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课件 (优质课)
合集下载
生物进化的原因 ppt课件

过程”并叙述其探究过程。
2020/12/27
3
你能解释吗?
浅色的桦尺蠖怎么变成了深色呢?
2020/12/27
4
1850年:浅色多数,深色少数
1950年:深色多数,浅色少数
100年以后,桦尺蠖由 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 多数,原因是什么?
治理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 烟,使曼彻斯特地区的自然环 境尽量恢复正常并得到保护。
如果人们要使该地区 的 浅色桦尺蠖重新恢复为常 见类型,你认为应该怎么 做?
长满地衣树干上的桦尺蠖 2020/12/27
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 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 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黑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5
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与变异 2、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环境的改变 3、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
总结
保护色: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非常相似的体色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
现。都是自然环境对动物进行选择(自然选择) 的结果。自然选择形成适应的 多样性。
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
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 被淘汰掉。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遗传变异
2020/12/27
繁衍
2020/12/27
6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 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 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 物是十分有利的。
2020/12/27
7
冬天的雷鸟
2020/12/27
夏天的雷鸟
8
2020/12/27
9
2020/12/27
《生物进化的原因》课件

03
生物进化的理论
达尔文进化论
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不 断演化的。
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繁殖过程中发生的突变,这些突变 可以影响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自然选择是指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并传 递其基因给后代,从而影响物种的进化。
物种通过漫长的时间逐渐积累有利变异,最终形成新的 物种。
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种群之间由 于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 隔离等原因而无法进行基因交
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会导致不同种群在进 化上逐渐分化,形成新的物种
。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 重要机制之一,它能够防止不 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从而 使各个种群能够独立地进化。
在生殖隔离的作用下,不同种 群之间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 的变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 成。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物进化的原因》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生物进化的概述 • 生物进化的原因 • 生物进化的理论 • 生物进化的应用与意义
目录
01
生物进化的概述
生物进化的定义
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适应环境变 化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导 致生物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发生 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的自然选择和遗 传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变异是 进化的基础,自然选择则决定了进化 的方向。
新达尔文主义
新达尔文主义强调基因突变在进化中 的作用,认为突变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
新达尔文主义还提出了基因频率的概 念,即某一基因在群体中的数量比例 ,自然选择通过影响基因频率来改变 种群的遗传结构。
新达尔文主义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个 体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即基因 突变决定了表现型的多样性,进而影 响个体的生存和繁殖。
生物进化的原因-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人教版)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自然选择学说
查尔斯·达尔文
(C. R. Darwin, 1809-
1882)
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 源》中,提出了以自然 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
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是什么?
自然选择是外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内因。
有利变异 → 被保留 有害变异 → 被淘汰 有利变异 → 被保留
1.起初长颈鹿的脖 子有长有短,脖子 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脖子的长颈鹿 可以吃到高处树叶而存活,并繁殖后代; 短脖子的 则容易被饿死,留下来的后代也比较少。经过逐代 积累,产生了今天的长颈鹿。
过度繁殖
水藻过度泛滥
原因
生
环境的改变
物
过度繁殖(前提)
进
理论: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动力)
化
学说
遗传变异(基础)
适者生存(结果)
定向: 生物变异无定向,自然选择来定向。
红嘴奎利亚雀过度繁殖
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具 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几何 比率增长的倾向。同时,他以大象 为例做了理论上的推算。
生存斗争
两只大角羊在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某种生物的变异特征如果是适应当时环境的, 那就是一种有利变异,而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 存下去,这就是有利变异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 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不利变异
分析长颈鹿的长颈的进化过程
1.起初长颈鹿的脖 子有长有短,脖子 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脖子的长颈鹿 可以吃到高处树叶而存活,并繁殖后代; 短脖子的 则容易被饿死,留下来的后代也比较少。经过逐代 积累,产生了今天的长颈鹿。
学习目标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自然选择学说
查尔斯·达尔文
(C. R. Darwin, 1809-
1882)
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 源》中,提出了以自然 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
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是什么?
自然选择是外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内因。
有利变异 → 被保留 有害变异 → 被淘汰 有利变异 → 被保留
1.起初长颈鹿的脖 子有长有短,脖子 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脖子的长颈鹿 可以吃到高处树叶而存活,并繁殖后代; 短脖子的 则容易被饿死,留下来的后代也比较少。经过逐代 积累,产生了今天的长颈鹿。
过度繁殖
水藻过度泛滥
原因
生
环境的改变
物
过度繁殖(前提)
进
理论: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动力)
化
学说
遗传变异(基础)
适者生存(结果)
定向: 生物变异无定向,自然选择来定向。
红嘴奎利亚雀过度繁殖
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具 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几何 比率增长的倾向。同时,他以大象 为例做了理论上的推算。
生存斗争
两只大角羊在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某种生物的变异特征如果是适应当时环境的, 那就是一种有利变异,而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 存下去,这就是有利变异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 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不利变异
分析长颈鹿的长颈的进化过程
1.起初长颈鹿的脖 子有长有短,脖子 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脖子的长颈鹿 可以吃到高处树叶而存活,并繁殖后代; 短脖子的 则容易被饿死,留下来的后代也比较少。经过逐代 积累,产生了今天的长颈鹿。
《生物进化的原因》PPT课件

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形成,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1.过度繁殖 ——前提 2.生存斗争 ——手段/动力 3.遗传变异 ——基础/内因 4.适者生存 ——结果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产生的后代 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过度繁殖 ), 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 ( 生存斗争 ),它们有颈长和颈短 的差异( 遗传变异 ),颈长的能吃 到树叶生存下来,而颈短的却因吃 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 (适者生存)。
√C.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
人类治疗疾病广泛使用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某些细菌 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甚至出现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有抗药性的“超级 细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抗生素使用之前,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存在着 不同变异类型 ;患者 使用抗生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做 不适应者被淘汰 ,极 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 适者生存 。抗生素的 使用对细菌起了选择作用。抗生素的反复使用,不断使细菌的抗药性逐代
课堂小结
➢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 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 课后练习:
1.(1)×(2)× 2.C
3.家养动物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而野生动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自然 选择相比,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地选择动物,可以加快生 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4.青霉素在刚被使用时,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 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 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 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影响了。
➢ 制定计划:
1
➢ 制定计划:
自然选择
1.过度繁殖 ——前提 2.生存斗争 ——手段/动力 3.遗传变异 ——基础/内因 4.适者生存 ——结果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产生的后代 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过度繁殖 ), 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 ( 生存斗争 ),它们有颈长和颈短 的差异( 遗传变异 ),颈长的能吃 到树叶生存下来,而颈短的却因吃 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 (适者生存)。
√C.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
人类治疗疾病广泛使用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某些细菌 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甚至出现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有抗药性的“超级 细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抗生素使用之前,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存在着 不同变异类型 ;患者 使用抗生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做 不适应者被淘汰 ,极 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 适者生存 。抗生素的 使用对细菌起了选择作用。抗生素的反复使用,不断使细菌的抗药性逐代
课堂小结
➢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 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 课后练习:
1.(1)×(2)× 2.C
3.家养动物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而野生动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自然 选择相比,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地选择动物,可以加快生 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4.青霉素在刚被使用时,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 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 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 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影响了。
➢ 制定计划:
1
➢ 制定计划: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课件

开 始 数 目
幸 存 数 目
开 始 数 目
幸 存 数 目
开 始 数 目
幸 存 数 目
6、得出结论:
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与周围环境 相适应的结果。
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小纸片 “幸存者”最多?这与彩纸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2、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有什么变化?第一 代和第五代之间有又什么变化?
3、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的“幸存者”,哪种 颜色在“幸存者”群体中没有代表?为什么?
• 2.长期使用某抗菌素会发现抗菌素的效用
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B ]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 B.抗菌素对病原菌进行逐代选择的结果 • C.病原菌对抗菌素进行逐代选择的结果 • D.遗传的结果
• 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 解是[ A ]
• A.选择是不定向的
• 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保护色
【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1、提出问题 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呢? 2、作出假设 生物保护色的形成与环境有关。 3、制定计划
小放 纸有 片各 的种 彩颜 纸色
• 1.五人一组,各组员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 2.彩纸颜色必须单一,每小组所选颜色可 • 不一样;彩色应多样化,但其中之一与彩纸 • 的颜色一致。 • 3.做实验时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捕食者”,
4、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保护色 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分析生物进化的 原因吗?
警戒色
分析判断: 警戒色是 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 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 艳色彩和斑纹。并长有 毒毛,很容易被食虫鸟 发现,因此,这种具有 与保护色不一致的体色 是不利于它们生存的。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自然条件
保留对生物 有利的性状
生物进化的原因ppt课件

桦尺蛾
桦尺蛾属于动物界、节肢 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 尺蛾科,因其主要危害桦 树,故被称为“桦尺蛾”, 其幼虫被称为桦尺蠖。
实验探究
桦尺蛾体色变化
实验现象: 把数量相等的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 蛾同时放到被煤烟熏黑的树干上,然 后用望远镜观察树干上所发生的情况。
一群爱吃桦尺蛾的鸟儿飞过之后,他 们发现,浅色桦尺蛾所剩无几,而大 部分深色桦尺蛾却逃过了这场灾难。
作出假设:
自然选择的结果
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分组: 6人一组 组长:组织、发令
捕食者:(要随机捕食,每代只剩25个“幸存 者”为止,猎物:小纸片)
记录员:记录每代开始数和幸存者数
督察员:监督、补充幸存者后代(每个幸存者 产生3个后代)
记录表:
注意
①在开展模拟活动时,全组同学要严肃认真,相互配 合,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要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阅读教材“科学家的故事”思考问题
①达尔文的巨著是什么?他在书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进化观 点?
《物种起源》 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②通过对达尔文小故事的学习,你受到哪些启发?
科学研究要尊重事实,善于发现规律。达尔文爱科学、爱 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坚持不懈,刻苦研究的精神也 值得我们学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起初长颈鹿的脖子有长有短
5.原始的藻类可以进化成苔藓植物,而现在的藻类则 不能进化成原始的苔藓植物,其原因是( D ) A.现在的藻类不发生变异 B.现在藻类的变异是不利变异 C.变异的性状不遗传 D.没有适合的环境条件
6.现有红、黄、绿、蓝等颜色的小纸片各100张,若用 红色的布料做背景布,经过“捕食者”几次捕食后,剩下 的绝大部分是哪种颜色的小纸片( A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课件(35张PPT)

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自然选择的结果
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分组: 6人一组 组长:组织、发令 捕食者:(要随机捕食,每代只剩25个“幸存者”为止) 猎物:(小纸片) 记录员:记录每代开始数和幸存者数 督察员:监督、补充幸存者后代(每个幸存者产生3个后代)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 的年代逐渐进化来的,诞生于原始海 洋;地球上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 结果,进化的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
退 出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环境和鸟对桦尺蛾的选择作用!
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型桦尺蛾容易被鸟 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型桦尺蛾具有保护 色而具有选择优势。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泥土上的蛙
落叶上的蛙
绿叶上的蛙
枯叶上的蛙
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 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 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
自然选择
过度繁殖 生存竞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随堂反馈
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而美丽的琴鸟,它 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
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D )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有些岛屿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
➢ 自然选择学说---遗传与变异
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竞争中获胜生存,不利变异 的个体死亡被淘汰。
➢ 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
1.起初长颈鹿的 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 脖子有长有短。 脖子的长颈鹿可以吃到高处树叶而存
生物进化的原因ppt课件

---自然选择学说:
在自然界中物资有限,任何生 物想要生存,必然要进行争夺资源, 进行生存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具有 有利变异的个体就生存下来了,并且 获得繁衍后代的机会,而不能适应环 境的个体会被淘汰。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
1.过度繁殖(进化的基础)
2.生存竞争(进化的动力)
3.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
1.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1809年他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关于生物进化理论
------用进废退学说:
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
的原因,某些器官越用越
发达,不用则退化,并且
认为这些变化了的性状是
能够遗传下去。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 的奠基人达尔文建立了
自然选择
进化的原因-----内因、外因
(选择者:自然环境)
特点----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人工选择
定义
(选择者:人类) 与自然选择之间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现代长 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 的陆生动物。那么,现 代长颈鹿的长脖子是怎 样形成的呢?生物进化 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6.3.2.2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1.识记生物进化两个学说的内容。 2.背会生物进化的原因。 3.说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异同点。
结合本节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60页-61页内容,回 答下列问题,将答案在课本上标记出来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有什么异同点?
不同:
选择因素 选择结果 选择速度
自然选择
自然界中 各种环境爱好
满足人类的需求 和爱好
较慢 较快
相同:都是对变异的选择,都可以创造出新品种。
课堂小结
在自然界中物资有限,任何生 物想要生存,必然要进行争夺资源, 进行生存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具有 有利变异的个体就生存下来了,并且 获得繁衍后代的机会,而不能适应环 境的个体会被淘汰。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
1.过度繁殖(进化的基础)
2.生存竞争(进化的动力)
3.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
1.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1809年他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关于生物进化理论
------用进废退学说:
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
的原因,某些器官越用越
发达,不用则退化,并且
认为这些变化了的性状是
能够遗传下去。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 的奠基人达尔文建立了
自然选择
进化的原因-----内因、外因
(选择者:自然环境)
特点----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人工选择
定义
(选择者:人类) 与自然选择之间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现代长 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 的陆生动物。那么,现 代长颈鹿的长脖子是怎 样形成的呢?生物进化 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6.3.2.2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1.识记生物进化两个学说的内容。 2.背会生物进化的原因。 3.说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异同点。
结合本节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60页-61页内容,回 答下列问题,将答案在课本上标记出来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有什么异同点?
不同:
选择因素 选择结果 选择速度
自然选择
自然界中 各种环境爱好
满足人类的需求 和爱好
较慢 较快
相同:都是对变异的选择,都可以创造出新品种。
课堂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讨论:尝试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 虫。为什么在这个海岛上,无翅和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海岛上原本就 存在无翅、残翅和有翅的昆虫,但由 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有翅的昆虫常 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 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和残翅的昆虫 则不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 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会比较多。
旧知回顾:
1.研究生物进化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是 比较法 。 2.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有利的证据是 化石 。即生 物的 遗体、遗物 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在 地层 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变化形成的。 3.化石在地层中分布的规律:越古老的地层形成化石的 低等 ,水生种类越 多 。 生物越 简单 、 4.生物进化的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 、 由低等到高等 、 由水生到陆生 。 5.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 古哺乳类 古鱼类 古两栖类 古爬行类 。 古鸟类
(4)环境变化后,哪种体色的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深色的适应环境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5)请你试着分析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桦尺蛾体色变化是由于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而且变异的性状遗传给了后代;并且是在外界环境 变化及天敌的斗争下,变异个体逐渐增加的结果。
→
思考: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 色桦尺蛾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 为该怎样做?
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用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概括每张图片)
遗传变异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长颈的。
分析:
自然选择学说
用农药消灭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但过一段时间后, 药效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农药使这些害虫产生了抗 药性吗? 不是!害虫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农药杀死 的是不具抗药性的个体,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保留了下 来,并把抗药性遗传给了后代。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 变异起了定向选择作用,抗药性变异经过遗传逐代积 累,最后就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
什么是保护色,有什么作用?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 为保护色。 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泥土上的蛙
落叶上的蛙
绿叶上的蛙
枯叶上的蛙
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
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做出假设:动物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 实验过程: 思考: 1.“同学”、“纸片”、“布”分别 模拟的什么? 2.P65第1-4题。
第三节 生物进化 的原因
达尔文
达尔文(公元1809年 ──1882年),英国著名的生物 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 学说,第一次用大量事实,雄辩 地证明了物种是可以变化的, 是 进化着的。人们称“进化论”为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 一。
(3)1850-1950年之间,浅色桦尺蛾为什么逐渐减少? 它是自愿被淘汰,还是在与环境进行生存斗争中被淘汰呢? 而黑色桦尺蛾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主要受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 地衣,使树皮变黑;另一方面桦尺蛾的天敌决定桦尺蛾 的不同颜色的数量。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
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做出假设:动物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 实验过程: 得出结论: 动物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 思考: 1.“同学”、“纸片”、“布”分别 模拟的什么? 2.P65第1-4题。 (4)在生物进化中,与环境颜色相差大 的生物很容易被捕食者吃掉,从而减少 繁殖机会,再经过生存斗争,数量逐渐 减少,甚至灭绝。
人工选择
定义: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 选择和培育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应用:1.狼的驯化和不同犬的品种的形成。 2.玉米的种植和不同品种的形成。
练习:
• 1.一般地说,生物的变异 _______ _ 是不定向的,而 自然选择 则是定向的。当生物产生了变异 ________ 以后,由_______ 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 2.长期使用某抗菌素会发现抗菌素的效用 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B ]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 B.抗菌素对病原菌进行逐代选择的结果 • C.病原菌对抗菌素进行逐代选择的结果 • D.遗传的结果
• 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 解是[ A ] • A.选择是不定向的 • 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 C.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 D.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 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
• 4.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后,慢慢产生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阅读教材p62,根据桦尺蛾的工业黑化事例,小组讨论、交流以下 问题: (1)最初桦尺蛾有几种颜色?如何产生的? (2)黑色桦尺蛾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 (3)1850-1950年之间,浅色桦尺蛾为什么逐渐减少? 它是自愿被淘汰,还是在与环境进行生存斗争中被淘汰呢?黑色 桦尺蛾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4)环境变化后,哪种体色的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5)请你试着分析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 发?
6、表达和交流
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小纸片 “幸存者”最多?这与彩纸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2、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有什么变化?第一 代和第五代之间有又什么变化? 3、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的“幸存者”,哪种 颜色在“幸存者”群体中没有代表?为什么? 4、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保护色 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分析生物进化的 原因吗?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哪种颜色的桦尺蛾易被发现? 哪种颜色的桦尺蛾易被发现?
这里有几只桦尺蛾?
1850年考察
1950年考察
(1)最初桦尺蛾有几种颜色?如何产生的? 两种,生物变异。 (2)黑色桦尺蛾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 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这种突变对其后代的生存是有利的。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