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的副作用
常用心血管药物

常用心血管药物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巯甲)、依那普利(依苏)、贝那普利(洛汀新)、培哚普利(雅施达)。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而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
适应证:高血压、心力衰竭。
副作用:咳嗽、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性水肿、高钾血症、蛋白尿、低血压、头痛、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眩晕、味觉异常。
二、抗高血压药-直接血管扩张剂硝普钠作用机制:是一种硝基氢氰酸盐,直接作用于动静脉血管床的强扩张剂。
该药对阻力和容量血管都有直接扩张作用,对后负荷的作用大于硝酸甘油,故可使患者的左室充盈压减低,心排出量增加。
对慢性左室衰竭患者的急性失代偿,本品比速尿收效更快,更强。
适应证:高血压急症、急性左心衰竭、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主动脉夹层时的快速降压。
副作用: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压,肾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肌肉抽搐、出汗、头痛及心悸,长期输注期间,可能发生硫氰酸盐的潴留。
三、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
阿司匹林能与环加氧酶活性部分丝氨酸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反应,使酶失活,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对血小板有强大促聚作用的血栓烷A2的产生,使血小板功能抑制,同时也抑制血管内皮产生前列环素,后者对血小板也有抑制作用。
适应证:缺血性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不稳定性心绞痛。
副作用: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可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和肝、肾功能损害,可有过敏反应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
四、抗心肌缺血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亚硝酸异戊酯、单硝酸异山梨酯(欣康)。
作用机制:对多种平滑肌有扩张作用,特别是对静脉血管平滑肌作用更为显著,其机制是促进血管内皮生成一氧化氮,通过一系列信使介导,改变蛋白质磷酸化产生平滑肌松驰作用。
卡托普利的功效与作用

卡托普利的功效与作用卡托普利(Captopril)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它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并且在临床上也对其他疾病如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本文将会详细探讨卡托普利的功效与作用。
卡托普利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从而有效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其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来实现。
ACE是一种酶,它能够将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收缩血管、催化抗利尿激素和促进交感神经系统等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卡托普利通过抑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
卡托普利也可通过减少血管内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促进激活释放一种称为缓激肽的物质。
缓激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引起血管扩张、抗凝血、抗炎症等作用。
这些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除了降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外,卡托普利还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高血压往往会导致肾脏损伤,从而产生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卡托普利通过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肾小球内压力等途径,保护肾脏免受高血压的损害。
此外,卡托普利还可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冠脉血流。
心脏负荷是指心脏在工作时所承受的负担,它包括血液容量的增加、心脏收缩期末负荷的升高等因素。
高血压患者由于血液容量过大以及心脏壁厚度增加,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卡托普利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血液容量和心脏收缩压,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冠脉血流,预防心脏病发作。
总的来说,卡托普利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以下主要的功效与作用:1. 降低血压:卡托普利能够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来降低血压,从而有效治疗高血压。
它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2. 改善心脏功能:卡托普利能够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它可以减少心脏收缩期末余量,降低心脏负荷,提高心脏功能。
3. 保护肾脏:卡托普利可以通过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等途径,保护肾脏免受高血压的损伤。
卡托普利服用方法

卡托普利服用方法卡托普利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它主要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降低血压,进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卡托普利服用方法如下:1. 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首先,患者在服用卡托普利前应该咨询医生或者药师,了解用药的具体情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剂量的处方,并告诉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卡托普利。
2. 遵守用药说明患者在服用卡托普利时应该严格遵守用药说明。
一般情况下,卡托普利每天一次,每次剂量为25mg,通常是在早晨服用,可以在饭前或者饭后服用,但要尽量保持每天服药的时间相同。
如果医生有特别的要求,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嘱咐来服用药物。
3. 口服服用卡托普利是一种口服药物,通常以片剂的形式供患者使用。
患者只需要用清水将卡托普利片剂吞服下去即可。
在服用的过程中,患者要确保服用药物的剂量正确,并且不要随意中断或者增减剂量。
4. 饭前或饭后服用卡托普利的药效会受到食物摄入的影响,但一般来说可以在饭前或者饭后服用。
不过,要根据个人的习惯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最佳的服药时间。
5. 服药期间禁酒在服用卡托普利期间,患者需要避免饮酒。
酒精和卡托普利同时服用可能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伤害。
所以患者在服用卡托普利期间要杜绝饮酒行为。
6. 定时检查血压在服用卡托普利期间,患者要定时检查血压,以便了解药物的疗效。
如果发现血压不稳定或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要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卡托普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患者在使用时应该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按照用药说明来正确使用药物。
此外,患者在用药期间要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氯沙坦钾片与卡托普利片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异同

氯沙坦钾片与卡托普利片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异同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及时治疗会有严重的后果。
对于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氯沙坦钾片和卡托普利片是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两者有何不同呢?下面就从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异同。
药理学氯沙坦钾片氯沙坦钾片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通过竞争性地与AT1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效应,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所致的血压升高、血管收缩等生理反应,有效降低血压,还可改善心血管系统疾病。
卡托普利片卡托普利片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合成,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抑制血压升高,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此外,卡托普利片也可扩张小动脉和静脉血管,降低周围阻力,增加心脏前负荷和心输出量,降低左室负荷和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
临床应用氯沙坦钾片氯沙坦钾片适用于高血压,尤其是高血压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常规剂量为50mg/d,可根据患者疗效或不良反应情况调整剂量。
治疗前应注意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禁忌症和副作用等。
使用期间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皮疹、头晕、眩晕、咳嗽、嗜睡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卡托普利片卡托普利片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异常、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常规剂量为6.25~12.5mg/次,每日1~2次,具体的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
治疗期间应注意患者的血压、肾功能和电解质等指标的监测,以及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两种药物的异同相同点1.都是降压药物,适用于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
2.都是口服制剂,易于患者服用,并且剂量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不同点1.作用机制不同:氯沙坦钾片的作用是通过竞争性的抑制AT1受体,而卡托普利片则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合成。
2.适应症不同:除了高血压,氯沙坦钾片还可以用来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而卡托普利片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
五种类型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五种类型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一般在治疗高血压时,心内科医生更多考虑的是药物疗效,而不够重视降压药物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尤其当高血压患者出现并发症或伴发其他疾病时,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这时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用药是一种医术,也是一种艺术。
怎样因病施药,同时应用两种以上药物时的配伍、剂量及患者机体情况等等问题都必须严加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使药效1+1>2,而不良反应1+1<2。
现将常用的几种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简述如下:一、利尿剂不良反应1. 低钾血症由于利尿剂使肾脏排钾增多而引起低钾血症,主要症状是四肢无力,少数患者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如平时注意摄入含钾、镁的蔬菜水果,一般不会引起,但在服药期间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则应及时检查血钾。
如果血钾降低要及时补充氯化钾,并少吃含糖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应定期监测血钾、钠等,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尤其是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注意及时补钾。
2. 低钠血症由尿钠排出增加引起,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眩晕、嗜睡、思维混乱、多尿或少尿甚至无尿等,日常饮食较少易发生低钠血症。
研究发现[1],约30% 的患者在长期服用利尿剂后会出现低血钠症状,长期服用噻嗪类药物时患者低血钠症的发病率高5 倍。
影响低血钠的因素还包括年龄、体重指数及肾小球滤过率等。
3. 低血压由排尿多且未及时补充水分引起,表现为口干、乏力、晕厥等,尤其是与血管扩张剂一起用时容易发生。
有些患者对利尿剂很敏感,常规剂量即可引起大量排尿。
因此,用利尿剂要从小剂量开始,并注意适量饮水,适时测量血压,一般利尿剂不要与血管扩张剂同用。
利尿剂引起大量排尿时可同时发生低钾、低钠和低血压症。
这是一组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急症,应该提高警惕。
4. 高尿酸血症服药后有些患者短期内血尿酸轻度升高,但小剂量长期治疗大多可恢复正常。
利尿剂一般不会引起痛风,但原有痛风病患者则可能诱发关节红肿等痛风发作。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最好不要用利尿剂。
卡托普利的分子式

卡托普利的分子式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卡托普利的分子式是C9H15NO3,是一种常用的ACE抑制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衰等疾病。
心内科常用药作用副作用

心内科常用药物药理作用降压药(1)ACEI类(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阻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而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副作用:咳嗽、急性肾衰、血管性水肿、高钾、低血压、头痛、皮疹、眩晕等。
培哚普利(雅施达):初次口服:4—8 mg/ 天,极量16 mg/ 天;适应症:高血压、心衰。
说明:低血压、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有严重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梗阻或狭窄的患者慎用。
卡托普利(开搏通):初次口服:6.25—12。
5mg,2-3次/ 天,极量150—450 mg/ 天;适应症:高血压、心衰、心梗后左室功能减退的治疗、糖尿病性肾病。
依那普利(悦宁定):初次口服:2。
5mg,1-2次/ 天,极量:40 mg/ 天;适应症:高血压、心衰。
贝那普利(洛丁新):初次口服:10 mg/ 天,极量80 mg/ 天;适应症:高血压。
(2)ARB类(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对AT1受体的拮抗方式不同分为竞争性、非竞争性及混合性拮抗。
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副作用:头痛、体位性低血压、过敏、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
替米沙坦(美卡索):每日20—80mg;适应症:高血压。
厄贝沙坦:(安博维):适应症: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缬沙坦(代文):80mg或160mg,每日一次。
与利尿剂同时服用;适应症:高血压、心衰. (3)CCB类(钙通道阻滞剂):抑制钙离子内流的作用,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同时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下降.硝苯地平缓释片:扩张冠状动脉,尤其是大血管,甚至能扩张不完全阻塞区的健全血管。
还可降低冠状动脉平滑肌的张力,防止血管痉挛.用于1。
高血压2。
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非洛地平:选择性钙离子拮抗药,选择性扩张小动脉,对静脉无此,可增加输出量和心脏指数,显著降低后负荷,而对心脏收缩功能、前负荷及心率无明显影响。
《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

抗高血压药物是种类较多、使用广泛的一类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正确地选用这类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是高血压治疗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这类药物主要有贝那普利、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莫昔普利、培哚普利、雷类普利和群多普利。
其常见或严重的不良反应有:咳嗽(妇女和老年人更易发生),低血压(特别是使用利尿剂或体液损失者)、皮疹等,另外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者易发生急性肾衰竭、血管水肿;若同时服用含钾补充剂或留钾利尿剂则易发生高血钾症。
轻、重度味觉干扰,肝毒性,胰腺炎和锂的清除减少等不良反应也有报道。
除非有肾功能障碍,否则很少发生血恶液质和肾损害。
怀孕中、后期使用会增加胎儿死亡率。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该类药物主要有坎地沙坦、依普沙坦、依贝沙坦、洛沙坦和缬沙坦,其不良反应与 ACEI 相似,可发生高血钾症、肾损害和低血压,但不发生咳嗽并很少引起血管性水肿、味觉干扰和肝功能损害。
3.β肾上腺素能阻止剂3.1 非选择性和有心脏选择性的β肾上腺素能阻止剂前者主要有普萘洛尔、噻吗洛尔、纳多洛尔、吲哚洛尔、喷布洛尔和卡替洛尔,低剂量的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醋丁洛尔和倍他洛尔有心脏选择性,但在剂量高时选择性作用减少。
此类药物可发生疲劳、抑郁、窦性心动过速、阳萎、运动耐受性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加剧外周动脉供血不足和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可掩盖低血糖症状或延迟其恢复,雷诺病症状(有寒冷或情绪激动引起的指、趾间歇性苍白或绀色发作,有时侵及耳鼻)、失眠、幻觉、急性精神病症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增高、HDL-C 降低,突然停药可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加剧。
另外,因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为脂溶性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而引起中枢副作用,如失眠、做恶梦和疲劳。
3.2 具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 -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主要有醋丁洛尔、卡替洛尔、喷布洛尔、吲哚洛尔,与其它β-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的不良反应相似,但较少发生静止性心动过缓和脂质改变;其中醋丁洛尔可出现阳性抗核抗体,偶见药源性狼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托普利又名开博通、巯甲丙脯酸,是近几年来非常受重视的ACEI类药物,其原因在于这类药物在稳定降压的同时,还能逆转左室肥厚、增加冠脉储备、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以减轻心脏负荷,对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较好,对重症顽固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也有较强作用,对伴有心肌肥厚等病变的高血压病人尤为有利,是临床使用较广的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的副作用,现概述如下。
1 咳嗽。
咳嗽是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刺激性干咳,发生率较高(约10%~20%)。
有人报道可达30%,常为规律或偶有间歇的干咳,有时伴有鼻塞和喘息或持续性剧咳,卧位睡眠时加重。
服用止咳药或抗生素均无效。
女性多于男性,吸烟者更易发生。
减少用量,有些高血压患者的咳嗽症状可减轻或症状非常轻微,有的则需停药后才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咳嗽症状能够忍受,可以继续使用,如果影响日常生活可加用抗组胺药减轻干咳或停药,改用其他ACEI类药物或ACEI类以外的药物来控制血压。
2 消化道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在大剂量用药情况下可能出现味觉障碍,如金属味或苦味,继续服药或减量后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其它消化道不良副作用还有口干、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及消化性溃疡等。
这些症状多数患者感觉不明显或很隐匿,停药后逐渐消失。
3 肝脏损害。
国内报道的肝脏损害不良反应主要是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和黄疸。
黄疸多于治疗后5~8周内出现,也有迟至4~10个月后出现的。
黄疸发生时往往伴有轻度发热、皮疹及嗜酸粒细胞增多,此时需及时停药,并予以保肝治疗。
4 低血压。
尤其是体位性低血压和首剂低血压,为其常见不良反应,对高肾素状态的高血压病人尤易常见。
可随时发生于疗程内的任何时刻,但以首次用药几小时内为多见,可无症状或伴头晕、视力模糊和起立时晕厥(体位性低血压)。
为防止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开始时应先用小剂量6.25mg作为试验剂量,无不良反应者开始正式治疗,以后根据需要逐渐增加用量,尽量不在空腹时首次用药,尽量不采取舌下含服的方式用药。
5 可逆性肾功能不全。
因巯甲丙脯酸适用于肾性高血压的治疗,但如果使用剂量过大,又可引起肾脏不良反应。
特别是患者原有肾功能不全而又大剂量用药时,将会加重肾脏负担增加肾脏损害,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应密切监护肾功情况,尽量不用或小剂量应用ACEI类药品。
6 白细胞减少。
最常见的血液系统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
部分伴有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伴有血红蛋白降低。
这些变化多在用药1~3个月后发生,对于这类情况可以通过监测患者血常规的方式及早发现及时停药积极对症治疗。
7 其它见到的副作用有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高钾血症、胸痛等症状,均在停药后消失。
虽然有不少的副作用,但卡托普利仍是一种价廉物美,安全有效,应用最广的一线降压药物。
服用本药的注意事项:
1、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餐前1小时服药。
2、本品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浓度增高,常为暂时性,在有肾病或长期严重高血压而血压迅速下降后易出现,偶有血清肝脏酶增高;可能增高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尤应注意检查血钾。
3、下列情况慎用本品: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的机会增多。
(2)骨髓抑制。
(3)脑动脉或冠壮动脉供血不足,可因血压降低而缺血加剧。
(4)血钾过高。
(5)肾功能障碍而致血钾增高,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并使本品潴留。
(6)主动脉瓣狭窄,此时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
(7)严格饮食限制钠盐或进行透析者,此时首剂本品可能发生突然而严重的低血压。
4、用本品期间随访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最初3个月每2周一次,此后定期检查,有感染迹象时随即检查。
(2)尿蛋白检查每月一次。
5、肾功能差者应采用小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缓慢递增;若须同时用利尿药,建议用呋塞米而不用噻嗪类,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时,将本品减量或同时停用利尿剂。
6、用本品时蛋白尿若渐增多,暂停本品或减少用量。
7、用本品时若白细胞计数过低,暂停用本品,可以恢复。
8、用本品时出现血管神经水肿,应停用本品,迅速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
9、本品可引起尿丙酮检查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