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学生姓名高宇洋学号 1213014017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1201班

指导教师贾建科

完成地点物电学院实验室

2016 年 06 月 5 日

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作者:高宇洋

(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2级1班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教师:贾建科

[摘要] 为了满足无线通信向着多频段、多模式方向发展的需要,并简化多频段通信系统的结构,减小其体积和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对多通带微波滤波器的研究及设计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双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该设计首先运用分立元件通过两次频率变换由一个低通原型滤波器变换成为双频带通滤波器,以此来验证双频带通滤波器的可行性。然后通过电路转换,引入导纳倒置变换器,将电路简化成为只有导纳倒置变换器和串联LC谐振器的双频带通滤波器。最后通过引入λ/4微带开路线将双频带通滤波器转换成为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并利用ADS (Advanced Design system) 软件对滤波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关键词]:双频滤波器;频率转换;导纳倒置变换;微带线

The simulation of microwave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design

Author: Gao Yuyang

(Grade 12,Class 1,Major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0,Shaanxi)

Tutor: Jia Jianke

Abstract:I n order to meet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band, multimode direction, and simplify the structure of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reduce the volume and weight, reduce production cost, to research and design of microwave bandpass filter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is proposed a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design.First, the design applies discrete component by twice frequency conversion by a low-pass prototype filter transformation become the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in order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And then through the circuit transform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admittance inversion converter, to simplify the circuit become only admittance inversion converter and series LC resonator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Finally, by introducing the λ / 4 microstrip line into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microwave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and by using ADS (Advanced Design system) software, the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filt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index.

Keywords:Dual-band filter Frequency conversion Admittance inverted transform Microstrip line

目录

1引言 (1)

2 微波滤波器基本原理 (3)

2.1 滤波器简介 (3)

2.2 滤波器的基本类型 (3)

2.2.1 巴特沃士滤波器 (3)

2.2.2 切比雪夫滤波器 (4)

2.2.3 椭圆函数滤波器 (5)

2.3 频率变换 (5)

2.3.1 低通滤波器与低通原型的变换 (6)

2.3.2 高通滤波器与低通原型的变换 (7)

2.3.3 带通滤波器与低通原型的变换 (7)

2.3.4 带阻滤波器与低通原型的转换 (8)

2.4倒置变换器和变形低通原型 (9)

2.4.1倒置变换器和变形低通原型 (9)

2.4.2 倒置变换器的实现 (12)

3 设计方案 (13)

3.1两次频率变换设计 (13)

3.2 电路变换 (15)

4设计实例 (20)

4.1 集总参数元件设计 (20)

4.2微带线设计仿真 (22)

4.2.1滤波器设计指标 (22)

4.2.2微带线参数指标 (22)

4.2.3 微带线参数计算 (23)

4.3电路原理图的仿真 (23)

4.4基本参数设置 (26)

4.5曲线图仿真 (27)

4.6 仿真优化 (30)

4.7 版图生成 (31)

5 总结与展望 (34)

参考文献 (35)

致谢 (36)

附录A 外文文献 (37)

附录B 外文文献翻译 (43)

1引言

科技的快速发展将人类带到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通信领域的信息传递经历了从电话线、光纤等导线作为通信传输信息的有线传输到依靠电磁波在空间内传播信息的无线传输,从固定电话到手机电脑,从低频段到高频段的巨大变化。信息和通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主要的交流通道,无线通信不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存在着巨大的影响。无线通信领域主要应用的是射频信息传输系统,而很多种无线通信领域都会应用此类系统结构来传输信息。其功能模块主要由射频滤波器、射频放大器、射频振荡器及混频器等构成。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通信业竞争的加剧,在射频微波系统中,尤其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滤波器性能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前的滤波器只能实现单一频段的信息传输,不但造价昂贵且结构单一,不能实现多用途信息传输。能用一个器件实现两个器件的工作,这当然能节省不少资源和经费,双频带滤波器就是应这种需求而出现的。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频谱和基础资源,在通信系统中设置能同时工作的多个通信频段的途径之一,就是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双频段微波滤波器。滤波器作为现代通信设备不可缺少的关键器件之一,能有效滤除各种无用信号及信号噪声,降低各通信频道间的信号干扰,保障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实现高质量通信,进而达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虽然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很经典,但滤波器的结构、功能日新月异,随着材料、工艺和要求的发展,滤波器永远是微波领域内一种十分活跃的元件。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具有高性能的滤波器,对设计微波电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早的双频带滤波器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直接级联两个单频带的带滤波器[6]来实现的。但这种设计存在缺陷,直接级联带来的后果就是高插入损耗和巨大的体积,为了减少插入损耗和减少体积,这需要设计一个具有双频带特性的电路。虽然在国外对双频滤波器的研究挺多的,但在国内就目前来说还是很少的。在网上虽然能找到一些关于双频滤波器的研究资料,但是很难找到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研究资料,所以对于双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研究还是有重要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的。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双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考虑到滤波器的实用性,本次设计采用常用的两个频率,一个是1.227GHz一个是1.575GHz,之所以选择这两个中心频率,是因为这是GPS通信的两个中心频率,而且无线通信在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对于双频滤波器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该方法首先运用分立元件通过两次频率变换由一个低通原型滤波器变换成为双频带通滤波器,然后通过电路转换,引入导纳倒置变换器,将电路简化成为只有导纳倒置变换器和串联LC谐振器的双频带通滤波器。最后通过微带线转化变成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

本文采用ADS软件,通过ADS进行仿真和优化,验证所设计的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准确性。

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高级系统设计是一种支持模块到系统的由美国安捷伦公司开发的一种微波仿真软件,由于其仿真功能强大且丰富多样,是当今通信系统中设计射频和微波电路中非常优秀的仿真软件。它能够实现包括时域频域、数字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等很多方面的计算及仿真,并能够优化设计结果,设计的版图转化成品的性能分析等。我们采用ADS软件设计的原因是ADS软件可以使复杂电路变得简单化,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时间。

ADS软件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射频自动化设计软件工具,该软件便于与其他软件连接,便于与测试设备连接,便于与厂商元器件模型之间的沟通,并提供丰富的仿真功能,实业界首选的视频自动化软件设计平台。因此深受广大电子工程设计师们的喜爱。ADS电子设计自动化功能十分强大,包含时域电路仿真(SPICE-like Simulation)、频域电路仿真(Harmonic Balance、Linear Analysis)、三维电磁仿真 (EM Simulation)、通信系统仿真(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数字信号处理仿真设计(DSP);ADS支持射频和系统设计工程师开发所有类型的RF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离散的射频/微波模块到用于通信和航天/国防的集成MMIC,是当今国内各大学和研究所使用最多的微波/射频电路和通信系统仿真软件软件[1]。

2 微波滤波器基本原理

2.1 滤波器简介

微波滤波器就是一个二端口网络,滤波器在通带内提供信号传输,在阻带内提供信号衰减特性,用来控制微波系统中某处的频率响应。当一个端口输入一个具有均匀功率的频域信号,信号通过网络,在其另一个端口的匹配负载上得到的功率谱不再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在通过网络的时候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个二端口网络就是一个滤波器[2]

滤波器的频率选择特性可以通过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函数来表示: dB p p L L

in

A lg

10 (2.1) 按照衰减特性的不同滤波器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四种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如图2.1所示。

(a) (b)

(c) (d)

图2.1 滤波器的理想衰减特性(a )低通(b )高通(c )带通(d )带阻

图2.1显示的是理想滤波器的衰减特性,通带内的衰减为零,阻带内的衰减则为无穷大。这种特性对于在现实生活中用有限个元件的阻抗网络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滤波器通带和阻带的交界处,衰减特性不可能从零处瞬时突变到无穷大。实际上的滤波器的特性只能是接近于理想滤波器的衰减特性。最常用的有三种,其对应的滤波器分别是巴特沃士式、切比雪夫式和椭圆函数式[3]

。 2.2 滤波器的基本类型 2.2.1 巴特沃士滤波器

巴特沃式低通原型滤波器频率响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1lg(10)(22p n

L Ω+=Ωε (2.2)

在公式(2.2)中 是波纹常数,c

ωω

=

Ω是低通原型滤波器的归一化角频率,

式中n 表示低通原型滤波器的级数。其对应的频率与衰减响应曲线如图2.2所示。

图2.2 巴特沃士低通滤波器原型的衰减特性

图2.2中p L 为滤波器通带内的最大衰减,c ω为滤波器通带截止频率,S L 为滤波器阻带最小衰减,s ω为滤波器阻带边频。巴特沃士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规律为衰减变量L 随着频率变量的增大而单调增大,同时滤波器通带内显示非常平坦,变化也比较平缓,位于通带与阻带中间的过渡带太宽,阻带的抑制不是太好[4]

。 2.2.2 切比雪夫滤波器

切比雪夫低通原型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cos [cos 1lg{10)(1

2

2

Ω+=Ω-n L p ε, Ω≤1 (2.3-a ) )]}(cosh [cosh 1lg{10)(1

2

2

p Ω+=Ω-n L ε,Ω>1 (2.3-b ) 式中ε、Ω与巴特沃士滤波器的表示相同,切比雪夫低通原型的衰减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

图2.3 切比雪夫低通原型滤波器的衰减特性

相较于同等阶数而言,比较图2.2与图2.3,可以得出切比雪夫式的滤波器由通带到阻带的过渡

11010pc

-=L ε

段的衰减曲线比拥有最平坦式的巴特沃士式滤波器要陡峭得多,所以可以更好的抑制阻带,但这也是有代价的,它通带内显示不够平坦,出现了波纹[4]

。因为切比雪夫式的滤波器的边带特性比较好,虽然在通带内有些许波动,但是在一般情况中,因为是等波纹的特性,且可以设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滤波器的电路结构也相对容易实现,所以可以选择切比雪夫式的滤波器作为低通原型滤波器。

2.2.3 椭圆函数滤波器

椭圆函数滤波器的低通原型频率响应函数表达式为

当n ≥3为奇数时 (2.4-a )

当n ≥3为奇数时 (2.4-b )

公式中01表示为临界频率,M 和N 是由滤波器的特性所决定的待定常数。其所对应的衰减特性曲线如图2.4所示。

图2.4 椭圆函数低通原型滤波器的衰减特性

从上图可以看到,椭圆函数式滤波器在通带内与阻带内都拥有等波纹的特性[4]

。比较图2.2、图2.3和图2.4,可以看出椭圆函数式的滤波器在过渡带内边带特性是最陡峭的,因此具有最良好的频率选择特性,但是网络传输的零点不再位于无穷远处,所以不能用梯形网络来实现。而在实际应用当中,由于椭圆函数实现起来较为复杂,通常很少用来作为低通原型。 2.3 频率变换

}])

/()

([1lg{10)(22/1

222

2

/1222p ∏∏==Ω-ΩΩ

Ω-Ω

+=Ωn i i s

n i i

M L ε}])

/()([1lg{10)(2

2

/)1(1

2222

/)1(2

2

22

p ∏∏-=-=Ω-ΩΩ

Ω-ΩΩ

+=Ωn i i s

n i i

N L

ε

集总元件低通原型滤波器是梯形网络设计微波滤波器的基础。各种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的传输特性都可根据原型推导而来[4]

。低通原型滤波器可分为两种,电感输入式以及电容输入式,如图2.5所示。

=n 偶数 =n 奇数

(a )

=n 偶数 =n 奇数

(b )

图2.5 低通原型滤波器(a )电感输入式(b )电容输入式

2.3.1 低通滤波器与低通原型的变换

设实际低通滤波器和低通原型的频率变量分别为ω和?

ω,为了得到频率的变换,我们采用的频率变换的公式为[5]

(2.5) 为满足在相应的频率点处应该具有相同的衰减特性,需要在网络中对应的元件在这两种频率变换下具有相同的阻抗特性,用公式表示为

)()(k ??=ωωk Z Z (2.6) 最后可以得到如图2.6所对应的电路,计算结果为

(2.7)

其中0R 为信号源的内阻,n g 为对应的低通原型滤波器的原件值,实际的负载值同样可以由原

c

ωωω=

?

k R g L c

k

ω=

R g C c i

i ω=

型电路负载的性质而决定,若1g +n 和n g 并联,则

01g R R n L += (2.8-a ) 若1g +n 与n g 串联,则

(2.8-b )

图2.6 低通原型和低通滤波器的对应电路

2.3.2 高通滤波器与低通原型的变换

为了实现从高通滤波器变成低通原型的衰减特性,采用频率变换函数

(2.9)

应用等衰减的条件,并对信号源内阻反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的电容与电感值为

(2.10)

经过变换后的电感输入式的低通原型滤波器和高通原型滤波器对应电路如图2.7所示。

图2.7 低通原型和高通滤波器的对应电路

从上图2.7中可以看出,低通原型滤波器的电感变换成为了高通滤波器中的电容,而低通原型滤波器中的电容换为高通滤波器中的电感[5]

。负载的性质与以前有区别。 2.3.3 带通滤波器与低通原型的变换

为了实现带通滤波器转化成为低通原型的衰减特性,采用频率变换公式

(2.11) 0

1

g R G n L +

ωωc

-=?

c

k g R L ω0k =

i

c i g R C 01ω

=

)

(1)(

0001

2c 0ω

ωωωωωωωωωωω-=--=

?FBW c

式中, 是相对带宽,21c 0c ωωω=是中心频率。

运用等衰减的条件得

(2.12)

式中k L 、k C 、i L 、i C 分别表示为串联谐振器的原件值和并联谐振器的元件值。低通原型电路电感输入式变换为化为带通滤波器,实际电路电路结构如图2.8所示。

图2.8 低通原型和带通滤波器的对应电路

由图2.8可以得出,低通原型滤波器中的串联电感变成了带通滤波器里的串联谐振电路,而它的并联电容换成了带通滤波器里面的串联谐振回路[3]

。 2.3.4 带阻滤波器与低通原型的转换

为了实现带阻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转化成低通原型的衰减特性,需要采用频率变换函数 (2.13)

式中, 是相对带宽,21c 0c ωωω=是中心频率。

运用等衰减条件,最终得到元件值为

(2.14)

式k L 、k C 、i L 、i C 中分别为并联谐振器的元件值和串联元件的元件值。

由图2.9的电路结构可以看出,两个电路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可以看出两种结构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低通原型滤波器中只由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组成,但是在带阻滤波器的电路 结构中

1

2

c ωω

ωc FBW -=0

00k R g FBW C FBW R g L k o k k ωω=

=0

000R FBW g C g FBW R L i

i i i ωω=

=)(ω

ωωωω00-11FBW =

o

c FBW ω

ωω1

2c -=000

1g R g FBW C FBW R L k k k k ωω==0

0100

k R FBW g C FBW g R

L i

i ωω=

=

出现的却是电容和电感并联和电容和电感串联。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低通原型滤波器中原来的串联电感都被带阻滤波器中的并联谐振回路代替了,原来低通原型滤波器中并联电容都变成了带阻滤波器中的串联谐振回路。这个可以和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差异,比较两种滤波器电路结构的不同之处,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滤波器之间存在的联系。

低通原型电感输入式转换为实际带阻滤波器的电路结构如图2.9所示。

图2.9 低通原型和带阻滤波器的对应电路

2.4倒置变换器和变形低通原型 2.4.1倒置变换器和变形低通原型

倒置变换器实际就是一个二端口网络,它可以把输出端所接的负载阻抗或导纳变成其倒数反应在输入端口上,阻抗倒置变换器与导纳倒置变换器的框图如图2.0所示[5]

(a ) (b )

图2.10倒置变换器(a )阻抗倒置变换器(b )导纳倒置变换器

图2.10(a )为阻抗倒置变换器,其输入端阻抗in Z 和负载阻抗L Z 的关系为 (2.15-a )

式中K 为常数,称为阻抗倒置变换器的特性阻抗。

图2.10(b )所示为导纳倒置变换器,其输入导纳in Y 与负载导纳L Y 的关系为 (2.15-b)

式中J 为常数,称为导纳倒置变换器的特性导纳。

由公式可以得出,电路中任意的一个串联电感经过导纳倒置变换器后,在输入端都可以看成一

L

in Z K Z 2

=

L

in Y J Y 2

=

个并联的电容,在任意一个并联的电容经过导纳倒置变换器后,再其输入端都可以看做一个串联电感[5]

。就是因为这种特性,梯形电路才可以通过加导纳入倒置变换器来使得原本的低通原型滤波器变成一种只含有一种元件的电路,这种电路被称为变形低通原型。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可以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将原本低通原型滤波器中的电容和电感元件变换成为只含有阻抗倒置变换器的新型变形电路,另外一种是将原来低通原型滤波器里面的电容和电感元件替换成为只含有导纳倒置变换器的新型变换电路

[11]

变换电路如图2.11所示。

图2.11 只含有一种电抗元件的变形低通原型

低通原型参数0g 、1g 、1g +???n 与变形低通原型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 , (2.16-a )

, , (2.16-b)

依据变形低通原型的不同,微波带通滤波器也可以有两种形式。

含有阻抗倒置变换器的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如图2.12所示。

图2.12含有阻抗倒置变换器的带通滤波器

微波结构的特性一般用它的电抗或导纳的频率特性响应曲线描述[5]

,用微波结构近似实现集总参数电路,要求在0ω处电抗的斜率参量必须相等,设串联谐振器电抗参量

(2.17)

101

a 00g g L R K =)1...,1(1

1,1,k -==+++n k g g L L K k k k a ak k 11

,++=n n L an n n g g R L K 101a 001g g G G J =)(1...,111,1,-==+++n k g g C C J k k k a ak k k 1

1,++=n n L

an n n g g G C J 020ωωω

ωα==d dX

则图2.12可以变换为图2.13。

图2.13 含有电抗斜率参量的带通滤波器

得到的计算含有阻抗倒置变换器的微波带通滤波器的计算公式为

(2.18)

同理,也可以得到只含有导纳倒置变换器的微波带通滤波器电路结构,与图2.12不同的是,在这个电路的结构中只含有的是并联谐振器,如图2.14所示。

图2.14 含有导纳倒置变换器的带通滤波器

设并联谐振电路的电纳斜率参量

(2.19)

可以得出图2.15所展示的用电纳斜率参量来表示的微波带通滤波器的结构图。

图2.15 含有电纳斜率参量的带通滤波器

1

1,1...1111,1

01

001++-=+++===

=n n L

n n n n k k k k k k k ak k g g R FBW K g g FBW K g g FBW R K FBW L ααααα020ωωωω==d dB b k k

同时得到的实际计算公式为

(2.20)

2.4.2 倒置变换器的实现

倒置变换器在有许多实现方法,其中包括均匀传输线、集总参数电路、平行耦合线等方法。在

这些方法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电长度 (n 为奇数)的均匀传输线来实现。当

1=n 时,即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根据传输线理论,这时输入阻抗in Z 与负载阻抗L Z ,输入导纳in

Y 与负载导纳L Y 的关系为

, (2.21)

利用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作为倒置变换器使用时,传输线的阻抗就是K ,传输线的特性导纳就是J 。

1

1,1

...,11

1

1,101

001g ++-=+++=

==

=n n L n n n n k k k k k k k ak

k

g g G FBW J g g FBW J g FBW G J FBW

C ββ

βββ2

πθn =L

in Z K Z 2=L in Y J Y 2=

3 设计方案

3.1两次频率变换设计

双频段微波滤波器可以同时工作在两个不同的频段,可以用一个双频段单元来处理两个波段信号。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利用频率变换把低通原型转换成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双频带通滤波器可以由低通原型通过两次频率变换来实现。

设计如下,图3.1是一个以二阶的低通原型滤波器(电感输入式)为模型的的集总参数电路以及所对应频率响应曲线。其中0g 、1g 、2g 、3g 是低通原型滤波器归一化的电路元件值,它们由滤波器的类型、通带波纹、阻带衰减等滤波器的特性决定

[8][9]

。c Ω是滤波器的归一化通带截止频率,

通常取1,ε是滤波器带内的波纹系数。21S 是电压传输系数。

图3.1二阶低通原型滤波器及其频率响应特性

根据上一节的低通原型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的频率变化原理,得到变换后带通滤波器的电路及其传输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图中1c ω和2c ω是带通滤波器的通带边频。

图 3.2 二阶带通滤波器及其频率响应特性

对比图3.1和图3.2可以得到,从低通原型滤波器转换为带通滤波器,它们的衰减特性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改变的只有所在的频域。在谐振频率0ω处,由1L 和1C 组成的串联谐振器产生谐振,电路发生短路,输入功率可以没有损耗的通过;2L 和2C 组成的并联谐振器产生谐振,电路变为开路,中心频率出的信号无法通过,全部无损耗传输到输出的负载,在理想条件下,中心频率处没有任何的衰减,从而生成了以0ω为中心的无损耗传输通带。通过一定的方法对信号源内阻进行反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1L 、2L 、1C 、2C 的值为:

, , , (3.1)

为了从单频特性变为双频特性,以图3.2为基准,对变换后的带通滤波器进行二次的频率变换,得到新的频率变换关系[10]

(3.2)

其中210ωωω=,是第一次频率后变换得到的中心角的角频率。1ω和2ω分别是在第二次频率

变换后得到的第一个通频带和第二个通频带的中心角的角频率。

设0FBW 为第一次频率变换后得到的带通滤波器的相对带宽,1FBW 和2FBW 分别是第二次频率变换后得到的两个通带的相对带宽。对于一般的窄带滤波器,通常有计算公式

, , (3.3)

经过两次频率变换以后,得到的新的电路原理图及其传输特性曲线如图3.3所示,比较图3.3图与3.2,发现电路中的电感被串联LC 取代,电路中的电容被并联LC 取代,在衰减特性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传输特性由原来的单频段转传输特性换为双频段传输特性,谐振频率分别为1ω和2ω。

图3.3 二阶双频带通滤波器及其频率响应特性

图3.3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值分别为

(3.4-a )

(3.4-b )

(3.4-c )

(3.4-d )

00011ωFBW R g L =20111ωL C =020

02g ωR FBW L =2

221

ωL C =)()(ω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0

0122

021120----==?

211221ωωωω+-==FBW FBW FBW 111ωω?=FBW 22

2ωω?=

FBW )(g 1200111

ωω-=FBW R L 2011111ωL C =2

000

12112)(g ωωωFBW R L -=20

12121ωL C =202012021g )-(ωωωR FBW L =2

21211ωL C =)(g 1220

022ωω-=R FBW L 2

22221

ωL C =

3.2 电路变换

根据以上的电路原理图可以看出,经过二次频率变换以后得到的新的双频带通滤波器的集总参数电路较为复杂,电路中不但有串联支路,还有并联支路,而且串联支路中又有并联谐振器,在并联支路中又有串联谐振器。对于这种复杂电路结构对微波滤波器来说,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利用微带线的结构来实现就更为困难了[5]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将电路中的复杂电路转换成单一电路来简化电路结构,对于电路结构的简化,已经在上一节做了介绍,所以需要引入导纳倒置变换器来实现。如图3.4所示。

图3.4串联支路转换为并联支路

图3.4(a )所示的导纳为

(3.5)

图3.4(b )所示的导纳为

(3.6)

两个电路等效,则有

,即

(3.7)

为了得到在变换后的电路中元件值与原电路的元件的关系,使其对应的相等,则有

, , , (3.8)

按照设计的思路,通过引入导纳倒置变换器,对图3.3进行对应的电路变换,然后得到如图3.5所示的电路。

1212

111111111L j C j C j L j Y ωωωω++

+=

22

11111a a a a a C j L j L j C j Y ωωωω++

+=201Y J

Y =2

21121212111111

1

11111a a a a C j L j L j C j J L j C j C j L j Y ωωωωωωωω++

+=+++=2111J C L a =2

122J C L a =122

2L J C a =1121L J C a =

微波带通滤波器设计

文章编号:1009-8119(2005)12-0036-02 基于SERENADE软件的微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 张磊夏永祥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论述了应用Ansoft 公司的Serenade 8.7 微波仿真软件设计微波带通滤波器的方法,并给出了优化仿真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此软件的优化结果设计出的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而且无需调试,一致性好,适用于工程设计。 关键词带通滤波器,Ansoft, 耦合微带线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Microwave Band-pass Filter Based on SERENADE Zhang Lei Xia Yongxi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Science,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method of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microwave band-pass filter based on Serenade8.7 was introduced,and one specific design and simulation is given too. Through the result of the test, we can see that the filter designed based on Serenade8.7 has very good performance and consistency. Keywords Microwave filter,Ansoft, Microstrip line 1 引言 在设计模拟电路时,对高频信号在特定频率或频段内的频率分量做加重或衰减处理是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微波带通滤波器便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的一种关键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系统的整体性能。微带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是工程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微波带通滤波器,它是根据反对称原型滤波器设计的,这样构成的平行耦合滤波器是关于其中心对称的。它由N节平行耦合微带线组成,两个微带线之间通过平行耦合线进行耦合,这些耦合线的两端开路,长度在中心频率上为半个波长,这种滤波器可看作由N+1个平行耦合节组合而成,这些耦合节在中心频率上是1/4波长。它的输入、输出由微带T型接头与之相连接,输入、输出阻抗为50欧姆。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微波部件和系统的集成化等优点。 传统的滤波器设计计算方法比较复杂,而且工作量十分大,而由于现在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本设计就是利用ANSOFT公司的SERENADE软件来进行设计和优化。 2 设计步骤 本文所述的微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将标准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变换为符合要求的特定带通滤波器。 ①首先建立归一化低通切比雪夫滤波器的结构; ②利用频率变换将其低通频率特性变换为带通滤波器频率特性。 2.根据将集总参数元件变为分布参数元件的Richards变换和Kuroda规则用分布参数元件实现这些滤波器。 3 设计实例 滤波器设计要求如下。 信号带宽:1638~1658MHz。 插入损耗:小于1.5dB。 带内波动:小于±0.2dB。

FIR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FIR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前言 数字滤波器是一种用来过滤时间离散信号的数字系统,通过对抽样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来达到频域滤波的目的。根据其单位冲激响应函数的时域特性可分为两类: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与IIR滤波器相比,FIR 的实现是非递归的,总是稳定的;更重要的是,FIR滤波器在满足幅频响应要求的同时,可以获得严格的线性相位特性。因此,它在高保真的信号处理,如数字音频、图像处理、数据传输、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 数字滤波器具有严格的线性相位,又具有任意的幅频特性。同时FIR 系统只有零点,系统是稳定的,因而容易实现线性相位和允许实现多通道滤波器。只要经过一定的时延,任何非因果有限长序列都能变成因果的有限长序列,因而总能用因果系统来实现。FIR 滤波器由于单位冲激响应是有限长的,可以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算法来实现过滤信号,从而大大提高运算效率。由于FIR 滤波器具有以上优点,在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Matlab 语言是一种用于科学计算的高效率语言。随着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 的不断完善,使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得以实现。 1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2 设计原理 2.1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理想带阻的频响:

其单位抽样响应: 带阻滤波器(W1,W2)=高通滤波器(W2)+低通滤波器(W1) 2.2 滤波器频率特性根据h(n),hd(n)W(n)时域中两序列相乘。 在频域中:为hd(n)与W(n)的卷积 (且为两序列频谱的周期卷积) ,1jw,jj(w,,),?H(e),H(e)W(edd,,,2, jw 以低通H(e)为例,说明频率特性d jwjw(1)H(e),H(e)发生了什么变化,d (2)研究什么窗函数使 jwjwH(e),H(e)变化最小。d jwjw最佳即使H(e),,,,逼近H(e)d 2.3 窗口法原理 用一个有限长度的窗口函数序列W(n)来截取hd(n):(即进行砍头截尾), h(n)=W(n)hd(n)使h(n)满足因果,有限长,实序列,并具有奇、偶对称性,则可设计出具有线性相位的FIR滤波器。 窗口法应用广泛,利用窗函数法可以设计四种线性相位FIR DF,即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2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复习过程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解析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微波滤波器是用来分离不同频率微波信号的一种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只让需要的信号通过。在微波电路系统中,滤波器的性能对电路的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具有高性能的滤波器,对设计微波电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微带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微波电路系统应用广泛,其中用微带做滤波器是其主要应用之一,因此本节将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并优化微带滤波器。 滤波器(filter),是一种用来消除干扰杂讯的器件,将输入或输出经过过滤而得到纯净的直流电。对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的电路,就是滤波器,其功能就是得到一个特定频率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 1 微带滤波器的原理 微带滤波器当中最基本的滤波器是微带低通滤波器,而其它类型的滤波器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的原型转化过来。最大平坦滤波器和切比雪夫滤波器是两种常用的低通滤波器的原型。微带滤波器中最简单的滤波器就是用开路并联短截线或是短路串联短截线来代替集总元器件的电容或是电感来实现滤波的功能。这类滤波器的带宽较窄,虽然不能满足所有的应用场合,但是由于它设计简单,因此在某些地方还是值得应用的。 微带滤波器是在印刷电路板上,根据电路的要求以及频率的分布参数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各种不同的线条形成的LC分布参数的滤波器。 2 滤波器的分类 最普通的滤波器的分类方法通常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及带阻四种类型。图12.1给出了这四种滤波器的特性曲线。

低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低频或直流分量通过,抑制高频分量或干扰和噪声。 高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高频分量通过,抑制低频或直流分量。 带通滤波器:它允许一定频段的信号通过,抑制低于或高于该频段的信号、干扰和噪声。 带阻滤波器:它抑制一定频段内的信号,允许该频段以外的信号通过。 按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来划分,常见的有巴特沃斯型、切比雪夫Ⅰ型、切比雪夫Ⅱ型及等;按滤波器的构成元件来划分,则可分为有源型及无源型两类;按滤波器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可分为波导滤波器、同轴线滤波器、带状线滤波器、微带滤波器。 巴特沃斯滤波器是电子滤波器的一种。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特点是通频带的频率响应曲线最平滑。这种滤波器最先由英国工程师斯替芬·巴特沃斯(Stephen Butterworth)在1930年发表在英国《无线电工程》期刊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 切比雪夫滤波器,又名"车比雪夫滤波器",是在通带或阻带上频率响应幅度等波纹波动的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来自切比雪夫分布,以"切比雪夫"命名,是用以纪念俄罗斯数学家巴夫尼提·列波维其·切比雪夫(ПафнутийЛьвовичЧебышёв)。 3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指标主要包括: 1绝对衰减(Absolute attenuation):阻带中最大衰减(dB)。 2带宽(band width):通带的3dB带宽(flow-fhigh)。

带阻滤波器.

电磁波与微波技术课程设计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课题: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绪言 带阻滤波器是指能通过大多数频率分量、但将某些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 微波滤波器具有选频、分频和隔离信号等重要作用,在现代微波毫米波通信、卫星通信、遥感和雷达技术等系统中应用广泛,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而带阻滤波器作为微波滤波器的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在许多微波系统中,要求信号传输时,衰减应尽可能的小,而对不需要的噪声、干扰、杂散等则要抑制掉,即需具有很高的衰减度。带阻滤波器适于在宽频范围滤除某窄带频,无线通信系统中抑制高功率发射机、非线性功放的杂散频谱以及带通滤波器的寄生通带等,这时,如采用一个或几个带阻滤波器来抑制它们,就比采用带通滤波器的宽阻带来抑制更加灵活有效。

目录 1.课程设计要求 (4) 2.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4) 2.1理查德变换 (5) 2.2科洛达规则 (7) 3.设计步骤 (7) 3.1ADS 简介 (7) 3.2设计步骤、计算及仿真 (8) 3.3优化设计过程 (20) 3.4对比结果 (23) 4.心得体会 (24) 5.参考文献 (24)

1.课程设计要求: 1.1 设计题目: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1.2设计方式:分组课外利用ads软件进行设计。 1.3设计时间:第一周至第十七周。 1.4 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5.8GHz;相对带宽:9%;带内波纹: <0.2dB。 1.5 滤波器阻带衰减>25dB;在频率5.3GHz和6.3GHz处,衰 减<3dB;输入输出阻抗:50Ω。 2.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当频率不高时,滤波器主要是由集总元件电感和电容构成,但当频率高于500Mz时,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成,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频率高时电感和电容应选的元件值小,由于寄生参数的影响,如此小的电感和电容已经不能再使用集总参数元件;其二是此时工作波长与滤波器元件的物理尺寸相近,滤波器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可忽视,需要考虑分布参数效应。我们这次设计采用短截线

带阻滤波器设计原理计算

带阻滤波器设计原理计算 时间:2009-07-08 20:38:37 来源:资料室作者: 滤波器是一种只传输指定频段信号,抑制其它频段信号的电路。 滤波器分为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两种: ①无源滤波器: 由电感L、电容C及电阻R等无源元件组成 ②有源滤波器: 一般由集成运放与RC网络构成,它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由于集成运放的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故有源滤波器还兼有放大与缓冲作用。 利用有源滤波器可以突出有用频率的信号,衰减无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达到提高信噪比或选频的目的,因而有源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及控制技术中的小信号处理。 从功能来上有源滤波器分为: 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 带通滤波器(BPF)、带阻滤波器(BEF)、 全通滤波器(APF)。 其中前四种滤波器间互有联系,LPF与HPF间互为对偶关系。当LPF的通带截止频率高于HPF的通带截止频率时,将LPF与HPF相串联,就构成了BPF,而LPF与HPF并联,就构成BEF。在实用电子电路中,还可能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型式的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通带电压放大倍

数AVP、通带截止频率fP及阻尼系数Q等。

带阻滤波器(BEF) 如图1(a)所示,这种电路的性能和带通滤波器相反,即在规定的频带内,信号不能通过(或受到很大衰减或抑制),而在其余频率范围,信号则能顺利通过。 在双T网络后加一级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就构成了基本的二阶有源BEF。 (a) 电路 图 (b) 频率特性 图1二阶带阻滤波器 电路性能参数: 通带增益 中心频率 带阻宽度B=2(2-Aup)f0 选择性

微波滤波器的发展历史趋势及种类

微波滤波器是一类无耗的二端口网络,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及微波测量仪器中,在系统中用来控制信号的频率响应,使有用的信号频率分量几乎无衰减地通过滤波器,而阻断无用信号频率分量的传输。滤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中心频率,通带带宽,带内插损,带外抑制,通带波纹等。 微波滤波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通频带的不同,微波滤波器可分为低通、带通、带阻、高通滤波器;按滤波器的插入衰减地频响特性可分为最平坦型和等波纹型;根据工作频带的宽窄可分为窄带和宽带滤波器;按滤波器的传输线分类可分为微带滤波器、交指型滤波器、同轴滤波器、波导滤波器、梳状线腔滤波器、螺旋腔滤波器、小型集总参数滤波器、陶瓷介质滤波器、SIR(阶跃阻抗谐振器)滤波器、高温超导材料等。 发展历史: 在1937年,由W.P Mason和R.A.Sykes发表的文章中首先研究了微波滤波器,他们是利用了ABCD参数推导出了大量有用滤波器相位和衰减函数。应用映像参数方法当时主要在美国各大实验室中,例如在Mn’实验室里,他们重点研究波导滤波器,而在Harvard实验室重点研究宽带低通、带通同轴及窄带可调谐滤波器。映像参数方法的工作大多在MIT实验室由Fano和Lawson完成,他们的著作对于微波滤波器有比较清晰的介绍,甚至在40年后还有应用价值。在随后的微波滤波器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许多专家和学者作出了重大的贡献。Cohn在集总元件低通滤波器原型机的基础上第一个提出了方便实用的直接耦合空腔滤波器理论。上世纪60年代,G.L.Matthaei在其专著中对微波滤波器的经典设计方法作出了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但主要针对最平坦型和契比雪夫型,未涉及椭圆函数型和广义契比雪夫型。70年代初,A.E.Williams和Kurzrok提出用于分析交叉耦合的低阶滤波器。A.E.Atia,A.E.Williams和R.W.Newcomb对交叉耦合合展开研究,总结出传输零点对称分布时的偶模网络和相应的偶模矩阵的综合方法。Levy建立了集总和分布原型的元件公式间的联系,给出了推导原型元件的简单而准确的公式;Rhode建立起了线性相位滤波器理论。1999年Richard J.Cameron把广义契比雪夫滤波器的传输零点由实数扩展到复数,从而将传输零点和时延结合起来研究,提出用循环递归的方法构成广义契比雪夫的传输和反射函数多项式,根据导纳矩阵和部分分式展开求取留数,再利用施密特正交变换的方法综合耦合矩阵,其矩阵综合和消零计算量较大。如何将不可实现或不是最简的耦合元素消零成为研究热点,但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相似变换(矩阵旋转)尽可能多地消去非零元。这一系列贡献,都可以说是微波滤波器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根据ADS的带阻滤波器设计

电磁波与微波技术 课程设计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课题: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目录 1.设计要求 (3) 2.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3) 2.1理查德变换 (4) 2.2科洛达规则 (6) 3.设计步骤 (7) 3.1ADS 简介 (7) 3.2初步设计过程 (8) 3.3优化设计过程 (14) 3.4对比结果 (17) 4.心得体会 (17) 5.参考文献 (18)

1.课程设计要求: 1.1 设计题目: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1.2设计方式:分组课外利用ads软件进行设计。 1.3设计时间:第一周至第十七周。 1.4 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6GHz;相对带宽:9%;带内波纹: <0.2dB。 1.5 滤波器阻带衰减>25dB;在频率5.5GHz和6.5GHz处,衰 减<3dB;输入输出阻抗:50Ω。 2.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当频率不高时,滤波器主要是由集总元件电感和电容构成,但当频率高于500Mz时,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成,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频率高时电感和电容应选的元件值小,由于寄生参数的影响,如此小的电感和电容已经不能再使用集总参数元件;其二是此时工作波长与滤波器元件的物理尺寸相近,滤波器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可忽视,需要考虑分布参数效应。我们这次设计采用短截线方法,将集总元件滤波器变换为分布参数滤波器,其中理查德变换用于将集总元件变换为传输段,科洛达规则可以将各滤波器元件分隔。 2.1 理查德变换

通过理查德变换,可以将集总元件的电感和电容用一段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等效。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具有纯电抗性,利用传输线的这一特性,可以实现集总元件到分布参数元件的变换。 在传输线理论中,终端短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 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传输线的长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 将式(1.1)代入式(1.1),可以得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3) 称为归一化频率。

微波滤波器的设计及实例

滤波器(Filter ) (一)滤波器之种类 以信号被滤掉的频率范围来区分,可分为「低通」(Lowpass)、「高通」(Highpass)、「带通」(Bandpass)及「带阻」(Bandstop)四种。 若以滤波器原型之频率响应来分,则常见有「巴特沃斯型」(Butter-worth)、「切比雪夫I型」(Tchebeshev Type-I)、「切比雪夫II 型」(等几类。 Active)及「被动型」(Passive)型」(L-C Lumped)及「传输线型」( (Interdigital)、「梳型」()及「发针型」 )、「柴比雪夫I 型」(

(二)「低通滤波器」设计方法 (A)「巴特沃斯型」(Butterworth Lowpass Filter) 步骤一:决定规格。 电路特性阻抗(Impedance): Zo (ohm) 通带截止频率(Cutoff Frequency): fc (Hz) ): Ap (dB) ):Ax(dB) ≥ N )。 1 、 1g1 = = + n g N K N K g K ,...., 2,1 , 2 )1 2 ( sin 2= - ? = π 步骤四:先选择「串L并C型」或「并C串L型」,再依公式计算实际电感电容值。 (a)「串L并C型」 Zo f g C f Zo g L c even even C odd odd? = ? = π π2 , 2 (b)「并C串L型」 c even even C odd odd f Zo g L Zo f g c π π2 , 2 ? = ? =

(B)「切比雪夫I型」(Tchebyshev Type-I Lowpass Filter) 步骤一:决定规格。 电路阻抗(Impedance): Zo (ohm) 通带截止频率(Cutoff Frequency): fc (Hz) 阻带起始频率(Stopband Frequency): fx (Hz) 通带涟波量(Maximum Ripple at passband): rp (dB) :Ax(dB) N≥ 1 10 10 10 / 10 / 2 - =- rp Ax N 步骤三:计算原型组件值(Prototype Element Values,g K)。 N K B g A A g A g K K K K K ,..., 3,2 , 4 2 1 1 2 1 1 1 = ? = = - - - α γ α 其中 N K ( sin B N ,..., 2,1 K , N 2 )1 K 2( sin A N 2 sinh , 37 . 17 rp coth ln 1 cosh N 1 cosh 2 2 K K 1 π + γ = = π - = β = γ ? ? ? ? ? ? = β ? ? ? ? ? ? ? ? ? ? ? ? ε = α-

带阻滤波器设计范文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二阶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题目二阶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截止频率f H=2000Hz,f L=200Hz; 2.电压增益A V=1----2; 3.阻带衰减速率为-40dB/10倍频程; 4.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将输入电压同时作用于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再将两个电路的输出电压求和,就可以得到带阻滤波器,其中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p1应小于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p2,因此电路的阻带为(fp2-fp2).实用电路常利用无源LPF和HPF 并联构成带阻滤波器电路,然后接同向比例运算电路,从而得到有源带阻滤波器,由于两个无源滤波电路均由三个元件构成英文字母T,故称之为双T网络。 根据电路的传递函数和归一化滤波器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建立起系数的方程组。根据课设要求,我们选择巴特沃斯(butterworth)滤波电路。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在通带中具有最平幅度特性,但是通带到阻带衰减较慢。由于要求为-40dB/十倍频程,选择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电路,即n=2。 方案一、压控电压源二阶带阻滤波器 这种电路的性能和带通滤波器相反,即在规定的频带内,信号不能通过(或受到很大衰减或抑制),而在其余频率范围,信号则能顺利通过。在双T网络后加一级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就构成了基本的二阶有源BEF。电路图如下: 方案二、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带阻滤波器 该电路由二阶带通滤波器和一个加法器组成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直流电源部分 直流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四部分构成。 1、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 2、电路图 3、整流、滤波电路 用四个整流二极管组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2变成脉动的直流 变 压 整 流 滤 波 稳 压 负 载

微波滤波器设计的新观点

传统的微波滤波器设计方法从滤波器特性曲线入手,通过网络综合得到集总参数元件的组成模型,进而再用分布参数元件逼近集总参数元件,从而将电路结构由集总参数变为分布参数[1-2]。对于初次接触滤波器设计的人员来说,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但是其缺点在于由集总参数模型向分布参数模型转变的过程中,因为分布参数元件频率特性复杂,建模难度较大。现有的文献中只有少数几种分布参数的电路形式有完整的建模分析过程,对于不同的情况下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缺憾。近年来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等新型结构因其能大幅缩短电路尺寸,而在微波电路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将复合传输线应用到微波滤波器设计中,成了滤波器设计的一个发展的新趋势[3-4]。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电路设计软件功能的完善[5-6],本文提出了一种滤波器设计的新观点。从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出发,尝试直接进行分步参数滤波器的设计,去掉了集总参数模型的建模环节,改用软件分析代替。 理想的滤波器频率特性曲线,可用一个门函数表示。对其做傅里叶级数展开,可将原函数用在区间内的无穷多项三角函数进行逼近。在实际应用中,取该级数的前若干项,逼近后的新函数和原函数相比,通带不再是理想的平坦特性,通带和阻带之间也有一定的过渡带,过渡带的长度由所取的项数决定;另一个不同之处是新函数比原函数多了寄生通带, 原因在于选用的逼近函数是周期性的,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微带线的周期性十分相近,因此可以考虑利用不同微带线的组合来逼近滤波器频率特性曲线。 1微带线单元模型的频率特性分析 一个微波滤波器可以看作是如下单元的某种组合。 1) 单段微带线 ,如图1所示。 阻抗匹配的微带线在很宽的频段内近似为一条直线,随着频率增加,损耗略有增大。这是由于微带线本身是有耗的,波数中的阻抗系数随频率增加而增大。非阻抗匹配的微带线为近似正弦曲线,且微带线特性阻抗偏离匹配阻抗值越大时,正弦曲线的幅值越大。 将若干段微带线直接级联,可以组成近似的滤波器特性曲线,这种方式需要多节微带线,电路尺寸较大。 2)窄边耦合的微带线,如图2所示。 图2窄边耦合的微带线 Fig.2Narrow -coupled microstrip line 微波滤波器设计的新观点 白志强,丁君,郭陈江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西安710129) 摘要:根据三角级数展开理论,将理想滤波器特性曲线做级数展开,然后用单节微带线逼近展开式中的一项或多项,级联后逼近理想的滤波器特性曲线。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滤波器设计方法中的微带线建模分析的困难,在设计出的电路形式中,各单元的作用更易理解,给滤波器的调节也带来了方便。最后给出了该方法的设计实例,具有较好的频率特性曲线。 关键词:级数展开;微带线;单元分解;波形叠加中图分类号:O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2)21-0153-03 A new viewpoint on microwave filter design BAI Zhi -qiang ,DING Jun ,GUO Chen -jiang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Schoo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 ’an 710129,China )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xpansion of series ,decompose microwave filter frequency response in series ,use single microstrip line to approximate the items and combine them ,consequently get the approximate ideal frequency response.This method avoid the difficulties of microstip line modeling ,and get a easy approach to the benefits of filter elements ,which makes the adjustment work easier.In the end ,produce an example which shows good frequency response.Key words:expansion of series ;microstrip line ;cell decomposition ;fusion of waves 收稿日期:2012-06-07稿件编号:201206045 作者简介:白志强(1988—),男,湖北黄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波电路设计。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第20卷 Vol.20 第21期No.212012年11月Nov.2012 图1单段微带线 Fig.1Single microstrip line -153-

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学生姓名薛新月学号 1113024098 所在院(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 1103 班 指导教师薛转花 2015 年 3 月 7 日

题目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无线通信前所未有的融入到生活中,尤其是贴近日常应用的短距离无线数据业务更是迅猛发展。例如WLAN、WIFI、蓝牙等短距离无线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推动了滤波器技术的发展,也对滤波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波滤波器是现代微波中继通信、微波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微波滤波技术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雷达系统、导航系统等,可谓无处不在。微波滤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谓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可按频率响应特性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也可按网络函数分为最大平坦型、切比雪夫型、线性相位型和椭圆函数型;还可按工作模式、频带、频段等进行划分。面对现代通信系统对滤波器性能要求日趋严格,微波滤波技术朝着体积小、重量轻、低损耗、高可靠性、高温补性能等的综合性滤波器发展。 随着无线通信的个人化、宽带化,越来越需要人性化和高性能的终端设备,促使了包括滤波器在内的射频元器件的微型化和可集成化,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结构和性能的射频滤波器来满足体积小、重量轻的系统要求。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 研究现状:微带滤波器在通信、信号处理、雷达等各种电路系统中具有广泛用途。随着移动通信、电子对抗和导航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的微波元器件的需求和现有器件性能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达国家都在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提高器件性能和集成度,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小器件尺寸和降低功耗。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微带滤波器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国外已有相应公司在大量生产微滤波器器件,比较著名的公司有美国的DLI、TRANS-TECH、日本MURATA、英国的FILTRONIC公司等。他们生产的各种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双工器、谐振器、介质天线等产品已用于微波基地站、手机及无绳电话等产品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展趋势:随着现代材料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交叉渗透,新材料和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如单片集成电路、MEMS、LTCC等工艺,极大地带动了微带和其他类型滤波器的飞速发展。全国固态化的各类片式高频、微带滤波器和中频滤波器,向着高性能、低成本、小型化、高频化等各方面飞快发展。 研究方法:微带滤波器当中最基本的滤波器是微带低通滤波器,而其它类型的滤波器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的原型转化过来。最大平坦滤波器和切比雪夫滤波器是两种常用的低通滤波器的原型。微带滤波器中最简单的滤波器就是用开路并联短截线或是短路串联短截线来代替集总元器件的电容或是电感来实现滤波的功能。这类滤波器的带宽较窄,虽然不能满足所有的应用场合,但是由于它设计简单,因此在某些地方还是值得应用的。 工程应用中,一般要求我们重点考虑通带边界频率与通带衰减、阻带边界频率与阻带衰减、通

带阻滤波器介绍及ADS设计实例

帯阻滤波器研究 1 绪论 1.1带阻滤波器的研究意义 微波滤波器具有选频、分频和隔离信号等重要作用,在现代微波毫米波通信、卫星通信、遥感和雷达技术等系统中应用广泛,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而带阻滤波器作为微波滤波器的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在许多微波系统中,要求信号传输时,衰减应尽可能的小,而对不需要的噪声、干扰、杂散等则要抑制掉,即需具有很高的衰减度。带阻滤波器适于在宽频范围滤除某窄带频,无线通信系统中抑制高功率发射机、非线性功放的杂散频谱以及带通滤波器的寄生通带等,这时,如采用一个或几个带阻滤波器来抑制它们,就比采用带通滤波器的宽阻带来抑制更加灵活有效。 传统的带阻滤波器设计结构一般是由1 /4波长短截线谐振器,并沿主波导或主传输线排列,而谐振器间隔为1/ 4波长的奇数倍,这种结构的带阻滤波器的矩形系数不够理想且体积庞大。事实上,比较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不难发现,带通滤波器的回波损耗对应带阻滤波器的带内衰减,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对应带阻滤波器的阻带,带通滤波器的传输零点对应带阻滤波器的反射零点,可见将带通滤波器的各种拓扑结构来实现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是可行的。 随着信息产业和无线通信的蓬勃发展,微波频段呈现相对拥挤的状态,这就对滤波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移动通讯基站双工器和多工器中使用的滤波器,除了通带内低插入损耗、小型化的要求外,对通带外的衰减更是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据此传统的滤波器,比如:最大平坦和切比雪夫滤波器很难胜任。增加滤波器的阶数,可以提高矩形系数,是一种在传统的滤波器设计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这样体积、带内插损均增加了。虽然椭圆函数滤波器具有带外有限零点,零点位置却由阶数决定,且只适用于零点位置对称的情况。以广义切比雪夫函数实现的滤波器通过非相邻谐振腔的交叉耦合,可以产生有限零点,且这些零点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非对称的,这使得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需要对滤波器的带外抑制度进行调节,提高其矩形系数。 另外,通过引入源与负载间直接耦合,N阶交叉耦合滤波器可以实现N个带外有限远处的零点。但这种结构源与负载之间需要很强的耦合,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不易实现。非谐振节点的引入,N阶滤波器能产生N个有限频率的零点而不需源与负载直接耦合,也不必交叉耦合。这种方法还便于滤波器的模块化设计,即用于将简单的产生传输零点的结构进行级联,使得每个单元仍能独立的控制其零点,故这种结构的滤波器便于调谐并降低了制造公差的灵敏度。 同轴腔体滤波器在微波频段是应用最广泛的滤波器之一。同轴腔体滤波器的带内插损低,结构紧凑,有电容加载时,同轴腔体滤波器的体积可以做得很小,此外,其还有功率容量高等优点。据此,采用同轴腔体滤波器设计选频双工器,通过改变传统结构,可实现很高的收端异频隔离度和收端同频隔离度。 1.2国内外带阻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带通滤波器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带阻滤波器的报道较少。一般带阻滤波器设计是由1/4波长短截线谐振器构成的,谐振器间隔1/4长的奇数倍并沿主波导或主传输线排列,这种结构的带阻滤波器的矩形系数不理想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微波滤波器是用来分离不同频率微波信号的一种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只让需要的信号通过。在微波电路系统中,滤波器的性能对电路的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具有高性能的滤波器,对设计微波电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微带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微波电路系统应用广泛,其中用微带做滤波器是其主要应用之一,因此本节将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并优化微带滤波器。 滤波器(filter),是一种用来消除干扰杂讯的器件,将输入或输出经过过滤而得到纯净的直流电。对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的电路,就是滤波器,其功能就是得到一个特定频率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 1 微带滤波器的原理 微带滤波器当中最基本的滤波器是微带低通滤波器,而其它类型的滤波器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的原型转化过来。最大平坦滤波器和切比雪夫滤波器是两种常用的低通滤波器的原型。微带滤波器中最简单的滤波器就是用开路并联短截线或是短路串联短截线来代替集总元器 件的电容或是电感来实现滤波的功能。这类滤波器的带宽较窄,虽然不能满足所有的应用场合,但是由于它设计简单,因此在某些地方还是值得应用的。 微带滤波器是在印刷电路板上,根据电路的要求以及频率的分布参数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各种不同的线条形成的LC分布参数的滤波器。 2 滤波器的分类 最普通的滤波器的分类方法通常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及带阻四种类型。图12.1给出了这四种滤波器的特性曲线。

低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低频或直流分量通过,抑制高频分量或干扰和噪声。 高通滤波器:它允许信号中的高频分量通过,抑制低频或直流分量。 带通滤波器:它允许一定频段的信号通过,抑制低于或高于该频段的信号、干扰和噪声。 带阻滤波器:它抑制一定频段内的信号,允许该频段以外的信号通过。 按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来划分,常见的有巴特沃斯型、切比雪夫Ⅰ型、切比雪夫Ⅱ型及等;按滤波器的构成元件来划分,则可分为有源型及无源型两类;按滤波器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可分为波导滤波器、同轴线滤波器、带状线滤波器、微带滤波器。 巴特沃斯滤波器是电子滤波器的一种。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特点是通频带的频率响应曲线最平滑。这种滤波器最先由英国工程师斯替芬·巴特沃斯(Stephen Butterworth)在1930年发表在英国《无线电工程》期刊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 切比雪夫滤波器,又名"车比雪夫滤波器",是在通带或阻带上频率响应幅度等波纹波动的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来自切比雪夫分布,以"切比雪夫"命名,是用以纪念俄罗斯数学家巴夫尼提·列波维其·切比雪夫(ПафнутийЛьвовичЧебышёв)。 3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指标主要包括: 1绝对衰减(Absolute attenuation):阻带中最大衰减(dB)。 2带宽(band width):通带的3dB带宽(flow-fhigh)。 带宽(band width)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的时间可传输的资料数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在数字设备中,频宽通常以bps表示,即每秒可传输之位数。在模拟设备中,频宽通常以每秒传送周期或赫兹(Hz)来表示。 亦称谱带半宽度(half bandwidth)或有效带宽。无论仪器中光学系统的质量多么高,经单色器单色化后的光总是有一定的波长(宽度)范围,即具有以所指定波长(额定波长)为中心分布的一定波长范围。通带即指最大吸光度值的一半处的谱带宽度。 3中心频率:fc或f0. 每频程的上限与下限频率的几何平均值称为该频程的中心频率。 4截止频率:下降沿3dB点频率。 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5每倍频程衰减(dB/Octave):离开截止频率一个倍频程衰减(dB)。 6微分时延(differential delay):两特定频率点群时延之差以ns计。 7群时延(Group delay):任何离散信号经过滤波器的时延(ns)。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DOC)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本文利用ADS设计了一个带阻滤波器,预期目标是满足中心频率为6GHz,相对带宽为9%,带内波纹小于0.2dB,阻带衰减大于25dB,在频率5.5GHz和6.5GHz处,衰减小于3dB,输入输出阻抗为50Ω。设计完成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证明,优化之后,带阻滤波器的的各项参数更加符合预期的要求。 关键字:ADS;带阻滤波器;优化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Bandstop Filter Abstract: this paper ADS design a band elimination filter, anticipated goal is to meet the center frequency for 6 GHz, relative bandwidth for 9%, less than 0.2 dB with inner ripple, stop-band attenuation more than 25 dB, 5.5 GHz in frequency and 6.5 GHz place, less than 3 dB atten uation, input/output impedance for 50 Ω. Design complete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show, after optimization, with the parameters of the stop filter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xpected. Key Words: ADS;Bandstop filter; optimization 一、引言 带阻滤波器是指能通过大多数频率分量、但将某些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的概念相对。要想得到带阻滤波器,只需将输入电压同时作用于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再将两个电路的输出电压求和,就可以实现。从这个概念,本文利用理查德变换和科洛达规则的原理进行设计。二、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当频率不高时,滤波器主要是由集总元件电感和电容构成,但当频率高500Mz 时,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成,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频率高时电感和电容应选的元件值小,由于寄生参数的影响,如此小的电感和电容已经不能再使用集总参数元件;其二是此时工作波长与滤波器元件的物理尺寸相近,滤波器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可忽视,需要考虑分布参数效应。我们这次设计采用短截线方法,将集总元件滤波器变换为分布参数滤波器,其中理查德变换用于将集总元件变换为传输段,科洛达规则可以将各滤波器元件分隔。 1.理查德变换 通过理查德变换,可以将集总元件的电感和电容用一段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等效。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具有纯电抗性,利用传输线的这一特性,可以实现集总元件到分布参数元件的变换。在传输线理论中,终

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学生姓名高宇洋学号 1213014017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1201班 指导教师贾建科 完成地点物电学院实验室 2016 年 06 月 5 日

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作者:高宇洋 (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2级1班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教师:贾建科 [摘要] 为了满足无线通信向着多频段、多模式方向发展的需要,并简化多频段通信系统的结构,减小其体积和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对多通带微波滤波器的研究及设计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双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该设计首先运用分立元件通过两次频率变换由一个低通原型滤波器变换成为双频带通滤波器,以此来验证双频带通滤波器的可行性。然后通过电路转换,引入导纳倒置变换器,将电路简化成为只有导纳倒置变换器和串联LC谐振器的双频带通滤波器。最后通过引入λ/4微带开路线将双频带通滤波器转换成为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并利用ADS (Advanced Design system) 软件对滤波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关键词]:双频滤波器;频率转换;导纳倒置变换;微带线

The simulation of microwave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design Author: Gao Yuyang (Grade 12,Class 1,Major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0,Shaanxi) Tutor: Jia Jianke Abstract:I n order to meet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band, multimode direction, and simplify the structure of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reduce the volume and weight, reduce production cost, to research and design of microwave bandpass filter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is proposed a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design.First, the design applies discrete component by twice frequency conversion by a low-pass prototype filter transformation become the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in order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And then through the circuit transform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admittance inversion converter, to simplify the circuit become only admittance inversion converter and series LC resonator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Finally, by introducing the λ / 4 microstrip line into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microwave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and by using ADS (Advanced Design system) software, the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filt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index. Keywords:Dual-band filter Frequency conversion Admittance inverted transform Microstrip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