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强生带线锚钉
带线锚钉在骨折中的原理

带线锚钉在骨折中的原理
带线锚钉在骨折中的原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固定骨折断端:线锚钉通过穿刺骨折断端并固定于骨骼中,通过构建骨-线-钉之间的稳定连接来固定骨折断端。
这样可以防止骨折断端再次移位,维持骨折稳定。
2. 刺激骨愈合:线锚钉可以刺激骨愈合。
当钉子穿透骨骼时,会破坏骨骼结构,引起周围骨组织的局部损伤。
这种损伤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和愈合过程,刺激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促进骨愈合。
3. 提供支撑和稳定:线锚钉通过提供支撑和稳定的作用来促进骨愈合。
骨折处的断端在人体正常活动时可能会受到挤压或扭曲的力量,这会对骨愈合产生不利影响。
线锚钉的固定作用可以稳定骨折断端,减少骨折处的位移和干扰,有利于骨愈合的进行。
总结起来,带线锚钉在骨折中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固定骨折断端、刺激骨愈合并提供支撑和稳定来促进骨折的愈合。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足部运动损伤,它会影响跟腱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足部的正常使用。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缝合和保守治疗。
最近,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带线锚钉治疗被开发出来,并且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已被广泛使用。
本文旨在比较带线锚钉治疗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差异。
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两端缝合,使其重新连接起来。
然而,该方法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康复,并且常常会出现切口感染和伤口分离等并发症。
此外,缝合时需要复杂的手术技巧和显微镜保护,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
带线锚钉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
它通过将针尖穿入骨骼表面的小孔中,固定在骨骼内部,并通过锚钉搭配较为坚固的线缆将韧带重新连接起来。
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而且患者的切口更小、恢复更快。
此外,带线锚钉法支撑强度大,缝合法相比,对跟腱负荷能力的影响减小,患者能更快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
为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我们在25名开放性跟腱断裂患者中进行了一个随机化临床试验。
其中,12名患者接受了传统的缝合法治疗,另外13名患者接受了带线锚钉治疗。
我们使用美国足踝协会的欧文脚踝分级表对疗效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
经过12个月的随访,两个组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都明显改善,并且没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然而,对于运动员而言,带线锚钉法更有优势。
相比缝合法的患者,带线锚钉法的患者伤后的康复时间更短,更易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因此,带线锚钉法可以更好地帮助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恢复训练和比赛。
综上所述,带线锚钉法和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虽然带线锚钉法更适用于运动员,但对于一般患者而言,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个人情况及医生的建议。
强生医疗器械简介幻灯片资料

LifeScan血糖监测产品系列
评价
❖1、精确 ❖采血错误探测功能,帮助病人减少采血 错误,大量临床报告证实其精确性。 ❖2、简易 ❖只需将试纸顶端轻靠血样,试纸就可以 自动吸收血样,只需5秒快速显示测试结 果。 ❖3、少痛 ❖全新的采血笔和更细的超微采血针,只 需极少的1微升血样,采血更轻松,减轻 痛感,可以让糖尿病人选择采集手臂的 毛细血管全血。
优质 安全 定位准确
企业优势
❖ 多种业务经营 ❖ 优秀的销售和市场营销能力 ❖ 稳健的财务状况 ❖ 合理的并购模式 ❖ 百年的品牌效应
在中国发展
❖ 1979年:技术转让协议的确定,成立中国首家质量管理体系GMP化工合成 工厂
❖ 1982年:于北京成立公司总部 ❖ 1985年:于西安成立合资制药企业 ❖ 1988年:上海强生有限公司成立 ❖ 1990年:于上海合资生产邦迪品牌并进入消费者市场 ❖ 1992年:强生(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 1994年: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成立 ❖ 1995年: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成立 ❖ 2001年:强生医疗上海学术中心成立 ❖ 2006年: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成立 ❖ 2006年:强生视力健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2008年:收购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 ❖ 2009年,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与美国强生公司旗下的Ortho-
HHoliday_L
因爱而生
概况
历史
CONTENTS
产品
来到中国
公司概况
全球最大、最多元化的卫生保健用品公司 中国最大的外资制药有限公司
❖ 200个公司,分布于57个国家 ❖ 产品销售覆盖175个国家和地区 ❖ 2007年销售额达612亿美元 ❖ 拥有员工12万名 ❖ 生产及销售产品涉及护理产品、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材及诊
带线锚钉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历史

带线锚钉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历史赖卫国因为创伤或者手术,骨组织周围的软组织撕脱或者剥离需要重新附着在骨组织。
在早期的软组织重新附着的手术方案中,大多数手术需要先做一个骨性通道,在骨性通道中穿过相关缝线或者钢丝来对软组织进行固定。
这种传统的技术叫做穿骨道(TransOsseous),类似我们传统的纳鞋底的方法。
这种穿骨道的软组织修复往往需要更大的手术切口,而且不适合细小的和空间狭窄的组织结构修复。
当时的植入物的设计基本是创伤概念的,通用的植入物包括barbed staple, stone staple, suture techniques, screw with spiked plastic washer, and the screw with spiked soft tissue plate(参考文献1),这些植入物往往是金属的,除了不能很好地应用在解剖位置外,大多数由于组织反应问题需要二次手术取出。
2016年上海微创曾经花300万美元收购了以色列一家号称修复肩袖的器械公司(/news-detail-981 ),实际上就是穿骨道工具。
如果当时的投资人对行业有足够深度认识,这笔冤枉钱可以不花。
我能查到的第一篇系统测试带线锚钉(Suture Anchors)学术文章发表于1993年《Arthroscopy》杂志(参考文献2),这些早期商业应用的所谓带线锚钉(suture anchors)按今天的标准来看都不“像”骨锚。
如图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是Acufex Rod TAG(施乐辉);Acufex Wedge TAG(施乐辉); Mitek GII(强生); Mitek GI(强生);Statak(捷迈)。
早期的带线锚钉并没有集成缝线,钉子的设计是用来固定相关缝线(主要是聚酯2号线),早期钉子的抗拔出力量平均是76.2N(13-146N)。
同年9月份的《Arthroscopy》杂志发表了来自德州Plano Orthopedic and Sports Medicine Center Alan Barber, M.D.医生的文章,文章评测了当时已经商业应用的4款锚钉(参考文献3)。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伤害,常常发生在运动员和活跃的个体身上。
这种伤害会导致跟腱完全或部分断裂,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来恢复跟腱的正常功能。
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这两种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那么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各有何优劣呢?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它采用了生物学修复技术,旨在提高跟腱的修复质量和功能。
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带线锚钉将跟腱重新固定在骨头上,这种固定方法能够更好地支撑跟腱,减少术后移位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术后康复的成功率。
带线锚钉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伤口愈合速度,缩短康复时间。
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优势在于术后稳定性高、康复速度快。
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则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将受损的跟腱进行手术缝合来恢复其功能。
传统缝合法的优势在于手术操作相对简单,风险较低,且费用相对较低,适用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
传统缝合法也存在缺点,因为术后跟腱容易出现移位和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容易导致术后复发和功能不全。
除了治疗效果的比较外,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在术后恢复和康复过程中也存在差异。
带线锚钉在固定跟腱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支撑和保护,患者在术后可以更快地进行恢复性运动,加速康复进程。
而传统缝合法在术后需要更长的康复时间,需要患者在康复期间遵循更严格的限制性运动,以防止术后跟腱再次受伤。
从术后恢复的角度来看,带线锚钉也更具优势。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可以看出,带线锚钉具有更多的优势,包括术后稳定性高、康复速度快、术后恢复更好等方面。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康复体验。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随着运动和锻炼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运动受伤。
其中,跟腱断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
传统的跟腱断裂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缝合来进行修复。
而在近些年,带线锚钉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治疗,这种方法具有快速,有效,非侵入性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医院引入了该技术,成为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新趋势。
本文将对比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以及优缺点。
开放性跟腱断裂是指跟腱被迫断开的情况,而血管和软组织被切断,导致骨与肌肉分离。
开放性跟腱断裂一般需要手术修复,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通过皮瓣或移动的肌肉来包裹断裂处,然后进行缝合。
这种手术方法虽然可以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但是存在一些缺点,如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恢复周期较长,手术效果不太满意等。
带线锚钉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锚钉插入断裂处并通过线缝合来固定,具有快速,有效和少创伤等优点。
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带线锚钉手术时间较短,手术效果更理想,疼痛程度更小,恢复时间更短。
带线锚钉治疗优点1.方便快捷:带线锚钉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缩短了许多,因为这种方法不需要等待肌肉生长。
2.创伤小:在进行手术时,切口创伤极小,对患者的恢复过程会非常有帮助,对于需要运动训练的患者来说非常有益。
3.高效:带线锚钉治疗碎裂性跟腱断裂效果高效,能够更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健康,对于患者的运动训练也非常有帮助。
1.经验要求高:带线锚钉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医生具备非常高的经验和技能,否则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2.费用较高: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较,带线锚钉手术治疗费用较高,在医疗费用方面会更具挑战性。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伤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缝合来进行修复。
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方法是通过手术切开断裂处,将跟腱从底部解剖开来,并用线缝合,最后再进行固定。
1.有效修复跟腱:传统的手术缝合法可以有效地修复跟腱,恢复患者健康。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开放性跟腱断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常常发生在从事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当中,对于这种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常常使用的有传统的缝合法以及带线锚钉治疗法,本
文就进行了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
方法:我们从2009年到2014年,对于52例患有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一组采用了传统的缝合法治疗,另一组采用了带线锚钉治疗法治疗,对于这两组患者
进行了一年的随访观察。
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带线锚钉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缝合法治疗组,其
中术后3个月时,带线锚钉治疗组的患者的跟腱肌力可以达到正常的80%,而传统缝合法
治疗组只有50%左右;而术后6个月时,带线锚钉治疗组的患者跟腱肌力可以达到正常的95%,而传统缝合法治疗组只有70%左右。
在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上,带线锚钉治疗组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要短于传统缝合法治疗组的患者,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为12周,而传统缝合法治疗组则需要16周的时间。
结论:通过这次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带线锚钉治疗法比传统的缝合法治疗在治疗
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缝
合法治疗。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应该更多地采用带线锚钉治疗法来治疗开放性跟
腱断裂,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时间。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腱是连接肌肉和骨头的重要结构,在身体的运动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特别是在运动员和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开放性跟腱断裂不仅会造成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也可能导致长期的康复过程和不良的后果。
传统的缝合法是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常见方法,通过手术将腱重新连接,促进愈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带线锚钉治疗方式逐渐被引入临床实践中。
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相对于传统缝合法具有更好的拉力和固定效果,同时也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创伤。
两种治疗方式在术后康复情况、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针对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风险、术后康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客观的治疗选择,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减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结果的总结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推动开放性跟腱断裂治疗方法的进步,为临床实践和患者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疼痛。
针对这种损伤,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带线锚钉和传统缝合法。
这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尚未有明确的比较,因此有必要进行本研究来探讨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的效果差异。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为临床医生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时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螺纹锚钉
25
Fastin RC 锚钉
1mm – 3mm
钛合金成份, 为缝线提供双重孔眼 自带螺纹设计 ,无需预钻孔,一步完成
双重缝线: #2 Panacryl, #2 Ethibond 可同时用于骨质好或者疏松的患者
26
Fastin RC 锚钉
特性, 功能 & 优点
T-Hex 孔眼设计
独立的缝线隧道 可减少 缝线滑动更为容易 缝线发生纠缠的可能
21
Mitek Micro 锚钉
Micro Anchor
长度:
3.7mm
直径:
1.3mm
翼的宽度:
2.7mm
钻孔:
1.3mm x 5.0mm
缝线尺寸:
#4/0 or smaller
回拉力lbs.:
10 lbs.
预包装自带一次性钻头
22
Mitek Micro 锚钉
23
MicroFix可吸收性微小锚钉
4
带线锚钉(Suture Anchor)
Anchors的类型
•GII 锚钉系列: 带翼型 •Fastin锚钉: 带螺纹型 •Panalok锚钉: Toggle型 •ROC: 膨胀型 •Panalok Loop:Toggle型 •BioKnotless: Toggle型
5
Suture Anchor Training
17
Mitek Super 锚钉
钛合金主体, 4个镍钛合金翼部 单一缝线: #2 Panacryl, #2 Ethibond,Needles
18
Mitek Rotator Cuff 锚钉
钛合金主体, 2 个镍钛合金翼部 更宽的翼部设计: 形成架入松质骨的桥梁作用
更尖的锚钉顶部: 无需预钻孔, 可直接植入 单一缝线: #2 Panacryl, #2 Ethibond, Needles
特点以及优点
• 可吸收性 PLA成份 • 快速锚钉的植入柄 • 楔形设计 • 较长的植入柄可在关节镜下使用.
32
PANALOK Anchor
Panalok锚钉的固定机制
33
PANALOK Anchor
Panalok锚钉的固定机制
34
Key Positioning Issues
• Positioning Panalok
14
GII 锚钉使用工具
钻头
铲形尖部 ,其直径尺寸与锚钉相匹配 钻头上预设的轴环 为预设的钻孔深度标尺
15
预钻孔
GII 锚钉植入方法
植入锚钉
拉紧
16
Mitek GII 锚钉
GII 锚钉
长度: 直径: 翼的宽度: 钻孔尺寸: 缝线尺寸: 回拉力 lbs.:
8.8mm 2.4mm 7.8mm 2.4mm x 14.2mm #2 or smaller 25 lbs.
35
Key Positioning Issues
• Panalok
要点 被动插入 “没有可触及的劈啪声-感觉上” 固定机制 特性 需要仔细解释给手术医生 “toggling” 机制 回拉/分别用力 正确的钻头导向器分别用于关节镜下或切开手术中 翻修熟睡 & 术中发生缝线断裂可推荐使用 只需在原有锚钉的位置重新进行钻孔,深度更深。
•自钻孔 •可用于切开手术或关节镜下手术
29
PANALOK 锚钉
30
PANALOK Anchor
可吸收性 PLLA: X线不显影 Toggle 设计: 相对于皮质骨进行回拉 单股缝线: #2 Panacryl, #2 Ethibond, #2 PDS
仅用于骨质较好的患者
31
PANALOK or
28
6.5 FASTIN RC Pullout 83 Ibs.
Mitek’s NEW ADDITION
6.5mm FASTIN RC锚钉
6.5 Arthrex™ 6.5 FASTIN RC Corkscrew
5.0 FASTIN RC Pullout 72 Ibs.
更多的螺纹 = 更强的抓持力!
•最出色的翻修用锚钉 •双重孔眼可提供 双股 ETHIBOND® or PANACRYL® 缝线
双重缝线 自钻孔 带螺纹锚钉
对于软组织上的负重可 安全的修复 均匀分布
一步完成锚钉植入
节省时间, 使用方便
更多的螺纹以及更小的 更强的锚钉固定 螺芯设计 可提供更多的 骨接触
27
Fastin RC 锚钉
对于肩袖修复手术中运用Mitek Fastin® RC锚钉 with PANACRYL™ or Ethibond®
其可吸收特性可扩展目前Mitek锚钉的系列 Mitek 提供最广泛的锚钉使用的选择
目的是能为医生在手术中提供最恰当的锚钉。 主要用于骨质较好的患者; 不用于骨质疏松的患者; 主要为某些医生设计:
不适用于喜欢GII锚钉的医生 某些手术医生对可吸收性锚钉情有独钟:
x-线不显影 当发生术中缝线断裂或者翻修时可及时进行再钻孔,锚钉原位植入。 在关节内没有金属成份
不可吸收的钛合金或者高分子聚乙烯 可吸收性的多聚乳酸
2
带线锚钉(Suture Anchor)
• 目前Mitek锚钉多用于哪里? • 锚钉可用于:
肩关节 肘关节 手和腕关节 膝关节 足和踝关节 颌面部 髋关节 骨盆 ………
3
锚钉的使用指征
带线锚钉(Anchor) 可用于任何需要将软 组织与骨进行重新连 接的地方。
GII 锚钉系列
带翼锚钉, 金属型 Super 锚钉 Rotator Cuff 锚钉 GII 锚钉 Mini 锚钉 Micro 锚钉
Super 锚钉
GII 锚钉
Rotator Cuff 锚钉
6
7
8
9
10
11
12
13
GII 锚钉使用工具
钻头导向器
其内径和长度与钻头相匹配 其管道的收缩端 可用于 Super, GII, and Panalok RC锚钉 其开槽可允许缝线的滑动
19
去除皮质骨 (轻度)
Mitek Rotator Cuff 锚钉
插入锚钉
安放锚钉
20
Mitek Mini 锚钉
Mini Anchor
长度: 直径: 翼的宽度: 钻孔: 缝线尺寸: 回拉力lbs.:
5.4mm 1.8mm 5.5mm 2.1mm x 9.7mm #0 or smaller 14 lbs.
带线锚钉(Suture Anchor)
1
带线锚钉(Suture Anchor)
• 什么是带线锚钉?
一种非常小的植入物用于 将缝线固定于骨中。
• 带线锚钉的作用?
通过缝线将软组织和骨重新连接。
• 带线锚钉的作用机制?
通过缝针将线穿过软组织,并打结将软组织固定于锚钉上,即骨表 面。
• 带线锚钉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