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缓释香味整理剂的应用实践

合集下载

芳香保健微胶囊的研制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芳香保健微胶囊的研制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在织 物 的芳 香整 理 中 . 微胶 囊 的壁材 多 采用 明 胶、 阿拉 伯胶 、 胺树 脂 和环 氧树脂 等 . 些壁 材存 蜜 这 在 甲醛 及活性 单体 易与芯 材反应 等缺点 为 了克 服 以上 壁材 的缺 陷 。 文采 用 聚氨 酯 为 壁材 . 备 了 本 制
V — U V图象 分析 系统 ( 北京 合众 视野 科技 公 司 ) 高 .
速剪切 乳化机 ( 海威宇机 械 电子有 限公司 ) 上 . J 9一 B 0 D型强力 电动 搅拌 机 ( 上海 标本 厂 )s 5 0 . 0 激 3 光粒度 测定仪 ( 国Mi o a公 司 ) 美 c tc rr 1 微胶 囊 的制备 . 3
以薰衣 草为 芯材 的微 胶囊芳 香整 理剂 并应用 于织
1 实 验
11 主要药 品 .
收稿 日期 :0 7 0 — 4 20 — 7 2
液。 为使 乳 液 稳定 . 入 含有 分 散 剂海 藻 酸 钠 的水 加
溶 液 10 m 同 时 加 入 46 g E 0 L . P G和 1%催 化 剂 D T L 室温下 搅拌 一定 时间 , 后温 度升 至7 BD , 然 0℃,
物 . 到 了一 种 留香 时间较 长 的芳 香织 物 得
壁 材 聚氨酯 是 通过典 型 的界 面聚合 方 法制 得 取2gT I和 4g 衣草精 油 ( 芯 比 1 ) D 薰 皮 : 混合 均匀 2 组成 油 相 . 将此 油 相投 入 10mL 1%乳 化 剂 的水 0 含 溶 液 中 , 高 速乳 化 机 进行 乳 化 . 有 以得 到 水 包 油乳
人织 物 的表面 。 些方 法对织 物加香 , 这 留香 时 间短 。
特 别是水 洗 之后 香 味便会 消 失 .经 济 价值 不 高 [ 2 ] 为 了制备 留香 时 间较长 的芳香 织物 . 胶囊技 术 便 微

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期末论文论文题目: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班级:08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姓名: 李崴学号: 20080403B013课程老师:张萍完成日期:2011年6月27日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李崴20080403B013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海南海口(570228)摘要:综述了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

重点介绍了化学法(原位聚合法、界面聚合法等)、物理化学法(复合凝聚法、复相乳液法等)、物理法(喷雾干燥法、溶剂蒸发法、静电喷雾法等)等制备微胶囊的常用方法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微胶囊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微胶囊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胶囊,制备,应用,展望0引言微胶囊技术是利用成膜材料包覆具有分散性的固体物质、液滴或气体而形成微粒的一种技术。

通常包覆膜是致密的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称为壁材(囊壁);被包覆的物质称为芯材(囊芯)。

囊芯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含固体的微胶囊形状一般与固体相同,含液体或气体的微胶囊的形状一般为球形,大小一般在2~200μm范围内。

囊壁的厚度一般在0.15~150μm,0.15μm以下囊壁也可生产。

微胶囊由于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已应用到医药、农业、计算机、化学品、食品加工、化妆品等工业中,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科研工作者把对微胶囊的研究目光投向纳米微胶囊[1]。

应用微胶囊技术的目的主要有3点:1)改变液体的分散状态,降低其挥发性,克服液体与周围介质材料的热力学不兼容性;2)芯材与周围介质之间或芯材颗粒之间的绝缘;3)采用扩散或者壳体破坏的方法延缓被包裹物质向介质的释放。

采用微胶囊技术制得的产品有良好的功能性质和贮存稳定性,使用方便,可以解决传统工艺所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

1制备与研究微胶囊的制备技术涉及到物理和胶体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分散和干燥技术等学科领域。

通常根据性质、囊壁形成的机制和成囊的条件分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等3大类,其中以凝聚法、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应用最为广泛。

微胶囊

微胶囊
图1、微胶囊结构
微胶囊的性能:
(1)隔离性能 :一些具有光敏、热敏或生物性的材料制成芯材 包埋后,在需要释放的时候,利用光、热、压力及生物作用 等手段破坏壁材,即可释放出芯材; (2)缓释性能 :芯材通过囊壁逐步渗透挥发,延长了作用时间; (3)发泡性能 :微胶囊处于一定温度时,芯材溶剂气化,壁材 被膨胀,便可达到发泡的目的,这种性质主要应用于发泡印 花以及隔音非织造布。
三、微胶囊在染整上的应用及应用原理:
微胶囊在羊毛染色的作用机理:由于羊毛吸收微胶囊(羊毛内部的脂类所制备 的),与本身所含脂类结合、溶解,从而使得羊毛的细胞膜复合体会发生一定 的结构改变,进而增强羊毛对染料分子的渗透性,即染料通过细胞间扩散进入 羊毛内部,微胶囊染料在羊毛细胞间的扩散即使在低温条件下,该种微胶囊壁 材也能够与羊毛内部脂类发生相似相溶。
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制备:
①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制备是在染料颗粒外,包 裹一层高分子材料外壳(高分子树脂),形成微 米级的球形或不规则的染料微胶囊; ②采用原位聚合法,以醚化蜜胺树脂预聚体作 为壁材原料,用特制的功能性高分子分散剂将 分散染料分散于水相,在外力作用下使之形成 小粒子,在适当 pH值条件下,逐步滴加醚化 蜜胺预聚物,预聚物分子向染料粒子表面富集、 活化并以较快的速度缩合聚合,形成壳层。
三、微胶囊在染整上的应用及应用原理:
微胶囊染色
微胶囊印花
后整理
三、微胶囊在染整上的应用及应用原理:
3.1、微胶囊染色:
• 优点:①在无水体系中染色时,该技术的无水或节水操作,可节约水资源;
②微胶囊水系染色时,一些染料经微胶囊化后,由于微胶囊壳的阻隔作用, 可 使原来 不能同浴的染化料进行同浴染色,可简化工艺流程,节能、省时、省工。

纳米维生素微胶囊,芦荟加工剂,香味加工剂,自发热剂,整理剂

纳米维生素微胶囊,芦荟加工剂,香味加工剂,自发热剂,整理剂

维生素纳米胶囊VCE5788结构或组分:维生素C衍生物、维生素E;用途及应用方法:适用于棉、毛、丝、麻、化纤织物及成衣的护肤整理;1、浸轧工艺:〈1〉工艺配方:维生素纳米胶囊VCE5788 20~40g/L交链剂FA6680 30~60g/L〈2〉工艺流程:浸轧(轧液率为65%,保温70~80℃)→烘干(80~120℃)→拉幅(140~150℃×30s)2、浸渍工艺:〈1〉工艺配方:维生素纳米胶囊VCE5788 4~8%( o.w.f)交链剂FA6680 8~16%(o.w.f)〈2〉工艺流程:纤维素纤维织物→浸渍〔浴比1:10~15,室温加料,逐步升温至85℃,85℃保温处理30~40min〕→烘干(60~120℃)包装贮存:25kg、120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0℃以上的仓库中,稳定期储存一年。

韩笑维生素中文名称:维生素英文名称:vitamin定义1: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

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前者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后者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即所谓维生素缺乏症。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定义2: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饲料与肥料(二级学科)维生素(vitamin)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的发现维生素的发现是20世纪的伟大发现之一。

1897年,艾克曼(Christian Eijkman)在爪哇发现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脚气病,未经碾磨的糙米能治疗这种病。

并发现可治脚气病的物质能用水或酒精提取,当时称这种物质为“水溶性B”。

1906年证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水以外的“辅助因素”,其量很小,但为动物生长所必需。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将液态、固态或气态物质包覆在一层微小胶囊中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保护物质的稳定性和活性,延长物质的使用寿命。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下面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调味料的微胶囊化调味料是食品中重要的添加剂。

但是一旦加入食品,会导致调味料挥发、流失、分解等问题影响产品的品质。

微胶囊技术可以将调味料包裹在胶囊中,形成微囊,避免了调味料的流失和分解问题,同时能够缓释调味料的味道,使得其在人体内缓慢释放,从而增强食品的口感和持久性。

2.饮料中的微胶囊微胶囊技术可以将饮料中的营养物质、香料等物质进行微胶囊化,从而增加饮料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此外,微胶囊还可以将饮料中的微粒子固定在悬浮体系中,使得饮料具有更好的悬浮性和口感,提升了用户的感官体验。

3.微胶囊对冰激凌品质的提升微胶囊技术可以将冰激凌中的乳化剂微胶囊化,从而增强其乳化水平,使得冰激凌口感更好,质地更加均匀细腻。

此外,微胶囊可以保护冰激凌中的乳化剂不受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延长乳化剂的使用寿命。

4.微胶囊技术在烘培食品中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可以将面粉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包覆,保护其不受外界的污染和破坏。

此外,将酵母菌进行微胶囊化处理,不仅可以延长酵母菌的保质期,还可以增强酵母菌对面粉的松软度的作用,使得面包香甜蓬松。

总之,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不断壮大,并且不断拓展着应用领域。

通过微胶囊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同时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

微胶囊技术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工业也在不断地寻求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微胶囊技术就是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可以将一些有益的成分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从而保护这些成分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和质感。

本文将介绍微胶囊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一、微胶囊技术的原理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将液体、固体或气体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的技术。

这些胶囊通常由一种或多种聚合物组成,如明胶、壳聚糖、聚乙烯醇等。

微胶囊的大小通常在1-1000微米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微胶囊技术的原理是将需要包裹的物质与聚合物混合,然后通过喷雾干燥、凝胶化、沉淀等方法将其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

这些胶囊可以保护物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氧化、光照、温度等,从而延长其保质期。

此外,微胶囊还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和质感,如增加产品的口感、口感、口感等。

二、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食品添加剂微胶囊技术可以将一些有益的成分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如维生素、矿物质、香料、色素等,从而保护这些成分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和质感。

例如,将香料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可以使其更加均匀地分布在食品中,从而增加产品的香味和口感。

2. 调味品微胶囊技术可以将调味品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如酱油、醋、酱料等,从而保护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和质感。

例如,将酱油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可以使其更加均匀地分布在食品中,从而增加产品的味道和口感。

3. 饮料微胶囊技术可以将一些有益的成分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如维生素、矿物质、香料、色素等,从而保护这些成分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和质感。

例如,将维生素C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可以使其更加稳定,从而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

4. 糖果微胶囊技术可以将一些有益的成分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如维生素、矿物质、香料、色素等,从而保护这些成分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和质感。

经编涤锦超细毛巾布微胶囊香味整理工艺

经编涤锦超细毛巾布微胶囊香味整理工艺
Wa n g C h a o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Y u b a n g T e x t i l e C o . ,L t d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H e b e i 0 5 0 0 2 1 ,C h i n a )
印 染 技术
2 0 l 4 年 1 期 针织工 丛 。
经编涤锦超细毛 巾布微胶囊香味整理工艺
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石 家 庄 裕 邦 纺 织 有 限公 司 ,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2 1 ) 摘要 : 通 过 对 涤 锦 超 细 纤 维 毛 巾布 染 色后 进 行 香 味 、 柔软整理 , 分析 了香 味 剂 用 量 及 烘 干 温 度 对 其 留香 效 果及 织 物性 能 的影 响 。得 出 最佳 整 理 工 艺 为 : 薰 衣 草 香味 纳 米 微 胶 囊 和 交联 剂 用量 均 为2 g / L , 亲
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i s 4 0 ℃ .t h e t i me p e r i o d i s 3 0 mi n u t e s ,d r y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i s 1 2 0℃ l a s t i n g or f 1 5 0 s .Af t e r fa —
关键词 : 经 编针 织 物 ; 涤锦 超 细 毛 巾布 ; 微胶 囊 ; 香 味 整理 ; 薰 衣 草 香味 纳 米 微胶 囊 中 图分 类 号 : T S 1 9 0 . 6 5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 — 4 0 3 3 ( 2 0 1 4 ) 0 1 — 0 0 4 7 — 0 3

微胶囊技术与纺织品的微胶囊功能性整理

微胶囊技术与纺织品的微胶囊功能性整理
维普资讯
微胶囊技术与纺织品的微胶囊功能性整理
廖 选 亭
( 武汉 职 业技 术 学院 湖北 武 汉
摘 要
40 7 ) 3 0 4
在 介 绍微 胶 囊基 本 技 术 、 胶 囊 壳材 及 微 胶 囊 壳 的 性 能 的基 础 上 , 过 对 缓 释 微 胶 囊 和 全 封 闭微 微 通 微胶囊壳材 微 胶 囊 壳 缓 释 微 胶 囊整 理 剂 文 献标 识 码 A 、
( ) 胶 囊 壳 的渗 透 性 。 胶 囊 壳 的 渗 2微 微
微 胶 囊 与 纺织 纤 维 的结 合 方 式 ,并 了 解 微 透 性 是 微 胶 囊 的 重 要 性 能 之 一 .应 根 据 壳 出来 的挥 发 性 物 质 吸 人 体 内 。或 某 些 芳 香 胶 囊 内 功 能 性 物 质 的 作 用 机 理 。 功 能 性 微 芯 材 料 的性 质 和 微 胶 囊 的 实 际 应 用 需 要 而 物 质 与 皮 肤 表 面 直 接 接 触 .引 起 人 体 生 理 胶 囊 与 纺 织 纤 维 的 结 合 方 式 直 接 决 定 了功 进 行 选 择 。对 于 易 挥 发 性 芯 材 ( 液 体 香 反 应 , 达 到 治 病 、 病 、 健 或 振 奋 精 神 如 以 防 保 能 整 理 的持 久 性 。 外 。 胶囊 整理 的持 久 精 ) 渗透 性 要 低 ,要 能 经 受 得 住 高 温 加 工 的 目的 。 另 微
香持 久 问题 ) 这些 问题 的 存 在 , 。 阻碍 了微 还 与 胶 囊 粒 度 、 囊 材 料 含 量 和 密 度 、 应 性 能 不 同 , 用 于 不 同 的 纺织 品 中 。 胶 反 应
胶 囊 技术 在纺 织 品应 用 上 的研 究 和 开 发 。 要解 决上 述 问题 , 先 , 明 确 功 能 性 首 要 物 的化 学 结 构 有关 。 31 香 味微 胶 囊 功 能 整 理 的 芳 香疗 效 . 芳 香 疗 法 的 本 质 是 通 过 芳 香 物 质 释 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胶囊缓释香味整理剂的应用实践
葛忠平张玲香通州华润印染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介绍了微胶囊香味整理剂的机理,应用实践及注意点。
关键词微胶囊技术香味整理剂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穿着服用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微胶囊技术的应用
赋予了纺织品某些特殊功能,提高了纺织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档次,满足了一
些追求时尚的人们的需求。香味整理剂有多种香味,如柠檬香型、玫瑰、茉莉花、桂花、草莓、熏衣草、古
龙、黛伦、百爱神及其它香型。微胶囊香味整理是当前内衣面料发展中较为流行的整理技术,同时也广泛
用于床上用品、窗帘及其它装饰用品。

2、微胶囊香味整理的机能、结构及性能
微胶囊缓释香味整理剂主要是由内含香精的球形胶囊组成,壁材以明胶等天然胶料组成,采用界面
定位聚合法制备,壁材为双重结构,其中内层为密致性材料,外层为吸附性材料,内包香味染料,平均粒径
达0.5/era以下,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属阴离子型,在应用时主要依靠粘合剂与织物粘附,其本身对纤维
织物无温粘合剂为宜。

3、微胶囊缓释香味整理剂的应用技术
无论是印染布还是色织织物,都可以进行香味整理,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可采用浸轧法或浸渍法进行
香味整理。
3.1
浸轧法
3.1.1浸轧工艺
粘合剂用量:409/l,渗透剂JFC:2~39/l,柔软剂TD一29:25∥l。
焙烘:120℃×1分钟
表1

Lg/l209/l309/140r,/1509/1609/1709/1
效果\\

留香效果
淡较淡较浓较浓浓浓浓
水洗牢度好好好较好较好较差

从表l中可以看出,随着用量增加,香味越来越浓,但牢度越来越差,综合香味效果和牢度,我们确定
30~509/l为宜。
3.1.2.2粘合剂用量
设定香料用量为40孚/l,渗透剂JFC:2—39/l,柔软剂TD一29:259/l,焙烘:120。C×1分钟。

・149・
表2
、\、粘合剂用量
效果\\
51015203040506080100

水洗牢度差较差
较差较好较好好好好好好
织物手感好好好较好较好较好
较好较差差差

从表2中,可以发现,综合牢度和手感效果较好时粘合剂用量宜20~509/l。
综合上述试验,我们确定浸轧法香味整理的处方如下:
香料胶囊混悬液
30一509/l

粘合剂EH20—509/l
浸透剂JFC
2—39/l

柔软剂259/l
另参照一般整理工艺,烘干时不能急剧烘干,焙烘时温度不能过高,以防整理织物色光变化及香味的
过度损失。
3.2浸渍法
3.2.1浸渍工艺
浸渍一挤压力_离心脱水_÷松式烘干(80~95。C)_+焙烘(按低温粘合剂的焙烘温度和时间)
3.2.2处方的确定
我们分别设定香味整理剂和粘合剂的用量,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确定适宜的香味整理剂和粘合剂用
量。
3.2.2.1
香味胶囊混悬液的用量确定
设定粘合剂的用量3%(OWF)
浴比l:10,温度:室温,时间:20~30分钟,焙烘:120。C×1分钟
表3

O.20.5l%2%3%
4%5%
效果。\
留香效果差较差较好好好
好好
水洗牢度好好较好较好较好较差较差

从表3中可以发现,从整理效果的整体考虑,我们确定香味整理剂用量以1—3%为宜。
3.2.2.2粘合剂的用量
设定香味整理剂用量为2%(OWF),浴比l:lo—l:15,温度为室温,时间20~30分钟,焙烘120。C×
1分钟。
从下表4综合考虑整理效果,不难发现粘合剂用量为2-4%(OWF)为宜。
表4

二芝黑
0.5%1%2%3%4%5%
6%
效果\\

水洗牢度差较差较好好好好好
织物手感好好较好较好较好较差较差

综合上述试验,我们确定浸渍法香味整理的处方如下:
香味胶囊混悬液1—3%(OWF)

・150・
粘合剂EH
2~4%(OWF)

混比
l:10~1:15

温度:室温
在浸渍法整理操作中,要注意不断翻动,挤压充分使浸渍液充分进入织物内部,另被整理织物的吸水
性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
香味整理的效果
考评香味整理的效果如何关键看留香是否持久,是否具有高的水洗牢度。我们用多种规格和类型的
织物,包括印染织物和色织织物进行试验。结果如下表:
表5
≥≮

变色效果留香效果水洗牢度
品种

印花织物略变色持久好
染色织物不变色持久好
漂白织物略发黄持久好
色织织物不变色持久好

从表5可看出,对印花织物而言,主要是涂料印花,整理后略有变色,主要因为有些涂料对温度比较
敏感,尤其是浅色的漂白织物,白度会在焙烘时略有影响。但对有些整理后有些变化的色调,我们在香味
整理以前,可先做试验,做好预防工作,合理选择对温度不敏感的染料来染色、印花等,再辅以合理的整理
工艺。应该说,香味整理对各类织物都适宜。

结论
微胶囊缓释香味整理剂是上海中大科技近年来发展的一类新型香味整理剂,经过试验及少批量生
产,适宜于各类织物的香味整理,牢度好,留香性持久,但与人们的期望值尚有一定的差距,留香时间只达
到5~6个月。

・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