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65D-简易错题整理表

ACT 65D-简易错题整理表
ACT 65D-简易错题整理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训练——易错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训练——易错题汇总 第一周: 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 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 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 2、一百万有10个(1千万)。 分析:学生没有仔细读题,想当然以为是10个一百万是多少。 改正:一百万有10个(十万)。 第二周 1、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万零一百美元。写作:(1000100) 分析原因:学生对写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没有分级再读,不够仔细。 纠错措施:让学生对文字也进行分级,找到万字,再写数。 改正: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万零一百美元。写作:(10000100) 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 C )。 A. 83688000 B.80848400 C.800808000 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 改正:B 第三周 1、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写作(50000005000 )。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分级写数,导致漏了一个0。 纠错措施:让学生熟记数位表,左起右起都能记住。再按数位写数。 改正: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写作(500000005000 )。 2、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9 )。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 改正: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5~9 )。 第四周 1、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那么,(1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 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 改正:那么,(2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2、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纠错措施: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点引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 改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第五周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汇总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总汇 1、先画一画,再填空。 (1)14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还剩()个。 列式: (2)1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还剩()个。 列式: 、 算式:□○□=□(盘)……□(个) □○□=□(个)……□(个) 3、余数可能是哪些数?请写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5=□……□□÷5=□……□ □÷5=□……□□÷5=□……□ 4、□里可以填哪些数?请写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5......3 □÷□=5 (3) □÷□=5......3 □÷□=5 (3) 5、有车轮25个,最多可以装多少辆三轮车?

6、有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还剩几个? 7、有53个玉米,小猴每次可以运8个,如果全部运完,至少要运多少次? 8、在□÷○=8……6中,○最小是(),此时□是()。 在□÷8=6……○中,○最大是(),此时□是()。 9、在□÷□=□……1中,除数最小是()。 在□÷□=□……2中,被除数最小是()。 10、○○□□□○○□□□○○□□□……,第30个图形是()。 1,3,5,1,3,5,1,3,5……,第19个数是()。 11、用2、5、8这三个数字,你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请写出来。 305里面有()个百和5个()。 985由()个十、9个()和()个()组成。 最小的三位数是(),它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12、□里最小可以填什么数字? 500<□99 □55>156 695<69□ 34□>344 400<□98 735<7□9 63□>637 □37>645 13、 14、直尺的厚度大约是2()。一根筷子大约长2()。 一支粉笔的长度大约是1()。一只蚂蚁身长4()。 图钉长约8()。一个文具盒的宽大约是6()。

冀教版三年级下易错题整理

易错题练习 1、看图填一填。 (1)儿童公园在城市广场的(东北)面,商场在城市广场的(西北)面。(2)朝阳小区在城市广场的(北)面,在工商银行的(东北)面。 (3)实验小学在城市广场的(南)面,在电影院的(西南)面,在工商银行的(东南)面。 【分析:在用方位词描述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时,要弄清楚主语是谁,谁作为“标准”存在。在理解题目时,对于像2、3小题这种由两句话组成的问题,在填写后半句时,更要确认好主语是谁。在做题时可以边读题,边标示出标准是谁,并画出方向箭头,再根据箭头得出方向。】 2、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东)面,左面是(南)面,右面是(北)面。 【分析:在确定方位时,如果遇到和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不同的情况时,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在本题中要明白“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面朝的方向是西面,以此信息为起点,画出其它的方向。】 3、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55÷60=2(时)…35(分) 19时30分+2时35分=22时5分 答:比赛22时5分结束。 【分析:在解答此类关于时间的问题时,要能熟练地运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1小时=60分,1分=60秒。在得到结果后要注意检查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出现21时65分这样的错误。】 4、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几个小时? 晚上9时=21:00 早上6时=6:00 24:00-21:00=3(时) 6:00-0:00=6(时) 3+6=9(时) 答:他一共睡了9个小时。 【分析:解决此类与时间相关的问题时要联系实际,明白晚上12:00是两天的分界线。在解题时可以利用钟面,化抽象为具体,掌握最基础的计算方法。利

历史错题集

历史错题集 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仅3次,聘(派手下卿大夫代为觐见天子)4次,朝见晋、楚等国国君却有32次,聘多达56次。这反映出 A.新的礼乐秩序取代周礼B.诸侯国之间发展不平衡 C.晋、楚已成为春秋霸主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明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礼节反映了 A.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B.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C.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 D.见面的礼节决定血缘亲疏 3.在英国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以女婿和女儿的身份同时继任英国国王.此后,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德国人以外孙的身份接掌英国王位,是为乔治一世.这种在西方历史上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中国封建时代则鲜有其例,主耍原因是 A.东西方王位继承的方式不同 B.中国君主专制的束缚 C.中国宗法制度的约束 D.中国理学思想的禁锢 4.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这反映了罗马法 A.注重交易的形式和程序 B.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C.保护白由民的私有财产 D.调解经济纠纷并保护贸易 5.“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这一措施 A.彰显了神权在雅典崇高地位 B.保证了公民参政机会平等 C.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D.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正确 6.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 A.强化专制集权 B.巩固宗族团结 C.稳定统治秩序 D.维护社会和谐 7.罗马法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吸收了同罗马国家有贸易关系的其他民族的法律规范,在解决法律冲突中更能满足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材料说明 A.罗马法具有超民族的特色 B.罗马法律持续发展与完善 C.各民族对罗马法逐步认同D.罗马法维护公民平等权利 8.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指出: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罗马人民所适用的这两部分法律中 A. 自然法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 B. 万民法是罗马人民特有的法律 C. 成文法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 D. 市民法是罗马人民特有的法律 9.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指出;“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钓鱼,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捕鸟一样,但某人可能被禁止进入他人土地。”这说明古代罗马 A.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注重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保护 C.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D.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10.公元前3世纪前后,罗马法已发展到万民法阶段,而同时期的汉代法律“夷三族是最高刑罚,晁错、李陵被诛之时,其父母妻儿同时被杀”。这种做法违背了罗马法的 A.自然法中公正合理原则 B.万民法中人人平等原则 C.法律至上不告不理原则 D.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3、下列说法中,①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②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③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 ④一组数据的众数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⑤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数轴上的点不是表示有理数,就是表示无理数;(2)实数a 的倒数是 a 1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4)两个绝对值不相等的无理数,其和、差、积、商仍是无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内容补充 一个数的平方=它本身这个数0,1 一个数的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1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一个数的立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6、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m ,则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 ) A、1+m B、 12+m C、12+m D、1+m 分析:此题注意审题 二、填空题 11、某市对全市3万名初中学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这次调查中,所选取样本的容量是 ;如果视力在4.9到5.1之间(含4.9与5.1)为正常,那么全市大约有 名初中生视力 是正常 的。

12、设10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则代数式b (10+a )的值等于 。 根号9<根号10<根号16,所以3<根号10<4,所以,a=3 b=【根号10-3】 所以,b (10+a )=【根号10-3】【根号10+3】 所以利用因式分解的结果为1 13、比较大小:-15、如图所示,AD =4,CD =3,∠ADC =90°,AB =13,BC =12,该图形的面积等于 . 则x= ; 16、已知x 满足(x-1)3=-27 8 ,17、若不等式组???b x a x 的解集为x ﹥a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注意等号 18、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注满全池,两管同时开,3小时注满全池。如果设单独开乙管x 小时注满全池,由此得到方程 。 二、填空题 11、240,7500; 12、1 13、﹤,﹥ 14、4+7或4-7 15、24 16、-32,y ≥21 17、a ≥b 18、61+x 1=3 1 三、解答题 20、(每小题4分,共16分)计算: (1)因式分解 题略【注意区别计算,结果要逐步考察】

最新六年级数学易错题整理2

最新六年级数学易错题整理2 应用题专练 1.某玻璃长委托运输公司送4000块玻璃,每块0.4元.如果损坏一块玻璃,这一块除得不到运费外,还得赔偿7元,运完后运输公司得到运费142 2.4元.请问:运输公司共损坏了多少块玻璃? 2.学校科技小组中,原男同学占全组的错误!,后来增加4个男同学,这时男同学人数占全组人数的错误!,该组原有男同学多少人? 3.小兰看一本书,两天后,还剩全书的错误!.已知小兰第一天看了30页,与第二天看的页数之比是5:6,求这本书有多少页? 4.在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需缴纳成交金额的0.35%的印花税和0.15%的佣金(手续费).杨先生2月14日以每股8.6元的价格买进4000股,4月24日以每股10.24元全部卖出了这种股票,求杨先生买卖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 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又行走了3小时,这时,甲车离B地还有236千米,乙车离A地还有164千米,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李阿姨家共有资金120万元,她把这些资金的35%存入银行,把剩余的资金全部用来购买股票和黄金,已知购买股票的资金比购买黄金的资金多50%. (1)李阿姨用来购买股票和黄金的资金共多少万元?

(2)李阿姨用来购买黄金的资金是多少万元? 7.已知王老师与两名学生的年龄之和为100岁,12年后王老师的年龄将是这两名学生的年龄之和,那么王老师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8.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先合干3小时,乙再自己干8小时可以完成;或者,甲先自己干4小时,甲、乙合干2小时也可以完成.实际工作时,甲先干了2小时,甲、乙再合干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9.快车和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8千米,慢车的速度是快车的错误!,两车开出后行驶2小时的路程正好是两地距离的60%,求两地的距离. 10.某高校为庆祝建校120周年举行庆典活动,校艺术团进行了三场表演,第一场参演人数是艺术团总人数的错误!,第二场参演人数比第一场多40人,第三场艺术团成员全部参加演出,且人数是前两场演出总人数的错误!,则校艺术团总人数是多少? 11.某商场在五一期间举行促销优惠活动,有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购买商场任何商品一律按商品原价九五折优惠;方案二:购买商品总价超过500元且不超过1000元的部分按八五折优惠,超过1000元的部分按八折优惠.请你帮小真同学算算,若购买原价1200元的商品,按哪种方案购买较合算?应付多少钱?

2013小学数学易错题整理

面对错误解决错误是最大的进步 小学六年级数学易错题(判断题) 一、判断题: 1、行同一段路,甲用5小时,乙用4小时,甲乙速度的比是5:4。( ) 2、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 ( ) 3、只要能被2除尽的数就是偶数。 ( ) 4、每年都有365天。 ( ) 5、圆柱的底面积扩大3倍,体积扩大3倍。 ( ) 6、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7、能被3整除的数一定能被9整除。 ( ) 8、a、b和c是三个自然数(且不等于0),在a=b×c中 A、b一定是a的约数 ( ) B、c一定是a和b的最大公约数. ( ) C、a一定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 ( ) D、a一定是b和c的公倍数. ( ) 9、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 ) 10、在比例中,如果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 11、“光明”牛奶包装盒上有“净含量:250亳升”的字样,这个250毫升是指包装盒的容积。 ( ) 12、x+y=ky(k一定)则x、y不成比例。( ) 13、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特殊四边形。( ) 14、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两者一定是等底等高。( ) 15、比例尺就是前项是1的比。( ) 16、1千克的金属比1千克的棉花重。( ) 17、1/100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 ) 18、圆锥的体积比圆柱体积小2/3。( ) 19、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 20、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个角的内角和不变( ) 21、任何长方体,只有相对的两个面才完全相等。( ) 2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23、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物体,它的底面积一定是1平方分米。( ) 24、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底面积一定是1平方分米( ) 25、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26、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27、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28、比例尺大的,实际距离也大。( ) 29、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4。( )

二年级易错题整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精选 红旗小学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数学文化 除法的来历 除法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期,或更早一些.形成于那个年代的《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数的除法运算.自公元前春秋战国4时代之前我国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人们也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我国主要是用算筹和门诀来计算除法的. 我们现在用的除法符号“÷”是一位瑞士学者雷恩(Juhann liuinrich Rahn,1622-1676)于1659年在一本代数书中使用的.几年以后,该书被译成英义,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因为“÷”号在欧洲大陆长期被用来表示减法,为了与减法区别,后来一位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W.Leibnitz,1618-1716)主张用“:”做除号,与当时流行的比号一致.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仍然用“:”做除号.

信息窗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1.原题: 判断:20÷4=4……4 () 分析:误认为余数可以大于或等于除数。 正解: 举一反三: 判断:26÷5= 4 …… 6 () 36÷6= 5 …… 6 () 2、原题:有17枝花,每5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还剩几枝?分析:容易把余数的单位名称写成商的单位名称。 正解: 举一反三: a、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b、39个小朋友去划船,能做满几条船?还剩几个小朋友?

3、原题:今天是8日,星期一,到31日是星期几? 分析:算式正确,但没算完。应再列:8÷7=1……1,因为余数是1,条件又告诉8号是星期一,所以31÷7=4……3,余数是3,应为星期三。 正解: 举一反三: a、今天是8月1日,星期一,到8月31日是星期几? b、今天是8月1日,星期一,到8月26日是星期几? 信息窗2 课题: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1、原题:小红有一些书,总数不到40本,把这些书摆成5堆多3本。小红最多有多少本书?最少有多少本书? 分析:前半部分算式正确,但没理解被除数、商数、余数之间的关系,也少解一问。40÷5=7(本)……5(本),本来应该余3本,但计算中余5本,多出2本,就应在总数40中去掉多出的2本,40-2=38(本),所以最多为38本。最少则当商为1即每堆只有1本时,总数最少为8本。

9A期末易错题(一)(含答案和解析)

九年级英语期末考试易错题整理 1. -- Finding information is not a big deal today. -- Well, the ______is how we can tell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is useful or not. A. courage B. message C. challenge D. knowledge 【考点】:名词辨析 【错因分析】:句意语境理解不清晰 【答案】:C 【解析】:A 项“勇气”,B项“消息”,C项“挑战”,D项“知识”,根据前面句意“找到信息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大问题了”,回答中应当是指区分信息是否有用才是挑战,因而选择C项恰当 2.--The fire ____at around 3 a.m. local time while people were celebrating with fireworks. -- I’m sorry to hear that. A. broke out B. put out C. came out D. went out. 【考点】:动词短语 【错因分析】:对短语含义记忆混淆 【答案】:A 【解析】:break out 爆发;put out 扑灭;come out 出版、出来、开花(发芽);go out 出去,根据句意应当为“当人们正在燃放烟花庆祝的时候,当地时间凌晨三点左右爆发了一场大火”,因而选择A项恰当 3. _________ green or ________ in a light green room ______ good for us.

易错题整理

易错题 (温馨提示:这是同学们平常易错的题目,老师整理出来,希望大家认真对 待,弄清题意,谨慎答题。加油!) 一、口算 60×6= 320÷4= 800÷8= 80×8= 40×2= 900÷3= 600÷3= 80×4= 90×3= 400÷8= 240÷8= 490÷9= 二、笔算,带※的需要验算。 ※467÷3= ※786÷6= ※528÷3= 89÷4= 894÷8= 924÷7= ※63÷2= 三、脱式计算 215+25×5 12+12×5 四、填空 1、468÷4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是个()位数。 2、口算80÷4时,可以这样想,把()个十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十,也就是()。 3、160里面有()个8。

4、300是5的()倍,是6的()倍。 5、汽修厂新进70个轮胎,最多能安装()辆三轮车或()辆四轮车。 6、○÷6=20…… ,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7、前进的地铁是()现象,升降机是()现象。 8、行驶中的汽车车轮是()现象,方向盘是()现象。 9、东南方向在()和()之间。 五、在○里面填>、<、=。 140÷7○100÷5 0÷7○0×7 50×2+6○50×(2+6) 90÷(2×3)○90÷2÷3 六、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有38个苹果,每8个装一盒,需要()个盒子才能装完。 A 4 B 5 C 6 2、商和除数都是8,余数是6,被除数是() A 56 B 60 C 70 3、有924盒牛奶,选择下面()包装,正好装完。 A 7盒装 B 8盒装 C 9盒装 4、佳佳放学后往西走,学校在他家的()。 A 东面 B 西面 C 南面 D 北面 5、英英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上,学校在英英家的()方向上。 A 西面 B 东面 C 西北 D 东北 6、()是平移现象? A 推拉门拉开 B 钟表指针 C 行驶中的汽车 D 风车 7、合唱队有男生36人,女生比男生的5倍多12人,女生有多少人?

如何做历史错题本

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错题集” 一、整理: ..... 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考点和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其整理步骤: 1.分类整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考点和错误的原因,错因一般为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原因类、影响类、规律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该考点属于哪一单元哪一课书,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考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需要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但一定要有错误归因和考点归类。 2.记录方法。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在该错题的一边写出自己解题时的过程.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不用灰心,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错误原因。 3.必要的补充。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在这一问题上,你可能还要犯同样的错误。 4、及时总结同类知识。 二、运用: .....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在历史复习时“错题集”就是你最重要的复习资料,最初复习时一定要多回头看,以后隔一段时间可以加长一点,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虽然每位同学的“错题集”不尽相同,但其他同学的“错题集”中的优点是可以借鉴的,故同学们平时也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 错题集上,容易混淆的记忆要点也有必要整理归纳,要写清楚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另外,最好多准备几种颜色的笔 随身带着错题集,如果做不到,建议有空的时候,下课的时候看看,至少考试前翻一翻,减少同一问题失分,最重要的是要经常的去看,不然做了也没用。 三、举例: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大全附答案带解析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相交线与平行线 1.未正确理解垂线的定义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应在正确理解垂直的有关概念下解题,知道垂直是两直线相交时有一角为90°的特殊情况,反之,若两直线相交则不一定垂直. 正解:D. 2.未正确理解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错误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垂线段的概念及垂线段的意义. A.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仅仅有垂线段,没有指明这条垂线段的长度是错误的. B.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垂线是直线,直线没有长短,它可以无限延伸,所以说“垂线的长度”就是错误的;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画”是画图形,画图不能得到数量,只有“量”才能得到数量,这句话应该说成: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量出垂线段的长度. 正解:D. 3.未准确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如图所示,图中共有内错角().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错解:A. 解析:图中的内错角有∠AGF与∠GFD,∠BGF与∠GFC,∠HGF与∠GFC三组.其中∠HGF与∠GFC易漏掉。 正解:B. 4.对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理解有误 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错解:C或D. 解析:平行线的定义必须强调“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所以②是错误的,平行公理中的“过一点”必须强调“过直线外一点”,所以④是错误的,①③是正确的. 正解:B. 5.不能准确识别截线与被截直线,从而误判直线平行 5.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二下数学易错题整理

易错题整理——判断 1.读6004时,只读出一个零。() 2.计算(56-32)÷8时,要先算32÷8. () 3.5千克铁与5000克棉花一样重。() 4.二年级小军的体重是38克。() 5.田、中、子这三个汉子都是对称的。() 6.余数不能小于除数。() 7.把20本练习本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5本。() 8.旋转改变了图形的形状。() 9.46÷6=7……5 () 10.在除法算式中,商一定比除数大。() 11.把10米长的木料锯成2米长的小段,需要锯5次。() 12.30÷5=6 读作:30除5等于6。() 13.在除法算式中,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14.5千克棉花比1000克石头重。() 15.万以内每相邻的两个数位的进率都是10. () 16.1瓶水重1千克,喝了30克,还剩下70克。() 17.有两个0的四位数中,只读一个0. () 18.2002这个数中的两个“2”意义相同。() 19.由9个一、8个十、5个百和4个千组成的数是9854. () 20.某小学有学生1304人,约是1300人。() 21.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重。() 22.按一定的规律填数:100 、99、81、73、()括号里的数应该是66. () 23.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24.40个百和10个一组成的数是410. () 25.一个数是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万位。() 26.与24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2300和2500. () 27.任何数除以1,都没有余数。() 28.用传送带传送物品和升降国旗都是平移现象。() 29.45里面有()个5,列算式是45÷9=5. () 30.商是1时,除数和被除数相等。() 31.把3+5=8和8×4=3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5×4=32. () 32.升国旗时,国旗由下至上是平移运动。() 3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可能比商大。() 34.一只鸡重2克。() 35.一枚2分硬币重1克,5枚2分硬币重1千克。() 36.在3千克、300克、1300克中,1300克最重。() 37.35÷5=7表示将35个物品任意分成5份,每份是7. 38.汽车方向盘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39.100张100元的人民币,100张就是一万元。() 40.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差1. 41.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42.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千位读起和写起。( ) 43.60÷( )=7……( )这个算式中,除数一定是8. ()

错题集整理方法

小学教学错题集整理方法 什么是错题集? “错题集”就是我们把做错的典型题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整理到自己的笔记本中,这些题目都来自我们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考试中。 错题集的好处 1、建立“错题集”,避免学生反复出错: 2、建立“错题集”,学生复习更有针对性。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错题以后,往往是订正了事,时间长了就淡漠了,换了作业本,更是无从稽查,学生心中无数,老师心中也无数,后来的复习补救就没有了依据,于是全面撒网,导致复习没有针对性,效率大大降低。如果建立错题集以后,每个学生各种情况下的错题都按本来面目集中到错题集上,这就等于建立了台账,师生复习都有准确的依据。这样学生就可以减轻负担,提高效率,从而真正达到“轻负高质”。 3、建立“错题集”,有效降低错误率。恩格斯有这样的理论:“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而“错题集”的建立,就是把平时所有的错题都集中在一起,从中找出每次错误原因的所在,比较系统、全面地加以分析、诊断,进而大面积地提高全班学生的正确率,把错误降低到最低点。 4、建立“错题集”,为下一届学生提供借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一届学生在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出现的错误都惊人

的相似。而每一届老师对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错误只做到及时订正而已,缺乏搜集、分析和利用,导致这些错误年复一年地延续,师生做了大量的无用功。而有了“错题集”,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前车之鉴,在学习的道路上就可以少走弯路。 错题整理。 错题收集工作完成后,为了让错题变得清晰明朗,方便我们使用,可以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比如桉错误的原因分。每道错题收集后,标注出错误原因,可以分三大类。 第一类———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等。 第二类———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等等。 第三类———无为之错。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另外写上属于课本的某一单元某一节或某一页知识点。 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错题集的利用 ◆经常阅读,避免再错。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错题集”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集”,浏览一下,在错题

走进新课程易错题练习(整理含答案)

填空 1.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发生认识论) 3.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 4.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 5.教学要旨在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主题教育理论) 6.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7.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8.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 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答案:C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答案:C 3.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 (1)培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答案(1) 4、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 (1)建构主义理论; (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3)多元智能理论 答案:(2) 5.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答案:(1) 6.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答案:(1)

初三英语中考难题易错题汇总系列(二)(含讲解答案)

( ) 1–Could you tell me___________? – She has a pain in her face。 A.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her B. what’s wrong with him C. what the matter is with her D. what wrong is with him ( ) 2.—Put it down, Richard, you mustn’t read _______ letter。 A. anyone’s else’s B. anyone’s else C. anyone else’s D. anyone else ( ) 3. Do you have _______ to tell me? A. something important B. important something C. anything important D. important anything ( ) 4. Butter and cheese ______ in price。 A. is gone up B. have gone up C. are gone up D. has gone up ( ) 5. In our country every boy and every girl ______ the right to education。 A. has B. have C. is D. are ( ) 6. A man of words and not of deeds _______ a graden full of weed。 A. like B. likes C. is like D. are like ( ) 7. John plays basketball _________, if not better than Jim。 A. as well B. so well as C. so well D. as well as ( ) 8. _____ neither you nor he enjoy fast food? A. Do B. Does C. Is D. Are ( ) 9.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______ still _____ now。

新版7年级下册英语易错题整理及答案

新版7B英语易错题整理 一、根据中文或者首字母提示写单词 1.Nine and eleven is t________. 2.We use k_______ to cut things. 3.I want to buy a new washing m__________. 4.That R_________ girl is his cousin. 5.Plants can’t grow w______ sunshine. 6.People are s____ the forest for the lost child. 7.She was sad because he f____in her English exam. 8.The baby panda w_______ about 35 kilograms 二、选择题. 1、——Can you find ________ to help us ? ——Yes, Jim is coming. A. someone B. anyone C. no one D. everyone 2、When your father ________ here tomorrow, I _______ you. A. will come; will tell B. comes; tell C. comes; will tell D. will comes; tell 3、_______ his brother, Jim ________ watching TV too. A. Liking; likes B. Like; likes C. Liking; is like D. Like;liking. 4、You look worried! Is ______ all right? A. everything B. something C. anything D. nothing 5、——Do you need my help, Mary? ——__________. A. Yes,please. B. I’d love to C. Never mind D. Well done 6、——What will you do if it ________ tomorrow? ——We have to carry it on, since we’ve got everything ready. A. is raining B. rains C. will rain D. rain 7、My trousers _____ too cold. I want to buy a new ______. A. is, trousers B. is , pair C. are ,pair D. are, it 8、I need a chair ________. A. sit B. to sit C. sitting D. to sit on 9、The book will make you ____________ A. interested B. interest C. interesting D. to interest 10、You’d better speak in a low________. A. sound B. noise C. voice D. whisper 11、He has only ______ friends, so he often plays with himself. A. a few B. a little C. few D. little 12、I am sorry I _______ my homework at home.

二年级数学全册易错题整理带答案

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整理 一、计算 1、30+38=37+17=39+52=85+7=94-32= 83-32=26-10=54-15= 2、42+23=()+25=19+()=32+()=27+() 78-16=()+24=()+15=()+40=()+3 3、 3 2 4 3 2 4 4 5 + 2 7 +2 5 +2 5 +5 4 ———————————————— 4、 7 () 2 4 ()1 —( ) 3 + 3( ) - 4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8 () 2 4 2 5、你会按规律填数吗?

6、连线 72-16-29 50 83-56 18+19+13 22 24+26 80+12-29 27 35+28 67-23-22 63 49-27 7、仔细观察,找规律填一填! (1)17,29,41,(),(),(),()。 (2)90,80,70,(),(),(),()。 二、长度单位 1、 1米=()厘米400厘米=()米 15厘米+8厘米=()厘米30米+6米=()米 10米-9米=()厘米6米-5米=()厘米 1米--30厘米=( )厘米40厘米+60厘米=()米 2、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

4、 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5、 一根绳子剪去28厘米,还剩5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一块布长12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米?1米长的绳子,用去4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玲玲有红、黄两条彩带,各50厘米,两条彩带一共长多少米?

四年级易错题整理

四年级易错题整理 一、填空 1. 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可剪成哪些整数长度的情况?() 2. 最小的整数计数单位比最大的小数计数单位多()。 3.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顶角是底角的4倍,顶角是()度,这是个()三角形。 4. 三角形具有()性,不容易()。 5. 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互不相等,其中最小的角是45度,那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6. 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4厘米和7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大于()厘米,同时小于()厘米。 7. 在括号里填入“锐角”“钝角”或“直角”。 (1)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8.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是8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9. 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的和是8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10. 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120度,这个三角形肯定是()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A=∠B,那么这个三角形也是()三角形,而且∠A=()度。 11.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钝角,最多有()直角,最多有()个锐角。 12. 4505961是()位数,最高位是(),最高位上是(),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13. 要使()58÷8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要使473÷4()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14. 课桌相邻的两边互相(),对边互相()。 15. 74()635≈74万,()里可以填(),()里最大填()。 74()635≈75万,()里可以填(),()里最小填()。 16. 把一根长20米的圆环绳剪成相同的几段,共剪了5下,每段长()米。 17. 把两个边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8. 有一个数,它的百万位的左边、右边的数以及百位左边的数都是"8",其余各个数位上都是"0",那么这个数是()位数,写作(),读作(),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得()。 19. 用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大。 20. 100张纸厚1厘米,1亿张纸厚约()千米 21. 从100写到200,数字0一共写了()个,数字2一共写了()个。 22. 一个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8亿,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它们相差()。 23. 用5个3和3个0按要求写出下面各数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_________ (2)只读出一个"零";_________ (3)读出两个"零";_________ (4)读出三个"零"。_________ 24. 从四点到五点,分针转了(),时针转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