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_教案教学设计_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_教案教学设计_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_教案教学设计_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学科数学年级小学三年级课题名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时间2008.6设计者王惠云设计者单位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材简析:本单元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先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先安排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安排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便于学生逐步学会有关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这节课的内容是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重点解决首位除时有余数应该如何处理,在教学除法计算时,先通过把40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男孩、把46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女孩、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把6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3个班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学会相应的口算和笔算。1、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2、在教学中多次进行了比较,有利于学生能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3、注意对学生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在现实的情景中开发学生的潜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难

点:竖式计算时十位上余数的处理。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20÷260÷390÷980÷42、笔算42÷2(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说出计算的方法)反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注意什么问题?3、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题羽毛球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条件和问题,然后提问: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羽毛球”该怎样列式?学生看情境图,说出题意、并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2÷2=2、操作探究:(1)提问:如果我们用小棒代替羽球,应该先摆多少根小棒?(生摆出5捆带2根的小棒)(2)同桌讨论交流分的方法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呢?(动手操作,交流分的方法)(3)学生复述分的方法(每班先分2捆,是20根,余下的每班再分6根,每班分到26根。(课件演示分羽毛球)3、教学笔算:(1)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么样呢?学生说十位上的计算方法。(2)十位上有余数怎么办呢?接下去该怎样算?(互相说一说十位上有余数了,怎么办,在书上计算)交流后在书上完成竖式计算。(2人板演)(3)哪位同学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计算的?(4)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学生练习,集体订正(5)比一比,52÷2和复习题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完成想想做做(让学生先试做前两小题,说说计算方法,然后再独立完成后两小题)十位上有余数怎么办呢?接下去该怎样算?(互相说一说十位上有余数了,怎么办,在书上计算)交流后在书上完成竖式计算三.综合练习1.用

竖式计算,并验算。(学生练习,集体订正)96÷884÷374÷265÷52.对比练习48÷464÷275÷396÷648÷364÷477÷399÷6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比较,了解区别。学生说说自己在比较中发现了什么3.想想做做第4、5题:我们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第5题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计算4.想想做做第6题:通过以上一些题目的计算,你能不能不笔算,估算下面这些题的商是几十多?(全班集体交流)四、总结全课: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摆摆、说说、算算,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小组里交流、汇报。

五、板书设计(略)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数的整除复习设计_教学设计

数的整除复习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的整除复习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数的整除复习设计概念的教学相对其他知识要枯燥得多,而概念的复习就更显得无味。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在进行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复习时,我注意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同时,增强复习课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一、引言揭题,并板书课题 二、复习相关的概念 1.复习整除的概念。 谈话:老师今年36岁,同学们今年大都是12岁,看着36和12这两个数你能想到些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有关整除、除尽、倍数、约数、质数、合数等内容。) 追问:谁能分别举例说一说整除和除尽有什么不同? 2.复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让学生用卡片0、1、2、4、5按要求分别摆出下列各数: (1)能被2整除的数; (2)有约数5的数; (3)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五位数。 (学生摆出相应的数的同时追问能被2、3、5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 3.复习整除中的其他概念。 给出1、2、4、5、9、11、15、30、51、81十个数,要求学生把它们按不同的标准分成两大类。(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概念,如奇数、偶数等。) 4.讨论"1"的有关特征。 提问:1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关于1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小组内的同学先相互说一说。(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再进行交流。) 三、练习

1.脑筋急转弯。(以竞赛形式抢答)按要求找数: (1)在0、1、7.5、20、58中不是整数的。 (2)在1、4、8、9、17、563中是偶数的。 (3)在11、21、51、61、81、111中不能被3整除的。 (4)在30、50、60、90、120中不能同时被2、3、5整除的。 (5)在25、39、42、160、555中能同时被2、5整除的。 2.快乐大转盘。学生从下列各项中任选一项说一句话: 3.综合练习。(按要求填写电话号码) 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想对同学说些什么?

(完整)四年级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和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能够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初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灵活地掌握试商方法。 3、教学关键: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关键在于试商必须熟练。试商的方法很多,多数采用四舍、五入和口算翻倍数的方法。当除数的个位是1、2、3时舍去;当除数的个位是7、8,9时进1;当除数的个位是 4、 5、6时,先看作个位是5,再翻倍数,如16看作15,再想2个15是30,3个15是45等等。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外,还要辅以口算的训练,口算训练的针对性是很重要的,因为除数是两位数,在试商时总是用一个数去乘除数,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试商的能力。 1、口算除法

(1)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数整百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上的内容,练习八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学会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整百、整十数的方法。 教学关键: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整百、整十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 30÷336÷360÷6900÷380÷248÷484÷2 24 0÷2 840÷4480÷442÷2420÷263÷3880÷8550÷5 600÷6 结合学生的口算过程。让学生讲述:30÷342÷263÷3 480÷4的口算方法。 2、学具操作。 全班学生练习;把3捆又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可以分得几捆几根? 二、新授。 1、引言。我们已学过了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但仅限于被除数的每一位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如果遇到被除数每位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教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dividing two digits by one digit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教学 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对照教具的操作过程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黑板)笔算42÷2 36÷3 请两位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指出: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的上面 二、新课 1、教具出示,提出问题: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 班能分到多少个? 2、请学生列出算式

3、请学生用笔算试算,说说与前面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首位不能整除,怎么办? 4、学生借助教具思考怎样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小组讨论 5、交流分法,得出要先分整筒的,5筒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分2筒,是20个,还剩下1筒和另外2个该怎么办?放在一起一共是12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个,所以每班共分到26个 6、据得出的分法引导学生进行笔算。 因为先分整筒的,所以先要用十位上的5除以2,5个十除以2,商2个十,2写在商的十位上,这样2乘2得4,分去4个十,把4写在52十位5的下面 5减4 得1,1表示什么?(1个十,也就是5筒分掉4筒后剩下1筒)接下来怎么办?(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把剩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在竖式中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和十位上的1 合起来是12。 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12除以2,得6 ,在商的个位上写6,再用2去乘6得12,写在12的下面,表示又分掉的数,12减12得0。正好分完,最后得到26。 请学生回顾刚才的笔算过程,在书上完成笔算得数已经算出来了,对不对呢?我们可以自己验算一下,请大家在旁边验算一下,请学生说说是怎样验算的

数的整除教学设计完美版

教案 教师:__ 王鑫___ 学生:_ 刘竞琰上课时间:学生签字:____________ 数论(一)奇数与偶数 【知识点概述】 1.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大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通常偶数可以用2k(k为整数)表示,奇数则可以用2k+1(k为整数)表示。 特别注意,因为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 2.奇数与偶数的运算性质: 性质1: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性质2:偶数±奇数=奇数 性质3:偶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偶数 性质4:奇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性质5: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性质6:在加减法中偶数不改变运算结果奇偶性,奇数改变运算结果的奇偶性 性质7:对于任意2个整数a,b ,有a+b与a-b同奇或同偶 性质8:奇数的平方可以写作4k+1 ,偶数的平方可以写作4k 【习题精讲】 【例1】下列算式的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1) 29+30+31+……+87+88 (2) (200+201+202+......+288)-(151+152+153+ (233) (3) 35+37+39+41+……+97+99 【例2】能否在下式的“□”内填入加号或减号,使等式成立,若能请填入符号,不能请

说明理由。 (1)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10 (2)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27 【例3】能否从四个3,三个5,两个7中选出5个数,使这5个数的和等于22 【例4】是否存在自然数a和b,使得ab(a+b)=115? 【例5】是否存在自然数a、b、c,使得(a-b)(b-c)(a-c)=45327? 【例6】你能不能将自然数1到9分别填入3×3的方格表中,使得每一行中的三个数之和都是偶数? 【例7】任意交换某个三位数的数字顺序,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原三位数与新三位数之

数的整除特征(一)教案

数的整除特征(一) 新课引入: 数的整除问题是整数的内容中最基本的问题。常见数的整除特征如下:(1)1与0的特性: 1是任何整数的约数,即对于任何整数a,总有1|a. 0是任何非零整数的倍数,a≠0,a为整数,则a|0. (2)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2、4、6或8,则这个数能被2整除。 (3)若一个整数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则这个整数能被3整除。 (4)若一个整数的末尾两位数能被4整除,则这个数能被4整除。 (5)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或5,则这个数能被5整除。 (6)若一个整数能被2和3整除,则这个数能被6整除。 (7)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7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例如,判断133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613-9×2=595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余类推。 (8)若一个整数的未尾三位数能被8整除,则这个数能被8整除。 (9)若一个整数的数字和能被9整除,则这个整数能被9整除。 (10)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则这个数能被10整除。 (11)若一个整数的奇位数字之和与偶位数字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1整除。11的倍数检验法也可用上述检查7的「割尾法」处理!过程唯一不同的是:倍数不是2而是1!如121,1375。 (12)若一个整数能被3和4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2整除。 (13)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加上个位数的4倍,如果差是13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3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13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加、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如312。 新课讲授: 例1.在能被2,3,5整除。 能被 2,3,5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的数字必须是0, 里填 能被3+9+0的和能被3整除,那有几种呢? 填1,4,7.符合条件的有2190,2490,2790。 做练习题。 例2.五位数2A10B能被72整除,这样的五位数有几个? 解题思路:因为72=8×9,且8和9互质,这个数必须同时能被8和9整除。要能被8整除得看末三位,B必须是4;当个位是4时,千位上必须是2(因为2+2+1+0+4=9),所以符合条件的只有1个,即22104。 解:要使2A10B能被72整除,B=4,因为2+2+1+0+4=9,所以A=2。

数的整除特征基础篇

什么是整除 若整数a 除以大于0的整数b ,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 能被b 整除(或说b 能整除a ),记作b |a ,读作b 整除a 或a 能被b 整除。 常见数的整除特征: 末位系:2,5:看末一位 4,25:看末两位 8,125:看末三位 数字和系:3,9:看数字和 数字差系:11:看奇位和与偶位和的差 7,11,13系列: ⑴看多位数的末三位和前面部分之差能否被7,11,13整除; ⑵把数从末三位开始,三位为一段断开,只需看奇数段的和与偶数段的和的差是否为7,11,13的倍数。 常见整除性质: ⑴如果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能被丙数整除,那么甲数能被丙数整除。 ⑵如果两个数都能被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与差都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⑶如果一个数能分别被几个两两互质的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这几个两两互质的自然数的乘积整除。 (★★)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七位数□7358□□能分别被9,25和8整除。 例1 数的整除特征(上) 例2

(★★★) 四位偶数64WW 能被11整除,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四位数。 (★★★) 两个四位数275A 和275B 相乘,要使它们的乘积能被72整除,求A 和B 。 例3 例4

(★★★) 在所有五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等于43且能够被11整除的数有哪些 例5 (★★★★) 请用1,2,5,7,8,9这六个数字(每个数字至多用一次)来组成一个五位数,使得它能被75整除,并求出这样的五位数有几个 例6

(★★★) 能不能将从1到10的各数排成一行,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数之和都能被3整除【先睹为快】

“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设计

“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运用"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品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的开放(创设情景) 1、游戏入手,请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地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 2、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认为无误后,学生尝试。 3、思考: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断定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设计意图:采用游戏的形式,引入猜数活动,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带着欢快、带着激情,在和谐、宽松、活跃的开放氛围中,立刻引起好奇性,他们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以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之中。 二、展开的开放 1、探求知识

①请学生说出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想:你认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个位上的数字有关吗? (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让学生说出一些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按照学生的口答板书) 12、15、18、21、24、27、30、33、36、39、42…… 议:这些数的个位上数字有特征吗? (个位上的数字是0、1、2、3……每个数字都有) 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来考虑,有可能吗? ③任意写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如:162 让学生变换数字的位置,问:你发现了什么? 再把黑板上所列的两位数也调换一下数字,想一想,能不能被3整除? (被3整除的数,交换数字的排列顺序,仍然能被3整除。) 2、形成共识 ①引导:能被3整除的数,与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差、积、商"有否关系? ②分组交流,发表观点: (初步认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一个数的各位上数字的和有关) ③用上面的方法判断下面的数能不能被3整除。 54 372 454 837 (判断后,通过演算验证)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1、使学生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建议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 1、谈话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既然是数的整除,自然就与数有关,同学们都学过什么数? (教师板书:整数、小数、分数) 同学们会数数吧?(学生数数) (教师板书:1、2、3、4、5、) 继续数下去,能数到头吗? 数不到头,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呢? (教师板书:) 2 / 7

3、教师小结: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等等,叫做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提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最大的自然数吗? 当一个物体也没有时,我们用几来表示?(板书:0) 二、建立整除的概念 1、教师明确:数的整除,不仅与数有关,还与除有关,一说到除,在家就会想到两个数相除,那么整除又是什么意思呢?整除也是两个数相除,但是在小学阶段,我们研究整除不包括0. 2、出示卡片 1.24 提问:在数的整除中研究这样的两个数相除吗?为什么? 3、再出示卡片:1020,165,153,369,242 提问:这几个式子中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是什么数? 教师明确: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这是我们研究数的整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3 / 7

4、教师说明: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如:1020,我们能不能说10能被20整除呢?还不能,还要看它的商. 组织学生口算出5张卡片的商.(其中165指定回答商几余几)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商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排除没有整除关系的卡片,指153=5一类的卡片,说明:只有这样的,我们才能说15能被3整除. 5、学生举例 6、提问:用字母a表示这样的被除数,用b表示这样的除数,商怎么样,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呢? 这样看来,整除除了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外,还得有一个什么条件? 教师明确:商是自然数,没有余数是整除的又一个重要的条件. 7、出示卡片(区别整除和除尽) 43=1.3 1818=1 75=1.4 40.2=20 426=7 4 / 7

数的整除特征基础篇

数的整除特征(上) 什么是整除? 若整数a 除以大于0的整数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说b能整除a),记作b|a,读作b整除a或a能被b整除。 常见数的整除特征: 末位系:2,5:看末一位 4,25:看末两位 8,125:看末三位 数字和系:3,9:看数字和 数字差系:11:看奇位和与偶位和的差 7,11,13系列: ⑴看多位数的末三位和前面部分之差能否被7,11,13整除; ⑵把数从末三位开始,三位为一段断开,只需看奇数段的和与偶数段的和的差是否为7,11,13的倍数。 常见整除性质: ⑴如果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能被丙数整除,那么甲数能被丙数整除. ⑵如果两个数都能被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与差都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⑶如果一个数能分别被几个两两互质的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这几个两两互质的自然数的乘积整除。

? (★★★) 两个四位数275A 和275B 相乘,要使它们的乘积能被72整除,求A 和B 。 (★★)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七位数□7358□□能分别被9,25和8整除。 例1 例2

例3 (★★★) 四位偶数64能被11整除,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四位数。 例4 ? (★★★) 在所有五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等于43且能够被11整除的数有哪些?

? 【先睹为快】 将三位数3ab 连续重复地写下去,共写2005个3ab ,所得的数20053333ab ab ab ab 个正好是 91的倍数,试求ab =___________。 (★★★) 能不能将从1到10的各数排成一行,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数之和都能被3整除? (★★★★) 请用1,2,5,7,8,9这六个数字(每个数字至多用一次)来组成一个五位数,使得它能被75整除,并求出这样的五位数有几个? 例5 例6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7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培养学生估算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除法的笔算算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东港小学的学生去参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出示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怎么求? 学生讨论后汇报:东港小学738名学生分 2 批去参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问题是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列式为:738÷2 二、互动新授 1、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平均每批大约有多少人? 学生估计后交流方法:七百多除以 2 得三百多,估计平均每批大约有三百多人。 2、笔算。 谈话:结果到底是三百多少呢?大家想动手算一算吗? (1)请一位学生示范书写格式。 (2)引导学生回忆,如果是 7 3 ÷2,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3)你能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方法试着计算吗? (4)学生尝试计算后提问:你是怎样算的?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算出的结果 3 6 9 是否正确,怎样验算?(学生独立用乘法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板演。 完成后及时反馈,发现学生计算时存在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余下来的数没有继续除等问题) 让学生说说在计算这样的除法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列竖式时,商的个位要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商和除数的积写到被除数的下面,最后在积的下面画横线,横线下写上被除数与商和除数的积的差。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先估计的得数是几百多。 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订正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学生读题,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求“平均每棵树收获多少千克荔枝”就是把 8 7 5 千克荔枝平均分成 5 份,用875÷5。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读懂表格,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填表。 组织交流,观察表格,你发现了每本的价钱和买的本数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反馈:总价不变,每本单价越贵,买的本数越少。 5、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列式计算,然后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

五年级数学教案:能被3整除的数

五年级数学教案:能被3整除的数 教学目标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学重点 归纳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归纳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件演示:) 1、教师提问: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能被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2、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提问:谁能随便说个数?这个数要能被3整除. (2)教师:老师也说一个数,请你用3除一除,看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板书:123) 如果你们说这个数能被3整除,那么老师立刻就可以说:132、231、213、312、321这些数统统都能被3整除!信不信?请除除看. 为什么会有如此结果?到底有什么特征呢?现在我们一起来 研究.

二、新课(继续演示课件:) 1、我们先来研究12这个数.12为什么能被3整除?可以这样想:(教师演示) 12根铅笔(10根一捆) 提问:这10根铅笔,若3根一捆可以打成几捆?还剩几根?(3捆剩1根) 教师:3个3也就是一个9,那么我们可以把10想成一个9加上1.9肯定能被3整除,可以不再考虑,只需考虑现在未打成整捆的零散根数,10根中剩下的1根加上另外2根是3根,正好打成一捆,说明12能被3整除. 板书: 2、再研究一个数:24 演示:一个10可以想成一个9加1,那么20可以想成什么呢?(2个9加2) 2个9加可以不再考虑,现在只需考虑谁?(2加4)如果3根一捆,正好打成两捆,说明什么?(24能被3整除)3、照这样我们来分析一下27 板书: 推理:一个10我们把它想成一个9加1,两个10我们把它想成两个9加2,照这样想,30可以想成什么?(三个9加3),40呢? 50呢? 80呢? 4、分析一个较大的数:126(教师演示) 把100根想成一个99加1,两个10想成两个9加2,零散根数则 1+2+6=9.9能被3整除,所以126能被3整除.5、照此思路分析438 板书: 验证:用3整除,证明刚才的分析正确 6、用此思路分析523

数的整除参考教案

数的整除参考教案 数的整除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数的整除复习(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册). 教学目标: 1.掌握自然数的分类和关系,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网络.2.理解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概念.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整除和除尽、互质和质数、分解质因数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不同. 教学方法: 边总结边练习(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确定研究对象——自然数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数的'整除知识(板书:数的整除) 你知道的数有哪些我们研究数的整除时,这里的数是指什么数(板书:自然数) 二、研究自然数的分类 1.提问: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 生: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按照约

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1、质数和合数.(板书:奇数偶数 1 质数合数) 2.提问:你能说说什么叫奇数、偶数什么叫质数、合数质数和合数有什么关系 (板书:分解质因数质因数) 3.练习:判断对错 (1)自然数可以分成质数和合数.( ) (2)质数都是奇数,合数都是偶数.( ) (3)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奇数.( ) (4)把15分解质因数是3×5=15,3和5叫质因数.( ) 三、研究自然数的关系 (一)整除关系 1.提问:两个自然数之间会存在哪些关系( 板书:整除互质) 2.什么叫整除( 引出约数、倍数)(板书:约数倍数) 它和除尽有什么区别( 板书:除尽) 约数、倍数表示的是数吗( 板书:关系) 公约数、公倍数表示什么(板书: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3.练习: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1.2÷4=3,1.2能整除4.( ) (2)6是倍数,3是约数.( ) (3)约数的个数有限,倍数的个数无限.( ) (二)互质关系 1.什么叫互质它和质数有什么区别考虑下面各组中什么样的两个数间存在互质关系 2.判断练习: (1)两个数互质,这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 (2)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 (3)两个奇数一定不互质.( ) (4)两个偶数一定不互质.( ) (5)奇数和偶数一定不互质.( ) (三)既不互质,又不整除的关系 1.出示一组数:根据自然数间的关系,将下列一组数分类 (1)13和26 (2)2和7 (3)4和21 (4)45和3 (5)8和5 (6)14和42 (7)12和15 (8)9和10 (9)30和48 (10)12、18和24 整除关系??????互质关系 (1)13和26 (2)2和7 (7)12和15

(完整word版)数的整除特征专项训练

数的整除特征专项训练 一、性质 1、如果整数A、B都能被C整除,那么他们的和A+B或差A-B也能被C整除。 例如:8整除64,8整除24,那么8整除64+24或64-24。 2、如果A能被B整除,B能被C整除,那么A能被C整除。 例如:30能被15整除,15能被5整除,那么30能被5整除。 二、数的整除特征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数字是0、2、4、6、8。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能被4(或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数字是0或5。 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 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 能被11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 能被7、11、13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三位数与末三位数以前的数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7、11、13整除。 一个三位数连续写偶数次,所得的数能被7、11、13整除 三、例题与练习 例1、判断下面的数是否能整除。

例2、判断下面的数是否能整除。 例3、四位数2□2□能同时被8、9整除,那么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练一练 在3□2□的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数字,使这个四位数能被15整除,这样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是多少? 例4、将1、2、3、4这四个数任意排列,可组成若干个四位数,在这些四位数中,能被11整除的数最小是多少?能被4整除的数最小是多少?

1、由1、 2、3这三个数任意排列,可组成若干个三位数,在这些三位数中,能被11整除的数有哪些? 2、从0、 3、5、7这四个数中选择三个数,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这样的三位数最大的是哪个? 3、在568后面补上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六位数,使它能被3、 4、5整除,这个六位数最小是多少? 例5、某个七位数1993口口口能同时被2、3、4、5、6、7、8、9整除,那么它的最后三位数字依次是多少?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学设计与评析-文档资料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主动经历算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对详尽问题、详尽计算的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探讨算法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丰盛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建构过程,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呈现情境 谈话:学校买来一些毽子和羽毛球,准备平衡分给三(1)和三(2)班两个班。 课件呈现:48个毽子(4整盒和8个) 52个羽毛球(5整筒和2个) 2.提出问题 估计一下,每个班分到的毽子多一些,还是羽毛球多一些?你能帮助这两个班分一分吗? (评析:结合实际情境,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想办法去分一分,能激起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既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52÷2的商比48÷2的商大。)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分毽子 提问:要求每班分得多少个毽子,你打算怎样分? 班内交流自己的分法,以及分得的结果。 提问:怎样通过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呢?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列式的,又是怎样计算的。 班内交流算法:可能用口算,也可能用竖式计算。 结合学生的回答追问:怎样用竖式计算48÷2? (评析:通过分毽子,力求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为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索52÷2的计算方法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能力上的迁移和方法上的渗透,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算法对比提供优良素材。) 2.分羽毛球 ⑴提问:要求每班分得多少个羽毛球,你打算怎样去分?班内交流自己的分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在分羽毛球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你能结合小棒的实际操作,讲讲应该怎样解决的吗?让学生操作好后同桌相互交流。 ⑵怎样用竖式计算52÷2呢?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板书展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竖式计算方法: 让学生自己结合分小棒的过程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评价,小组内交流自己选择哪种算法,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打开课本,共同完成竖式,师生共同回顾计算过程。 组织验算。

数的整除教学设计

《数的整除》总复习公开课教案 执教:卢河小学朱孔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0页第1——6题。 教学目标: 1、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整除(复习) 学生齐读课题。师:学习了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知识,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概念很多,容易混淆)你认为我们复习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什么呢?(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梳理知识 1、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概念、知识点。 2、确实概念很多,为了弄清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请大家根据下面的问题,分组思考、讨论,理清知识联系。 (1)约数和倍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有多少?两个、三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如何确定? (3)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有多少?两个数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如何确定? (4)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是什么? (5)偶数和奇数是怎样产生的?质数和合数又是怎样区分的? (6)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表达形式是什么? (7)质数、质因数、互质数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构成互质数的两个数有几种情况?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完善知识结构。 在这一单元里,我们首先学习了哪个概念?(整除)这是为什么呢?(短暂交流)明确因为其他概念都是在整除的基础上得到。的。举例说说看例如:由整除的概念得到约数和倍数,由约数得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师:说得真好!看来这些概念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你能画一张图,表示出概念与概念之间得联系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向老师求助。 教师巡视后展示部分学生画的图,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数的整除教案

数的整除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的整除的整理与复习,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并能做出明确的判断与区分,进一步完善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事物的能力. 2、通过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等方法,掌握知识的特点,合理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主要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三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易混淆的概念 四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从相识到相知已有半年多的时间老师已经深深喜欢上了你们,再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要分别,各自踏上理想中学的大门, 再像今天这样聚在一起 ,很不容易了, 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那么你们今天课上打算怎样做呢?用上“认真和积极”两个词语,如果老师再出2个数“3和12”,你能用3和12说几句话么? 生:3能整除12,12能被3整除 , 12是3的倍数……. 师:刚才同学们运用了什么知识为3和12造句呢?刚才提到的这些知识实际上属于整除这部分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怎么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 (二)整理知识形成网络 1、整除与除尽 师:看到题目,你认为数的整除与什么有关? 下面就有三个除法算式(1) 4 ÷ 8= 0.5 (2) 12÷ 3= 4 (3)2÷ 0.1= 20 (4)3.2 ÷ 0.8= 4 你认为哪个算式是整除?什么是整除? 师:根据概念,你怎样判断一个算式是否能整除?(出示幻灯片:先出示三要素,再出示整除三要素几个字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不为0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你能再举出几个整除的例子吗? 12÷3=4 是整除, 那么那几个算式是什么呢?(除尽)什么样的式子是除尽?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认为在这四个算式中,除尽的有几个?整除的有几个?出示图小结:整除一定是除尽,但除尽不一定是整除 2、因数倍数 ⑴师:如果12能被3整除,那么12和3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板书因数倍数 ⑵说一说什么叫因数 ? 倍数? ⑶出示判断:18÷2=9 所以18是倍数,2是因数() 1.2÷2=0.6 所以1.2是2的倍数 2是1.2的因数() ⑷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得到什么结论? 生: 1、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2、因数与倍数必须以整除为前提 ⑸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都能找出它所含的因数,我们知道2是18的因数,你能找出18的其他因数吗??动笔写订正后问:怎样快速找准一个数的因数呢?(从1开始,一对一地找,不会漏掉或重复因数)幻灯片出示写的过程.

数的整除特征47662

数的整除特征 1、一个整数的末尾一位数能被2或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2或5整除。 2、一个整数的末尾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3、一个整数的末尾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4、能被9和3整除的数的特征,如果各位上的数字和能被9或3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9 或3整除。 5、一个整数的末尾三位数与末尾三位数以前的数字组成的数的差(大数减小数)能被 7、11、1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7、11、13整除。 6、一个整数的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差(大减小)能被11整除,这个数就能被11整除。 【例1】七位数 23A45AB 一一一一一一一 能被15整除,A 与B 可以是哪些数字? 【例2】从0, 4, 9, 5这四个数中任选三个排列成能同时被2, 5, 5 整除的三位

数。问:这样的三位数有几个? 【例3】五年级(1)班有36名同学,每人买了一本英语词典,共花了6 问:每本词典多少钱? 【例4】在568后面补上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六位数,使它能分别被3,4,5整除,而且使这个数尽可能小。

【例5】要使27A3B 一一一一一一这个五位数能被44整除,那么个位,百位各应该是几? 【例6】能被11整除,首位数字是6,其余各位数字均不相同的最大与最小六位数分别是几? 数的整除专项练习: 1、五位数6A25B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的A ,B 各是什么数字时,这个五位数能被75整除?问:这样的五位数共有几个?

2、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使七位数 能被72整除。 3、在1978后面补上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七位数,使它能同时被3,4,5整除,并且使这个数尽可能小。 4能被11整除,求这个六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6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首位不能整除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出示例 5 情境图 学生独立审题,然后提问: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5 2 ÷2 让学生观察、尝试,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引导:这类题该怎样解决呢?我们先用小棒来摆一摆。 2、探究操作。 提问:应该先摆多少根小棒? 同桌交流: 5 2 根小棒平均分成 2 份,怎样分呢?每份得多少?请大家先自己独立分一分,然后同桌互相交流分法。 全班反馈。指名一位学生上台操作。(学生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演示边叙述分的过程)小结:谁来说一说,用小棒算5 2 除以 2,是怎样分小棒的?(每份先分得2 捆,余下的1捆和 2 根合起来再分) 3、教学笔算。 提问: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 2 ÷2 的笔算该 I 怎样写呢?谁来说说,按照刚才摆的过程,先算哪一位?(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十位上的板书) 追问:余下 1 个十,接下去怎么算?(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相说说)

指名完成剩下的板书,其他同学完成在教材上。 提问:哪位同学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笔算的?(把余下的1 和个位上的 2 移下来组成12 ,然后除以 2,得 6) 检验:这题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可以怎样检查?(乘法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指名 4 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教材上。 反馈时提问:当十位上有余数时,接下去要怎样算?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把十位余下来的数和个位移下来的数组成新数,继续除。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分组练习,同桌互评,说说自己是怎样验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分组练习,反馈:这几组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前两组题,上面题首位能整除,下面不能整除,余下来的数要和个位组成新数继续除,下面题计算结果有余数。 4、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学生先估算商是几十多,再独立计算,同桌交流评价。 5、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 提问:84 盆鲜花,组成不同的图案,每6盆摆一个图案可以摆多少个?每 7 盆呢? 学生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 6、完成想想做做第 6 题。 提问:你能根据题意,提出一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全班列式计算。 学生可能提出这些问题: 茶瓶的单价是玻璃杯的几倍?是瓷杯的几倍?电水壶的单价是玻璃杯的几倍?是瓷杯的几倍?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稍复杂)的笔算 52÷2=26(个)

“数的整除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数的整除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

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数的整除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数的整除整理复习”教学设计[作者:陆正娟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8 更新时间:2019-8-15 文章录入:青铜时代]江苏省江都实验小学陆正娟教学目的:1、归纳整理“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有关概念,使学生理解每个概念,并能够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2、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观念。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重点:复习概念,找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回忆整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数的整除复习)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部分内容,你们都学过哪些知识呢?(生答,师板书:整除,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偶数,约数、倍数、互质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质因数。)请同学们继续研究这些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