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主要内容
盆腔器官脱垂知识点

盆腔器官脱垂知识点嘿,咱今天就来聊聊盆腔器官脱垂这档子事儿!你说这盆腔器官脱垂啊,就好像是身体里的一些“小家伙”闹脾气,想要换个地儿待待似的。
咱女人的盆腔里啊,本来有好多器官好好待着,各司其职呢。
可有时候,不知道咋的,它们就不安分了,想要往外跑。
这就好比家里的东西好好放着,突然就想往外溜似的,多让人头疼呀!你想想看,要是这些器官脱垂了,那咱身体能好受吗?就像你走路的时候,鞋子里进了颗石子,那走起来得多别扭呀!而且啊,这还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不舒服,比如下腹坠胀感,就好像肚子里有个东西往下坠似的。
还有可能会出现尿失禁,哎呀,这要是在外面突然来这么一下,多尴尬呀!那为啥会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呢?这原因可多啦!生宝宝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你想想,宝宝从那么小一点点,在肚子里慢慢长大,最后再出来,这对咱盆腔的压力得有多大呀!就好像一个小气球被吹得鼓鼓的,时间久了,就没那么有弹性啦。
还有啊,年纪大了也可能会这样,身体的零部件用久了,难免会有点小毛病嘛。
那咱要是发现有这方面的迹象该咋办呢?首先得重视起来呀!别觉得不好意思,或者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就不管了。
咱得赶紧去看医生,让医生给咱好好瞧瞧,到底是啥情况。
医生可能会让咱做一些检查,就像给身体做个全面的“大体检”似的。
然后呢,根据情况来治疗呀!要是不严重,可能医生会让咱做一些锻炼,就像给盆腔的这些器官做做“健身操”,让它们更有力气,能好好待在自己的位置上。
要是严重了,那可能就得手术啦,这就像是给身体来一次“大整修”,把这些不安分的“小家伙”给归位。
咱女人可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呀!平时多注意点,别老是干重活,别让自己太累了。
就好像一辆车,你得好好保养,它才能跑得更稳更快呀!要是发现有啥不对劲的,赶紧处理,可别拖拖拉拉的。
反正啊,盆腔器官脱垂这事儿可大可小,咱可不能掉以轻心。
咱得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就像爱护宝贝一样爱护它。
只有这样,咱才能健健康康的,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咱得认真对待,让自己的身体一直棒棒的!。
盆腔器官脱垂诊治指南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症状、 病史、生活习惯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盆腔 器官的位置、形态、活动 度等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 MRI等,了解盆腔器官的 形态、位置、功能等
尿动力学检查:了解患者 尿道、膀胱、尿道括约肌 等功能情况
盆底肌功能检查:了解患 者盆底肌功能情况,判断 脱垂程度
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 血常规等,了解患者全身 情况,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盆底肌肉锻炼: 通过收缩和放松 盆底肌肉,增强 盆底肌肉力量, 改善盆腔器官脱 垂症状。
生物反馈疗法: 通过生物反馈设 备,指导患者进 行正确的盆底肌 肉锻炼,提高康 复效果。
电刺激疗法:通 过电刺激,刺激 盆底肌肉收缩, 改善盆腔器官脱 垂症状。
磁刺激疗法:通 过磁刺激,刺激 盆底肌肉收缩, 改善盆腔器官脱 垂症状。
盆腔器官脱垂的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如雌 激素替代疗法、
抗炎镇痛药等
心理治疗:如心 理辅导、压力缓
解等
物理治疗:如盆 底肌肉锻炼、生
物反馈疗法等
辅助器具:如子 宫托、阴道塞等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中重度盆腔器 官脱垂,保守治疗无效者
手术方式:包括经阴道、经 腹、经腹腔镜等
手术效果:可有效改善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对于 病情严重、保守 治疗无效的患者, 可以考虑手术治 疗,如盆底重建 手术、子宫切除 术等。
康复治疗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进度等
评估方法:问卷 调查、临床检查、 患者自评等
评估周期:根据 患者康复情况, 定期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根据 评估结果,调整 康复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盆腔脏器脱垂ppt课件

盆底三水平理论
水平一:上层支持结构
(主韧带-宫骶韧带复合体)
水平二:旁侧支持结构
(肛提肌群及膀胱、直肠阴道筋膜)
水平三:远端支持结构
(会阴体及括约肌)
10
11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
又称盆底缺陷(pelvic floor defects)或盆
底支持组织松弛(relaxation of pelvic supports)
主要内容
子宫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前壁膨出
阴道后壁膨出
阴道穹隆膨出
12
13
14
15
第二十七章
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 官损伤疾病
第一节 阴道前壁膨出
16
阴道前壁膨出
(bulgeofpariesanteriorvaginase )
第二节 阴道后壁膨出
23
阴道后壁膨出(Douglascele )
病因阴道分娩时损伤是其主要原因, 分娩后若受损的耻尾肌、直肠、阴道 筋膜或泌尿生殖膈等盆地支持组织未 能恢复,直肠向后壁中段逐渐膨出在 阴道口能见到阴道后壁黏膜,称直肠 膨出 阴道分娩、高龄、便秘 常伴有直肠膨出(rectocele)
2
概述
3
女性盆底组织解剖及功能
盆底支持结构
盆底韧带 (Pelvic Ligaments) 肛提肌及周围组织 (Levator ani muscle and connective
tissue)
4
5
6
盆底肌群(Pelvic Floor Muscles)
肛提肌是一对宽厚的肌肉,两侧肌肉相互对
北京大学盆腔脏器脱垂诊疗指南

(6)肛门和直肠检查:评估会阴体的完整性及肛门括约肌的张力。
(7)尿失禁的诱发试验:脱垂复位后,让患者屏气用力或咳嗽,以确定是否有
尿失禁。
3.脱垂程度的评估: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系统
(1)体位:多采用膀胱截石位,双足放在脚蹬上,向下屏气用力,在脱垂最大
北京大学盆腔脏器脱垂诊疗指南
(草案)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严重影响 患者生活质量。
一.POP的危险因素 遗传倾向性,产次(阴道分娩),绝经,高龄,前次盆腔手术史,结缔组织发育 异常,腹压增加的因素(如肥胖,过度用力的慢性便秘)等。
二.POP术前评估 1.症状评估 (1)脱垂最特异的症状:患者能看到或感到阴道口有组织膨出,脱垂的程度可 以随活动量,体位,负重等而变化。 (2)非特异的症状:盆腔压迫感,背痛等,不确定能通过手术治疗脱垂而缓解, 可以使用子宫托来鉴别。 (3)泌尿系统相关症状:阴道前壁的膨出及子宫脱垂可有排尿困难及不能完全排 空膀胱的症状,尿潴留患者,脱垂还纳后,有可能膀胱完全排空。但尿急,尿频或急 迫性尿失禁症状与脱垂的严重性无关。脱垂的患者也可以同时合并压力性尿失禁,随 着脱垂病情的加重尿失禁可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4)肠道症状:阴道后壁膨出患者可出现排便困难。 2.妇科检查: (1)外阴阴道有无萎缩表现。测量阴裂大小。 (2)盆腔脏器脱垂情况:用标准的双叶窥器检查,并进行测量(详见POP-Q评 分)。 (3)评价阴道侧壁支持。 (4)评价盆底肌的收缩力:手指触诊位于阴道口内5cm处5点及7点,让患者 收缩肛提肌和阴道,另一只手放置患者腹部,以告知患者避免收缩腹肌。
2023盆腔器官脱垂伴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盆腔器官脱垂伴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盆腔器官脱垂(pe1vicorganpro1apse z 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存在共同的致病因素[1],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表现,所以两者常相伴发生。
除POP伴发明显的SUI外,还有部分POP患者在脱垂器官复位前没有尿液漏出,但脱垂器官复位后出现尿失禁现象,这种情况称为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occu1t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QSU1),POP患者中OSUI的发生率约为23.5%[2]0一、流行病学和病理机制尽管POP和SUI有几乎共同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如妊娠、孕产次增加、肥胖、老龄、慢性腹压增高(如长期咳嗽、便秘等)、绝经和家族史等,但两者同时发生的原因还是较复杂且多因素的。
此外,老龄和Greenm型膀胱脱垂(膀胱脱垂低于尿道口水平,膀胱尿道后角<140°,尿道旋转角≥45°)是POP患者伴有OSUI的危险因素[引。
POP和SUI是同一类病因的不同临床表现,目前认为是基于盆底力学失衡表现出来的一大类疾病。
POP绝大多数都是以阴道前壁或膀胱为主,这种脱垂极可能造成膀胱颈和膀胱后壁松弛膨出,尿道中后段支撑力减弱,从而导致功能尿道变短,出现SUI症状[4]。
目前的各种POP复位手术,虽然纠正了脏器解剖位置的改变,但没能修复控尿机制,如括约肌障碍、尿道黏膜变薄、脏器自主神经失能等问题,所以术后反而凸显了SUI的问题[5-6]o有学者对盆底应力性功能障碍疾病(pe1vicf1oorstressdysfunction,PFSD)发病机制进行的生物力学有限元精准力学研究结果显示,SUI与POP是密不可分的力学失衡疾病,同时也是全身整体机能衰退在盆底的表现,单纯纠治SUI或POP都无法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认识机体整体观和盆底PFSD后的力学失衡特点,进行整体功能复健指导和力学修复,才有可能获得最佳的疗效[7-8]o二、诊断与评估POP伴SUI的诊断主要依赖病史和专科查体,问卷和实验室检查方面与单纯的POP、SU1的诊断无明显区别。
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PFD_疗效研究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8), 13597-13602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81900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PFD 疗效研究陈 敏,刘 静,张吟真第五人民医院妇科,江苏 常熟收稿日期:2023年7月26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7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4日摘要目的: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患者行非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及疗效。
方法:选取2020-10~2021-10期间,我院治疗的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非手术治疗主要指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100例患者治疗及效果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盆底肌纤维电压、耐力收缩值和临床症状。
结果:治疗后盆底肌肉I 类肌、II 类肌肌力,肌电位、临床症状均优于治疗前(P < 0.05)。
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肌力提高、肌电位增高,对于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有效。
关键词低频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疾病,肌力,肌电位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Low-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PFDMin Chen, Jing Liu, Yinzhen ZhangGynecology Department, Fifth People’s Hospital, Changshu JiangsuReceived: Jul. 26th , 2023; accepted: Aug. 17th , 2023; published: Aug. 24th , 2023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n-surgical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陈敏等dysfunction;the clinical value and efficacy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in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s (uterine prolaps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vaginal wall prolaps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20-10~2021-10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study, the non-surgical treatment mainly refers to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herapy. Clinic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treatment and efficacy of 100 patients.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fiber voltage, endurance con-traction value and clinical symptom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muscle strength, muscle potential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class I and II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 (PFD) can improve symptoms, muscle strength and muscle potential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prolaps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vaginal wall prolapse and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by low-frequency puls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herapy, which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and moderat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KeywordsLow-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Pelvic Floor Disorders, Muscle Strength,Muscle Potentials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盆底支持结构包括盆底肌肉、结缔组织(筋膜、韧带)、血管和神经等,形成一个复杂的、相互协调的系统。
AI温控射频在尿失禁及手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李海霞

AI温控射频在尿失禁及手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李海霞发布时间:2023-06-08T09:33:51.93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5期作者:李海霞[导读]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湖北十堰 44200尿失禁(SUI)是由于盆底肌肉被压迫,牵拉,盆底的筋膜韧带的损伤,不能支撑盆底器官,盆底神经的损伤而引起的。
是盆底功能问题的常见性疾病之一。
据资料显示,我国40岁以上女性约50%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1】。
产后有30%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80%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其虽非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甚至造成家庭的不和谐,社会的不和谐。
出现该情况后,患者通常对于尿液无法进行控制,其会不自主排出尿液,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还会伴随着尿频、尿急等各类情况。
因此此类病情的类型有所差异,其呈现的症状也有所区别。
对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患者尿意感强烈,其主要有尿急、尿频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夜尿、下腹部胀痛的情况,在发生局部刺激时较为严重。
如果患者是压力性尿失禁,在日常生活中,其在咳嗽、打喷嚏、上楼梯、跑步时等运动过程中,腹压增加时,会出现有尿液流出情况,多数患者为多次分娩或产伤女性,未生育的女性较少。
如果是充盈性尿失禁情况,其由于膀胱没有完全排空,会出现不断滴尿的情况。
如果是功能性尿失禁,则通常是身体或精神上的障碍问题,无法及时上厕所。
如果患者是真性尿失禁,则说明其尿道在各类因素影响下存在梗阻问题,膀胱内有大量尿液,呈现充盈状态,于尿道梗阻造成较大的压力,则会出现尿失禁情况,如果患者是尿道结石梗阻,更容易引发尿道梗阻、尿潴留或者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进而出现该情况。
部分患者还存在同时多种情况的尿失禁,即混合性尿失禁。
依据其发病类型不同,持续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完全性尿失禁患者,在手术、外伤以及先天性结构异常影响下,其膀胱颈、尿道括约肌受到损伤,部分患者则是尿道口异位、膀胱阴道瘘出现问题。
这些问题会使患者尿道阻力完全丧失,膀胱内不能储存尿液,呈现空余状态,进而导致尿液排出,出现持续性溢尿。
盆腔器官脱垂

便秘、慢性咳嗽、肥胖等增加腹压的情况。推荐肥胖 患者适当减肥;便秘患者行为训练,改善排便习惯, 例如定时排便,饮食调节(增加食物纤维),使用缓 泻剂或灌肠剂避免用力排便。有尿失禁症状者可行行 为调节(定时排尿等)、盆底肌训练和药物治疗。
整理版ppt
25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 (2)子宫托治疗 目前,惟一特异的POP非手术治疗方
法,尤其适用于年龄大、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 手术,或对手术治疗有顾虑而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 者。目前国外将其作为盆腔脏器脱垂的一线治疗方案, 也可为术前的辅助治疗手段。 •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阴道分泌物物,便秘,宫颈溃 疡,新发尿失禁或原有症状加重。
Bump RC,Mattiasson A,Bo K,et al.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of female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Am J Obstet Gynecol,1996,175:10-17.
整理版ppt
26
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POP-Q分期II度及以上并有症状的盆腔器官脱 垂。
• 脱垂造成的症状;
(1)泌尿系症状:包括尿失禁,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
(2)肠道症状:排便困难,排便排气失禁, 便急,排便不 尽感等。
(3)性方面症状:是否有性交痛,患者是否对性活动满意, 对性高潮的反应是否有改变,性交时是否有尿、粪失禁。
整理版ppt
24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 (1)盆底功能锻炼:是迄今为止最简单、易行、安全 有效的盆底康复方法。它是指导患者自主反复进行收 缩肛门及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缩3秒后放松,连续15~ 30分钟,每日进行2~3组锻炼,4~6周为1个疗程,但 一定要注意不要同时收缩腹肌及大腿肌肉。正确的锻 炼方法可以加强薄弱的盆底肌肉组织力量,增强盆底 支持力,改善并预防早期脱垂的进一步发展。盆底功 能锻炼还可以辅以生物反馈治疗或电刺激等盆底功能 锻炼方法,增强盆底功能锻炼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版:《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主要内容
摘要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异常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异常及功能障碍,主要症状为阴道口肿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为了规范和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于2014年在参考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及国际治疗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发布了《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草案)》(原草案),以提高我国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
时隔6年,随着循证医学资料的不断充实,国内外对于POP诊治相关的重要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FDA对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的多次安全警示并将之列为Ⅲ类医疗器械管理,2019年经阴道植入网片套盒产品在美国等地禁用,影响了POP的治疗选择。
2019年年底,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专家对原草案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形成了《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新指南),旨在现阶段帮助临床医师在诊治和预防工作中作出合理决策。
新指南的制定采用了循证医学的方法,在分析现有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外相关的指南,经全体委员会议讨论投票后通过。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异常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异常及功能障碍,主要症状为阴道口肿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为了规范和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于2014年在参考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及国际治疗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发布了《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草案)》(原草案),以提高我国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
时隔6年,随着循证医学资料的不断充实,国内外对于POP诊治相关的重要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FDA对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的多次安全警示并将之列为Ⅲ类医疗器械管理,2019年经阴道植入网片套盒产品在美国等地禁用,影响了POP的治疗选择。
2019年年底,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专家对原草案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形成了《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新指南),旨在现阶段帮助临床医师在诊治和预防工作中作出合理决策。
新指南的制定采用了循证医学的方法,在分析现有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外相关的指南,经全体委员会议讨论投票后通过。
原有内容的进一步条理化和细化
新指南没有改变原草案中POP诊断和治疗的整体框架。
POP的诊断是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查体。
相比原草案,新指南对病史和查体具体内容的梳理更为清晰。
有临床处理意义的POP多认为是脱垂最低点达到或超过处女膜缘,或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Ⅱ度的状态。
全面的诊断
不仅包括POP的解剖学定位和分度,还包括伴发症状(压力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的诊断。
新指南中对POP的处理分为随访观察、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3方面,较前变化不大。
临床诊治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意愿、脱垂部位及其程度、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合并症(包括认知和躯体障碍)、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既往腹部及盆腔手术史、所选方案的受益及风险等因素。
新指南强调,治疗前应该充分与患者沟通,确定治疗目标,共同决策。
术式选择分为前盆腔、中盆腔和后盆腔三部分,新指南中分别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各种术式的主要适应证和优缺点,有详尽的临床数据支持。
另外,在国际经典术式的框架内,还包含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坐骨棘筋膜固定术。
相比原草案,新指南更加注重微创和个体化原则。
新增内容
1 POP的患病率
新指南首次引用了中国人群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结果,症状性POP占成年女性的9.6%。
2 POP的预防
比较公认的是,尽管阴道分娩尤其是助产是发生POP的高危因素,但是剖宫产术并不能完全预防远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盆底肌训练对于POP的一级预防作用还不明确。
3 POP的非手术治疗中盆底肌训练
依据近年来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结果,盆底肌训练可以加强肌力和协调性,增强盆底支持力,改善盆底功能。
荟萃分析表明,盆底肌训练能改
善轻度POP患者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延缓疾病进展。
必要时可辅助电刺激、生物反馈或磁刺激等方法。
4 是否保留子宫
对于既往无相关病史且术前检查未发现子宫疾病者,如果患者要求保留子宫,可行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手术,如骶棘韧带缝合固定术、子宫骶骨固定术及阴道半封闭手术等。
但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保留子宫的骶棘韧带固定术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高于切除子宫者。
5 合并隐匿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处理
合并显性压力性尿失禁的POP患者,可同时行抗尿失禁手术。
术前无压力性尿失禁的顶端和前壁膨出患者,应进行隐匿性尿失禁的评估,告知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
对于隐匿性尿失禁患者,可酌情考虑同期行抗尿失禁手术,也可以等待POP纠正手术后至少3个月再评估决策是否行抗尿失禁手术。
6 POP手术并发症
分为自体筋膜重建手术的并发症和植入网片重建手术的并发症两大类,建议采用国际推荐的"类别-时间-部位"编码分类系统进行描述。
新指南的更新之处
近20多年来,随着现代盆底学理论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替代材料的应用,盆底重建手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盆底重建手术因解剖治愈率高,已成为治疗POP的手术方法之一。
大多数患者受益于网片的使用,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网片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网片暴露和疼痛,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2019年4月,由于在限定时间内制造商未能提供要求的临床随诊数据,FDA宣布停止在美国本土使用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套盒,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也相继颁布了禁令。
这些国家都要求对已经接受TVM 手术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建立登记研究和并发症上报制度。
参考我国自己的临床研究结果,经过专家组的集体讨论和投票通过,此次修订TVM的手术指征为:(1)POP术后复发患者;(2)60岁以上重度POP(阴道前壁膨出为主)的初治患者,不能耐受经腹手术的患者。
对于年轻、性生活活跃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术前即有慢性盆腔痛或性交痛的患者也不宜选择该术式。
相比国外指南,新指南对TVM手术指征的界定更为明确。
另外,新指南还附有"关于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盆底重建手术的益处、风险及替代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模板,目的是加强医患沟通,充分权衡手术的获益以及网片的花费和可能面临的并发症等问题慎重选择。
同时建议全部患者纳入国家层面的登记注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