技巧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阿拉伯语在翻译训练中直译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且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注重翻译意识培养等多个方面提高翻译的学习技巧。

面对21世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行业都需要新型人才。

因此,具备较强的外语翻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阿拉伯语;翻译;问题;学习技巧
1前言
从整体来说,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可以相互交汇、互通有无,相互之间可以借鉴,两国之间的交往可以算是人类所有文明交往的典范。

翻译是各国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一个桥梁,它不仅是艺术和技巧的融合体,更可以看作是一门重要度学科或者是一种文字的再创造,而翻译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以及修辞学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翻译内在的要求指的是对翻译的规则和方法进行客观的并且科学的描写,翻译内容中各种语言现象加以精练、归纳、整理和总结,找到翻译的规律。

面对21世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行业都需要新型人才。

所以,具备较强的外语翻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翻译训练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翻译方法中最典型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直译。

因为直译不仅能直接传达原文的含义,而且更能体现原文风格。

根据估测统计,将近70%的句子都需要直译来解决,由此,直译也被很多翻译者使
用,所以说直译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使用直译,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在翻译文章内容时,有的文章采用直译会很罗嗦、难于理解,有时翻译的内容和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甚至事与愿违。

因此,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两国之间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是追求直译,必然会出现误区,造成误译。

直译并不是万能的翻译方法,直译产生的误区,首先由于两种语言的内容、形式和句子结构不相统一;其次,中外文化的历史背景存在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阿拉伯语在直译时常会出现两大误区,真正找到这些误区,在翻译的过程中避免这些容易出现的错误。

2.1生搬硬套式直译误区。

有些文章的内容在使用直译时会使翻译的文章很生疏,文理不通,没有真正把文章的内容表达出来,翻译时只是生搬硬套,不能正确运用语法,最后往往出现译文和原文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别。

2.2修辞句型式直译误区。

阿拉伯语和汉语一样,在写文章时常会运用很多修辞手法,而且很多的修辞方式和汉语的表达方式相类似,所以,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

有些阿拉伯语的修辞格式不能直接用直译的方法来表达,即使使用了同一词格,但是不同的场合,有的能直译,而有的则不能。

3有效提高阿拉伯语翻译水平的方法
3.1课程定位。

对于翻译课程定位,翻译训练演变很重要,课堂以“答案和技巧”的教学模式讲解,而且也是很多小语种在翻译过
程中常存在的。

比较重视句子分合、增删词语,语言分析过多,思维空间转换指导不足,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觉得会很繁琐,或者只学到一些简单的词,还要学习更多的词。

到实践翻译时,对词语增删、句子整合的把握不清楚,从而在翻译过程中省略了重要的信息。

为了熟练语言违背了翻译规律,翻译住不住重点,使得学习效率变低。

所以,要注重对翻译课程的定位,把握整句子、该删的词要删,不该删的则不删,为保证翻译内容与原文一直的情况下再达到精练的地步。

3.2课程设计。

翻译的语种和自身的知识和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阿拉伯语课程设计分为两个方面:首先,理论和技巧的学习;其次,专题和题材的结合。

翻译要精通两国语言,熟悉语言的不同文体,掌握语法的使用习惯,更要了解两国之间的有关政治、经济等的专题和题材。

翻译实践不能与社会的发展脱离关系,熟悉专题知识,又不能忘记对新知识的学习。

3.3培养翻译意识。

正确的翻译规律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有关的知识准备,遇到问题,要想尽一些办法好到问题的根源,熟悉掌握阿拉伯语和一些专业行业的表达方法,认识到反复修改的重要性,培养良好认真的翻译习惯。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翻译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从以句子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对整篇文章的学习模式,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翻译,突出文章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真正提高对翻译文章整体把握的意识和能力,使得翻译从低层次的形式步入更高一层次的含义和逻辑层面发展。

3.4加强自身基本素养。

首先,合格的翻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准则,翻译人员除了要有严谨的认真的科学态度外,翻译者还要具备其他三方面素质培养。

一,具有一定的阿拉伯水平,打牢基础,不断学习更多的词汇,大量阅读;二,汉语修养素质要高,加强汉语语法和修辞等知识的学习,多写,多看,多读,多练习;三,较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多了解有关的专业知识,大量阅读国内外专业报纸等刊物,掌握科学发展动态。

根据多年来翻译实践的例子表明,这三方面的素质修养越高,才能保证翻译工作很容易完成。

3.5多进行翻译训练。

翻译可以看作是语言的再创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从根本上提高翻译的能力就要经过大量的科学实践,对于钢开始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来说,最好先找一些符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并且带有汉语翻译的资料进行学习。

自己先进行翻译,之后将自己的翻译同译文相互对照,检查自己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然后看自己表达的方式是否符合汉语的习惯,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加以改正。

随着水平日渐提高,再根据需要找一些相关的知识方面的文章进行翻译练习,每天都坚持练习,日积月累,翻译能力肯定会大增。

4结束语
对于从事阿拉伯翻译的人,尤其是刚进入到翻译行业的年轻朋友,要不断加强自己素质的培养,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掌握有效的方法,提高翻译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