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举制度及对当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启示

论科举制度及对当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启示
论科举制度及对当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启示

论科举制度及对当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启示

摘要:

中国隋唐时期兴起的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时期人事行政制度的最高成就,不仅为其后的封建社会各朝代提供了基础,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借鉴意义。虽然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着其产生的必要性和其积极的一面,但是他和许多事物的产生一样有着双面性。本文通过对科举制度产生的利弊分析,客观的阐明了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并从中汲取我们当今选拔人才制度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引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官吏的选拔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度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人事选拔制度发展过程中最成熟、最进步的一个阶段,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拥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一方面来说,科举制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得寒门子弟有了走上仕途的机会,相对于九品中正制来说是一种进步。但另一方面,科举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限制了学术的自由,在后期消极影响甚至大于积极影响,阻碍了思想的发展和学术进步,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

秦朝以前,是采用“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制度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由奴隶主贵族家庭选拔国家官吏,世代承袭。可是在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下,任人唯亲的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所以到了汉朝,就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察举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征辟,即征诏和辟除。征诏是由皇帝下诏推举贤良方正者委以官职,辟除就是中央和地方官吏可以自行聘请人员辅助自己治事。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而言,察举制和征辟制的出现为中小地主出身的贤良人才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但是,这种进步是极其有限的,它并没有改变行政官员的选拔由某一社会阶层所操控的局面,因此,任职中的任人唯亲局面并没有完全被打破。到了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才,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形成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社会条件。

(一)隋唐时代科举制度的兴起

隋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九品中正,隋文帝杨坚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但是,在隋代虽然已经有了众多的考试科目,但是考试并未定期化,而且应试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并不允许士人“投牒自试”,这“投牒自试”其实就是自由报考,读书人不论出身、地位和财产,均可报名参加考试,不必由官吏推荐。“投牒自试”始于唐代。所以,短暂的隋代并未使科举制度真正兴起。到了唐代,科举制度才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隋朝的科举制为唐朝科举制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到唐高宗时期,对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评取标准、录取程序等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科举制度走向了真正的定期化、程式化,科举制度才真正兴起。由此,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基本形成。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与终结

唐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时期,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武则天载

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标志着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可惜没有形成永制,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宋太祖正式确立殿试制度。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基本完备。

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种,考取的分别为“举人”“贡士”与“进士”。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先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科举制以改革的名义发生了部分变化,废除了八股文这种文体,采用策论考试,同时增加经济特科,注入了全新的考试内容。戊戌政变以后,所有这些改革内容宣布取消,科举暂时又回到了原来状态。新政时期,科举改革再次提上日程,先是在在1901年开始经济特科考试,同年再次宣布废除八股考试。1903年张之洞等提出递减科举,计划用十年时间逐渐废除科举。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

等立即停止科举的建议被批准,科举制终于寿终正寝。在中国已经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二、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

科举制度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承载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但就其所体现的历史作用于社会价值来讲,它同样有着利处与弊端。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方面

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全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以科举为作为选拔人才的途径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使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2.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人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

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宋代的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明清的张居正、林则徐等等。在这些人才中,大多都意气风发,抱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有才能的人士,尤其是将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充实到统治

队伍中,它不仅提高了封建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还为封建统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封建管理阶层的新陈代谢,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弥补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

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传统人事

选拔方式上的不足,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选官的垄断,通过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选拔人才的途径,在社会上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观念。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封建国家官吏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中许多人能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含,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吏治状况的改善。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凡国事隆盛、吏治比较清平的时期,都是科举考试制度与官吏队伍建设结合得比较好的时期。

4.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由于科举考试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获取功名的机会,一方面大大激发了中下层阶级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后,随着时势的不断发展,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学校,而学校主要为培养应试士子而设立,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的人才。“为应科举而兴学重教”,在当时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如北宋时期就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即:公元1044年范仲淹普建州县学;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公元 1102-1106

年蔡京增加太学名额,实行毕业授官。

5.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据记载,早在唐中宗时期,日本建立了模仿唐代制度的考试选官制度。16世纪以后,我国的考试制度愈来愈受到世界的瞩目。孙中山先生在考察欧美各国考试制度后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胡适说:“我在国外的时候,时常感觉到,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公开的客观的文官考试制度。没有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能够像我们这样久远,严密与公开。”“反观西洋国家实行文官考试制度,至多不上二三百年,而且都是受了中国的影响的。”

到了19世纪中叶,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已为欧洲知识界普遍知晓,朝鲜和越南也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毋庸置疑,科举制度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

(二)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

科举制度在其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内容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文化知识,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这对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不能不产生消极的影响。

2.考试形式

科举考试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考试形式也日益走向僵化,因循守旧,漏洞百出,特别是明清后来实行的八股文制度,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学子们的实际能力,反而让人们产生了投机取巧的考试心理,败坏了学风,腐蚀了心灵。

3.科举制度的价值导向

科举制度虽然达到了选贤任能的目的,但它也把人的思想束缚、禁锢于一定范式中,民主意识被无情地扼杀了。同时,科举制度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贵族观念,引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造成中华民族在表面的文化繁荣下日益空洞衰弱的颓唐之势。

三、科举制度对当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启示

科举与现代高考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探索科举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入手,看现代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为

当前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有利于中学的育才,大学

的选才育才。

(一)对完善高考制度的启示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数年有着其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部分,当今社会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才,对知识量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今高考和古代科举制在制

度上有着同样的缺陷,那就是只要求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实际运用能力和其他方面能力的掌握,从而把许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拒之门外,所以,我们的高考制度需要从科举制度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人才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考虑到人才选拔系统之中,从而保证人才市场活水长流,避免死水一滩的现状。

(二)对完善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启示

1、“德”、“才”是行政人才选拔的主要标准。

“德才兼备”几乎是从古至今所有国家选拔人才的统一标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现实中评判和操作。和“才”的考核相比,对“德”的考核是最难把握的。现在的行政人才选拔也非常注重“德”的考查,但主要是通过背书答题的方式考查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时事政治等的掌握和熟悉程度。这与科举制度的区别只在于“背”和“答”的内容不同。对一名行政人才而言,除了政治品德,还应包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只注重政治品德而忽略其他三个方面起码是不完善、不科学的,是不能保证所选出的人才具有用好权力所需的全面的“德”。因此,在对“德”的考核上,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方式、方法和手段,加大量化比例及可操作性,使“德”的考核更加公正、更加科学化。在选拔行政人才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对“德”、“才”要求有所侧重。

2、科学、民主、严格的监督机制一是行政人才选拔的保障。

回顾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的种种积极作用,结合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通过考核和竞争来选拔人才,毫无疑问是一种较为科学和合理的模式,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它也只能是一种空的摆设,甚至有可能为“合法”滥用权力创造条件和依据。所以,尽管科举制度具有较为完善的考场规则和防弊措施,但还是出现了相当多的弄虚作假、拘私舞弊、贪污贿赂等现象,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严格的监督机制。因此,在进行行政人才选拔的时候,如果只强调有完善的考试方法、考试规则,而没有后续的管理措施,没有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实行法治,同样有权力被滥用的危险,还是可能选出“庸才”或者“准贪官”来。因此,要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合理,就一定要建立起科学、民主、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

3、主动“猎才”是行政人才选拔方式的补充。

古代科举制度和现行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即通过考试,实行公平竞争,按“竞争择优”原则,力图从社会各部分的广泛来源中获取人才。纵观古今中外的人才选拔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确实比其他传统方式具有更为科学、合理的内核。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不管是科举考试制度还是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他们往往都是通过发布考试信息、规定考试内容、制定录用标准等方式“静候”考生“主动”前来报名考试,然后再在众多候选人中进行人才遴选,中国传统的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意识仍可从

中略见一二。毋庸置疑,通过这种选拔方式,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纷纷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国家栋梁。尽管如此,部分“贤能”还是会因信息流通不畅、选拔层级过多、世俗偏见、自身清高等原因而未能主动“抛头露面”,最终被排除在人才选拔范围之外。而在这部分人才中往往不乏一些优秀人士,如古代的姜子牙、诸葛亮就是例证。因此,在普遍采用考任制、委任制和聘用制等方式进行行政选人、用人的同时,政府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猎才”机制,“主动出击”,在最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选拔有用的行政人才。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开发是第一开发”等观念已形成共识的今天,我们应该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用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去寻求在行政人才选拔上的突破,在这一点上,已经颇受企业界重视的“猎才”制度是值得借鉴的。

结语: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具有相对公正性、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和较强的凝聚力等显著优点,百年回眸,既要看到这一考试制度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也不应忽视其考试内容僵化、学风浮薄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等消极影响。清末废科举是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是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选择的重大转折,它“终结了向统治集团蜂拥而至的单一流向,但也因其仓促废除科举而无相应的替代制度,对准备科举者的出路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导致人心的急速流失、政局的更加混乱和政权顷刻间的土

崩瓦解。”

改革开放以来以高考为代表的各种考试盛而不衰,继续体现着科举制“唯才是举”和“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的同时,也需要在借鉴、吸收科举考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继承和创新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大力提倡、积极塑造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文化,应成为当前一项急迫的文化任务。

科举制度从它建立之后即经久不衰,延续1300多年直到中国封建社会终结才宣告废除,这充分说明它是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最成熟、最完善的一项制度。在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深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背景下,我们理应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态度,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古代科举制度进行剖析,然后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寻找出对我们今天的行政人才选拔较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拔出优秀的行政人才是保证整个行政体系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要想拥有充足的行政人才资源,形成人才济济、群贤毕至的局面,我们还需对建立“独具慧眼”的行政人才选拔体制进行更深、更具体的研究。

中国古代史——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史——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选拔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 沿用(科举制) 1、秦朝以前 (1)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2)战国: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收养门客),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3)秦: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2、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 (1)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考试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环 节: ①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 开“察举制”先河; ②文帝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 ③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尤其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2)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 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 3、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元年制定)

(1)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 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2)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被评者的族 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 (3)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4、隋唐滥觞的科举制 (1)隋朝:①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设“志 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②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 取士,所以名为“科举”。——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 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为以 后历代所沿用。 (2)唐朝: ①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 的关键人物。 ②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3)明朝: ①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②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

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概要 (一)人才梯队建设目的 1、将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视野,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首创轮胎各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及核心技术骨干的问题 (二)人才梯队建设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原则上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实施主体单位制定,总部各部门、子公司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工作。 4、人才共享,推荐单位优先选用的原则。由总部实施的后备人才培养项目,推荐单位优先选用。其中,推荐单位因业务发生变化等原因没有任用的,总部可帮助推荐任用。 (三)人才梯队建设的目标 1、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干部人才培养政策,即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2、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地挖掘、开

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公司的人才梯队,解决这些职位空缺时给公司正常开展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本支持。 (四)人才梯队建设的组织形式 1、公司成立人才梯队战略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成立人才战略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具体培养工作。 2、总部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实施总部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子公司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也可接受子公司的委托,帮助子公司培养后备人才。子公司负责子公司层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配合总部实施相关培训工作。 (五)适用范围 1、本方案适用于总部及子公司各部门所有科员以上岗位及其他关键岗位:包括各部门长、主任科员、项目主管、技术研发关键岗位及关键工序上的关键工位。 2、后备人才定义:指组织为适应未来1-3年新业务发展需要,从组织内选定、有明确任用职位,在管理方面具备一定管理知识、技能和发展潜力或在技术方面具备一定技术和科研素养和发展潜力,能够快速接任管理者职位或担任重要技术职位和关键职位,达成组织目标的人员。 3、建立后备梯队人才库:根据高级后备人才,一般从中级员工中挑选;中级的后备人才,一般从下一级员工中挑选;其他关键岗位的后备人才,一般从有相关经验且所在岗位技能等级为最高等级的员工中挑选的原则,建立高级后备人才库、中级后备人才库和关键后备人才库。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后备人才的储备梯队。

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 ?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所谓“古代人才选拔”,实则指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而非今天所言的各种专业人才的选拔。由官府主持的人才选拔制度用五个字概括,便是“学而优则仕”。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1、世卿世禄 ?在中国的夏商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

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孙世代为官,占据统治地位。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2、商周时代——访贤任能?伊尹 ?傅说 ?姜尚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3、战国时期——养士、奖励和“客卿制” ?养士:是贵族以其威势蓄养各方人才,以便为其效力的方法。?战国“养士四公子”——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

?秦代的吕不韦。 ?奖励(军功、耕织): ?以功得禄,以功授爵,这种方法以秦国的影响最为深远。?二、汉代的选拔制度 ?纳赀 ?任子 ?察举 ?征辟 ?任子 官僚子弟不按才学、能力、仅凭门弟和父兄职位跻身于 政治舞台。汉代颁布“任子令”:“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 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为以

德选”。 ?纳赀 纳,捐纳;赀,赀选。即纳钱财换取官职的一种做官制度——卖官鬻爵。 ?察举征辟制 ?察举: ?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有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将士人或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授予一定官职或予以提升。 ?察举的科目主要有四种:?(一)贤良方正。贤良方正常与能直言极谏者。 ?(二)孝廉。颜师古注云:“孝

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孝子廉吏。?(三)秀才(茂才)学识卓著者。?(四)明经:通晓经义者。 ?征辟制 ?(一)征召 ?征召是皇帝对社会上个别名流、贤达采用的临时选官方法,因此在方法、程序 及授职等方面都无一定常规。①被征召 者大都为社会有名望的品学兼优之士。 ②被征召者礼遇隆重——“安车蒲轮”。?(二)辟除。 ?辟除,亦称辟举、辟召,是中央和地方长官自行任用属员的一种作官制度。汉 制规定,公府上自丞相(或司徒)、御 史大夫(或司空)、太尉(或司马)、九卿及州郡长官等,都可自行聘用其属 员。 ?征辟与察举的不同点在于:察举是举主对举者

集团后备人才培养方案1

**集团后备人才培养方案(试行) 一、培养目的: 1、解决目前集团人才资源匮乏、发展后劲乏力的局面; 2、将有发展潜质的员工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倡导员工敬业爱岗、追求进步和发展,践行员工职业规划,提升员工的敬业度; 3、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落实各级管理人员人才培养的职责,探讨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 二、培养原则: 1、后备人才培养作为各级现职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之一,纳入年度述职、考评的范畴; 2、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后备人才培养库的人员,应有相对确定的培养方向; 3、宁缺勿滥的原则。坚持客观、公正推荐后备人才,避免过多、过滥,做到唯才是用; 4、持续性原则。后备人才培养库及后备人才库原则上至少每年更新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5、共同培养的原则。集团人力资源部组织各公司制订培养方案,各公司、部门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计划; 6、人才共享。培养合格后,推荐部门优先选用,根据其培养方向集团亦可推荐到其他公司或部门任用。 三、培养职责: 1、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各级公司、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 1

2、各公司、部门负责所在公司、部门的后备人才推荐、培养及评估; 3、导师负责后备人才的培养具体实施; 4、集团管理层对培养过程实施控制和考核。 四、培养对象: 满足以下条下的有发展潜力的在职员工。 五、培养方向: 1、管理岗位:班长、工段长、主管等基层管理岗位,经理助理、副经理、经理等中层管理岗位; 2、专业技术岗位:如设备工程师、技术员等。 2

六、人才甄选: 1、人才推荐: 1)基层管理岗位由部门主管、工段长推荐、部门经理初审; 2)专业技术岗位由部门经理推荐,人力资源部门初审; 3)中层管理岗位由部门经理推荐,人力资源部门初审; 4)填写《后备人才选拔报名表》(附件1),提交至人力资源部。 2、人才选拔: 初选程序至少要包含以下三个环节: 1)基本资格条件筛选【人力资源部负责】 2)职业性向测试:MBTI性格测试【人力资源部负责】 3)面谈:由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部组成面谈小组,对候选人 进行面试和素质测评。面试采用案例分析、演讲、结构化面试三 种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测试选拔对象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 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个性特征。 3、审批:基层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由公司管理层批准;中层管理岗位由公司管理层核准报集团人力资源部及集团领导批准; 4、结果:经批准后的后备人才正式进入后备人才培养库,实施培养。 七、培养方法: 1、定期业务培训 1)每年由集团外聘培训师,对后备人员开展一次管理技能提升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5-6月;培训结束一个月内,后备人员需要提交培训心得体会到人力资源部,字数1500字以上。 2)每季度由人力资源部指定2门网上大学课程,要求后备人员及 3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影响

一、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能者”,是指有某项发明或专长者;“贤者”是指用氏族的传习衡量,品德高尚者。原始社会末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接班人,除了才能出众,其道德高尚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①]的现象。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高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依靠门资选士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局面。于是,时代呼唤一种新的、相对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从隋唐到明清,我国推行科举考试制度约1300年。正如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所说:“取士之法,自汉至隋为一类,自唐到明为一类……汉魏到隋,选举为主,而亦间用考试……;唐宋到明,考试为主,而亦参用选举。”[②]科举考试制度的创造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考试制度表明了中国封建时代以知识选拔官员标准的确立,这在一千多年前的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创举。在此之前,从察举制重长官意志和重知识的结合,征辟制度重声名,至赀选制重金钱,九品中正制重血统、重家世,古人经历了数以千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新制度。它排除了察举制度中长官意志起决定作用的成分,保留了其中重知识的标准,终于通行了千年之久,体现了它长久的生命力。其二,考试制度体现了选拔官过程中的公正,平等的原则。当然,在阶级社会中,平民子弟不可能“公正”地受到教育,自然不可能公正地受到选拔和任用。这里所说的公正,是指在统一的知识标准下,科举制毕竟为庶民子弟的入仕提供了可能。据潘光旦、费孝通对近世900名进士的研究,明清时代的一半进士来自农村,科举考试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平等竞争的选官制度。其三、各王朝所建立的具有一套完备的考试方法和惩戒舞弊的规定,如锁院制、糊名制、回避制、复试制、殿试制、校验制等,科举考试由礼部(有时也为吏部)主持,但有检察机构进行监督。考官因徇私舞弊、违犯考试规条,轻则流放、革职,重则斩首。这都是对封建官僚特权的严格约束,体现了公正的原则。

如何建立后备人才梯队

企业如何构建后备人才梯队 当下很多企业都在打造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结合战略、人才、管理、技术等基础上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中获得人才优势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意识到企业的竞争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获取人才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大部分企业选择进行大规模的外部招聘,忽略了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导致很多HR面临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从外部招聘的员工缺乏对企业文化和业务状况的了解,不能在短期内发挥最大的组织效能,相对来说,他们忠诚度较低,可能进一步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同时由于企业招聘体系不成熟,用人风险也较高;另一方面,对于内部员工来说,他们的能力积累和提升被忽视,可能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员工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这样的企业对于人才恐怕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内部人力资源培养和选拔,建立企业内部后备人才梯队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后备人才梯队是在现有人才正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做好人才储备,当现有人才出现变动时,能及时将储备人才补充上去,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延续性。建立后备人才梯队管理机制,提高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在保留人才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后备人才进行加快、加强培养,确保各类人才持续供给,从而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何建立并完善企业后备人才梯队管理机制?基于项目经验及个人积累,笔者认为企业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开展相关工作: 基于企业战略

企业后备人才梯队的建设及管理应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企业战略是公司发展的目标,基于此目标产生人才需求,不同企业及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由于战略目标不同导致了人才需求的差异。比如为实现快速扩张S企业制定“百名店长工程”建立针对店长的人才储备和选拔。为了夯实管理基础,X企业针对中层及基层管理干部建立人才储备和选拔机制。在建立企业人才梯队机制时,要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形成清晰的人才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后备人才评估、培养和选拔工作。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后备人才管理体制有效运行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应形成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文化机制,鼓励优秀员工进入后备库进行培养。人才梯队建设及管理应得到企业高层的支持,需要其调动整个企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推动。企业HR应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的宣贯工作,让部门负责人充分理解并支持和配合。一方面HR每年在启动人才梯队选拔时可以将人才梯队计划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贯,另一方面督促和指导部门负责人将计划贯彻落实到部门中去,在全公司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氛围。 建立合理的人才发展通道 企业应该为后备人才建立良好的发展通道,通过HR与员工个人的面谈沟通确定其发展目标和通道,激励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职位提升。一般地,企业应为员工设置管理类和专业类通道,员工可依据自身岗位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通道。同时,除了可以纵向提升外,员工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横向流通(原则上是平级流通)。 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人才梯队的划分是结合企业战略和业务现状作出的,在很多企业中人才梯队计划也被称作接班人计划。在企业中,针对管理人才做的人才梯队较多,一般分为三层,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针对专业类人才建立后备人才梯队,包括技术类人才、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为主 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2、客卿、食客等制度 3、军功授爵制 二、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 (1)孝廉:孝敬廉洁者(郡推举) (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 (3)明经:通晓经义者 (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三、魏晋: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四、隋唐:科举制 隋朝:起源 唐朝: 1常科:每年分期举行 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 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 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4、明法、明算、明字 5、俊士:不经常举行 6、……(共50多种) 考生生徒(学馆出身)、乡贡(经经州县考试)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武则天时期,出现殿试、糊名、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新郎官:最早出现于唐代,是称呼考试登科及第的学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方案

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方案 一、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概要 (一)人才梯队建设目的 1、将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视野,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XX各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二)人才梯队建设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原则上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综合管理部制定,各职能部门及各客服中心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工作。 (三)人才梯队建设的目标 1、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干部人才培养政策,即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2、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公司的人才梯队,解决这些职位空缺时给公司正常开展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本支持。

(四)人才梯队建设的组织形式 1、公司成立人才梯队战略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成立人才战略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具体培养工作。 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实施总经办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总经办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各职能部门及XX中心负责职能部门及XX中心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配合综合管理部实施相关培训工作。 (五)适用范围 1、本方案适用于XX各部门及各XX中心所有主管以上岗位及其他关键岗位:包括各部门经理、XX中心经理、XX中心主管及技术关键岗位。 2、后备人才定义:指组织为适应未来1-3年新业务发展需要,从组织内选定、有明确任用职位,在管理方面具备一定管理知识、技能和发展潜力或在技术方面具备一定技术素养和发展潜力,能够快速接任管理者职位或担任重要技术职位和关键职位,达成组织目标的人员。 3、建立后备梯队人才库:根据高级后备人才,一般从中级员工中挑选;中级的后备人才,一般从下一级员工中挑选;其他关键岗位的后备人才,一般从有相关经验且所在岗位技能等级为最高等级的员工中挑选的原则,建立高级后备人才库、中级后备人才库和关键后备人才库。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后备人才的储备梯队。 二、梯队建设及人才储备 (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战略地图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贡献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贡献 安徽师范大学房列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批准号为98BZS008),其最终成果为系列论文。课题组成员:裘士京、庄华峰、李琳琦、谭文凤、刘灿华、沈世培、陈孔祥。 一、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能者”,是指有某项发明或专长者;“贤者”是指用氏族的传习衡量,品德高尚者。原始社会末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接班人,除了才能出众,其道德高尚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①]的现象。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高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依靠门资选士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局面。于是,时代呼唤一种新的、相对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青年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的实施意见

关于青年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的 实施意见 为建立科学规范的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储备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够担当教育事业发展重任,适应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青年后备干部队伍,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意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人才选拔到后备干部的队伍中来,加强对青年后备干部的专业素养、思想素养、领导素质的培养,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秀的干部后备人才。 二、选拔原则 1、思想素质高,道德品质好,德才兼备的原则; 2、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任人唯贤的原则; 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4、民主集中的原则。

三、选拔的范围、条件 范围:全县公办中小学为、幼儿园及局直校(园)在岗正式人员。 条件:后备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优秀的业务能力,较好的组织能力,突出的团队精神,扎实的群众基础等基本条件,同时应具备以下资格: 1、年龄: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获省或市模范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可适当放宽年龄。 2、学历:农村应具有大专学历,县城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3、职称:具有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职称。 4、经历:具有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从事五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和三年以上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类似工作经历或中层以上岗位履职两年以上。 5、身体健康。 四、选拔办法 后备干部选拔必须经过推荐、考核、决定等程序。具体如下: 1、推荐

推荐可按民主推荐、个人自荐、个别推荐等方式进行。 (1)民主推荐。由教育局主持组织各单位全体教职工根据推荐条件,无记名投票推荐,到位人数不低于90%。 (2)个人自荐。凡符合推荐条件的个人,写出书面材料,并附有关证件材料,直接向教育局自荐。 (3)个别推荐。由校长召集班子成员,通过综合评定确定推荐人选,形成书面推荐材料,校长签署意见,上报教育局。 (4)发现引荐。教育局各股室组织的一些重大教育教学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年轻教师,各股室可以书面材料说明引荐理由,直接向教育局引荐。 2、考察 教育局对推荐上报的候选人进行考察,组织专门工作小组进行资格审查,深入有关单位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等方式,全面考察入围同志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审查合格后进行面试、演讲和答辩,重点考察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 3、确定

古今中外人们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古今中外人们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从孔子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至孟子的“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再到诸葛亮的“示其危,示其勇,示其利,观其志。”后到19世纪、20世纪形成的近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和政府公务员制度,大致体现了对人才选拔工作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过程。 察举制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经,秦统一之前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等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九品中正制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破坏,“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科举制 古代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在选官上实行了科举制。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制举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科举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但到了明清时期,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西方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的科举制度被介绍到了西方。科举制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原则备受推崇,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世纪欧洲各国政府实行赐官制,文职官员的录用不进行任何考试。因此,像大哲学家培根这样有才华的人,为了求得一管半职,只好去巴结宫廷权贵。赐官制必然导致吏治腐败,“朝有南郭,野有遗贤”的现象相当普遍。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潜心研究中国的典章制度,不断向欧洲传递东方的信息。16世纪中期来华的传教士克鲁兹,发现科举制与西方人事制度迥然不同,实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随后在游记中把中国科举制介绍到欧洲。这个世纪末,欧洲就有了关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详细报道。18世纪介绍中国最有影响著作是阿尔德的《中国概况》,其中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至1810年,《大清律例》被译成英文,也有关于科举的法律条文。 16世纪的门多萨认为,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他把原因归于中国竞争性的科举制度,说中国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着”,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世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通过科举考试,向平民百姓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调研2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聆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怀疑、选择 B.排斥、抵制 C.独立、自强 D.顺应、理性 关键信息:经济全球化穷国善于聆听和善于观察选择更好的手段 解题突破:首先,审题干,题干材料主要是说穷国应当如何面对全球化;其次,明确设问方向,本题要求选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最后,结合选项和题干参照法对本题进行分析。观察四个备选项可以发现,A和B属于同一种类型,C和D属于同一种类型,只要能在这两组之间确定一个错误选项,就可轻松推断出答案。根据材料“努力……选择更好的手段”可知,该学者认为穷国不应该排斥全球化,故排除A、B;而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为最佳选项。 能力提升有关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关键句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新科技革命——物质条件、根本原因,市场经济——市场条件,国际金融——催化剂,跨国公司——主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后备人才培养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后备人才储备,为公司核心岗位培养人才;发展员工多项技能,提高员工综合能力和素质;指明员工发展方向,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支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实现后备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二、培养后备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 1.培养后备人才工作方针:充实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合理使用。 2.后备人才的数量至少达到一岗一备、一职一备、力争达到一职多备。提拔任用和调整后,须及时补充。 3.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锻炼,不断提高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日臻成熟,能够直接走上高一级技术、管理岗位。 4.后备人才的储备注重性别年龄、性格气质、知识结构、技能经验等因素的多样性、互补性。 5.备用结合,对后备人才及时优先有效选用。 三、角色与定义 (二)、定义 1、公司从专业管理、技术研发、市场销售等岗位选拔后备人才。 2、指导人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后备人才实际情况确定。指导人可以从后备人才直接主管、部门经理或相关业务部门经理中确定。每位指导人可以指导1到5名后备人才。 四、甄选条件 1)基本条件 A、大专以上学历,年龄24-40岁。 B、在公司工作三年以上,本岗位工作二年以上。 C、连续一年无迟到、早退、旷工、脱岗等情况,在公司工作期间无违纪、处分等记录。 D、认真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积极工作,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E、能够在工作中提出新的工作方法和程序,积极改进,勇于创新。 F、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专业知识,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工作,并取得较好的业绩。 G、具备相关专业和岗位素质和能力,具备培养和发展的潜能,具体素质、能力要求参考附表。

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后备人才培养方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后备人才培养方案(一)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现状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结合战略、人才、管理、技术等基础上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获得人才优势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为了获取人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往往会选择大规模的外部招聘,以满足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导致了人力资源部门面临这样的难题:一方面,外部招聘的员工由于缺乏对企业文化和业务状况的了解,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其所在岗位的最大组织效能,并且外部招聘新入职的员工忠诚度较低,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员工看来,他们的能力积累和提升被上级和企业管理者所忽视,极有可能挫伤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难以看到自己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上升空间,从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这样的企业对于人才恐怕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究其原因,在于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企业软环境。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氛围影响下,有部分员工认为,企业人员的引入和晋升大部分依靠与领导的关系,形成了员工之间缺少信任,甚至因利益相争而导致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此外,“大锅饭”的传统思维,也导致不少

员工缺乏动力、不思进取。 第二,缺乏长远人才培养规划。通常企业中主要靠员工的“师带徒”模式或自己边摸索边学习培养工作技能,缺少高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的知识的更新与补充。 第三,如今科技信息发达,职场生力军多为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这一职场人群心眼活、想法多、胆识大。企业在管理人才的过程中,80后、90后常由于新入职场不受看中而跳槽。一旦,企业人才流失,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则会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甚至出现人才危机。 所以,关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企业内部后备人才梯队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如何留住后备人才 后备人才问题是当今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与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用好新生员工与如何把新生员工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人才,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企业要想能够百年长青,需要不断地增加新鲜血液,并拥有培养优秀接班人才的良好机制。 1、招聘遵循“最适合”原则 在开展招聘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引入既要考虑企业现状及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人才自身的需求,综合各项主客观因素,选择人才,讲究适用、匹配原则。最好的人才不一定最适合企业现阶段岗位的需求,只有适合本企业、本岗位的人才,企业才应该聘用。 2、良好的工作环境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演示教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 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 选举意义重大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举发展 周代:家族血缘关系与国家组织合为一体的世卿世禄制。 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 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专断任意,无一定之规) 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汉文帝时,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 汉武帝以后,除了贤良文学外,察举又增加了孝廉、秀才、明经、明法等。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进士科。 隋唐科举制。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一:企业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与实施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现状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结合战略、人才、管理、技术等基础上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获得人才优势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为了获取人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往往会选择大规模的外部招聘,以满足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导致了人力资源部门面临这样的难题:一方面,外部招聘的员工由于缺乏对企业文化和业务状况的了解,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其所在岗位的最大组织效能,并且外部招聘新入职的员工忠诚度较低,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员工看来,他们的能力积累和提升被上级和企业管理者所忽视,极有可能挫伤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难以看到自己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上升空间,从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这样的企业对于人才恐怕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究其原因,在于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企业软环境。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氛围影响下,有部分员工认为,企业人员的引入和晋升大部分依靠与领导的关系,形成了员工之间缺少信任,甚至因利益相争而导致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此外,“大锅饭”的传统思维,也导致不少员工缺乏动力、不思进取。 第二,缺乏长远人才培养规划。通常企业中主要靠员工的“师带徒”模式或自己边摸索边学习培养工作技能,缺少高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的知识的更新与补充。 第三,如今科技信息发达,职场生力军多为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这一职场人群心眼活、想法多、胆识大。企业在管理人才的过程中,80后、90后常由于新入职场不受看中而跳槽。一旦,企业人才流失,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则会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甚至出现人才危机。 所以,关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企业内部后备人才梯队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如何留住后备人才 后备人才问题是当今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与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用好新生员工与如何把新生员工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人才,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企业要想能够百年长青,需要不断地增加新鲜血液,并拥有培养优秀接班人才的良好机制。 1。招聘遵循“最适合”原则 在开展招聘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引入既要考虑企业现状及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人才自身的需求,综合各项主客观因素,选择人才,讲究适用、匹配原则。最好的人才不一定最适合企业现阶段岗位的需求,只有适合本企业、本岗位的人才,企业才应该聘用。

如何构建人才选拔体系

一、如何构建人才选拔体系 (一)明确人才需求,完善人才岗位需求说明 1、设定和明确企业所需人才的岗位信息、需要储备的人才数量以及如何为人才规划自身发展路径等政策性内容; 2、建立完善岗位说明书,工作分析要准确到位,对实际工作要求与职务说明、任职资格说明不符的,及时进行评估、再调整。 (二)人才引进 1 、严格按照公司发展规划、每年的人力资源编制制定招聘计划,计划有预算、有时间、有步骤、有具体实施方案; 2、建立有效的各类人员招聘渠道,并定期评估渠道效果,为渠道选择提供依据; 3 、结合岗位工作特点,制定合理的招聘流程,规范招聘实施过 程,策略性选择笔试、面试、性格测试、心理测试等多种考评工具,保证每一步都有效执行并能统一考评结果;招聘形式上结合岗位特点:如专业技术强的岗位进行题目测试、外交型的岗位进行即兴演讲、管理型岗位进行多对多的座谈交流等等。 (三)人才选拔 1、任职能力评估。对进入人才库的每个人都进行仔细评估与分析,甚至进行模拟测试,从而判断其是否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和承压压力,考察其在面对以后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管理难题之时将会做出何种反应; 2 、对内部人才进行选拔任用,组织选拔储备干部,从考核优秀、有特别成绩贡献的干部中选拔重点培养对象; 3、选拔培养对象实行用人单位及联合体提名的方式,要结合品德、能力、成绩、用人单位意见(考虑一般员工的意见)、个人意见(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及职业发展规划等),慎重选拔出培养对象,对其进行干部谈话、提出明确要求,重要岗位签订承诺书; 4、建立储备人才追踪档案,及时了解其工作环境、思想动态、工作

情况、想法,及时准确掌握其工作特点、不足,帮助其创造积极的因素,纠正不足,督促教育。 (四)人才管理 1 、建立完整的人才档案管理制度,专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查阅等,对重要岗位人才进行背景调查,并记录保存;对当时未录用的人才档案也要备档,建立人才信息库,以备后需; 2、任用考核。根据不同岗位特点、人才特点制定不同考核时间、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同时用专业的工具提高对人才甄选的准确性, 如;胜任力模型、胜任素质模式等; 3、试用期考核。对试用期满的人才进行试用期考核,考核人才试用期内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同时了解人才工作困难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4 、职中考核。配合岗位绩效考核方案进行职中考核,考察人才阶段性工作业绩、胜任力,有依据、有结果、有反馈、有谈话;建议对中层干部及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基层干部(含储备干部)增加一次年中考核,加强对人才的考核密度,及时掌握工作业绩。为培训教育提供及时性、针对性的支持,同时起到鼓励进步、保护利益、及时挽救问题发生的作用; 5、跟踪分析。通过考核产生的结果及平时的工作情况了解,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其展现出来的技能、知识、素质、态度、能力、业绩与岗位进行匹配分析,对其任职的目的、价值观、实际收入需求进行匹配分析,得出结论、有针对性的指导人才培养教育工作。 二、如何加强联合体干部队伍的建设,并提高干部的执行 力? (一)完善干部结构,充实干部队伍,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的干部梯队 1、分析现有干部结构层次、包括文化水平、年龄、专业、岗位胜任力、任期历年业绩、岗位前瞻性要求等,找出现有干部队伍的漏洞,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