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04-09T16:23:26.1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3期供稿作者:刘颖张国强 [导读]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3%,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刘颖张国强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超声科 11602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106例经超声检查可疑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先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然后与甲状腺手术切除后的病理诊断相比较。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显示,106例疑为甲状腺癌患者,其中36例良性病变,67例恶性病变,3例因取材不佳,无法做出细胞学判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癌患者共69例,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一致的67例,2例漏诊。3例取材不佳病例手术病理提示,甲状腺癌2例,另1例为甲状腺良性病变。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7.1%,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能够提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并因其准确率高,创伤小,安全,经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普遍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甲状腺癌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208-02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3%,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1]。本研究拟通过106例经超声检查疑为甲状腺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先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然后与甲状腺手术切除后的病理诊断相比较。从而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的106例经超声检查可疑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均为2012年6月-2014年10月于我院住院患者。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6.85±10.43岁,男性74例,女性32例。所有患者均先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然后与甲状腺手术切除后的病理诊断相比较。 1.2检查方法术前行血尿常规,凝血因子,心电图检查,除外手术禁忌,除外严重心,肝,肺,肾功能障碍患者。采用PHILIPS-Envisor-H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平卧位,垫高颈部,使头部过仰,颈部过伸,充分暴露颈前区。用二维超声观察病灶结节的大小,直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钙化情况,然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观察结节的血流情况及与周围脏器和周边的血流情况的关系。然后选择最佳的穿刺点和穿刺途径,避开神经血管和重要脏器,进行体表标记,并测量进针深度。常规消毒后行细针穿刺术,采用22U针头和20ml注射器,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负压抽吸3-5次,取材标本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以上数据,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彩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过程中没有发生出血,显著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显示,106例疑为甲状腺癌患者,其中36例标本涂片内细胞形态正常,无明显恶性依据,67例细胞形态异常,考虑为恶性病变,3例因取材不佳,图片内未见足够细胞无法做出细胞学判断。上述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癌患者共69例,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一致的67例,2例漏诊。3例取材不佳病例手术病理提示,甲状腺癌2例,另1例为甲状腺良性病变。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7.1%,与手术后病理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沿海地区是甲状腺结节的高发地区,临床上早期区分甲状腺结节的性质,特别是区分其为良性或是恶性病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的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虽然目前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治中应用最为广泛,但其特异性相对较差,影响其应用。甲状腺穿刺活检经历了触诊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以及经过改良后的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由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诊断准确性高,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1]。 本研究通过对106例可疑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研究结果表明106例疑为甲状腺癌患者,其中36例标本涂片内细胞形态正常,无明显恶性依据,67例细胞形态异常,考虑为恶性病变,3例因取材不佳,图片内未见足够细胞无法做出细胞学判断。上述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癌患者共69例,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一致的67例,2例漏诊。3例取材不佳病例手术病理提示,甲状腺癌2例,另1例为甲状腺良性病变。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7.1%,没有统计学差异。与以往的粗针穿刺和触诊穿刺相比较,细针穿刺因其超声引导,实时监控,可以减少对血管神经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并且准确率大大提高。而且细针穿刺减低了粗针穿刺时引起的肿瘤的针道转移等风险。但是该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节过小,甲状腺结节没有特征性的B超声像改变时,容易遗漏[3];当甲状腺癌发生囊变时,囊壁增厚,穿刺时容易穿刺到囊壁,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本研究中3例取材不佳的病例考虑不除外这种情况[4]。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能够提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其结果接近手术病理组织学诊断。并因其准确率高,创伤小,安全,经济,是术前获得病理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普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庞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J]. 2013,15 (10):729-730. [2] 苏洪安,傅建群,李雪霞,庞熙楹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 21-22. [3] 谭广谋,等.超声引导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6): 460-462. [4] 于波洋,于雷,周洁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33):4032-4033.

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的病理诊断

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的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因其简便快捷安全准确性高不需要特殊设备和价格低廉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适用。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收集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127例进行病理诊断,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7病例中,年龄11~73岁,平均(42±9.2)岁,病程3 d~5年。 1.2 方法: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配7号注射针头,左手固定肿块,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肿块内,形成负压抽吸数次;再改变方向抽吸,吸取足够的标本;然后放负压退针,将针吸材料均匀涂玻片数张,用95%酒精固定10 min后,伊红染色,光镜观察。 2、结果:252例中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为98.5% (66/67),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5.1% (176/185)。假阳性率为1.5% (1/67)。总正确率为96.0%(242/252)。 图:乳腺癌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的对比 3、讨论:

乳腺肿块在临床上很常见,肿块的性质决定手术切除方式及预后。细针针吸细胞学作为临床乳腺肿块定性诊断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安全快捷、经济实用和诊断率高等优点,近似于无创伤,同时不会导致癌细胞的转移,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乳腺肿块的鉴别非常重要,一部分肿块根据病史体征及触诊即能确定,但有一些肿块需经过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诊,尤其须经病理检查才能确定。远红外透照、热图、钼靶照相、CT都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但影像学的检查并不能完全代表病理性质。如乳腺纤维瘤恶变早期影像学并不能见到毛刺状边缘这一特征性的癌性包块的影像改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接近于病理切片检查的一种方法,可以直观检查细胞的情况。FNAC的诊断主要依据下列基本要素:①涂片背景;②细胞分化程度;③细胞的排列;④裸核的细胞形态等。如果术者穿刺准确且手法熟练,则检出阳性率较高。若经验丰富,则可通过FNAC作出病理分型诊断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最全版)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最全版)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检出率为20%~76%,其中恶性肿瘤仅占7%~15%[1-3],临床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将甲状腺癌从高发的甲状腺结节中甄别出来。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是传统的微创诊断技术,可在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为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是甲状腺诊治决策的关键[4-11]。FNAB在国内开展较晚,相关理念及操作方法差异较大,为普及、规范该项技术,推动FNAB技术顺畅发展,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治水平,经国内相关专家讨论,特制定本共识及操作指南。 第一部分专家共识 FNAB利用细针(22~25 G)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从中获取细胞成分,通过细胞学诊断来实现对目标病灶性质的判断。 FNAB可分为细针抽吸活检和无负压细针活检。目前情况下,两种方法均推荐超声引导下穿刺(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使穿刺目标更为准确,提高取材成功率,同时有利于穿刺过程中对重要组织结构的保护和穿刺后判断有无血肿。传统的细针穿刺为细针抽吸活检,在穿刺过程中用注射器维持一定负压以期获取更多成分。改良的细针穿刺方法采用特制的穿刺针在无负

压的情况操作,更加简便。文献[12-14]研究证实二者在获取细胞成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后者标本中血液成分更少,更有利于细胞学诊断。临床上可根据条件、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此二种方法或联合使用。 FNAB是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敏感度、特异度最高的方法,被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ACE)、欧洲甲状腺学会(European thyroid association,ETA)、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中华医学会等国内外机构所制定指南推荐[15-19],具有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原则上临床决策宜以活检结果为基础。结果判读推荐采用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系统中推荐的临床处理建议可供参考[20-21](表1),术中可行快速病理(冰冻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认。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穿刺洗脱液检查[22]或基因检测辅助FNAB诊断[15]。 (1)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有恶性征象者应考虑行穿刺活检。(2)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不推荐常规行穿刺活检。但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之一者,可考虑US-FNAB:①超声检查提示结节有

彩超指引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及护理干预效果

彩超指引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及护理干预效果目的:探究彩超指引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以及在检查中 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入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300例,通过US-FNAC诊断淋巴结患者150例,穿刺肿大淋巴结结节(US-FNAC组);通过FNAC诊断淋巴结患者150例,穿刺肿大淋巴结结节(FNAC组),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将US-FNAC组经病理确诊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亚组治疗后愈合时间、复发率、不良反应以及抑郁评分,评判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结果:US-FNAC诊断较FNAC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99.3%)、特异性(70.0%)及准确性(97.0%);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论:US-FNAC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的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颈部淋巴结结核一般的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引起发病。结核杆苗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1]。颈部淋巴结结核晚期,淋巴结发生乾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可流出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之窦道或慢性溃疡[2-3]。因此,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早期发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诊断具体使用的方法包括:临床评估、超声和颈部触诊、MRI、CT、放射性核素及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等。一般临床上同意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依然为目前准确度最高的诊断方法,此外具有操作快速、简便、设备简单且安全可靠的特点。然而临床经常出现患者的恐惧心理以及由于护理不当造成的身体损伤,并可能误诊。本文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入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300例作为研究资料,通过实验评判彩超指引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C)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并检测护理干预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入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300例,通过US-FNAC诊断淋巴结患者150例作为US-FNAC组,男86例,女64例,年龄11~48岁,平均(27.3±1.20)岁;通过FNAC诊断淋巴结患者150例作为FNAC组,男88例,女62例,年龄10~47岁,平均(27.2±1.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将US-FNAC组中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11~48岁,平均(27.1±1.18)岁;对照组70例,男39例,女31例,年龄12~48岁,平均(27.2±1.2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穿刺方法两组患者均先使用Philips iU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常规检查,对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有无融合粘连破溃及血流情况进行了解。采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及21号针头作为穿刺用材料。FNAC 组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观察患者病变情况,从而确定最佳穿刺角度[4-5]。穿刺前,

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概述 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现在已经确定为准确性很高的诊断方法,常规用于结节性甲状腺疾病诊断过程的第一步(1-4)。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节性甲状腺疾病在临床很常见,北美洲成人的患病率为4% ~7%,每年新增发病率为0.1%,换句话说,美国每年大约出现275,000个新结节(5)。最近一项对美国甲状腺协会临床成员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96%)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来诊断甲状腺结节。所以,我们估计仅美国每年进行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就有250,000 ~ 300,000例。估计全世界每年进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者数以百万计。因此,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检查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本章将介绍活检技术,细胞学诊断,并发症,细针抽吸结果,诊断缺陷,以及对甲状腺结节病人临床处理有用的其他信息。 定义 Martin 和Ellis于1930年首次报道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当时他们使用的是18号针。随后,有报道使用Silverman或Tru-Cut针行针刺切割活检组织学检查者。但由于担心恶性肿瘤沿针剌穿剌道扩散、假阴性结果以及严重并发症等,这些技术均未被广泛接受。然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欧研究人员引入了甲状腺的细针抽吸活检,这一技术也逐渐被北美广泛接受,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广泛应用(8,9)。 FNA活检多采用22-27号细针针头(通常为25号针头)。顾名思义,这一活检技术就是通过抽 吸获得甲状腺肿块的细胞或体液。与经皮粗针穿刺活检不同,粗针活检是获取组织样本且需要组织固定,而抽吸活检所提供的是供细胞学检查的样本。另一种细针非抽吸活检技术,可不用抽吸但仍可从 甲状腺肿块得到供细胞学检查的标本。 尽管FNA技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学会并熟练的掌握活检技术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关谁最适合作FNA活检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是很明显,如果已经掌握进行活检技巧的人进行活检的话就会得到最好的结果。作者的意见是,内分泌专家是最适合行FNA活检的,因为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甲状腺触诊经验、还掌握和拥有活检的专长,而且能向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确切和持 续的的治疗和指导。 行FNA活检需要的基本物品很简单,而且并不昂贵(5,6,8)。下列几种是基本所需(图1): ?持针器或注射枪——通常使用的是Cameco注射枪,如图1所示。持笔式 ?一次性10-mL塑料注射器 ?一次性25或27号,一英寸长针头 ?玻片一面末端呈毛面,厚1mm ?酒精棉球 ?用于立即浸入无水酒精中湿固定涂片的酒精瓶 ?手套——现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要求活检操作者必须戴防护手套。 ?囊液收集容器,收集囊液后送到细胞实验室 ?患者的姓名,门诊号码,活检部位,及其他相关信息都要转交到细胞学实验室 ?利多卡因——准备好1%利多卡因,以备活检时需要局部麻醉的患者 患者 对患者的甲状腺腺体需要仔细的触诊,并确定拟活检结节。应该向患者详细解释具体的操作程序,对患者的任何问题都应进行详细解答。我们告诉我们的患者,FNA一般不需要局部麻醉,2-4次抽吸

甲状腺细针穿刺术

甲状腺细针穿刺术护理常规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十分常见,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4%~7%,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19%~67%[1].其中绝大部分为良性结节,仅5%为恶性[2],但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许多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与良性结节相类似,部分结节患者为了确诊而进行了不必要的活检手术,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痛苦,甲状腺细针穿刺术是安全、经济、简便的检查手段,可准确评估甲状腺结节。 一、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腺体内的肿块,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碘的过少或过多摄入、甲状腺自身的炎症改变、甲状腺良性或恶性肿瘤、甲状腺退行性变等都可以导致甲状腺结节的产生。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 二、甲状腺结节穿刺目的 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通过该项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疾病的病理性质,指导临床治疗。 三、穿刺方法 病人平卧,肩背部垫枕,充分暴露颈部术野,在触诊及B超下定位,选定拟穿刺部位结节,碘伏消毒甲状腺区域部皮肤,戴无菌手套,右手持注射器,快速刺入甲状腺结节内,注射器为负压状态,来回穿刺2-4次将细胞成分自动吸到注射器内,拔出针头,吸出组织涂到载玻片上,送检。

四、护理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与患者耐心交流,语言通俗易懂。向患者介绍甲状腺穿刺的目的、过程,并阐明该操作检查诊断的重要意义及安全可靠性,提高患者积极配和的主动性。 2、术前4小时禁食。 3、嘱咐病人在操作时不要吞咽或说话,减少甲状腺的移动。如咳嗽,或吞咽立即把针拔出。 (2)术中护理 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枕,充分暴露甲状腺穿刺部位,协助做好超声前定位,在体表进行标记,常规消毒局部穿刺皮肤,传递洞巾,注射器等,双人核对。 2、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及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穿刺中出现面色苍白,脉快,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处理,告知患者触诊时可能引起咳嗽,为正常反应,嘱其深呼吸,缓解其紧张情绪,尽量避免穿刺中咳嗽,做吞咽动作或讲话,如感明显不适,可举手示意医生停止操作,可与其正常交谈分散注意力,对于过度紧张患者可由家属陪同,为避免患者不自主移动导致误穿,可由双手固定患者头部。 3、抽吸完毕,于拔针前务必将针筒从针头上取下,将负压放掉,再拔出针头。 4、再次消毒穿刺部位,以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按压穿刺部位10-15分钟,告知穿刺后注意事项。 5、标本送检。 (3)术后护理

超声引导下穿刺术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穿刺活检 近期,西院区超声科成功为一例淋巴瘤的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活检术。 患者因发热半月余入院。CT扫查发现其左侧锁骨上窝多发实性包块,需穿刺活检取病理明确占位性质。由于患者年龄大,且生命体征不稳,需配合并心电监护,CT下穿刺难度极大。接诊后,超声科首先行全身浅表淋巴结扫查,确定了需穿刺病灶,表面麻醉后立即在超声引导下穿取组织,用时约5分钟,患者完全可耐受,生命体征平稳,病理结果显示为B细胞淋巴瘤。给予化疗及支持治疗后病情逐渐缓解。 超声科介入专业开展以来,已完成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多例,经皮胸腹腔积液、肝脓肿、肾囊肿、体表包块等多项穿刺术,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均取得了满意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介入性超声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提倡个性化诊断与治疗的现代医学中已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介入性超声是在实时超声监视或引导下,直接经皮将穿刺针或导管准确置入病灶、囊腔或管道结构中,达到定性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技术,包括介入性穿刺活检诊断及介入治疗两部分。 介入性穿刺活检诊断适应症广泛,适用于全身各部位软组织病变,只要超声检查可显示并具备安全进针途径,肝脏、肾脏、胰腺、胸、腹、盆腔及腹膜后病变、甲状腺、乳腺、淋巴结、骨骼肌肉等病变,均可进行穿刺活检。与CT引导下穿刺相比,介入性穿刺时间明显缩短,角度灵活,费用低廉,尤其对高龄、急重症患者及困难部位病变优势更加明显。 介入治疗过程中,病灶显示准确,通过二维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人体表面找到最佳、最安全的进针点;实时调整患者体位,确保进针角度、方向、深度和最短、最安全的进针距离;在进针全过程中,动态、准确显示针尖通过的部位和方向,保证针尖不刺破重要器官、血管;随时调整针尖方向,减低了穿刺危险性,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细胞病理细针穿刺标准操作程序

《文件已阅声明表》 《Procedure Circulation Form》文件名称(File Name):细胞病理细针穿刺标准操作程序

《文件本次修改记录表》《Procedure Amendment Form》

《文件信息表》《Procedure information form》

目录(The Table of Content) 一.目的(Purpose) (5) 二.范围(Scope) (5) 三.适应症和禁忌症(I 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5) 四.步骤(Steps Of Flow ) (5) (一)术前准备(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5) (二)操作步骤(operation steps) (5) (三)术后操作(postoperative operation) (6) (四)术后注意事项(notice after operation)) (6) 五.参考文献(Reference) (6) 六.历史文档(Document History) (6)

细针穿刺操作程序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FNA) 一.目的(Purpose): 规范浅表肿块细针穿刺操作中的各个环节,提高诊断准确率。 二.范围(Scope): 细胞病理穿刺医生、送检(合作)单位。 三.适应症和禁忌症(I 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A、适应症:细针穿刺主要用于肿瘤的诊断。任何非肿瘤性或疑为肿瘤性的包块无 论在身体的何处,只要在安全条件下(主要指避开胸、腹腔内及颈部大血管等)及细针可达之处,均可做细针穿刺。 B、禁忌症: (1)、不能控制咳嗽的病人,不适合做甲状腺及胸壁穿刺。 (2)、出血性疾病,血管结构异常或血管肉瘤。 (3)、无法合作、过度焦虑等患者。 四.步骤(Steps Of The Flow): (一)、术前准备(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1、穿刺器具准备: (1)、血压计、听诊器、检查床、检查椅。 (2)、静脉注射所需要的消毒器具、消毒剂及敷料。 (3)、注射器和穿刺针:a、注射器:20~30ml,b、穿刺针:外径0.6ml~0.8ml(中国6号~8号),玻片,95%酒精(固定用) 2、询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肿块病史,既往史,有无放、化疗史,电话, 地址等基本资料并填写申请单,同时填写病人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 3、在玻片或者保存瓶上注明患者姓名,年龄,如有多个穿刺部位应在在玻片或 者保存瓶上注明穿刺部位。如在同一天有同样姓名的病人,则在玻片或者保 存瓶及申请单上做一编号并在操作过程中详细核对其余资料,如有俩个病人 “张三”,则标识为“张三1”、“张三2”。 (二)、操作步骤(operation steps) 1、先询问并核对申请单及玻片或者保存瓶上的病人姓名、年龄等基本资料 2、根据肿块部位及大小,嘱病人坐位或卧位 3、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4、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迅速进入皮肤,注意避开较大血管;进针角度 根据穿刺部位的情况而定,进针深度一般可进针肿块直径的一半,如为囊性 肿块,应尽量抽干净囊液,再次进针;拉回针栓,保持10~15ml的负压(对 于甲状腺等血流丰富的部位,可直接用针头穿刺,无需拉负压,避免出血).,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四周各抽插3~4次,抽插过程中尽可能保持针头在肿块内。

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

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 适应症 甲状腺、乳腺、肝、胆囊、胆道、胰、肾、腹膜后的占位性病变,贲门、胃肠、胸壁、肺的外周型占位性病变,需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肿块、占位性病变的病理性质。 禁忌症 有出血倾向、肝及腹腔内包囊虫病、肝海绵状血管瘤、动脉瘤、嗜铬细胞瘤、胰腺炎发作期、大量腹水等禁忌穿刺。 用品及准备 探头频率3.0MHz、3.5MHz,表浅肿块的穿刺也可用5MHz,用电子线阵仪的穿刺探头或扇型探头、凸阵探头。加穿刺架。 1.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查出血、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穿刺前禁食8-12h,必要时灌肠排便,服用适量镇静剂。术后患者平卧3h,注意观察脉搏、血压、腹部情况(有无腹痛等表现),肾穿刺后注意有无血尿。 2.器械准备穿刺探头、穿刺架消毒可用福马林液或用环氧乙烷气体熏蒸24h.探头忌用高压消毒。穿刺针一般采用22号-23号带芯细针,引导针可用19号、18号针,消毒方法与一般注射针头相同。 方法及内容 (1)患者仰卧位,必要时侧卧位,肾穿刺用俯卧位。先用普通探头进行超声检查,再次确认病变位置,选定穿刺部位。 (2)穿刺区(手术野)按外科手术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换用无菌的穿刺探头或加装穿刺架的探头。再一次确定穿刺部位、穿刺目标,并用超声仪的电子卡尺测量皮肤表面至穿刺点的距离。局麻后,固定探头位置及角度,把引导针从穿刺探头的穿刺孔穿过并穿刺入腹腔,拔出针芯后,穿刺针从引导针内刺入,并在荧光屏上监视穿刺针前进的方向及深度,穿刺达到预定点后,拔出穿刺针的针芯接上10ml注射器的针筒,在保持负压状态下,针尖在病灶内作小幅度的前后移动3-4次,然后放掉负压拔针,迅速把抽吸物推置于玻片上,并立即用1:1乙醇乙醚或95%乙醇固定。 注意事项 穿刺注意事项 ①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则。 ②穿刺点要选择最短途径。 ③肝脏、胆囊穿刺时,针可通过正常肝脏组织。胰腺及腹腔肿块穿刺时,应避开肝脏、胆囊及周围大血管。 ④穿刺时嘱患者屏气。 ⑤针尖在荧光屏显示不清时,注意进针时的手感,针进肿物后有阻力和韧性感,也可测量针体留在腹壁外部分的长度判断进针深度。 ⑥对实质性肿块或病灶可选择不同部位穿刺数次,以获得全面的了解,囊性肿块只需穿刺1次。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要点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要点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检出率为20%~76%,其中恶性肿瘤仅占7%~15%,临床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将甲状腺癌从高发的甲状腺结节中甄别出来。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是传统的微创诊断技术,可在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为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是甲状腺诊治决策的关键。FNAB在国内开展较晚,相关理念及操作方法差异较大,为普及、规范该项技术,推动FNAB技术顺畅发展,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治水平,经国内相关专家讨论,特制定本共识及操作指南。 第一部分专家共识 1 原理及分类 FNAB利用细针(22~25G)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从中获取细胞成分,通过细胞学诊断来实现对目标病灶性质的判断。 FNAB可分为细针抽吸活检和无负压细针活检。目前情况下,两种方法均推荐超声引导下穿刺(US-FNAB),使穿刺目标更为准确,提高取材成功率,同时有利于穿刺过程中对重要组织结构的保护和穿刺后判断有无血肿。

2 临床应用 FNAB是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敏感度、特异度最高的方法,被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欧洲甲状腺学会(ETA)、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和中华医学会等国内外机构所制定指南推荐,具有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原则上临床决策宜以活检结果为基础。 3 甲状腺结节US-FNAB适应证 (1)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有恶性征象者应考虑行穿刺活检。(2)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不推荐常规行穿刺活检。但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之一者,可考虑US-FNAB:①超声检查提示结节有恶性征象。 ②伴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③童年期有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辐射污染接触史。④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或甲状腺癌综合征病史。⑤18F-FDG PET 显像阳性。⑥伴血清降钙素水平异常升高。 4 甲状腺结节US-FNAB排除指征 (1)经甲状腺核素显像证实为有自主摄取功能的“热结节”。(2)超声检查提示为纯囊性的结节。

甲状腺穿刺流程

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术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通过该项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疾病的病理性质,指导临床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及某些良性结节 还可通过穿刺或加硬化进行治疗。 [适应证] 1.弥漫性甲状腺疾病伴甲状腺肿大 (1)桥本甲状腺炎 (2)亚急性甲状腺炎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甲状腺肿 2.甲状腺结节 (1)单发或多发甲状腺腺瘤或结节 (2)甲状腺恶性肿瘤 (3)化脓性甲状腺炎 (4)甲状旁腺腺瘤 3.甲状腺囊性病变 (1)单纯性甲状腺囊肿 (2)混合性甲状腺囊肿 (3)甲状舌骨管囊肿 (4) 甲状旁腺囊肿 [禁忌证]有出血倾向者。 [术前准备] 1.认真评估病人全身状况及甲状腺病变性质, 查。 必要时行甲状腺B超及同位素显像等检 2.常规行出凝血时间测定。 3.20ml玻璃空针,及8号(21G)针头。 4.载玻片。 [操作过程] 1.病人平卧,垫高颈部,充分暴露甲状腺。 2. 75%酒精消毒二次。 3.术者左手示指和中指固疋穿刺侧甲状腺或甲状腺纟口节,右手持空针,针筒内留5-7ml 空气。 4.穿刺针经皮快速刺入甲状腺内(或结节内) ,空针抽2-10ml负压,然后在不冋方向 来回穿刺2-3次。 5.迅速消除负压,拔出针头。 6.将吸出物打于载玻片上,均匀推开涂片。

7.穿刺局部棉球压迫10分钟。 &涂片待干后用95%酒精固定或干燥固定后送检。 9.如为甲状腺囊性病变,则将穿刺针置结节中央固定,缓慢抽吸吸尽囊液。 [并发症及处理] 1.皮下或包膜下出血形成血肿发生率很低,一般不严重。多由压迫不及时或压迫部位不准确引 起。可在数日内消退,不需特殊处理。 2.局部不适或疼痛少数患者在穿刺后可出现局部轻度疼痛或不适,疼痛可向耳后及颌 下放射,一般不需处理。如疼痛较明显可用一般止痛药物及安定等。 3.气管损伤可引起咳嗽或咳血,嘱病人安静休息,避免紧张。 [注意事项] 1.操作者站于患者头侧易于操作,穿刺方向通常由上极向下极穿刺,但甲状腺或结节较大者可任意方向穿 刺,但应避开气管和大血管。 2.甲状腺细针穿刺一般不需麻醉。 3.穿刺空针以玻璃空针较好,因针筒和针拴之间的摩擦较小,可有效消除负压,以免将吸出物吸入针筒 内。 4.甲状腺穿刺应尽可能不要使用含碘消毒液,以免影响日后甲状腺同位素检查。 [操作失败原因及分析] 1.穿刺位置不准确穿刺针未刺入甲状腺及甲状腺结节内致穿刺失败,故穿刺前应认真 触诊甲状腺。有条件者对较小结节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 2.吸出血性成分太多而稀释甲状腺组织血运丰富,尤以甲亢为明显,如果压力太高或穿刺针头在 甲状腺内停留时间较长即可造成稀释而影响诊断。 3.干抽甲状腺组织若纤维化病变较明显时,可能吸不出任何东西,称为干抽,见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及手术 后瘢痕组织等。增加负压,再次穿刺。干抽本身也具有提示诊断价值。

甲状腺细针穿刺意义

解读甲状腺结节诊断和处理临床实践新指南 |+ 甲状腺细针穿刺(FNA)活检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应以超声和FNA 活检结果为依据。新指南指出,当患者存在甲状腺恶性肿瘤风险、有可扪及的结节、多结节性甲状腺肿(MNG)或可疑恶性病变的淋巴结肿大时,应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须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GFNA)。 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对于符合下列情况的结节建议行FNA 活检:①直径大于10 mm 的实性低回声结节。②超声检查怀疑囊外生长或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任何大小的甲状腺结节。 ③儿童或青春期有颈部放射线接触史的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髓样癌(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2 型(MEN2)患者的一级亲属;有甲状腺癌手术史者;在无任何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所测降钙素水平升高者。④直径虽小于10 mm,但超声检查发现有与恶性病变相关征象[低回声和(或)边界不规则、呈细长形、有微小钙化或结节内血流信号紊乱] 的结节。 对于多结节性甲状腺肿:①当结节符合上述超声检查恶性征象时,须行FNA 活检的结节极少需要超过2 个;②当同位素扫描显示为“热”结节时,不能行FNA 活检;③若存在可疑淋巴结病时,应同时对肿大的淋巴结和可疑结节行FNA 活检。 对于混合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①对其中的实性部分行UGFNA 活检;②同时将FNA 活检样本和吸取的液体标本行细胞学检查。 对于甲状腺意外瘤:①其处理应依据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标准;②对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所发现的意外瘤,在行UGFNA 前应先行超声检查;③对经18F- 氟去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所发现的意外瘤,由于其恶性风险较高,因此应同时行超声检查和UGFNA。 细胞学诊断 当FNA 活检标本至少有6 组完好的甲状腺上皮细胞、且每组至少有10 个细胞时,才具诊断价值。其细胞学诊断分为以下 5 类。 非诊断性标本处理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滤泡细胞数量不足。 良性其为最常见的FNA 结果。良性细胞学结果包括胶样结节、增生性结节、淋巴细胞性或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和良性囊肿。 滤泡病变包括所有根据形态学不能确定良恶性的滤泡样标本。这些病变包括腺瘤样增生、滤泡性腺瘤和滤泡癌、Hürthle 细胞瘤和滤泡变异型PTC。 可疑恶性标本中细胞学特征提示恶性,但又不完全符合恶性肿瘤确诊标准;细胞结构不完整和(或)标本固定、保存不好,但又有提示恶性肿瘤的明确征象。

甲状腺肿瘤细针穿刺指南

甲状腺肿瘤细针穿刺指南 (美国Papanicolaou细胞病理协会) 甲状腺肿瘤细针穿刺的主要目的是鉴别需要外科治疗和不需要外科治疗的甲状腺肿块,以减少诊断性的甲状腺手术。在有经验的人手里对一些甲状腺病变可以做明确的诊断如:胶性甲状腺肿,Hashimoto甲状腺炎,乳头状癌,高度滤泡性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大细胞淋巴瘤以及转移癌。假阴性率要控制在2%以下,假阳性率要控制在3%以下。 要穿刺的甲状腺肿块类型: 细针穿刺的主要指征是实体的(solitary)甲状腺肿块。典型的多节结甲状腺病变很少是癌性肿块,有当某一个肿块快速增长成为主要的部分,或者结构,一致性发生变化的时候才有可能是癌变。在这情况下其癌变的发生率和单个的实体肿块没有明显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Hashimoto甲状腺炎不但可以表现为结实的肿块类似肿瘤,而且还可以和甲状腺癌或者淋巴瘤同时存在。 维持熟练程度的最低要求: 甲状腺细针穿刺可以在一般的医院或者医生诊所进行,不一定要在医学中心。做细针穿刺的医生要有专业的培训.在短的时间内完成100例或以上穿刺是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培训的基本要求。对阅片的细胞病理医生进行充分的培训也同等的重要。建议在短的时间内进行较密集的培训,效果较好。细胞病理医生在一年内完成30-40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的阅片是维持熟练程度的基本要求。 细针穿刺的操作: 甲状腺结节可以用25 Gauge针头(大约相当于国内6-7号针头)加或不加负压进行穿刺取样。如果加压,可用5 毫升注射器,抽吸1-2 毫升负压,快速进出肿块。针头拔

出前应消除负压。由于甲状腺组织血液丰富不加负压取样更简单易行,可以取得更干净,适当的样品。囊性病变可以用大号的23号针头尽可能的抽干净液体,残留的肿块要用25 Gauge针头重复取样。一般没有必要进行局部麻醉。合适的取样是成功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的前提。穿刺后马上进行显微镜评估以决定取样是否合适,可以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建议转动针头方向朝向肿块的不同方向进行穿刺,每个方向穿刺2-3下。对于不合适的样品要进行重复穿刺,重复穿刺后50-88%可以取到合适的样品。 样品的准备: 样品可以在空气中干燥进行快速染色或者湿的时候进行固定采用巴氏染色。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得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余下的样品可以用液基薄层细胞固定液固定,以制备液基薄层细胞片。也可以保存在1-2毫升生理盐水中,在质询细胞病理医生后可制备细胞离心的样品(Cytospin)。如果能够见到血凝块或组织碎块,应轻轻拿出来制备细胞封闭(cell block)样品。如果要进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以采用液基薄层细胞片,细胞离心样品(Cytospin)或细胞封闭(cell block)样品为宜。 样品满意度的标准: 细胞病理医生有责任将不合格的取样告之临床医生,以使之改进。不满意样品率应控制在15%以下。对于不合格或不满意样品不应该提供诊断。如果对样品的合格标准要求太低的话将产生很高的假阴性率。反之, 对样品的合格标准要求太高的话,将导致病人过多的焦虑,太多的重复穿刺,或者不必要的外科切除。一般认为合格的取样应该提供6个保存良好,可视性好的滤泡细胞组,每个组要有10个以上的滤泡细胞。 这里有两个例外。一个是胶性甲状腺肿将产出大量的胶性液体但很少量的滤泡细胞。大量均匀的,水样的,或者蜂蜜样的胶性液体是一个可靠的良性病变指征,不应该诊断为不满意样品。在这种情况下可表述为: 镜下所见符合胶性甲状腺肿。加注解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