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酚
多酚沉淀法提取

多酚沉淀法提取
多酚沉淀法提取植物多酚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用水溶液将植物多酚成分溶解出来。
2. 在一定的pH条件下,使多酚类物质与Al3+、Zn2+、Hg2+、Ca2+、Mg2+、Fe3+等金属离子产生络合沉淀。
3. 将沉淀离心分离出来后,加酸转溶。
4. 最后用有机溶剂抽提出多酚物质。
大量的实验结果均证明,沉淀法萃取植物多酚提取率可达到10-15%,有效成分含量在90%之上。
相比与溶剂萃取法,沉淀法所使用的溶剂含量少,所需提取设备、工艺简单,生产操作安全,并且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植物多酚产品,因此应用较广。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沉淀法提取过程中,由于提取过程耗费时间较长,植物多酚易被氧化遭受破坏,并且沉淀过程中残留的一些重金属离子对产品的安全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此外,关于超声波提取植物多酚的方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热效应和机械作用,在一定的提取温度和时间控制下,选用合适的超声波功率,对植物多酚类成分进行提取。
植物多酚和维生素k2

植物多酚和维生素k2植物多酚和维生素K2是两种常见的营养物质,它们在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分别介绍植物多酚和维生素K2的作用、来源以及对健康的益处。
一、植物多酚植物多酚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们可以分为类黄酮、黄酮、黄酮醇等多个亚类。
植物多酚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茶叶和坚果中。
植物多酚的主要作用是抗氧化。
由于日常饮食中摄入的氧自由基的增加,人体需要抗氧化物质来中和这些自由基,以维持身体健康。
植物多酚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人体的损害。
此外,植物多酚还具有抗炎、抗血栓、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效。
二、维生素K2维生素K2是维生素K家族中的一员,它在人体内主要起到促进凝血和骨骼健康的作用。
维生素K2可以分为MK-4和MK-7两种亚型,其中MK-7的吸收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
维生素K2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它在肝脏中合成凝血因子,使血液在受伤部位迅速凝结,起到止血作用。
此外,维生素K2还能激活骨骼中的蛋白质骨钙素,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形成,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植物多酚和维生素K2在人体健康中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研究表明,植物多酚可以提高维生素K的吸收效果,增强维生素K的活性。
这意味着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足够的植物多酚,有助于提高维生素K2的效果。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通过摄入富含植物多酚的食物来补充这两种营养物质。
例如,蓝莓、红葡萄酒、黑巧克力等水果和食物富含植物多酚;而维生素K2主要存在于发酵食品中,如奶酪、酸奶、纳豆等。
植物多酚和维生素K2在人体健康中的益处不可忽视。
适量摄入植物多酚可以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而足够的维生素K2摄入可以维护血液凝固功能和骨骼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植物多酚和维生素K2,以保持身体健康。
总结起来,植物多酚和维生素K2是两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
化妆品中植物多酚的功效研究

化妆品中植物多酚的功效研究在当今的化妆品市场中,植物多酚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成分。
植物多酚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等部位,具有多种独特的功效,为肌肤带来了显著的益处。
植物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堪称其最为重要的特性之一。
我们的肌肤时刻面临着来自内外环境的氧化压力,例如紫外线辐射、空气污染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这些都会导致自由基的产生。
自由基就像一群“捣蛋分子”,它们会攻击肌肤细胞,破坏细胞结构,加速肌肤的衰老进程。
而植物多酚则能挺身而出,像英勇的“卫士”一样,与自由基展开激烈的“战斗”,将其清除或中和,从而保护肌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常见的富含植物多酚的植物有葡萄籽、绿茶、石榴等。
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就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多酚。
它能够穿越肌肤屏障,深入细胞内部,发挥其抗氧化的魔力,减少肌肤的氧化应激,预防皱纹和色斑的形成。
绿茶中的茶多酚同样具有出色的抗氧化能力,能够帮助肌肤抵御紫外线的伤害,减少炎症反应,使肌肤保持健康状态。
石榴中的多酚类物质则有助于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让肌肤焕发出自然的光彩。
植物多酚还具有出色的抗炎功效。
当肌肤受到外界刺激时,容易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
植物多酚能够调节炎症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舒缓肌肤。
例如,从金缕梅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就被广泛应用于具有抗炎舒缓功效的化妆品中,能够有效缓解肌肤敏感和不适。
此外,植物多酚在保湿方面也表现不俗。
它们能够增强肌肤的屏障功能,提高肌肤的锁水能力。
通过促进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合成,植物多酚可以改善肌肤的水分含量,使肌肤保持水润饱满。
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还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增加肌肤表面的水分含量,为肌肤带来即时的保湿效果。
在美白方面,植物多酚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
同时,植物多酚还能够分解已经形成的黑色素团块,减轻色斑的颜色和面积。
像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黄酮,就是一种具有显著美白效果的植物多酚,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美白化妆品中。
植物多酚简介

水解单宁
没食子酸(Gallic acid)
鞣花酸(Ellagic acid)
水解单宁(hydrolytictannin)
原花青素
n=2-4 低聚原花青素( OPC ) n ≥5 高聚原花青素( PPC)
OPC是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抗氧化剂!
植物多酚的检测方法
总酚:
福林酚法(Folin-Ciocalteu) 普鲁士蓝法 酒石酸亚铁法 正丁醇-盐酸 香草醛-盐酸
几种多酚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茶多酚
茶多酚简称TP(Tea Polyphenols)。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类、酚酸类等。 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
茶多酚含量:绿茶>乌龙茶>红茶,绿茶茶多酚含量最高,为茶叶干重的15%-25%。 淡黄色至茶褐色的粉末或晶体,易溶于温水、乙醇、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 微溶于油脂,不溶于氯仿及苯等有机溶剂,有吸湿性,耐热性好。 茶多酚有较好的耐酸性,在PH值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光照或PH值大于8时易氧化聚合。
来源于虎杖、葡萄中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 反式生物活性强于顺式 抗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苹果多酚
主要成分:绿原酸为主的酚羧酸类约占25%,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 子酸等单体约占15%,根皮苷、根皮素、对香豆酸、二氢查耳酮、槲皮 苷等约占10%,原花青素类约占50%。
棕红色粉末, 20%的水溶液呈红褐色。 具有苹果风味,苦味仅为茶多酚的 1/3~1/5。 易溶于水(是茶多酚的10倍)和乙醇。 稳定性好(pH=2-10),粉末产品室温下可保持一年。 原花青素以OPC为主。
阿魏酸
绿原酸
类黄酮
黄酮类、黄酮醇类、黄烷醇类、二氢黄酮类、异黄酮类、花色素类、查尔酮类等。
化妆品中植物多酚的应用与效果

化妆品中植物多酚的应用与效果在当今的化妆品市场中,植物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活性成分,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植物多酚具有多种独特的性质和功效,为化妆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创新。
植物多酚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具有多个酚羟基结构。
常见的植物多酚包括茶多酚、葡萄多酚、蓝莓多酚等,这些多酚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各自具有独特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植物多酚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抗氧化方面。
我们都知道,氧化应激是导致皮肤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由基的产生会损害皮肤细胞,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出现皱纹和色斑。
而植物多酚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中和自由基,保护皮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比如茶多酚,它能够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延缓皮肤的衰老过程。
除了抗氧化,植物多酚还具有抗炎作用。
皮肤炎症会引起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长期的炎症还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植物多酚能够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使皮肤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
例如,从葡萄籽中提取的葡萄多酚,就被证明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能够舒缓敏感肌肤,减轻炎症引起的皮肤问题。
在美白方面,植物多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植物多酚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从而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比如,从熊果叶中提取的熊果苷就是一种多酚类物质,它能够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的合成,使肌肤变得更加白皙透亮。
另外,植物多酚对于皮肤保湿也有一定的帮助。
它们能够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提高皮肤的保水能力,使皮肤保持水润光滑。
比如,橄榄叶中的多酚成分能够增加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改善皮肤的干燥状况。
在实际的化妆品配方中,植物多酚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
它们可以以提取物的形式直接添加到化妆品中,也可以通过化学修饰或包裹技术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此外,不同的植物多酚还可以进行复配,以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护肤效果。
然而,植物多酚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也并非一帆风顺。
植物多酚提取方法

精品整理
植物多酚提取方法
植物多酚又称植物单宁,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的皮、根、叶、壳和果肉中,是植物体内的复杂酚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元酚羟基结构。
植物多酚的研究始于18世纪末,大量文献报道表明,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性、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辐射、抑制心血管疾病以及降血脂血糖等生物活性。
目前,植物多酚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营养、保健等相关领域,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植物多酚的研究与应用需要以多酚的提取分离技术为基础,因此,植物多酚的有效提取分离工艺以及分析方法亦是多酚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本文主要概述了近些年植物多酚提取其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有关植物多酚的研究一直被视为一大热点,植物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对植物多酚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的前提是植物多酚的高效率提取分离技术。
植物多酚的提取
中药的研究与应用的第一步操作就是中药的提取。
植物多酚的提取方法一般分为传统提取方法与新型提取方法。
其中,传统提取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有机溶剂法以及回流提取法等,这些方法往往提取效果不佳,存在目的成分含量低、杂质多、影响药效等缺点;新型提取方法包括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与传统提取法相比较,这些膜分离提取技术具有目的成分纯度高、收率高、节能等优点。
化妆品中植物多酚的功效与应用研究与探讨

化妆品中植物多酚的功效与应用研究与探讨在当今的化妆品市场中,植物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活性成分,正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植物多酚具有多种显著的功效,为肌肤带来了诸多益处。
一、植物多酚的概述植物多酚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多元酚结构的次生代谢产物。
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抵御外界环境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富含植物多酚的植物包括葡萄、绿茶、石榴、蓝莓等。
二、植物多酚在化妆品中的功效1、抗氧化作用抗氧化是植物多酚在化妆品中最为突出的功效之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肌肤不断受到来自内外部的氧化压力,如紫外线辐射、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这些都会导致自由基的产生。
自由基会攻击皮肤细胞中的蛋白质、脂质和 DNA,从而引发肌肤的老化问题,如皱纹、松弛、色斑等。
植物多酚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有效地中和自由基,保护肌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延缓肌肤的衰老进程。
2、抗炎作用炎症反应是许多肌肤问题的根源,如痘痘、敏感肌肤、红斑等。
植物多酚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舒缓肌肤,使肌肤恢复平静和健康。
3、美白作用植物多酚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来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从而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同时,它们还能够帮助分解已经形成的黑色素,使肌肤变得更加白皙和均匀。
4、保湿作用植物多酚能够增强肌肤的保湿能力,提高肌肤的水分含量。
它们可以与水分子结合,形成保湿膜,防止水分的流失,使肌肤保持水润和柔软。
5、抗皱作用除了抗氧化作用间接对抗皱纹的形成外,植物多酚还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肌肤的弹性和紧致度,减少皱纹的出现。
三、植物多酚在化妆品中的应用1、护肤品在各类护肤品中,如面霜、乳液、精华液等,植物多酚被广泛添加。
例如,以葡萄多酚为主要成分的护肤品,能够提供强大的抗氧化保护,预防肌肤老化;绿茶多酚则常用于控油和抗炎的护肤品中,适合油性和痘痘肌肤。
2、洁面产品一些洁面产品中也添加了植物多酚,在清洁肌肤的同时,发挥其抗氧化和抗炎的功效,减少清洁过程对肌肤的刺激。
植物中的多酚合成途径研究

植物中的多酚合成途径研究植物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繁衍离不开自身的代谢。
代谢过程中的多酚合成是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多酚化合物也是植物中的一类重要二次代谢产物,它们在生物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一、多酚的定义和分类多酚化合物是指具有多个羟基和/或多个酚基的一类化合物,可被进一步分为单体型多酚和聚合型多酚。
前者包括黄酮、异黄酮、花青素、儿茶素等,后者指具有结构多样性、聚合为高分子的多酚。
二、多酚的生物合成途径多酚合成途径目前尚无统一的理论,但已经确定的是,多酚的生物合成过程包括多酚前体化合物的合成、聚合及表观调控等多环节。
其中,多酚合成受到外部和内部因素的调控,并且具有生理学和环境适应性的差异性。
(一)黄酮和异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黄酮和异黄酮是植物中的常见黄色、淡黄色和白色颜色素,能保护植物免于紫外线伤害、逆境胁迫和微生物感染。
目前已经确定的黄酮和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包含酪氨酸途径和甘氨酸途径两条途径。
(二)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花青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具有很高的营养和医学价值。
目前已经确定的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包含分支途径和桥酚途径两种途径。
(三)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儿茶素是植物中主要的单体型多酚之一,广泛分布于茶叶、漆树等植物中。
它们是众所周知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目前,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由苏芳酸途径和黄酮酸途径两种途径组合而成。
(四)聚合型多酚的生物合成途径聚合型多酚可以来源于植物中单体型多酚的聚合,也可以来源于苯类化合物的聚合。
其中,最为常见的聚合型多酚是花青素和类脂酰花青素。
三、多酚合成的调控机制多酚和多酚前体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受到了复杂的外部信号和内部调控网络的影响。
其中,关键的代表性调控因子主要包括转录因子、生长素、激素、蛋白激酶等。
此外,外界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等环境因素对多酚合成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多酚的功效
食工1392班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种功能因子基料的开发,在国内外市场上,多酚类物质与心脑血管疾病、组织和人体的衰老、过多自由基的消除、癌症,以及其他身体功能等都密切有关,它们与维生素、无机盐有着许多类似的地方,这类物质都来自于天然植物,基本上不存在毒副作用。
于是,多酚类物质成为了科学家的研究重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关键词]:多酚、抗氧化、抗肿瘤
多酚类化合物,是指分子结构中有若干个酚性羟基的植物成分的总称,包括苯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不少制品已列入天然抗氧化剂范畴,是优良的氢或电子的给予体,对能产生过氧化作用而导致结构和功能损伤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等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植物多酚又名植物单宁,为植物体内的复杂酚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在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它具有多酚是在植物性食物中发现的、具有潜在促进健康作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植物多酚有茶多酚、葡萄多酚、苹果多酚、柑橘多酚等,这些植物多酚具有抗癌、抗衰老、抗菌、抑制胆固醇升高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以下是常见几类植物多酚及其相关功效:
一、茶多酚
茶多酚,又名维多酚,为一种稠环芳香烃,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茶多酚的生理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抗氧活性:茶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达到90%,优于常用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
据日本奥田教授的试验,其主体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脂肪的抗氧化作用为维生素E的16.5倍。
2、抗肿瘤作用:茶多酚在活体外表现为抗突变作用,能抑制啮齿类动物由致癌物引发的皮肤、肺、前胃、食道、十二指肠、结肠和直肠肿瘤等。
茶多酚抑制肿瘤的机理主要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阻断致癌物的形成和抑制机体内的代谢转化;抑制具有促癌作用的酶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DNA的生物合成。
3、保护心血管作用:茶多酚有明显的降血清TC/LDL-C和升高HDL-C的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过氧化物脂质,有抗脂质过氧化和延迟脂褐质生成的作用。
可加强SOD和GSH-Px活性,对细胞膜和细胞器有保护作用。
消防茶叶多酚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抗凝、促纤溶及控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等,对动脉粥硬化有独特的抑制效果。
4、防龋固齿和清除口臭的作用: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杀死在齿缝中存在的乳酸菌及其他龋齿细菌,具有抑制葡萄糖聚合酶活性的作用,使葡萄糖不能在菌表聚合,这样病菌就不能在牙上着床,使龋齿形成的过程中断。
残留于齿缝中的
蛋白质食物成为腐败细菌增殖的基质,茶多酚可以杀死此类细菌,因此表现有清除口臭的作用。
5、、助消化作用:茶多酚可以增强消化道的蠕动,因而也就有助于食物的消化,预防消化器官疾病的发生。
另外,茶多酚化合物可以薄膜状态附着在胃的伤口上,而对溃疡创面起到保护作用。
茶多酚对胃、肝、肾履行着独特的化学净化作用。
茶叶多酚还有降血糖、消炎、止泻、抗血栓、调节甲状腺、防辐射、防止脑中风和抗血液凝固等作用。
二、葡多酚
葡多酚是一种植物多酚类活性物质,能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它广泛存在于葡萄籽、葡萄皮与果汁中。
这类多酚由表儿茶酸等酚酸类、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醇类和缩聚单宁等物质组成,其中以原花色苷的含量最为丰富,可以达到80%~85%,其他成分如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次之,大约为5%,葡多酚中各种成分含量的差异,使得它的颜色呈深玫瑰色至浅棕红色不等。
在葡萄籽与葡萄皮中,葡多酚的含量较高,有资料表明,红葡萄的果皮中,多酚含量可达25%~50%,种籽中则可达50%~70%。
所以现在国内外研究使用的葡多酚一般从葡萄籽中提取。
葡多酚的生理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抗氧化性:能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而有助于防止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由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而导致LDL性质的改变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氧化作用影响到LDL的载脂蛋白,改变了LDL 的生理化学和生物活性性质,因此,被氧化的LDL失去了被特定的受纳体识别的性质,不能进行正常的分解代谢。
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能够保护LDL颗粒不发生形态的改变,从而保证了LDL正常的代谢。
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物质能保护LDL上与细胞膜结合的特定位点上的氨基酸残基。
因此,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能够抑制LDL的氧化,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2 抗癌作用: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与动物试验表明,葡多酚能阻止和抑制癌症的发生。
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抗诱变因素,葡多酚能使致癌物毒性降低或消失,它还能通过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癌症的发展,对癌症发展的3个阶段具有抑制作用。
3、降血脂的作用:葡多酚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血小板聚集作用(这两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因素),抗氧化活力与葡多酚含量有相关性。
红酒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作用正是由于其含有的多酚成分决定,红酒中葡多酚在保护LDL氧化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
地中海地区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饮用葡萄酒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葡多酚还有抗辐射及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三、苹果多酚
苹果多酚是苹果中所含多元酚类物质的通称。
苹果多酚中含有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苹果缩合丹宁、根皮甙、根皮素、花青素等。
其中苹果缩合丹宁约占多元酚总含量的一半。
苹果多酚的生理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龋齿作用:苹果多酚能防止牙垢的形成,因此,它对预防龋齿非常有效。
其主要抗龋齿成分是苹果缩合丹宁;
2、抗氧化作用:苹果多酚的抗氧化性能超过茶多酚。
苹果缩合丹宁还具有
自由基清除剂的作用,因而具有抗衰老的功能;
3、抗突变及抗癌作用:苹果缩合丹宁的抗突变作用强,是苹果多酚抗突变作用的主要成分,苹果多酚对苯并芘等致癌物的致癌性也起抑制作用;
4、抑制血压上升作用:苹果多酚可防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物质;
5、预防过敏反应、抗肿瘤、阻碍紫外线吸收等生理功能,因此可用于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的制造。
四、柑橘多酚
柑橘多酚又名柑橘复方多酚,柑橘多酚是柑橘类水果红柳橙、葡萄柚、柳橙的天然水果萃取物,经独特萃取技术所制得,含有60%以上的多酚物质,活性成分及含量占总多酚60-90%,总黄酮10-20%,咖啡因1-4%。
柑橘类特别是柑橘外皮中含大量多酚橙皮苷。
柑橘多酚具有促进脂肪燃烧、降低体重、减少体脂肪等功效。
随着科学家们对植物多酚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植物多酚被挖掘出来,植物多酚的各种功效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
植物多酚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对未来食品的加工,保健品的制作以及医学研究都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周才琼,周玉林等,食品营养学第二版,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96~97
[2]张炳文,郝征红,健康食品资源营养与功能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30~34
[3]周志钦,柑橘果品营养学,科学出版社,2012,69~75
[4]石碧,植物多酚,科学出版社,2000
[5]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