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GP、PF及TPF方案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中国癌症杂志》2018年第28卷第8期 CHINA ONCOLOGY 2018 Vol.28 No.8602·论 著·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通信作者:胡超苏 E-mail :hucsu62@GP、PF及TPF方案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杨佑琦,区晓敏,周 鑫,史 琪,邢 星,胡超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摘要] 背景与目的: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及辅助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比较GP (吉西他滨+顺铂)方案、PF (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及TPF (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在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诱导化疗联合IMRT 及辅助化疗的134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
GP 组(吉西他滨1 000 mg/m 2,第1、8天+顺铂25 mg/m 2,第1~3天)、PF 组(顺铂25 mg/m 2,第1~3天+氟尿嘧啶500 mg/m 2,第1~5天,持续静脉滴注)及TPF 组(多西他赛75 mg/m 2,第1天+顺铂25 mg/m 2,第1~3天+氟尿嘧啶500 mg/m 2,第1~5天,持续静脉滴注)分别纳入55、20和59例患者。
诱导化疗每21 d 重复,2~3个疗程后行IMRT 。
原发灶及阳性淋巴结的大体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 ,GTV )的处方剂量分别为(66.0~70.4)Gy/(30~32)次和66.0 Gy/(30~32)次。
放疗结束28 d 后行辅助化疗2~3个疗程,方案与之前接受的诱导化疗方案相同。
随访并比较3组不同的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及辅助化疗方案的患者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 )、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及局部无复发生存期(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 LRFS )情况。
调强放疗对老年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

20 0 4年 1 月至 2 0 06年 8月 ,对 调强放疗组 1 2例与常规放疗 组 2 0例老年鼻 咽癌患者 ,分别在 治疗前 、治疗结束 时及治 疗后 3 6 月观察 口干症状发生情况 ,测定腮腺 分泌功能及 p - 个 H值 ,并 结合腮腺 受照 剂量 、体积进行 分析 。结果 :调 强组和常规组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 3 ~6个月 的腮腺分泌功能减少率 分别 为 7 %、6 .7 5 6 6 %和 10 0 %、10 0 %,2级 以上 口 干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 4 . %、3 .3 17 3 3 %和 9 %、9 %,差异 有统 计学意义 (P<0 0 ) 0 0 .5 。结论 :调强 放疗在保证鼻 咽 肿瘤剂量 的同时 ,减少腮腺照射体 积及其剂量 ,有助 于保护老年患者 的腮腺功能。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腮腺 ;放射治 疗剂量
维普资讯
中国医学 文摘
老年医学
20 0 7年 第 1 卷 第 1 6 期
调强 放 疗对 老 年鼻 咽癌 患者 腮 腺 功能 的保 护 作 用
武汉大学 人民医院 ( 汉 ,4 0 6 ) 古 俊钊① 罗和生0 张法灿③ 武 30 0
摘
要 目的:探讨 调强放疗对 老年鼻咽癌患者腮腺 功能的保护作 用及腮腺 功能变 化与剂量 、体积的关 系。方法 :
5 .Gy 0 4 。颈部预防照 射野 根据 计划结 果或 采用 调强治 疗
或常 规颈前 野与 鼻咽 野衔 接。采用 西 门子 p mu 直线 加 i f s
速器 6 MV光子线 和 9 2 V电子线常 规分 割照射 ,放 ~1Me 疗前均在模拟 机和 治疗机 下进行 射野验 证。 ( )常规 放 2 疗 :采用 西 门子 p mu n s直线 加 速 器 6 MV 光 子线 和 9~ 1 Me 2 V电子线常规 分割 照射 ,分 三段进 行 ,第 一段为 双
调强放射治疗复发鼻咽癌42例的临床分析

植床和实验 厦学毒 志 2 0 0 8年 4月 第7卷 第4期
・l 9 ・ l
调 强 放射 治 疗 复 发 鼻 咽癌 4 2例 的 临床 分 析
张娜 陈志凡 ( 成都 市第十人 民 医院放 射科 四川 成都 6 08 ) 10 1
囊管之前在胆囊壶腹部 的浆膜做 U或 Y型切 口; 先壶 腹部 右 ③ 高原腹 腔镜下胆 囊切除有 其特点 , 如何 降低手术 风险 、 减少 病人适 应证 和医护 人员适 应证是 关键 , 尤 侧后壶腹部 的左侧 ; 电凝 组织 时应半透 明状 ; ④ ⑤游 离胆囊 管及 并发症 。医院适应 证、 动脉时 , 电凝 钩应与其平行 , 向从胆总管 到胆囊 颈 ; 方 ⑥紧贴胆囊 是术 者的经验 和手术技巧 。 壁处理胆囊动脉 , 因其进入胆囊 壁前分 为较小 的分支 , 电凝 能达
②胆囊从周 围 明显 的水 肿充血 中分离 出来 ; 手 ③ 胆囊三 角( a t C l 三角 ) o 游离胆 囊管时 , 注意扩 张或变异 胆囊 动 况打开胆 囊腔 ; 应 ④胆囊管残端处理不满 意。 脉存 在的可能性 … 。体会 : ①将胆囊 底牵上 右上外 方 ; 游离 胆 术创面和胆囊床渗血渗液较 多 ; ②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癌接 受 全 程 I T, 次 治疗 至 复 发 中位 时 间 1 MR 首 6月 ( 0—18 各个治疗体积所需 的剂量外 , 1 0 还要注 意重要 器官 的剂量 , 其是 尤
月 ) 其 中男性 2 , 8例 , 女性 1 ; 4例 中位年龄 4 . ( 3— 0岁 ) 脊髓 的剂量控制在 3 8 5岁 3 7 , 0~3 y以下 , 5G 脑干 的剂 量控制在 4 y以 0G
鼻咽癌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口腔反应临床分析

( Y u e b e i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 t o S h a n t o u Un i v e r s i t y ,S h a o g u a n,G u a n g d o n g, 5 1 2 0 2 6 )
r a d i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a n d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c o n f o r ma l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f o r o r a l mu c o s a r e a c t i o n a n d x e r o s —
c o nf o r ma l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f o r n a s 0 p ha r y n g e a l c a r c i no ma
Z HA N G X i a n g g u o , C HE N Z h i r e n ,X U Xi a o n a n , L I A O We i j i a n ,
A B s 1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n a s o p h a r y n g e a l c a r c i n o ma r e a c t i o n o f i n t e n s i t y mo d u l a t e d
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口腔反应
中图 分 类 号 :R 7 3 9 . 6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2 3 5 3 ( 2 0 1 3 ) 0 7 — 1 4 9 — 0 3 D OI :1 0 . 7 6 1 9  ̄ c mp . 2 0 1 3 0 7 0 5 6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51例临床疗效分析

通讯 作者 :周同 冲 邮箱 :y d l 7 2 iae m g al 0 2 @sn .o 7 1
2 9 92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1 0 0年 第 1 6卷 第 2 4期
I MHGN,De e e 0 0,V 11 N .4 cmb r2 1 o.6 o2
日.5 / ,G V分 次剂量为 22G ,其处方剂量 为 7 - 48G /2~3 次 周 T . y 04~7 . y3 4次;C V1 次剂量 T 分 为 1 v 处 方剂量为 6 .~6 .G /4 6 .G , 8 1 2 48 y3 ~3 次;C V 分次剂量 为2G , T2 y 处方剂量 为 5 0~5 y 4G /
( 稿 日期 :2 1 — — 3 收 001 0) 0
( 任 校 对 :彭 鹏 旭 ) 责
鼻 咽癌调 强放 射治疗 5 例 临床疗效 分 析 1
杜莉莉 周同冲 石 兴源 刘源 宋先璐 廖 志伟
【 摘要 】 目的
观察 鼻咽癌调强放 射治疗 的急性 毒副反应 和近期疗效 ,并 于三维适形 放
6 v3 4G /0~3 次 。C V 处方剂量 5 5 y2 ~2 次 , 2 T2 0 4G /5 7 有残 留者适当缩野补量 。采用放 化综合 治疗 , 结合患者分期 情况给予顺铂 + 氟腺嘧 啶方 案化疗 ,中位 随访 时间 1 个月 。结果 7 D H分 V
压 、血氧饱 和度监测 ,而且必须 有专职麻醉师协 械 以满 足临床需求 。另外 ,部分 患者检查时会 出 助完 成 ,不 但耗时 ,而且 费用较 大 ,而经鼻 电子 现鼻衄 、鼻痛 ,本组 共出现 9 ,但 经相应处理 例 胃镜 检查 时从 鼻 孔插 入 ,可 不 接触 舌 根就 到达 后 可缓 解 ,并 能 完成 检查 。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作者:朱雪莹李忠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1年第10期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
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鼻咽癌与Epstein-Barr病毒密切相关。
临床常见症状为鼻塞、血涕、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目前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调强放疗等在鼻咽癌治疗中广泛应用,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远处转移成为最主要的失败模式。
肿瘤治疗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
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本文就放化疗、手术、靶向治疗及治疗副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介绍。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1.二维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根基。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常规的二维放射治疗是标准的放疗方式。
但是二维放射治疗的同时会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损伤。
现在三维适形治疗运用CT图像对肿瘤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提高靶区的照射剂量,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提高了放疗的有效率。
2.调强放射治疗(IMRT)。
IMRT 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种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具有显著的剂量学分布优势,即在提高肿瘤靶区放疗剂量的同时,降低邻近器官辐射剂量,极大提高了放疗的精准度。
临床研究显示,鼻咽癌患者行IMRT治疗时,脊髓的最大照射剂量下降了10Gy,腮腺的照射总剂量也下降了18Gy,能提高对腮腺和脊髓的保护。
3.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
VMAT 是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型精准放疗技术,可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对肿瘤及周围组织进行实时的CT扫描监控,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弧形射野数目及入射角度,准确调整射线的照射范围,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
与IMRT 相比,VMAT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更高,优化后的剂量分布更准确。
4.质子治疗(IMPT)。
影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

【 bt c】 O jcv :o xle h e c y fm g i dn ni—ou t d t r yI R )n h ta etf a A s at r beteT p rt a a g d t sym dle r ih a (M T it et no n— i e o e f c oi e u e ie t i adao e p er m
t .R s l :h einf l —pt ew s1 ots rne -8m n s .T e1ya et tdl a rg n l rges nf esr e d eut T em da l w u m a 0m nh(ag 1 ot ) h 一er sma clei a por i —e u— s oo i 3 h i e o — o so r
58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21 0 0年第 1 4卷第 4 期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u 1 f 1 i l dc ei rci o mao i c in P at e C n a Me i n c ・1 ・ 3
5 8例 鼻 咽癌 调 强 放 疗 期 间的 护理 干预 及 效 果评 价
许 容 芳 ,陆勤 美
采用常规照射, 次/ , 5 N 疗程 1 , 周 单次剂量 10 8 2 0c ,总剂量 70 0 78 0c , 调 强放 0 Gy 0 - 0 Gy 在
-
疗前 、 后配合护理干预相关措施 , 中、 与调强放疗 患者进行毒副反应 比较。根据 19 年美 国放射 95 肿瘤治疗组织( ] ) ) R r G 急性放射治疗反应分级标 (
(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 医院,江苏 南通 , 凋强适行放射治疗 ; 护理 干预 ; 活质量 生
中图分类号 :R4 3.3 7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3 3 2 1 )40 1 -2 622 5 (0 OO _0 3o
鼻咽癌是 常见 的 恶 性肿 瘤 之 一 , 射 治疗 技 放 术是 鼻咽癌 首选 的治 疗 手段 , 强放 射 治 疗 是 目 调 前 国际 上 最 先 进 的放 疗 手 段 … 1。现 将 本 院 对 鼻 咽癌 肿瘤调 强适形 放疗 患者 实施 护理 干预 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19-12-04T15:46:11.6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作者: 邹玉春 邓猛
[导读] 为鼻咽癌患者提供调强放疗,能够有效改善各种并发症,对急放射反映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9199)
【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鼻咽癌患者,将实施常
规放疗的设定为对照组(40例),将实施调强放疗的设定为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生存质量和急性放射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
项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鼻咽癌患者提供调强放疗,能够有效改善各种并发症,对急放射反应起到一定的控制
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放射治疗;调强放疗;鼻咽癌
【中图分类号】R7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153-0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鼻咽癌发病率近些年正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相比于女性患者来说,男性患者鼻咽癌发
病率显著较高,40~50岁是该疾病的高发年龄段,症状表现具体,包括耳鸣、流鼻血以及鼻塞等。鼻咽癌恶性程度较高,多为低分化鳞
癌。化疗与放疗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其中放疗能够对癌细胞起到良好的破坏作用,抑制其繁殖与生长,但同时也
会对健康的组织或细胞造成损伤,而常规放疗也会给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调强放疗一方面能够将照射靶区严格锁定在肿瘤区域
以内,将对周围正常组织所造成的损伤控制在最低限度。因此,本次研究为鼻咽癌患者提供调强放疗,治疗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鼻咽癌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
28:22,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47.2±2.6岁),其中包括2例Ⅰ期患者,12例Ⅱ期患者23例Ⅲ期患者以及13例Ⅳ期患者;观察组男女
比例为26:24,年龄34~63岁,平均年龄(45.2±3.7岁),其中包括4例Ⅰ期患者,13例Ⅱ期患者20例Ⅲ期患者以及2例Ⅳ期患者。两组患
者一般资料差异在这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化疗方案均采用PF方案同步化疗和辅助化疗;放疗每周5次,每日一次。
1.3 常规放疗
采用 6MV X 射线面颈联合野照射,包括口咽、颅底、上颈部淋巴结以及鼻咽原发灶,(36~40)Gy/(3~4)周,避开脊髓和脑干,
复查颈部及鼻咽部增强CT,将淋巴结阴性者剂量设定为(50~55)Gy /(4 ~ 5)周,将鼻咽部总剂量设定为(70~80)Gy/(6~8)
周。
1.4 调强放疗
调整患者体位是仰卧位,通过多层螺旋CT模拟定位机进行扫描,层厚3mm,将颅顶至锁骨下2~3cm设定为扫描区,逐层勾画靶区体
积,肿瘤靶区剂量为预防照射区 50~56Gy(1.8 Gy/次),高危区59.4~66 Gy(2 Gy /次)。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对比两组患者在生存质量和急性放射反应两方面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性放射反应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放射反应(x-±s,分)
两组的各种反应总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
注:两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人类头部有着十分复杂的解剖结构,分布着大量的淋巴组织、神经以及血管等,鼻咽位于软腭平面与颅底之间,顶壁位于枕骨与蝶骨
体底部,顶后壁有分布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后壁平对第1、2颈椎,手术治疗难度较大。鼻咽癌肿瘤对于放射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因此首选
放疗方法。在为患者提供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周全的护理方案,由于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往往会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
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所提出的一切合理需求,护理人员都应最大程度上给予满
足,适当纠正患者的不良倾向;患者入院后,首先要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宣教,使患者了鼻咽癌的概念、病因以及
相关的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为鼻咽癌患者提供调强放疗,能够有效改善各种并发症,对急
放射反映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丹,熊俊.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远期并发症及疗效的对比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06:716-718.
[2]毛艳,刘文其,范小玲,康敏,覃玉桃.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后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的对比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12,3906:735-
738.
[3]叶大胜,周耀军,方伟达,区景运,梁文勇.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同期对照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04:3211+3208.
[4]杨峥.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199-200.
[5]于馨.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5,340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