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环切术

内痔环切术
内痔环切术

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

⑴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

⑵固定环痔

⑶环形切开外层粘膜

⑷分离痔核后固定内层粘膜

⑸环形切断内层粘膜

⑹缝合内、外层粘膜

⑺去除内痔图1内痔环切术(sarasola-klose)[适应证]

1.环状内痔或内痔数目超过4个以上以及合并混合痔者。

2.内痔伴有直肠粘膜脱垂者。

[术前准备]

同内痔切除术。但术前3日要口服肠道抗生素。术前需清洁灌肠。

[麻醉]

同内痔切除术。

[手术步骤]

1.体位截石位。

2.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手术野消毒后,扩张肛门。选一直径与扩张后肛门口径大小相似的带柄软木塞,以液体石蜡润滑后,徐徐插入直肠约6cm左右,然后轻轻旋转并向外拉出2~3cm,全部痔核即可随软木塞脱出[图1 ⑴]。

3.固定环痔将脱出的痔核近顶端处,用大头针呈环状排列固定于软木塞上,各针间距约1 cm[图1 ⑵]。

4.环形切开外层皮肤左手持软木塞,在痔核下缘,齿线肛管侧(尽可能靠近齿线)环形切开外层皮肤[图1 ⑶]。

5.分离痔核用剪刀锐性分离粘膜下层,向上推开移行上皮,显露外括约肌一并上推,使全部痔核及其附着的下端粘膜固定在软木塞上。

6.固定内层粘膜将软木塞向外再拉出一些,直肠粘膜进一步脱出(但勿使木塞脱出直肠)。在预定切除的粘膜袖最高点,在第一排大头针上方再用大头针将内层粘膜另作一排环状固定(两排大头针间距一般为2.5cm左右)[图1 ⑷]。

7.环形切断内层粘膜及缝合两断端在上排大头针下方0.5cm处,环形切断内层粘膜,然后用3-0肠线间断缝合粘膜上、下缘,边切、边缝、边将上排大头针拔出,直至缝完环形一圈[图1 ⑸⑹]。

8.去除环痔取出软木塞,环痔随之去除。如有出血,可补数针。直肠内放置外卷凡士林纱布的胶管一根[图1 ⑺]。

[术中注意事项]

1.软木塞的直径大小必须与扩张后的肛门大小相同,太大易损伤括约肌,太小不能拉出痔核,也不利止血,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无软木塞时可用纱布卷代替。

2.边切、边缘应从下半周(截石位3~6~9点)开始,待缝完下半周后,再切上半周(截石位9~12~3点),使软木塞不致滑脱,以免引起出血及缝合困难。

3.缝合粘膜时,勿将括约肌缝入,以免术后剧痛。

4.下端切口应尽可能靠近齿线的肛侧,以免术后粘膜外翻。

5.切除粘膜袖的长度一般与内痔脱垂的长度相当,通常切除2.5cm即可。

[术后处理]

同内痔切除术。

结肠镜下硬化注射法治疗内痔临床效果评价

结肠镜下硬化注射法治疗内痔临床效果评价 张端;林漫鹏;王艳明;杨辉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3(010)031 【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结肠镜下内痔硬化注射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对内痔治疗效果和费用.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Ⅲ度内痔患者109例,分为结肠镜下硬化注射组79例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组30例,结肠镜下硬化注射组患者给予结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组患者给予PPH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费用等情况.结果①两组治疗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肛门下坠感、继发出血和肛缘水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感染和排尿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镜下硬化注射组单次治疗费用为(2536.0±57.8)元,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组单次治疗费用为(9057.5±2169.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下内痔硬化注射是内痔治疗的改良方法,可重复操作,治疗费用低,并发症极少,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运用.【总页数】4页(67-70) 【关键词】内痔;硬化注射;结肠镜;黏膜环切钉合术 【作者】张端;林漫鹏;王艳明;杨辉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镜诊疗部,广东广州51026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镜诊疗部,广东广州51026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镜诊疗部,广东广州51026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镜诊疗部,广东广州

内痔的手术疗法

内痔的手术疗法 发表时间:2009-07-29T17:08:34.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孙玉德 (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和镇卫生院黑龙江延寿 15 [导读] 各期内痔均可采用,对内痔合并绞窄、疼痛、出血效果较好。 【中图分类号】R65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33-01 1 扩肛疗法 各期内痔均可采用,对内痔合并绞窄、疼痛、出血效果较好。原理:将狭窄的肛管扩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痔区充血,从而使便血、疼痛消失,扩张方法:采用局麻、截石位,先以一手食指涂满石蜡油轻柔进入肛内按摩,患者适应后再进入另手食指向外作顺时针、逆时针按摩扩张,若患者能承受,可扩张到4指,持续5分钟,为防止皮肤撕裂、粘膜下血肿,操作须轻柔,切忌暴力,一般每周扩肛一次,一个疗程为2~3周。 2 注射疗法 用作注射疗法的药物很多,但基本上是硬化剂及坏死剂两类,由于坏死剂所致并发症较多,目前多主张用硬化剂,但硬化剂若注入量过多,也可发生坏死。注射疗法的目的是将硬化剂注入痔块周围,产生己菌性炎症反应,达到小血管闭塞和痔块内纤维增生、硬化、萎缩的目的。常用的硬化剂有5%石碳酸植物油、5%鱼肝油酸钠、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及4%明矾水溶液等。一期内痔,主诉无便血无脱垂者,最适宜于注射疗法,对控制出血,可达到一针止血、效果明显。二、三期内痔注射后可防止或减轻脱垂,痔术后再度出血或脱垂仍可注射,对年老体弱,严重高血压,有心、肝、肾等疾患者,都可用注射治疗。 3 内痔枯痔钉疗法 其原理是将枯痔钉插入痔块中心引起“异物刺激炎症反应”,使痔组织液化、坏死,逐渐愈合而纤维化。在肛管直肠有急性炎症时,不宜用此疗法,枯痔钉分有砒和无砒两种,多采用黄柏、大黄制成的“二黄枯痔钉”,有枯痔钉疗效,而无砒中毒之弊,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4 胶圈套扎疗法 其原理是通过器械将小型胶圈套入痔的根部,利用胶圈较强的弹性阻断内痔的血运,使痔缺血、坏死、脱落而治愈,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以二期及三期内痔最适宜。方法:取截石位或侧卧位,插入肛门镜,显露需套扎的内痔,局部消毒后,助手固定肛门镜,术者左手持套扎器,右手持痔钳,从套圈内伸入肛门,钳夹痔块,将其拉入套扎器圈内,再将胶圈推出,套扎于痔块根部,然后松开痔钳,并与套扎器一并取出,最后取出肛门镜。一般一次可套扎1~3个痔核,如无套扎器也可用两把血管钳替代。

打针治疗痔疮有效吗

打针治疗痔疮有效吗 对于很多久坐办公室上班族来说,最让人痛苦的就是痔疮,患有痔疮往往不仅会给我们带来痛苦,长此已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特别不利的,尤其是对于很多容易上火,或者便秘的朋友来说,如果在患有痔疮那就是十分痛苦的事情,很多人选择使用打针治疗痔疮,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这种治疗方法并不是特别了解,为了让身体更加健康,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打针治疗痔疮有效吗? 打针治疗痔疮有效吗 痔的注射疗法是指采用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痔疮的方法,注射疗法使用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注射疗法的药物和剂型非常多,可列举出数百种。 凡是可以导致内痔核硬化或坏死的药物都可以用来作为注 射剂。

根据药物对痔组织产生的作用不同,把引起痔组织坏死的药物称为坏死剂;使痔组织产生炎症导致痔组织纤维化的称为硬化剂。 由于使用坏死剂常发生感染和大出血,特别是广泛的组织坏死的感染,不但治疗时间长,而且容易形成瘢痕性直肠狭窄等后遗症。因此多数学者主张采用硬化剂治疗痔疮。 近年来在祖国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研制出多种由中药制成的硬化剂或枯痔注射液。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注射疗法治疗痔疮,由于制剂不同,其优缺点如下:优点是操作简便、可多次使用、并发症和后遗症少。 缺点是适应证仅限一期和二期内痔、复发率高、注射液的量不易掌握,量过多易造成痔硬结过大、坏死及大出血等并发症。 如何预防 1、少喝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平时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以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心情舒畅别郁闷,大便通顺别秘结,多吃蔬菜别吃辣,多做活动别久坐,有病早治别久拖。 3、及时治疗肛门炎症性疾病; 4、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5、适当运动,注意改变体位,这也是防止痔疮复发的重要方法。 上面就是对打针治疗痔疮有效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打针治疗痔疮,虽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痔疮,我们一定要保持我们的良好生活习惯,平时饮食尽量多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对痔疮的恢复是特别不利的,另外也要养成多喝白开水的好习惯。

痔疮注射疗法

《中国疾病治疗方案库》--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混合痔 治疗方法: 患者注射前一日晚餐进食流质,不灌肠,术前排空大小便,清洗肛门。取右侧卧位,先以0.5%的利多卡因约20ml行肛周局部麻醉,用4步注射法注射。 第一步:痔核上极注射。用左食指在痔核上方摸清直肠上动脉的搏动,即在动脉附近的直肠粘膜下层注入消痔灵稀释液(浓度1:1,即1份消痔灵加1份0.5%的利多卡因)2~3ml。若摸不到动脉搏动,也应在相当于动脉部位注射点注射稀释液2~3ml。 第二步:痔块中点作粘膜下层痔组织注射。在痔块中部进针到肌层,有肌性抵抗后抽吸无血,边退针边注射,注入药液以痔块呈弥漫性肿胀为度,每个痔块注药3~6ml。 第三步:当直肠粘膜下层(第二步)注射完后,将针微退至粘膜固有层,在针缓缓退出时,往往有一落空感,这表示针尖已退到粘膜肌层上方,即粘膜固有层,注入药液2ml。 第四步:痔核下极注射。于齿线上0.1cm,痔块下方进针,针尖穿入痔块斜上方,作扇形注射,注药1~3ml。注射完一个后,用同样方法注射其余痔块。 消痔灵1:1液Ⅱ期20~40ml,Ⅲ期40~60ml,Ⅳ期50~70ml。注射完后用手指反复揉压已注药的部位,使药液均匀散开。注射后7天、15天检查注射处1次,若仍有痔块,可作第2次注射。术后24h内避免大便。 内痔的治疗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而非根治术解除痔的症状较痔的大小变化更有意义,被视作治疗效果的标准。 痔的治疗以符合解剖生理,微创无痛,易于掌握推广,病人可以接受为理想。注射疗法的药物和制剂有多种,目前多数学者主张使用硬化剂。硬化剂的治疗机理,主要是通过纤维化而使痔粘连固定和止血。 使用消痔灵并且采用四步注射法效果较优其机理为:第一步,向内痔以上直肠动脉区注射。内痔发展到晚期,直肠上动脉的右前、右后、左前三个分枝增粗,动脉血流量增加是促使内痔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将消痔灵注射液注射到内痔上方粘膜下层的动脉附近,使动脉产生无菌性炎症栓塞,可将进入内痔的动脉血流阻断。 第二步、第三步向痔的粘膜下层和粘膜固有层注射。晚期内痔和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有粘膜下层痔血管高度扩张,此处注射消痔灵液,使痔核达到较全面的硬化萎缩。 第四步向齿线稍上方痔的最低部位注射,直肠上、下动脉和肛门动脉的终末走行都集中在齿线部位,细小的动脉与静脉以直接吻合的方式构成洞状静脉。 洞状静脉的肌层发育不好,弹力纤维少,胶原纤维多,它的扩张是发生内痔的原因。此处注射消痔灵注射液,能使洞状静脉起始部更好的硬化萎缩。 四步注射法较单纯注射法、两重注射法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和效果。注射技术掌握恰当,可大大提高注射疗法的疗效。 四步注射法宜给予局部浸润麻醉麻醉可使肛门松弛,病变暴露清楚,便于准确进针。方法为距肛缘1cm,前后左右垂直进针,注入0.5%的利多卡因各5ml,共20ml。 注射后24小时内不应大便,以防痔核脱垂如有脱垂应立即回纳,以避免发生急性痔静脉栓塞。可于术前晚餐至术后当日进食少渣饮食,以减少大便的形成。 无并发症的内痔,都可应用注射疗法。年老体弱、严重高血压、有心肝肾等疾病的人,都不禁忌硬化疗法。但外痔、有并发症的内痔,如栓塞、感染或溃烂等为禁忌证。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混合痔常见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3471786.html,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混合痔常见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作者:姬偃修陈欢谭义春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11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120例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混合痔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总结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笔者通过分析从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8月之间住院行RPH手术患者,通过分析120例患者术后 并发症情况,将病历资料所出现的并发症及进行搜集和整理,列出其并发症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常见的有疼痛、出血、创缘水肿、尿潴留、肛门坠胀感,无感染发生。疼痛发生率最高,共有98例,占比81.7%,VAS平均评分6分;术后因尿潴留而留置尿管的18例,占比15%,术后2 天拔除尿管后均能自解小便;其中术后原发性大出血1例,继发性出血2例,占比1.36%,术后创缘水肿12例,占比10%,其中1 例原发性出血后并继发性出血;术后肛门坠胀占78例,占比65%,均至结扎线及套扎圈脱落后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平均7.8天。结论: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确切,且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通过对症处理均能预防和治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混合痔;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074-01 痔是肛肠科中最常见的疾病,痔的近代概念认为,痔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团块。混合痔临床中对于较轻症状者一般会采取保守治疗,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一般会手术治疗。而近些年来,随着认识及技术进步,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开展越来越广泛,且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逐渐应用在临床中[1],本次研究,笔者通过分析从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8月住院患者120例,通过分析120例混合痔行套扎术后并发症情况,对其进行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笔者分析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8月之间住院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疼痛、出血、尿潴留、创缘水肿、肛门坠胀等;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这措施并发症均能治愈,因此本文就临床中所发生的常见并发症进行一归纳总结,通过总结提高临床水平。 1.1;一般资料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串联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M-M)和单纯外剥内扎术(M-M)两种方法治疗环状脱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串联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M-M)和单纯外剥内扎术(M-M)两种方法治疗环状脱垂性混合痔 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串联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和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2例环状脱 垂性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仅接受M-M治疗,实验组 行RPH串联套扎联合M-M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率96.15% 显著高于对照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环状脱垂性混合痔行 自动痔疮套扎术串联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效果较好,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小,患 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外剥内扎术;环状脱垂性混合痔;并发症 环状脱垂性混合痔是指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同时为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并围 绕直肠肛管一周的混合痔。目前,针对混合痔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外剥内扎术(M-M),但 这种手法创伤较大,随着RPH串联套扎联合M-M的应用获得巨大成果,逐渐得到人们的关 注[1]。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52例环状脱垂性混合痔患者分别行两种手术方法,就其疗效 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2例环状脱垂性混合痔患者,所有患者均符 合环状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表现,并参照2006年7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定《痔临床 诊治指南》标准,排除曾接受过痔疮手术、结直肠有器质性病变或炎症的患者、合并有心脑 肺等疾病患者。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26例患者中男 15例,女11例,年龄在18-43岁,平均(30.5±4.3)岁。实验组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 在20-45岁,平均(33.5±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胸片、心电图、血常规等相应检查,术中采用江苏华兰药用新材料股 份有限公司生产自动痔疮套扎器,行腰麻,取患者截石位,并用碘伏消毒会阴、肛管、直肠 下段,并给予消毒铺巾[2]。 RPH手术方法:首先,明确痔核的位置、大小及直肠粘膜脱垂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用负压吸引器通过肛门镜将枪管对准痔核根部,关闭负压按钮,自动吸入痔核,增加压力到0.08-0.09kPa,转动棘轮,当到1/2周期听到进气声时则证明套扎住目标组织。随后,打开负 压释放开关,释放套扎组织,立即用利多卡因(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1020558)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注射痔核,直至其直径在1.5-2cm左右。采用相同的方法在痔根部上方2cm处进行粘膜和粘膜下层串联套扎处理[3]。 M-M手术方法:对肛缘外痔部分以鼠齿钳钳夹,以V行切口切开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将外痔剥除向上到齿线处上0.5cm处,钳夹夹住痔核,结扎并切除痔核。术中如发现创面出血,应行电凝止血,创面用止血海绵填塞压迫止血。 1.3 观察指标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操作指南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 操作指南 一、决定痔疮胶圈套扎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指标 决定痔疮胶圈套扎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指标,一是“胶圈内孔径”,二是“胶圈弹性回缩力”,这两者共同决定了痔核坏死脱落后溃疡面的范围以及痔血管闭塞的程度。 胶圈内孔径越小,弹性回缩力越大,痔核坏死脱落后形成的溃疡面越小,痔血管闭塞越完全;也即是说,术后出血率越低,手术疗效越好(图1)。 二、传统胶圈套扎术无法克服的缺点 由于橡胶天然特性的限制,胶圈内孔径的最小极限值为1.5mm;也就是说,无论采用何种制造技术,都无法制得内孔径小于1.5mm的胶圈。 与此同时,橡胶的天然特性还决定了胶圈的弹性回缩力有限;加上老化、疲劳和变质等固有缺陷,随放置时间延长,胶圈的内孔径将逐渐变大,弹性回缩力亦逐渐减弱。 以上因素决定了痔核坏死脱落后溃疡面的范围比较大,更重要的是无法确保套扎术后痔血管完全闭塞,这意味着套扎术后出血的隐患无法避免(国外90年代末报道的术后出血率为0.8%~15%;国内近年来报道的出血率为0.3%~2%)。 此外,胶圈内孔径变大和弹性回缩力减弱还还可能导致以下后果:①术后短期内胶圈滑脱致治疗失败;②组织坏死不完全致溃疡面愈合延迟。 三、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的优势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是在原专利产品自动痔疮套扎器(RPH)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1. 以弹力线环套代替胶圈,性能优异 传统痔疮套扎,无论国内外,均以胶圈作为套扎材料,其缺点是橡胶容易老化、疲劳和变质。RPH-4改变传统做法,创新性地以弹力线代替胶圈,而弹力线由特殊高分子材料制成,性能独特,避免了橡胶的一系列固有缺陷,能明显提高套扎效果(图2)。 2. 弹力线环套可极度紧缩,基本上避免了术后出血 当弹力线被套扎于目标组织上后,通过抽紧弹力线可使环套的内孔径进一步缩小,因此对目标组织的套扎极为紧固,组织脱落后的溃疡面极小(接近于零),痔血管闭塞完全,基本上避免了术后出血的风险。

2020内镜下胶圈套扎治疗痔疮(完整版)

2020内镜下胶圈套扎治疗痔疮(完整版) 背景 对于有症状的痔疮,其治疗的选择有很多种。从讲究卫生到饮食调节乃至常规的外科手术都在此列。而对于中度(Ⅱ度及Ⅲ度)的内痔来说,最佳的替代性非外科手术疗法则是胶圈套扎术。最近,这个手术更是结合了胃镜和静脉曲张套扎器。这项技术被称作痔疮的内镜下胶圈套扎术(ERBL)。 目标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内痔患者接受内镜下胶圈套扎后的效果和早期及迟发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接受不同环数的内痔套扎手术后的满意度也将在本研究中进行分析。 方法 这是一项纳入了2007年到2014年本院治疗的内痔患者的队列研究。对治疗后的早期并发症和迟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在同一次手术中分别接受2环套扎和接受3环或以上环数套扎的满意度进行了对比。 结果 研究一共纳入了116名患者,术前患者主诉最多的症状就是肛门出血(72例,占比62.1%)。ERBL术中使用的胶圈数量也各不相同,少的只套扎了1环,多的

套扎了6环。84例患者(占比72.4%)在术中接受了3环及以上环数的套扎。套扎2环组和套扎3环及以上组之间在早期并发症、迟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 结论 内镜下胶圈套扎是治疗有症状的Ⅱ度及Ⅲ度内痔的一种可行的、安全的、高效的方法。该技术仅有轻微的早期和迟发并发症的风险。无论是套了几环,大多数都属于容易解决的、没有临床复发的轻微并发症。 背景介绍 痔是肿胀的痔丛静脉。痔丛是肛管内的一种正常解剖结构,它参与机械性保护,控制排便、排气以及参与肛门直肠区域的静脉引流。每当支撑肛管直肠区域的结缔组织功能减退时,痔疮就可以在临床上被检测到。 痔疮病(Hemorrhoidal disease,HD)的主要症状是由于血管的脱垂和扩张而产生的。其他相关症状包括炎症、瘙痒、出血和血栓形成。在HD的发病机制中,

内痔(内痔套扎术)临床路径

内痔(内痔套扎术)临床路径 一、内痔(内痔套扎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内痔(ICD-10:I84.200/I84.0/I84.1) 行内痔套扎术(ICD-9-CM-3:49.45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肛门肿物脱出无法自行还纳,排鲜红色血便等。 2.体格检查:直肠指检,必要时行肛门镜、电子纤维肠镜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包括增加水份摄入及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禁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治便秘和腹泻,温热坐浴,保持会阴清洁等。 2.手术治疗:内痔经一般消肿、止血等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四)标准住院日为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4.200/I84.0/I84.1内痔疾病

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OB;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心电图、X线胸片。 2.必要时行肺功能、心脏彩超、盆腔磁共振、电子纤维肠镜检查。 3.术前准备: (1)术前12小时禁食8小时禁水。 (2)术前洗肠、备皮,麻醉科会诊。 (3)签署手术同意书等各项知情同意书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局麻或麻醉科会诊。 2.手术方式为:内痔套扎术。术后常规止血纱塞肛。 (九)术后住院为入院第3天。 1.术后禁食6小时后可流质饮食。 2.术后第1天开始若肛门无渗血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