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颗粒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中药三七粉配方颗粒

黑龙江省中药三七粉配方颗粒

三七粉配方颗粒SanqifenPeifangke1i【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wS〃。

犯gi〃se〃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经炮制并按标准汤剂的主要质量指标加工制成的配方颗粒。

【制法】取三七粉饮片1500g,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干浸膏出膏率为37.0%~66.5%),加入辅料适量,干燥(或干燥,粉碎),再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制成IOOog,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棕黄色至黄棕色的颗粒;气微,味苦回甘。

【鉴别】取本品适量,研细,取1g,加水10滴,搅匀,再加水饱和正丁醇Iom1,超声处理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力口3倍量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取上层溶液,蒸干,残渣加甲醇ImI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三七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或取三七配方颗粒对照提取物30mg,同法制成配方颗粒对照提取物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3年版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μk对照药材溶液2μ1或配方颗粒对照提取物溶液8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I(TC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醛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或配方颗粒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特征图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23年版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同[含量测定]项。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三七对照药材0.6g,加70%甲醇50m1,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药材参照物溶液。

或取三七配方颗粒对照提取物适量,加70%甲醇,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30分钟,制成每Im1含8mg的溶液,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配方颗粒对照提取物参照物溶液。

三七质量标准

三七质量标准
【炮制】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鉴别】(1)本品粉末灰黄色。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4~30µ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梯纹、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µm。草酸钙簇晶少见,50~80µ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5ml,温浸30分钟(或冷浸振摇1小时),滤过。取滤液1ml,蒸干,国醋酐1ml一硫酸1~2滴,显黄色,渐变为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另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滴加硼酸饱和的丙酮溶液与10%枸橼酸溶液各1滴,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文件名:三七质量标准
制定人:
制定日期:
分发份数:7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GMP办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至:质量保证部、质监科、质量检验中心、生产部、仓管部
[品名]三七
[拼音]Sanqi
[拉丁文]RADIX NOTOGINSENG
[代号]Y36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痕,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性状】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若回甜。
筋条呈圆柱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

三七颗粒工艺规程

三七颗粒工艺规程

三七颗粒生产工艺规程1 产品概述1.1品名:三七颗粒。

2 生产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生产通则3.1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按规定更衣、洗手,穿本生产区的工作服。

3.2每道工序在生产前都必须确认本工序已经清场并取得有效清场合格证,确认作业室(区)无前次生产遗留物,无与本次生产无关物品;拟用的设备、容器具已清洁并有效保持;设备状态完好、运行正常;称量用衡器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注:清场合格证在7天内有效,超出了有效期,则重新清场并通知QA复检,签发新的清场合格证,两张清场合格证都要归入批生产记录。

3.3每道工序在接收上一工序转来(不包括联动线和管路传输)的物料或制品时,必须核对其代号、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需经质量部门检验合格才可投入使用。

3.4每道工序完成的制品向下一工序传递(不包括联动线和管路传输)或交中间站存放时,必须在容器的外壁上粘贴或悬挂标签,注明物料的代号、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操作人、日期等。

3.5每道工序生产结束后,必须进行清场,清场结束后即请QA进行检查,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

附:清场合格标准现场无上次产品遗留物(物料、记录、标识);使用的工具、容器已清洗,必要时消毒或灭菌;设备内外清洁、无物料痕迹、无油垢;电器总开关切断,操作开关复位;操作台、地面、门窗、墙壁无积灰、无异物。

4 工艺流程5 炮制工艺操作5.1取原药:按照批生产指令领取原药材,核对药材的名称、代号、批号(或入厂号)、数量,确认其与生产指令一致。

5.2清洗:在洗药池内用流动的水将药材清洗干净。

5.3干燥:将切段后的制品均匀摊于烘盘中,厚度不超过1cm,干燥温度75-80℃,干燥1-2小时左右,取样检测水分,合格后出料,用20目筛筛去药屑。

5.4破碎:置破碎机内破碎成细颗粒。

5.5分装:按生产指令中载明的分装规格对干燥后的制品进行分装。

5.6包装与入库:在分装过程中进行成品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按包装指令中载明的包装规格进行包装,入库。

对中药三七粉配方颗粒中重金属铅检测的探究

对中药三七粉配方颗粒中重金属铅检测的探究

对中药三七粉配方颗粒中重金属铅检测的探究摘要:三七粉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的一种形式。

方便冲服饮用,但其在采集、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中可能受到重金属铅的污染,因而该文对三七粉配方颗粒中重金属铅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铅含量;检测;三七粉;中药配方颗粒;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的干燥根,碾成细粉为三七粉,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炎等功效[1]。

三七粉配方颗粒方便调配和冲服。

但中药材产地环境污染以及采集、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外源性污染使得中药用药安全性受到质疑,三七粉中的铅(Pb)含量超标是潜在风险之一,因为Pb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已限制其含量。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9302中药有害残留物限量制定指导原则规定中药饮片中的Pb含量不得超过5mg/kg[2]。

加强重金属Pb的检测是控制三七粉配方颗粒Pb超标的关键,因此本文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探究。

1中药材重金属铅的检测技术目前用于重金属检测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S)、中子活化分析法(NAA)、阳极溶出伏安法(ASV)、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其中Pb的检测常采用AAS、ICP-MS、ASV等,下面简略介绍这几种方法。

1.1AAS检测Pb根据原子化器的不同,AAS分为火焰原子化法(FAAS)和石墨炉原子化法(GFAAS)。

相比FAAS,GFAAS检测灵敏度高3~4个数量级,样品利用率达100%,很低含量的Pb也能检测出来。

1.2ICP-MS检测PbICP-MS检出限达10-13量级,可同时检测数十种元素,精密度(RSD)可达1%~3%(内标法),但试样处理较复杂,有基体酸干扰问题,检测成本较高。

1.3ASV检测PbASV利用电化学原理检测元素含量,适合在电极上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Pb就有这种特性。

三七丹参颗粒质量标准研究_曾祎华

三七丹参颗粒质量标准研究_曾祎华

Study on Quality Control of Sanqidanshen Granules
Zeng Yihua,Wei Kexian,Zhang Zhilan (Haikou Pharmaceutical Factory Co.Ltd.,Haikou 5703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specification for Sanqidanshen Granules.Methods:Panax notoginseng(Burk.)F.H .Chen.and Salvia miltiorrhiza Bge.were identified by TLC;and the content of Salvianolic acid B was determined by HPLC.Results:Panax notoginseng
080302 4.550 4.622 4.630 4.601 0.96
080303 4.601 4.585 4.702 4.629 1.37
3 讨论
原部颁标准未提供三七丹参颗粒中丹参的鉴别方法和 丹酚酸 B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文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 部中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质量控制方法及相关文献 资料[3],建立了 三 七 丹 参 颗 粒 中 丹 参 的 薄 层 鉴 别 方 法 和 丹 酚酸 B的含量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方法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行性强,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原 部颁质量标准。
取本品颗粒5g,研 细,加 乙 醇 20mL,振 摇,放 置 1h,滤 过,滤液挥发至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对照 药材 1g,加 乙 醇 10mL,振 摇,放 置 1h,滤 过,滤 液 挥 发 至 2mL,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附 录 Ⅵ )试 验,吸 取 上 述 两 种 溶 液 各 5μL,分 别 点 于 同 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 (19∶1)为展开剂,展 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

三七的质量标准及检测

三七的质量标准及检测

三七的质量标准及检测
三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质量和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和形态:三七的外观应具有块根、佛手状、颜色鲜红,表面结节状或多皱褶。

形态上应无明显虫蛀、淤泥、外来杂质等。

2. 组织结构:三七的横切面应呈肉红色,并有清晰可辨的脉络组织。

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有所不同,根茎部分应由多层的表皮细胞和含细胞浆的柔软纤维组织组成。

3. 含量分析:三七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皂苷,其含量是评估三七质量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4. 杂质:三七中的杂质主要包括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微生物检测一般包括总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检测需要符合国家药典或相关标准的限量要求。

5. 其他指标:除了上述主要指标外,三七的质量标准还包括水分、挥发性物质、灰分等其他理化指标的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三七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可能会因国家、地区和企业而有所不同,具体以相关标准和规范为准。

三七质量标准

三七质量标准

三七质量标准摘要:五加科多年生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云南白药的第一味主要成分,三七的人工栽培历史可在640年以上,2003年11月在文山通过GAP认证。

随着三七的生产、开发及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假冒、参假和质量低下的三七在市场也随之大量出现。

为了三七资源可持续发展,医疗保健及临床用药安全,本规程按我国《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作了规范化研究,并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三七的主要生产区、交易市场及研究开发所。

关键词:三七质量标准三七皂苷人参皂苷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五加科植物。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功效。

随着三七的开发,三七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

三七不仅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也是云南白药、活血止痛胶囊、舒筋活血丸、三七活血丸等多种中成药的原料,特别是久负盛名的云南白药中的系列产品,已成为中成药出口创汇的骨干产品。

近代研究发现,三七对治疗心绞痛、冠心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

现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制剂已达百种以上,《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和部颁标准(1-19册)及新药转正(1-12册)收载的中成药中有214个使用了三七原料,约占国家标准收载中成药的4.92%。

随着三七的生产、开发及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假冒、参假和质量低下的三七在市场也随之大量出现。

为了确保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促进三七药材、饮片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含三七制剂中成药质量和研究水平,促进药材和中成药的出口;促进优质中药材生产和规范管理;促进现代中药制药工业的发展;确保三七的质量稳定,本规程按我国《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作了规范化研究,并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三七的主要生产区、交易市场及研究开发所。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七的质量判定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三七的质量检验2、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3、标准内容3.1来源本品为名贵常用中药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

三七的质量标准

三七的质量标准

三七的质量标准三七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三七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其药用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关于三七的质量标准,供您参考:一、外观特征1. 三七应呈圆柱形或圆锥形,表面呈红棕色或黄棕色,有光泽,质地坚硬。

2. 三七体表面应无明显破损、污染或虫蛀。

3. 三七横截面应呈淡黄色或深红褐色,无虫蛀、霉斑或异物。

二、理化指标1. 含水量:不超过12%。

2. 挥发性物质:不超过5%。

3. 灰分:不超过5%。

4. 总黄酮含量:不低于2.5%。

5. 三七皂苷含量:不低于15%。

6. 三七皂苷R1含量:不低于8%。

7. 三七皂苷Rg1含量:不低于3%。

8. 三七皂苷Rd含量:不低于2%。

三、微生物指标1. 霉菌总数:不超过1000CFU/g。

2. 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总数:不得检出。

3.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4.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5. 霉菌毒素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

四、农药残留1. 非法使用的农药残留物不得检出。

2. 合法使用的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限量标准。

五、重金属残留1. 铅、砷、汞、镉等重金属残留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

2. 无铬抛光工艺生产的三七,铬的残留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限量标准。

六、放射性核素1. 放射性核素含量不得超过国家卫生健康部门规定的限量标准。

七、辐射1. 三七不得受过辐射处理。

总结:三七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质量标准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保障其药用价值和安全性。

以上的质量标准涵盖了外观特征、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放射性核素和辐射等方面,可作为三七质量检测的依据,也可根据具体的生产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亳州市中正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GMP文件
三七颗粒质量标准
起草人周雷彬2015年12月 5日文件编号STP-ZL-01-004-07审核人年月日页码
审核人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年月日备份号
变更记载
版号项目修订内容
00 全项新规制订
01 全项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内容升级
02 全项按《GMP文件控制管理规程》GMP认证年自然升级
03 全项中国药典2010年版实施自然升级
分发部门:
质量部[ √] 生产部[ √] 设备工程部[ ] 物控部[ ]
人事行政部[ ] 财务部[ ] 产品开发部[ ] 营销部[ ]
制剂车间[ ] 前处理车间[ ] Q C化验室[ √] QA质保室[ √]
档案室[ √]
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

1.目的:建立三七颗粒质量标准。

2.范围:适用于三七采购、质量检验及在库养护。

3.职责:QA、QC、质量部经理、生产部经理。

4.内容:
4.1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 H. Chen的干燥根。

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4.2性状:
4.2.1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

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

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苦回甜。

4.2.2筋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 ~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4.2.3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缘深绿色或灰色。

4.3鉴别:
4.3.1鉴别1:
a.粉末灰黄色。

b.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复粒由2~10 余分粒组成。

c.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d.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μm。

e.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μm。

4.3.2鉴别2: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按薄层色谱法标准操作程序SOP-QC-009-01测定)
4.4水分:不得过14.0%(按水分测定法标准操作程序SOP-QC-001-01 第一法测定)
4.5总灰分:不得过6.0%(按灰分测定法标准操作程序SOP-QC-002-01测定)
4.6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按灰分测定法标准操作程序SOP-QC-002-01测定)
4.7醇溶性浸出物:不少于16.0%(按浸出物测定法标准操作程序SOP-QC-003-01热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
4.9含量测定:(按高效液相测定法标准操作程序SOP-QC-004-01测定)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人参皂苷Rg
1(C
42
H
72
O
14
)、人参皂苷Rb
1
(C
54
H
92
O
23
)、三七皂苷R
1
(C
47
H
80
O
18
)
题目:三七颗粒质量标准编号:STP-YL-001-01 共2页第2页
的总量不少于5.0%。

5.三七饮片
【炮制】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3~9g;研粉吞服,每次1~3g。

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6.附件
6.1三七内控质量标准
三七饮片内控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法定标准内控标准
性状 1.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

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
及支根痕。

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体重,
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质部
微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苦回甜。

2.筋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 ~6cm,上端直
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3.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
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
缘深绿色或灰色。

1.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

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

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苦回甜。

2.筋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 ~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3.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缘深绿色或灰色。

鉴别鉴别1:a.粉末灰黄色。

b.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
多角形,直径4~30μm;复粒由2~10 余分粒
组成。

c.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d.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
15~55μm。

e.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μm。

鉴别2: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鉴别1:a.粉末灰黄色。

b.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复粒由2~10 余分粒组成。

c.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d.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
15~55μm。

e.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μm。

鉴别2: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水分不得过14.0%。

不得过12.0%。

总灰分不得过6.0%。

不得过5.0%。

酸不溶性
灰分
不得过3.0%。

不得过2.5%。

醇溶性
浸出物
不少于16.0% 不少于17.0%
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人参皂苷Rg
1(C
42
H
72
O
14
)、
人参皂苷Rb
1(C
54
H
92
O
23
)、
三七皂苷R
1(C
47
H
80
O
18
)的总量不少于5.0%。

按干燥品计算,含人参皂苷Rg
1
(C
42
H
72
O
14
)、
人参皂苷Rb
1
(C
54
H
92
O
23
)、
三七皂苷R
1
(C
47
H
80
O
18
)的总量不少于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