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发育生物学大纲级

合集下载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发育生物学英文名称:Developmental Bi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专业06级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本课程是在植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之后开设的。

二、课程简介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发育过程及其本质的科学。

发育(development)是有机体生命现象的变化发展,是有机体不断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是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的进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进展及其与胚胎学的相互渗透而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之一。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t its mechanism. Development is a process of dynamic variation, and self-construc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of organism.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Molecular Biology, Cell Biology, Genetics, Biochemistry and their penetration with embryology, 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now developing into a novel discipli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ciplines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其一,研究个体发育的机制,即生命个体的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其二,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理。

2024版年度发育生物学课件PPT大纲

2024版年度发育生物学课件PPT大纲
2024/2/2
原肠胚期
内细胞团进一步分化,形成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三个胚 层,各胚层将分别发育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12
胚胎形态建成和器官原基形成
2024/2/2
形态发生运动 在原肠胚期,细胞通过复杂的形态发生运动,使得三个胚 层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原基。
器官原基形成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器官原基逐渐形成,如神经管、 心脏原基、肝脏原基等。这些器官原基将进一步发育成为 成熟的组织和器官。
3
生殖细胞的成熟 在生殖腺中,PGCs会经历一系列的发育过程, 最终分化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子。
2024/2/2
16
减数分裂及配子形成机制
2024/2/2
减数分裂的概念
01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其结果是产生单倍体的
配子,即精子和卵子。
减数分裂的过程
02
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分别称为第一次减数分裂
2024/2/2
26
07
实验技术与方法
Chapter
2024/2/2
27
显微操作技术在发育生物学中应用
显微操作技术概述
利用显微镜对细胞或早期胚胎进行精细操作的技术,包括显微注射、显微切割、显 微移植等。
显微操作技术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
用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细胞迁移、基因表达等,如显微注射技术可 用于将外源基因导入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中,研究基因功能或制备转基因动物。
胚胎发育的调控 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基因和信号通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 间表达,精确调控着胚胎的形态建成和器官原基形成。
13
胚胎生长、分化和凋亡调控
胚胎生长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发育过程及其本质的科学。

发育(development)是有机体生命现象的变化发展,是有机体不断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通过对《发育生物学》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熟悉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动植物胚胎早期发育过程和调控的基本原理,并能初步用于解释生物发育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在学习和掌握发育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将所学过的其他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解剖学、胚胎学、免疫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的知识融会贯通,串联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课程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了解的内容: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发育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模式生物,发育生物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理解的内容有:生物反应器种类、特点、发展历程。

掌握的内容:第一章配子的发生(2学时)了解的内容: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理解的内容有:掌握的内容:精子发生,卵子发生的过程第二章受精(2学时)了解的内容:单性生殖理解的内容有:精卵相遇和识别,配子融合和卵子激活,雌雄原核结合掌握的内容:受精的专一性,受精的`唯一性,受精卵的激活机制第三章早期胚胎发育(8学时)了解的内容:不同类型动物的卵裂方式,影响卵裂方式的因素;理解的内容有:原肠作用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掌握原肠作用过程中细胞的几种运动方式,熟悉各类动物的原肠作用;掌握的内容:卵裂的机制;原肠作用以及三胚层分化的机制;体轴建立及调控过程第四章胚层分化和器官发生(8学时)了解的内容:理解的内容有;掌握的内容:外胚层的分化,中胚层的分化,内胚层的分化,以及这三个胚层分化后的命运及相关器官的形成过程。

第五章胚后发育(2学时)了解的内容:激素调节发育及细胞分化的过程理解的内容有;昆虫、两栖类胚后发育的调控过程掌握的内容:第六章性别决定(3学时)了解的内容:性别决定的概念,掌握性别决定的过程以及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某些生物的性别是由环境决定理解的内容有;掌握的内容:果蝇性别决定机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第七章干细胞与再生(2学时)了解的内容:了解干细胞的特点、分化机制;了解再生的概念和意义理解的内容有;掌握的内容:果蝇性别决定机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第八章发育异常和癌症(1学时)了解的内容:了解发育异常、致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概念理解的内容有;掌握的内容:果蝇性别决定机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第九章植物发育(6学时)了解的内容:植物开花诱导和花器官的发生过程;植物胚胎发生过程的基因表达调控理解的内容有;开花诱导和同源异型基因的概念掌握的内容:掌握花器官发生的ABC模型。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设计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设计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供生物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发育生物学被公认为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是研究生物体发育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一门学科。

发育生物学不同于传统的胚胎学,它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与胚胎学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胚胎学的继承和发扬。

发育生物学是生物学各专业的限选课程,是在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级专业课程。

根据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的原则,使学生将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对各种生物体的胚胎发育过程、发育规律、发育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技术,以及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

掌握的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熟悉的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

了解的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

在学习和掌握发育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将所学过的其他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的知识融会贯通,串联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结合当今的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的眼界。

考试容中掌握的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容约占25%,5%左右的大纲外容。

本大纲的参考教材是面向21世纪教材《发育生物学》第二版(红卫主编,,高等教育,2006年)。

三、课程基本容及学时分配发育生物学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为54学时,实验为18学时,共22章。

本课程共分四篇,第一篇从第一到四章,主要容为发育生物学基本原理,第二篇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主要容为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第三篇从第十二章到第十八章,主要容为动物胚胎的晚期发育,第四篇从第十九章到第二十二章,主要容为发育生物学的新研究领域。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负责人
孟安明
课程类型
□文化素质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它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实验/实践为主□专题讨论为主
□案例教学为主□自学为主□其它
授课语言
■中文□中文+英文(英文授课>50%)
□英文□其他外语
学分学时
学分
3
总学时
48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平时作业成绩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70%。总分100分。
第六章四肢动物肢体的发育
一、肢芽的形成
二、肢体近-远端轴线的生成
三、肢体前-后轴线的确定
四、肢体背-腹轴线的产生
五、前肢和后肢的区分
六、细胞死亡与趾的形成
七、肢体的进化
第七章细胞分化的机制
一、细胞分化的概念
二、基因活性状态的可逆性
三、DNA的不可逆改变导致的细胞分化
五、细胞分化中基因的转录调控
六、细胞分化的RNA加工水平的调控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列多级标题,如设有实验,还须注明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第一章序言
一、发育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二、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主要模式动物
三、发育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及规律
四、传统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技术
五、控制发育的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与功能的检测方法
第二章胚胎的早期发育
一、卵裂
(一)、卵裂的特点
第四章神经系统的发育
一、神经诱导作用
二、神经元的生长和凋亡
六、神经嵴细胞
第五章中胚层和内胚层组织的发育
一、神经胚中胚层的发育命运
二、体节的形成和分化
三、肌肉和骨的发生
四、中间中胚层-肾的形成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全面介绍动植物的发育过程,探讨发育的机制和规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发育生物学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掌握动植物的生殖和生长发育过程;3. 理解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组织发育和器官形成等基本原理;4. 学习动植物发育的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5.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发育生物学概论- 发育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发育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生殖发育- 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 植物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3. 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的阶段和特征;- 胚胎的器官发育和形态建立;- 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和移行过程。

4. 组织与器官发育- 组织的分化和特化;- 器官的形成和功能建立;- 组织和器官发育的调控机制。

5. 发育生物学研究方法- 形态学观察和实验方法;-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技术;- 生物信息学在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授课,介绍发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2. 实验演示:展示发育生物学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发育生物学的前沿问题和研究进展,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4. 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文献阅读和资料查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五、教学评估1. 考试测试:定期组织课堂测试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发育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3. 论文写作:要求学生撰写发育生物学相关论文,评价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六、教材参考1. 《现代生物学》王志林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 《发育生物学》史春逢著,科学出版社;3. 《动物胚胎学》李婧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4. 《植物解剖与形态学》邱威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evelopment Biology)课程编号:1923027(1913027)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工程先修课程: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后序课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总学分:2 其中实验学分:0总学时:32教学目的与要求: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发育过程及其本质现象的科学,是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进展及其与胚胎学的相互渗透而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熟悉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原理,并能初步用于解释生物发育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在学习和掌握发育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所学过的其他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解剖学、胚胎学、免疫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的知识融会贯通,串联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动物的发育模式(2学时)一、发育生物学简史二、发育构建的多态性三、发育体制本章重点:发育构建的多态性难点:发育体制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第二章胚胎发育的准备(2学时)一、生殖干细胞的决定、迁移二、精、卵细胞的发生本章重点:生殖干细胞的迁移难点:卵细胞的发生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第三章胚胎的早期发育(4学时)一、受精二、囊胚的形成三、原肠胚四、神经胚的形成本章重点:原肠胚难点:受精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第四章器官系统发生的奠定(4学时)一、内、中胚层的早期发育二、Hox基因三、体节形成与分化本章重点:Hox基因难点:体节形成与分化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第五章动物成体组织结构的形成及器官系统的发生(2学时)一、神经系统二、肾脏的发生三、肢体的发生四、性别决定本章重点:肾脏的发生难点:性别决定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第六章变态,胚后发育生长,衰老(2学时)一、昆虫变态二、哺乳动物胚后发育三、哺乳动物胚后生长本章重点:昆虫变态难点:哺乳动物胚后生长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第七章细胞分化是发育建立的基础(2学时)一、近端诱导二、远程控制本章重点:近端诱导难点:远程控制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第八章自组织,集约化(2学时)一、细胞黏着与亲和本章重点:细胞黏着与亲和难点: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第九章发育程序的构建(2学时)一、发育程序的构建本章重点:三胚层的形成,肾脏的发生,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发育生物学大纲06级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发育生物学大纲06级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17课程名称:发育生物学英文名称:Developmental Bi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专业06级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本课程是在植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之后开设的。

二、课程简介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发育过程及其本质的科学。

发育(development)是有机体生命现象的变化发展,是有机体不断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是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的进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进展及其与胚胎学的相互渗透而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之一。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t its mechanism. Development is a process of dynamic variation, and self-construc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of organism.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Molecular Biology, Cell Biology, Genetics, Biochemistry and their penetration with embryology, 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now developing into a novel discipli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ciplines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其一,研究个体发育的机制,即生命个体的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其二,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17课程名称:发育生物学英文名称:Developmental Bi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专业06级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本课程是在植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之后开设的。

二、课程简介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发育过程及其本质的科学。

发育(development)是有机体生命现象的变化发展,是有机体不断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是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的进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进展及其与胚胎学的相互渗透而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之一。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t its mechanism. Development is a process of dynamic variation, and self-construc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of organism.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Molecular Biology, Cell Biology, Genetics, Biochemistry and their penetration with embryology, 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now developing into a novel discipli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ciplines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其一,研究个体发育的机制,即生命个体的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其二,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理。

此外,异常的发育,如肿瘤、畸形等病态发育亦纳入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范畴。

发育生物学作为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一方面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胚胎学、进化生物学及生态学等多种学科汇集一起,综合运用,揭示生命发育的本质规律;另一方面,发育研究已存在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其他学科的基本要素,发育生物学研究发展必将促进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

因而,发育生物学是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发育生物学与医药卫生、农业生产和生物资源的利用关系密切,例如对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机制,肿瘤、爱滋病、畸形发育的机制,衰老机制等的揭示,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健康生活和农林牧生产等都有深刻影响。

通过对《发育生物学》课程的讲授,熟悉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原理,并能初步用于解释生物发育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在学习和掌握发育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将所学过的其他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解剖学、胚胎学、免疫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的知识融会贯通,串联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掌握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节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三节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发育生物学、形态发生、分化、定型发育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利用分裂、分化的理论理解发育的基本概念。

(三)课后练习1了解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分析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一篇动物个体发育模式第一章生殖细胞发生(一)目的与要求掌握精子发生、卵子发生的过程(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生殖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第二节精子发生第三节卵子发生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殖细胞、精子发生、卵子发生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精子发生、卵子发生的过程了解生殖细胞的起源与分化(三)课后练习分析精子、卵子的发生过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二章受精的机制(一)目的与要求理解受精的机制(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卵母细胞成熟第二节精子获能第三节精卵识别的分子基础第四节配子遗传物质的融合第五节卵的激活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精卵识别、卵的激活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利用精卵识别的分子机理理解受精的机制(三)课后练习分析精卵识别的过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三章卵裂(一)目的与要求了解卵裂的机制(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胚胎的卵裂方式第二节卵裂的机制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卵裂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学习胚胎的卵裂方式了解卵裂的机制(三)课后练习试析胚胎的卵裂方式(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自学第四章原肠作用:胚胎细胞的重新组合(一)目的与要求理解原肠作用的概念,掌握胚胎细胞的重新组合(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海胆第二节文昌鱼第三节鱼类第四节两栖类第五节鸟类第六节哺乳类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原肠作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理解原肠作用的概念,掌握胚胎细胞的重新组合(三)课后练习原肠作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五章脊椎动物的早期发育(一)目的与要求了解神经胚、中胚层、内胚层的形成过程(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神经胚形成概述第二节中胚层第三节内胚层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神经胚、中胚层、内胚层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了解神经胚、中胚层、内胚层的形成过程,理解脊椎动物的早期发育过程。

(三)课后练习神经胚、中胚层、内胚层(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自学第二篇细胞命运特化和胚轴形成第六章细胞的自主特化:形态发生决定子(一)目的与要求掌握细胞形态发生决定子、定型、分化的概念(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细胞定型和分化第二节形态发生决定子第三节胞质定域第四节形态发生决定子的性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形态发生决定子、定型、分化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细胞定型发育、细胞分化的概念(三)课后练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七章细胞命运的渐进特化:胚胎细胞相互作用(一)目的与要求了解胚胎细胞相互作用的概念(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验证“种质学说”第二节两栖类发育调控第三节Nieuwkoop中心第四节神经诱导第五节反应能力和诱导级联反应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胚胎细胞相互作用、Nieuwkoop中心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胚胎细胞相互作用对细胞命运的渐进特化的影响(三)课后练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自学第八章胚轴形成(一)目的与要求了解果蝇胚轴形成、两栖类胚轴形成的过程(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果蝇胚轴形成第二节两栖类胚轴形成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胚轴形成过程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果蝇胚轴形成的过程(三)课后练习分析果蝇胚轴形成的过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三篇器官形成第九章胚胎诱导与组织、器官形成(一)目的与要求了解胚胎诱导与组织、器官形成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初级胚胎诱导第二节反应组织第三节异源诱导者第四节次级诱导和三级诱导第五节邻近组织的相互作用第六节单细胞水平的诱导作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初级胚胎诱导、异源诱导、次级诱导和三级诱导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邻近组织的相互作用对组织、器官形成的影响(三)课后练习分析邻近组织的相互作用对组织、器官形成的影响(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发育(一)目的与要求了解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神经连接的形成过程(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第二节神经连接的形成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神经连接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神经连接的形成过程(三)课后练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十一章附肢的发育和再生(一)目的与要求了解附肢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脊椎动物附肢的发育第二节有尾两栖类附肢的再生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附肢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附肢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三)课后练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十二章眼的发育(一)目的与要求了解晶状体发育的机制、晶状体的再生和转分化过程(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眼的早期形态发生概述第二节视泡发育的机制第三节晶状体发育的机制第四节晶状体的再生和转分化第五节角膜的发育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视泡、晶状体、角膜的发育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眼的早期形态发生过程(三)课后练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自学第十三章变态—激素调节发育和细胞分化(一)目的与要求了解激素调节发育和细胞分化的机理(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昆虫的变态第二节两栖类的变态第三节在乳腺发育中多种激素的相互作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变态发育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激素调节发育和细胞分化的机理(三)课后练习分析激素在调节发育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十四章性腺发育和性别决定(一)目的与要求理解果蝇的性别决定机理(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哺乳动物性腺的发育第二节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第三节果蝇的性别决定第四节雌雄同体第五节环境的性别决定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性别决定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三)课后练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自学第四篇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第十五章基因组相同和基因差异表达(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基因组相同的概念、基因差异表达的机理(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同一有机体不同组织细胞基因组相同的证据第二节核潜能的限定第三节基因组相同的例外—基因组的改变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因组、基因差异表达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基因组相同的概念、基因差异表达的机理(三)课后练习1 基因组相同的概念2 分析基因差异表达的机理(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十六章染色质水平基因活性的调控(一)目的与要求掌握染色质结构对基因活性的调控机理(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第一节异染色质第二节选择性基因转录的染色质变化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常染色质、异染色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染色质结构对基因活性的调控机理(三)课后练习论述染色质结构对基因活性的调控作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第十七章转录水平的调控(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基因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特异性、发育中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