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歌 曲《欢乐颂》 课件
2024年六年级欢乐颂音乐教案

2024年六年级欢乐颂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第四章《多彩的音乐世界》中的《欢乐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掌握音乐的基本节奏,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理解其音乐内涵,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复杂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能熟练演唱《欢乐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欢乐颂》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1)介绍《欢乐颂》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历史渊源。
(2)分析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发音和呼吸。
(3)示范演唱《欢乐颂》,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跟唱《欢乐颂》,注意音准和节奏。
(2)小组合作,练习合唱《欢乐颂》。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欢乐颂》2. 内容:(1)创作背景(2)旋律特点(3)歌词要点(4)节奏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欢乐颂》,并记录自己的演唱感受。
2.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出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如《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2)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复杂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2. 例题讲解: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呼吸。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我的音乐网页演奏欢乐颂》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我的音乐网页演奏欢乐颂》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用竖笛吹奏《欢乐颂》
教学目标:
1、用竖笛吹奏《欢乐颂》。
2、可以完成简单双声部合奏。
3、让学生尝试创编二声部旋律。
教学重点:
用竖笛演奏《欢乐颂》
教学难点:
学生按要求创编而声部旋律,并与他人合作完成演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竖笛
教学过程:
一、竖笛基础练习
1、长音音阶练习
上行1~高音2 下行高音2~1 每个音8拍(视学生气息状态,最多2遍)
2、指法反应练习
师:柯达伊手势指挥
生:反应出正确的竖笛指法
5 1
6 4 3 1 2 5 1 6
7 高
1 高
2 高1
(两遍第一遍每个音4拍
第二遍每个音2拍)
二、导入。
小学音乐课件PPT

舞台礼仪
教授学生在舞台上应有的礼仪和举止,如如何鞠躬致谢、 与观众互动等。
服装道具
介绍如何选择和搭配适合的服装和道具,增强舞台效果。
06
课堂互动环节
提问回答环节
提问设计
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富 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 题。
鼓励参与
邀请学生主动回答问题 ,并给予积极反馈。
03
乐器介绍及演奏方法
弦乐器:吉他、小提琴等
吉他
介绍吉他的结构、种类及音色特 点,演示正确的持琴姿势、手指 摆放及拨弦方法,带领学生练习 简单的吉他弹唱。
小提琴
介绍小提琴的结构、种类及音色 特点,演示正确的持琴姿势、运 弓方法及按弦技巧,带领学生练 习基础的小提琴曲目。
管乐器:长笛、萨克斯风等
歌曲风格
了解不同歌曲的风格,如儿歌、 民谣、流行歌曲等。
演唱风格
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如甜美、清新、激情等。
合唱与独唱表演
合唱技巧
学习合唱中的声部配合、节奏把握和音量控制等 技巧。
独唱表演
培养学生独唱能力,如舞台表现力、自信心和互 动性等。
表演形式
尝试多种表演形式,如小组唱、对唱、联唱等, 丰富表演内容。
音阶与音域
音阶概念
音阶是按照高低次序排列 的一组音,通常以简谱或 五线谱表示。
音域划分
人声及乐器的音域范围, 包括女高音、男高音、中 音、男低音等。
音阶练习
通过模唱、乐器演奏等方 式,熟悉各种音阶。
音乐术语
速度术语
表情术语
慢板、行板、快板等,用以描述乐曲 的演奏速度。
优美地、活泼地、悲伤地等,用以传 达乐曲的情感表现。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欣赏《欢乐颂》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欢乐颂》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欢乐颂》这一课是第一单元第二首作品,这是一节欣赏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第四乐章分三个部分,《欢乐颂》是它的第二部分,这是一部宏大的合唱作品,演唱形式有领唱、重唱、合唱,通过多次主题的变奏来渲染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颂扬了和平、友爱的境界。
歌曲的旋律十分简朴,贝多芬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几乎只用了1、2、3、4、5五个音和一种音符──四分音符)就营造出了如此庄严、宏伟的效果。
这首歌曲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教育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快乐时光,珍爱我们的祖国,拒绝战争、期盼和平,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储备和音乐欣赏能力,但是学生平时接触古典音乐比较少,对这首作品并不熟悉,虽然这首歌曲篇幅很短,节奏旋律简单,但在理解歌曲内涵、表现歌曲意境上确有难度,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对他们心灵的净化起到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作品,了解贝多芬的生平,能背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发现、对比、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特点,通过不同的音乐要素的对比,启发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音乐要素的作用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学习贝多芬乐观、积极、不畏磨难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以及音乐要素,感悟歌曲表达的精神。
教学难点:分析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的不同音乐形象和情感,来感受音乐家表达“人类团结成兄弟”。
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欣赏《献给爱丽斯》《命运交响曲》片段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大家先欣赏乐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教师播放乐曲:《献给爱丽斯》《命运交响曲》片段。
提问:这两首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生:第一首旋律优美、第二首惊慌、悲愤。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7课《欢乐颂》教学设计

《欢乐颂》教学课例实录【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欢乐颂》【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理解多元文化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感受与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上的表现,让学生参与音乐、表演音乐。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中的人声合唱主题乐段,在全世界流传甚广。
歌曲的结构为有再现的二段式,第二段重复一次,包含了多种演唱形式,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势辉煌,是人生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也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巅峰之作。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五年的课堂音乐欣赏训练,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可以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表现情感等要素进行较准确的分析。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欢乐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贝多芬在逆境中积极乐观,追求理想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主要采用了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练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并通过欣赏、学唱、分析、表现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从而净化心灵,以利于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知识与技能:准确演唱歌曲,领会演唱形式、节奏、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乐曲。
【教学重点】重点 1.复习辨别人声类别及演唱形式。
2.演唱并分析欢乐颂。
难点了解贝多芬生平及《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教学难点】1.歌曲中跨小节切分音的正确演唱。
2.分辨重唱部分各声部依次进入的顺序。
【教学策略】游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欣赏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课前音乐:师演唱歌曲。
2.复习人声分类。
3.复习演唱形式的种类。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提前复习与巩固人声的分类、演唱形式,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歌教学1.初听音乐:聆听合唱作品《欢乐颂》,在聆听感受音乐时,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演唱形式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2.复听音乐,检验答案。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爱满人间欣赏欢乐颂》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5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爱满人间欣赏欢乐颂》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欢乐颂》
课型:唱歌、欣赏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小学生学会控制音量,能用自然声唱出歌曲的欢乐、轻巧、连贯等不同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认识力度记号,反复记号。
2、训练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声音唱好颂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欢乐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贝多芬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解放的斗争意志,了解贝多芬伟大而崇高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贝多芬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掌握《欢乐颂》的节奏、音准及演唱风格。
教学方法:
音乐情境导入——启发——讲解——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教学中还运用情景教学法、闭目聆听教学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教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音乐课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老师带给大家的音乐,感受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播放《步步高》、《江河水》、《保卫黄河》、《春节序曲》。
(说一说这几段音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感情)。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我的音乐网页演奏欢乐颂》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我的音乐网页演奏欢乐颂》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欢乐颂》演奏(口风琴)
设计理念:
为在我校进一步推进口风琴进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这节口风琴合奏课希望能提高学生的演奏兴趣,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中能体现民主、平等、参与、和谐的教学理念。
教材分析:本乐曲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第四乐章分三个部分,《欢乐颂》是它的第二部分,歌曲的旋律十分简朴。
贝多芬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几乎只用了1、2、3、4、5五个音和一种音符──四分音符)就营造出了如此庄严、宏伟的效果。
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习掌握缩指法的弹奏方法。
2、过程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吹奏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在口风琴演奏的创编中,能体验多种形式演奏的快乐。
3、情感态度:借助媒体观看演奏家们的精彩演奏,启发学生热爱音乐及口风琴演奏,并培养学生把欢乐奉献给别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高雅艺术歌曲的崇敬和喜爱之情。
2、口风琴演奏多形式的创编。
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听歌曲《铃儿响叮当》,练习手指操。
2、练习气息(急吸缓呼)。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欢乐颂》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欢乐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的和谐美,初步学习二声部合唱。
2、引导小学生学会操纵音量,能用自然声唱出歌曲的欢乐、轻巧、连贯等不同的变化。
活动重点:引导小学生感受歌曲的和谐美。
二、活动预备:教学图片、欢乐颂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副图片,我们来观看一下(放图片)〈二〉差不多部分:1、提问小学生图片内容:图片上有什么?(同时让小学学习小鱼游,花开放、白云飘、小鸟飞的动作)。
2、老师依照图片的内容编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观赏一遍,(放录音,同时放图片)。
3、你们听完了歌曲,内心感受如何样?(幼答快乐、轻巧、好听)这首歌曲还有一个专门好听的名字,叫《欢乐颂》。
4、现在我们听着歌曲,让小手跳舞好吗?请小朋友到老师周围来。
(让小学起立,拍手听歌曲,并跟着老师随时走动或转圈),你们听歌曲时听到了什么?(蓝天、白云、太阳、小鸟、小鱼),请小朋友到自己喜爱的地点听歌曲,把听到的做出来好不行?(好)5、请同学们做动作把我们快乐、欢乐的心情表现出来。
6、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我们到座位上休息休息。
7、我们来做游戏好不行?(好)那个游戏的名字叫“对唱”我们先听歌曲是如何样对唱的。
(放图片、录音)歌曲中用一个什么字对唱的?(啦)现在老师唱歌,请小朋友对唱。
(弹琴伴奏)8、现在我们分成两组对唱。
(轮番)9、同学们喜爱唱歌,小动物也喜爱唱歌,你们看是谁来了?谁来告诉老师,小青蛙如何样唱歌、跳舞?(提问个别小学)请小朋友听一听小青蛙如何样唱歌、跳舞?你们想学小青蛙吗?(想)我们戴上小青蛙的头饰一起来唱歌、跳舞。
10、同学们内心有什么感受?(专门快乐)谁想把快乐的模样表现出来。
〈三〉终止部分:带领小学生到操场里观看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