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分析法在语料库语体分析中使用现状综述

多维度分析法在语料库语体分析中使用现状综述
多维度分析法在语料库语体分析中使用现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427027.html,

多维度分析法在语料库语体分析中使用现状综述

作者:刘瑶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27期

【摘要】多维度分析法(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是由Biber于1988年提出的一种用于语域研究的方法。该分析方法以语料库语言学、计算机技术和多元统计技术为基础,可对多种语域进行全面的、多维度的描写和解释,实现了语域分析的多维化、客观性。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应用到语篇语域研究中去。但是针对于大多数国内研究者不太了解该方法,本文将对其使用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能使读者对多维度分析法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以便运用到更多文体领域的探究中去。

【关键词】多维度分析法语域变体

【中图分类号】G212.2;H136.6;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07-02

1、多维度分析法简介

Douglas Biber(1988)[1]创建的多维度分析法(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被认为是目

前为止涉及语言特征最多,分类最细的语域分析方法。在多维度分析法被提出之前,语域对比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语域在某一参数上的差异,而这种单维度的对比方法并不能全面揭示语域间的差异,而且对语言特征的分类也是建立在研究者主观直觉上。为了弥补之前研究的不足,1988年,Biber提出了多维度分析法:利用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对英国LOB语料库(Lancaster-Oslo/Bergen Corpus)和LLC语料库(London-Lund Corpus)中的23种口笔语与语文本的67种语言特征的“共现”进项归类分析,将众多语言特征变量分解为几个公共因子,归纳出五个主要维度:交互性与信息性、叙述性与非叙述性、指称明晰性与情景依赖型、显性劝说型、信息抽象与具体程度。每个维度都包含其特有的语言特征,例如动词的过去式(past tense verb),第三人称(third-person pronouns)、公共动词(public verbs)等语言特征主要出现在叙述性语体中,在非叙述性文章中则很少出现,由此可见这一组语言特征“共现”在某一语域中,我们便可将其归纳为同一维度。Biber(2002)指出多维度分析法作为一种基于语料库

进行语域分析的研究方法,能够客观揭示口笔语语域不同,从而得以实证分析出任何两种语域之间的区别。

2、基于语料库的多维度分析法研究概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语料库语言学综述

语料库语言学综述 作者:刘美良 作者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1 刊名: 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0,""(2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9条) 1.Chomsky,N Syntactic Structure 1957 2.Sinclair.John Corpus.Concordance Collocation 3.Susan Hunstom 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 2006 4.Aijmer,K.Altenberg,B 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Studies in Honour of Jan Svartvik 1991 5.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 2002 6.何安平语料库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 2004 7.何安平谈语料岸研究 1997(5) 8.丁信善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998(1) 9.李文中2003上海语科库语言学国际会议述评 2004(1) 10.粱旭红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综述 2001(1) 11.粱燕近十年我国语料库实证研究综述 2004(6) 12.刘满堂近40年英语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出展望 2004(1) 13.潘永本梁语料库语言学的目的和方法 2001(3) 14.王建新语料库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 1998(4) 15.许家金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解析 2003(6) 16.卫乃兴专业性搭配初探--语料库语言学方法 2001(4) 17.卫乃兴语料库语言学的弗斯学说基础 2008(3) 18.甄风超.张霞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趋势瞻望--2003语料库语言学国际会议综述 2004(4) 19.吴菲国内外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和发展述评 2007(6) 相似文献(4条) 1.期刊论文王虹.岳俊发.Wang Hong.Yue Jun Fa书面言语鉴定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3) 书面言语鉴定技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电子打印技术的普及,涉案的不留笔迹的打印文件显著增加,书面言语鉴定技术倍受关注.近年来,运用统计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计算机词频检索与统计等新技术获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鉴定实践.书面言语鉴定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文件检验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必将在司法鉴定领域发挥更大的功效. 2.期刊论文孙丰果话语分析整合研究-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近60年来.话语分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话语分析要取得长足发展,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需要人们对其以前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评述.对话语分析研究的评述不妨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角度进行.今后,话语分析研究可以从话语分析的哲学转向、心理学转向及整合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等方面展开. 3.期刊论文杨连瑞.Yang Lianrui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定位和进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发展中应重视其学科性质的科学定位和学科体系的科学建构.本文在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定位、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进行讨论后,回顾和评述了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理论、普遍语法研究、语言类型学研究到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开展这一学科研究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对目前开展这一学科的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4.学位论文魏琳中国英译旅游宣传材料的语料库分析2006 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变成了一种需要。在我国,旅游英语特别是网上的旅游英译材料是外国游客接触和了解我国的媒介。因此,旅游材料的翻译质量举足轻重。而目前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近年来主要是结合最新语言学

质量管理的三个维度

质量管理的三个维度 质量管理存在着三个维度,分别是维度一:态度;维度二:制度;维度三:技术。这三个维度相辅相成,在不同的产品及 不同的管理模式,这三个维度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我们无法严格区分哪个维度更重要的,换句话说我们无法区分我们可以忽略哪个维度。 质量管理的三个维度 态度维度 态度维度的代表是美国ITT公司的P.B.克劳斯比,他提 出了第一次把工作做对是最经济的。他要求质量的唯一业绩标准是零缺陷,同时他认为达成这个目标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态度。高层领导必须保证给予优秀员工奖励,企业的管理者也必须确保有零缺陷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的精神。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零缺陷的态度,都想一次都把工作做对,那么我们的质量管理无疑有了最优的管理环境。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例如我们没有好的供应链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程序,那么就算我们的态度再认真,我们可能只能达到事倍功半。 制度维度 制度维度的代表是美国的戴明,从他提出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点中可以看出,他强调了:企业的管理应当以一个良 好的系统为基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系统来实现质量、生产率的改进和成本的降低。 一个好的物料管理系统,能够最大的保证我们的物料做到先进先出;一个好的生产线品质管理体统能够让我们生产线的

缺陷降到最低。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家能够生产最好的汽车大型塑料件的厂商却可能做不好一件小小的塑料扣子,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塑料扣子的技术。 技术维度 技术维度的代表最早是美国统计学家休哈特,他成功地将统计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除了统计技术,还有许多方法可以管理和提升我们的质量,例如:质量功能展开(QFD)、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另外还有产品技术可以管理和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例如:面向可靠性和维修性的设计、面向环境的设计等。 如果我们有很高的产品技术,那么在理论上我们产品的可靠性也会越高,我们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就很低;相反 如果我们没有好的产品的技术,那么单单依靠我们的态度和制度能够做好产品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可是从实际上去分析,再好的产品技术,如果我们的态度不够好,我们又没有什么好的制度,哪么产品品质的可靠性在什么地方么? 当我们作为企业的质量管理策划者,则就需要仔细衡量质量管理的这三个维度。我们可以根据我们企业的特点、产品类别的不同、我们客户的要求等方面合理去平衡这三个维度在我们质量管理部门甚至于企业内部中的配置。 质量管理部门一般可以配置三个单独的科室,一是质量检验科,负责产品质量的把关,他们负责质量管理中态度的维度;二是质量保证科,负责在产品技术层面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保证,他们负责质量管理中技术的维度;三是质量或者体系规划科, 负责在制度方面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保证,他们负责质量管理中制度的维度。

语料库话语分析综述

近十年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Ten - year Research on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摘要:文章从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领域出发,通过对2002年至2011年发表在国内八种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涉及到话语各个方向,对于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Abstract: From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thesis finds this fiel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lates to many directions of discourse and has a signific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practice, bu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worthy our attention. All of these are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sises published in 8 kinds of core journals from 2002 to 2011 in China. 关键词: 语料库话语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 0. 引言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语言研究科学。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即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在20 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语言学界, Chomsky的观点大行其道,秉承该学说的语言研究者唯直觉语料独尊。他们躲在书斋,满足于依靠自己的直觉语料从事语言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光靠直觉语料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必须借助语料库语料以及其他各种语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克服直觉语料的局限与不足。这样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越发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仍然颇丰。 1. 研究样本 由于近几年运用语料库来做话语研究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检索主题与关键词,将文献定在2002年至2011年这十年期间,研究样本来源为发表在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22篇文章。这是因为这8种外语类期刊有一定的权

中国质量协会2018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共计60分。) 1. 若把质量管理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就构成了这一过程最主要的三个阶段,国际知名质量专家(A)将其称为质量管理三部曲。 A 朱兰 B 戴明 C 石川馨 D 休哈特 2.根据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日本质量专家狩野纪昭将主要质量特性分为必须质量特性、一元质量特性和魅力质量特性。那些充分提供会使人满意,但不充分提供也不会使人不满意的质量特性是指(C)。 A 一元质量特性 B 必须质量特性 C 魅力质量特性 D 多元质量特性 3. 在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的活动是(A )。 A 质量策划 B 质量控制 C 质量保证 D 质量改进 4. 在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的活动是(D)。 A 质量策划 B 质量控制 C 质量保证

D 质量改进 5. 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必须遵循PDCA循环,我们称之为戴明环,请问PDCA是指(A )。 A 计划-实施-检查-处置 B 组织-实施-检查-处置 C 计划-实施-控制-协调 D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6. 企业设立质量检验部门以履行专职检验职责,但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一种(B),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A 事前预防 B 事后把关 C 全面控制 D 统计控制 7. 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每个环节或多或少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因此需要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这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C)的质量管理思想。 A 全组织 B 全员 C 全过程 D 全方位 8. 某中华老字号一直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从企业文化角度,这个祖训即是该老字号的(C)。 A 使命 B 愿景 C 核心价值观 D 经营目标 9.使命是指一个组织存在的目的,以说明其存在的理由或价值,保证组织经营目的的一致性。下列表述中,比较适宜作为某药品

语料库研究与综述.

语料库研究与应用综述 一概述 语料库通常指为语言研究收集的、用电子形式保存的语言材料,由自然出现的书面语或口语的样本汇集而成,用来代表特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经过科学选材和标注、具有适当规模的语料库能够反映和记录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人们通过语料库观察和把握语言事实,分析和研究语言系统的规律。语料库已经成为语言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语言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 语料库有多种类型,确定类型的主要依据是它的研究目的和用途,这一点往往能够体现在语料采集的原则和方式上。有人曾经把语料库分成四种类型:(1)异质的(Heterogeneous):没有特定的语料收集原则,广泛收集并原样存储各种语料;(2)同质的(Homogeneous):只收集同一类内容的语料;(3)系统的(Systematic):根据预先确定的原则和比例收集语料,使语料具有平衡性和系统性,能够代表某一范围内的语言事实;(4)专用的(Specialized):只收集用于某一特定用途的语料。除此之外,按照语料的语种,语料库也可以分成单语的(Monolingual)、双语的(Bilingual)和多语的(Multilingual)。按照语料的采集单位,语料库又可以分为语篇的、语句的、短语的。双语和多语语料库按照语料的组织形式,还可以分为平行(对齐)语料库和比较语料库,前者的语料构成译文关系,多用于机器翻译、双语词典编撰等应用领域,后者将表述同样内容的不同语言文本收集到一起,多用于语言对比研究。 语料库建设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 (1)设计和规划:主要考虑语料库的用途、类型、规模、实现手段、质量保证、可扩展性等。 (2)语料的采集:主要考虑语料获取、数据格式、字符编码、语料分类、文本描述,以及各类语料的比例以保持平衡性等。 (3)语料的加工:包括标注项目(词语单位、词性、句法、语义、语体、篇章结构等)标记集、标注规范和加工方式。 (4)语料管理系统的建设:包括数据维护(语料录入、校对、存储、修改、删除及语料描述信息项目管理)、语料自动加工(分词、标注、文本分割、合并、标记处理等)、用户功能(查询、检索、统计、打印等)。 (5)语料库的应用:针对语言学理论和应用领域中的各种问题,研究和开发处理语料的算法和软件工具。 我国语料库的建设始于80年代,当时的主要目标是汉语词汇统计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语料库方法在自然语言信息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语料库,研究的内容涉及语料库建设中的各个问题。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这几年是语料库开发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时期,除了语言信息处理和言语工程领域以外,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词典编纂、现代汉语和汉语史研究等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语料库与语言信息处理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当人们还不了解语料库方法的时候,在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机器翻译等研究中,分析语言的主要方法是基于规则的(Rule-based)。对于用规则无法表达或不能涵盖的语言事实,计算机就很难处理。语料库出现以后,人们利用它对大规模的自然语言进行调查和统计,建立统计语言模型,研究和应用基于统计的(Statistical-based)语言处理技术,在信息检索、文本分类、文本过滤、信息抽取等应用方向取得了进展。另一方面,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也为语料库的建设提供了支持。从字符

机器翻译研究综述

机器翻译综述 1.引言 1.1机器翻译的历史 现代机器翻译的研究应该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但是早在这以前很多人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想法,甚至是远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要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 在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科学家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与此同时,英国工程师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副总裁韦弗在讨论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就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实现语言的自动翻译的想法。在1949年,韦弗发表了一份名为《翻译》的备忘录,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问题。他提出了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他认为翻译类似于解读密码的过程。 第二,他认为原文与译文“说的是同样的事情”,因此,当把语言A翻译为语言B时,就意味着从语言A出发,经过某一“通用语言”或“中 间语言”,可以假定是全人类共同的。 在这一段时间由于学者的热心倡导,实业界的大力支持,美国的机器翻译研究一时兴盛起来。 1964年,美国科学院成立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调查机器翻译的研究情况,给出了“在目前给机器翻译以大力支持还没有多少理由”的结论,随后机器翻译的研究就陷入了低潮期。直到70年代以后机器翻译的研究才重新进入了一个复苏期,随后机器翻译的发展又迎来了繁荣期 1.2机器翻译的主要内容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机器翻译领域中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方法,总结如下:●直接翻译方法 ●句法转换方法 ●中间语言方法 ●基于规则的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方法 基于实例的方法(含模板、翻译记忆方法) 基于统计的方法 在当前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基于统计的方法进行的,因为基于统计的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并且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知识作为支撑,可以让更多的计算机科学家投入到实用系统的研究中,极大的促进了统计机器翻译的发展。 下面对各个方法逐一的进行介绍。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5号——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

附件3: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5号——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按照区域、产品、部门、客户、渠道、员工等维度进行计量,分析盈亏动因,从而支持企业精细化管理、满足内部营运管理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二条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适用于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组织结构相对复杂或具有多元化产品(或服务)体系的企业。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应用环境 第三条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四条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应按照多维度建立内部经营评价和成本管理制度,并按照管理最小颗粒度进行内部转移定价、成本分摊、业绩分成、经济增加值计量等。 管理最小颗粒度,是指企业根据实际管理需要与管理能力所确定的最小业务评价单元。

第五条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通常需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信息系统、模块或工具,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各维度管理最小颗粒度相关信息。 第三章应用程序 第六条企业进行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一般按照确定分析维度、建立分析模型、制定数据标准、收集数据、加工数据、编制分析报告等程序进行。 第七条企业应根据组织架构、管理能力,以及绩效管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产品管理、生产管理、研发管理等管理需求,确定盈利能力分析各维度的类别,通常包括区域、产品、部门、客户、渠道、员工等。 第八条企业应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净利润、经济增加值(EVA)等核心财务指标为基础,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模型(见附录1)。 业财融合程度较高的企业可将与经营业绩直接相关的业务信息,如销售量、市场份额、用户数等,纳入多维盈利能力分析模型。 金融企业在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模型时,可加入经风险调整后的经济增加值(EVA)、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等指标。 第九条企业应根据盈利能力分析各维度的分类规则和所构建的分析模型制定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和数据校验规则,保证各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数据基础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通过系统参数配置、数据质

游戏数据分析维度、方法

游戏数据分析维度、方法 1通过网上,收集关于游戏数据分析方面的资料。对各资料进行整理,并提出对游戏行业有价值的专题分析内容。欢迎拍砖! 2数据分析的维度、方法 2.1常规数据分析(设定指标,定期监测) 2.1.1常规数据分析维度 2.1.1.1宏观方面 对宏观指标进行监控(小时、天、周、月、季度、年等),发现异常(人数掉线、新增用户增长异常、ARPU升高等),给公司提供客观的数据来衡量和判断游戏的运营情况 2.1.1.1.1用户数量 注册用户 在线人数(最高在线人数;日、周、月活跃人数;活跃用户平均在线时间、平均在线人数) 2.1.1.1.2 ARPU 每个(平均在线人数、付费用户、活跃用户)每月贡献人民币 运营成本(服务器、带宽、客户服务、推广成本) 产品毛收益 时间卡模式的固定ARPU 增值模式的动态ARPU 时间卡+增值模式的动态ARPU 付费率

2.1.1.1.3 推广力度 推广成本(宣传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 推广效果(各个路径的转化率:看广告人数—目标用户看广告人数—目标用户记住人数—目标用户感兴趣人数—目标用户尝试人数) 2.1.1.1.4 流失率 前期流失率 自然流失率 游戏流失率重要节点分布(初始化页、选线+创建角色、1级、5级、6级、7级、累计) 一般流失率(日、周、月) 2.1.1.1.5 用户自然增长率 2.1.1.1.6病毒性 发送邀请人数、发送率 接受邀请人数、比例接受率 K-Factor=感染率*转化率 2.1.1.2微观方面 对微观指标进行监控(小时、天、周、月、季度、年等),发现异常(道具销量异常等),并指导开发团队修正游戏版本,为新版本和新功能提供决策依据。 2.1.1.2.1 MMORPG游戏: 职业等级分布 任务统计(每个任务参加、完成和取消次数或人数) 经济系统统计 { 总剩余金钱、背包存放金钱总量、仓库存放金钱总量、邮件存放金钱总量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几个重要基本术语(1)

2015版 ISO9000族标准的几个重要基本术语 2015版ISO 9001标准引用的2015版ISO 9000标准“术语和定义”,共13 类、138个术语(其中包括了.SO/IEC导则一第1部分一ISO增刊附件SL的全本术语和ISO 9000族其他标准的术语等),比起ISO 9000: 2005 (GB/T 19000-2008)的“术语和定义”(共10类、84个术语),有所扩大和增加。特别是,对很多重要的基础术语进行了修订和创新(例如输出、产品、服务),为ISO 9001标准的应用和审核带来较大变化和变更,新术语和定义将有助于标准实现其目标和结果。 ISO/FDIS 9000: 2015全部术语和定义的具体分布如下: 3.1有关人员的术语:6个; 3.2有关组织的术语:9个; 3.3有关活动的术语:13个; 3.4有关过程的术语:8个; 3.5有关体系的术语;12个; 3.6有关要求的术语;15个; 3.7有关结果的术语:11个; 3.8有关数据、信息和文件的术语:15个; 3.9有关顾客的术语:6个; 3.10有关特性的术语:7个; 3.11有关确定的术语:9个; 3.12有关措施的术语:I0个; 3.13有关审核的术语:17个。 ISO 9000: 2015标准的术语和定义是学习和应用ISO9001:2015标准的基础,为便于同学对1S09001: 2015 版标准的理解,我们选择了20个重要术语进行解释。“术语的理解”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该术语,条款编号是引用ISO/FDIS 9000: 2015标准的编号。 有关组织的术语 【本节对下列术语进行了解释】 ●组织环境(条款3.2.2); ●相关方(条款3.2.3) ●顾客(条款3.2.4); ●供方(条款3.2.5)。 3.2.2 组织环境 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 对组织(3.2.1)建立和实现目标(3.7.1)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组合。 注 1:组织的目标可能涉及其产品(3.7.6)和服务(3.7.7)、投资和对其相关方(3.2.3)的行为。 注 2:组织环境的概念,除了适用于营利性组织,还同样能适用于非营利或公共服务组织(3.2.1)。 注 3:在英语中,这一概念常被其他术语,如:“business environment”、“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或“ecosystem of an organization”所表述。 注 4:了解基础设施(3.5.2)对确定组织的环境会有帮助。 【术语的理解】 组织环境(organization environment)是指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包括可能影响组织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得投资以及与相关方沟通途径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与条件。应将组织的环境理解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确定了影响组织的目的、目标和可持续性的各种因素。组织的目标可能涉及其产品和服务、投资和对其相关方的行为。它既需要考虑内部因索——例如: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还需要考虑外部因素——例如:法律的、技术的、竞争的、市场的、文化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环境。“组织的目标”可表达为其愿景、使命、方针、宗旨等。 组织的环境的概念,除了适用于威利性组织,还同样能适用于非赢利或公共服务组织。组织的环境还可用商业环境或

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管理 定义: 是指对数据从计划、获取、存储、共享、维护、应用、消亡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里可能引发的各类数据质量问题,进行识别、度量、监控、预警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并通过改善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使得数据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 目录 1数据质量管理 2数据质量管理评估维度 3分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 4MTC-DQM 数据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步骤 一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管理是循环管理过程,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可靠的数据提升数据在使用中的价值,并最终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 二数据质量管理评估维度 由于数据清洗(DataCleaning)工具通常简单地被称为数据质量(Data Quality)工具,因此很多人认为数据质量管理,就是修改数据中的错误、是对错误数据和垃圾数据进行清理。 这个理解是片面的,其实数据清洗只是数据质量管理中的一步。数据质量管理(DQM),不仅包含了对数据质量的改善,同时还包含了对组织的改善。针对数据的改善和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数据评估、数据清洗、数据监控、错误预警等内容;针对组织的改善和管理,主要包括确立组织数据质量改进目标、评估组织流程、制定组织流程改善计划、制定组织监督审核机制、实施改进、评估改善效果等多个环节。 任何改善都是建立在评估的基础上,知道问题在哪才能实施改进。通常数据质量评估和管理评估需通过以下几个维度衡量。

1 数据质量评估维度 完整性Completeness:完整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丢失了或者哪些数据不可用。 规范性Conformity:规范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未按统一格式存储。 一致性Consistency:一致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的值在信息含义上是冲突的。 准确性Accuracy:准确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和信息是不正确的,或者数据是超期的。 唯一性Uniqueness:唯一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是重复数据或者数据的哪些属性是重复的。 关联性Integration:关联性用于度量哪些关联的数据缺失或者未建立索引。 2 管理质量评估维度 配置管理Config Management:此维度用于度量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的一切资源是否得到了控制和规范,即数据的计划、产生、变更直至消亡的过程中,与数据相关的计划、规范、描述是否收到控制。评估指标包括:评估配置项的细化粒度、评估基线准确度和频度以及变更流程是否合理完善等。 培训 Training:此维度用于度量数据的生产和使用者在数据生命周期内的一切活动中是否经过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效果是否满足岗位需要;受训的知识和技能是否经过审核和确认,受训的内容是否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致;培训流程是否合理完善等; 验证和确认Verify & Validation:此维度用于度量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是否得到验证和确认。评估内容包括是否通过验证流程确保工作产品(数据)满足指定的要求、是否通过“确认”流程保证工作产品(数据)在计划的环境中满足使用的要求;“验证”和“确认”的流程是否完善; 监督和监控Monitoring:此维度用于度量产生和使用数据的流程在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是否真正受控。脱离监控的信息、技术、计划、流程、制度,会导致数据质量低下。监督和监控的流程是否完善。 三分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 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四方面: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流程因素和管理因素

服务质量评级体系5个维度

维度指标指标说明 响应性订单响应时间 订单响应时间主要指的是从订单确认到发货的时间,电子商务环境的快 递物流订单大多在网上产生,顾客可以网上下订单,快递公司上门取货, 压缩订单响应时间,对订单的快速响应,可以压缩物流整体响应时间。特殊节日的延迟 特殊节日的延迟指的是在“双十一”、“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快递物流 对顾客购买的商品延迟送货的时间,近几年来,在特殊节假日大搞活动 是电子商务平台采取的网络营销手段,但是同时也带来了问题,有些顾 客购买的商品可能在网购高峰期被推迟了一个月才送到手中,在特殊节 假日购物也能如平时一样正常收到包裹,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物流信息更新速度 物流信息的更新速度是主要是指线上显示的物流信息是否能及时的反 应出包裹所在地方,处于什么状态,使得顾客对包裹状态心中有数,这 项指标可以反映出快递物流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及与电子商务平 台的信息合作对接。 订货--收货时间 订货—收货时间主要指的是从商家发货到顾客收到包裹的时间,这是影 响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重要指标,快递的投递应有规定的时间,不应该超 出快递服务组织承诺的服务时限,并且应该尽可能的缩短传递过程的时 间,不积压、不拖延。一般情况下,同城快递物流服务时限不超过24 小 时,国内异地快递物流服务不超过72 小时为佳。 收寄包裹等待时间 主要指的是顾客寄包裹、收包裹服务的等待时长,比如在处理校园快递 时,在下课高峰期时,取包裹的顾客会很多,是否安排了足够多的服务 人员迅速办理取包裹的手续,让顾客快速拿到自己的包裹,也是一项重 要的服务措施。 客服应答及时 客服应答及时性指的是线上或者电话呼叫客服,客服能够在线应答,不 能出现无人接听,或者有人在线无人应答的情况。 对遗失或者损坏的处 理速度 对遗失或者损毁的处理速度主要是如果包裹出现了损坏或者遗失,顾客 联系快递服务组织,其应当及时地帮助顾客解决问题,甚至对顾客提出 赔偿方案。这项指标反应的是服务组织的服务补救能力。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速 度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速度主要指的是快递服务组织应对突发情况的速度 及能力,快递服务组织应及时帮助顾客解决突发问题,开通多种可供顾 客联系的渠道,并及时对顾客提出的问题制定出合适的处理方案。

语料库和知识库的研究现状

语料库和知识库研究现状 2015-12-9

摘要:语料库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基础资源,也是经验主义语言研究方法的主要资源,它与自然语言处理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用统计语言模型的方法处理自然语言的基础资源。知识库广泛应用于信息检索、机器问答系统、自动文摘、文本分类等领域,为进行大规模的真实性文本的语义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它也成为自然语言处理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由于语料库和知识库的广泛应用,如今国内外对语料库和知识库的研究给与高度的重视,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各国在语料库和知识库的建设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通过对语料库与知识库相关文献资料的搜索整理,重点介绍目前国内外在语料库和知识库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语料库;知识库;研究现状 1前言 语料库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文本或者说话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1]。而知识库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使用,全面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或某些)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或若干)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片集合。语料库和知识库在传统语言研究、词典编纂、语言教学、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重要作用,所以自从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语料库——美国布朗语料库(Brown Corpus)诞生开始,大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致力于语料库和知识库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语料库知识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形成了规模不一的各种语料库和知识库,并且涌现了众多有关语料库和知识库的专着、论文等。对于语料库和知识库发展现状的总结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清楚的了解语料库和知识库当前发展的形势,对今后语料库知识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应用语料库知识库发展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管理知识试题

XXXXX质量管理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若把质量管理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就构成了这一过程最主要的三个阶段,国际知名质量专家( A )将其称为质量管 理三部曲。 A.朱 兰 B.戴 明 C.石 川馨D.休 哈特 2.根据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日本质量专家狩野纪昭将主要质量 特性分为必须质量特性、一元质量特性和魅力质量特性。那些充分提供会使人满 意,但不充分提供也不会使人不满意的质量特性是指( C )。 A.一元质量特 性 B.必须质量特 性 C.魅力质量特 性 D.多元质量特 性 3.在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的活动是( A )。 A.质量策 划

制 C.质量保 证 D.质量改 进 4.在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的活动是( D )。 A.质量策 划 B.质量控 制 C.质量保 证 D.质量改 进 5.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必须遵循PDCA循环,我们称之为戴明环,请问PDCA是指 ( A )。 A.计划-实施-检查-处 置 B.组织-实施-检查-处 置 C.计划-实施-控制-协 调 D.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 6.企业设立质量检验部门以履行专职检验职责,但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一种( B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A.事前预 防

关 C.全面控 制 D.统计控 制 7.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每个环节或多或少影响到最终 产品质量,因此需要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这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 的( C )的质量管理思想。 A.全 组织 B.全 员 C.全 过程 D.全 方位 8.某中华老字号一直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的祖训。从企业文化角度,这个祖训即是该老字号的( C )。 A.使 命 B.愿 景 C.核心价值观 D.经营目标 9.使命是指一个组织存在的目的,以说明其存在的理由或价值,保证组织经 营目的的一致性。下列表述中,比较适宜作为某药品生产企业使命的是( B )。 A.十年内成为国内最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 B.研发并提供创新药物,帮助患者战胜严重疾病 C.泡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

机器翻译是建立在语言学、数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的多边缘学科。现代理论语言学的发展、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以及概率统计学的引入, 对机器翻译的理论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Weaver机器翻译思想的提出, 开始了机器翻译的研究热潮。Chomsky在50年代后期提出的短语结构语法, 给出了“从规则生成句子”的原则。由于短语结构语法采用单一标记的短语结构来描述句子的构成, 描述粒度过粗, 因此存在约束能力弱、生成能力过强问题, 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依靠单一的短语结构信息, 不能充分判别短语类型和确认短语边界, 于是, 复杂特征集和词汇主义被引入自然语言语法系统, 广义短语结构语法、词汇功能语法、中心语驱动的短语结构语法等语言学理论也相应地产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基于规则方法一直是机器翻译研究的主流。 在基于规则的方法中, 语言规则的产生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大量的语言规则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另外,规则方法在保证规则的完备性和适应性方面也存在着不足。而此时, 统计学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的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于是, 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应运而生。随着双语语料的大量增加、计算机性能的提高, 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方法被提出,并由此泛化产生了基于模板的机器翻译方法。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几种典型的机器翻译方法: (1)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

从Chomsky提出转换生成文法后,基于规则的方法一直是机器翻译研究的主流,Chomsky认为一种语言无限的句子可以由有限的规则推导出来。 早期的机器翻译系统, 从体系结构上可以分为直译式、转换式和中间语言式,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源语言分析的深度, 它们的相同点是都需要大规模的双语词典、大量的源语言推导规则、语言转换规则和目标语言生成规则。其中, 转换式的基于规则方法对源语言分析得比较深, 它涉及到词汇结构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 并完成词汇、语法、语义三层结构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换, 而且转换式的方法又充分考虑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特征联系, 它比中间语言方法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翻译结果。因此, 转换式的方法更多地被应用在早期的机器翻译系统中, 整个翻译过程被分为, 源语言分析部分, 转换部分和目标语生成部分。而早期的系统, 如德国西门子的METAL系统、美国的SYSTRAN系统、日本日立公司的ATHENE系统以及中国中软公司的HY-1汉英系统, 都是基于转换的机器翻译系统。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的优点在于, 规则可以很准确地描述出一种语言的语法构成, 并且可以很直观地表示出来。机器可以按照一组规则来理解它面对的自然语言, 这组规则包含了不同语言层次的规则, 包括用以对源语言进行描述的源语言分析规则、用以对源语言/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规则以及用于生成目标语的生成规则。

CCAA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答题参考

CCAA 《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答题参考 1. 一般不放回抽样的概率分布服从超几何分布。()(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2. 当生产过程中含有的偶然因素一般始终存在,但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3. 引起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发生波动的各种因素都应该把它找出来并消除。()(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4.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 A 因素具有 m 个水平, B 因素具有 n 个水平,则随机波动产生的误差的自由度为( m-1 )( n-1)。()( 1 分) [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5.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系统因素并把其消除掉。()(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6. 单因素均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 A 因素具有m 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n 次试验,则总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mn 。()(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7.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系统因素并把其消除掉。()(1分)[判断题 ] 1. 正确 2. 错误

8. 单因素均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A 因素具有m 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n 次试验,则A 因素不同水平间引起的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m-1 。()(1分)[判断题 ] 1. 正确 2. 错误 9. 用计件值数据的方式表示产品质量时,该数据属于连续型数据()(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1.构成经济环境的战略关键要素有()(1 分) [多选题 ]1.财政货币政策 2.互联 网变革 3. 潮流与风尚 4. 失业率水平 2.标杆管理进行对标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产品的特性指标()(1分) [判断题 ] 1.正确 2.错误 3.态势分析法需要构造 SWOT 矩阵 ( ) ( 1 分)[判断题 ] 1. 正确 2.错误 4.平衡计分卡也是各级管理者有效沟通的工具()(1 分) [判断题 ] 1.正确 2. 错 误 5. 标杆管理发展阶段包括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1分)[判断题 ] 1. 正确 2.错误 6.波士顿矩阵中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低的业务是()(1分) [单选题 ] 1.明星业务 2. 问题业务 3.金牛业务 4.瘦狗业务 7.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是()( 1分) [单选题 ] 1.波士顿分析 2. 五力分析 3. PEST分析 4. 标杆分析 8.PEST 分析中的 E 指的是()(1 分) [单选题 ] 1. 自然环境 2. 经济环境 3. 消费环境 4. 技术环境 9. 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到了“瘦狗”阶段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撤退()(1分)[判断题 ]

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题目的解题技巧——多维度法

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题目的解题技巧——多维度法 综合分析能力是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的重要测评要素,无论是在国考中还是在各个地方考试中,综合分析能力可以说都是必考察的一种能力,在有的地方考试中,甚至有“得综合分析者,得天下”之说,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反应到题目当中,综合分析能力一般是通过一个社会现象或者观点来考察大家的综合和分析能力。诸如:“谈谈你对地沟油、苏丹红的看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谈谈你的看法”。 在考官评分考核中,对于综合分析能力是这样定义的: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进行考虑;能注意到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综合分析题目主要考察的是大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求考生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整个事物,另一方面,又能从微观上把握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组成要素。只有如此,才能把一个综合分析题目回答的理据兼有,点面俱全,才算答的好。 但是很多同学在回家综合分析题目时,经常会遇到一个共性的问题:没话可说。但是为了凑时间,又不得不说,就出现了一句话反反复复地说。给人一种言之无物、空洞苍白的感觉。怎么来克服这一问题呢?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方法,多维度答题法。所谓的多维度,意思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社会现象或者一个观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每一个角度就可以构成我们答题的一个方面。这样,对于每一个方面,我们就不必过多的阐述,也就巧妙地化解了“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诸如这道题目:80后的小男孩宋华,6岁的时候父亲去逝了,15岁的时候母亲瘫痪了,但他微笑面对生活,终于考上大学,并带着母亲上大学,他的事迹被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对此,你怎么看? 很多考生在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宋华面对困难时的坚强、乐观上,反反复复阐述这个观点,导致说者“无意”,听者“无心”。如果我们采用多维度法来解析这个问题,就可以把这个问题分析的既条理又清晰。对于一个社会现象,如果采用多维度法来解决问题,首先,需要考生明确题目本身说的什么,其次,题目所说的情况背后反映的什么问题,再次,考生还可以考虑一下题目情况反映的问题怎么解决。这样就能有理有据的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还以这个题目为例,题目中说宋华面对种种困难,选择了微笑面对,最终实现了带着母亲上大学的梦想,这就透露给我们两个讯息:一个是宋华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乐观、向上;另一个是宋华带着自己的母亲上大学,体现了其孝的思想。这样我们答题中就可能会出现这两个角度。但是考生可以再深层次地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考虑一下,那就是社会对于家境贫困的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当然,在困难面前我们希望更多的宋华出现,但是面对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又到的困难,社会难道就可以无动于衷吗?很显然是不行的。那这个考虑就可以成为我们答题的有一个角度。所以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回答:题目当中提到的80后小男孩宋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没有悲观丧气,而是微笑面对,克服种种困难,带着母亲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我是这样看的: 第一,宋华身上体现出的乐观,坚强,勇敢,是其高尚人格的自然流露,是对我们传统优秀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坚守,为我们尤其是青少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和典范,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赞扬,去学习。 第二、宋华带着母亲上大学,体现出了宋华身上“百善孝为先”的优秀品格,在其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对瘫痪的母亲不离不弃,这种精神,可歌可泣。 第三、我认为这个现象也从侧面凸显出了我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对农村人口,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等存在着覆盖面窄,覆盖率低,政府财政投入少等问题,尽快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四、这个社会现象也让我意识到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势在必行。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除了政府需要作出大量努力之外,慈善公益组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起步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