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电容关系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电容关系电容器是电子元件中常见的一种器件,它能够存储电荷并在电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是常见的操作,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电容值和性能。
本文将探讨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电容关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电路设计中。
一、什么是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1. 串联电容:串联是指将多个电容器连接在一条线路上,一个接一个地连接。
在串联连接中,正极与负极依次相连,电流通过电容器依次流过。
2. 并联电容:并联是指将多个电容器同时连接到相同的两个节点上,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
在并联连接中,电流会分流通过每一个电容器。
二、串联电容的电容关系1. 串联电容的电容值计算:在串联连接中,电容器的电荷量相同,但电压分配在不同的电容器上。
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规律,可得到串联电容的电容值等于各个电容器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假设有三个电容器C1、C2和C3串联连接在一起,它们的电容值分别为C1、C2和C3。
根据电容器串联电容值公式,串联电容Ct可以表示为:1/Ct = 1/C1 + 1/C2 + 1/C32. 串联电容的效果:串联电容的电压能力会增加,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压。
此外,串联电容的总电容值比任何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值都要小。
三、并联电容的电容关系1. 并联电容的电容值计算:在并联连接中,电容器的电荷量会被分流,但电压相同。
根据并联电路中电荷守恒和电压分配规律,可得到并联电容的电容值等于各个电容器的和。
假设有三个电容器C1、C2和C3并联连接在一起,它们的电容值分别为C1、C2和C3。
根据电容器并联电容值公式,并联电容Cp可以表示为:Cp = C1 + C2 + C32. 并联电容的效果:并联电容的电荷能力会增加,能够储存更多的电荷。
此外,并联电容的总电容值比任何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值都要大。
四、串联与并联电容的应用串联与并联电容在电路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应用范围广泛且多样。
单相电动机双电容的接线方法

单相电动机双电容的接线方法双电容器的接线方法是将两个电容器连接到单相电动机的起动继电器上。
接线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并联接线和串联接线。
1.并联接线方法:在并联接线方法中,两个电容器与单相电动机的起动继电器并联连接。
具体操作如下:a.将一个电容器的一个端子连接到起动继电器的一个输出端口。
b.将另一个电容器的一个端子连接到起动继电器的另一个输出端口。
c.将两个电容器的另一个端子通过起动继电器的一个输入端口连接到单相电动机的起动继电器线圈。
d.将起动继电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口通过电源相线连接到电源上。
并联接线方法的优点是连接简单,成本较低。
并联接线可以使电流在电容器和电动机之间平分,从而提高电动机的起动效果,并减少过热现象。
2.串联接线方法:在串联接线方法中,两个电容器与单相电动机的起动继电器串联连接。
具体操作如下:a.将一个电容器的一个端子连接到起动继电器的一个输出端口。
b.将另一个电容器的一个端子通过与上一个电容器相连的接头连接到起动继电器的另一个输出端口。
c.将两个电容器的另一个端子通过起动继电器的一个输入端口连接到单相电动机的起动继电器线圈。
d.将起动继电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口通过电源相线连接到电源上。
串联接线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电容器的电压叠加,从而提高了电容器的容量。
串联接线可以增加电容器的总容量,提高起动能力。
总结,双电容器的接线方法包括并联接线和串联接线两种。
并联接线连接简单,成本较低,能平分电流并提高电动机的起动效果。
串联接线可以增加电容器的总容量,提高起动能力。
在选择接线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电容器的并联

(1)因为并联电容两端的电压相等,所 以C1、C2并联后耐压值为120V
(2)C=C1+C2=0.004+0.006=0.01F
新课巩固
1、电容器并联的定义
把几个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连接在一起,另一个极 板也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叫做电容器的并联。 2、电容器并联的性质:
(1) u=u1=u2=u3=····=un (2) q=q1+q2+q3+·····+qn (3)c=c1+c2+c3+·····+cn
结论
C=nC0
例题讲解
将C1=20uF,C2=30uF的两个电容器并联 后接到100V的直流电路中,它们共带有多 少电荷量?
方法一: 解:C=C1+C2=20+30=50uF=5×10-5F
q=CU=5×10-5×100=5×10-3C 方法二:
C1=20uF=20×10-6F=2 ×10-5F C2=30×10-6×100=3×10-3C q1=C1U1=20×10-6×100=2×10-3C q2=C2U2=30×10-6×100=3×10-3C 所以: q=q1+q2=5 ×10-3C
代入 q=q1+q2+qn·····+qn
得 cu=c1u1+c2u2+c3u3+·····cnun 又因为 u=u1=u2=u3=·····un
c=c1+c2+c3+·····cn
(3)并联电阻器的总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
思考讨论
C=C1+C2+C3+·····+Cn
假设有n个相同的电容器C0并联,那么总电容 C是多大?
电容器串联并联详解

电容器串联并联详解电容器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元件。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听起来复杂,其实有趣得很。
一、电容器串联1.1 串联的基本概念电容器串联,就是把一个接一个地连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电容器的正极连到下一个电容器的负极。
这种连接方式有点像排队,大家一个接一个的站成一排。
串联的电容器总电容的计算方式非常简单,反倒是跟数学考试一样。
公式是:1/C总= 1/C1 + 1/C2 + 1/C3…… 这意味着总电容会比单个电容小。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反常?对,就是这么神奇!1.2 串联的特点串联的电容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电压会分摊到每个电容器上。
假如你有三个电容器,电压是30伏,那每个电容器可能分到10伏。
这样一来,电流是一样的,但电压却在不同的电容器之间分配。
这就像三个人分一块蛋糕,每个人都能吃到一部分,但每个人吃的块头不一样。
二、电容器并联2.1 并联的基本概念并联就是把电容器并排放在一起,正极连正极,负极连负极。
这就像大家围坐在一起开会,谁也不排斥谁。
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简单多了,直接相加就行:C总= C1 + C2 + C3…… 所以并联的电容器总电容会大于任何一个单独电容的电容值。
很直观吧?2.2 并联的特点在并联电路中,每个电容器都能承受相同的电压。
这就好比一群朋友一起去游乐场,大家都能体验同样的刺激。
而且电流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路径,就像是游乐场里的人群,可以自由地选择玩耍的项目。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需要大容量储能的地方,比如电源供应。
2.3 并联与串联的对比串联和并联这两种方式各有千秋。
串联的电容器总电容小,适合电压高的情况;而并联则可以增加电容,适合需要大容量储能的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际应用中的电容器3.1 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容器无处不在。
比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等,这些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电容器。
它们帮助平衡电压,防止电流过大造成损坏。
电容器的串并联PPT课件

C C1 C2 C3
即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之和。
§3-4 电容器中电场能
一、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电容在充电过程中,电容器储存了电荷,也储存了能量; 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将正、负电荷中和,也随之放出了能 量。
2.储能大小的计算
WC
1 CU 2 2
谢谢观赏
充放电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储存的电荷发生了变化,电
路中有电流产生。其电流大小为
i q t
由 q CuC ,可得q CuC 。所以 i q C uC t t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中的电流是由于电容器充、放电形 成的,并非电荷直接通过了介质。
电容充放电-注意事项
(1)若电容两端加直流, iC
C uC t
0
,电容器相当于开路,所以电容器具有 隔直流的作用。
(2)若将交变电压加在电容两端,则 电路中有交变的充发电流通过,即电容 具有通交流作用。
二、电容器中的电场能
1.能量来源 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两极板上有电荷积累,极板间形成 电场。电场具有能量,此能量是从电源吸取过来储存在电容器 中的。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实质上是电容 器与外部能量的交换过程。在此过程中,电容器本身不消耗能 量,所以说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
适用情形:当单独一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不能满足电路 的要求,而其耐压均满足电路要求时,可将几个电容 器并联起来,再接到电路中使用。
并联电容的计算
电容器并联时,加在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都相等。设电容器 的电容分别为 C1、C2、C3,所带的电量分别为 q1、q2、q3,则
单相电机电容并联接法电动机

单相电机电容并联接法 - 电动机单相电机电容接线图-单相电机正反转-220v单相电机接线图-单相电机电容接法-单相电机电容的作用-单相电动机正反转把握-220V沟通单相电机起动方式或许分一下几种:第一种,分相起动式,如图1所示,系由帮助起动绕组来帮助启动,其起动转矩不大。
运转速率大致保持定值。
主要应用于电风扇,空调风扇电动机,洗衣机等电机。
其次种,电机静止时离心开关是接通的,给电后起动参与起动工作,当转子转速达到额定值的70%至80%时离心开关便会自动跳开,起动完成任务,并被断开。
起动绕组不参与运行工作,而电动机以运行绕组线圈连续动作,如图2。
第三种,电机静止时离心开关是接通的,给电后起动电容参与起动工作,当转子转速达到额定值的70%至80%时离心开关便会自动跳开,起动电容完成任务,并被断开。
而运行电容串接到起动绕组参与运行工作。
这种接法一般用在空气压缩机,切割机,木工机床等负载大而不稳定的地方。
如图3。
838电子带有离心开关的电机,假如电机不能在很短时间内启动成功,那么绕组线圈将会很快烧毁。
电容值:双值电容电机,起动电容容量大,运行电容容量小,耐压一般都大于400V。
838电子正反转把握:图4是带正反转开关的接线图,通常这种电机的起动绕组与运行绕组的值是一样的,就是说电机的起动绕组与运行绕组是线径与线圈数完全全都的。
一般洗衣机用得到这种电机。
这种正反转把握方法简洁,不用简单的转换开关。
图1,图2,图3,图5 正反转把握,只需将1-2线对调或3-4线对调即可完成逆转。
对于图1,图2,图3,的起动与运行绕组的推断,通常起动绕组比运行绕组直流电阻大很多,用万用表可测出。
一般运行绕组直流电阻为几欧姆,而起动绕组的直流电阻为十几欧姆到几十欧姆。
以后我们会间续告知大家倒顺开关实物的接线图图1 电容运转型接线电路图2 电容起动型接线电路图3 电容启动运转型接线电路(双值电容器)图4 开关把握正反转接线图5 双值电容异步电动机倒顺接线图图6是实际的开关与电机连接图,这个倒顺开关如应用在三相电动机不需任何改动,如做单相电机换向用则稍做改动,红色,兰色线接入电源,黑色线是起动绕组线圈引出线,白色线运行绕组线圈引出线,左面一根灰色线是后接入的跨接线,正反转倒换就是靠开关自带的交叉连片来换向的,这种开关不足之处就是开关关闭后仍有一根线没有关闭,因此在平安上没有肯定保障。
电容器串联并联详解

电容器串联并联详解电容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说到电容器,大家可能会想到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
其实,它们的工作原理离不开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一、首先,咱们得了解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电容器是一种能储存电能的装置。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小水桶,能把电流“存起来”。
而串联和并联就像是把多个水桶连接在一起。
不同的连接方式,电容器的表现就不一样。
1.1 串联连接的特点。
想象一下,几个水桶一字排开,水从一个流到另一个。
电容器串联时,总电容会减少。
公式是1/C总 = 1/C1 + 1/C2 + …。
这就像是如果水桶越多,桶里的水量反而不够。
这种方式适合需要高电压的场合,比如在一些电力设备中。
1.2 串联的好处和局限。
串联连接使得电压提高,电流保持不变。
想想看,家里的灯泡,有时候需要更高的电压来亮得更亮。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如果一个电容器出现问题,整个电路就会受到影响,就像一个水桶漏水,其他的都没法用了。
二、接下来,我们聊聊并联。
电容器并联就像几个水桶并排放置。
水能同时流入每一个桶,最终的电容会增加。
公式是C总= C1 + C2 + …。
也就是说,越多的电容器,储存的电量越大。
2.1 并联的优势。
并联连接能提高总电容,使得电流更强劲。
比如说,电路中的电灯会更亮,电器的运行更加稳定。
对于一些需要大量电能的设备来说,选择并联连接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
2.2 并联的缺陷。
虽然并联能增加电容,但如果有一个电容器坏了,其他的还是能继续工作。
这就像几个水桶在一起,一个漏水了,其他的水还是能用。
可是,如果负荷太大,容易导致过热甚至损坏。
2.3 使用场景。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在实际应用中都非常广泛。
比如,手机电池里的电容器一般采用并联方式,以确保电量充足。
大功率设备如变压器中,通常采用串联来提高电压,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三、总结一下,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方式各有千秋。
它们在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
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这些设备。
高压并联电容器的接线方式及故障保护措施

高压并联电容器的接线方式及故障保护措施摘要:随着电网规模越来越大,对无功补偿装置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并联电容器是重要的无功补偿装置,经济性以及实用性都很轻,所以当前普遍应用在电网建设中。
要想确保充分发挥并联电容器的重要作用,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接线方式,而且强化故障保护,减少并联电容器故障出现几率,确保电网供电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压并联电容器的接线方式,而且分析了高压并联电容器的故障保护措施,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压并联电容器;接线;故障;保护高压并联电容器的接线方式有很多,比如:中性点不接地的单星形以及双星形接线等等,该接线方式能够对故障电流进行有效控制,将降低电容器箱壳爆炸着火出现几率,尽可能将故障的几率控制在最小化,而且防止故障扩大。
此接线方式也可以便于应用不同形式的保护方式。
应该根据接线方式,采取有效的故障保护措施,保证故障保护是非常有效的,减少故障剂量率,而且减少故障的危害。
因此,研究高压并联电容器的接线方式及故障保护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高压并联电容器的接线方式选择高压并联电容器接线方式,为了保证接线方式的合理性,必须要认真考虑所有因素,保证选择接线方式的合理性。
比如:结合电容器额定电压以及单台电容器数量等多种因素。
现阶段,普遍应用的接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三角形接线,二是星形接线[1]。
比如:就三角形接线方式来讲,通常适合在小容量电容器组中应用,而且该接线方法重点在工厂企业变电所中押运员。
此接线方式可以将因三倍次谐波电流产生的影响彻底消除。
然而该接线方式也有缺陷,比如:如果电容器组存在全击穿短路的情况,容易造成故障电流能量加大,很有可能造成电容器油箱出现爆裂,带来严重的危害。
就星形接线方式来讲,完全不同于三角形接线方式,在发生相同的情况时,一般来说,故障电流低于额定电流,所以故障电流的能量很小,能够防止事故扩大。
由此不难发现,相对于三角形接线而言,星形接线相当可靠,所以该接线方式应用相当普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联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
(2009-06-09 14:37:33)
转载
标签:
分类:杂、论坛
电容器组
谐波
放电线圈
电抗器
文化
电容器的接线通常分为三角形和星形两种方式。
此外,还有双三角形和双星形之分。
三角形接线的电容器直接承受线间电压,任何一台电容器因故障被击穿时,就形成两相短路,故障电流很大,如果故障不能迅速切除,故障电流和电弧将使绝缘介质分解产生气体,使油箱爆炸,并波及邻近的电容器。
因此这种接线已经很少在10kV系统中使用,只是在380V配电系统中有少量使用。
在高压电力网中,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星形接线电容器的极间电压是电网的相电压,绝缘承受的电压较低,电容器的制造设计可以选择较低的工作场强。
当电容器组中有一台电容器因故障击穿短路时,由于其余两健全相的阻抗限制,故障电流将减小到一定范围,并使故障影响减轻。
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结构比较简单、清晰,建设费用经济,当应用到更高电压等级时,这种接线更为有利。
星形接线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选择多种保护方式。
少数电容器故障击穿短路后,单台的保护熔丝可以将故障电容器迅速切除,不致造成电容器爆炸。
由于上述优点,各电压等级的高压电容器组现已普遍采用星形接线。
高压电力系统的电容器组除广泛采用星形接线外,双星形接线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所谓双星形接线,是将电容器平均分为两个电容相等或相近的星形接线电容器组,并联到电网母线,两组电容器的中性点之间经过一台低变比的电流互感器连接起来。
这种接线可以利用其中性点连接的电流保护装置,当电容器故障击穿切除后,会产生不平衡电流,使保护装置动作将电源断开,这种保护方式简单有效,不受系统电压不平衡或接地故障的影响。
大容量的电容器组,如单台容量较小,每相并联台数较多者可以选择双星形接线。
如电压等级较高,每相串联段数较多,为简化结构布局,宜采用单星形接线。
电容器一次侧接有串联电抗器和并联放电线圈。
放电线圈的作用是将断开电源后的电容器上的电荷迅速、可靠地释放掉。
由于电容器组需要经常进行投入、切除操作,其间隔可能很短,电容器组断开电源后,其电极间储存有大量电荷,不能自行很快消失,在短时间内,其极间有很高的直流电压,待再次合闸送电时,造成电压叠加,将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电容器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必须安装放电线圈,将它和电容器并联,形成感容并联谐振电路,使电能在谐振中消耗掉。
放电线圈应能在电容器断开电源5s内将电容器端电压下降到50V。
对串联电抗器的作用,我们做一下重点介绍:
电容器配套设置的串联电抗器是为了限制合闸涌流和限制谐波两个目的,串联电抗器限制合闸涌流的作用非常浅显,不言而喻。
但是限制谐波的原理我们需要解释一下:
所谓谐波,是指电网运行中存在的与工频频率不同的电磁波。
我国电网使用50Hz 频率,波形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三相对称的电源,而谐波(主要是指高次谐波),如3次、5次、7次……的存在,将对电网工频的波形造成影响,使其不再是正弦波,而是波形发生畸变的非正弦波。
波形的畸变会危及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误动,会影响电力用户的产品质量,甚至会影响我们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因此消除和抑制谐波,做为一项课题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电网在运行时不可能没有谐波,很多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在运行时都会产生谐波,只不过一般情况下对电网波形影响不大,不会危及正常的供电和用电,但某些情况则不同,如变压器铁心饱和、电弧炉炼钢,大型整流设备,都会对电网带来严重的谐波干扰,影响供电质量,因此必须加以治理。
为了回避谐波的影响,必须采取消除谐波影响的措施,其中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在电容器回路中串联一定数值的电抗器,即造成一个对n次谐波的滤波回路。
在实际运行中,3次、5次、7次谐波分量往往偏高,是电容器滤波回路的主要目标。
所谓3次、5次、7次……谐波,指的是谐波的频率相当于工频的3倍、5倍或7倍。
当串联电抗器的n次谐波感抗与电容器的n次谐波容抗相等时,即nwL = 1/(nwC)时构成串联谐振条件,则母线的n次谐波电压将被抑制得干干净净。
对于3次谐波:3XL = (1/3) XC,则XL = (1/9) XC = 0.11XC;对于5次谐波:5XL = (1/5) XC,则XL = (1/25) XC = 0.04XC。
实际运行中,各变电站普遍采有在回路中串联12%电抗构成3次谐波滤波器,12%电抗率的含义是指串联电抗器的感抗值为该回路电容器容抗值的12%,而用串联6%电抗构成5次谐波滤波器。
不正好采用11%和4%,而是稍大一点,目的是使电容器回路阻抗呈感性,避免完全谐振时电容器过电流。
当变电站母线上具有两组以上电容器组,且既有串联大电抗的电容器组又有串联小电抗的电容器组时,电容器组的投切顺序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投切顺序不合理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由对谐波电流的分析可知:当电容器回路呈电感性时,电容器回路和系统阻抗并联分流,可使流入系统的谐波电流减小。
当电容器回路呈电容性时,由于电容器的“补偿”作用,电容器回路在谐波电压作用下,将产生的谐波电流流入系统,这时将使系统谐波电流扩大,并使母线电压波形发生畸变。
也就是说,仅当电容器回路对谐波呈电感性时,才不会发生对系统的谐波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