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26例论文

合集下载

改良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观察

改良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观察

改良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观察胡雪峰【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odiifed total pelvic lfoor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organ prolapse. MethodsSelect 80 cases patients with total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diifed total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full basin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ResultsThe experimental operation post tub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e modiifed total pelvic lfoor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obvious effect.%目的:对改良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观察。

前盆底重建术在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

前盆底重建术在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

前盆底重建术在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王建霞【摘要】目的探讨前盆底重建术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本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Ⅱ~Ⅳ期的患者行前盆底重建术.分析术后患者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随访其复发率及生活满意度.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90.2±5.6) min,术中出血(120.2±20.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d,8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术后主观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无复发患者.术后出现血肿3例,会阴疼痛4例,补片侵蚀6例,经积极治疗后均缓解.结论前盆底重建术可有效治疗前盆腔脏器脱垂,远期疗效待进一步探讨.%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nterior pelvic reconstruction in pa tients with anterior pelvic organ prolapse. Methods Eighty - five patients with POP stage II ~ IV from our hospital underwent anterior pelvic reconstruction.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he clinical efficacy, complications, and follow-up of relapse rate and life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Operative time was (90.2 + 5.6) min, blood loss was (120.2 + 20.5) mL, mean postoperative hos pital stay was 7.1 d and 85 patients had successful operations. Patients' satisfactions were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Patients had no recurrence. Postoperative hematoma occurred in 3 cases, perineal pain in 4 cases, and patch erosion in 6 case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all were eased. Conclusion Anterior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surgery can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anterior pelvic organ prolapse, but the long- term effects shouldbe further explored.【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15)024【总页数】3页(P96-98)【关键词】前盆底重建术;盆腔脏器脱垂;补片【作者】王建霞【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妇产科,江苏江阴,21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R686.3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又称为盆底缺陷,表现为子宫等盆腔器官脱垂(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等[1]。

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脱垂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脱垂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围手术期观察观察术中脏器损伤情况、手术时
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后 近期(6周内)并发症情况:发热、局部感染、会阴区血肿、排 尿困难、混合性或急迫性尿失禁等。 1.2.2.2术后远期并发症观察术后随访时间:1个月、3 —6个月、12个月、42个月。观察网片侵蚀、暴露、感染及脱 出,有无脱垂复发、下尿路症状、性交困难等情况。 1.2.3疗效评定嘱患者膀胱截石位行vosalva动作,使脱 垂达到患者病史中最大程度,依据各点最低评分为准,确定 脱垂程度评价,行POP-Q分度。判定标准:0度、I度为客观 治愈;阴道壁、宫颈、宫颈任何一点达到Ⅱ度及Ⅱ度以上为 复发。 1.2.4生活质量及社会经济学评估对随诊患者进行生活
1.2.1手术材料本研究Prolift盆底重建术采用美国强生 公司提供的Gynecare Prolift修复系统,包括聚丙烯网片、穿 刺器、穿刺套管和固定套管芯。
1.2.2手术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2.2.1
余66例均为O度。A组在随访时间内均未见复发,客观治
愈率为100%,明显优于B组(76.7%)。 2.4远期并发症 2.4.1网片侵蚀相关并发症A组:网片侵蚀lO例,分别 出现在术后6、10、11、17、30个月,患者主诉为阴道血性分泌 物,妇检阴道壁毛糙感、条索硬结、外露可见。其中4例因网 片侵蚀暴露超过1 cm2再次住院修补治疗,另6例予以抗炎 及欧维婷软膏局部用药等治疗后,目前好转。阴道分泌物状 况:4例患者有阴道血性分泌物,因网片侵蚀引起,手术修补 及局部雌激素治疗后随访,分泌物正常无侵蚀。2例术后6 个月滴虫性阴道炎再发使网片侵蚀加重。 2.4.2排尿情况A组:新发尿失禁4例。其中2例术前 仅尿频,术后半年尿失禁症状明显,现术后17个月压力性尿 失禁又见好转;另1例患者行后路Prolifi盆底重建术后,出

改良盆底重建术在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

改良盆底重建术在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

改良盆底重建术在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在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2年12月45例盆腔脏器脱垂(POP分度Ⅲ-Ⅳ度)患者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改良盆底重建术。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20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0ml,手术后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改善,但患者感外阴坠胀不适及双下肢疼痛,经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随访期间2例出现排尿困难,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剪断网片后好转。

5例出现网片侵蚀反应。

结论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是治疗POP的有效方法,其复发率低,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改良盆底重建术网片[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3)07-03-02盆腔脏器脱垂(POP)是盆底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者某些疾病引起损伤、张力减低导致其支持功能减弱,使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脏器向下移位,临床表现为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和子宫脱垂。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女性患盆底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据报道,POP患者手术率11%,其中约1/4会复发。

切除脱垂子宫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传统术式有手术效果差、阴道缩短、术后疼痛、住院时间长及易复发等缺点。

而Prolift网片费用昂贵,在我们基层县级医院使用范围窄,针对传统手术中的问题及费用问题,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是用相对费用低廉的美国强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GYNEMESH×PS 10cm×15cm网片,手术前预先修剪成合适的形状,从盆底前、中、后3个区域重建盆底,以全面纠正盆底缺陷。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手术方式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谷城县人民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45例POP患者,其POP-Q分度为Ⅲ-Ⅳ度,所有患者术前测残余尿为0ml。

应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临床探究

应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临床探究
此次所涉及数据采用 SPSS21.0软 件 进 行 分 析,计 数 数 据采用狀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当 犘 <0.05时,表示各项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38~105min,平均手术时 间为(62±13)min,出血量为45~310mL,平均出血量为(140 ±70)mL。其中2例患者术后尿潴留置尿管1周,其余患者 均在术后2d左右自主排尿。
IL6(μg/L)
治疗后

23.8±4.1 45.708
36.4±4.5 27.330
14.488
0.000
犘 0.000 0.000
治疗前 86.5±12.0 86.4±11.8
0.042 0.967
TNFα(mmol/L)
治疗后

21.5±2.5 37.120
32.5±8.4 26.049
8.786
以往手术是最为主要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重度患者的 方式,直到2004年相关学者提出了盆地修复系统技术理念, 基于网片充 当 人 工 内 置 筋 膜 与 韧 带,从 而 提 供 长 久 的 支 持 力。网带经由闭孔路径继而穿过耻骨宫颈韧带,再经过盆筋 膜腱弓,穿过臀部路径,且与此同时对患者阴道侧壁不足进 行一定的更正纠偏,最终达到对薄弱的盆底进行有效彻底的 修复,并恢复正常阴道的“香蕉状”轴向,加大腹部压力时,只 会使得阴道闭合,而不至于直接对直肠进行作用造成后壁脱 垂的复发情况,不对患者阴道粘膜进行切除,从而有效地保 留了患者阴道的深度以及宽度。实际所涉及的解剖变异情 况对于手术安全性方面的影响相对较低,因此符合微创相关 理念。此次探究中 26 例 (92.8%)获 得 术 后 的 有 效 治 愈,这 与 相关文献报道的92.0%~94.7%的治愈率接近。其中2

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研究

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研究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进行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检查,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和盆腔超声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对于脱垂组织出现破溃患者涂抹倍美力软膏2周。观察组患者使用全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即采用椎管内麻醉,手术取膀胱截石位,使用Prolift网片,对子宫进行常规切除,于阴道黏膜下方注入生理盐水,将阴道膀胱间隙分离,将阴道黏膜切开,一直分离至阴道宫颈黏膜,于患者两侧闭孔前内缘做4 mm切口,作为第一穿刺点,而后分别于患者大腿内侧第一穿刺点下方2 cm、外侧1 cm处做第二穿刺点[2],沿中线将阴道后壁纵向切开,将患者两侧的阴道直肠间隙均分离至坐骨棘、骶棘韧带,于肛门两侧3 cm、下方3 cm处做第三穿刺点,通过第一穿刺点将引导器置入,沿水平方向穿过闭孔,沿盆腔筋膜腱弓进入患者阴道旁间隙,将引导器取出,将前补片带入,而后再自第三穿刺点将引导器置入,由患者坐骨直肠凹陷移动至骶棘韧带下方,再从坐骨棘内侧2 cm处穿出,带入后补片,铺平前后补片,并调整好固定带,对阴道前后壁黏膜进行间断缝合,保持术后可容纳2指。术后给予患者普罗雌烯胶囊,口服,1粒/次,2~3次/周,连续服用6个月。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床资料
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传统阴式修补术,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全盆底重建术,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年龄60~71岁,平均年龄64.39±5.87岁,绝经时间7~14年,平均时间9.95±3.27年,病程2~9年,平均病程6.22±2.97年,对照组患者年龄61~73岁,平均年龄64.61±5.96岁,绝经时间6~13年,平均时间9.27±3.04年,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94±2.5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改良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观察

改良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观察
r e c o ns t r u c t i o n o p e r a t i o n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f e ma l e p e l v i c o r g a n p r o l a p s e . Me t ho d s Se l e c t 8 0 c a s e s pa t i e nt s wi t h t o t a l p e l v i c lo f o r r e c o ns t uc r t i o n,
d o i:1 0 . 3 9 6 9 / i s s n 1 6 7 4-9 3 0 8 . 2 ( 1 1 5 . ( ) 6 . 05 9
在 手术 前 ,给 予 两 组患 者 常 规检 查 ,排 除 患 者子 宫 病 变 、卵 巢病 变 以 及宫 颈 病变 等 。进 人 手 术室 后 患 者仰 卧 ,双 腿 放 置于 腿 架 上 ,将臀 部 移 到床 边 ,能最 大 限度 的的将 会 阴暴 露 ,采 用硬 模 外 全 麻 ,进 行 常 规 阴式 子 宫切 除 术 ,并将 患者 腹 腔腹 膜 关 闭 。然 后进 行 盆 腔悬 吊 ,在 阴道 壁粘 膜 下 注射 生 理盐 水 使 得水 垫 形 成 ,
能 衰 竭 而死 亡 ;2例重 症 缺 血 缺 氧性 脑 病 患 者 出 院时 存 在 轻度 肢
1 6 ( 1 7 ): 1 0 8 — 1 0 9 .
体 运动 障碍 ;1 例硬 脑膜 下 血肿 患者 出院 时有左 眼视 力 下降 现象 。

严俊 ,于布为 体外循环理 想灌 注的循证 医学探 讨
从 尿道 口下 2 c r o 将 患者 阴道前 壁 进行 切 开 ,直到 阴壁 断端 位 置 ,

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探讨

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探讨
( 4 ) : l 1 1 9 — 1 1 2 9 .
面活性物质 . 使 肺 泡 不会 萎 缩 塌 陷 . 改善 了通 气 功 能 [ 5 _ 。有 研 究证实氨溴索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 . 在 与 阿 奇 霉 素 等
大 环 内酯 类 抗 生 素 联 合 使 用 时 . 具有 协同杀菌 作用 . 增加 了
局 部 肺 组 织 内的 抗 生 素 浓 度 有 文 献 报 道 在 C O P D、 AR D S等
[ 6 ] 曹 良启 , 林少芒 , 杨 学伟 , 等. 大剂 量 沐 舒 坦 在 上 腹 部 手 术 围 手 术 期 中应 用 的l 陆床 研 究 [ J ] . 临床医学工程 , 2 0 1 1 , 1 8 ( 3 ) : 3 3 0 — 3 3 2 .
ma n a g e me n t o f a d u l t s wi t h c o mmu n i t y — 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o n i a . Di a g n o —
s i s , a s s e s s me n t o f s e v e i r t y ,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t h e r a p y ,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J ] .
腺 体 的粘 液 及 浆 液 的 分 泌 . 从 而 降低 痰 液 的粘 稠 度 . 使 痰 液
利 于 排 出…. 同时 其 能 促 进 肺 部 的 I I 型 肺 泡 上 皮 分 泌 肺 泡 表
[ 5 ] Ma l e r b a M, R a g n o l i B . Am b r o x o l i n t h e 2 1 s t c e n t u r y : p h a r ma e o l o g — i c a l nd a c l i n i c a l u p d a t e [ J ] . E x p e r t O p i n D r u g Me t a b T o x i c o l , 2 0 0 8 , 5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26例分析[摘要] 目的评价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对经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为盆腔脏器脱垂的26例患者进行盆底重建术,应用聚丙烯网片,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疗效。

结果 26例患者因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引起的不良症状全部消失。

结论盆底重建术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微创、经济可行、减少复发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关键词] 盆底重建术;盆腔脏器脱垂
[中图分类号] r711.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47-01
盆腔脏器脱垂(pop)是指任何有生殖道膨出表现的生殖道支持组织缺陷,发病率很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据报道,pop 患者手术几率为11%,其中约1/4会复发[1]。

切除脱垂子宫及提升膀胱颈等传统术式有手术效果差、阴道缩短、术后疼痛、住院时间长及易复发等缺点。

针对传统手术中的问题,盆底重建学家提出pop 手术的目的应是解剖复位,改善症状,恢复功能,降低复发的微创手术,并且逐步确立盆底整体理论[2]、吊床学说[3]及女性盆底阴道支持结构[4]三个水平理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诊断为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按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5]分期ⅱ期或ⅱ期以上者26例,年龄53~68岁,均为经
产妇。

前盆腔缺陷(阴道前壁、膀胱缺陷)13例,其中合并轻度尿失禁6例;中盆腔缺陷(子宫、穹窿缺陷)8例;后盆腔缺陷(阴道后壁、直肠缺陷)5例。

术前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排除宫颈病变,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1.2 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导尿排空膀胱,常规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将左侧子宫圆韧带、子宫骶韧带、子宫主韧带、前后腹膜缝合于左侧阴道穹窿黏膜。

同法处理右侧,留线不打结(备阴道顶端固定用)。

行前盆底悬吊术:阴道前壁下注入生理盐水形成水垫,尿道口下方2cm纵向切开阴道前壁黏膜,向两侧分离至双侧盆内筋膜腱弓。

左第一穿刺点:在盆内筋膜腱弓距耻骨附着处1cm处进针,经闭孔外上线穿过闭孔,在腹股沟处平尿道外口4cm皮肤切口穿出,退出穿刺针,保留丝线于穿刺孔内。

左第二穿刺点:在盆内筋膜腱弓近坐骨棘2cm处进针,经闭孔外下线穿过闭孔,于第一穿刺点向下2cm外向1cm穿出皮肤,退出穿刺针,保留丝线于穿刺孔内。

同法处理右侧。

引导带状网片穿过闭孔,将已裁剪好的大小适合的蝶形网片平铺于膀胱表面,牵拉网带,适度收紧,固定网片。

连续缝合阴道前壁黏膜及阴道残端,收紧阴道侧穹窿肠线打结,固定阴道顶端。

剪除会阴部皮肤黏膜交界,分离阴道后壁黏膜。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肛提肌,缝合双侧肛提肌,收紧会阴,缝合阴道后壁黏膜,丝线缝合外阴。

术后1、3、6、9、12个月随访,询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有无不适主诉、阴道分泌物情况、性生活情况等,同时行妇科检查是否
有侵蚀,再进行pop-q分期判定。

2 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全部经阴道完成,效果满意,成功率100%。

未伤及膀胱、直肠等临近器官。

阴道组织弹性好,平均长度7~9cm,无阴道狭窄发生。

术中、术后未出现盆腔脏器穿孔、血管、神经损伤、大出血以及术后排便排尿困难等。

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等情况。

术后随访1、3、6、9、12个月,未发现有网片侵蚀及性生活改变,全部患者脱垂均得到纠正。

3 讨论盆腔脏器脱垂(pop)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盆底结构缺损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前盆腔(阴道前壁、膀胱)或中盆腔(子宫和穹窿)或(和)后盆腔(阴道后壁、直肠)的不同程度的膨出。

膨出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亦可多个部位同时存在。

因此术前对脱垂患者情况的全面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不少学者认为pop的病因是由于子宫旁和阴道上方两旁的结缔组织损伤或主韧带和宫骶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缺失以及盆膈虚
弱而导致子宫和阴道穹窿位置下移,并且认为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基本原理是用解剖的复位达到功能的恢复,其精髓在于支持和重建。

因此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传统术式有手术效果差、阴道缩短、术后疼痛、住院时间长及易复发等缺点。

新式的盆底重建术能有效解决盆底重建手术复发率高的问题。

推测原因可能是新式的盆底重建术通过网片进行盆腔的重建纠正了盆底的薄弱,加强了盆底的支持,并且因为不需要切除阴道黏膜,可以有效地保留阴道的深度和宽度,在膀胱和直肠功能恢复的同时,实现了阴道功能
的恢复[5]。

而且当行手术者技术熟练后,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恢复快。

聚丙烯网片,其采用单股编织技术制,柔软且隆起少,不易引起瘢痕化;采用密接编织方法形成的纤维交联,也便于网片在各个方向上耐受各种张力,保证了网片在被剪成各种形状时不会滑脱;同时网片具有的多孔特点,有利于周围组织的生长,也能更好地与组织结合。

此外,本研究术中、术后未出现盆腔脏器穿孔、血管、神经损伤、大出血以及术后排便排尿困难等手术并发症。

这些结果都说明了新式的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有明显效果,而且更加安全实用。

总之,盆底重建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改善尿失禁,能有效预防阴道顶端脱垂,操作简单,是治疗pop的安全微创、经济可行、减少复发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另外,新式的盆底重建术手术方式主、客观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可很好纠正原有尿失禁情况,在pop伴尿失禁患者中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姚远洋,张晓红,王建六.网片在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7,34(2):111-114.
[2] 王建六.人工合成补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5):398-400.
[3] 朗景和.妇科泌尿学及盆底重建外科[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3):145.
[4] 童晓文,张弋,樊伯珍.经阴道悬带成型术在女性盆底重建
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6(11):5.
[5] 任常,朱兰,郎景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6):760-7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