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保守主义
川普:保守主义与美国白人的焦虑

川普:保守主义与美国白人的焦虑川普:保守主义与美国白人的焦虑张铁志并不是到了杜林普(川普),共和党才开始疯狂。
在共和党议员办公室工作28年的资深幕僚洛夫格林(Mike Lofgren),一直以来视自己为一位专长于国防预算的专业人士,而共和党曾经也算一个理性的政党。
但到了2011年,他觉得这个政党已经陷入疯狂。
他只能离开,并写下一篇文章《告别一切》(Goodbye to All That)。
文中批评现在的共和党宛如一个疯狂教派,不仅被华尔街和企业金钱所控制,只想为富人谋利,且被一群极端右翼把持,仿佛20世纪初期的威权政治运动;在其中“一小撮有纪律的极权主义者把民主当工具来伤害民主。
”这篇文章被热烈传阅。
美国知名的保守派评论家卡根(Robert Kagan)在最近写文章说,杜林普其实是共和党自己创造出来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s Monster):“难道不是共和党过去疯狂的“阻碍主义”(obstructionism)……教导了共和党选民所谓政府、制度、政治传统、政治领袖和政党自己,都是可以被抛弃、忽视、侮辱和嘲笑吗?”难道不是他们不断地操弄草根选民的愤怒、放纵最极端的言论,造成了今日的恶果吗?当然是。
但是,杜林普的成功不仅是反映共和党的疯狂,也有共和党缺乏的理性。
1.现代保守主义的重要转折点是1964年。
极右派的高华德(Barry Goldwater)代表共和党参选总统,结果是,他的极端立场导致大选惨败,但却赢得了共和党的未来。
《纽约客》(New Yorker)的评论家乔治帕克(George Packer)说的好,美国保守主义运动是在高华德时期开始,尼克逊(尼克森)带入政府,列根(雷根)让其受欢迎,金里奇(金瑞契)让其激进化,而小布殊(小布希)让其破碎。
在1960年代,美国爆发了不同价值的文化内战,尤其是黑人民权运动挑战了既有的白人种族主义。
也是在1964年,当民主党的詹森(Lyndon B. Johnson)政府通过民权法案后,詹森总统和助理说:“我想我们刚把南方,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送给共和党了。
美国两大政党

• 从以上三例来看,,‘大政府,,与“小政府 ”的药方均为有效,因为美国两大政党在政 府权力与作用问题上早已界线分明,只要 社会条件与时机有利,争得中间势力同情, 政治钟摆的方向将会很明显。
• 美国两大党关于大、小政府之争在国会立 法中表现得同样激烈。
• 尽管有议员跨党投票现象,总的说来,共 和党和民主党对与政府权力有关的议案的 表决通常是营垒分明。克林赖1993年当政 后,其刺激经济的法案在参议院遭到共和 党议员封杀,其联邦赤字减缩法案也受到 参众两院共和党议员一致抵制。
• 克林顿一入主白宫,民主党议员急忙又将 被布什否决的一些法案重新通过(如 "Family Leave Bill"),交由民主党总统顺利签 署。
• 关于大、小政府的党派之争并不限于联邦 国会,在美国五十州的州议会里,类似的 情形同样存在。
• 一般说来,美国当代的自由主义理论推崇 革新、容忍与社会平等,主张观念、制度 和法律应随社会环境之改变而变迁;而保 守主义思想则强调文化延续性,注重传统 价值、社会稳定与宗教之作用。
具体政洽领域
• 在具体政洽领域,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 最大分歧莫过于“大政府”与“小政府”之争。
• 保守主义理论从维护个人自由这个基点出发, 坚信政府权力之扩大即意味著个人自由之缩小。 这种理论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对社会问 题的涉人必定会危及美国文明的根基-个人自 由。更有甚者,保守主义理论还认为联邦政府 的社会福利、高开支、高税收、及保护少数民 族权益等政策均不同程度的造成或深化了美国 的社会经济问题,如生产率下降,通货膨胀, 中上阶级收入减少,商企界投资热情不高,懒 人依赖政府救济等等。
• 在布什执政期间,民主党虽在参案两院占 有优势,成功地通过了几十个法案,但由 于共和党占据白宫,布付利用总统权力将 那些与“大政府”有关的法案一一加以否决。 四年期间,布什总共否决了近三十个国会 两院所通过之法案,只有关于政府对有线 电视价格施加控制的一个法案后来又被两 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成为法律,其余均 为夭折。
保守主义抑或进步主义——试论美国最高法院在进步运动中的角色变迁

邦政府和地方政府) 或总统在进步运动中扮演 了至 关重要的导向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而最高法院则扮 演
着保 守的、 退步的角色。事实上 , 最高法院与进步运动保持 着复杂而微妙的关 系: 最高法院在 坚持 个人人 身和财产权的基本政治原则下, 对政府干预社会的活动以及公共管理权 力给 予了有限的支持。也就是说,
然而在公众舆论要求改革以及一些进步的法理学家学者与政论家的推动下特别是受到来自公众要求罢免法官以及撤销司法判决以制衡法院权力的压力下保守的法院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进步主义社会政治改革运动
2 1 年第 l 01 O期 21 年 l 0 1 O月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E O O I N O ILD V L P N C N M CA D S CA E E O ME T
由或财产 ; 在州管辖范 围内, 也不 得拒绝 给予任何 人以平等法律保护 。 这一款 中最 为关键 的问题 ”
形进一步发展。19 85年 , 波洛克诉农 民信贷公司 案中 , 法院裁定所得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间接的
律, 日益成为维护富豪政治与私有财产的工具 。 这种宪法理论的基本宪法依据是 16 年通过 8 8
的美国宪法第 l 4条修正案 的第一 款: 所有在合 “ 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 国并受其管辖的人 , 都是合众 国的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 , 都不得制定 或实施限制合众 国公 民的特权或豁 免权 的任何法 律; 不经正当法律程序 , 不得剥夺任何人 的生命、 自
根据美国的宪政体制 , 国会立法 , 最高法院司 法。美国最高法院在制定公共决策方 面同立法机 关与行政机关发挥着 同等的作用 。根据 司法审查 程序 , 最高法院有权拒绝执行立法机关制定 的、 但 法官认 为与宪法相抵 触的法律 之权…㈣ ) 。这种
“特朗普现象”与美国的保守主义政治

“特朗普现象”与美国的保守主义政治作者:程东金美国的政治周期又进入了大选年,此次大选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这个堪称最成熟的民主国家中,类似特朗普那样通常是不健康民主特产的反常政治家一路前进。
对观察政治的人士来说,“特朗普现象”可以说是多年来美国诸多社会、政治和经济矛盾集中爆发的表征。
作为局外人的特朗普是以共和党人提名人的身份参选的;控制着当前共和党大权的,则是一群保守主义者。
沿着战后保守主义的发展这一线索,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当前美国政治的若干特征。
二战以后,美国的保守主义始终是美国政治中强有力的存在。
多年来,右翼共和党人几次遭遇选举惨败,却又出人意料地强势反弹、重振士气。
在反对国家“新政”的斗争中,右翼保守主义者必须先战胜党内的温和派对手,赢得共和党的控制权,再与自由派民主党争夺政府的控制权。
保守主义在第一轮战斗中,逐渐取得优势,控制了共和党;在第二场战斗中,却是胜败参半。
在《开罗全球事务评论》(The Cairo Review of Global Affairs)2016年冬季卷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唐纳德·克里奇劳(Donald T. Critchlow)教授发表《理解保守主义》(Understanding Conservatives)一文,讲述了一个现代人所熟知的故事:现代美国保守主义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1930年代,它诞生于一批知识分子和政论作家的圈子中,在1950年代演变为一场共和党内的政治运动,在1964年总统竞选中展露头角并逐渐重塑了共和党,直至1980年代之后,成为美国政治传统的主流之一,甚至一度成为主导性力量。
一波波进步主义改革的浪潮和罗斯福新政,逆转了美国传统的有限政府哲学。
现代保守主义的诞生正是源自右翼对于新政的回应。
最初,保守主义者的回应不成体系,缺乏有效的组织。
政治和商业界的保守主义者甚至一度偏执地反对创建任何可持续的政治平台。
这样,有分量的抵抗最早来自知识界。
浅析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过程中两大主流思潮博弈

义 的历史 。从此以后 , 以政府干预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 的传统 ,
民主党信奉 自由主义,经济 上主 张国家适度积极干 预; 共 尤其是现代 社会 福利 制度的传统, 成为美国社会 中一种新 的主 和党信奉 保守主义 , 经济 上主张放任 自由, 之后所信 奉的新保 流 政 治传 统 。
的影响,本文仅就 美国社会 中两种主要 政治理念 —— 自由主义和保 守主义对 以医疗制度 改革设计 为代表 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的
影响以及 两者 的相 互作用 、 兴表 消长做 了分析 . 【 关键词】 新保 守主 义; 自由主 义; 社会保 障制度
一
、
背景和历程
此 ,保守主义 的基本信念和立场与 古典 自由主义有承继关 系,
经济观察
浅析 美 国社会福利制 度发展 过程 中 两大 主流思潮博弈
黄淼 东
(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 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 摘 407 ) 3 0 2
要】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 的形成 、 发展 和转型受到美 国经济、 政治 , 社会 史 历 文化传统 当时环境和价值观 念等多种 因素
保守主义与 自由主义相互斗争, 随现 实经 济社 会发展又不 断 自己才是“ 自由主义 ” 伴 真 。但较量的结果是, 罗斯福 的社会 自由 针对 现实 自身理论进行修正 , 二者在博 弈中相互吸收并妥协 的 主义取代 了胡佛的放 任 自由主义, 从而彻底改写 了美 国 自由主
过程 。
守主义承认了 国家经济干预 的合理性和正 当性 , 但主张 限定在 在 2 0世纪 3 年代至 7 0 0年代 的 4 0多年 中, 虽然社会 自由 很小的范 围和程度 , 但这两个概念 的内涵在 不同的历史 时期 是 主 义 在 美 国居 主 导 地 位 , 作 为 自 由主 义 的挑 战 者 , 守 主 义 但 保
保守主义专题知识讲座

1.经济政策倾向“利润至上”原则
资本旳本性是追逐利润,古典自由主义 提倡旳自由放任旳市场机制,根本目旳在 于确保资本获利最大化。里根~撒切尔革 命旳目旳就是重建资本利润至上旳原则和 架构,以为罗斯福秩序时代对资本课以重 税后旳再分配策略严重地损害了资本旳发 明性。
供给学派以为,“对拥有资本旳富人征以过多 旳税赋势必影响资本再投资旳主动性,一样,对于 用这种税收给穷人以过多旳补偿势必减弱他们旳工 作动力,两者都将造成生产效率旳低下。”
在里根执政期间,富人旳纳税额在总税收中旳百 分比从70%减至50%。
对此,罗纳德·多尔旳评价是,这种模式旳目旳就 是“从假资本主义变成真正旳资本主义,即从原先 主要为雇员谋利益旳企业改革成主要甚至专门为股 东谋利润旳企业。”一样,英国也实施多种有利于 资本逐利旳改革措施,撒切尔革命后,英国经济确 有较快旳增长,然而从增长中获利旳是拥有资本旳 富人,“最低收入群体不再从经济增长中受益。”
减税收,鼓励私人企业,降低政府干预。”
里根经济学另一理论支柱—— 以哈耶克为代表旳 新自由主义学派,强调市场旳自发调整作用,以 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一条走向“奴役旳道路”, 因为“在情况如此复杂旳当代社会,对于中央政 府去处理一种涉及如此规模旳资本价值信息并到 达竞争性旳资本应有旳效果是不可能旳事情。哈 耶克崇尚私有制, “私有制永远是最合适旳,它 将确保最畅捷和最有效旳竞争机制,可悲旳是, 这个极其主要旳原则经常被某些经济学家忽视。” 在供给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理论指导下,
撒切尔旳主义旳主旋律:效率
政治价值理念:老式
经济理论和经济她开出旳药方是:限制工 会力量、推行私有化。
成果:英国经济有了起色,但是用英国 《独立报》撰稿人约翰·雷图旳话说:“在 那些年里,英国旳贫富差距急剧加大。有 人生活确实得到很大改善,但英国社会为 此付出了很大旳代价,犯罪率上升,小区 破裂和分化。”
论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

论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作者:许明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1.陈毓钧保守主义与美国政治 19902.丹尼尔·贝尔.张国清意识形态的终结 20013.段琦.陈东风.文庸基督教学 20004.列奥·施特劳斯.彭刚自然权利与历史 20035.刘军宁保守主义 19986.刘绪贻.杨生茂战后美国史 19897.伦纳德·西马克.马克·西马克.金君晖.潘同文美国的权势集团 19948.吕磊.钱乘旦美国的新保守主义 20049.迈克尔·哈林顿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困 196310.R·G·哈钦森.段琦.晓镛白宫中的上帝 199211.任晓.沈丁立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 200312.托马斯·戴伊.梅士.王殿宸谁掌管美国:卡特时代 198013.小阿瑟·施莱辛格美国共和党史 197714.张友伦.李剑鸣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运动和政府改革 199215.刘澎宗教右翼与美国政治 1997(04)16.张立平论当代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期刊论文]-太平洋学报 2002(4)17.张毅里根之后的政局 1987(03)18.钟文范七八十年代美国宗教新右派活动 1997(03)19.钟文范战后初期美国的保守主义思想运动 1996(01)20.Bell Daniel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197621.Bloom Alexander Prodigal Sons 198622.Bloom Allan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How Higher Education Has Failed Democracy and Impoverished the Souls of Today's Students 198723.Blumenthal Sidney The Rise of the Counter-Establishment 198724.Brauer Carl M.John F Kennedy and the Second Reconstruction 197725.Buchanan Patrick Conservative Votes, Liberal Victories 197526.Burke Edmund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France 200127.Burnham Walter Dean The Current Crisis in American Politics 198228.Caplan Lionel Studies in 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198729.Chubb John E.Paul E Peterson The New Direc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198530.Clubb Jerome M.William H Flanigan.Nancy H Zingale Partisan Realignment: Voters, Parties, and Government in American History 198031.Dawidowicz Lucy S.Leon J Goldstein Politics in a Pluralist Democracy: Studies of Voting in the 1960 Election 197432.Diamond Sara Not by Politics Alone: The Enduring Influence of the Christian Right 199833.Dolbeare Kenneth M.Linda J Medcalf American Ideologies Today: Shaping the New Politics of the 1990s 199334.Edsall Thomas Byrne The New Politics of Inequality 198435.Edwards Lee The Conservative Revolution: The Movement That Remade America 199936.Ehrman John The Rise of Neoconservatism 199537.Ferguson Thomas.Joel Rogers Right Turn: The Decline of the Democrats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litics 198638.Friedman Milton Capitalism and Freedom 196439.Gerson Mark The Essential Neoconservative Reader 199640.Goldwater Barry M The Conscience of a Conservative 196l41.Gottfried Paul The Conservative Movement 199342.Himmelstein Jerome L To the Righ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Conservatism 199043.Johnstone Ronald L Religion in Society: A Sociology of Religion 199244.Kagan Robert.William Kristol Present Dangers: Crisis and Opportunity in American Foreign andDefense Policy 200045.Kirk Russell The Conservative Mind: from Burke to Santayana 195346.Kristol Irving Neoconservatism: the Autobiography of an Idea 199547.Maisel L Sandy The Parties Respond: Changes in the American Party System 199048.Marsden George M Fundamentalism and American Culture 198049.Marsden George M Reforming Fundamentalism, Fuller Seminary and the New Evangelicalism 198750.Marsden George M Understanding Fundamentalism and Evangelicalism 199151.Marry Martin E.Applely R Scott Fundamentalisms Observed 199152.Marry Martin E.Applely R Scott Fundamentalisms and Society: Reclaiming the Sciences, the Family, and Education 199353.Moynihan Daniel Patrick Maximum Feasible Misunderstanding 196954.Nash George The Conservative Intellectual Movement in America Since 1945 197655.Phillips Kevin P Post-conservative America: People, 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a Time of Crisis 198356.Phillips Kevin P The Emerging Republican Majority 196957.Piper Richard J 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s: American Conservative and Liberal Govermance Prescriptions Since 1933 199758.Podhoretz Norman Breaking Ranks 197959.Reinhard David W The Republican Right since 1945 1983。
保守主义案板

保守主义一、什么是保守主义二、保守主义的起源三、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及政治理念四、新保守主义的含义及产生原因五、美国的新保守主义世界观的内容参考书目著作: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3.Charles W. Dunn & J. David Woodard, Conservative Tradition1、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任晓、沈丁立主编:《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in America, Maryland: 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 2003.论文:1、秦维红:“从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派别的划分看二者的涵义和关系”,《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或《政治学》2006年第7期2、王恩铭:“论美国新保守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0期。
一、什么是保守主义保守主义来源于一种自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把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欣赏和失去它的恐惧集于一身。
它宁可要熟悉的东西而不要未知的东西,宁可要经过考验的东西而不要未经考验的东西,宁可要事实而不是神话,宁可要现实的而不是可能的,宁可要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宁可要附近的而不是远处的,宁可要足够的而不是过多的,宁可要便利的而不是完美的,宁可要现在的笑声,而不是乌托邦的狂喜。
——Michael Oakeshott,”On Being Conservatism”保守主义:“如果把保守主义在各个时期、各个国家所拥护的制度罗列出来的话,它将包括国王专权、君主立宪、贵族特权、代议民主、总统独裁、高关税和自由贸易、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国家主义和联邦主义、遗产继承社会,此外还有资本、市场社会及各种各样的福利国家等等。
毫无疑问,今天的保守主义者不会热衷于那些它现在不感兴趣的制度和实践。
但是,保守主义者也许会吃惊地发现,他们在自己国家的历史上曾经捍卫过他们现在所痛恨的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保守主义内涵与渊源
040801015 焦阳
摘要:20世纪70年代之后,保守主义逐渐复兴并开始与自由主义比肩而立、分
庭抗礼,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美国保守主义传统及其演变和发展过程
加以分析梳理,以便对这一思潮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保守主义 内涵 渊源
总而言之,保守主义者普遍坚持传统,反对激进的变革,尤其反对革命,但
却并不反对进步,主张以稳妥的方式促进社会进步。保守主义没有确切统一的定
义,因为它并非是一种真正的意识形态,也缺乏对未来的完整设想,保守主义思
想因时因地而不同。亨廷顿说:“保守主义是一种情景意识,一种针对现状的挑
战,当人们因为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社会突然间不复存在而感到害怕并力图反对
时,他们就变成了保守主义者”[1]
究竟什么是保守主义?最简单的答案就是顾名思义:“保”就是保持现状与
稳定,“守”就是守住传统和秩序。进一步说,保守主义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传
统高于科学,等级高于平等,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主义,神的法则或自然法高于世
俗法;保守主义还认为现行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对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分配,都
是“存在即合理”因而是值得保存的。因此,保守主义反对变革,尤其是激烈的
变革,当然最反对革命。事实上,历史上保守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就是由革命或激
进变革所引发的反动,例如保守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就是由革命或激进变革所引发
的反动,例如保守主义的鼻祖埃德蒙·帕克的理论核心便是针对法国革命及其思
想渊源启蒙运动的批判,而保守主义的另一位主要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
主张也离不开对罗斯福“新政”及其知道思想凯恩斯主义的抨击。在保守主义的
思想史上,这两位都是值得一提的里程碑式的人物。理清了他们的思想脉络,我
们对保守主义的内涵和渊源就多了几分理解。
帕克是18世纪英国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早年的思想尚属保守的自由主
义范畴,到法国大革命以后转向全面保守,因系统阐述保守主义这里而被尊为“现
代保守主义之父”。帕克的思想可以粗略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人性、
人权和平等自由等问题上,针对以卢梭为代表的主张“人性本善”、只是在不合
理的社会桎梏下才无法发扬,因此需要进行社会改革以给人以最大自由的自由主
义观点,帕克针锋相对地指出“人性本恶”,如果不受社会的制约就会露出无法
无天、相互残杀的邪恶本性;他也反对“天赋人权”论,把人权抽象化、神圣化,
指出个人权利总是由社会来规定、提供和保障的,何况权利必须与义务并行而且
相当;帕克公然反对“平等”原则,认为社会本来就是而且应当是有等级的,因
为“等级制体现了伟大的自然秩序”[2];帕克还拒绝自由主义关于人“生而自由”
的绝对自由理念,指出他们宣称的自由就是摆脱“美德施加给激情的那些制约”。
“作为回应,帕克提出了社会自由---自由由于对社会中每个人的平等制约得以
保障”[3]
其次,帕克痛恨作为一切激进变革乃至革命的思想基础的理性主义,即“从
先验的或设定的前提推导出整个观念体系的做法”。帕克认为,法国革命的疯狂
与灾难,就是因为自由主义者认为他们可以完全抛弃旧有的传统和经验,而单从
诸如“人权”、“自由”“平等”等抽象观念经由理性推导设计出全新的社会所致。
革命者为了抽象的崇高目标对具体的人民和社会肆意摧残,“疯狂地牺牲目前以
成全将来”[4],结果革命就成为一场非但没有促成进步反而导致倒退的劫难。在
帕克看来,人类的最高指挥存在于历史、经验和传统之中,因为从中导出的理论
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因而是可靠、可行的。因此,“人类在现实中遇到任何困
难,不应向前看,通过构想虚幻的未来去解决,而应向后看,向历史要答案,在
传统的智慧中获得前进的源泉和动力。”帕克不但反对革命,甚至反对激进变革,
因为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部分如机构、程序、法则、规范和信
仰、理想、观念、情感等等都是经过多年磨合才相互适应、配合运转的,社会的
进化只能是任其自然在不知不觉中缓慢进行,如果革新家硬要根据纯粹理性的社
会蓝图去随意置换社会部件,其结果只能是机械拼凑,毫无体系可言。帕克的这
些理论后来成为保守主义反对各种革命以至变革的思想武器。
最后,在政治上,帕克拒斥关于平等权利、普遍选举、多数统治、人民主权
等
原则上认为社会应由少数他称为“自然贵族”的精英治理。他鼓吹秩序与法律——自然
法、宗教法和习惯法,提倡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均衡与合作。对于帕克而言,弥足珍贵的
还有编制社会的纤维和纽带——家庭和社区,支撑社会的精神支柱宗教和伦理,以及作为一
切社会安排基础的私人财产权。对于后者,帕克特别推崇,在三指出剥夺私人财产的非法性
及其对社会的危害。这成了后来保守主义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尤其是通过税收和转移支
付“劫富济贫”的理论基础。在经济方面,帕克没有系统的理论。他反对政府干预物价和工
资,尽管他不反对政府在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失灵上行使有限职权。帕克在保守主义经济
理论上留下的空白后来为经济学家哈耶克所填补。
西方保守派之所以如此推崇哈耶克,是因为他毕生以反对社会主义(包括社会民主主义)
和集体主义、反对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为己任。1929—1933年的大萧条使资本主义面临空
前的危机和寻找出路的挑战。凯恩斯的诊治是:衰退的起因是有效总需求不足,药方是大力
增加公共开支以刺激需求。哈耶克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驳:衰退发生是因为经济增长失去平
衡所致,即扩大生产的投资速度超过了储蓄的供给,这是景气的正常后果,也是对经济过热
的自然调整,本不必惊惶失措;即使要防止其过度,也只能靠减少而不是加强政府干预。哈
耶克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是有一整套理论依据的:对经济活动至关重要的有关需求和供给的信
息,源于千百万消费者和商人的头脑中,其量过于庞大,也过于分散,根本不可能成为个别
人甚或国家机器所掌握,只有自由市场中的自由价格才是唯一能够最有效地传递和处理这类
信息的媒介。任何通过中央计划和国家干预的方式达到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想法,都只会导
致灾难后果的幻想。
[1] Samuel P.Huntington. Conservatism as an Ideology[J].
American Polotical Science Review,1957,51(2)454-473.
[2] 蒲兴祖、洪涛主编:《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
[3] 埃德蒙·帕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4]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