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英语翻译技巧论文
【精品优秀毕业论文】英语小说的翻译技巧

“m o an ”是 指 呻 吟 、 抱 怨 的 意 思 。本 句 中莫 利 对 自 己养 的 羊 非 常 有 感 情 , 不 希 望 将 它们 赶 走 。“m oan ”很 完 整 地 表 达 出 了在 知道 需要 将 羊 赶 走 之 后 ,她 那 无 奈 、痛 苦 的 内心 。
⑤原文:H elingered in the drivew ay, rolling his eyes at the sm oke in the air."Sim m er
指 导 小 组 成 员名单 王建开
)
录
■
^
A b s tr a c t
弓I W
论 述 部 分
翻 译 部 分
参考 文献
2
3
4 5
14 41
中文 摘 要 我 的论 文 翻 译 部 分 是 一 篇 小 说 ,本 篇 小 说 的主 人 公 莫 利 和 她 的 丈 夫杰 克 经 营 着 一个牧 场 ,这 个牧 场 是 10 年 前莫 利从 母 亲凯瑟琳 手 里接 管 的 。一场森 林大 火 使他 们 的牧 场 受 到威胁 。小 说 主要 描 述 的是主人 公面 对 大火 时 的心 理状态 及 如 何 准 备 应 对 。故事 描 述 性 语 言 比较 多 ,作 者 用 词 形 象 、准 确且 句 式 灵 活 ,修 辞也 运 用得 恰 到好 处 。本 文 以小说 中 出现 的具有 代表 意义 的语 句为 例 ,主 要 从译 文风 格 符合 原 文体 、以增词法 和 词序 调 整 法 解 决英 汉语 言差异 、以意 译 方 法 求得 功 能对 等三 个 方面 阐述 了英语 小说 的翻 译技 巧 。在翻译 小说过 程 中运 用翻 译 技巧 ,一 方 面 使 译 文更 加 符 合 原 文 作 者 要 表 达 的意 图 ,另一 方 面 使 译文 更 加 符 合 目标 语 的读 者 习惯 。 关键 词 :译 文与 原 文文体 增 词法 词序 调整法 意译 法与 功 能对 等
发表英文翻译论文

发表英文翻译论文语言是人类传播信息的工具,作为各种语言互译的翻译理论本身就是一种是相对的理论。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发表英文翻译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发表英文翻译论文篇1公示语的英文翻译摘要: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 旨在于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的内容。
然而,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十分严重。
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以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中的体现为视角, 强调公示语的特点决定了其英译应重视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以实现公示语的预期功能。
关键词:公示语功能对等文化差异翻译原则1、引言公示语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 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1]。
罗选民、黎土旺对公示语进行界定,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所展示的文字, 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 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2]。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 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了解中国, 很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
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也日显重要。
然而,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十分严重, 误用、滥用现象到处存在,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盲目追求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以至于译文文本生硬, 达不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和效果。
公示语英译的预期对象是在华外国友人和外国游客, 为的是达到向其警示、告知、宣传的预期功能。
其英译不是一种点缀, 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即如何使译文达到与原文本同等的预期功能[3]。
本文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以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中的体现为视角, 强调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英译应重视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应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以实现其预期功能。
2、“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公示语翻译公示语作为一个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标志之一, 公开面对公众, 给予公众行为需求的文字信息传递。
浅谈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浅谈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英语翻译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无论是各种国际会议、商务洽谈、跨国公司合作,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交流,英语翻译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要做好英语翻译,就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浅谈,以期对英语翻译者有所帮助。
一、精确定位原文英语翻译的第一步是要精确定位原文。
在翻译之前,需要仔细阅读原文,了解文章的类型、主题、作者意图和核心内容等。
只有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地传达出其含义。
二、选用恰当的词汇选用恰当的词汇是英语翻译的关键之一。
在选择词汇时,需要考虑其在原文中的含义、语境和语气。
词汇的选择应该与翻译对象相关,并且应该尽可能与原文一致,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此外,还可以参考词典和网络资源,寻找合适的翻译词汇。
三、注意重点表达在英语翻译中,有些表达是重点,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习惯用语、俚语、成语、固定搭配等,都需要正确理解和翻译。
此外,还需要注意原文中的特殊结构、排比和修辞手法,以确保传达出其特有的风格和美感。
四、保持原文语调和文体在英语翻译中,保持原文语调和文体也是很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文章,其语调和文体也不同。
例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小说等,都有其独特的语调和文体。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文章类型和读者群体,选择恰当的语调和文体,以使翻译结果更加贴切原文。
五、留意句子结构和语法在英语翻译中,留意句子结构和语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有些英文句子结构比较复杂,需要正确理解其语法关系,并采取合适的翻译方式。
此外,在进行长难句的翻译时,还需要做好分段和排版,以便于阅读和理解。
六、避免机器直译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避免机器直译。
尽管机器翻译已经非常普及,但由于其算法和技术依然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不宜完全信任机器翻译的结果。
应该结合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优点,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七、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英语翻译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科技论文长句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技巧

英语科技论文长句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技巧英汉双语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增加了翻译的难度,特别是长句的翻译一直是英译汉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英语科技论文翻译中,蓝译编译认为,翻译长句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拆句即分析源语句子结构、理解内容;二是组句即整理源语句中的信息点、用目标语重新表达。
翻译实践中发现,在这两个阶段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语序问题和断句的问题。
一、语序问题的处理技巧。
英语的修饰成分多、长度长,而且多位于中心词的后面,但在汉语中定语和状语长度短,往往位于中心词之前。
翻译时就有必要对这些附属结构的顺序进行变动,维持原句的顺序肯定是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
译者要灵活运用常见的长句翻译方法,特别是综合使用顺译法和逆译法,把握信息点的重要性,考虑英汉排列信息的特点,按照各自的语言表达习惯重新排列信息。
一般来说,英语句子注重信息的主次之分,主要信息放在突出位置,次要信息作为辅助性的描写或叙述手段。
同时,英语有时态,可以通过动词的变化显出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而且英语大量使用分词和从句,位置也灵活,可前可后。
相比之下,汉语简单一些,叙事多借助并列结构即并列分句和并列谓语,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排列各成分的顺序。
汉语的信息重心并不在于形式,而体现在内在逻辑关系上。
二、断句的问题的处理技巧。
汉语多流水句,一个长句可能有多个主语,而英语中一句话只能有一个主语,因此有些情况下需要把长句断开翻译。
原文里的一句话在译文时可能分成两句或多句,尤其是在并列句中如果内容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或是相互间的关系不那么密切,往往可以分割开来。
译者首先要确定句子主干,确定原句的时态、语态、语气,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结构。
然后区分主(句)从(句),识别修饰语。
在第一步确定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各个分层的意思,判断分析各成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各自功能,搞清整个长句的层次,推断句子思维逻辑和表达重心。
分析清楚长句结构后,关键一点就是在何处断句,具体要把握以下原则:在结论、结果前断句;在句子语气变化处断开;在反问句、感叹句等句式变化处断开;在句子信息由总向分或者由分向总处断开;在分句顺序变化处断开。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论文完整版 (1)

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处理英翻汉中的省略How to Deal with Ellipsis in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班级:20095学号:2009051431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3年5月6日ContentsI. Introduction (1)II. Literature Review (2)III. The Principles of Ellipsis (4)A. Omitted words must be useless and unnecessary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5)B. The meaning of the omitted words is implied in the test. (5)C. Omitted words are self-evident. (5)IV.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ellipsis (5)A. The Coh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Expression (6)B. The Coincidence of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6)1. Ellipsis of Articles (6)2. Ellipsis of Prepositions (7)3. Ellipsis of Pronouns (7)a. Ellipsis of Personal Pronouns (7)b. Ellipsis of Impersonal Indefinite Pronouns (8)c. Ellipsis of Relative Pronouns (8)4. Ellipsis of Conjunctions (9)a. Ellipsis of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 (9)b. Ellipsis of Subordinate Conjunctions (9)5. Ellipsis of Rhetorics (9)V. Conclusion (10)Works Cited (11)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frequent. Meanwhile,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cannot be ignored. Due to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sparity, reasonable transl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w to deal with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The paper will explore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ellipsis of pronouns, conjunctions, articles, prepositions, modification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moother and clearer communication among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Key words: cultural disparity; translation; ellipsis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英语论文翻译的各种技巧

1.增译法1)抽象名词后加词使其具体化2)增加一个适当的名词。
3)增加数量词。
4)增加形容词5)不及物动词后增加宾语。
6)增加连词。
7)增加表示时态的词。
8)增加一个适当的动词。
9)增加英语中省略的词。
10)增加一些适当修饰词语。
2.减译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段上的不同,有些词语或句子成分在英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若搬到译文去,就会影响译文的简洁和通顺。
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为了使译文更加简练,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需要省略一些可有可无或翻译后反嫌累赘的词语。
但必须注意,减译不是删掉原文中的某些内容,在不易减译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减。
1) 省略代词。
2) 省略冠词。
3) 省略连词。
4) 省略介词。
5) 省略名词。
6) 省略动词。
4.分译法: 英语长句子比较多,汉语句子相对而言比较短。
在翻译时可以改变原文结构,把原文的某个成分从原来的结构中分离出来,译成一个独立成分、从句或并列分句。
5.合译法:和分译法不同,合译法是将不同的句子成分组合在一起,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法。
6.反译法:一个问题有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说明。
有些句子英语是从正面说的,汉语可以从反面来解释。
1) 否定译成肯定。
2)肯定译成否定。
7.顺序调整法:一般来说,翻译时应该按照句子原来的顺序进行,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定语、状语和一些其他成分的位置不完全相同,翻译时需要做一定的调整(例如采用倒译法),使其符合汉语的习惯。
9.被动语态翻译法1) 变为汉语的主动形式。
2) 被动结构的表化,将其翻译成"是……的"、"由……的"等3) 译成具有被动意义的汉语结构。
4) 增添"人们"、"大家等适当的词做汉语译文的主语。
浅议英语科技论文中长句的翻译技巧

浅议英语科技论文中长句的翻译技巧从逻辑与表达方面来看,科技论文严格要求逻辑连贯,表达明晰、畅达,对用词晦涩要坚决避免,避免主观随意性,讲求平易和精确。
这也就决定了英语科技论文中往往出现许多结构复杂的长句,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准确、迅速地阅读和翻译英语科技论文,蓝译编译结合工作实践与他人经验,对英语科技论文中长句的翻译方法进行总结。
一、顺译法。
有些长句的内容安排与汉语的安排与汉语的习惯大体相同,翻译时,基本可按原文语序依次译出,而无须做太大的调整变通。
这种译法叫顺译法。
因此,这类长句的翻译相对比较容易,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二、逆译法。
如果英语长句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等叙事层次与汉语不相一致,往往需要改变原文语序,甚至逆着原文语序翻译,以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叙事论理的习惯。
在汉译不同的英语长句中,可能作变序处理的结构比较多,即包括作定语或状语的短语和从句,又包括作主语、宾语或表语的名词性从句以及同位语从句等,但定语和状语的变序处理更常见也更重要。
因此,下面着重说明涉及这两种变序处理的长句翻译。
1.改变定语语序。
在汉语中,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语之前。
因此,许多英语长句中后置的定语短语或定语从句译成汉语时经常需要改变语序,调整到被修饰语之前的位置上。
2.改变状语语序。
英语叙事说理的逻辑顺序相对比较灵活, 表示原因、条件、前提等的状语成分既可前置又可后置;汉语则一般是前因后果、先提出条件后交代结果,有关状语大多前置。
因此,在汉译某些英语长句时,经常需要调整其状语的语序。
三、分译法。
分译法是翻译英语长句最为常见的手法之一。
由于汉语多采用较短句式,因此经常可以将英语长句的某些短语或从句分译成句。
特别是有些短语或从句与句子中的其它成分的联系并不紧密时,这时分译法就尤其适用。
关于长句的译法,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同一个英语长句,也不一定局限于一种处理方法。
要根据具体的行文,灵活恰当地加以运用。
在翻译有些长句时,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几种手法,方能奏效。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精选(四篇)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精选(四篇)英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篇三怀着感动并期盼的心情20xx年10月8日,我们一行16人,乘着公车来到了xx区新疆学校,开头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
在这一个月里,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责任的重要性,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
与课堂上面对着同学讲课不同,在这里,要求我们的真正力量,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责任心!一个月的实习,令我感慨颇多。
我实习的班级是五班级一班,记得我刚到课室的第一天,班主任陈老师要我和大家讲几句话,我简洁的跟同学们介绍了下自己,并告知他们接下来的一个月会与他们一同度过,同学们赐予了我热闹的掌声,看着眼前一张张真诚并稚嫩的脸,我的心里泛起深深的感动!新疆学校给我们的实践机会特别多,刚到的第一天我就开头了自己的第一堂课。
但是由于阅历不足和应变力量不强第一堂课讲的并不是特别胜利,班主任老师要求我多听课,多向阅历丰富的老师学习。
爱好对于一个学校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深知这一点的重要,必需把同学的学习爱好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欢乐中主动学习。
无论是上英语还是语文,我都本着work hard,play harder的理念,以欢乐教学的方式,把嬉戏和教学融为一体,教他们唱英语儿歌,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教会了他们四首英文儿歌,同学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化为了“我要学”。
学校五班级又是毕业班级,除了要求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爱好,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成果的要求,所以,在胜利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之后,我又转变把战略变为力量教学,应校长的要求,教给他们一些生活化的英语口语,于是,我把目标索定了“美国俚语”这一环节,每天晚上回家的第一任务,就是翻查资料,找到适合于他们的一些美国俚语,比如“where can i wash my hands?” “may i have your name?” “where to?” 等。
在课堂上大家都很期盼“美国俚语”的环节,同学们都说:这样的英语既好玩又有用!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的口语有了明显的提高,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同学都会用“hello ada,goodmorning”的方式和我问好,看着他们有这样的成果,我想,我胜利了!此外,由于班主任的信任,我除了英语教学以外,还负责全学年的语文写作课程,一个月的时间里,作文讲解课10余堂,同学们由原来一篇作文100多字增长到400字左右,对作文的爱好也大大提高,课下同学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现在觉得作文一点都不难!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真的兴奋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英语翻译的技巧
摘要:学生运用英语能力低下的原因恰恰是在学习过程中翻译法运用少了和运用不当。
作者在论文中谈了几种翻译的技巧。
关键词:英语学习;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44-001
目前,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学生人数远远大于英语专业,公外精读和听说课一般分别是每周2学时,为了突击完成教学内容,只好舍弃用翻译法的精讲和英汉对比,若用之,也是直译为主,很少分析英汉语间的差异,不能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教师忙于尝试各种新教法,结果是邯郸学步,既没吸收到新教法的精髓,又妨碍对翻译法的深入研究。
此外,师生同心应付四、六级考试,无暇进行高质量的正常教学。
结果学生英语学了不少,可真正掌握的却不多,能灵活运用的更是少之又少,这导致他们在对外交流中有听不懂也表达不清的问题,缺乏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学生运用英语能力低下的原因恰恰是在学习过程中翻译法运用少
了和运用不当。
以下介绍一些具体翻译方法:
一、词类转换
词类转换是翻译中最常见的技巧之一。
由于英语和汉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用词特点,翻译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保留原文词类。
有些译文读起来十分别扭。
原因之一,就在于译者死抱着词类不放。
所以,进行词类转换是使译文读起来自然通顺的必要手段。
英语中不少词类(尤其是名词、介词、形容词)在汉译时往往转译成动词或其它词类。
例如:(1)his weariness determined him to sit down in the first convenient shade.(名词转译为动词)他感到疲倦,因此下决心,一遇到就近的荫凉处,就坐下来休息。
“his weariness”含有主谓逻辑关系。
改作“he felt weary”后处理成汉语句子。
二、词汇方面的增词
由于英语中有些单词或词组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但译成汉语时,如果按字面直译可能会导致词不达意,因而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增加一定词汇,使译文更贴切,易于理解。
例如:after all preparations were made,the planes flown across the u.s.a to san francisco.(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以后,飞机就飞越美国去旧金山。
)解析:句中preparations是由动词prepare派生来的名词。
故应译为: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以后,飞机就飞越美国去旧金山。
三、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
英语和中文其实是一样的。
上下文之间都有联系.都是形散神不散,终归有一个过渡性的词语或者是句子,我们可以找出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根据上下文的关系,进行一个粗略的翻译。
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推理方法。
即从我们已经知道和假设的事实中总结结论。
人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看到文章的内容后,总是根据已有的条件加上自己的经验推出下一步是什么。
这就是推理。
正常的推理
是为翻译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上下文的关系,串联起来,就会对每一个句子有所了解。
在英语翻译时,采用上下文结合推理法可以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的理解语言。
在这个方法的运用中,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小的技巧,如:从整体到局部,现对整理的文章做一个翻译,然后根据关键的词句再进行局部的翻译;由局部到整体,先找出贯穿文章的线索。
通过这个线索对文章整体的分析、推理,进行翻译。
还可以通过文章已有的解释和某些定义对和他相关的句子进行推理,结合进行翻译。
在这个方法的运用中应该注意的是:翻译者不能主观的去猜想。
而是紧密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进而也就得出了翻译结果。
四、逆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有时需要从原句的后半部分或尾部译起。
例如:he was very gifted and became famous,becausse he did much more homework than 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他很有天赋,因为比同龄人做了更多的准备工作而闻名于众。
本句是复合句。
主旬是he was gifted and became famous,because he did much more homework than 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是原因状语从旬。
因为依据汉语习惯,原因在前,而结果常在后。
所以,尽管原句中的原因状语从句在后面,在将之译成汉语时,却把它放在后面。
以上介绍了翻译常见处理技巧,当然还有其它一些方法。
如插入法、置换法等,这里不再累赘,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译者遇到难句子
时不要性急、焦躁、产生畏难情绪。
翻译是一项抽象思维工作,重分析,只要静下心来,学会分析,是一定能译好的。
参考文献:
[1]李兰梅.浅谈英语翻译技巧[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
究),2009,(09)
[2]刘志强.英语翻译技巧逐步突破之语序调整法[j].海外英语,2009,(11)
[3]崔宇.翻译教学中有关翻译技巧的讨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
[4]朱星涛.论商务英语翻译技巧[j].现代商贸工业,2010,(06)
[5]马晓玲.略论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j].西部煤化
工,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