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棉盲蝽类害虫的发生、防治、预测和预报

棉盲蝽绿盲蝽分布最广,南北均有分布,且具一定数量。
为害特点(1)子叶期顶芽受害,生长点变黑、干枯,形成顶枯,仅剩2片肥厚子叶,不再生长,俗称“公棉花”或“无头棉”。
(2)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形成多头棉,俗称“破头疯”。
(3)幼叶受害,被害处初为小黑点,展开后为破叶,俗称“破叶疯”。
(4)顶心和旁心受害,枝叶丛生、疯长,形成扫帚状。
(5)幼蕾受害,由黄变黑、枯落;稍大的蕾受害,苞叶张开,不久脱落;幼铃受害,出现黑褐色水渍斑,严重时僵化脱落。
中黑盲蝽 (棉金毛盲蝽)学名Adelphcoris suturalis Jakovlev常发区分布很广,为偏北方种类,北起黑龙江(裴德),西至甘肃东部、陕西、四川,南迄江西九江、湖南的中南部,东达沿海各省。
如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
主要在长江流域的江苏、上海、安徽、江西(九江)、浙江及四川(西昌)等地猖獗为害。
绿盲蝽学名Lyguslucorum Meyer—Dur.分布最广,北起黑龙江,南迄广东、广西,西至甘肃的东部、青海、四川、云南,东达沿海各省,全国各棉区都有分布。
我国江西以北,辽宁以南的辽河、黄河和长江流域为猖獗区。
苜蓿盲蝽学名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广泛分布于全北区和东洋区,在国内分布很广,是偏北方种类,北起黑龙江、内蒙古,西至山西、新疆、甘肃、四川,东达河北、山东、江苏,南止于浙江、江西和湖南、湖北等省的北部。
如甘肃、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四川。
是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的重要害虫。
新疆、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为猖獗区。
三点盲蝽 (触角盲蝽、花鬓盲蝽、花须盲蝽)学名Adelphocoris taeniophoms Reuter分布于辽宁、华北、西北棉区,以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棉区。
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
如陕西、山西、辽宁、河南、河北等省发生较重。
牧草盲蝽学名Lygus pratensis Linn分布于新疆、辽宁、华北和西北棉区,东北棉区也有分布,南至湖南的边缘。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办法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办法汇报人:日期:•棉花盲椿象概述•棉花盲椿象的识别与诊断•棉花盲椿象的防治策略目录•棉花盲椿象的化学防治方法•棉花盲椿象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棉花盲椿象防治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制定01棉花盲椿象概述一种昆虫,属于盲椿象科,具有咀嚼式口器,以棉株汁液为食。
棉花盲椿象棉花盲椿象的成虫和若虫均可对棉株造成危害,造成棉株萎缩、黄化、脱落,甚至整株死亡。
特点定义与特点棉花盲椿象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棉花盲椿象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防治对象。
分布与危害危害分布防治棉花盲椿象可以有效地保护棉花的正常生长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保护棉花生产棉花盲椿象的危害不仅局限于棉花生产,还会对其他农作物造成危害,防治可以保障农业生态安全。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通过防治棉花盲椿象,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防治意义02棉花盲椿象的识别与诊断幼虫体长椭圆形,头黑褐色,体黄绿色至深绿色,背面有褐色纵条纹。
卵长椭圆形,淡黄色,表面有细纹。
成虫雌虫体长10~12毫米,雄虫略小。
头、胸部黑色,复眼赤褐色。
触角丝状,前后翅等长。
前翅基部和中部有3个黄色斑纹,中间的斑纹变异较大。
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与诊断方法棉花盲椿象每年发生2~3代,以卵在棉叶组织内越冬。
次年4月孵化,5月上旬出现成虫。
成虫产卵于棉叶背面,幼虫孵化后钻入棉株组织内,吸取汁液。
诊断方法观察棉株叶片上是否有黄褐色斑点或条纹,叶片是否卷曲、皱缩或枯萎。
若发现有上述症状,可用手轻轻触摸棉叶,若感到叶片内有虫体活动,即可诊断为棉花盲椿象危害。
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或条纹,叶片卷曲、皱缩或枯萎。
叶片受害蕾铃受害种子受害蕾铃被蛀食后,轻则造成蕾铃脱落,重则造成整个植株死亡。
种子被蛀食后,影响发芽和生根。
030201危害症状识别03棉花盲椿象的防治策略选用对棉花盲椿象抗性较强的品种,减少受害风险。
棉花盲蝽蟓的种类特征、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棉花盲蝽蟓的种类特征、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近年来,抗虫棉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而目前的抗虫棉不同于“无虫棉”,只对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一定抗性,棉田中的盲蝽蟓、红蜘蛛、棉蚜等仍需要及时防治。
目前,在沿江棉区,盲蝽蟓已经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造成较重危害,应注意加强防治。
1、棉花盲蝽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棉盲椿蟓包括绿盲蝽、中黑盲蝽等种类,常混合发生,为长圆形中小型昆虫,有卵、若虫与成虫三种虫态。
卵为长茄形,在棉花上卵生于叶片的主脉、大叶的边缘、叶柄和青铃表皮下。
我地发生以绿盲蝽为主,以成虫、若虫危害,活动性强。
绿盲蝽成虫:体长5mm左右,绿色,触角比身体短,前胸背板上有黑色小刻点,前翅绿色,膜质部暗灰色。
卵:长约1mm,长瓶状,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无附属物。
若虫:初孵时全体绿色,复眼红色,5龄若虫体鲜绿色,眼灰色,身上有许多黑色细毛,翅尖端蓝色,达腹部第4节,腺囊口为一黑色横纹。
2、危害特点危害时间长,棉花幼苗到结铃长达6个月时间,以蕾花期危害最重,成虫、若虫刺吸棉株汁液,被危害的棉花嫩叶伸展后,出现许多破洞,叶片破烂俗称“破叶疯”,嫩尖危害可形成无头棉、多头棉、扫帚棉。
蕾花、棉铃被害后显出黑褐包斑点,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3.1与大气湿度及降雨量有很大的相关性在阴雨天多、降雨量大的年份,有利于它的发生和发展。
越冬卵在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上时大量孵化,如3~4月份天气干旱就会抑制越冬卵的乳化;6~8月份降雨偏多,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的累积时间比较长,且气温较低,即25~30℃时,有利其大量繁殖为害。
3.2与棉株含氮量的关系棉盲蝽的为害与杆株含氮量明显相关,嫩叶含氮量(干重)5%,盲蝽为害76%,老叶含氮3%不受害。
幼铃、幼蕾含氮分别是4.3%、4.1%,受害重,大铃含氮2%,不受害。
所以,棉花生长茂盛,蕾花较多时棉田发生较重。
3.3与棉田周围环境的关系一般靠近越冬寄主和早春系列寄主的棉田,盲蝽蟓发生早而重。
棉田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刚毛,头三角形。唇基显著 ,眼小 ,位于头侧 :触 . 角 4节 , 比体 短 。喙 4节 ,腹 部 1 0节 ,臭 腺 开 口 于腹 部 第 三 节 背 中央 的后 缘 、横 缝 状 ,跗 节 2节 , 端 节长 ,端 部 黑色 ,爪 2个 ,黑色 ;成 虫 体 长 5~ 55rn ,宽 25mm,全 体 绿色 。头 宽 短 ,眼 黑色 , . ll l .
象 的 防治 。
1 棉 田盲 蝽象 的种 类 特征 及发 生规 律
8月 份 是 3代 、4代 在 棉 田 的发 生 高 峰 期 。9月 中
旬后 棉 花 逐渐 枯 衰 ,4代 成 虫 开始 向仍 处花 期 的作
物转移。 1 苜 蓿 盲蝽 的主 要 特 征及 发 生 规 律 。卵 长 1 . 3 . 2~
翌盈 雹脚
l
棉
田
盲
蝽
象
的
发
生
与 防
治
近 段时 间不 断 有农 民来 县农牧 局 咨询 棉 田盲 蝽
红 褐色 ,呈 三 角 形 , 唇基 红 褐 色 。眼 长 圆 形 , 黑
象 的 防 治 问题 ,笔 者 于 7月 2 4~2 8日下 乡 发 现 , 棉 田盲蝽 象 若 虫 、 成 虫 百株 棉 花 达 3 6—4 O头 ,远 远超 出了防 治指 标 ,而 在 多 雨高湿 的情 况下 ,盲蝽 象 若虫 、成 虫活 动 频繁 ,发 生危 害 也较 严重 。适逢 近 几 天 ,河 北 南 部 连 续 下 了 2场 透 雨 (0 以 30mm 上 ) 盛 发 期 降雨 进 一 步 增 加 了盲 蝽 象 对 棉 株 的危 ,
1 . mm,宽 03 5 .8 mm,长形 ,呈 乳 白色 ,颈部 略 弯
为 害棉 田的 盲 蝽 象 主 要 有 :绿 盲 蝽 、 中 黑 盲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上旬 ,棉 花进 入 蕾期 ,也 是 2代羽 化 期 ,大量 成 虫
转移 棉 田危 害 ,百株有 虫 3~5头 就要 赶 紧 防治 了 。
一
并有 利 于 保 护天 敌 ,或用 4 0 %盲椿 绝 杀 乳 油 1 0 0 0
倍 液均 匀 喷雾 ,也 可用 0 . 2 %高 渗 甲维 盐 1 5 0 0倍 液
第 一 次 防治 关键 期在 5月 中下 旬 , 百株 有 虫 1
~
2头 时 开始 集 中 防治 。第 二 次 防 治关 键 期 在 6月
雾 。用 1 . 8 %阿 维 菌 素 乳 油 与 l 0 %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1: 2的 比例 1 5 0 0倍 液 均匀 喷 雾 ,可 兼 治 蚜 虫 ,
枯 死 。病 株 从发 病 到 枯死 需 2~3年 。秋
冬季 发 病严 。
2 发病成 因
香 樟 性 喜 酸 性 土 壤 。据 测 定 发 病 植
株 根 际土 壤 p H在 7 . 5—8 . 5之 间 ,铁元 素
大 多 以三 价 铁 存 在 ,二 价 有 效铁 含 量 很 低 , 导致 病 株 根 系 吸 收 不 到 二 价 铁 ,叶 片 不 能进 行 正 常 的 光 合 作 用 , 从 而 造 成 叶 片黄 化 , 最 终 整 株 枯 死 。所 以说 香 樟 黄 化病 纯属 生理 性病 害 。
间。对 于病情 严 重 的用上 述 措施 仍 未有 好转 迹 象 的 说 明根 系土 壤碱 性太 强 ,必须 换土 重栽 。
6 7 4 2 0 0 云南省 永胜 县环 境卫 生 管理站 古 雪芹
3 . 1 土 壤 改 良是预 防 的有 效 措 施 。碱 性 土 壤 是 黄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摘要总结了棉花盲蝽象的活动规律,针对不同时间对盲蝽象的防治效果,提出盲蝽象防治技巧。
关键词棉花盲蝽象;发生;防治棉花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棉田常见种类有绿盲蝽(Lygocoris lucorum)、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和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等17种。
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中药材、花卉、果树、绿肥以及经济作物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抗虫棉、杂交棉品种的推广,棉铃虫、红铃虫等主要害虫发生量下降,棉田用药次数的减少,对盲蝽象失去了控制,地边、地埂、沟边、河沿杂草丛生,草相复杂,有利于其越冬,使棉田盲蝽象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据2005~2006 2年间棉田调查,棉花幼苗期顶心受害形成公棉花株率达9.3%,嫩心嫩叶受害破烂率达43.7%,幼蕾受害脱落率(非自然脱落及棉铃虫危害铃)达27.9%,产量损失28.3%。
在盲蝽象的防治上,过去一直是棉田发现危害时才施药防治,效果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如下:一是盲蝽象在棉株上平常多分散活动,无固定部位;二是成虫活动敏捷,稍有触动即迁飞邻地或田外寄主上,药效过后再迁回危害;三是棉花种植水平提高,尤其是氮素使用量增加50%左右,生长旺盛;四是多数品种提倡简化整枝,有的干脆就叫“懒棉花”,不整枝打杈;五是抗虫棉、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扩大,棉田用药次数减少60%左右,靠兼治的盲蝽象,因用药次数减少而失去控制;六是现在实行的承包责任制,在病虫防治上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连片,给盲蝽象创造了逃遁定居条件;七是众多的盲蝽象防治技术中,只是在盲蝽象发生期喷药防治,缺乏关键性的防治技术措施。
1盲蝽象盛发期晴天、阴天、雨后的活动规律通过对22个晴天、28个阴天、30个雨日、16个雨后,每日内固定在6时、10时、14时、18时4个时段,田内调查10株,田外观察100株。
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由于棉农对棉盲蝽及其危害缺乏认识,而且越是水肥条件好生长茂密的棉田发生越重,所以棉盲蝽已成为当前棉花生产中最危险的害虫。
一、为害症状棉盲蝽以成虫、若虫的刺吸式口器刺入棉株嫩头、嫩叶、花蕾、幼铃,吸收棉组织汁液,受害棉苗顶芽变黑干枯,主茎停止生长,形成丛生的不定芽及多头棉。
一般5月中下旬时,见到心叶带有黑点就能找到虫子,心叶继续生长,叶面皱缩,形成残缺畸形。
7月中旬至8月,阴雨天或浇水后,嫩茎、嫩尖最易受害。
幼蕾受害后,变弱干枯脱落,易形成空枝,叶枝丛生,利于害虫繁殖,造成大幅度减产。
二、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打顶,防止棉花徒长,除尽棉田及地边杂草以减轻其发生程度;
(2)早检查、勤检查,做到及时发现早防治,可结合防治蚜虫兼治棉盲蝽;
(3)由于成虫具有迁飞性,成方连片的棉田及棉花比较集中的
地方,应尽量在害虫发生初期集中喷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4)药剂防治可于6月中旬、7月中旬棉盲蝽发生盛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
由于成虫善飞,每次喷药后都有残虫,应连续多次喷药,生长快密度大的棉田和雨水多的年份更要注意管理,加强防治,每5~7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3~4次。
注意在清晨或傍晚用药,喷药时靠近地边杂草及灌木也要喷到。
如采用喷药与田间熏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效果更好。
如何防治棉花盲蝽象

如何防治棉花盲蝽象棉花盲蝽象是一类害虫,在我国主要有6种,其中绿盲蝽象分布最广,三点盲蝽象和苜蓿盲蝽象主要在北方发生。
棉花盲蝽象属小型害虫,成虫只有几毫米长;前翅一半膜质,一半革质;口器为刺吸式。
盲蝽象原本是棉花的次要害虫,过去在使用药剂防治棉铃虫的同时,控制了它的数量,近年大面积种植Bt抗虫棉,少用或不用杀虫剂使得盲蝽象逐步增加,已经上升为棉花主要害虫。
它们危害棉花的顶芽、边心、花蕾、幼铃和嫩叶,吸食棉株汁液。
从棉花幼苗一直到长出青铃,危害期长达3个月。
造成子叶期生长点变黑干枯,停止生长;真叶期顶芽枯死,不定芽丛生,形成“多头棉”;幼蕾、幼铃先变黄褐色,后干枯脱落;嫩叶展开后大量破碎,俗称“破叶疯”。
盲蝽象喜潮湿,多雨年份发生较重。
第一次灌溉时间早,大水漫灌以及植株过密,疯长,整枝不好等都有利于盲蝽象繁殖和危害。
绿盲蝽象一年可以发生3~5代。
第一代成虫和第二代若虫在棉田附近的苜蓿、苕子、蚕豆、蒿草上生活,6月上旬第二代成虫迁入棉田,正值棉花幼苗期,危害最大。
但也不能忽视中后期的防治。
防治盲蝽象首先要清除路边、地头的杂草及棉柴,减少早春越冬虫源。
其次要合理施肥,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以防棉花生长过旺。
及时整枝,注意摘除多头棉和细弱枝。
药剂防治要从苗期开始,全程控制。
要注意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预报,在苗期达到百株有虫4~5头,蕾期10~12头,铃期20~25头时,及时喷药。
可用药剂较多,包括80%氟虫腈(锐劲特)水分散剂每亩2克或5%丁烯氟虫腈乳油1000倍液、48%毒死蜱(乐斯苯)60~80ml/亩、40%丙溴磷乳油l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每亩200克、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也可以使用菊酯类药剂。
要注意组织连片打药,选择傍晚施药,重点喷洒嫩头、边心和蕾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套作 田棉花受 害严重 。 棉
田生 长 中后 期 如 果 密 度
大 、 肥 多 、 多 叶嫩 密 氢 枝 不 透 风 ,容 易 招 引 其 危 害。 防 治 措 施 为 确 保 棉花 壮苗 早 发 , 优 质高 为 产打 好基 础 , 必须 根 据虫
减少 ,使 棉 田害 虫 种 群 结 构 发 生变 化 , 以往 是 次 要 害 虫 的 盲
蝽 象 上 升 成 为 棉 田 的 重 要 害 虫 。该 虫 寄 主多 , 性 杂 , 棉 食 在 田危 害 初 期 往 往 不 易 发 觉 , 在 棉蛛 被 害 症状 明显 时 防 治 又失 之过 晚 , 因此 , 须 了解 其生 活 必 习性 , 适时 有效 地 开展 防治 。
肓 蝽 象 的 大 量 繁 殖 危 害 。 盲 蝽 象 喜 欢 飞 到 杨 、 、 等 要 喷 到嫩头 、 叶和嫩 蕾上 . 柳 槐 嫩 以提 高 防治效 果 。
衣 溯i对 忿 十
融 魏 螬 主茎上 会 长 出许 多不 定芽 . 成 “ 头 疯 ” “ 帚 苗 ” 形 破 或 扫 ; 低 盲蝽 象 的发 生 与危 害 。棉 田后 期 及 时去 掉 嫩 枝 、 赘
幼 叶 被 害 , 形成 黑 色 小 点 , 部 组 织 坏 死 , 着 叶片 芽 、 先 局 随 以防招 引肓 蝽象 危 害 。 长大 , 形成 破 洞 : 幼蕾 、 幼铃 被 害 , 形 成 黄褐 色至黑 褐 先 2 剂 防治 。盲 蝽象对 棉 花 的危害期 很 长 。 幼苗 . 药 从
于盲蝽 象 的发生 和发 展 。6 8月 的降雨 量 偏多 , — 空气 相 治 , 隔 5 7天 1次 , 续用 3 4次 。 每 — 连 — 喷药 时 问 以 上午
对 湿度 8 0%的 累积时 间长 , 温 在 2 — 0 气 5 3‘ , ℃时 有利 于 1 0点前 、 下午 4点 后盲 蝽象 活 动期 为好 , 特别 注 意药剂
蝽象 主 要 有绿 盲 蝽 、 中黑 盲蝽
情 测报 及 时防治 盲蝽象 。 1 业 防治 。清除 棉 . 农
田、 头 、 地 路边 杂 草 。 破坏
和苜 蓿 蝽 等 6种 。其 成 虫 和若
虫 以 刺 吸 式 口器 刺 吸 棉 花 嫩
尖 、 蕾 、 铃等 幼 嫩 组织 汁 液 。 成 棉 花 破 头 、 叶 、 其 栖息 场所 和适 生环 境 , 棉 田及 时整 枝 打老 叶 . 幼 幼 造 破 对 提倡 枝 叶丛 生 和蕾 铃脱 落 , 使棉 花 减产 。棉 花 生 长点 受 害 , 适 当稀 植 , 氮 肥 量 不要 过量 , 制 旺 长 , 有效 地 降 施 控 可
0 00 2 0 进 以 个 别棉 田开始 现蕾 时转 入棉 田危害 ,现蕾 盛 期 危害 最 1 %毗 虫 啉 或 敌 杀 死 2 0 ~ 5 0倍 液 , 行 挑 治 , 压
重, 一般 持 续 2 0天左 右 , 铃期 逐渐 下 降 , 到 卵散 产在 棉 低虫 源基数 , 推迟 虫 害高 峰期 。二是 开展棉 田防治 。在 花 嫩 叶主 脉 、 柄及 嫩 组织 内 , 处产 卵 2 3粒 。6月 叶 每 — 棉花 苗期 , 结合 防治 棉 蚜进 行 兼 治 , 般不 用 进行 专 可 一 上 中旬 至 7月上 旬是 三代若 虫危 害 的高 峰期 , 8月下 旬 门 防治 。在 6月 上 中旬棉 花 现蕾 后 。 蝽象 盛 发 , 药 盲 是
第 4代 成虫迁 回寄主植 物危 害 ,O月上 旬产 卵越 冬 。 1 成 剂 防治 的关 键 期 , 田问危 害 的 主害代 3代 . 百株 虫量 当
虫 怕光 , 伏夜 出 , 昼 阴天可 全天 危 害。 盲蝽 象 的 发生 量 平均 为 1 0头 时 ,及 时用 4 %毒 死蜱 乳油 10毫升 , O 0 对 0公斤 喷雾 :或用 4 %马 拉 硫磷 10 5 0 0倍液 喷雾 防 与雨 日、 量 关系 极为 密切 , 雨 阴雨天 气 , 雨量 大 , 利 水 5 降 有
发 生规 律
棉 盲蝽 在 湖 南 省 一 年发 生 5 6代 . - 早 有利 时期 : 是 挑治 虫源 田。 越冬 卵孵 化期 , 对 越冬 一 可
春发生 在 草子 、 豆 、 蚕 苜蓿 、 豆 和野芝 麻上 , 二代 在 集 中虫 源 的蔬 菜 田 、绿 肥 田及 杂 草 丛 生 的 地 方 喷 洒 碗 第
危 以棉 花 花铃 色病斑 , 后 干枯 脱 落 ; 花顶 部受 害 , 形成 无 头 棉 , 期 到吐 絮期均 可 危 害 。 害期 长达 3个 月 . 最 棉 会 以后断 头处 生 出多个 分枝 , 形成 多 头棉 。 期 的第 3代 危 害最重 。因此 . 在药 剂 防治上应 抓住 几个
妊 瓣 ± 船
滁 花 言 螬 的 发 生 与 治 象
口/ 翠 英 ( 南 省 沅 江 市 农 业 局 ) 李 湖
近 些 年 来 . 因 各 地 大 力 推
树木 上 休息 , 喜欢 在 杂 也 草 里或 瓜 田里 隐避 . 以 所 凡 是 靠 近 树 木 和瓜 田及
广抗 虫 棉 品种 .棉 田的 用 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