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

合集下载

培养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之我见论文

培养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之我见论文

培养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之我见摘要: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质量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能力。

在学数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创新培养中学生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敏锐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程序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索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传授、讲解与说教,也不是原始的低效的直接实践,而是学生自由自学的探究活动和典型优化的创新实践情景,是精心设计、人为优化的创新实践的模拟情景。

它来自实践但高于实践,墓于实践却优于实践,在典型化的创新情景中进行知识产生过程的高效重演,从而培养学生文明创新的品格、智能、性情与活力,造就学生的创新素质。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做到转变观念教师角色定位多样化、立体化。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发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动力的开发者。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让每个孩子得到优质教育。

课堂上追求民主,注重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不要留下思维空白,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在老师启发诱导下,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辟道路,从而使学生的智慧潜能被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之我见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之我见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之我见【摘要】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从学生开始,使其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而培养的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重担毫无疑问地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因此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其次教师要有创新精神,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其三,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

江主席曾一再强调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创新就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面对这一新的局势无疑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它符合现代教学理论强调的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关键是学会学习,掌握方法。

在教育工作中“教”与“学”二者紧密结合,教师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门学问。

笔者认为教师除了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外,还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完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传统的教育强调的是“师道尊严”,一切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执行的是服从和接受。

而现代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二者的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无异于教育上的一场深刻“革命”。

中国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将复杂的、富有生气的、活泼生动的教学简单化、呆板化,不仅扭曲或凝固了学生的思维,而且铸就了学生的学习惰性,对所学知识缺乏必要的兴趣,最终导致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知识缺乏一种再认识的能力,也就谈不上对现实问题具有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

因此,欲改变此一教学模式,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客观上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理念上尊重学生人格乃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首要前提。

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能力之我见

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能力之我见

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能力之我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缺乏对学生思维训练和积极情感的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行文干涩、作文模式化等诸多症状。

而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时期,我们应充分依靠并且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对学生观察生活、塑造形象,状物写景等进行训练,积极引导、促进儿童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作文的能力。

一、对学生进行模拟思维训练模拟思维指的是摹仿原创作者的构思方式或写作技巧等进行写作的思维方式。

模拟思维训练不是作文的模仿,它只是创新作文训练的一种方式,是创新作文的前途和基础。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体裁不同的、内容丰富的文章。

这些文章在描绘生活、塑造形象、状物写景等方面都是摹仿训练的对象。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可爱的草塘》一文时,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不仅为又大又美的草塘的景色所陶醉,同时又为草塘丰富的物产感到惊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家乡的美和物产丰富来,家乡的沙梨、葡萄、红枣、柿子、莲藕……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了写一篇喜爱自己家乡的作文的欲望。

这就是模拟思维训练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对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小语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

”大纲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作文教学要注意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反映周围所发生的事物。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联想的思维方式进行写作。

联想思维是由某一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的人或者事物的思维方式。

联想思维是学生创新作文的主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联想思维训练方式有四种。

1.相似联想训练在小学语文课第九册《火烧云》中,作者由天空中火烧云的姿态,联想到奔马、小狗、雄狮等,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外出观察天空中的云得到相似的联想,做到作文前的胸有成竹。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
章 中心句 ,了解 詹 天佑 是我 国杰 出的爱 国工 程师 , 理成 章地 为 顺
老师 进行下 一 环节 的教 学做好 铺垫 。
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
而且 由竞 争而 产生 的奋 发 进取 、 敢于 创新 的精 神 和适 应 竞争 环境 的 心理 能力都 是二 十一 世 纪不 可缺少 的 现代人 素质 。 们教 师必 我
新市 徐公 店 》 ;童话 和情 节 曲折 的故 事可 以让 学 生读读 、演 演 ,
物 时 ,既要 知 道 “ 从来 如 此 ”又要 让 他们善 于 动脑思 考 ,打破常 规 ,就 可能有 新颖 独到 的见 解和 收获 。例如 ,在教 《 落花 生 》一 课 时 ,教师 不仅要 让 学生 学 习落花 生那 种外表 平凡 ,默 默无 闻 , 无 私奉 献 的品格 ,还要让 学 生 明白苹果 、桃子 、 榴那 种 既有外 石 表美 , 又很 实用 的特 点 , 是很 可取 的 。 如 《 假 虎威 》 也 又 狐 一课 , 教 师不 但要 引导 学生 认识 狐狸 “ 狡猾 ” 的一 面 , 且要启 发学 生 , 而

创新能力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98 20 0 0 1 — 1 0 6 62( 09) 3— 18 0
效 培养 学 生 的好 奇 心 。 三 、在实 践 中培养 学生创 新 能力

拓展 思 维空 间 ,培养 创新 能力 。
学 生是有 个性 的认 识 、实践 和 自我发 展 的主体 ,在 学 习上 , 教 师不 应一 味地要 求学 生循 规 蹈矩 , 而应 给学 生提 供 自由发 展 的 空 间 ,把 “ ”的权 利交 给学 生 ,把 “ ”的时 间还 给学 生 ,把 问 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
墨 一

己的语言去表达 , 逐渐树立起 创新学 习的 性 , 渗透科学性 , 启发创造性。 意识 , 在加强创新实践中锻炼才能 。
四、 自主学 习、 使 合作学习、 探究学 习 落到了实处
即活动 的某一部分做细、 做深、 做透 。 每一
由于 “ 活动” 目的设置 , 栏 学生可针对 次活 动都 能给学生一个假想 的时间, 一个 书本上将 要学 习的知 识进行 有 目的的探 猜 测思考 的过 程 , 然后再 动手验证 , 探 使 究 , 习前做好 必要 的准 备工作 , 习时 究的过程 实实在在地不流于形式 , 学 学 同时让
提 出问题 ; 第三 , 善于联想 , 善于理论联系 化 , 用好这根有 力的杠杆 , 培养学 生思 性地应用数学知识。 对 创造性 , 以及开发智 力、 实际。因此 , 在数学教学 中构建学生的建 维品质 的灵活性 、 模意识 实质上是 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 思维 培养 能力、 高解题速度是十分有益的。 提 能力 , 因为建模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 的思维活动。 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 三、 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五、 挖掘典型例( 题 。 习) 培养灵活思维 数学教学是学生创造性的活动过程 , 为 了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数学知 识 , 在课堂

在思考。也只有学生积极思考 了, 有创 问题 , 才 通过现 象除去非本 质的 因素 , 中 从 众所周知 , 数学 史上不少的数学发现 新的可能性。 构造 出最基 本 的数 学模型 ,使 问题 回到 来 源于直觉思 维 , 如笛卡尔 坐标系 、 费尔 3有意设疑。“ . 答疑不答 , 贵在启发” , 已知 的数 学知识领 域 ,就 能培养学 生的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之我见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程远见

数学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数学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数学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摘要]:本文所说的创新教育是指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就数学这一学科而言,它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由于它自身的特点:严密的系统和推理,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的合理性,使它成为了全世界的通用语言,不需要翻译,只要用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即可传达我们的思想,达到交流的目的。

如何在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值得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深思。

我以为创新意识的培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活数学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

创新人才都有一种追求普遍规律、乐于探索、爱好创新的欲望和需求。

但学生的数学创新欲望最初只是一种朦胧的、潜藏的、无意识的本能,它没有明确的、稳定的指向,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来激活它,可以说,学生的数学创新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数学教育的产物。

它的强弱完全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和熏陶。

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效诱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欲望会得到强化,创新本能会被逐渐激活,学生的数学创新活动的行为指向也会更为鲜明、稳定,其行为目的也更加确定突出。

在强烈的数学创新欲望的支配下,才会有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和坚定的创造性实践。

从数学创新欲望的激活到强化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数学教育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可以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数学教育,应将学生创新欲望的激活作为培育创新意识的第一要义,在教学中要很好的保护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好奇心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现在的中学数学新教材中,在必学内容中增加了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一些机会。

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之我见

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之我见

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之我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发展新知。

因此,要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实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往往将实验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只是通过大量习题的反复操练去提高成绩,将物理课上成了“第二数学”,其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身心疲惫,事倍而功半。

这种忽略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一味地强调记忆与运算能力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也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这也与今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背道而驰。

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理解为根本,借助数学手段来服务。

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公式等抽象的知识,通过实验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的积累,再通过分析现象,找出原因,得出结论,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下面谈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一、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安排实验,让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通过操作体验建立物理概念。

其中有些概念是很抽象的,学生比较难理解,这时运用适当的实验突破思维的难点,有特殊的作用。

例如,《电阻》一节的教学,电阻概念的引入:教师让学生们拿出自己搜集到的各种输电线,然后让学生们剥开绝缘皮看里面导体的材料:铜线、铝线。

教师介绍:生活中常用铜铝做输电线,一些重要的电器设备还用昂贵的银来做输电线。

紧接着提出问题:钢铁也是导体,又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钢铁做输电线呢?先让学生们做一个实验,分别将等长、等粗的铜丝和镍镉合金丝(电炉丝拉制而成)连入电路中,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以及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变化。

现象:用同一个电源给同一个小灯泡供电,通过铜丝的电流比通过镍镉合金丝的电流大,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教师解释:铜丝和镍镉合金丝都是导体,导体一方面容易导电,另一方面同时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中职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中职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型、 技术 型和创新 型人才 。 中等职业学校 的教育不但是
让学生掌 握理 论知识 的教育 ,更是让学 生具有 不断更
新知识 和技 能的教育 ,进而是提升学生综合 能力 的教 ’ 学生 的好奇心和创新欲。居里夫人说过 :好奇是人类 “ 育, 如何培养 中职学生 的创 新能力 , 造就创新 型的人 才 呢? 笔者结合 十余 年的电子技术教 学实践 , 从以下几 方
镌穆荔 黪菇嚣 誊
职生 创 新 能 力培 养 之
。一
大 田职 业 中专学校
章兴斌
在人类社会 生产 实践活动 中 , 创新是人类 智慧 的 最高表现 , 而教育 的宗旨就是把学生 的想象力 、 创造力
尽量 培养 起来 ,使他们能为社会 创造更 多的精神财富 和物质成 果。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 , 需要开拓
第三要具有过硬的本领 。 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
和启发, 必须具备“ 专与博”要具有统一的、 , 合理的、 多
元 的知识结构。我们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 知识 , 还要掌
握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 掌握驾 驭课堂教学实践的技 能, 更要善于掌握 和运用 创新的原理和方法 , 以现代化
教学技术和手段 ,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造就创新型人才。
是激发学生对 电子技 术产 生学 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把 死的知识讲 活,把枯燥无 味的内容进行 丰富的语言加 工, 把抽象的概念用生动形象的实例进行类 比 , 都能激
发 学 生 对 电 子技 术 产 生 兴 趣 和 好 奇 心 。
质教育 ; 具有创新精神 和创新 意识 的教师 , 只有 才能充
电子技术学重大突破 中的 曲折与反复 。这些 成功的喜
有创新精神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创设情景,为学生写作营造氛围,激活学生思维,扩大阅读,积累材料,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作文;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营造氛围;扩
大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
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语文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而作文教学则是其中的基石。

当前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东拼西凑、人云亦云的毛病,反映到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关键就是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创新思维的启迪。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笔者根据
个人的思考,谈几点建议。

1走生活化作文之路,是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源泉
1.1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入,
全面而客观的观察
力,势必使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用自己的眼睛去辨别和评价事物的真善美、假恶丑。

眼界宽了,认识广了,脑子里的素材充盈起来,写文章就得心应手,言之有物,为写作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让学生体验生活如果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解决有什么可
写的问题,那
么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则是解决写什么更有意的问题。

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就是要求学生需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想象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下会如何,从而形成种准确把握和品味“酸、甜、苦、辣”生活的能力,使写的文章融入恰如其分的感情和营造特定的氛围,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目的。

学生不会观察,就会对外界事物视而不见,写作时脑袋
空空,无什么可写;不用心去体验生活的滋味,文章就会缺
少一份真实、一份灵气,干瘪而无味。

罗丹说:对于我们
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教师要培养
学生写作创新能力,必须让学生为写作而观察,用心体验生
活,养成勤观察,细体验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的核心
作文教学中,培养写作创新能力是多方面、多角度、多
渠道的。

2.1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写作立意水平
横看成岭侧成峰” ,对同一事物,学生往往只注重正
面去理解,而忽视了反面,缺乏辩证思维过程。

在写作教学中有意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有利于开拓学生审题立意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文章主题的深刻性、鲜明性、时代性、创新性。

如对鹅卵石,有的同学从正面赞扬它的曲线美、光滑美、色彩美,说它“五颜六色天然秀,光洁圆润胜明珠” 有的同学从反面贬斥它圆滑世故,说它“潮涨进三步,潮退滚回去,翻过来一副面孔,滑溜溜深得处世之窍” 。

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使观点出人意料,极富创新闪光点。

2.2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拓宽学生写作创新空间学生作文“千
文一面,偷梁换柱”现象普遍,这往往是
思路难打开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散思维的培养,
主要是对学生写作思路作多角度扩展和深度的挖掘,寻找新
鲜的、有生命力的写作素材。

其方法就是根据作文要求给定
的信息分项发散,占有与文章有关的大量材料。

如《谈误会》题的写作,可引导学生以“误会”的人为中心发散训练:包括人的年龄、职业、关系;由“关系”又发散为:朋友、上下级、亲人、甚至敌人、病人和盲人等。

对《争辩》一题,
可从争辩的“物”进行发散思维:人和人、草和树,地球和污染争辩等。

可见学生一旦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可以突破素材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境界大开。

2.3培养想象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构思
文似看山喜不平。

”好的文章应情节动人、精于构思,
这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想像力又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
务,其方式有,一是结合学过知识进行再造想象。

如结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让学生发挥想像力,构思于勒是富翁的情节。

二是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想象。

象《二十年后的我》、《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希望……》等作文,让学生学会假设、推理、想象、开拓他的想象空间,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

2.4培养直觉思维,诱发学生写作灵感
苏轼说“道可至而不可求” ,意思是循序渐进的积累,
道自然而至。

直觉思维是未经过逻辑推理的“顿悟”,必须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这要求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习惯,又要善于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在知识与灵感之间,帮助学生自我感悟,搭建起直觉思维的桥梁。

只要有意识去锻炼,只要坚持不懈去积累,直觉思维所带给学生的是洋洋洒洒,下笔如神的境界。

3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创新型的语文教师
3.1变苛求为赏识,加强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在传统作文教学
中,教师以学生完成任务的多少、优劣
予以褒贬,已不适应面向全体,培养每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

时代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发展,多
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的兴趣,用师生间平等民主的互动关系,培育写作创新的土壤。

3.2加强学习、勤于实践,优化教师写作知识结构和能
力结构
知识经济的到来,终身学习成为时代的特征,师生间不
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

教师如果不具备系统扎实的写
作理论,特别是具备投身写作的实践能力,面对学生创新写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它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
作的需要,将无地自容。

福楼拜对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个动词和形容词……。

”这说明不勤于“下水”的教师不但不能准确指导、批改学生的作文,而且长期搁笔,思路淤塞,甚至不如学生思路新颖、语言流畅,何谈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没有固定的模式。

马克思说:
“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探索创新。

”写作创新的根
本就是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这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作文教学,重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开发。

相信,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创新作文教学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