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硫化半钢子午线轮胎欠硫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半钢子午线轮胎胎圈变形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半钢子午线轮胎胎圈变形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姚秀红,高珊珊,李振波,刘 刚(桦林佳通轮胎有限公司,黑龙江牡丹江 157032)摘要: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胎圈变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硫化胶囊固定套高度不合适或上卡盘与钢棱圈配合过紧、启模时活络模花纹块不能及时完全打开和轮胎粘上模、脱下模方式不当、抽真空不当或硫化胶囊粘连、卸胎支臂位置不当以及运输不当均会导致胎圈变形,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后,半钢子午线轮胎胎圈变形废品率由0 12%降至0 01%,胎圈变形废品占总废品比例由22 60%降至2 46%。
关键词:半钢子午线轮胎;胎圈变形;硫化胶囊中图分类号:U463 341+ 6;T Q33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8171(2007)12 0758 02作者简介:姚秀红(1969 ),女,山东高唐人,桦林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半钢子午线轮胎硫化工艺管理工作。
胎圈变形是半钢子午线轮胎较常见的一种外观质量缺陷,会导致轮胎装配困难和胎圈受力分布不均问题,造成无内胎轮胎使用中漏气或轮胎早期损坏。
现根据我公司半钢子午线轮胎实际生产情况及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半钢子午线轮胎胎圈变形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简要介绍如下。
1 原因分析(1)硫化胶囊固定套高度不合适或上卡盘与钢棱圈配合过紧为保护中心机构密封不被破坏,可直接调整与硫化胶囊上卡盘相连接的固定套高度来调节不同规格硫化胶囊的拉伸高度,固定套高度一般为50~200mm 。
对带有活络模操纵水缸的硫化机,上横梁中心孔较小,固定套高度过高,则启模时固定套易被卡住,轮胎上胎圈被硬拉变形;横梁中心孔与中心机构的同轴度偏差过大,即使固定套高度不大,启模时固定套也易被卡住。
硫化胶囊上卡盘与钢棱圈配合过紧也会发生类似情况。
(2)启模时活络模花纹块不能及时完全打开及轮胎粘上模模套与花纹块弓形座之间润滑不好或活络模行程不足,启模时活络模花纹块不能及时完全打开,下模脱离时易将轮胎带起而导致胎圈变形。
半钢子午线轮胎胎趾出边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轮
胎
工
业
21 年第 3 00 O卷
数 。若 成 品 轮 胎 胎 圈 宽 度 比 【 ,大 , 在硫 化 过 程
目前 , 多 轮 胎企 业 在 尝 试 使用 P 环 式 二 很 U 段成 型机 头 ( 图 4 , 成 型 机 头 与 卡盘 式 完 全 见 )该
中, 料 流动 , 不 足 以承 担 时 , 胶 u 多余 的胶 料 肯定
作 者 简 介 : 金 营 ( 8 一 , , 东 聊 城 人 , 庆 骏 鸿 实 业 王 1 1) 男 山 9 肇 有 限 公 司 工 程 师 , 士 , 要 从 事 轮 胎 结 构 、已 设 计 和 技 术 学 主 勇方 管理工作 。
图 2 轮 胎 模 具 钢 菱 豳 曲线
54 6
轮 胎模 具 钢菱 圈宽 度 ( 也 是非 常重 要 的参 u)
根据 不 同的轮胎 规格 , 轮胎 胎趾 出边 有厚 ( 约
2mm 或 以上) 薄 ( 1mm 或 以下 ) 有 的沿 胎 有 约 ,
圈周 向很 长( 1 2 或更 长 ) 有 的很短 ( 5 约 / 周 , 约 ~ l m) 这 主要 是 由 于不 同规格 的模 具 钢 菱 圈 曲 Oc ,
辋 , 胎趾处 轮辋 曲线 斜 角 为 5 。为使 胎 趾 紧 贴 在 。 轮辋, 以保证 轮胎 的气 密性 , 设计 轮胎 模具 钢菱 圈
曲线 时 , 应使 口角 ( 图 2 大 于 5。根 据 有 限元 见 ) 。
分析 软件 对轮 胎受 力模 拟情 况 以及实 际轮胎 使用
情况 , 一般 取 7 2 。 ~ 0。
据 国家统 计局 数据 显 示 ,0 9年我 国汽 车产 20
销 量分 别为 13 9 1 7 . 0万 和 13 4 4 6 . 8万 辆 , 比增 同
半钢氮气硫化施工参数选取及常见外观废品原因分析

G BEAD HEIGHT
A
HEIGHT
E
PB
B
三、氮气硫化施工参数选取
11、硫化后充气压力一般原则: PCR 0.2MPa LTR 0.35MPa LVR 0.35MPa 12、后充气轮辋宽度=标准轮辋宽度+12.7mm 13、硫化后充气时间=2×硫化时间-2min
14、内压曲线:(图中绿色曲线) 内压曲线显示的是检测胶囊内的压力变化,测点在介质回管路上
-0.04 ~-0.02 MPa
动力水压力: 动力风、后充气风: 仪表风压力:
≥2.0 MPa 0.70~0.85 MPa 0.4±0.05MPa
三、氮气硫化施工参数选取
半钢N2硫化步序及每步作用:
外温 17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硫化 蒸汽 蒸汽 蒸汽 N2 N2排 N2 泄露 N2 N2 N2 排 抽真 步序 排凝 排凝 进 进 凝 进 检查 进 进 回收 空 空 硫化 时间 0.1 0.1 4.6 0.8 0.15 1 1 1 X 0.2 0 0.2
三、氮气硫化施工参数选取
3、半钢氮气硫化步序对应的硫化阀状态
硫化阀 蒸汽进 步序 1 步蒸汽排凝 2 步蒸汽排凝 3 步蒸汽进 4 步 N2 进 5 步 N2 排凝 6 步 N2 进 7 步泄漏检查 8 步 N2 进 9 步 N2 进 10 步 N2 回收 11 步排空 12 步抽真空 注: “ ”表示打开,其余为关闭。 N2 排凝 N2 进 蒸汽排凝 N2 回收 主排 抽真空
二、氮气硫化优点
1、 N2是一种来源广泛(空气中含量为78%)的不活泼气体,它的 离解能为945.33KJ/mol,这意味着N2加热至3000℃时N2分解少于 0.1%,所以能有效的保护胶囊、阀门、管道不易被腐蚀。 2、由于N2是气体,是可以压缩、膨胀的,而水是不可压缩的,这 决定了N2硫化过程中压力稳定,帘线强度,附着力比热水硫化的 明显上升,同时中间伸变小,尺寸更稳定 ,从而保证了轮胎的 品质。 3、N2硫化胶囊寿命比热水硫化胶囊寿命高,影响硫化胶囊寿命除 制造品质外,胶囊使用中主要损坏为老化,老化又包括热老化和 氧化。氧化主要表现为胶囊表面发粘,热老化主要表现为起泡, N2硫化要求: N2纯度≥99.99%, O2含量≤100PPM,所以N2硫化 胶囊老化主要是热老化。 目前国外半钢子午胎大多数采用此种硫化方式,国内轮胎厂家 也陆续开始采用,安徽佳通公司于1998年在中国大陆第一家使用 氮气硫化半钢子午胎,桦林佳通公司半钢硫化于2005年开始采用 氮气硫化的方式。
子午线轮胎冠带层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子午线轮胎冠带层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措施王新明 王 军(青岛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66041) 摘要 对轮胎生产时冠带层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常出现的问题有冠带层偏出和冠带层弯曲。
主要从冠带层半成品挤出胶料质量、成型机工作条件、成型操作以及硫化操作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子午线轮胎,冠带层,轮胎成型 带束层是子午线轮胎的关键部件,这种轮胎的许多优越性能都取决于带束层。
带束层是子午线轮胎的主要受力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轮胎的强度和充气后的轮廓等,其刚性对轮胎的耐磨性、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等使用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公司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带束层是由3层与胎冠中心线成小角度且相互交叉排列的钢丝帘布和2条在胎冠肩部与轮胎中心线呈0°角的冠带层组成。
与轮胎中心线呈0°角的冠带层,用于低断面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能够提高轮胎肩部的刚性,防止带束层端部产生变形,保证轮胎在高速行驶时的尺寸稳定及自身冠部的充气压力一致,大大降低带束层边缘部位所受的应力和生热,使轮胎具有变形小、生热低、滚动阻力小和高速性能好的特点,而且便于轮胎的翻新。
本文根据我公司这几年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的实际经验,对冠带层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1 冠带层偏出冠带层偏出会造成轮胎肩部的两边材料分布不均匀,在轮胎行驶时受力不同。
材料较多的一边受力大,生热高,行驶时易产生脱层;材料较少的一边所受的力有梯度变化,行驶时易发生肩部开裂。
因此,成型胎坯时冠带层的位置是否正确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王新明,男,1971年出生。
助理工程师。
1994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系。
主要从事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工艺管理工作。
111 冠带层偏出1根钢丝产生的主要原因:冠带层半成品本身质量达不到工艺要求,部分冠带层边部挂胶不足或有露钢丝现象。
如果冠带层露出钢丝,在成型时,经成型机后压辊滚压后,边部的那根钢丝就会被压出。
活络模硫化子午线轮胎胶边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第6期浦哲等.活络模硫化子午线轮胎胶边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活络模硫化子午线轮胎胶边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浦哲1’2,汪传生2,边慧光2(1.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005;2.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61)摘要:分析活络模硫化子午线轮胎过程中胶边产生的原因及对轮胎均匀性的影响。
通过提高活络模组装精度,减少组装断差,合理预留花纹块间及花纹块与胎侧间的同隙,并确保间隙均一,可减少胶边的产生。
在胶边产生后,根据胎面与胎侧结合处胶边的厚度。
调整中模套上端调模垫片厚度、合模力和定型压力、使胎坯直径比模具花纹沟底部直径小一些,可减少胶边,提高轮胎外观质量和均匀性。
关键词:子午线轮胎;活络模;胶边析出;均匀性中圈分类号:TQ330.4+7;U463.34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8171(2010)06—0367—03目前国内生产子午线轮胎用的硫化模具主要有活络模和两半模两种。
两半模是较为原始的模具基本结构,整套模具只有上半模和下半模,脱模时靠硫化机的作用力实现轴向运动的简单开合模,因此,成品轮胎脱模时易变形,主要用于生产斜交轮胎和摩托车轮胎等的硫化。
活络模将整套模具分为向心机构和型腔两部分,在合模时,向心机构通过硫化机的作用力使花纹块合拢成一整体,开模时,向心机构通过硫化机的作用力使花纹块径向张开,成品轮胎脱模过程中具有移位小、变形均匀等优点,已成为生产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的专用模具。
活络模结构复杂,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胶边,不仅影响轮胎的外观而且对轮胎均匀性也带来不利影响,本工作从活络模组装、硫化工艺及轮胎结构等方面对轮胎胶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图1花纹块分型面处胶边图2花纹块分型面花纹沟处胶边1胶边的主要形态及模具结构图3胎面与胎侧结合面处胶边胶边主要有花纹块分型面处、花纹块分型面花纹沟处、胎面与胎侧结合面处及胎面花纹块分型面与胎侧结合处4种形态,分别如图1~4所示。
全钢载重子午胎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全钢载重子午胎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1胎里露线胎里露线是指轮胎里面钢丝骨架材料内表面覆胶不足,钢丝露出胎里表面。
胎里露线多在肩部或侧部出现。
经过里程实验,出现露线的外胎在耐久实验15小时左右即出现肩部鼓包或爆破,基本没有使用价值,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胎里露线是废品率很高的一种缺陷,也是全钢胎制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最难解决的问题。
1.1原因分析1.1.1胎里露线主要原因是机头平宽设计偏小或在成型过程中胎圈定位撑块出现漂移造成。
成型机头宽度窄,两胎圈之间的帘线长度短,当硫化给内压时,由于胎胚外直径小于设计尺寸,伸张变形大,这样帘线会抽出内衬层导致胎里露线。
1.1.2材料分布不足也会产生胎里露线,如果胎面或垫胶的厚度或长度不够标准,在成型时强行拉伸,导致局部材料缺失,肩部内轮廓帘线伸展过渡,易出现胎里露线现象。
1.1.3内衬层的厚度及各部位的尺寸低于设计尺寸,或成型时贴合偏移,造成局部材料分布不均,或密封层的塑性过大均会造成肩部漏钢丝的现象。
1.1.4硫化定型失控也是造成成品肩部漏钢丝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在硫化定型时,如果定型压力不能稳定在规定值,那么在合模过程中,胎胚外直径一直处于逐渐增大的状态,这样会有肩部部分胶料随着花纹块下移,造成上模花纹块处缺胶,成品胎里肩部露线。
1.1.5硫化机机械手定位高度过低,胎胚的中心线与胶囊中心线不吻合,定型时胎胚上部过度伸张,钢丝帘线析出内衬层表面,出现露线现象。
1.2 解决措施:1.2.1 结构设计是内在因素,工艺和操作是外部因素。
若存在着普遍的胎里露线现象,并且通过X光检测,发现胎体帘线成直线排列,则应重新考虑平宽的选取,一般增大2~4mm可解决。
严格控制挤出、压型半成品部件的的尺寸,不合格的半成品部件严禁使用。
1.2.2 严格控制成型操作,每班开产前必须对成型鼓的平宽、送料架的定位尺寸进行测量,不符合要求的应通知维修人员解决后方可生产。
同时要检查各种半成品部件是否符合施工条件,不合格的半成品严禁使用。
子午线活络模具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tp fr da y e y eo a iltr
m o l ud
1 模 具 结构 及 导 向特 点
11 斜 平 面 导 向 活 络 模 .
斜平 面导 向活络模 的结 构如 图 1所 示 ,主要 由型腔
图 2所示 ,与斜 平面 导 向活 络模 大体 相 同 ,只有 导 向形 式 不 同 。其 中模 套 内 面 为 圆锥 面 ,角度 为 1 。 2 。 5 ~ 0 ,由
径 向行 程 而定 ,与 之配 合 的 弓形座 后背 为 相应 角 度 的外
锥 面 ,中套 环 内锥 面 上 装有 与经 过 弧 面 压 制 的磨 擦 板 。
这 种导 向的特 点是 :最 初合 模 时套 筒 内锥 面 与滑 块外 锥
前 使 用 的 活 络 模 主 要 有 两 种 结 构 形 式 :一 种 为 斜 平 面 导
时 成 型 轮 胎 的 模 腔 , 主 要 由 花 纹
块 、上模 板 、下 模 板 及 钢 圈 等 组
成 。 壳 体 部 分 是 指 包 容 型 腔 部 分
的 外 部 结 构 2
Se . 0 0 p, 1 2
子 午线 活 络 模 具 使 用 过 程 中易 出现 的 问题 及 解 决 措 施
吕 琳
( 芜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山东 莱 芜 2 1 0 ) 莱 7 10
摘 要 :介 绍 了 子 午 线 轮 胎 活 络 模 具 的 结 构 ,详 细 分 析 了 其 使 用 过 程 中 易 出 现 的 问 题 和 产 生 此 类 问 题 的 原 因 .并 针 对 各 类 问 题 对 轮 胎 质 量 的 影 响 提 出 了 解 决 的 措 施 。
半钢子午线轮胎缺胶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图11 轮辋线下方缺胶
解 决 措 施:内 衬 层 宽 度 设 计 应 避 免 内 衬 层 端 点 与 胎 侧 耐 磨 胶 对 接 点 过 近,防 止 两 个 端 点 之 间 有 沟 痕、胎 坯 过 渡 不 良。 轮 辋 线 位 置 增 加 平 台 设 计,确 保 该 处 胶 料 充 足,可 有 效 改 善 轮 辋 线 缺胶。
尺 寸,不 合 格 口 型 及 时 修 正。 内 衬 层 宽 度 设 计 避 开胎圈底部,与胎侧间距大于5 mm。模具定期用 干冰清洗或砂洗,砂洗后排气孔逐个疏通,发现断 针应及时取出。
9 结语 本工作针对半钢子午线轮胎不同位置缺胶
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合理选取工艺参数、加 强 工 艺 管 理、严 格 执 行 技 术 标 准、优 化 结 构 设 计 等措施,有效避免了半钢子午线轮胎缺胶的产生, 从 而 降 低 轮 胎 废 品 率,节 约 生 产 成 本,提 高 使 用 性能。
解决措施:设计胎侧拐点的厚度时,近距离范 围内厚度落差不小于1 mm。用银粉笔标注胎侧拐 点,硫化后割取轮胎断面进行分析,测量胎侧拐点 与 其 他 部 件 端 点 的 距 离,如 距 离 不 合 格 需 重 新 设 计部件尺寸。在试生产阶段做胎侧胶料流动性试 验,确 保 胎 侧 尺 寸 合 理、胶 料 充 足,防 止 胶 料 不 足 引起的缺胶。
2 胎肩缺胶 胎肩缺胶多发生在翼胶中间位置(见图3)。胎
坯肩部过渡不良(见图4)、成型打压不良、肩部胶料 不足和模具被污染是造成胎肩缺胶的主要原因。
解 决 措 施:检 查 胎 冠 口 型,将 翼 胶 下 凹 深 度 控制在0. 5 mm范围内,以保证胎肩过渡平滑。成 型时胎肩打压在压实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材料变
我公司在多年实践经验及缺陷断面分析的基 础 上,对 半 钢 子 午 线 轮 胎 不 同 位 置 的 缺 胶 问 题 进 行 攻 关,通 过 采 取 相 应 解 决 措 施 有 效 降 低 了 轮 胎 废品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造成 下胎 圈内部欠 硫 。
() 2 中心 机构 压 盖进 、 回孔 位 置 装 反 , 进水 孔
位置较高, 回水 孔 位 置较 低 , 盖 进 、 压 回孔 位 置装
反 后 , 囊 内部 冷凝 水不 能排 出 , 成下 胎 圈 内部 胶 造
欠硫。
态 。欠 硫使 轮 胎 胶 料 物 理性 能 下 降 , 用 中会 造 使 成 轮胎 胎 面早期 严 重磨 损 和安 全性 能下 降 。
() 4 氮气 排凝 管路 中节 流板 孔 比标 准 小 、 流 节 板孔 堵塞 或氮 气 排凝 阀故 障 , 均会 造 成 氮 气 排 凝
不 畅 , 时硫 化 内压 曲线 异 常 。 图 2所示 为 氮 气 此 硫化 正 常排凝 和无 排凝 的 内压 曲线 。 ( ) 汽进 支地 沟 总管末 端 冷凝水 多 , 般在 5蒸 一
少 成 品 轮胎 欠 硫 的 发 生 。 采 取 这 些 措 施 后 , 由于 欠 硫 产 生 的 成 品 轮 胎 废 品 率 由 0 1 降 至 00 。 .5 .2
关键 词 : 气 硫 化 ; 钢 子 午 线 轮 胎 ; 硫 氮 半 欠
中 图分 类 号 : Q3 0 6 7 T 3 .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8 7 ( 0 2 0 : 4 90 1 0—1 1 2 1 ) 70 3—3
摘要: 分析 氮 气硫 化 的 半 钢 子 午 线 轮 胎 上 、 胎 圈 , 里 和 胎 冠 欠 硫 产 生 原 因并 提 出 相 应 解 决 措 施 。通 过 采 取保 下 胎
证 氮 气 硫 化 正 常排 凝 和各 密 封 部 位 的 密 封 性 能 、 维 修 和 更 换 模 具 后 充 分 预 热 模 具 及 保 证 风 源 压 力 等 措 施 可 大 大 减 在
氮 气硫 化工 艺特 点是 胶 囊 内先通 人 高温 高压 蒸汽 , 干分 钟 后切 换通 人 常温氮 气 , 若 利用 充 氮硫
图 1 原 中 心 机 构 排 水 口
化 的“ 压变 温 ” 保 工艺 硫化 至 结束 。若 胶囊 内的冷 凝水 不 能在 氮气 排 凝 步 序 排 出 , 凝 水 积 聚 在 胶 冷
41 4
() 7 触摸屏显示 的是左侧热板 回水温度 , 在控制 柜面板上 增加 数 字式 显示 仪 显示 右 侧 热 板 回水 温 度, 以加强监 控 , 回水温度低时应及时排除故障 。
或 风 压太低 、 汽进 阀未 打开 时 , 能给 轮胎 提供 蒸 不
内温 。
( ) 氮气 进步 序机 械 阀跑 风或 风压 低 , 气 6在 气 硫 化 半 钢 子 午 线 轮胎 欠 硫 产 生 原 因 及 解 决 措 施 氮
49 3
氮 气 硫 化 半 钢 子 午线 轮 胎 欠 硫 产 生原 因及 解 决措 施
姚 秀红 , 国英 , 刘 陆 林 , 秀珍 郭
173) 50 2
( 林 佳 通 轮 胎 有 限 公 司 , 龙 江 牡丹 江 桦 黑
使模 具 与热板 间有 空 隙 , 降低 传 热效 果 , 致模 温 导
时I 司
() 排凝 b无
不足。
图 2 氮 气 硫 化 正 常 排 凝 和 无 排 凝 的 内压 曲线
() 3 定位 圈太 薄或 漏放 定位 圈 , 具对 应 下胎 模
更 换 胶 囊 后 或 停 产 后 , 灶 易 出现 下 胎 圈 内部 首
排 2S 。
排转 至手 动排 1 n 然 后再 恢复 自动 。 0mi , () 4 安装模 具 前应清 洁模 具 和热板 表 面 。 () 5 更换模 具 时检 查 是 否 有 定位 圈及 定 位 圈
厚度 是 否达 到要求 。
() 7 在蒸 汽进 步 序 增 加 内 温低 时 自动 排 凝 程 序 。在蒸 汽进 步 序 运 行 2ri , 囊 内部 温 度 n后 胶 a
度低。 ( ) 环或 胶囊 与 上钢 圈 间泄漏 。 2上 ( ) 热板 连接 托板 螺 丝孔 漏 。 3上
22 解决 措施 .
液 , 阀门动作 更灵 敏 。 使
( ) 力站 应保 证风 源压 力稳定 。 4动
( ) 用刷 肥皂 水 的办法 检查 阀 门泄漏情 况 , 5常
进 阀 门未打 开 , 化程 序 因 中途 没有 压力 而 中止 。 硫
3 2 解 决 措 施 .
() 8 存有 砂 眼 的热板 应及 时补 焊 。
() 9 动力 水管 泄 漏时 , 应及 时维 修 。
2 上 胎 圈 欠 硫
2 1 原 因 分 析 .
() 1 更换 胶囊 时拧 紧螺 栓 , 不 到位 的更 换 为 拧
囊下 部 , 造成 下 胎 圈温度 不够 , 氮气 进正 硫 化 阶 在 段又 没 有热 量补 充 , 容 易导 致下 胎 圈 内部 欠 硫 。 很 主要 原 因有 以下 几种 。 () 1 中心 机 构上 活塞 的密 封 圈失 效 , 致 动力 导
作 者 简 介 : 秀 红 ( 9 9 ) 女 , 东 高 唐 县 人 , 林 佳 通 轮 姚 16一 , 山 桦 胎 有 限 公 司 工 程 师 , 士 , 要 从 事 半 钢 子 午 线 轮 胎 硫 化 工 艺 技 学 主 术管理工作 。
3 胎 里 欠硫 3 1 原 因分 析 .
() 1 半钢 子午 线 轮胎大 部分 模具 是活 络模 , 轮 胎花 纹部 位 对应 活 络 模 花 纹块 靠 模 套 加 热 , 热 预
时合 模不 到位 , 分 花 纹 块 在模 套 外 导 致 花 纹块 部
温度 不足 而使 胎冠 欠硫 。 () 2 正常 生产 中活 络模花 纹块 伸 出处理 时 ( 如 清理 模缝 杂质 ) 处 理完 后没 有重 新预 热或 预热不 ,
成 品轮胎 欠硫 指硫 化 后 的轮胎 外 表面 或材 料
水 进入 胶囊 内聚积 在 胶 囊 下 部 , 该 部 位 温 度下 使
之 间存 在 蜂窝 状 气 孔 、 生 胶 状 ( 呈 没有 弹性 , 指 用 甲或硬 物 按压 表 面 , 印痕 不 能 恢 复 ) 或材 料 分 层 。
造 成成 品轮胎欠 硫 的原 因很多 , 但实 质 是一样 的 , 即成 品轮 胎没有 达 到最 佳 硫化 而处 于硫 化不 足 状
比标 准值 低 5 O℃ 时 , ~1 自动排凝 0 2 . n . ~O 5mi,
() 6 传感 器应 正对 着介 质流 动 的方 向安装 , 每 3个 月定期 校验 传感 器 1次 。
第 7 期
姚 秀红 等 . 气 硫 化 半 钢 子 午 线 轮 胎 欠 硫 产 生 原 因 及 解 决 措 施 氮
短 的螺栓 。
( ) 时 检查 下环 部分及 中心机构 的漏 点 。 2及 ( ) 化 机停 机 再 生 产 时 给 阀 门喷 少许 松 动 3硫
() 1 活络模 驱 动水 缸漏 水 , 出的水 沿着 活 塞 漏
杆 流 到模 具 内 上 胎 圈 位 置 , 成 上 胎 圈 局 部 温 造
末 端 硫 化 机 台 出 现 内 温 低 , 造 成 下 胎 圈 内部 易
欠硫 。
() 6 因氮 气定 型为 “ 冷定 型” 定型 氮气 压力 只 , 是使 胶 囊 膨 胀 , 对胶 囊 没 有 预热 作 用 , 具 清洗 、 模
40 4
轮
胎
工
业
21 0 2年 第 3 卷 2
畏
低 5℃以上 时 , 冲洗 热板 。 应
( ) 摸屏 显示 氮气 排凝 内压 曲线 异常 时 , 5触 应
及 时查 清故 障 原 因并排 除 。
( ) 汽进 支地 沟 总管有 3~5倾 斜 角 , 6蒸 。 。 并在 管 道末 端增 加 冷 凝 水定 时排 凝 装 置 , 般 每 分钟 一
做 好及 时堵 漏工 作 。
4 胎 冠 欠 硫 4 1 原 因 分 析 .
( ) 常检 查 水 缸 泄 漏情 况并 做 好 及 时堵 漏 1经 工作 。 () 2 更换 上 环密 封 圈 , 检查 上 钢 圈螺栓 是 否有 松动 现 象 。 () 3 托板 螺 丝孔 泄漏 时应 及 时补 焊 。
欠硫 。
圈位 置不 能与热 板充 分接 触 。 () 4 传感 器 本身 检测 不准确 或 检测位 置 不 当 , 使外 温显示 与 实际 不符 。 ( ) 热板 存在 砂 眼 。 5下
( ) 温蒸 汽进 疏水 器 时堵塞 、 6外 电磁 阀跑风 或 热板 排凝 阀压 不 到位 。 () 7 动力 水 管 泄漏 , 动力 水 喷在 下 热 板 底 部 , 造 成下 热板 局部 异常 冷却 , 导致 温度 不足 。
水 口如 图 1所 示 。
文 根据 半钢 子 午 线 轮 胎 氮气 硫 化 生 产 实 际 情 况 ,
对 氮气 硫化 的半 钢 子午 线轮 胎欠 硫 原 因及 解 决措 施做 简 要介 绍 。
1 下 胎 圈 欠 硫
1 1 下胎 圈 内部欠 硫 .
1 1 1 原 因 分 析 . .
图 3 打 磨 后 中心 机 构 排 水 口
以排 掉积 聚在 胶囊 下部 的冷凝 水 。 ( ) 假 日后 首灶 、 8节 更换 模具 和胶 囊后 首灶 在 蒸 汽进 步序 需延 时 2mi。 n 1 2 下胎 圈外 部欠硫 .
-
I E
1 2 1 原 因 分 析 ..
( ) 板 内腔结垢 发 生堵 塞 , 压蒸 汽 流动不 1热 外 畅, 导致硫 化 时热量 不 足而 出现外 部欠 硫 。 ( ) 具 与热板 间 有杂物 或 下热板 不 平时 , 2模 会
1 2 2 解 决 措 施 ..
1 1 2 解 决 措 施 ..
( ) 期更 换 中心 机构 密 封 圈 , 般 约 2 1定 一 O天 更换 一次 , 更换 时 间与密 封 圈质量 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