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改革方案及复习备考策略
2021年江苏高考新方案

江苏高考新方案2021年江苏高考新方案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1年江苏高考新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2021新高考模式2018年开始启动,2021年整体实施。
江苏省新高考为“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1”为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选择1门;“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选择2门。
1、选择性考试科目等级转换规则选考科目采取等级分转换模式,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
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具体转换规则和步骤: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
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2、2021起以“院校专业组”方式投档“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
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
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院校专业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与现行的按“院校+专业(类)”填报志愿和录取不同,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
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以“院校专业组”为一个招生单位,按专业(类)进行录取。
2021年江苏高考改革最新政策2021年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不分文理。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1〕10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1〕1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2021年9月13日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及教育部等部委相关文件要求,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16〕9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1.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教育倾向。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统筹规划、稳步实施。
落实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部署,正确处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统筹规划各项教育改革配套工作,协同推进教学、考试、招生、录取和管理等综合改革,保障学校教学秩序,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充分考虑社会接受程度和改革实施的可操作性,积极稳妥、稳步实施。
3.科学选才、多元录取。
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逐步完善多元录取方式,注重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综合性。
2021宁夏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21宁夏高考改革最新方案2021年启动实施区内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积极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考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推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使用。
2021年启动实施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2021年启动实施宁夏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工作,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2022年基本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构建基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入学考试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
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工作。
深化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分值不变,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
深化统一高考外语考试改革。
高考外语考试每年举行两次,一次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时间,另外一次考试时间根据教育部确定的时间安排。
参加年度高考的考生最多可申请参加本年度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作为其本年度高考外语科目考试成绩。
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模式。
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考试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个科目的等级成绩组成,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
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科目要求。
高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科。
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科,即符合报考条件。
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2020-2021年新高考化学命题研究及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三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二、后考纲时代的化学命题及其 趋势
整体情况:2020年新高考化学试题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聚焦新 时代主题,落实全面育人方式改革理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充 分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 和创 新性的有机统一,着力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彰显 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功能。
从入围依据来看,自主招生、综合测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 生 的 申请材料,通常需要竞赛获奖或其他潜质类的成果。而强 基计 划入 围依据主要是高考成绩,少数特别突出的可破格入围 。高考 招生依 据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一、新高考改革及其背 景考生综合成绩=高考成绩xA%+高校综合能力考核成绩xB%
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 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
[核心知识] 气体在冰表面的吸附和溶解;物质的量浓度计 [题眼与关键能算力] 图像观察结果;认知能力、证据识别与推理能 [教与学启示] 如何力获取和加工图像型信息是关
二、后考纲时代的化学命题及其 趋势
特点3:试题命制突出了应用性的考查
今年高考强调学以致用。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今日预告
一 新高考改革及其背景 二 后考纲时代化学命题及趋势 三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复习策略
一、新高考改革及其 背 景 1.“后考纲时代”和高考评价体系
2021届新高考政策 最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1届新高考政策最新高考改革方案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的重点改革,那么2021届新高考改革政策是什么,来看一下!自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
新的高考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自己所想报考的专业来选择相应的学科,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避开自己的弱项,提升自己的升学率。
深化英语考试改革。
增加一次英语考试机会,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英语考试,将成绩最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成绩中。
两次时间,一次是六月份全国统一考试还有一次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安排,平时多关注教育官网动态消息。
上海市、浙江省将执行新高考政策1.上海市(1)实行“3+3”和“6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
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2)上海市高考总分为660分。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均为70分。
)2.浙江省(1)实行“3+3”和“7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三科必考。
一核四层四翼体系下2020-2021届高考英语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重庆 • 全国卷Ⅲ: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 新高考全国卷:山东、海南 • 北京卷 • 天津卷 • 浙江卷 • 上海卷 • 江苏卷
• 英语
• 词汇新考
Modem methods o6f3 tracking polar bear populations have been employed only since
the mid-1980s, and are expensive t6o4 p(eprefroforrmm) consistently over a large area. In recent years some Inuit people in Nunavut h6a5ve(rreeppoortr)tiendcreases in bear sightings around
• 3.出现大量的地道短语和句式。如whispersupport(全国Ⅰ卷),off the hook(全国Ⅱ卷)。
2020/4/12
提点真题:I卷听力
能力要求—提高,难度—增加语言地道、词汇丰富、长对话中有些句子 结构较复杂
Text 3中的“better still(更好的是)”和“a nice little talk(好好聊 一聊)”,Text 10形容海鸟用拟人化的“wandering”,这些均使语 言地道生动。
out a global population of polar bears as much of the range has been p6o2or(lpyoor) studied;
however, biologists calculate that there are about 20,000-25,000 polar bears worldwide.
高考复习备考方案

高考复习备考方案为了提高xx年高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新教学理念,探究教学方法,抓教研,促教改,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结合我校和高三级部教学管理情况的实际,特制订xx年高考备考方案:一、指导思想1、高三级部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激发潜能”的教育理念,坚持“面向高考,科学备考,”的原则,以德育为首,稳定思想,营造氛围,注重研究反思,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托,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视野搞好高三学年度各阶段的复习。
扎实落实培优、辅中、转差的办学方针,坚持文理并重、体音美并举、全面备考的策略。
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推进,让不同类型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
3、克服浮躁情绪,静下来,沉下去,充分调动师生的备考积极性,通力合作,奋力拼搏,以汗水换成果,靠智慧拼质量,尽最大努力使我校明年高考实现新跨越。
二、高考工作目标44高考中,力争完成市县教育局下达的高考任务指标:本一上线突破200人,本二上线突破800人,认真研究xx届学生的特点、各个班级和各个学科组的不同情况,科学分解高考指标,把各个层次的高考目标落实到班级和备课组,把高考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实行目标和奖金挂钩措施。
在目标引领的过程中,学校建立和完善目标监控、激励机制,对目标实现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矫正,以求目标管理效应的最大化。
三、基本情况1、学生情况:xx届高三现有学生1000人,其中应届生900人,往届生100人;总共有20个教学班。
2、教师队伍:本届高三级部共有任课教师60名,其中绝大部分为35岁以下青年教师。
由于新课改的实施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的教师新手多,教学上还需再磨练,经验上还需再积累,对高考动向的把握上还需再精准;由于教师流动及优秀师资的不足,许多教师不得不跨校区、跨年级担任超量的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021年 新高考ii卷 语法填空

2021年新高考II卷语法填空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一、背景与特点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高考英语试卷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2021年的新高考II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该试卷注重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尤其在语法填空部分,对学生在语境中准确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题目概述本次试卷中的语法填空题,总体难度适中,主要涉及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知识点。
题目类型包括句子填空和段落填空,主要测试学生在整体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三、答案及解析1.The retired couple enjoy ___(spend) time in their garden. (答案:spending)2.解析:句子中enjoy后面需要用动名词作宾语,表示“喜欢做某事”。
因此,正确答案为“spending”。
3.I ___(have) my breakfast at 7 o’clock this morning. (答案:had)4.解析:句子中描述的是过去时间“this morning”,且时间状语“at 7 o’clock”暗示了“have breakfast”的动作发生在过去。
因此,需要用过去时态“had”。
5.The library is ___(five) blocks away from here. (答案:five)6.解析:该空位于表语位置,需要填入一个形容词来修饰名词“blocks”。
在此句中,“five”作为形容词表示“五”,符合语法规则。
因此,正确答案为“five”。
7.She ___(not feel) well yesterday, so she stayed at home. (答案:didn’t feel)8.解析: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她昨天不舒服,所以待在家里”,可以判断该句为一般过去时态的否定句,所以需要用到助动词“didn’t”加动词原形“f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