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枢纽互通立交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最新高速公路枢纽互通立交跨高速施工方案

最新高速公路枢纽互通立交跨高速施工方案
4.1 、跨高速桥梁施工 ............................................................ 15 4.2 、路基拼宽施工 ............................................................... 39 第五章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42 5.1 、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 42 5.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 42 5.3 、应急救援响应行动小组 ................................................. 44 5.4 、应急救援响应及处置基本程序 ...................................... 46 5.5 、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 ............................................. 51 5.6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及通讯 ............................................. 53
1.1 、工程概况
第一章 概述
九梓枢纽互通立交位于定远县境内,起点里程为 K92+270 ,终 点里程为 K94+219 ,其形式为部分苜蓿叶十字型,设计有环形匝道, 互通上跨合徐高速公路,共 8 条匝道,以字母 A、B、C、D、E、F、 G、H 来区分, 2 条接线。九梓互通枢纽立交含 11 座桥梁,其中 6 座桥梁跨越合徐高速,一处上跨合徐高速公路既有天桥拆除。

(整理)互通式立交施工方案

(整理)互通式立交施工方案

青岛至兰洲公路陕西镜壶口至雷家角高公路富线南至雷家角段xxxxxx互通式立交上部结构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一、编制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WDJ 型钢管碗扣脚手架技术条件》二、编制原则1、遵循合同文件的原则。

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信息化管理等目标,使业主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服从业主指令。

三、编制范围青岛至兰洲公路陕西镜壶口至雷家角高公路富线南至雷家角段1. xxxxxx 互通式立交K134+876左线桥:2. xxxxxx 立交主线右幅K134+093大桥:3.xxxxxx 立交EKO +179,226匝道桥:1-1/1418.4 /1491.2采用《5×20》M 预应力应混凝土线浇设满堂支架现浇。

连续和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肋式台,桩基础现浇连续梁全部为单箱单室结构,箱梁高 1.2 m ,顶板宽 m ,底板宽 m ,两侧翼缘长各为 m 。

箱梁纵向预应力束为φj15.24高强度底松弛钢绞线(a b y MP R 1860 ),两端张拉。

现浇连续梁混凝土采用C 号混凝土浇注,支座采用GPZ 系列盆式支座。

根据梁体施工工艺要求,采用布架灵活、搭拆方便、承载力大的WDJ 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搭设。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支架位置放线→支架搭设→支架校验调整→铺设纵横方木→安装支座→安装底模板、侧模板→底模板调平→支架预压→支架及底模调整→绑扎底板、侧板钢筋→安装波纹管→安装内模板→安装端模板→绑扎顶板钢筋→自检、报检→混凝土灌筑→混凝土养护→拆除边模和内模板→预应力张拉→压浆、封堵端头→养护→拆除底模板和支架→桥面铺装防水层及保护层→桥面系安装,见下图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五、支架搭设工程一)、地基放线以两墩中心为准,左右各8米,长35米,在边线上洒上白灰,如下图所示:地基处理边线二)、地基处理方法支架现浇梁施工前,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对搭设支架的场地进行加固处理,支架基础必须具有足够承载力,不得出现不均匀沉降。

某互通立交保通方案

某互通立交保通方案

京珠高速郑漯段改扩建工程XX合同段XX枢纽式互通立交保通方案XX公路机械工程局郑漯高速改扩建工程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一日XX互通立交保通方案一、工程概况XX枢纽互通式立交位于XX市区东南,为京珠国道主干线郑州至漯河段高速公路和日照至南阳国家重点公路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相交所设置的枢纽立交,平面布置为半定向苜蓿叶型,主线(郑漯高速)设计时速为 120公里/小时,匝道设计行车速度为40~70公里/小时,匝道最小半径为80米(内环匝道)。

1、几何设计(1)主线:平面设计:郑漯路主线位于平曲线内,曲线半径R=5500米。

纵面设计:立交区最大纵坡为-0.464%。

最小竖曲线半径:凹型竖曲线半径R=61000米。

横断面设计:①本段主线下穿XX高速公路及两条匝道,XX跨线桥主跨为33+49+33 米连续钢箱梁结构,净跨43.2米,两道匝道桥主跨均为39+57+39米连续钢箱梁结构,净跨分别为35.3米和36米,即匝道桥主跨净跨不满足标准八车道的宽度要求。

考虑到受XX高速上跨桥的限制,在立交范围内主线仅采用简易八车道断面,即在K64+330~K65+650左侧,K64+710~K65+960右侧立交范围内取消硬路肩,并将半幅中央分隔带由1.5米压缩为0.5米,形成35.5米的路基宽度;断面组成形式为中央分隔带1米,左侧路缘带2×0.75米,行车道2×4×3.75米,右侧路缘带2×0.75米;土路肩2×0.75米,穿过净跨35.3米的匝道桥时,可压缩土路肩宽度,以满足35.3米的要求。

其它段落主线路基宽宽42米(设连续式辅助车道段路基宽50米),双向8车道(或10车道)行车道宽度为3.75米;中间带宽4.5米(中央分隔带宽3.0米,路缘带宽2×0.75米);硬路肩3.0米(含路缘带0.5米);土路肩宽0.75米。

②横坡设计:路线左侧:全线采用 1.5%(以路线前进方向左下为正)的正常路拱横坡。

互通立交工程施工方案

互通立交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G4221沪武高速公路博望互通立交工程,位于博望区丹阳镇基趾塘村,连接G4221沪武高速和省道S442。

该项目是博望区首个高速公路出入口,预计2024年7月建成通车。

工程规模较大,施工难度较高,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各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2. 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

三、施工工艺与措施1. 桥梁工程(1)上部结构:采用预制梁板安装,主桥采用RC连续箱梁、PC连续箱梁和PC简支组合箱梁3种结构。

(2)下部结构:采用独柱、双柱、三柱桥墩(或独柱Y形实体墩)及双柱式桥台;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2. 互通立交工程(1)匝道:采用预制梁板安装,设置A、B、D、E、N五个匝道。

(2)收费站:采用钢结构顶棚网架,4进4出共8车道。

(3)排水工程:设置排水沟、检查井等,确保排水畅通。

3. 施工措施(1)施工准备:提前做好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等准备工作。

(2)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4)安全控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四、进度控制1.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施工顺序等。

2. 施工进度跟踪: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五、成本控制1. 施工成本预算: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因素,制定施工成本预算。

2. 施工成本控制:加强施工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材料、人工、机械等费用,确保施工成本在预算范围内。

六、质量控制1.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满足使用要求。

互通立交桥下部施工方案

互通立交桥下部施工方案

互通立交桥下部施工方案1. 引言互通立交桥是道路交通中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它能够实现不同方向的交通互通。

然而,在立交桥的下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材料、施工时间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互通立交桥下部施工方案。

2. 施工方法在互通立交桥下部的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梁安装、桩基施工和基础处理等。

下面将介绍每种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2.1 预制梁安装预制梁安装是互通立交桥下部施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预制梁的尺寸和数量。

2.在施工现场搭建起合适的支撑结构,用于安装和固定预制梁。

3.将预制梁运至施工现场,并使用起重机等设备将其安装到指定位置。

4.调整预制梁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其与设计要求相符。

5.使用螺栓等固定装置将预制梁固定在支撑结构上。

2.2 桩基施工桩基施工是互通立交桥下部施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桩基的类型和数量。

2.在施工现场布置好施工材料和设备,如钢筋、混凝土和桩基钻机等。

3.使用桩基钻机在设计位置钻孔,并根据需要进行土层取样和测试。

4.在孔洞中放入钢筋,并进行混凝土灌注,形成桩基。

5.根据需要,在桩基周围进行土方处理,确保施工安全和稳定性。

2.3 基础处理基础处理是互通立交桥下部施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基础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2.按照设计要求,在基础施工区域进行土方开挖,清除杂物和松散土壤。

3.对基础施工区域进行土壤加固处理,可以采用填充土或注浆等方法。

4.根据需要,对基础施工区域进行排水处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 施工材料在互通立交桥下部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桩基材料等。

这些材料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才能使用。

4. 施工时间互通立交桥下部施工的时间通常由项目进度和交通影响等因素决定。

在确定施工时间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工序、交通状况、施工设备等因素,确保施工进度和安全。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速公路建设也日益活跃,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各地纷纷修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方案不合理而导致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本方案针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方案概述本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2.施工时间和方案设计3.施工流程和措施4.施工中的安全措施5.施工后的清理和管理方案详细介绍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检查相关设备和材料是否齐备•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和相关规定• 建立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并分配相应的职责和任务2. 施工时间和方案设计在确定施工时间和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交通流量和车辆流动情况• 施工的紧急程度• 相关规定和要求在确定施工时间和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说明相应的决策依据。

3. 施工流程和措施施工过程中需要执行以下措施:• 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和工序,明确各个施工阶段及其中的关键环节• 确定相关施工要求和标准,如混凝土强度、现浇混凝土施工等• 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如合理设置施工标志和路障、完成施工后及时清理施工渣土等4. 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在施工中需要执行以下安全措施:• 进行危险源识别和安全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头盔、安全带等• 定期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5. 施工后的清理和管理在施工后需要进行以下清理和管理工作:• 理顺施工现场,如拆除临时设施、清理施工渣土等• 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进行施工总结和反思,及时修正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方案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从施工前到施工后,都考虑到了相关的要素,旨在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合理性。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方案
5. 提高工程质量: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本施工方案将围绕以上工程概况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二、施工组织与人员安排
为确保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施工组织与人员安排:
(1)施工组织:
1. 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
(1)工程概况:
1. 主线改建:对现状高速公路主线进行拓宽改造,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全长约2.5公里。
2. 匝道建设:设置A、B、C、D四条匝道,实现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的互联互通,全长约4.8公里。
3. 桥梁工程:包含一座主线跨线桥和四座匝道桥,全长约1.2公里。
4. 路基工程:新建匝道路基及拓宽主线路基,全长约3.8公里。
五、文明环保施工与风险应急管理
为确保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文明环保与风险防控,以下为文明环保施工与风险应急管理措施:
(1)文明环保施工:
1. 绿色施工:优化施工方案,采用环保型材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 环境保护: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保护,设置防尘、降噪措施,确保施工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6. 质量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2)安全保障:
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
2.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和整改。
4.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施工队伍:
1. 土建施工队伍:负责主线改建、匝道建设、桥梁工程、路基工程等土建施工。

互通立交路基石方施工方案

互通立交路基石方施工方案

互通立交路基石方施工方案一、前言互通立交是当今城市道路交通中最常见的交通设施之一,它通过设置立交桥、立交高架、匝道和连接道,解决了道路交通流量大、交通事故多的问题,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互通立交路基石方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测量,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工程量清单。

2.确认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及地下管线情况,做好地质勘察和地下管线探测工作。

3.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员,并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管理方案。

三、施工流程1.土方开挖(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同时进行人工清理和机械清理,确保开挖面整洁。

(2)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排除地下障碍物,并保持坑底整平。

2.基石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基石的位置和尺寸,进行基石的设置。

基石可以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也可以采用装配式钢构件。

(2)基石的设置需要精确测量和调整,确保基石的位置准确,与立交桥的其他构件相连接。

(3)基石设置好后,进行基石的固定和加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

3.基坑回填(1)基石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的回填。

回填材料可以采用挖掘的土方或者其他地方取得的合适材料。

(2)回填过程中要分层进行,并采取夯实措施,确保基坑回填坚固稳定。

4.施工记录和验收(1)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包括土方开挖、基石施工和基坑回填等各个阶段的施工情况。

(2)施工完成后,进行专业人员的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标志,禁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现场要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3.施工现场要做好防护措施,设立专业警示标志和围栏,避免施工人员和周围行人的伤害。

4.施工现场要备好消防设备,定期检查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五、总结互通立交路基石方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多个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XX高速XX枢纽互通立交施工方案 一、设计文件说明 互通位于XX市西琅镇北侧,连接已建成通车的XX至兴业高速公路,交叉桩号K3+200=XX高速公路K87+220.000,为连接两条高速公路的枢纽式立交。根据地形条件及交通量特点设计采用半定向T型方案。 互通布设在XX市西琅镇白坟垌一带丘陵及台地上,以避免与XX高速六洋水库大桥发生干扰。互通主要受地形、XX高速线位、220KV高压输变电线路等因素控制。立交范围内地形高差较大,地质结构主要为剥蚀丘陵及河流冲积阶地地貌,以花岗岩风化残积粘土混砾砂、砂性土及第四系冲积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等为主。互通范围内植被主要以丘陵坡地的草灌及水田、旱地的农作物为主,不良地质主要为田间淤泥及软土,埋置较浅,一般采用换填处理。 XX高速XX枢纽互通主线设计范围K3+200~K2+200,全长2km,主线平曲线最小半径R=5500m,最大纵坡2.2%。XX高速设计范围K80+372~K80+550,全长2.896725km(断链长2668.725m),主线平曲线最小半径R=2500m,最大纵坡2.89%。 玉林至XX方向远景交通量达到了2800pcu/h,匝道设计速度80km/h,下穿XX高速公路主线,平曲线最小半径R=240m,最大纵坡3.8%。匝道采用22m单向双车道,按双车道出入口布置,并设置辅助车道。 玉林至兴业方向远景交通量为270pcu/h,匝道设计速度55km/h,上跨XX高速公路主线,平曲线最小半径R=220m,最大纵坡4.0%。匝道 2

采用20.5m单向双车道,按单车道出入口布置。 受XX高速接线标高控制,立交填筑路堤较高,需大量借土。立交弃土主要为清除的表土、软土及淤泥。路基边坡防护排水设计除匝道部分水沟尺寸调整外,其他的与主线相同。立交主线及匝道部分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立交区域内防护以植物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绿化为小乔木、灌木为主,以诱导行车视线,立交区内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XX高速XX枢纽互通范围内共设2座互通跨线桥其中2座为上跨分离式立交,现分述如下: 2、XX高速公路XX枢纽互通DK3+394.264跨线桥为D匝道上跨XX高速公路及B匝道设置,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D匝道与XX高速公路交叉桩号DK3+364.764=K87+837.282,交角94°22′35″,桥下XX高速公路路基宽2×24米,净空要求不小于5米;D匝道与B匝道交叉桩号DK3+436.205=BK3+750.098,交角93°39′08″,桥下B匝道路基宽22米,净空要求不小于5米。本桥平面分别位于缓和曲线(起始桩号:DK3+329.024,终止桩号:DK3+330.892,参数A:87.75,左偏)和圆曲线(起始桩号:DK3+330.892,终止桩号:DK3+469.524,半径:220m,左偏)上,纵断面位于R=2000 m的竖曲线上。 桥位区属丘陵地貌,桥位处地貌为山前坡地。桥位处沿桥位线地形稍微起伏,地层由第四系覆盖层和印支期花岗岩组成,桥区未见区域性断裂构造和构造破碎带存在。 全桥共分2联:(27+2×25+27)+(27+25+27),交角90,桥长 3

250.5米;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砼(后张)连续箱梁,桥梁宽度20.5米,桥面净宽9.5米,第一联箱梁跨越XX高速,在XX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处设置桥墩,此处的中央隔离带波型梁钢护栏立柱要求埋设于路面防撞混凝土中,封闭施工时与已通车运营的XX高速公路无干扰。 2、XX高速XX枢纽互通K87+926.837跨线桥 XX高速XX枢纽互通K87+926.837跨线桥为B匝道下穿XX高速公路主线设置,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B匝道与XX高速公路交叉桩号K87+926.852=BK3+843.052,交角222°43′58″,桥下B匝道路基宽22米,净空要求不小于5米。本桥平面位于A=2000的左偏缓和曲线上,纵断面纵坡-0. 4%。 桥位区属丘陵地貌,桥位处于山前坡地,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地形稍微起伏。据地表调查和钻探揭示,桥位处地层由第四系覆盖层和印支期花岗层:中风化花岗岩:褐灰色夹灰白色、褐黄色、灰色,粗粒结构,块状结构,岩石裂隙较发育,钻进较平稳,岩芯多呈短~中柱状,少量块状。 本桥上构采用3-2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交角220,桥长66.0m,桥梁净宽为2×22.5m。下构桥台为柱式台、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墩台均采用桩基础。本桥上构均按等梁长预制。 二、拟采用的施工方案及步骤 2、初步方案 XX高速公路XX枢纽互通DK3+394.264跨线桥为D匝道上跨XX 4

高速公路及B匝道设置, XX高速公路XX枢纽互通K87+926.837跨线桥为B匝道下穿XX高速公路主线设置,且XX高速公路在收费营运中。 我部在取得XX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同意后,拟计划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利用XX高速主线及硬路肩,进行四条匝道与XX高速主线连接及XX高速路面加宽工作;第二部分,在2896.7m的施工范围内2268.725m实施全封闭,运营通行车辆改走枢纽互通的C、A匝道连接线和B、D匝道连接线,并按XX高速公路管理处路政大队的要求连接线路面标准与匝道采用同等标准。期间按XX高速路政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警示牌、减速带及隔离带,用以XX高速公路安全正常运行。 2、施工步骤 (2)第一部分计划80天完成:施工段边护栏波形梁、刺铁丝隔离栅及相接路面板拆除→加宽段通道、涵洞施工及土方填筑→XX高速路匝道连接段及渐变段加宽路面施工。 (2)第二部分计划240天完成:封闭XX高速主线→破除路面板→2K87+926.85桥及DK3+394.264桥施工(除2#墩在XX高速中央隔离带中,其余桩基已完成)→解除封闭。

三、交通封闭导流方案及安全措施 2、拟计划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利用XX高速主线紧急停车带及硬路肩进行四条匝道与XX高速主线相接和XX高速路面加宽工作; 5

第二部分,在2896.7m的施工范围内2268.725m实施全封闭。期间按XX高速路政大队的要求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警示牌、减速牌及并道牌,用以XX高速公路安全的正常运行。 2、工程特点 XX高速公路现况为双向四车道加硬路肩,每侧主路宽22.75米,中央分隔带宽3米,道路两侧土路肩0.75米。现状的XX高速公路车流量很小,在XX段的XX至兴业高速公路施工段的车流量,我部已做了连续5天的统计,早6:00-晚8:00的平均流量为39辆/时,其中高峰流量为早7:00-8:00,下午5:00-6:30,夜间22:00后车流量每小时不过25辆。 3、交通安全组织原则 交通安全组织方案按照“严禁堵塞、减少干扰、确保畅通、经济合理”的总方针编制。 ○2具体原则如下: a、施工路段前后设置明显醒目的交通指示牌。 b、为尽量减少施工与交通问题干扰,在施工范围实行施工区与交通区分开,施工区采用锥形反光桶及水马隔离,力求作到互不干涉,同时,当施工与正常交通有冲突时,要先服从交通、后安排施工。 ○2组织与管理 为使工程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组织工作管理落实责任到人,拟成立XX高速№2标交通安全协调管理小组、应急救险小分队等(见交通安全领导小组表)。 6

交通安全协调小组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工程实施期间全过程的交通安全方面的组织与管理。审批交通安全措施方案的实施,与交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等。 在施工期间,项目主管部门要进行全过程监督,项目实施部门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小组和值勤小组要坚守岗位、加强巡逻、快速反应、及时处理违章违规及事故案件,保障交通安全秩序,加强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及XX高速公路公司的联系与协调,加强施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坚决杜绝野蛮施工。 4、交通组织方案 ○2导流顺序

(2)XX枢纽互通立交道路渐变加宽段施工需占用现状XX高速公路K80+420~K82+200段右侧、K80+275~2K87+635段左侧、2K80+248~2K80+490段右侧、2K80+222~2K80+490段左侧路段硬路肩及紧急停车带,具体实施交通导流顺序为:

2011年7月2日封闭XX高速上述路段硬路肩及紧急停车带,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牌,在施工路段采用锥形反光桶,每2米一个,在锥形反光桶上安装夜间警示灯三盏;锥形反光桶后放置一排水马。 (2)2011年9月20日封闭XX高速,兴业至XX方向封闭点设置于2K80+390处,解除封闭点设置于K80+856.234处;XX至兴业方向封闭点设置于K80+800处,解除封闭点设置于2K80+400处。封闭路段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警示牌及交通导向牌。 a、兴业至XX方向车辆由2K80+390即XX互通CK3+000处进入C匝 7

道,经CK3+222.428与AK3+682.280间设置的长546.983m、临时连接线道路进入A匝道,并于A匝道终点=K80+856.234处返回XX高速主线。 b、XX至兴业方向车辆由K80+800即XX互通BK3+000处进入B匝道,经BK3+322.852与DK3+792.265间设置的长777.495m、临时连接线道路进入D匝道,并于D匝道终点=2K80+400处返回XX高速主线。 ○2交通标志标牌的设置

XX枢纽互通立交渐变加宽段施工占用现状XX高速公路较少,为减少占用时间,拟定为两侧同时施工。施工期间沿现状XX高速公路两侧K80+272~2K80+500段范围内的施工段行车道标线,放置反光水马,间距2米。同时按规范规定设置必要的临时标志(预告、限速、警告、指向等)、标线,确保交通安全。具体做法为:在距离施工地点2.6公里、0.8公里、0.3公里中央隔离带处设置“前方道路施工”的道路施工预告牌;在距离施工地点0.3公里中央隔离带处设置“道路施工”警示牌;在距离施工路段前300米处设施“右道封闭”的道路标志牌;在施工围蔽迎车道的醒目位置悬挂交通警示灯,以防夜间车辆撞击施工围蔽;同时在中央隔离带位置分别设置60km/h的限速标志牌,以提醒司机进入道路施工区域,注意减速行驶。(详见附图一《XX高速XX枢纽互通交通疏导匝道连接平面示意图》)。 ○3施工机械及人员的管理

施工期间紧紧围绕“安全第一”、 “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XX高速公路加宽段施工顺利建设为目标,着力解决工程建设中的交通突出问题,加快工程施工建设的工程进度,依靠科学管理保障交通畅通。努力推行文明施工、法制交通、科技交通,塑造本工程项目的良好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