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同盟关系的调整变化对中国对外战略的影响
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美关系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关系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并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次,从政治方面来看,中美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和改善。
在冷战时期,中美两国还曾是对抗苏联的战略伙伴。
然而,冷战结束后,两国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尽管两国之间的合作和对话已经增加,但也存在一些分歧和争议,比如在南海问题、贸易问题和人权问题上。
此外,中美之间的军事关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竞争对手。
双方的军事交往也存在一定的紧张和不确定性。
最后,从文化方面来看,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
中美两国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互信。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和流行音乐在中国非常受欢迎,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电影和音乐也越来越受到美国人的喜爱。
此外,教育交流也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去美国留学,而美国学校和大学也在中国开设了很多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项目。
总而言之,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都会对两国的关系产生影响。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合作和竞争并存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两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分歧,增进相互了解和互信、加强合作和对话都是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希望通过共同努力,中美两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冷战后美国强化美日同盟的动因解析

携手 日本共 同遏制 朝鲜 “ 威胁 ” , 美 日同盟 发 挥 了“ 稳定器” 的作用 ; 日本 热切 追求
全 面大国化 , 美 国必须 对 日本 的这种“ 异动 ” 倾 向加 以控制 , 美 日同盟发挥 了 “ 控 制 器” 的作 用 ; 中 国综合 国力 日益增 强 、 处于“ 超 日赶美 ” 阶段 , 美 国必 须联 手 日本 制 衡 中国“ 崛起” , 美 日同盟 发挥 了“ 平 衡器 ” 的作 用 。归根 结底 , 美 国意在 通过 谋求 强 化美 日同盟 的上述三重功能 , 来实现美 国治 下的东亚 霸权 。
弈” ( 项 目编 号 : L N U C E A S 2 0 1 2 — 1 0 ) 的 阶段 性 成 果 之 一 。
① 1 9 9 5年 2月美 国国防部 出台的《 东亚战略报 告》( 即众所周 知的奈报告 ) 第一次 明确指 出, 美日 关 系是美国在东亚最主要 的双边关 系和美国东亚安全体 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 美 日同盟是美 国东亚安全战
手 。美 日同盟关 系面 临着前 所 未有 的巨 大挑 战。对 此 , 美 同 自然不 会 漠然 视之 。 它反复强调美 日同盟在冷 战后仍 具 有重 大 的战略价 值①, 更换 美 日同盟存 续 理 南
辽 宁大 学 国 际 关 系 学院 。 通 信 作 者 及地 址 : 李 家成 , 辽 宁 省 沈 阳市 沈 北 新 区道 义 南 大 街 5 8号 辽 宁 大学 国际 关 系学 院 1 3 2信 箱 , 邮编 : 1 1 0 1 3 6; E . ma i l : l i j i a c h e n g 3 6 9 @1 2 6 . ( ! O e。 本 文 系2 r 0 1 2年 辽 宁 省教 育 厅 科 学 研 究一 般项 目“ 冷 战 后 美 国 亚 太 同 盟 与 中 国战 略 安 全 ” ( 项 目编 号 : W2 0 1 2 0 0 6 ) 、 2 0 1 2年 辽 宁省 社 会 பைடு நூலகம் 学规 划 基 金 青 年 项 目“ 朝鲜对外政策研究” ( 项 目编 号 : L I 2 C G J 0 0 7) 、 2 0 1 2年 辽 宁 大 学 东 亚 研 究 中 心 科 研 项 目“ 朝 鲜 核 战 略对 东北 亚 安 全 的 影 响 ” ( 项 目编 号 : L N U C E A S 2 0 1 2 — 0 4) 和“ 美 国 战 略 重 心 东 移及 中 美 博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视野下的美日同盟转型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视野下的美日同盟转型■ 赵明昊/文当前,美日同盟正进入冷战后第三轮战略调整期,前两次分别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次朝核危机和2001年的“9·11”事件促成。
而此次调整则以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特别是军事上的战略调整为大背景,主要应对中国崛起。
美国希望开掘和利用日本的军事实力,服务美在该地区军力配置的重新调整,以及“海空一体战”、“联合作战介入”等新军事概念的实施。
美国希以美日同盟为基轴,大力推动二战后美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彀辐模式”同盟体系向“网状模式”的同盟伙伴体系转型,力图提升对中国的军事遏制能力,对朝鲜半岛、南海等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以及对该地区总体安全态势的塑造能力。
在本轮美日同盟调整中,日本则力图紧抓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机遇”实现“借船出海”,通过夸大安全威胁“倒逼”国内各派同意修改和平宪法,为行使“集体自卫权”消除障碍,力图以“进攻性防卫”替代“专守防卫”,突破军费开支限制,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无核三原则”,强化所谓“机动防卫力”,最终谋求日美同盟“对等”化和日本的“普通国家”化。
美日同盟调整的战略背景美日同盟的此轮调整是在美日两国大力推动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体现了美日两国战略界人士和政策精英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的若干新思维,其战略含义与动向不可低估。
美国大战略正日益表现出“离岸平衡”取向。
随着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并于2011年宣布正式结束伊拉克战争,以及在数年内从阿富汗撤军,加之起始于2007年年底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实力地位造成的显著影响,美国的全球战略正进入新一轮争论期和调整期。
[1]总的取向是,一方面,选择“新自由国际主义”路线,强调21世纪的美国国家安全目标应着眼于重建“自由国际主义”的世界秩序,通过与他国达成“新契约”,更加灵巧地综合运用权力和规则,重塑和维护所谓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rule-based)全球体系,在美国实力陷入相对衰落的情况下延续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
试析转型中的美日同盟

持1 3 本保守集团执政的政策转化。美国的 目 标是由消除 日
本威胁转变为扶植 日 , 本 从而使 1本增强抵抗共产 主义威胁 3
收稿 日期 :0 9—1 — 0 20 1 2
票乘车” 的批评, 逐渐演化为“ 本异质论”“ 日 、敲打日 本论” 、
作者简 介: (94 )女 , 崔硕 18 一 , 河北保定人 , o 级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2 7 0
一
1 — 4
“ 封锁 日 本论” 本 国内也 出现 了安保 同盟 “ 。日 解散论 ”“ 、强
化论 ” 现状维持变革论 ” 和“ 的大 争论 。同时 由于 在经 济 、 贸 易方面 , 国执行“ 美 结果重视型” 数 值指标” 策 , 和“ 政 强压 日 本市场开放 , 使美 日关 系陷入极其危机 。 ( ) 二 面向 2 世纪的转型期 (9 6 20 ) 1 19 - 0 1 19 96年美 日首脑 会 晤 , 表 了 《 日安 全保 障联合 宣 发 美
、
冷战时期美 日同盟的历史回顾
二战结束后不久 , 在世界范围内形成 了美苏两极对峙的
这个 时期 , 随美 国对 苏联遏 制的里根 主义 的出台, 伴 美 日同盟 的 目 标更加 明确 , 美 日军事 同盟 ”“ 日 运共 同 “ 、美 命
体” “ 日伙伴关 系 ” 、美 得到 了明确 的表 述。同时 , 日贸易 美
2 1 2月 00年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u a o eogi gCl g d ct n or l f i njn o eeo E uao n H l a l f i
F b2 l e.0O
Vo . 9 No 2 12 .
第 2 卷第 2 9 期
试 析 转 型 中 的 美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我们正在面临什么样的新变化?

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
维持中国周边安全与稳定,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压力和新挑战。
深入细致地分析正在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准确和深入地掌握中国周边安全演变态势的同时,及时与科学地把握全局、制定相应对策,不仅是做好中国周边外交的需要,更是捍卫与巩固国家安全的战略要求。
本文尝试从地区安全结构性调整的视角,分析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正在发生的变化,并努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东亚地区安全结构的新变化:同盟政治进入新的战略活跃期冷战结束已经整整25年。
这25年间,东亚区域安全完成了两个标志性的变革过程:一是从冷战时代全面过渡到后冷战时代;二是从后冷战时代走向冷战后25年地区性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而必然产生出的新时代。
这个时代究竟如何命名还没有定论,但至少可以称之为东亚安全的“后—后冷战时代”。
经过这几年的变化和调整,这个东亚安全的“后—后冷战时代”已经前所未有地变得清晰。
把握和了解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不从这一地区性安全结构变革的高度出发,我们就难以走向全面和准确。
中国的周边安全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秩序演变与调整最敏感的温度计。
自1991年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当代世界地区安全虽然历经数次调整,但区域安全秩序、权力分配结构和地区内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并没有发生决定性的变化。
2011年11月奥巴马政府宣布“亚太再平衡”战略,强调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外交重点从欧洲和中东“转向亚太”。
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有三大支柱,分别是加强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和同盟合作、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求重新夺回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贸易的主导权,以及推进与美国的盟国、安全伙伴和友邦国家间的政策协调与合作为核心的地区多边主义。
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东亚区域安全格局变化的转折点。
这一战略宣示美国外交与安全政策的三个重大变化:首先,美国将牢牢锁定已近成为全球贸易与投资增长最为迅速的亚太地区作为自己的战略重点,美国的全球政策有了非常鲜明的“主次之分”。
中美建交对两国关系及国际局势的影响

中美建交对两国关系及国际局势的影响摘要: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促成中美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在此之前,美国和新中国基本处于敌对关系,在新中国初期,军事上对新中国实行武装包围,海军封锁中国海岸.侵略中国的邻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中国邻国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印度.日本.韩国等)并大力扶助,保护台湾的安全:政治上不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地位!妄图扼杀新政权!后来随着中、美、苏三方关系的不断演变,中美形成利益共同点,所以握手言和,中美建交。
关键词:中美关系中美建交国际局势一、中美关系的演变过程从近代史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基本上为:“八国联军侵华”包括美国在内的侵略、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朝鲜战争中美的对抗、再到中美建交。
可见两国关系是从敌对逐渐走向缓和,最后建交。
但是,从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中美建交却是历史的必然。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
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苏之间的裂痕加大。
从美方来说,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
所以中美建交对双方而言,无疑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中美建交对双方发展的结果来论证中美建交是历史的大潮,顺应潮流自然蓬勃发展。
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中美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有后来的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发展也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使得后来对外开放阻力降低,大量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从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发展。
还有随着双方关系的缓和,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对中国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特朗普治下的美日同盟关系r及其未来走向

特朗普治下的美日同盟关系r及其未来走向
凌胜利;刘琪
【期刊名称】《和平与发展》
【年(卷),期】2018(000)004
【摘要】美日同盟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支撑,其调整变化对于地区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特朗普执政以来,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其对外政策呈现出孤立主义、少边主义、交易主义等特点,美日同盟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战略尽管仍不明确,但其对美日同盟的倚重不会改变.美日同盟走向将深受地缘政治、中国因素、防务分担、贸易摩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美日同盟关系仍然紧密,但并非线性发展,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军费分摊问题在特朗普上台后表现得更为突出.【总页数】23页(P17-33,137-142)
【作者】凌胜利;刘琪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15
【相关文献】
1.论韩美全面战略同盟关系及未来走向 [J], 马晶
2.特朗普政府美日同盟关系探析 [J], 李庆四; 王大千
3.特朗普时期美朝关系变化轨迹与未来走向 [J], 李家成; 周子淙
4.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南亚战略的实施、未来走向及对策建议 [J], 王娟娟
5.特朗普时期美朝关系变化轨迹与未来走向 [J], 李家成;周子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日美澳印”战略合作:现状、意图、前景、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作者: 屈彩云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战略决策研究
页码: 3-29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2期
主题词: 日美澳印;双边战略合作;战略三角;中国的应对
摘要:"""日美澳印""战略合作是21世纪亚太地区格局变化中的重要国际现象,并成为亚太安全格局中逐渐萌芽和发展的新多边合作框架。
在以平衡中国为共同目标,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日美澳印四国,以显性和隐性的路径不断加强战略合作。
以价值观认同和海洋国家身份认同为旗号,以过时的冷战思维为指针,以日美、日澳、日印、美澳、美印、澳印双边关系的深化为基础,以""日美澳""、""日美印""战略三角为纽带,日美澳印四国增进彼此的信赖与亲近感,加强战略互动,向同盟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日美澳印""战略合作呈持续发展和增强之势。
虽然,该战略合作仍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合作框架,但对中国的周边战略与安全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应采取团结、分化等策略,逐一破解周边困境,构建和平、稳定的亚太安全环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1期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2No .12011年1月Journ al of Ji shou Universit y (Nat ural Science Edit ion)J an.2011文章编号:1007-2985(2011)01-0124-05美日同盟关系的调整变化对中国对外战略的影响*曾蕊蕊(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英语系,河北黄骅061100)摘要:冷战结束之后,美日同盟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以遏制、围堵中国为核心内容成为美日同盟的战略目标.这势必触及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攸关中国的国家安全.然而,由于美日两国的利益冲突、海洋战略碰撞、文化差异、世界格局以及中国的发展变化,导致美日同盟内部存在着诸多矛盾.因此,中国应抓住机遇,妥善处理中美、中日关系.关键词:美日同盟;战略利益;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志码:A美日同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它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根据美日自身利益的需要所建立的.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使美日同盟不断地进行战略性调整.这不但影响着美日两国的内外政策,也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局势、国际关系以及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对中国而言,日本是中国的邻国,美国是目前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日同盟以遏制、围堵中国为核心内容,触及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攸关中国的国家安全.然而,美日同盟关系内部存在着诸多矛盾,正确认识美日同盟关系走向,并适宜处理与两国间的关系,对于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1美日同盟的不断调整及其对中国的挑战美日同盟是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产物.美日于1951年签订安保条约,经过1960年的修订和1978年的美日防务合作指针,基本确立了同盟的框架与合作方式.冷战岁月中,美国逐步把日本建设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军事支柱,美日同盟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日本则成为美国对亚洲大陆实施遏制的冷战前沿.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内部因为共同敌人消失而一度处于漂流状态.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力的持续增强,美国的遏制战略再度指向中国,美日两国重新定义美日同盟,发表新安保联合宣言.911事件后,美日对同盟进行了新的面向21世纪的全面调整.为应对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威胁,美国开始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强化已有的同盟并建立新的非正式同盟.美国重视并加强同日本的同盟关系,主张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发挥日本的作用,把日本作为亚洲和平、稳定、安全和繁荣的重要基石,以维护其全球霸权.日本也以此为契机,通过强化世界中的美日同盟,搭乘反恐战车,实现国家利益目标.而以鸠山由纪夫为首的民主党在大选获胜后,提出要建立对等的日美关系,改变以往动不动就依赖美国的现状.美日同盟充满了新的变数.美日同盟的调整是双方地区战略和全球战略调整的结果.冷战时期,美日同盟主要是抵御苏联的进攻、平衡苏联的影响;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将防范、遏制中国作为战略目标.但无论怎样调整,日本始终视美日同盟为对外关系的基轴;美国则将两国间同盟看成维护本国亚太地区利益的基石.2010年6月菅直人当选日本首相后,吸取鸠山政府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日美关系而造成*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曾蕊蕊(5),女,湖南永顺人,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英语系教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美国文化研究研究:2010-10-28:198-.内政不稳并最终垮台的教训,提出美日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轴.随着中国在东亚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本妄图利用美日同盟牵制中国,争夺东亚地区事务的主导权.而中国的崛起使美国在东亚的领导地位面临很大挑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在东亚的一个战略据点,为其全球战略提供广泛的经济和安全支持,制衡中国并消除美国可能在东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保障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1],确保没有任何外国势力能够在区域或全球安全中成为主导性的力量[2].对美国而言,在防备中国这一点上,美日同盟的重要性不能动摇;对于日本而言,首先就是要强化美日同盟,其次应该恰当地对待中国的崛起[3].因此,美日同盟的调整将对中国构成挑战:一是美日同盟将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二是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和平统一.美国一方面利用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采取政治手段对华进行和平演变,利用民主、人权等问题,对中国进行妖魔化宣传,在中国内部制造不稳定因素;经济上,施压人民币升值,并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进行利益围堵,千方百计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为中国崛起制造麻烦;军事上,美国要求其盟友不要协助中国实现军事现代化,阻遏其盟友解禁对华军售,同时借韩国天安舰事件和南海争端在中国周边海域对中国发起新一轮的围堵攻势等.另一方面,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担任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参与国际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尽最大所能压制中国的发展.如联合其他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对中国发难,同时又希望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做出应有的贡献.美国企图通过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地区机制将中国纳入世界体系,引导中国发挥活力并维持东北亚的和平繁荣,促使中国认同现存体系并承担责任,主张关键在于任何新的制度都应该包括中国,同时向中国显示同盟的威慑力量,防止中国偏离轨道[4].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称:在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在21世纪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联系.同时又指出,美国的国家安全依赖于美国建立的同盟,并且要把他们当作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以及利用新的机会促进共同利益的重要合作伙伴[5].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手段,美国利用美日同盟防范中国的目标决不会改变.日本则利用美日同盟扩大政治作用,发展军事力量,遏制中国崛起,同美国一道主导东亚、亚洲乃至世界的事务,在与中国的角逐中获得更多的战略支撑.日本积极发展防务体系,防务开支居世界第二位,具有远远超过其邻国的进攻性和防御性制空和制海能力[6].这与其遏制中国的崛起是密不可分的.2004年日本新防卫大纲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明确将中国视为防范对象,提出中国现代化的军事发展在加强,特别是要扩大海洋活动的范围[7].这种战略判断在战后还是第一次出现,反映了日本对中国崛起表示强烈不安.美日同盟鼓吹中国威胁论,极力渲染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差异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宣扬惟有由共同价值观组成的所谓民主共同体国家之间才可以避免军备竞赛和相互威胁,视社会制度与西方国家不同的中国为最大威胁,损坏中国的国际形象,加剧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破坏中国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美日同盟利用台湾问题阻挠中国的和平统一,危及中国的安全利益,是对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挑战.1999年美日制定周边事态法,将同盟的合作范围扩大到中国的南海区域和台湾海峡;2005年美日在华盛顿举行美日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公然把台湾海峡列为两国的共同战略目标.日本介入台湾问题的目的在于牵制中国,以实现自身安全利益.日本参议员、自民党海上权益工作组组长五建进三强调,中国要把太平洋两侧海域纳入其势力范围,把台湾并入国土,并同时影响从东北亚到波斯湾的海上通道[7].因此,视从东北亚到波斯湾为海上生命线的日本,对中国的崛起特别是军事现代化和每年正常军费增长,表现出极大的担心.日本认为有必要与美国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以台湾作为制衡中国大陆的筹码,并构建事实上的美日台军事同盟,谋取自身在东亚的战略利益,这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构成严峻挑战.2美日同盟的调整给中国带来的机遇美日同盟的调整反映了两国在遏制中国崛起战略上的共同利益,但美日之间的利益冲突、海洋战略的碰撞、美日间的文化差异、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中国的发展都对美日同盟关系造成了影响美日同盟的利益冲突美日同盟建立在美国的军事控制上,以美国的战略利益为基石,它阉割了日本的自立,因此,两国间的125第1期曾蕊蕊:美日同盟关系的调整变化对中国对外战略的影响.2.1矛盾也日益突显.首先,日本推行的军事大国思想与美国的战略利益相抵触.日本军事实力已居亚洲前列,其拥有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海军力量,实力仅次于美国海军.同时,日本政府还在法律、政策等多个层面突破或试图突破和平宪法对其用兵的限制.而战后美国制定的日本和平宪法,其根本考虑就在于防止日本成为军事强国,挑战美国的全球利益.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于2002年向国会提出有事三法案,并获得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日本媒体评论说,有事法制的通过将是日本走向军事大国化的第一步.日本的军事大国战略,将招致亚洲各国的普遍反对,造成亚洲动荡,这有损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并对美国战略构成挑战.其次,日本实力与对外发挥作用的意愿急剧膨胀与美国维持美日同盟的初衷背道而驰.战后,日本依托美国保护,实现了经济复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重振国力之后,日本希望进一步借助美日同盟提升其国际地位,实现日本正常国家化,而不仅仅是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8].日本外务省前审议官加藤良三说,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值得信赖、最好说话的伙伴和盟国而采取行动,不是追随美国,而是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这表明强化美日同盟与其说是日本的长期战略,不如说是一种策略选择更为合适,其终极目标依然是日本的正常国家化[8].而美国则妄图约束日本的脱美倾向,将日本的独立自主外交以及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军事影响力限制在美国允许的范围内,防止其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再度对美构成威胁.再次,美日关注的是自身利益的实现,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惜牺牲盟友的利益.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迫使日本进行自主限制、80年代迫使日本大幅提高汇率到90年代逼迫日本进行结构改革,使日本自1990年以来至今陷入失落的10年与凋落的10年而不能自拔;美出于对日猜疑,在日本入常问题上采取口惠而实不至的做法;美不顾一直困扰日方的朝鲜绑架人质事件,积极改善与朝鲜的关系.同样,在冷战期间,日本违反巴统协议向苏联出口先进数控机床,使苏联的潜舰技术得到质的提高,对美军事造成威胁;小泉在任期间,越顶外交,与朝鲜发展关系上述种种表现都反映了美日同盟的脆弱性.美日之所以加强美日同盟关系是因为当前还有共同的利益,对双方还有利用价值,如果一方的力量或是形势发生变化,美日同盟对其中一方失去利用价值时,美日同盟自然会走向破裂.2.2美日海洋战略的碰撞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发展工业所需的战略资源极度匮乏,其中99%的石油依赖进口.因此,海洋资源与安全攸关日本国运.战后,日本一直将确保海上力量和保障海上通道安全视为其海洋战略的重点.为了最大限度维护海洋权益,日本大力发展海军力量.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已建成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有世界一流的反潜、护航及扫雷能力的远洋作战力量.在海上歼敌战略指导下,自卫队联合舰队频频出现在西太平洋、南海乃至印度洋海域.日本还借口打击海盗和恐怖主义,寻求构筑在日本主导下的多边海上安全机制,以增大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9].受马汉制海权理论的影响,美国一直非常重视发展海军力量.近年来,五角大楼对海军战略进行了不断调整,从对威胁进行判断的各种战略报告可以看出,美国把亚太地区作为重点地区.奥巴马上台后提出重返东南亚,意图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存在并扩大影响.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曾评估认为,美国的直接威胁来自于海洋国家,21世纪20年代后日本将对美国造成战略威胁,其依据是美日海洋战略的碰撞.因此,美国对日本一直抱有强烈的防范心理.美国认为,在亚太地区潜在的战略性对手是日本;而美国只是遏制中国,防止中国的发展对其构成威胁.同时,战后美国一直在对日本有着重要战略意义和军事价值的冲绳驻军,以此减少日本对美国安全的威胁,使美国战略缓冲延伸,并加强对冲绳、菲律宾通向马六甲海峡和太平洋的第一岛链的控制,增强对东亚地区的军事影响,维护美国的亚太核心利益.但控制了冲绳就控制了日本的出海口和海上安全通道,控制了日本的生命线,这势必会挑起美日双方的矛盾.2010年美日在普天间军事基地搬迁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便引发了日本政坛的动荡.从长远看,美日同盟的前景暗淡.阎学通等学者认为,日本向一个普通国家的回归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继续维持驻日美军从长远来看对日本人也是不可接受的一个更加追求自主性的日本将会拒绝向部分是为了遏制自己的外国基地提供资助.3美日文化差异美国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其外交是实现、传播基督教理念的意识形态性外交,任何反基督的势力或人都被美国人视为敌人而日本是一个缺乏主体教的国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深入普通民众价值观的126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2..神道教,以及将儒家和佛教某些表面学说与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需要结合起来的武士道精神,日本从骨子里排斥基督教.曾有美国人分析,美对日投掷原子弹,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日本军国主义因效忠天皇,仇视基督教,激起了美国占绝大多数人口基督教徒的不满[8].这势必为今后美日同盟关系的发展蒙上阴影.2.4世界格局以及中国的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合作化成为国际潮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地位明显上升,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下降,而国家的具体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度时艰.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地区合作化势头迅猛,同一地区的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合作.近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不利于美日的变化.美国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相对削弱,日本完全依靠美国难有出路.它们在诸多领域不得不加强同中国的合作.经济方面,中美和中日已在诸多领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局面,利益的汇合点明显增加.菅直人在当选后发表的首次讲话中说,日本将重视发展日中关系,对日本未来来说,这是正确的选择.同时,日本又担心美国加强同中国的合作,轻视日本.虽然在可见的未来,美国不可能有这种改变,但日本的这种担心并不无道理.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搞越顶外交是家常便饭,而且近些年,美中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战略对话都先于日本.3中国应对美日同盟的调整做出的选择3.1利用美日同盟的内部矛盾降低负面影响寻求正常国家化的日本与美国控制日本以确保美国亚太利益的矛盾不可调和.因此,妥善处理好与美日两国的关系,建立成熟和相对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与美日形成更多的共同利益,加强与美日的相互依存,从而逐步改变美日的战略方针.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在于双方的互不信任.中国认为影响中美关系的现实问题是台湾;美国则担心快速增长的中国,挑战其国家利益.因此,中国要强化与美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领域的依存度,加强双边合作,使其深刻意识到中国在当今国际政治中的角色对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发展互利双赢的合作格局;加强两国在国际反恐事务上的合作,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沟通和协调;共同推进国际体制建设,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让美国体会到中国的崛起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更不会挑战美国的利益.中国崛起直面美国的封杀,日本走向军事政治大国导致美日战略冲撞,使中日具有潜在的共同战略利益.中国的兴起为日本实现完全的自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日本追求国家独立的努力也为中国打破美国的战略封锁、实现和平崛起展现了难得的战略契机[10].中日应通过共同努力,建立平等的战略协作,使美国在亚太失去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同时,加强经贸联系,实现中日经济的融合以及日本经济融入亚洲,这将改善中日关系,促使美日同盟走向解体.3.2坚定而灵活的解决台湾问题美日同盟虽都想利用台湾问题制衡中国的发展,但美国政府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国际恐怖主义,台湾问题只是美国众多全球战略利益中的其中之一.美国只是担心两岸统一,中国力量将更加强大,打破东亚甚至是世界力量布局,使美国战略利益受损.而日本认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会威胁到日本通向印度洋的海上生命线,日本的核心利益将受到伤害.因此,在关键时刻,美国不可能为了日本的利益,介入台海危机.所以,中国在台湾问题上需要做好各种准备,既灵活又十分坚定,恰如其分地运用美国的正面影响.鉴于日本很难脱离美国而单独采取军事行动,而美国不愿为日本或台独势力火中取栗,所以应继续推动中美关系的巩固和发展;为防止美日插手,中国要进一步推动两岸的认同与和解.3.3增强国家综合实力面对美日同盟的进攻性威胁,中国应坚持现有成功的外交思路,通过强大的经济纽带、文化联系等软方式,继续强化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共处,加速军事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这对抵御美日同盟对中国的围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发展自身,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同世界的广泛联系和交流,让整个世界和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消除中国威胁论的恶劣影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127第1期曾蕊蕊:美日同盟关系的调整变化对中国对外战略的影响..128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冷战结束以来,美日之间由于缺乏实质性的共同利益,但又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勉强维持着同盟关系.两国间在军事上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不可避免,在政治上掌控与反掌控的矛盾难以真正调和.美日矛盾使中国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的分量加重,客观上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机遇.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合作化趋势加强,美日两国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与中国搞好关系,得到中国的支持,来应对地区及全球事务.因此,中国应抓住机遇,妥善处理中美、中日关系,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参考文献:[1]聂宏毅,肖铁峰.日美同盟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7(8):39-45.[2]DONALD RUMSF ELD.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 t[R].Washingt on,D.C:Depar tment of Defense,6F ebr uary,2006:30.[3][日]左桥亮.面对美国的优势与中国的崛起日本应实施更加外向的外交[J].论座月刊,2006(4).[4]刘星.试论日美同盟的生命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6):37-46.[5]WH IT E H OUSE.The National Secur ity Str 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0)[EB/OL].ht tp://www./sit es/default/files/rss_viewer/nationa l_securit y_str ategy.pdf.[6]JENNIF ER M.Lind.Pacifism or Passing the Buck?Testing Theor ies of Japanese Securit y Policy[J].International Secur ity,2004,29(2):92-121.[7]封永平.大国崛起的安全困境与中日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5(12):35-40.[8]尚书.美日同盟关系走向[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323-324,362.[9]朱凤岚.21世纪初的日本海洋战略.2008-04-30,htt p:///xueshuwz/showcontent.asp?id=1074.[10]赵葆珉.美日同盟的裂痕[J].国际观察,2005(6):44-50.Adjustment Variation of US J apan Alliance on China s Diplomatic StrategyZENG Rui rui(English Depar tment of Haibin College,Beijing Jiaotong Univer sity,H uanghua061100,China)Abstr act:After the cold war,the U S Japan alliance has been making adjustment to the change of the in ternational pattern.And now,restraining and encircling China has become the strategic goal of the U S Ja pan alliance.T his certainly offends China s core interests and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China s national security.H owever,because of the interest conflict,the collision of ocean strategy,cultural difference, world pattern and China s development,there are many contradictions in the U S Japan alliance.T here fore,China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appropriately handle Sino US and Sino Japan r elations.Key words:US Japan alliance;strategic interest;Sino U S relation;Sino Japan relation(责任编辑易必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